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7梁板结构汇总
《梁板结构》课件

连接件的质量检测
对焊接好的连接件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符合 设计要求。
05 梁板结构的优化设计
梁的优化设计
01 总结词
合理选择梁截面尺寸、材料和 跨度
02
详细描述
根据梁的受力情况和跨度,合 理选择梁的截面尺寸和材料, 以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同时,考虑梁的挠度和裂缝 宽度,以满足结构安全和正常 使用的要求。
梁板结构的应用场景
梁板结构广泛应用于 住宅、办公楼、商场 等民用建筑中。
在厂房、仓库等工业 建筑中,梁板结构也 是主要的建筑结构形 式之一。
在桥梁工程中,梁板 结构也经常被采用, 如简支梁桥、连续梁 桥等。
02 梁板结构的力学原理
梁的受力分析
梁的弯曲变形
梁在受到垂直于其轴线的力时, 会发生弯曲变形,导致梁的中部
03 梁板结构的材料与选型
梁的材料与选型
总结词
梁是梁板结构中的主要承重构件,其材料 和选型对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至关重
要。
混凝土
混凝土梁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防火性能, 适用于跨度较大的梁。根据结构要求选择
合适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钢材
钢材强度高、塑性好,适用于承受较大荷 载的梁。根据结构需求选择合适的钢种, 如碳素钢、合金钢等。
连接件的优化设计
总结词
优化连接件的安装工艺和构造措施
详细描述
优化连接件的安装工艺,如采用适当的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等工艺,确保连接件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同时,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如增加连接件的刚性和稳定性、设置必要的加强件等,以提高整个结 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06 梁板结构的工程实例
桥梁工程中的梁板结构
17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设计含施工方案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X市至P市高速公路跨京广线4×17+23+4×17m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设计公路桥梁是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性公共设施,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作为一个毕业在即的土木人,有义务把自己所学融会贯通,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板式桥是公路桥梁中量大、面广的常用桥型,构造简单、受力明确的特点使其成为中、小跨径桥梁的首选方案。
结构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亦可做成实心板或空心板,就地现浇可适应各种形状的弯、坡、斜桥,同时,板式桥可以减低路堤填土高度,少占耕地和节省土方工程量。
全文为X市至P市高速公路K4+103.9处的跨京广铁路立交板式桥设计方案,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预应力混凝土板桥设计,第二部分为板桥重要部位施工方案说明。
在第一部分中,由于时间和篇幅原因,全设计仅进行了跨径为17m的预应力空心板的设计。
设计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结构,桥梁全长159m,除主跨外,其余部分单跨17m,共计8跨,桥宽14m,板宽1.22m,共计11块。
全设计首先根据规范拟定桥梁截面尺寸,并通过荷载作用效应确定预应力钢筋的布置,下来通过承载能力验算、预应力损失计算、主梁变形验算、应力验算等的校核,符合规范规定。
在第二部分中,设计仅对基础、承台、墩台、预应力空心板等的施工方法进行了简单说明,由于存在一定限制,仅供参考之用。
由于公路桥梁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技术标准的不断更新,加之本人能力有限,设计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错误和疏漏,敬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第一部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设计1. 设计资料................................................................................................- 7 -1.1 工程概况..........................................................................................- 7 -1.2 跨度和桥面宽度..............................................................................- 7 -1.3 技术指标..........................................................................................- 8 -1.4 主要材料..........................................................................................- 8 -2. 设计要点................................................................................................- 9 -2.1 方案比选..........................................................................................- 9 -2.2 结构设计....................................................................................... - 10 -2.3 设计参数....................................................................................... - 12 -3. 空心板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 13 -3.1 截面面积....................................................................................... - 13 -3.2 截面重心位置............................................................................... - 13 -3.3 空心板毛截面对其重心轴的惯性矩计算................................... - 13 -4. 作用效应计算..................................................................................... - 15 -4.1 永久作用效应计算....................................................................... - 15 -4.2 可变作用效应计算....................................................................... - 16 -4.3 作用效应组合............................................................................... - 26 -5. 预应力钢筋数量估算及布置............................................................. - 27 -5.1 预应力钢筋数量的估算............................................................... - 27 -5.2 预应力钢筋的布置....................................................................... - 29 -5.3 普通钢筋数量的估算及布置....................................................... - 30 -6. 换算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 32 -6.1 换算截面面积A0.......................................................................... - 33 -6.2 换算截面重心位置....................................................................... - 33 -6.3 换算截面惯性矩........................................................................... - 34 -6.4 换算截面弹性抵抗矩................................................................... - 34 -7.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 35 -7.1 跨中截面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 - 35 -7.2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 36 -8. 预应力损失计算................................................................................. - 40 -8.1 锚具变形、回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2..................................... - 40 -8.2 预应力钢筋与台座之间的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3 ............ - 40 -8.3 预应力钢绞线由于钢筋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5................. - 41 -8.4 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4..................................... - 41 -8.5 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6................................. - 43 -8.6 预应力损失组合计算................................................................... - 46 -9.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 47 -9.1 正截面抗裂性计算....................................................................... - 47 -9.2 斜截面抗裂性验算....................................................................... - 51 -10. 主梁变形验算................................................................................... - 58 -10.1 正常使用阶段的挠度计算......................................................... - 58 -10.2 预加力引起的反拱度计算及预拱度的设置............................. - 59 -11. 持久状况应力验算........................................................................... - 62 -11.1 跨中截面混凝土正压应力σkc的验算...................................... - 62 -11.2 跨中截面预应力钢绞线拉应力σp的验算............................... - 63 -11.3 斜截面主应力验算..................................................................... - 63 -12. 短暂状况应力验算........................................................................... - 69 -12.1 跨中截面..................................................................................... - 70 -12.2 l/4处截面..................................................................................... - 72 -12.3 支点截面..................................................................................... - 73 -13. 最小配筋率复核............................................................................... - 76 -14. 铰缝计算........................................................................................... - 78 -14.1 铰缝剪力计算............................................................................. - 78 -14.2 铰缝抗剪强度计算..................................................................... - 81 -第二部分:桥梁重要部位施工说明15. 施工方案说明简述............................................................................. - 83 -16. 桥梁基础施工..................................................................................... - 84 -17. 钻孔灌注桩施工................................................................................. - 87 -18. 承台施工............................................................................................. - 89 -19. 墩台施工............................................................................................. - 91 -20.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施工..................................................... - 94 -20.1 准备工作..................................................................................... - 94 -20.2 预应力钢绞线施工..................................................................... - 95 -20.3 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 - 97 -20.4 钢绞线放张................................................................................. - 98 -20.5 板的起吊、存放、养护............................................................. - 99 - 参考文献.................................................................................................. - 100 - 附录.......................................................................................................... - 101 -第一部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设计1. 设计资料1.1 工程概况X市-P市高速公路跨京广铁路立交桥,位于京广线许昌至石桥区间,与京广上下行线正交,铁路里程为K769+373,公路里程为K4+103.9,设计公路北侧紧邻刘王村,铁路两侧地形平坦开阔,大多为农田,铁路西侧约500米有南北方向县乡公路一条,交通状况一般。
十四章-梁板结构体系-PPT

大家好
12
4)架立钢筋。
设置在梁的受压区,用以固定箍筋的位置,形 成钢筋骨架,并能承受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所 产生的内应力。
钢筋直径: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不宜小于 8mm;跨度为4~6m时,不宜小于10mm;跨 度大于6m时,不宜小于12mm。
大家好
13
5)箍筋。
垂直纵向钢筋放置的钢筋套子。其作用是:用 以承受梁的剪力,固定纵向受力钢筋形成钢筋骨 架,便于浇灌混凝土,联系受拉及受压钢筋共同 工作。
双筋矩形截面所承担的弯矩设计值Mu可分
为两部分来考虑。第一部分是由受压区混凝
土和与其相应的一部分受拉钢筋AS1所形成的 承载力设计值Mu1,相当于单类筋矩形截面 的受弯承载力,第二部分是由受压钢筋AS’ 和与其相应的另一部分受拉钢筋AS2所形成的 承载设计值Mu2。
当温度因素对结构构件有较大影响时,
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应比规定适当增加。
大家好
51
5.单筋截面设计及校核举例(P280)
设计受弯构件时,一般仅须对控制截面进行受 弯承载力计算。
所谓控制截面,在等截面构件中一般是指弯矩 设计值最大的截面;在变截面构件中则是指截面 尺寸相对较小,而弯矩相对较大的截面。
基本计算公式的应用有两种情况:截面设计和 截面校核。
和≥30㎜,下部净距不应小 于d和25mm。纵向钢筋应尽 可能排成一排,两排时应上
下对齐。
大家好
10
2)弯起钢筋。
将跨中纵向受力钢筋弯起而成。其弯起部分承 受斜截面剪力,端部水平段承受支座处负弯矩产 生的拉力。
常用直径为12~28mm。钢筋弯起角度一般为 45°,当梁高大于800mm时可采用60°。
大家好
梁板结构201908

2.支座
次梁作为板的支座,均假设为铰支座。 墙体作为板的支座,假设为铰支座
9.2.4 板的计算简图
3.板的跨数 对于多跨连续板、若梁,跨度差不超过10%时,当 跨数超过5跨时,可按5跨计算; 若实际跨数小于5跨,按实际跨数计算。
4.板的跨度(弹性计算)
边跨 l l00.5h
中跨
l l0
用由弯矩调幅法求得的弯矩系数和剪力系数按下式 计算
M=α (g+q)l02 V=β(g+q)ln 当等跨连续梁上作用有间距相同、大小相等的 集中荷载时,各跨跨中和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
M=ηαM(G+Q)l02 V=ηβ(G+Q)ln
连续梁和连续单向板的弯矩计算系数 连续梁的剪力计算系数
9.2.3 截面配筋的计算特点与构造要求
1、确定计算简图(板和次梁采用折算荷载);
2、求出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最不利活荷载作用 下的内力,并分别进行叠加;
3、作出内力包络图;
4、对整浇支座截面的弯矩和剪力进行调整;
5、进行配筋计算;
6、按弯矩包络图确定弯起钢筋和纵向钢筋的截断 位置;
9.2.2.2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 分布的计算
置,然后通过查附表7,按照下述公式求出跨中或
M=k1gl02+k2ql02 V=k3gl0+k4ql0 集中荷载作用下: M=k1Gl0+k2Ql0 V=k3G+k4Q
3. 弯矩和剪力包络图。
根据活荷载的不同布置情况,可画出每一跨 的各种布置情况的内力图,若把这些内力图全部 叠画在一起,并取其外包线所构成的图形就是内 力包络图。它完整地给出一个截面可能出现的内 力设计值的上、下限。
梁板的构造要求课件

在高温环境下,梁板应具备较高的耐热性能和稳定性,防止变形和失 效。
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与安全措施
施工前准备
确保施工前梁板的设计、 材料、施工机械等准备 齐全,并进行技术交底。
安全防护措施
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必要 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设 置安全网、佩戴安全带
等。
质量监控
加强梁板施工过程中的 质量监控,确保各道工
导致的应力集中或结构破坏。
协同抗震
03
在地震作用下,梁和板的协同工作关系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有重
要影响,应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5
构造要求的适用范围与注意事项
不同使用功能的梁板构造要求
承载能力要求
根据梁板所承受的荷载大小,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截面尺寸,以满 足承载能力要求。
梁的截面尺寸还应考虑构造要 求,如钢筋的净距、混凝土保 护层厚度等。
梁的配筋要求
根据梁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 确定梁的配筋数量和规格。
梁的纵向钢筋应满足最小配筋率 的要求,且钢筋的数量和规格应 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梁的箍筋应满足抗震构造要求, 箍筋的数量和规格应根据抗震等 级、梁的高度和跨度等参数进行
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前提下,梁 板的设计还应考虑经济性因素
,尽可能降低成本。
02
梁的构造要求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梁的截面尺寸要求
梁的截面尺寸应满足承载力要 求,根据跨度、荷载和材料强 度等参数进行计算确定。
梁的截面宽度和高度应根据跨 度、荷载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等 参数进行选择,以满足梁的承 载力和稳定性要求。
梁板结构

三、单向板肋梁楼盖
4. 按塑性方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的内力
弹性分析存在的问题:
* 确定计算简图后各截面内力分布规律 不变化;
* 某一截面的内力达到其内力设计值时, 就认为整个结构达到其承载力。
三、单向板肋梁楼盖
4. 按塑性方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的内力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塑性铰
P
M
As
h
18.38 21 3
27
d) 12.1
18.38 27
3 21
三、单向板肋梁楼盖
3. 按弹性方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的内力
例题
40
a+d a+b
a+c 27
33 50
a+b a+c
33 a+d 50
三、单向板肋梁楼盖
3. 按弹性方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的内力
折算荷载(考虑支座转动的影响)
板
次梁
* 板的宽度较大,一般不需要进行抗剪计算
三、单向板肋梁楼盖
5.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截面设计和构造
板的设计要点
* 考虑内力重分布计算时,板的弯矩的折减
拱作用
固定支座的推力使板 中弯矩减少
0.8
0.8
0.8
0.8
1.0
0.8
1.0
折算依据是板四周具 有足够的抗侧刚度
三、单向板肋梁楼盖
5.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截面设计和构造
第二章 梁板结构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 顾祥林
一、梁板结构的实例和分类
1. 实例
由梁、板组成的结构
楼、屋盖,挡土墙,筏片基础,储液池的底、顶板, 楼梯,阳台和雨蓬,城市高架道路的路面
梁板结构讲解PPT(108页)

支座处弯矩、剪力计算值
g+q
b l0
M
Mc
V Vc
V
M
Mc
Vc b/2
均布荷载下:
M Mc-Vcb/2 V = Vc-(g+q)b/2 集中荷载下: M = Mc-Vcb/2 ,V = Vc
三、单向板肋梁楼盖
3. 按弹性方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的内力
弹性分析存在的问题:
* 确定计算简图后当荷载形式不发生变化时各截 面内力分布规律不变化;
1.单向板和双向板肋梁楼盖
1
M2
2
2 l02
l02
1-1
M1
l01
1
l01
l01 l02 时:M2 M1,
2-2
荷载沿梁两个方向传
递—双向板
二、楼盖结构型式简介
1.单向板和双向板肋梁楼盖
两对边支承板
按单向板考虑
l02 l02
l01
l01
四边支承板
l02/ l01>2时,按单向板考虑 l02/ l012时,按双向板考虑
连续板: g'=g+q/2 q'=q/2 连续梁: g'=g+q/4 q'=3q/4
三、单向板肋梁楼盖
3. 按弹性方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的内力
注意!!!
当板或梁搁置在砌体或钢结构上 时,荷载不调整; 主梁按连续梁计算时,当柱的刚 度较小时,荷载也不折算。
三、单向板肋梁楼盖
3. 按弹性方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的内力
塑性铰已“过早”地发生混
凝土压碎使结构破坏----不
充分内力重分布
u
三、单向板肋梁楼盖
4. 按塑性方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的内力
第二篇-梁板结构共182页

zhang-jinyuan
30.03.2020
11
1.3.1板
板厚度的确定原则
❖满足承载力和正常使用要求 ❖经济合理 ❖考虑防火、防爆、预埋线管等要求
按挠度控制控制板的最小厚度(mm)
楼盖形式 简支h/l
连续h/l
悬臂h/l
肋梁 单向板 楼盖 双向板
无梁楼盖
1/35 1/45 ——
1/40
根部1/12
❖钢筋混凝土楼盖 ❖预应力混凝土楼盖
➢预应力楼盖可有效地减轻结构自重,降低建筑物层高, 增大楼板跨度,减小裂缝的发生和发展。
➢目前在高层建筑和大跨度楼盖中较多使用后张无粘结预 应力混凝土平板楼盖。
zhang-jinyuan
30.03.2020
6
1.2单向板和双向板的概念
划分原则
❖根据板两个方向的尺寸比
❖当lx/ly=2时,qx=0.0588q、qy=0.9412q,均布荷载主要沿短 跨ly方向传递到长边上,但沿长跨方向传递到短边上的荷 载上升至总荷载的6%。
❖当lx=1.5ly时,qx=0.1649q;qy=0.8351q;荷载传递表现出明 显的双向性。
zhang-jinyuan
30.03.2020
zhang-jinyuan
30.03.2020
4
1.1楼盖的结构类型 按结构形式分类
(a) 单向板肋梁楼盖
(c) 井格梁楼盖
(b) 双向板肋梁楼盖
(d) 密肋楼盖
(e)无梁楼盖
(f)扁梁楼盖
zhang-jinyuan
30.03.2020
5
1.1楼盖的结构类型
按施加应力情况,现浇混凝土楼盖可分为
9
1.2单向板和双向板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梁板结构第十一章梁板结构本章提要1掌握楼盖的结构布置、选型;2掌握整体现浇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和按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内力的方法;3理解折算荷载、内力包络图、塑性铰、内力重分布、弯矩调幅等概念;4熟悉楼盖结构的构造要求;5了解无梁楼盖、井式楼盖的设计方法、结构受力特点及应用场合;6了解装配式楼盖中预制构件的选择和连接构造;掌握梁式楼梯、板式楼梯和雨蓬的设计计算方法。
第一节概述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结构。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楼盖、屋盖、伐板基础、阳台、雨篷、楼梯等,还可应用于蓄液池的底板、顶板、挡土墙及桥梁的桥面结构。
钢筋混凝土屋盖、楼盖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建筑物总造价相当大的比例。
混合结构中,建筑的主要钢筋用量在楼盖、屋盖中。
因此,梁板结构的结构形式选择和布置的合理性以及结构计算和构造的正确性,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和经济性有重要的意义。
一楼盖的类型按施工方法可将楼盖分成现浇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三种:1.现浇式楼盖:现浇式楼盖的整体性好、刚度大、抗震性能好、适应性强,遇到板的平面形状不规则或板上开洞较多的情况,更可显示出现浇式楼盖的优越性。
但现浇式楼盖现场工程量大、模板需求量大、工期较长。
2. 装配式楼盖:装配式楼盖是用预制构件在现场安装连接而成,具有施工进度快、机械化、工厂化程度高、工人劳动强度小等优点,但结构的整体性、刚度均较差,在抗震区应用受限。
3. 装配整体式楼盖:装配整体式楼盖是在预制板或预制板和预制梁上现浇一个叠合层,形成整体,兼有现浇式和装配式两种楼盖的优点,刚度和抗震性能也介于上述两种楼盖之间。
在现浇式楼盖中,按梁、板的布置情况不同,还可将楼盖分为:1.肋梁楼盖肋梁楼盖(如图11-1a、b)由板和梁组成。
梁将板分成多个区格,根据板区格长边尺寸和短边尺寸的比例不同,又可将肋梁楼盖分成为单向板肋梁楼盖和双向板肋梁楼盖。
肋梁楼盖中若板为四边支承,受荷时,将在两个方向产生挠曲。
但当板的长边l2与短边l1之比较大时,按力的传递规律,板的荷载主要沿短方向传递。
为计算方便,当l2/ l1≥2时,忽略沿长方向传递的荷载,按单向板计算,否则按双向板计算。
这条规定的依据为:如图11-2,取板中两个互相垂直的板带,跨度分别为l1,l2,不考虑板带与相邻板带的图11-1 楼盖的主要结构形式[17](a )单向板肋梁楼盖 (b )双向板肋梁楼盖 (c )无梁楼盖(d )密肋楼盖 (e )井式楼盖图11-2 四边支承板上荷载的传递相互影响。
按结构力学的方法,得各自挠度为:f 1=α1q 1l l 4/EI 1 (11-1) f 2=α2q 2l 24/EI 2 (11-2) q 1+q 2=q (11-3)α1, α2—与支承条件有关的系数,两端简支时,α1=α23845忽略两个方向钢筋位置和数量不同产生的误差,取I 1=I 2,则由f 1= f 2得 4224114221l a l a l qa q += (11-4) 4224114112l a l a l qa q += (11-5) 当两个方向支承条件相同时,α1=α2取 l 2/ l 1=2则得q 1=0.941q ,q 2=0.059q说明l 2/ l 1≥2时,在长跨方向分配的荷载小于6%,对板的计算影响很小,在计算中可略去不计。
判断单双向板,还应考虑支承条件,若l 2/ l 1<2,但只有一对边支承时,该板还是单向板。
在肋梁楼盖中,荷载的传递路线为板→次梁→主梁→支承(墙或柱)→基础→地基。
肋梁楼盖是楼盖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2. 无梁楼盖如图11-1c 示,建筑物柱网接近正方形,柱距小于6m ,且楼面荷载不大的情况下,可完全不设梁,楼板与柱直接整浇,若采用升板施工,可将柱与板焊接 ,楼面荷载直接由板传给柱(省去梁),形成无梁楼盖。
无梁楼盖柱顶处的板承受较大的集中力,可设置柱帽来扩大柱板接触面积,改善受力。
由于楼盖中无梁,可增加房屋的净高,而且模板简单,施工可以采用先进的升板法,使用中可提供平整天棚,建筑物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采光条件,所以在厂房、仓库、商场、冷藏库、水池顶、片筏基础等结构中应用效果良好。
3.井式楼盖如图11-1e 示,井式楼盖通常是由于建筑上的需要,用梁把楼板划分成若干个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小区格,两个方向的梁截面相同,不分主次,都直接承受板传来的荷载,整个楼盖支承在周边的柱、墙或更大的边梁上,类似一块大双向板。
4.密肋楼盖如图11-1d,密肋楼盖是由排列紧密,肋高较小的梁单向或双向布置形成。
由于肋距小,板可做得很薄,甚至不设钢筋混凝土板,用充填物充填肋间空间,形成平整天棚,板或充填物承受板面荷载。
密肋楼盖由于肋间的空气隔层或填充物的存在,其隔热隔音效果良好。
二 楼盖结构布置及受力特点梁板结构是建筑结构的主要水平受力体系,梁板结构的结构布置决定建筑物的各种作用力的传递路径,也影响到建筑物的竖向承重体系。
不同的梁板结构布置对建筑物的层高、总高、天棚、外观、设备管道布置有重要的影响,同时还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建筑物的总造价。
因此,梁板结构的合理布置问题是楼盖设计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楼盖结构中梁的布置及受力特点根据梁的布置和支承条件,其计算简图可以是简支梁、悬臂梁、连续梁或交叉梁等。
楼盖中的梁从外观要求和施工方法的角度出发,通常为等截面梁,从图11-3[17]中分析梁的布置对梁内力和变形的影响。
简支梁跨中弯矩为82ql ,挠度为0.013B (EI ql B 4 ),支座的弯矩、挠度为0,楼盖中的梁按一跨简支布置时,跨中和支座弯矩值以及挠度值相差悬殊,不够经济。
简支梁为静定结构,当跨中弯矩达到受弯极限承载力时,结构破坏,此时梁的其它截面的弯矩都小于其极限值,强度不能充分发挥。
若把简支的支承点向内移动一段距离,形成伸臂梁。
在梁长相同的情况下,伸臂梁跨中和支座的最大弯矩均比简支梁小的多。
沿梁长弯矩分布较简支梁均匀,可以有更多的截面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
若将支点移至距梁边0.21l处(如图11-3(d)),可使两端伸臂梁支座负弯矩和跨中正弯矩相等,梁端和跨中的最大挠度可分别减少到简支梁最大挠度的2%和4.2%,由此可看出,楼盖布置中梁板支承点的设置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图11-3 支座形式和位置对梁弯矩和挠度的影响(a)两端固定梁(b)简支梁(c)两端悬臂梁(d)正负弯矩相等时支座位置在较大的梁板结构中,梁通常是连续梁。
连续梁任一跨两支座弯矩平均值的绝对值与跨中弯矩绝对值之和等于相同跨度简支梁的跨中弯矩(如图11-4)。
显而易见,连续梁支座和跨中截面分担了简支梁跨中截面的弯矩,从充分利用材料强度来说,连续梁优于简支梁。
当等跨连续梁作用均布荷载时,因边支座为简支,第一跨跨中弯矩和第一内支座的负弯矩大于中间跨中和中间支座的弯矩(如图11-5)。
要使连续梁中弯矩分布均匀,结构布置时,可适当减小第一跨的跨度。
当楼盖在两个方向布置梁时,就形成了交叉梁系。
如两个方向梁的线刚度相近,可利用梁交叉点处挠度相等的条件建立方程求解内力。
若两方向梁的线刚度2.楼盖中板的布置及受力特点在梁板结构中,楼盖的类型和梁的布置决定了板的布置和受力形式。
楼盖中的板一般为四边支承板,随梁的布置不同,可以是单向板或双向板。
阳台、雨篷、挑檐等梁板结构,板可能有一边支承(悬挑板)、两边支承、三边支承的情况。
前边已分析过,单向板假定荷载仅沿短向传递给支座,双向板荷载沿两个方向传给支座。
无论是固定支座还是简支支座,板跨中和支座的短向弯矩均大于长向弯矩,即板的主要受力方向是短向。
在楼盖的结构布置中,梁的间距越大,梁的数量越小,板的厚度就越大;梁的间距小,梁的数量就增多,板的厚度就越小。
好的结构设计者应综合考虑建筑功能、施工技术、受力、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确定合理的楼盖布置方案。
三楼盖梁、板的尺寸根据受力分析和长期的工程经验,表11-1[18]给出各种楼盖梁板尺寸的参考值。
混凝土梁、板截面的常规尺寸表11-1第二节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一肋梁楼盖的计算简图在进行内力分析前,必须先把楼盖实际结构抽象成为一个计算简图,在抽象过程中要忽略一些次要因素,并做如下假定:1.板的竖向荷载全部沿短跨方向传给次梁,且荷载→板→次梁→主梁→主梁支承的传递过程中,支承条件简化为集中于一点的支承链杆,忽略支承构件的竖向变形,即按简支考虑。
2.板视为以次梁为铰支座的连续梁,可取1m宽板带计算。
3.跨数超过5跨的等截面连续梁(板),当各跨荷载基本相同,且跨度相差不超过10%时,可按5跨连续梁(板)计算,所有中间跨的内力和配筋均按第三跨处理。
当梁板实际跨数小于5跨时,按实际跨数计算。
4.板梁的计算跨度应取为相邻两支座反力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其值与支座反力分布有关,也与构件的支承长度和构件本身的刚度有关。
在实用计算中,计算跨度可按表11-2取值。
梁、板的计算跨度表11-2注:l0—板、梁的计算跨度;l c—支座中心线间距离;l n—板、梁的净跨;h—板厚;a—板、梁端支承长度;b—中间支座宽度二按弹性方法计算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的楼盖内力,首先要假定楼盖材料为均质弹性体。
根据前述的计算简图,用结构力学的方法计算梁板内力,也可利用静力计算手册中的图表确定梁、板内力。
在计算内力时应注意下列问题:1.荷载及其不利组合楼盖上作用有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永久荷载按实际考虑,可变荷载根据统计资料折算成等效均布活荷载,可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查得。
板通常取1m 板宽的均布荷载(包括自重),次梁承受板传来的均布荷载和次梁自重,主梁承受次梁传来得集中荷载和均布的自重荷载。
为简化计算,可将主梁的自重按就近集中的原则化为集中荷载,作用在集中荷载作用点和支座处(支座处的集中荷载在梁中不产生内力)。
由于可变荷载在各跨的分布是随机的,如何分布会在各截面产生最大内力是活荷载不利布置的问题。
图11-6所示为5跨连续梁,当活荷载布置在不同跨间时梁的弯矩图及剪力图。
由图可见,当求1,3,5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活荷应布置在1,3,5跨;当求2,4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或1,3,5跨跨中最小弯矩时,活荷载应布置在2,4跨;当求B支座最大负弯矩及支座最大剪力时,活荷载应布置在1,2,4跨,如图11-7。
由此看出,活荷载在连续梁各跨满布时,并不是最不利情况。
图11-6 5跨连续梁弯矩图及剪力图图11-7 活载不利位置(a)活1+活3+活5 (b)活2+活4(c)活1+活2+活4从以上分析可得,确定截面最不利内力时,活荷载的布置原则如下:(1)欲求某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除将活荷载布置在该跨以外,两边应每隔一跨布置活载;(2)欲求某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时,除该支座两侧应布置活荷载外,两侧每隔一跨还应布置活载;(3)欲求梁支座截面(左侧或右侧)最大剪力时,活荷载布置与求该截面最大负弯矩时的布置相同;(4)欲求某跨跨中最小弯矩时,该跨应不布置活载,而在两相邻跨布置活载,然后再每隔一跨布置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