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推断题大全01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推断题10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1)

中考化学推断题10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1)

中考化学推断题10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1)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已知铜绿[Cu 2(OH )2CO 3]在加热时分解生成A 、B 、C 三种常见的氧化物,下面是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示(部分生成物未标出)(1)试通过分析推断,确定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G________,H________.(2)写出化学方程式:C→H ________,E+B→G ______________【答案】H 2O CuO Cu CaCO 3 2223CO +Ca OH H O+CaCO ↓()═22ΔH +CuO Cu+H O【解析】【分析】A 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D 和E ,所以A 为水,所以D 、E 是氢气或氧气中的一种,B 和E 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红色固体G ,所以G 为铜,B 为氧化铜,那么E 就是氢气,所以D 为氧气,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能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所以C 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黑色单质X 反应生成气体F ,气体F 会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所以F 是一氧化碳,X 就是木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H 是碳酸钙,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二氧化碳,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生成红色的铜,二氧化碳和木炭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也会生成铜,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水,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意,推导合理,【详解】(1)A 是H 2O ,B 是CuO ,G 是Cu ,H 是CaCO 3;(2)C →H 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3CO +Ca OH H O+CaCO ↓()═ ;E+B →G 的反应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白色的铜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ΔH +CuO Cu+H O .2.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BaCO 3、CaCO 3、NaOH 、CuCl 2、Na 2SO 4和Ba(NO 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现做实验如下:①取少量固体溶于足量的水,过滤得沉淀A 和无色滤液B 。

中考化学初中化学推断题(各种题型完整版)

中考化学初中化学推断题(各种题型完整版)

中考化学初中化学推断题(各种题型完整版)一、文字叙述型推断题: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碳酸钙、硫酸钾、硝酸钠、氯化铁、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论:(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溶液为无色。

(2)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放出。

从实验可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

2、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氯化钙、碳酸钠、硫酸铜、硫酸钾和硝酸钡。

现进行以下实验:(1)将该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得无色透明溶液;(2)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逸出无色气体,所得溶液澄清透明;(3)最后加入稀硫酸,又立刻出现白色沉淀。

据上可推断原混合物中肯定有,肯定没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实验中肯定发生的反应二、方程式叙述型推断题:1、已知A、B、C、D、E、F,6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1)A+B→C+H2O (2)C+KOH→D↓(蓝色)+E (3)B+D→C+H2O (4)E+BaCl2→F↓(白色,不溶于稀硝酸)+KCl根据上述变化关系,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E ;F 。

2、有属于酸、碱、盐的5种常见物质A、B、C、D、E,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反应:(1)A+B→C+H2O (2)C+H2SO4→D↓+A (3)E+AgNO3→AgCl↓+C根据上述反应,推断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E 。

3、A、B、C、D、E是初中化学中的五种常见物质。

C、D是单质,C为紫红色固体,D被认为是最清洁的能源。

B的浓溶液常用做干燥剂。

已知Fe和A、B的水溶液分别能发生反应:①Fe + A → C + E;②Fe + B → D + E 。

写出化学式:A ;B ;C ;D ;E 。

4、根据下述反应,判断未知物。

(1) A + HCl → B + H2O + CO2↑ (2) B + AgNO3 → AgCl↓+ C(3) C + CuSO4 → BaSO4↓+ D (4) D + NaOH → E↓+ NaNO3 (5) (5) E + F → D + H2O已知A是一种盐,则A~F的化学式为:A、 B、 C、 D、、E 、F 。

完整)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附答案

完整)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附答案

完整)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附答案1.化学反应推断题1) A的化学式为未知。

2)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 + 3CO → 2Fe + 3CO2.C物质固态时的名称为氯化钙,它在实际生活中用作融雪剂。

3) 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 +3NaOH → Fe(OH)3 ↓ + 3NaCl。

4) 产生无色气体G的原因是A和G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2HCl + 2NaCl → 2NaCl + Cl2↑ + H2↑。

2.钠盐混合物实验题1) D的化学式为CO2,E的化学式为Na2CO3,B的化学式为BaCl2.2) 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NaCl、Na2CO3和NaHCO3.3.食盐样品除杂题1) 沉淀甲是氢氧化铁(III),滤液C中的溶质是氯化镁,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将滤液C中的氢氧化铁(III)转化为FeCl3.2) 固体丁中NaCl的质量不变,如果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KOH溶液,则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氢氧化铜(II)。

4.文章没有问题5.物质化学式推测题1) B的化学式为未知,D的化学式为CuSO4,F的化学式为Fe。

2) C→A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Al + 6HCl → 2AlCl3 + 3H2↑。

6.无色气体转化关系推断题A为氧气,B为氮气,C为氯气,D为二氧化碳,E为一氧化碳。

7.无色溶液鉴别题A为稀HCl溶液,B为NaOH溶液,C为MgSO4溶液,D为未知溶液。

通过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D 为SO4 2-离子的溶液。

1.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溶液A中的溶质为Cu2+离子,溶质为MgSO4的溶液是C溶液,呈酸性。

在B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可以观察到无明显反应。

2.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可以列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A为元素Cu,C为Fe2O3,D为H2,E为氧气。

3.根据转换关系,可以得知A为NaOH,G为Na2CO3.4.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CuSO4,一定含有BaCl2.实验①得到的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Na+离子。

化学推断题初中例题

化学推断题初中例题

化学推断题初中例题
以下题目为化学推断题初中例题:
1. 根据实验数据,推断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式。

实验数据:将一份氢气和两份氧气置于容器中,点燃后,发生剧烈的爆炸,生成水。

推断:根据化学反应的化学式可知:2H2 + O2 -> 2H2O,因此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式分别为H2和O2。

2. 根据实验数据,推断物质A是哪种物质。

实验数据:将物质A加入酸中,放出了大量的气体,气体呈现一种刺激性刺鼻味道,并能点燃。

推断:根据实验数据可知,物质A是一种金属,具有刺激性刺鼻味道的气体为氢气。

因此推断物质A为具有较强还原性的金属,如锌或铝等。

3. 根据实验数据,推断高锰酸钾的作用。

实验数据:将高锰酸钾加入水中,水呈现紫色的色泽。

推断:高锰酸钾是一种氧化剂,可将一些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在实验中,高锰酸钾与水反应时,由于水分子中含有
部分可供氧化的有机物,因此高锰酸钾可将其氧化,使水呈现紫色的色泽。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试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试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试题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单质,B、C、D都是氧化物,A、B是黑色固体,C和D组成元素相同。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C的用途___________。

(2)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C→E的反应可以用于制汽水,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A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溶液C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D可用于制___________,(3)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此反应可证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___________。

(4)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已知A、B、C在常温下的状态各不相同,B、E为黑色固体D为有毒气体。

请回答:(1)A的化学式:_____;(2)写出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A~I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A、B为常见金属,其中B为光亮红色,在空气中灼烧生成C。

C、G、H为黑色固体,D、E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

D中加入C后快速反应,产生E和气体F,A在F中剧烈燃烧生成G,H在F中燃烧生成温室气体I。

(1)物质H的化学式为______。

(2)固态I的俗名______。

I与E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_。

(3)A在F中燃烧的反应表达式为______。

B在空气中灼烧生成C的反应表达式为______。

(4)D中加入C后产生气体的反应表达式为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5.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专题17 推断题(第01期)-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17 推断题(第01期)-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17推断题考点1开放型转化推断题1.(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若甲是H 2O,则乙可能是CaCl 2B.若甲是CO 2,则丙可能是H 2C.若甲转化为乙是置换反应,则乙转化为丙不可能也是置换反应D.若甲转化为乙是复分解反应,则乙转化为丙不可能也是复分解反应2.(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下列说法与图示关系不符..的是A.甲不能是碱B.丙不能是单质C.甲乙可以都是氧化物D.甲乙丙可以是不同类别的物质3.(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甲、乙、丙、丁均为常见物质,甲、乙是金属单质,甲、丙、丁均含同一种元素,转化关系如图(“→”表示一步转化)。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的活动性强于乙B.乙不能与酸反应C.若丙、丁类别不同,则一定为氧化物和盐D.转化中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有置换反应4.(2023年天津市中考)下图所示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涉及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转化),下列选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选项甲乙丙丁ANaOH 24H SO Zn 4CuSO B2Ca(OH)HCl NaOH 3CaCO C23Na CO 2Ca(OH)24H SO 2BaCl DC 2O CO CuO A.A B.B C.C D.D考点2框图型推断题5.(2023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A~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省略)。

已知A 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 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 是最轻的气体。

(1)G 的化学式为_______。

(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推断题汇总(含答案)

(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推断题汇总(含答案)

中考化学物质推测题1.已知X 是有毒且不溶于水的气体,Y 是不支持焚烧的气体,Z 是不溶于水的固体,X、 Y、 Z 之间有以下转变关系。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 X 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 Z 和稀盐酸反响生成 Y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物质的构成与构造决定物质的性质”是重要的化学思想。

气体X、Y 都含有 ________元素和 ________元素,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不一样。

请举出X、Y 性质不一样的一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现有 A~ F 六种常有物质,此中 B 是食品包装中的常用的干燥剂, A、 B、C 三种白色固体都含有同种金属元素, E 是固体单质, D、E、F 都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转变关系以以下图。

请回答:EAC DB F( 1)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

( 2)写出以下变化的化学方程式:A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 D: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图中物质是你在初中化学中见过的物质。

除①外,其余反响的条件均已略去。

⑴写出反响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假如 E 为单质或许氧化物, D 都是同种物质,则 D 的化学式为 ______;假如 E为单质或许酸, D 都是同种物质,则D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 ;假如 E为单质或许酸, F 都是同种物质,则 F 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 。

化学中考二轮专题复习:推断题专练1

化学中考二轮专题复习:推断题专练1

化学中考二轮专题复习:推断题专练1一、推断题1.(2022·营口模拟)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指向生成物。

)其中B是红棕色粉末,A、C常温下均为气体,F是一种可溶性碱,反应③是复分解反应。

请回答下面问题:(1)沉淀H的化学式:;(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3)将一定量的B加入到足量的E 中,反应的现象为;(4)少量气体C通入F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其化学方程式是。

2.(2022九上·光山期末)A~F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略去),其中 D 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C 为最常见的液体,且 C 与 E 元素组成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1)E 的化学式为。

(2)写出B 和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E→F 的化学方程式:。

3.(2022九上·沭阳期中)已知A、B、C、D、E五种常见物质之间存在如图的转化关系(→表示生成,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省略),其中A、C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E是蜡烛的主要成分石蜡。

(1)写出D的化学式:。

(2)写出A→B+C的符号表达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3)写出E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2022·兴城模拟)已知A、B、C、D、E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B的固体和E的浓溶液常用作实验室的干燥剂。

F是常见的一种红棕色物质。

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C的化学式:。

(2)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

(3)D→C的转化最多可以通过种基本反应类型实现。

(4)将B溶液与E溶液充分混合,所得溶液pH=7,此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粒子有(用化学符号表示)。

5.(2022九上·建华期末)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乙和丁都是氧化物,丁是黑固体,丁和乙反应后生成红色固体:戊常温下是气体,而且可以用来灭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 三 化 学 推 断 题 专 辑(四)332.“三酸两碱”是几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下图是它们与其他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关系。

已知:①A A A 、、12是工业上常见的三大强酸,B B B 、、12是正盐,C C C 、、12是碱。

②B 2是食盐的主要成分,且B B B C 、、、121中含有相同的金属离子。

③A B CO B C +→↑+→2,白色沉淀+−→−A2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二氧化碳,A C +→白色沉淀+−→−A2沉淀不溶解。

请回答:(1)有关物质的化学式:B 2____________,C 1____________。

(2)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 2可能的化学式(写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A 、B 、C 、D 、E 、F 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A 、D 是盐,E 是酸。

它们相互间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①F A E C 2+=+②F D E B 22+=+ ③D C B A +↓=+2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某工厂有甲、乙、丙三个车间,各自排放的污水中均无沉淀物,各车间的污水分别含有以下六种物质中的各两种:()KOH K SO AgNO Ba NO KCl HNO 、、、、、243323(注意Ag +与OH -不能共存)。

为防止污染水源,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配合工厂进行污水检测,结果如下表。

可确定丙车间排放的污水中含有______________。

为变害为利,化学兴趣小组与工厂研究设计如下图污水处理方案。

问:沉淀A 、沉淀B 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各步处理均完全反应,最终排放液C 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在农业上它可用作复合肥料。

B37.下图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已知甲、乙为化合物,丙为单质。

根据图示关系回答:+乙(1)2CuCl 与物质丙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2)请你推出物质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甲的名称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一个有X生成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有A、B、C、D四种化合物,A是硝酸盐,B是酸,C是碱,D是含+3价元素的氯化物。

以上物质间发生下列反应:①A、B的溶液相混,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②B、C的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食盐溶液。

③C、D的溶液相混,出现红褐色沉淀。

试推断写出A、B、C、D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被誉为“江南小三峡”的南京胭脂河是明代初年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因其“石有胭脂色”而得名,胭脂河沿岸的那些红色石块的成分是什么?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取一小块这种红色石块A,粉碎后对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实验记录如下图所示。

请你根据实验推断:A中含有的原子团是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B中肯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写出实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40.A、B、C、D四个试剂瓶中分别盛碳酸钠、硝酸银、烧碱、稀硫酸四种稀溶液中的一种,取四种溶液(1)物质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物质B是_______________,加入X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加稀硝酸后,沉淀消失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区别A和C,可根据置换反应的原理进行实验,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选择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填入图所示的圆圈内,使图中直线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1)将所选物质的化学式填入圆圈内。

(2)任意写出其中至少二个不同类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答 案1. 无2.(1)CO 2;BaSO 4;BaCl 2(2)Na 2CO 3;Na 2SO 4;NaCl 3.(1)氢氧化镁[或Mg(OH)2] 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钡(或NaCl 、NaOH 、BaCl 2)除去滤液D 中的NaOH 和Na 2CO 3 (2)增大 氯化钾(或KCl )4.(1)(2)硝酸钙[或Ca(NO 3)2]5. (1)B. H 2 D. FeSO 4(或FeCl 2) F. Cu (2)32234Fe O Fe O 点燃6.O 2 CO 2 CO H 2 CH 47.氢氧化钠(写化学式也可) D 酸 白色沉淀生成8.Fe ;Fe 2O 3;FeSO 4;CO9.HCl BaSO 4 10.(1)CuSO 4、Na 2SO 4;BaC12、Na 2CO 3 (2)NaCl (3)NaCl11.(1)CO (2)CaCO 3+2HC1=CaCl 2+H 2O +CO 2↑(3)碳(C );氧(O ) CO 有毒,CO 2无毒12 D13.CaCO 3 CaO C ;⑵Ca(OH)2+CO 2= CaCO 3↓+ H 2O 14.(1) 化合反应 (2) H 2O , C (3) H 2 + CuO △ Cu+ H 2O 15.(1)(每空1分)B .H 2 D .FeS04(或FeCl 2) F .Cu(2)3Fe+202=点燃=Fe 30416.(1)FeCl 3(1分)(2)复分解反应(1分);Fe 2O 3+3CO 高温 2Fe+3CO 2(1分) 17.⑴Cu 2(OH)2CO 3 △ 2CuO+H 2O+CO 2↑ ⑵CO 2、H 2O 、CuO⑶Cu+2AgNO 3 =2Ag+Cu(NO 3)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⑷CD18.O 2 CO 2 CO H 2 CH 4 19.(1)BaCO 3;CO 2(2)Na 2CO 3;Na 2SO 4、KNO 3;NaCl (3)除去Na 2CO 320.(1)CO CO 2 Cu CuSO 4(2)CuO H SO CuSO H O +=+2442 (3)222CuO C Cu CO ++↑高温21.盐酸 氢氧化钠 产生红褐色沉淀3333N a O H F e C l Fe OH NaCl +=↓+() 氯化钠 22.(1)CaCO BaCO 33 (2)FeCl Na SO 324、 (3)Ba OH CaCO ()23、(4)Ba OH CaCO NaOH ()23、、(写对两个给1分,全写对给2分)Ba OH CaCO BaCl Ba OH CaCO BaCl NaOH BaCl CaCO NaOH()()23223223、、、、、、、23.MgSO 4(或ZnSO 4) M g S O Ba NO BaSO Mg NO 432432+=↓+()() (2)CuSO 4CuO 、Cu OH CuSO Cu NO ()[()]2432、或Cu NO NaOH Cu OH NaNO ()()322322+=↓+ 24.(1)E :BaCl 2F :KOH (或NaOH 等合理答案)(2)A D Fe O HCl FeCl H O →+=+:2332623B C Fe SO NaOH Fe OH Na SO →+=↓+:243324623()() 25.(1)Ag 、Cu 、Fe(2)FeSO H SO 424、(或FeSO CuSO 44、)(3)Fe H SO FeSO H +=+↑2442(或Fe CuSO FeSO Cu +=+44 26.(1)化合(2)O 2 C u C l 2 H C l(3)()CuCl NaOH Cu OH NaCl 2222+=↓+ 27.(1)Fe O 23 CaCO 3(2)CaCO HCl CaCl H O CO 32222+=++↑ (3)CaCO CaO CO 32高温+↑Fe H SO FeSO H +=+↑2442 (或)Fe HCl FeCl H +=+↑222 Fe O COFe CO 232323++高温Fe SO Ca OH Fe OH CaSO 243234323()()()+=↓+ (写出“”不扣分)CaSO 4↓]3)(2)(32[2323C a C l OH Fe OH Ca FeCl +↓=+或 28.(1)CaCO 3、Fe(NO 3)3 NaCl(2)H SO Ba OH H O BaSO 242242+=+↓()MgCl Ba OH Mg OH BaCl 2222+=↓+()()29.(1)()CuCl NaCl CuCl NaOH Cu OH NaCl 22222;;;+−→−↓+ NaCl AgNO AgCl NaNO +−→−↓+33;复分解反应 (2)NaCl 和KCl (答出两种完全正确才给分)30.CO 2;CaO ;H 2O ;Ca OH Na CO CaCO NaOH ()22332+→↓+ 31.(1)H SO Na CO Na SO H O CO 24232422+→++↑ (2)蓝色沉淀;Ba OH CuCl BaCl Cu OH ()()2222+→+↓ (3)NaCl(4)Ba OH Na SO BaSO NaOH ()22442+→↓+ Ba OH Na CO BaCO NaOH ()22332+→↓+ 32.(1)NaClNaOH(2)H SO Na CO Na SO H O CO 24232422+=++↑ Na CO Ba OH BaCO NaOH 23232+=↓+()(3)Cu OH ()2;Fe OH ()3;Mg OH ()2;Al OH ()3等(写出三个全对的化学式给1分,若不写、少写、错写化学式则不给分,不出现0.5分) 33.(1)32CaCO CO(2)22SO O S 点燃+34.(1)422SO H OH(2)反应①O H CuSO SO H OH Cu 244222)(+=+ 反应②O H SO Na SO H NaOH 2424222+=+ 35.AgNO HNO BaSO AgCl KNO 3343,、,36.(1)342)(SO Fe (1分) (2)32O Fe (1分)(3)342342233)(FeCl BaSO BaCl SO Fe +↓=+(2分) 37.(1)置换反应(2)2MgCl 氧化镁[或氢氧化镁、碳酸镁(答对一个名称即可,若写成化学式也不扣分)] (3)O H MgCl HCl MgO 222+=+ [或O H MgCl HCl OH Mg 22222)(+=+ 或↑++=+22232CO O H MgCl HCl MgCO 或↓+=+4224BaSO MgCl BaCl MgSO ] 38.A :AgNO 3 B :HCl C :NaOHD :FeCl 339.-23CO (-3HCO ) O H CaCO OH Ca CO FeCl 23223)(+↓=+Cu FeSO CuSO Fe +=+44 40.(1)2BaCl(2)碳酸钠(或32CO Na 或纯碱)↑++=++↓=+2223333232)(22CO O H NO Ba HNO BaCO NaCl BaCO BaCl CO Na(3)Ag NO Fe AgNO Fe 2)(2233+=+(或↑+=+2442H FeSO SO H Fe 41.(1)2或(2)①Fe H SO FeSO H +=+↑2442置换反应 ②222322HCl Na CO NaCl CO H O +=++复分解 ③222Mg O MgO +点燃化合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