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工教改论文
高等院校金工实习教学改革探究——以毕节学院为例

实训设备及学 生实际情 况, 对机械类专业学 生面 向的 岗位群进 感知、 工程基础 训练、 工程综合训练 、 综合创新 四层次 的工程 训
行能 力研 究分析 , 本着 以学 生培养 为中心 , 沿着产 品的制造 过 练与创新实践教育教学服务体系 。
程为主 线, 按项 目教 学的要求 重新组合 实习 内容 , 将 专业基础 在 实习过程 中, 将传统 的车 工、 铣工 、 刨工、 磨 工、 钳工等 实 另外增加 了数控车 、 数控 铣等现代制造 技术 以及 知识与实 习相互融合 , 以含盖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 的项 目为龙 习 内容 保留 , 头, 形 成若干实 习情境 , 在每个情境 中再分若干任 务, 保证 每个 电火 花 成 型 技 术 、 线切割、 激 光 加 工 等 特 种 加 工技 术 , 丰 富 教 学 加 强学生动手操 作能力 , 以达到 为学生学 习一技之长 打 任务 下都有相关 课程知识 撑 以及包 含部分 工程 实践 能力 的锻 内容 ,
炼。
下坚实的基础。
( 二) 设 置 自主 创 意研 究 与加 工 环 节 。 在 实 习过 程 中 , 我 中
对于综合能力在 中等 以上 的同学 , 我们 还开设 了综合创 新
学 生利 用 C A D/ C A M 技术, 发 挥 学 生 的想 象 力 , 自主 心对 机械类专业 的金 工实习采用“ 5 4 1 ” 的 自主训 练模式 , 即将 应 用 环 节 。 选择加工方法 , 设计 加 工 工 艺 , 并 负 责 整 个 生产 过 程 实 习分 为三 大 板 块 , 其 中基 本 技 能 训 练 占 5 0 %, 创新思维 、 创 新 设 计 作 品 , 教 师 和 学 生共 同讨 论 设 计 作 品 的 创 新性 、 加 工 方 能力训练 占 4 0 %, 装配训练和机动时间 占 1 0 %。 同时, 在实习过 的实 施 。最 后 ,
《金工实习》教学改革若干方面的探讨

《金工实习》教学改革若干方面的探讨金工实习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已成为工科院校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课程能使工科类大学生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了解基本的机械加工工艺和先进制造的加工工艺,能开拓思维、丰富感性知识、为其学习后续课程、进行毕业设计以及从事机械设计和制造方向的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1]。
我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全面掌握本专业知识,具有一定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材。
机电工程学院金工实训中心作为培养训练学生动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主要部门之一,责任重大,直接关系到学生就业率的提高。
如何围绕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开展教学,通过学生的金工实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遵守纪律、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作风和人格,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1 金工实习中存在的问题社会对本科生的需求和期望与毕业生的实际能力有一定差距,主要反映在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
学生所具有的潜力一般是在溶入岗位之后在工作实践中才能逐步地发挥出来,才能被认可,而逐步的发挥是一个过程,往往不能立即被企业所接受,企业需要付出时间、支出额外的培训成本,这是近年来供需双方的矛盾焦点之一。
目前我校金工实训中心课程内教学安排分为:机电工程学院各专业4周(20天),近机类专业2周(10天),非机类专业1周(5天),由金工实训中心安排实习的工种。
以机电工程专业为例4周时间安排是钳工5天,机加工5天,热加工5天,数控加工5天;金工实习课时的调整和压缩,使得传统教学方式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存在一定的负担和压力。
在有限的学时里,要让学生去掌握所学工种的基本技能是比较困难的;其他近机类、非机类专业的实习就更加不能保证实习效果了,只能是走马观花。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大部分只能接触一下工具和设备,还不具备熟练操作就转入下一个工种,这种实习只能是增长了一下见识,体验了一下劳动,学生只能对课堂教学内容作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不能深入下去,积极性及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没有达到提高动手能力的目的,更不用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了。
金工实习教学的改革与探讨

作者简介:李君(1973—),安徽宿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选矿机械及自动化。
黄绍服(1974—),辽宁兴城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0前言金工实习是理工科院校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它是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方法、进行工程训练、培养工程素质的重要实践课程。
金工实习以实践教学为主,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实践任务,它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科技高速发展,交叉学科、前沿学科不断涌现,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调整学生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金工实习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必须进行调整、充实和改革。
1金工实习的改革探讨1.1增加实习设备,丰富实习内容我校的实习工厂有原来的淮南矿业学院实习厂和淮南化校实习厂合并而成,许多金工实习设备已严重老化,精度差,已不适合继续用于实习。
同时,由于学校规模的扩大,参与实习的学生数剧增,而实习设备却没有相应增添,造成人机比例严重失衡。
例如教育部规定车床必须一人一机实习,而实际却有5~6名同学同时在一台车床上实习,学生只能轮流上机床操作,这严重影响金工实习教学质量。
铸、锻、钳、车、铣、刨、磨、焊是传统的金工实习教授内容,而现代企业则以先进制造、特种加工、数控机床为主要加工方式。
为了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我校建立了工程实训中心,将金工实习厂纳入工程实训中心,实训中心对实习工厂的旧机床进行淘汰,更换成更适合实践教学使用的新机床,数量也相应的增加,建立了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电火花加工机床、数控线切割机床等现代化加工设备的数控实习车间,并配套一个独立的机房,学生能在电脑上进行设计、编程、仿真、演示,与数控机床上的加工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增加的慧鱼机电创意训练,除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实习指导教师依据本校实训特点,编写了《金工实习教材》,该教材按照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要求,即包括传统的实习教学内容,也增加了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先进的制造技术,缩小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更好的满足企业人力的需求。
高职院校金工实训的教学改革

的相同点。在实训 的第一 天 , 抽些 时间把学生集 中起来进行授 课, 再将 学生分组 , 由一 位实训教 师带一组学生 分别进行多个 工 种的实训 。这种教学方法 , 不但减少 了理 论讲解 时间 , 还优 化 了教学 内容 , 宽学生 的知识 面 , 拓 使学生有更 多的时 间用 在 实 践操 作上 , 利于提高学生 的操作 技能 。 有
关键词 : 高职 院校 ; 工实训 ; 金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 1 . G7 85 文献标示码 : B 文章编号 :6 2 5 5 ( 0 0)3 0 8 - 2 1 7 — 4 X 2 1 0 - 13 0
金工实训 ,是高职 院校工科类专业 的必修课和非工科 类
专业 的选 修课 ,是学生 在校学 习期 间进行工程技术人 员素质 训练和培养 的有独特 意义的学习环境 。 其主要 目的, 使学生 是
地掌握专业操 作技能和技巧 。
年教师 的培养 。为 了更好地完成教学改革 , 可对青年教师进行 多工种 的培训 。 使青年教师熟练掌握车 、 、 、 、 铣 刨 磨 钳等工种 的 操作技 能及 相关知识 , 扩大 专业知识面 , 高专 业技 能水平和 提 教学业务水平 , 增强适应能力和解决实际 问题 的能力。
1 有 利 于对 青年 教 师 的培 养
传 统的金工实训 教学模式 ,是 实训教师长期在 同一个工 识逐渐
生疏 , 限制 了青年教师教学 水平和操作技 能的提高 , 不利于青
及 时 、 确地掌握 所学 课题 内容 , 养学 习信心 , 他们 更好 准 培 使
统 的实训教学模 式 , 实训教 师在授课时 , 然会出现部分教 学 必 内容的重复 , 占用 了学生宝 贵的实践操作时 间。 采用一位实 训
工科院校中金工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一、工科院校开展金工实训课程的目的及意义金工实训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是研究机器零件常用材料和加工方法,从材料选用、毛坯选择与制造直至加工出零件的综合性技术基础课,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建立多学科知识结构的重要基础,是机械、材料等专业的必修课程。
金工实训课程为后继课程,如工程材料、材料成形工艺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公差及技术测量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必备的知识与实践基础。
本课教学方式以实践教学为主,每一学生必须进行独立操作。
二、我国工科院校金工实训课程现状我国工科院校开展的金工实训课程教学内容偏重于机械加工过程(冷加工),如传统冷加工中的车工、钳工、铣工、刨工、磨工等等以及现代加工技术中的数控加工。
一方面是因为机加工工作环境好,学生兴趣高;另一方面学校通常认为机加工容易出成果。
相比之下,学校往往将热加工,如铸造、焊接、锻压、热处理等实训课程弱化。
其中有一些原因是经费、资源等条件不足,还有一部分原因是长期的就业市场导向,再加上学校在课程开设上(弱化热加工)的一些无意识引导,学生认为现今的热加工还处于很差的工作环境和技术状态。
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即便学生经过金工实训课程的学习,但依然知识层面狭窄,衔接与贯穿性不够。
三、金工实训中各训练工种的有机结合和现实意义目前工科院校的实训方式在安排上突出以掌握各工种的操作技能为目的,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这种实训方式的优点是学生单一工种动手能力和对设备的操作娴熟程度提高较快,但这种方式也有一个明显不足,那就是忽略了对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
各个工种实训环节的独立运行,工种之间缺少相互联系,学掌握的也是相对独立的车、钳、铣、刨、磨、铸、锻、焊等工种的操作方法,意识不到它们是一个整体。
作为冷热加工技术,存在互相渗透,替代、交叉等工艺过程。
金工实训方式的更新和优化应首先考虑将原来单一工种的制造工艺实训转变为以零件制造全过程为核心的综合实训。
对于这种综合实训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热加工学习兴趣,我们不妨采取如下模式(以铸、锻为例):1.将铸造实训拓宽为趣味性、艺术性的精密铸造。
理工科专业金工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0前言金工实训是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学习机械制造系列课程的必修课程[1],是理工科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对增强理工科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2-3]。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金工实训传统的教学理念正由学习工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向学习工艺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转变[4-5]。
为了顺应新时代的要求,我们根据嘉应学院物理与光信息科技学院的理工科专业学生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学习的实际情况以及现有的教学资源,调整了金工实训的教学内容,完摘要金工实训是理工科专业实训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以提高学生实训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为出发点,根据金工实训的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学习实际,对嘉应学院金工实训课程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以此来提高金工实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金工实训;理工科专业;教学改革;创新实践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DOI :10.19694/ki.issn2095-2457.2020.18.14理工科专业金工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罗威基金项目:嘉应学院2019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JYJG20190212)。
Abstract Metalworking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link in thepractical teaching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raining students'hands -on practice and innovative ability.Starting from improvingstudents'interestintraining ,enhancing students'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innovation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according to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Metalworking training and the actual learning of scienceandengineering students ,carried outreformandinnovative practice research on Jiaying UniversityMetalworkingtrainingcourse from theaspects ofcourse system ,teaching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Metalworking training.Key wordsMetalworking train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 ;Teaching reform ;Innovative practice罗威1989—/男/广东梅州人/助理实验师/主要从事金工实训和实验教学/嘉应学院<物理与光信息科技学院>(梅州514015)35善了金工实训教学方法,建立了实训教学评价考核方式,在实训教学中建立金工实训课程教学新体系,提高了实训教学质量。
基于校企合作的金工实训课教学改革

基于校企合作的金工实训课教学改革摘要:金工实践教育是机械类专业学生认识金工业生产过程的最基本方式,是专业实践性课程的重要环节,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创造力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因此,该文重点结合校企合作方式探讨金工加工实习课程的教学改革意义及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金属加工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以及不同工作对象课程差异开展明显、现有的实习考核体系不完善的现实困厄。
为此,对应提出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注重教学绩效评估系统的应对举措,以便于更好地在金工实习教学与实践中,推动学员实际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校企合作;金工实训;教学实践对工科类学校学生来说,金属加工实训过程是最主要的实践性课程之一,特别是对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通过金属加工实训实践课程,不但能够训练学生的工程意识,同时还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对金属机械加工方法和机械加工流程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1]。
在日益关注企业人才实际动手能力的当下社会,传统的金属加工实训活动课程体系,早已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专业型、综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有鉴于此,对传统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金属加工实训活动教学内容变革进行进一步探讨和实施,有着必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于校企合作的金工实训课程教学的意义及价值(一)有助于金工人才的培养在校企共建模式下,主要是为更好地加大对金工人才的培训,同时也是高校与中小企业合作的共同要求[2]。
因此只有工程高校真正培育了人才,企业才能更好的实现人才为我所用,从而更好地促进了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的需要。
所以在校企合作下,也是当前中国工程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对提高工程学员综合实力的提高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
(二)有利于校内外实训基地建造想要更好达到校企课程的实效,不但要求课堂上学科与专业理论知识的正确讲解,还要求学员通过经过各种实践实操活动,更加了解和熟悉行业公司的实际生产环境[3]。
为此,该校将以现代工业学校为载体,结合当地政府、龙头企业、高科技园区,通过创新合作模式,进一步强化与公司和学校的合作实习基地。
金属工艺学课程改革探索的论文

金属工艺学课程改革探索的论文《金属工艺学》课程的内容信息量大,学问面广,学问点多、需要记忆和理解的内容较多。
有些理论较为抽象,同学没有感性熟悉导致有畏难的心情。
另外,同学对课程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熟悉,但在参与工作后,又体会到金工学问很有用,却不知该怎么用。
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如今的教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课内讲授(30学时),另一部分是金工实习(3周时间)和一周数控实习。
通常是在开《金属工艺学》之前同学去实习工厂进行金工实习,实习结束后开头上课。
通过金工实践,同学普遍认为《金属工艺学》理论学习和金工实习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重要作用,其与后续课程和毕业实习等有着非常亲密的联系,是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对其不感爱好,一方面同学还没有充分熟悉到金工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说明在教学和实践的环节中还存在某些缺陷,同学的主动性没有调动起来。
究其缘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习的支配不太合理。
从理论学习的内容到详细的实习操作,留给同学自学和发挥自己制造力量的空间几乎为零,所以不利于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和主观能动性,这样使得同学丢失了参加课程和实习的热忱。
其次,实习内容仍以传统的车、铣、刨、磨、钳、铸、锻、焊等制造为主〔并且很多学校缺少铸造和锻造两个工种〕,并且设备落后,很多设备早应当被淘汰和更新,但由于受资金、设备、人员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不能添置新的设备,这样同学看到这些比自己年龄大很多的设备,就提不起爱好。
二、措施〔一〕老师应找到同学的爱好点,结合课程特点来制定动机激发策略。
工科以男生居多,机械类专业更是如此,故应挖掘课程内容与同学的相结合,才能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如男同学包括部分女生都对汽车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许多同学谈起车来头头是道,可以结合青年同学的这一特点来进行授课。
笔者通过挖掘同学的爱好点来支配授课内容,在近几年的授课中收到了良好的授课效果,同学反馈较好,学习爱好在肯定程度上得到提高,使同学到课率、听课率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工艺学》(以下简称《金工》)是工科类院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其内容主要包括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金属热加工工艺和金属冷加工工艺三部分内容。
课程主要特点是理论性不高,内容主要来自生产实践,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课程叙述性的内容较多,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因此,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十分必要。
一课程教学现状
《金工》课程涉及到各种金属加工工艺方法,与生产实际关系密切,目前的课程教学一般分为两个部分,金工实习部分(历时3到4周)和课程理论授课部分(一般40学时左右),金工实习部分安排在课程理论授课的前一个学期进行。
1 理论授课
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很多课程都存在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金工》课程也不例外。
《金工》课程理论性强、概念多、知识结构联系紧密,教学大纲要求安排120学时,然而实际中往往只能安排40学时。
教师如何在有限的学时中使学生掌握大纲要求的内容,实现教学目的,是客观存在的一个课题(改,很难)。
如果仅仅采用删节部分内容的方式解决问题,显然不是对教学负责的好方法。
另外,对于本课程,学生普遍表现出厌学情绪。
一方面是由于课程推理性的内容少,叙述性的内容多,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头绪多,概念多,内容枯燥无味;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没有针对课程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仍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没有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2 金工实习
在授课前一学期安排金工实习,可使学生对金属工艺学课程中涉及的各种加工工艺方法先有一个感性认识,以利于后续的理论学习。
然而,由于实习过程中涉及的工艺方法较多,学生在实习过后很难对实习中学习过的工艺方法有清晰的认识和持久记忆。
在3到4周的时间将实习中涉及的热处理、冷加工、热加工等内容的感性认识及时地进行思维加工、综合提高几乎是不可能的。
当在理论课上涉及到相关知识时,学生回忆相关部分细节困难,从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认识深度。
因此,如何使金工实习和理论授课有机结合,值得思索。
二教学改革的探索
1.理论教学与金工实习的有机结合
金属工艺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传统教学方法一般在理论教学开课前一学期安排3-4周的金工实习。
然而,这种一前一后,分块进行的安排,很难(改成没有完全)发挥出金工实习对理论课学习的帮助作用,也难以体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因此,将理论教学与金工实习进行整合,使二者穿插进行,有机结合,一定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解铸造工艺后,暂停理论教学,安排学生到金工实习中心进行动手操作,并给出若干思考题,要求学生操作过程中思考问题,最后给出思考题的解答。
然而,要想实现金工实习与理论授课的有机结合,需要做很多工作。
传统的金工实习往往是在校办工厂中进行,由于工厂一般还要承担一定的生产任务,因此不可能把全部精力用来指导学生。
另外,工厂的设备情况也不是针对教学而设立的,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的不是代课教师本人。
这些因素都不利于金工实习与理论授课的有机结合。
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应是在校办工厂的基础上设立专门的金工实习中心,使工厂逐步变成集教学、科研、产品开发和人才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工业培训中心。
2.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目前《金工》课程采用邓文英编写的《金属工艺学》作为教材,此教材历经1-5版的修改,内容简练,翻(覆)盖面广。
但教材涉及内容多与有限的学时形成矛盾,这就要求教师能合理调整教学内容,结合本校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前和之后的开课情况,适当的进行内容的
删减。
例如,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部分,在机械工程材料课上有详细介绍,因此本课程可减少此部分内容学时,将重点放到工艺方法的介绍上。
3. 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金工》课程其具有名词概念多,理论抽象,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的特点。
学生普遍反映学习难度较大,存在怕学、厌学的现象。
因此,教师应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避免采用填鸭式教学。
结合《金工》课程特点,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很难唤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为了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多联系实际,多举例,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
另外还可多上讨论课,结合生产实际和教学内容选定讨论题,学生经预习后,展开课堂讨论,最后再由教师归纳总结。
(2)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金属工艺学课程涉及到较多的金属加工工艺理论与实践知识,这些内容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很难进行直观、清晰的描述。
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加工工艺的文字叙述变得更形象、具体,把工艺工流程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因此,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是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改革(补充)和优化的重要手段。
当然,采用多媒体教学应避免所有课时都采用多媒体,因为这样容易导致学生长时间看幻灯片引起的疲劳和走神。
(3)考核评教方法改革
《金工》课程特点是推理的内容少而叙述的内容多,传统的考核方法主要是进行期末考试,命题多采用填空、名词解释、简答等形式,学生往往采取考前突击,短时记忆的方式应付考试,很难起到督促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作用。
因此,对传统考核方法进行改革,采用大作业、阶段考试、讨论课考试等方法相结合,并在试题中加大客观题比重,丰富考核评价方法,对于课程教学效果应能起到积极作用。
4.结束语
《金工》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是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有机结合。
我们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与新专业建设结合起来,在涉及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上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得到较好的训练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