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重点知识
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级理论知识试题库及答案

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级理论知识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在机床上加工工件(),必须正确装夹工件,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始终与刀具保持正确的加工位置。
A、后B、前C、空格D、时正确答案:B2、把钢预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后,工件随炉冷却的操作过程称为()A、正火B、淬火C、回火D、退火正确答案:D3、冲模凸模.凹模间隙的调整是在上.下模分别装好后,一般先将凹模固定然后再通过改变()来进行的A、凸模的尺寸B、模具闭合高度C、凸模的形状D、凸模的位置正确答案:D4、用板牙在圆杆上切出外螺纹的加工方法称为()。
A、套板牙B、攻丝C、攻螺纹D、套螺纹正确答案:D5、根据结构特点分为活塞式、()式、摆动式三大类A、回转B、单向C、往复D、柱塞正确答案:D6、锯弓用于安装和张紧锯条,有固定和()式两种A、组合B、可调节C、分离D、不可调节正确答案:B7、材料在多次交变载荷作用下而不致引起断裂的最大应力是材料的()A、疲劳强度B、硬度C、冲击韧度D、强度正确答案:A8、凸模与凹模的形状及尺寸不准确会导致()A、工件毛刺大B、工件校正后超差C、制件断面粗糙D、形状或尺寸不符合图样正确答案:D9、哪种模具定位件的形状应与前到工序冲压件形状相吻合()A、注塑模B、冲孔模C、弯曲模D、拉深模正确答案:B10、以下不是钳工主要工具的是()A、锉刀B、刨刀C、划针D、刮刀正确答案:B11、附加摩擦力防松装置包括锁紧螺母防松和()防松A、垫圈B、弹簧垫圈C、压板D、卡簧正确答案:B12、整个冲裁变形分离过程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A、二B、四C、五D、三正确答案:D13、压缩空气站的压力通常都高于每台装置所需的(),且压力波动较大A、实际压力B、极限压力C、工作压力D、承受压力正确答案:C14、排样的原则是满足提高材料利用率、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且安全、模具结构简单、寿命长、保证冲件质量和冲件对()的要求。
注塑模具设计知识与精髓

常见塑料的成型收缩率
塑料名称
收缩率(%)
塑料名称
HDPE
1.5~3.5(2.0)*
POM
LDPE
1.5~3.0(1.5)*
PA6
PP
1.0~3.0(1.5)*
PA66
GPPS
0.4~0.8(0.5)*
SPVC
HIPS
0.4~0.6(0.5)*
TPU
ABS
0.4~0.7(0.5)*
PMMA
PC
0.5~0.7(0.5)*
使截面面 积S =πR 2 时应取的 尺寸
0.250D D=2R
热量损失
最小
0.217b
0.250d
0.239D
0.228D
b =1.1D d =0.912D
小
较小
0.250b
0.222D
b =0.886D
较大
0.250d
0.220D
d =0.879D
大
0.153d
0.216D
d =1.414D
更大
其中之规律。
如右图,这是一个传动蜗杆,传动部分要求光滑平整,
入水应放在左端面,产品单件重2g,最大外径φ11.5,
长21.00。
此产品需采用三板模、螺纹抽芯结构。通常以抽芯
机构为圆心,圆状分布。参考抽芯机构标准件,综合加
工、材料的强度,选择四件为一组,产品中心距离125,
如果以这四件组为一模,模胚应为2330大小,注塑机
B,排气方式 a.分 型 面 排 气。 b. 成 型 芯 排 氣。 c.中 心 頂 杆 排 氣 d.頂 針 排 氣
e.側 型 芯 排 氣
流道截面形状
名称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导论

➢ 掌握典型覆盖件模的结构和零部件设计制造方法 。 · 能力目标
➢ 具备分析和解决汽车覆盖件模具制造工艺技术问题及相应模 具的设计能力。
1.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 6) 金属与塑料成型设备 · 参考学分:3学分
· 参考学时:48-60学时(理论学时:44~54学时 ;实践学时:4~ 6学时)
3. 1 模具人才需求情况
· 二 、模具人才供给情况
· 能力目标 ➢ 掌握注射成型模具常见的结构设计及计算方法 ,能设计简单 的模具结构。 ➢ 具有分析塑料制件的成型能力 ,合理设计注射成型模具的结 构。
1.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 4) 数控加工与编程
· 学分: 3~4.5学分 · 学时:44~74学时(理论学时:36~62学时 ;实践学时:8~12学
· 五、模具标准件的应用将日渐广泛 · 六、在模具设计制造中将全面CAD/CAM/CAE技术
· 七、快速原型制造(RPM)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 八 、高速铣削加工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
· 九 、模具研磨抛光将向自动化 、智能化方向发展
第2章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的基本内容
· 2.1 人才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 2.2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与核
➢能合理地选择电极材料并设计、制造出合格的电极,
1 并能熟练地使用电火花成型机床及线切割机床加工出
合格的模具零件 。
· 4)模具装配调整单元
➢熟悉模具装配、试模、调整及维修的全过程 ,能熟练 地使用模具钳工常用机械设备、辅助设备和相应的工 装、工具进行模具装配 ,具备在现场分析、处理模具 加工与装配工艺问题的能力 。
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教程

03
注塑模具结构设计
分型面设计技巧及注意事项
分型面选择原则
确保产品顺利脱模,减少溢料和 飞边,简化模具结构。
分型面设计要点
分型面应位于产品断面轮廓最大 的地方,便于脱模;避免在分型 面上设计小孔或凹槽,防止溢料 和飞边;分型面的设计应便于模
具的加工和装配。
注意事项
分型面的选择应避免影响产品的 外观和性能;对于复杂的产品, 可能需要采用多个分型面进行脱
性能要求
模具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热处理稳定 性、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抗疲劳性等性能。
精度与表面质量要求
精度要求
根据产品精度要求,确定模具的制造 精度和装配精度,保证产品的尺寸精 度和形位公差。
表面质量要求
模具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纹、毛 刺等缺陷;分型面、型腔等重要表面 应达到一定的粗糙度要求,以保证产 品的外观质量和脱模顺畅。
分类
根据模具的结构和使用特点,注塑模具可分为单分型面 注塑模、双分型面注塑模、带有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 注塑模以及热流道注塑模等。
注塑模具结构组成
导向部件
浇注系统
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 穴等组成,用于将熔融的塑料从 注塑机喷嘴引入模具型腔。
包括导柱、导套等,用于保证动 模和定模在合模时的相对位置精 度。
压力调整技巧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压力调整技巧
注射压力、保压压力和背压是注塑成型过程中的关键压力参数。 根据产品的结构、壁厚和塑料的流动性,合理调整这些压力参 数,以确保塑料充分填充模具并补偿收缩。
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针对飞边、短射、缩水等常见问题,通过调整注射速度、保压 时间和压力分布等参数,可以有效改善产品质量。
加工工艺流程梳理与规范操作指南
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知识

第一章 模具分类与用途
塑件则需采用塑料成型模具,薄壳塑件则需采用吸塑或吹塑模具等。 ! " 制件的互换性好 即在模具一定使用寿命范围内,合格制件(冲件、塑件、锻件等)的相似性好,可完全互换。 常用模具寿命参见表 # $ # $ !。
表 # $ # $ ! 常用模具寿命
冲 模
塑料 注射
模
铸 模 锻 模
表 ! " ! " ! 模具种类和用途
!!!! !!!!!!!!!!!!!!!!!!!!!!!!!!!!!!!!!!!!!!!!!!!!!!
模具 类别
模具小类和品种
使用对象和 成形工艺性质
模具 类别
模具小类和品种
使用对象和 成形工艺性质
玻
金 属 板 材 成 型 模 具
冲 裁 模:少、无 废 料
冲 模,整 修 模,光 洁 冲
属铸 体 造 易熔型芯用金属型模
液态金属或石蜡等易熔
机动极掌单向压模,套
积金 主要用于铜基、 成 属
低压铸造用金属型模
材料,经 注 入 模 具 型 腔 成 形为 金 属 零 件 毛 坯、铸 造
金
粉
类单 向、双向、浮动压 铁基粉末制品的
模
型 模
型 模
金属浇注用金属型模等 用型芯,工艺品等
属末 体冶
压制 成 形。包 括 整形模:分手动和机
金 属
塑 像(音)机盒注射模等 过注 射、压 缩、挤 体
料 压缩模(含压胶模) 塑、挤出、发泡、吹 积
成 型
挤塑模(含传递模) 塑 和 吸 塑 等 成 形
成 型
模 挤 出模:导型材、管 加 工 为 合 格 塑 件 模
具 件、薄膜挤出模
的 塑件也具有板 具
塑料模具基础知识模具设计与制造

塑料模具基础知识模具设计与制造塑料模具基础知识是指关于塑料模具设计和制造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要点。
本文将从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模具制造工艺、常见塑料模具结构以及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相关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并给出实例说明,以期为读者提供塑料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基础知识。
一、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模具设计是在满足塑料制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基础上,根据客观条件进行设计的过程。
在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统一原则:即使用模具的制品应尽量设计成相同或相似的形状,以便于模具设计和制造。
2.通用性原则:即模具应具备一定的通用性,能够适应各种塑料制品的生产需要。
3.进口与出口的合理布置原则:模具的进口和出口应合理布置,以确保塑料制品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4.合理的冷却系统和延伸系统:模具应设计合理的冷却系统和延伸系统,以提高塑料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5.减少加工和装配工序:模具应尽量减少塑料制品的加工和装配工序,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制造成本。
二、模具制造工艺塑料模具制造工艺主要包括模具设计、模具加工、装配、调试和模具试模等环节。
模具制造工艺是塑料模具制造的基础和核心环节,对模具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模具设计:根据塑料制品的形状和要求,设计模具的结构、尺寸、材料等参数,并制作模具设计图纸。
2.模具加工:根据模具设计图纸,进行模具的加工和成型,主要包括铣削、车削、锻造、热处理等工艺。
3.模具装配:将模具的各个部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装配,包括固定模板、动模板、模芯、导向套等部件的组装和调整。
4.模具调试:将装配完成的模具安装到注塑机上进行调试,调试过程中需要检验射出、冷却、开模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和效果。
5.模具试模:在模具调试合格后,进行塑料试模,检验塑料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常见塑料模具结构常见的塑料模具结构主要有单模、连模和自动脱模模具。
1.单模:单模是由一个固定模板和一个动模板组成的模具,适用于生产中形状较简单的塑料制品。
模具设计知识总结

模具设计知识总结模具设计知识总结一、模具加工工艺流程1.开料:前模料、后模模料、镶件料、行位料、斜顶料;2.开框:前模模框、后模模框;3.开粗:前模模腔开粗、后模模腔开粗、分模线开粗;4.铜公:前模铜公、后模铜公、分模线清角铜公;5.线切割:镶件分模线、铜公、斜顶枕位;6.电脑锣:精锣分模线、精锣后模模芯;7.电火花:前模粗、铜公、公模线清角、后模骨位、枕位;8.钻孔、针孔、顶针;9.行位、行位压极;10.斜顶11.复顶针、配顶针;12.其它:①唧咀、码模坑、垃圾钉(限位钉);②飞模;③水口、撑头、弹簧、运水;13.省模、抛光、前模、后模骨位;14.细水结构、拉杆螺丝拉钩、弹簧15.淬火、行位表面氮化;16.修模刻字。
二、模具设计知识(一)设计依据1.尺寸精度与其相关尺寸的正确性。
2.根据塑胶制品的整个产品上的具体要和功能来确定其外面质量和具体尺寸属于哪一种:3.外观质量要求较高,尺寸精度要求较低的塑胶制品,如玩具;4.功能性塑胶制品,尺寸要求严格;5.外观与尺寸都要求很严的塑胶制品,如照相机。
6.脱模斜度是否合理。
7.脱模斜度直接关系到塑胶制品的脱模和质量,即关系到注射过程中,注射是否能顺利进行:8.脱模斜度有足够;9.斜度要与塑胶制品在成型的分模或分模面相适应;是否会影响外观和壁厚尺寸的精度;10.是否会影响塑胶制品某部位的强度。
(二)设计程序1.对塑料制品图及实体(实样)的分析和消化:a、制品的几何形状;b、尺寸、公差及设计基准;c、技术要求;d、塑料名称、牌号e、表面要求2.型腔数量和型腔排列:a、制品重量与注射机的注射量;b、制品的投影面积与注射机的锁模力;c、模具外形尺寸与注射机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或注射机拉杆内间距)d、制品精度、颜色;e、制品有无侧轴芯及其处理方法;f、制品的生产批量;g、经济效益(每模的生产值)型腔数量确定之后,便进行型腔的排列,即型腔位置的布置,型腔的排列涉及模具尺寸,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的平衡、抽芯(滑块)机构的设计、镶件及型芯的设计、热交换系统的设计,以上这些问题又与分型面及浇口位置的选择有关,所以具体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达到比较完美的设计。
模具制造知识点总结大全

模具制造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模具的基本概念模具是用来制造特定形状的产品的工具。
它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模具本体,它是用来制造产品形状的部分;二是模具座,它是用来安装和固定模具本体的部分。
模具的制造可以分为设计、加工和装配三个阶段。
二、模具的主要分类根据模具的用途和制造工艺的不同,模具可以分为塑料模具、压铸模具、冲压模具、橡胶模具、玻璃模具等多种类型。
1. 塑料模具塑料模具主要用于生产塑料制品,包括注塑模具、挤出模具、吹塑模具等。
2. 压铸模具压铸模具主要用于生产金属制品,包括铝合金压铸模具、锌合金压铸模具、镁合金压铸模具等。
3. 冲压模具冲压模具主要用于生产金属板材制品,包括冲压拉伸模具、冲裁模具、弯曲模具等。
4. 橡胶模具橡胶模具主要用于生产橡胶制品,包括硅胶模具、橡胶压模具、橡胶注塑模具等。
5. 玻璃模具玻璃模具主要用于制造玻璃制品,包括玻璃成型模具、玻璃切割模具、玻璃磨削模具等。
三、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集成材料、结构、工艺、热流等多学科知识,下面是几个重要的知识点:1. 材料选择模具材料的选择对模具的寿命、精度和成本都有很大影响。
常用的模具材料包括工具钢、硬质合金、特殊合金钢等。
2. 结构设计模具的结构设计要考虑产品的形状、尺寸、材料、生产工艺等因素,设计出合理的结构,保证产品的精度和质量。
3. 工艺设计模具的工艺设计要考虑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确定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工艺流程,保证模具能够满足产品的要求。
4. 热流分析对于热流模具,要进行热流分析,确定冷却系统和加热系统的布局,保证产品的成型质量。
5. 制造工艺模具的制造工艺包括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线切割加工、磨削加工等多种工艺,要根据模具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合理的制定制造工艺。
6. 装配与调试模具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装配和调试,保证模具的正常使用。
以上是模具的设计与制造的一般知识点,不同类型的模具还有各自特定的知识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考试试题复习题
1.冲压工序主要有哪几类?其特点是什么?
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
分离工序的特点是沿着一定边界的材料被破坏而使板料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相互分开,如冲孔,落料,切边等。
成形工序是指在板材不被坏的前提下,使毛坯发生塑性变形使其形成所需要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其特点是通过塑性变形得到所需零件,如弯曲,拉伸等。
2.凹凸模之间的间隙对冲压的影响?
间隙对尺寸精度的影响:间隙越大,板材所受的拉伸作用增强,使落料件的尺寸小于凹模尺寸,冲空间尺寸大于凸模尺寸。
间隙对冲裁力的影响:间隙越小,冲裁件所受的切向压力越大,使冲裁力增加。
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间隙越小,磨损越大,模具的使用寿命减短。
3.分析简单模复合模级进模的特点及作用
简单模:每次行程只能完成单一的冲裁工序,应用于单件生产。
复合模:压力机在一次行程中在一个工位能完成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冲裁工序,其结构紧凑加工精度高,生产率高适用于批量生产,尤其是能够保证内孔与外轮廓的同心度。
级进模:又称连续模,其特点是压力机在一次冲裁行程中,能够完成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多工位冲裁工序,适用于结构复杂了零件批量生产。
4.什么是相对弯曲半径,影响最小弯曲半径的因素?
毛坯的外层材料受切向压力作用,其塑性变形程度取决于r/t的比值,这个比值称为相对弯曲半径,影响最小弯曲半径的因素主要有板材的厚度宽度,板材的表面质量,板材的纤维方向,板材的机械性能等。
5.拉伸过程存在哪些问题?
起皱和破裂。
起皱的应对措施:采用压边圈防止毛坯拱起,此外增加板材的厚度,减小拉伸力也能减缓起皱的倾向。
破裂的应对措施:采用增大圆角和在凹模表面涂抹润滑剂的措施。
6.基准的选择原则:
粗基准的选择原则:选择与加工位置保障精度的面,不重复使用原则,余量均匀原则,选择大而平整的表面原则,便于装夹原则。
精基准的选择原则:基准重合,基准统一,互为基准原则,自为基准原则。
7孔加工刀具有哪些?分别用于什么场合?
麻花钻:用于孔的粗加工
扩孔钻:用于已加工孔的进一步扩大加工。
铰刀:用于孔的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镗刀:和扩孔钻一样,用于孔的扩大加工,精加工。
8.电火花成形加工有哪些?分别用于什么场合?
单电级加工:广泛应用于型腔电火花加工。
多电极更换法:适用于尖角,窄缝多的型腔加工。
分电极加工法:适用于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复杂零件加工。
9.什么是电规准?它对型腔加工的意义?
脉冲电源发送提供电火花加工的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峰值电流的一组参数,这组参数称为电规准。
粗规准:用于电火花精加工;中规准用于精加工与粗加工之间的过渡加工。
精加工用于电火花的精加工。
10.模具间隙的调整方法有哪些?哪些用于间隙大小,哪些用于调整均匀?
垫片法,镀铜法,透光法,涂层法,工艺尺寸法,工艺定位器法,工艺定位孔法,试切法
其中用于控制间隙大小的有:工艺尺寸法,工艺定位孔法,工艺定位器法,试切法。
用于控制间隙均匀的方法有:垫片法,镀铜法,透光法,涂层法。
11.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脱模,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倾向分型和抽芯,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保证零件的质量,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排气,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防止益料,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模具的制造。
12.何谓软砂轮,何谓硬砂轮?分别如何应用?
在同等工作强度下,我们把容易使磨料脱落的砂轮称为软砂轮,把不容易使磨料脱落的砂轮称为硬砂轮。
通常我们加工比较硬的材料用软砂轮,加工比较软的材料用硬砂轮。
13.常用的压边装置有哪些?
弹性压边装置和刚性压边装置。
弹性压边装置随着拉伸深度的变化而变化,用于浅拉伸。
刚性压边装置不随拉伸行程的变化而变化,压边效果良好,用于深拉伸。
14.刀具材料有哪些?哪些常用,硬质合金刀具有哪些材料的?用于什么场合?
硬质合金,高速钢,超硬材料,陶瓷,立方氮化硼
硬质合金和高速钢是常用刀具,硬质合金有钨钴类,用于铸件和黑色金属加工;钨钽类,用于钢件等塑性材料加工;钨钛钽类,用于锰钢,无锈钢,耐热钢加工
15.线切割编程
16.凸凹模尺寸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