大兴安岭地区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措施

合集下载

大兴安岭地区生态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大兴安岭地区生态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衡 , 得 与 落 叶松 相 伴 生 的 多年 冻 土 呈 现 由南 向北 区 域 性 退 化 趋 势 , 使 这 一 地 区 的 森林 逐 渐 消 亡 。 同 时 ,永 久 冻 土 的广 泛 融 化 正在 对建 使 冻 土 层 变 薄 或 消 失 ,直 接 改 变 了森林 发 育 的 生境 条件 ;森 林 涵 养 水 筑 、 道 、 路和 其他 基础 设 施 造 成 严 重 危 害 , 致 地 表 收缩 而 变 得 管 道 导 土 、 风 固 沙 、 碳 贮 碳 等 生 态 功 能 降低 , 仅 对 东 北 、 防 纳 不 华北 地 区 的生 凹 凸不 平 , 而 产 生 一 些 地 坑 , 铁 路 、 速 公 路 和 房 屋 等建 筑造 成 从 对 高 态 屏 障作 用 不 断 减 弱 , 而且 区 域 内早 涝 、 灾 等 自然 灾 害 频 繁 发 生 ; 损 害 。 多 年 冻 土 区 内 出现 岛状 融 区 , 、 、 业局 址 所 在 地 周 围 和 火 在 县 区 林 平 均 气 温上 升 , 水 量 下 降 , 现 高 温 少 雨 的 干 旱 气 候 , 端 有 害 天 河 流 两 侧 , 已 出现 融 区 扩 大 的趋 势。 降 呈 极 现 气 增 多 ; 龙 江 沿 岸水 土流 失 严 重。 若 任 其 发 展 下 去 , 黑 大兴 安 岭 的生 2 大 兴 安 岭 生 态 保 护方 面 的建 议
态 环 境 必 将 进 一 步 恶 化 , 直 接 威 胁 到 区域 国土 生 态 安 全 。 并 保 护 生 态 环 境 , 护 生 物 多样 性 , 护 天 然 林 资 源 , 大 限度 地 保 保 最 减 少 森 林 火 灾 和病 虫 鼠 害 的 发生 ,建 立 起 比较 完备 的林 业 生 态环 境

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分析

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分析

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分析水土保持工作是指通过合理的措施和管理手段,保护和改善水土资源,减少水土流失,维持土壤的可持续利用能力,保护生态环境的工作。

水土保持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礼遇的基础,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农田生产、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土地资源稀缺且有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问题。

不合理的农业经营和过度投入使用化肥、农药等,导致了土壤环境的破坏。

自然灾害频发,尤其是暴雨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使得水土保持工作面临更大的压力。

人工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土流失的问题,如过度开垦农田和乱采滥伐等行为。

针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和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要加强土地规划管理,合理划定农田、林地和草地的范围和用途,限制过度开垦和违法开发。

要加强农田的综合治理,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土壤的保持能力。

还需要加强水土保持设施建设,修建沟渠和护坡等措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要加大对农民和农业从业者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技能。

水土保持工作还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支持和参与。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管和管理,设立相关的执法部门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政府还可以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水土保持重要性的认识,并提供相关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水土保持工作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对于保护土壤和水资源,预防自然灾害,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水土保持工作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包括加强土地规划管理、农田综合治理、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等。

政府部门也要积极参与和支持水土保持工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

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水土保持工作,才能保护和改善水土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大兴安岭地区水资源现状初步分析

大兴安岭地区水资源现状初步分析
据 5黑龙 江省水 资源公 报 6统 计, 大兴安 岭地区 近 14 年 平均 水 资 源 总 量 为 131142亿 m3, 其 中 地 表 水 资 源 量 为 129142亿 m3, 地 下 水 资 源 量 为 241 74亿 m3, 产 水 系 数 为 01 43, 产水模数为 20131。详见表 1。 31 3 水域环境 状况
31 6 要强化防 洪除涝工程的管理
防洪除涝工程是 以社会效益为主 的公益 性水利工 程, 直 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 生命财产安全, 关系到 工农业 生产的 发
展, 因此加强管理 工作 非常 重要。第 一, 要解 决 工程 维护 运 行管理经费来源, ¹ 要积极 争取 财政 支持, º 要 学习 领会 相 关政策。第二, 要各乡镇研究制定防洪排涝方法。
石 月, 牛亚芬
( 大兴安岭水文局, 黑龙江 加格达奇 165000 )
摘 要: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 水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稀缺资源, 水资源的 优化配置是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 内容。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大兴安岭地区水资源现状作了初步分析; 进而呼吁有关 部门加强水资源 管理, 水资源体 制改革势
成部分, 应该保持 与经 济和 社会 同 步发 展, 并适 度超 前。要 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 用先 进技术 和先进 设备 装备农村水利, 用 科学 的方法 和现 代的 观念 指导 农村 水 利,
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提供基础 性的支 撑保障, 加快 传统 农村水利向现代农 村水利 的转 变, 实现 农村 水利 的新 飞 跃。
灌区面积的, 镇村应该进行相 应调节, 以确 保经营 者的利 益。 在保护经营者合法收益的同时, 应严格要 求经营 者按照 规定 缴纳规费。
4 主要措施

水土流失治理进展汇报

水土流失治理进展汇报

水土流失治理进展汇报尊敬的领导:我谨向您汇报我所在单位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的进展情况。

自从上次的进展报告以来,我们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和控制水土流失的问题。

以下是我们所取得的成果和未来的计划:一、治理举措为了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问题,我们采取了多项综合措施,包括:1. 林草覆盖治理:我们加大了植树造林和草地恢复的力度,通过大规模的绿化项目和草原保护计划,提高了植被覆盖率,稳定了土壤。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一批重点治理区域的植物种植工作,效果显著。

2. 梯田和防护墙建设:为了减少山区的水土流失问题,我们积极推进梯田建设和防护墙的修建。

通过修建梯田和防护墙,我们减缓了坡地的坡度,稳定了土壤,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的发生。

3. 水土保持设施建设:我们加大了对水土保持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包括沟渠建设、排水系统改善和防洪堤坝的修建。

这些设施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水流,减少水土流失,还可以提供更好的农田排水和防洪功能。

4. 农业耕作方式改进:我们提倡科学合理的农业耕作方式,通过合理的轮作,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避免过度耕作和过度放牧,以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风险。

二、成果展示经过我们多年的努力,目前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我们成功推进了一系列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原始的森林和草地资源,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减少了土地的水土流失风险。

2. 农田水利设施改造:我们在农田中进行了水利设施改造和排水系统的升级。

通过改善灌溉系统和农田排水状况,有效提高了土壤水分利用率,减少了水土流失的情况。

3. 生态保护区建设:我们积极开展了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扩大保护区的范围,加强保护区的监管和管理。

这不仅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还能够减少水土流失的程度,保护水资源。

三、未来计划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坚持治理水土流失的方向,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以下是我们未来的计划:1. 加大植被恢复力度:我们将继续推进植树造林和草地恢复计划,加大对重点治理区域的绿化投入,提高植被覆盖率,稳定土壤。

大兴安岭地区水土流失情况分析及对策

大兴安岭地区水土流失情况分析及对策

大兴安岭地区水土流失情况分析及对策
李婧;郭卫林;赵玉花
【期刊名称】《黑龙江水利科技》
【年(卷),期】2003(030)002
【摘要】大兴安岭地区水土流失与其他地区比较起来相对较轻,但也不容忽视.在全区被批准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后更要有高起点,水利、林业、环保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共同努力,有针对性地提出水土流失治理对策,争取把全区建设成山川秀美的绿色生态家园.
【总页数】1页(P27-27)
【作者】李婧;郭卫林;赵玉花
【作者单位】大兴安岭地区水利勘察设计室,黑龙江,加格达奇,165000;大兴安岭地区水利勘察设计室,黑龙江,加格达奇,165000;大兴安岭地区水利勘察设计室,黑龙江,加格达奇,16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7.1
【相关文献】
1.论大兴安岭地区黑龙江沿岸水土流失的防治 [J], 赵玉花;李婧
2.大兴安岭地区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措施 [J], 李福欣;姜明华;丁阳国
3.分析成因研究对策——岚峰乡水土流失情况调查 [J], 陈凤全;徐华祥
4.浅析大兴安岭地区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措施 [J], 丁阳国;李国芳
5.大兴安岭地区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 [J], 刘运河;陈礼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林业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林业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林业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范文尊敬的领导和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汇报我所负责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林业建设工作情况。

一、工作概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林业建设是我所在单位的重点工作之一。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依据,积极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林业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完成情况1.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面,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建设防护林、修复植被、治理山洪地质灾害等。

具体工作如下:(1)建设防护林:我们组织了大规模的造林工作,种植了大面积的防护林。

目前,已完成防护林面积10000亩。

(2)修复植被:我们对一些受到严重水土流失的地区进行了植被修复工作。

通过种植草坪、灌木和乔木等,稳定了土壤,减少了水土流失。

已完成修复植被面积5000亩。

(3)治理山洪地质灾害:我们重点治理了一些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域,采取了加固山体、建设拦砂坝等措施,有效减少了山洪地质灾害的发生。

已完成治理山洪地质灾害面积5000亩。

2.林业建设在林业建设方面,我们加强了造林、抚育、保护和经营等工作。

具体工作如下:(1)造林:我们组织了大规模的造林工作,种植了大面积的各类树种。

目前,已完成造林面积10000亩。

(2)抚育:我们通过及时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法,保障了林木的生长和发展。

已完成抚育面积5000亩。

(3)保护:我们加强了对重点保护对象的保护工作,建立了保护区域和保护措施。

已完成保护面积5000亩。

(4)经营:我们对一些林地进行了经营,通过采伐等方式实现了经济效益。

已完成经营面积3000亩。

三、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资金不足、技术不过关、人员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强资金筹措,争取政府的支持,同时积极寻找其他资金来源,如合作社、企业等。

2.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水平。

水土流失问题及治理对策

水土流失问题及治理对策

水土流失问题及治理对策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广袤土地上,水土流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

它就像一个悄然侵蚀大地健康的“病魔”,给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诸多困扰。

那么,究竟什么是水土流失呢?简单来说,就是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这一过程不仅导致土地的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还会破坏生态平衡,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一个重要因素。

比如,过度开垦荒地用于农业种植,或者在陡坡上进行耕种,这些行为使得土地失去了原本的植被保护,容易受到雨水和风力的侵蚀。

其次,过度放牧也是导致水土流失的“元凶”之一。

大量的牲畜在有限的草地上啃食植被,导致土地裸露,土壤结构遭到破坏。

再者,乱砍滥伐现象严重,森林面积不断减少。

森林作为大自然的“守护者”,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一旦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此外,一些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活动,如修路、开矿等,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也会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

从农业方面来看,土地肥力下降意味着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变差,产量减少,质量降低,这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和粮食安全。

对于生态环境来说,水土流失会导致河流、湖泊的泥沙淤积,降低水利设施的蓄水和防洪能力,增加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

同时,它还会破坏生物多样性,许多动植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

在经济发展方面,水土流失地区往往生态环境脆弱,投资吸引力不足,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理对策。

首先,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严格限制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和利用行为,对破坏水土资源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其次,推广生态农业模式,比如采用梯田种植、间作套种等方式,既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又能减少水土流失。

大兴安岭地区地表水资源现状分析

大兴安岭地区地表水资源现状分析
相适 应 , 并进 行科 学论 证 。 地 表水 资源 主要 来 源 于 河 川 地 表 径 流 , 径 流 深
是 反映 区域 地 表 径 流 产 生 的状 况 , 根据 实 测 的 水 文
2 水 资 源 分 布 状 况
1 自然 地 理 概 况
资料计 算分 析 , 年 径 流深 的分 布 与 降 水 的 地 形 走 向
( T o t a l N o . 4 1 )
文章 编 号 : 1 0 0 7— 7 5 9 6 ( 2 0 1 3 ) 0 1— 0 1 5 4— 0 3
大 兴 安 岭 地 区 地 表 水 资 源 现 状 分 析
赵 秀 娟
( 大 兴 安 岭 水 文局 , 黑龙江 加格达奇 1 6 5 0 0 0 )
, ,
土 地 面 积
8 . 4 6×1 0 k m , 辖 3县 4区 , 人 口5 4万多 人 , 人 口密 气候 等多 种 因 素 的制 约 , 但 其 中最 主 要 的 因 素是 河 度平 均6 . 4人/ k m 。 年 平 均 气 温 一3 . 5 。 , 北 部 最 低 川径 流补 给 条 件 , 大 兴 安 岭 地 区主 要 补 给来 源 于 天 气 温达 一5 0 。 , 黑龙 江 最 大冰 厚 1 . 8 I T I 左右 , 最大 冻 土 然 降水 , 河流 水 量 主要 集 中 于夏 汛 雨 季 , 5 —1 0月 降 深> 3 . 0 m, 冬季 漫长 寒冷 , 夏 季 温 凉 短暂 , 春季 干燥 水 量约 占全 年雨量 的 8 9 %, 主 要 降 雨 时 间集 中在 7、 风大 , 秋 季气 温 聚降 , 湿 度 小 且 温 差大 , 无霜期短 , 年 8月 份 , 降雨量 可达 年 降水量 的 4 6 % 以上。而 1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水库淤积 ,河床抬高 ,通航 能力 降低 ,洪涝灾害 四)
发 生 频 繁 。 根 据 塔 河 县 故 其 固 水 文 站 资 料 记 载 ,1 5 9 5~ 18 9 6年 ,3 2年 间 共 发 生 灾 害 性 洪 水 8次 ,平 均 4年 一

水 土 流 失 现 状
次 ,灾 害 性都 较轻 。而 18 97年 “ . ” 大火 后 至 19 56 98
年 , 1 间 发 生 了 6次 灾 害 性 洪 水 ,而 且 洪 水 来 的 早 , 2年 来 的猛 ,突 发 性 强 , 破 坏 大 。特 别 是 19 年 “ .0 呼 91 63”
麓 ,海 拔 高 度 为 5 0 100米 ,地 势 总 体 呈 西 北 高 东 南 0 0 低 ,起 伏 明显 ,部 分 相对 高差 达 10米 以上 。全 区 最 高 海 0 拔 15 8米 ,山 脉 走 向 多 呈 北 西 向 ,山 顶 多 呈 浑 园 状 。 山 2 地 面 积 为 7 5 . 方 公 里 , 占全 区 总 面积 的 9 .3 : 73 8 3平 32%
内 蒙 古 自治 区 。 其 中 黑 龙 江 省 行 政 区 占 总 面 积 的 7 .2 。行政 区北 为黑龙江上游水 域 ,与俄罗斯 隔江相 81% 望 ;东南与黑河市 、嫩江县接壤 ;西南与内蒙古 自治区鄂 伦春族 自治旗毗邻 ;西北与内蒙古 自治区额尔古纳左旗为
界。
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有二种 ,一是 自然因素 ,地形 、 土壤 、植被 、气候等 ;二是人 为因素 ,乱砍滥伐 、陡坡开
于 10平 方公 里 的有 15条 ,大 于 10 0平 方 公 里 的有 2 0 5 0 8
条 。全区多年平均水 资源总量为 10 7 6 . 6亿立方米 ,其 中 多 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 为 16 4亿立方米。 5.
加 格 达 奇 区 是该 地 区政 治 、经 济 、文 化 的 中 心 。
平原 的天然绿色屏障 ,对改 善生态环境 ,维持生态平衡起 着很 大的作用 。一但水 土流失严重 ,屏障失去 ,西伯 利亚
寒 流 直驱 而入 ,整 个 大 兴 安 岭及 松 嫩 平 原 将 面 临 毁 灭 性灾
害。
境内河流分属黑龙江 、嫩江两大水系 ,共有 大小河流 5 0条 ,其 中流域 面积大 于 5 方公里 的有 2 8条 ,大 0 0平 0
季。
( ) 二 对林业 生产来讲 ,地表土流失 ,岩石裸露 ,给更
新 造 林 带 来 极 大 困难 。根 据 1 9 初 步 调 查 ,大兴 安 岭 9 2年
地 区因水土流失造成岩石裸露的火烧迹地 、采伐 地 疏林
地 约 3 9平 方 公 里 。 这 些 土 地 干 旱 瘠 薄 ,造 林 成 活 率 很 7 低 ,部 分 地 块 只 能 采 取 客土 和容 器 造 苗 ,成 本 极 高 ,地 表 植 被 恢 复 非 常 困难 。 ( ) 生 态 环 境 的 影 响 ,大 兴 安 岭 地 区 的 森 林是 松 嫩 三 对
上 升 ,发 育 成 大兴 安 岭 山脉 和 断 裂 带 及 河 谷地害 是 多 方 面 的 ,有 直 接 的 与 间 接 的 . 当 前 的 与 长 远 的, 明 显 的 与潜 在 的 ,主 要 体 现 在 以 有 有
下方面 :
中低 山分 布在大兴 安岭 山前地 带和伊 勒呼里 山南北
荒 、粗 耕 散 牧 、修 建 工 程 时滥 开 山打 石 等 不 合理 的生 产 活
动。
大兴安岭地 区系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北段 之地质带 。 由于燕 山运 动和喜 马拉雅运动 ,出现新褶皱 、大断裂 ,火 山喷发激烈 ,出现黑龙江 、呼玛河 、多布库尔河 、甘河 、 盘古河 等多处断裂带 ,至第 四纪 以后 ,大兴安岭继续缓慢
( ) 农业 生产来讲 ,主要 是跑 土 、跑肥 、跑水 , 一 对
氮 、磷 、钾 等 有 机 质 大 量 流 失 ,土 层 变 薄 、土 地 板 结 、土
壤结 构变化 、地力下降 ,坡地旱 、洼 地涝 。严重的形成侵 蚀沟或造成耕地沙化 ,减少耕地面积 ,降低土地利用率 ,
严 重 地 制 约着 农 业 生 产 的发 展 。
19 9 9年 国 家 实 施 天然 林 保 护 工 程 以来 ,大 兴 安 岭 地 区 加 大 了水 土 流 失 治 理力 度 ,水 土 保 持 取得 了 一定 成 果 ,但 是 面 临 的 形 势 还 是 比较 严 峻 ,继 续 搞 好 水 土 流失 治 理 ,对 发 展 社 会 主 义 新林 区建 设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二 、水 土流 失 的原 因及 危 害
维普资讯
的东北坡 。地理位置东西横 跨 6 个经度 ,南北纵越 3 纬 个
度 。 全 区总 面 积 8 7 29 5平 方 公 里 ,行 政 区跨 黑 龙 江 省 和
262 8 平 方公 里 、冻 融侵 蚀 为 2 1 .7平方 公里 。 2 . 1 0 12 5
平 原面积 占 6 7 % 。山地以棕色针 叶林 为主 ,一般 土层 .7 厚度为 5 1 5厘米 ,丘陵以暗棕壤 为主,土层厚度一般为
1 2 厘 米 ,河 谷 平 原 以沼 泽 土 、草 甸 土为 主 。 0— 0 本 区 夏 季短 暂 ,冬 季漫 长 严寒 ,年 平 均 气温 一 2℃ , 全 年 月 平 均 气 温 0℃ 以 下 有 5— 6个 月 ,无 霜 期 只 有 8 0~ 15天 。 一 年 中 最 冷 的 是 1 份 ,漠 河 曾达 到 一5 . 0 月 2 3℃ (9 9年 2月 1 日 ) ,7月 份 温 度 最 高 。 年 降 水 量 在 16 3 4 0~ 0 0 5 0毫 米 之 间 , 属 于 干 旱 区 ,6 % 降 水 集 中 在 夏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