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合集下载

2019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考点梳理

2019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考点梳理

九年级物理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考点梳理第1课时杠杆和滑轮梳理•考点清单考点一杠杆及其五要素1•定义:物理学中,将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转动的硬棒称为杠杆2•杠杆的五要素(1) 支点:杠杆绕着 ________ ,用字母________ 表示;(2) 动力:一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表示;(3) 阻力: _________ 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__________ 表示;(4) 动力臂:从支点到 ____________ 的距离,用字母 __________ 表示;(5) 阻力臂:从支点到 ___________ 的距离,用字母 ___________ 表示•考点二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状态:杠杆________ 或__________ ,我们就说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 安装好杠杆,调节杠杆两端的___________ ,使杠杆在________ 位置平衡;(2) 改变力、力臂的大小,进行多次不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杠杆的分类考点三滑轮和滑轮组1•定滑轮⑴定义:轴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滑轮;(2) 特点:使用定滑轮(选填“能”或“不能”)省力,_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省距离,但可以改变施力的____________ ;(3) 实质: _____________ 杠杆•2动滑轮(1) 定义:轴的位置 ________ 的滑轮;(2) 特点:使用一个动滑轮最多可以省 ___________ 力,但__________ 距离,且不改变施力的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质: •3•滑轮组(1) 优点:滑轮组是由和____________ 组合而成的,既可以____________ ,又可以_________ ,滑轮组用力的计算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缺点:费距离,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_______________ ;(3) 绕法:奇动偶定•4•轮轴(1) 定义:具有公共转轴的轮和轴组成;(2) 实质:可以连续转动的;(3)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当R>r时,F1<F2,这种轮轴相当于 _____________ 杠杆•突破•重点难点重难点一杠杆的分类例1 ( 2018 •海南)如图所示,下列工具在使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技法点拨】判断杠杆的类型一般步骤:⑴找支点:让杠杆在动力作用下转动,若转动的过程中固定不动的点即为支点;(2)画力臂:根据阻力和动力对杠杆的作用效果不同识别动力和阻力,进而大致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3)定类型: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对号入座确定杠杆的类型.K钓鱼D-倉品重难点二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例2 (2018 •临沂)图⑻所示的杠杆是水平平衡的•如果在支点两侧的物体下方分别加挂一个等重的物体,如图(b)所示,则杠杆()A .右端下沉B. 左端下沉C. 要保持平衡应将左端的物体向右移动D. 要保持平衡应在右端再加挂一个物体【技法点拨】杠杆是否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方法一:比较末状态时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若相等则继续平衡;若不相等,哪端乘积大,哪端下沉,另一端上升•方法二:直接比较两端力和力臂的乘积的减小且或增加量是否相等而判断注意:在一个已经平衡的不等臂杠杆两端同时加一个相等的力,杠杆向力臂较大的一侧倾斜,若同时减去一个相等的力,杠杆向力臂较小的一侧倾斜重难点三杠杆作图例3 (2018 •盐城)在图中画出施加在开关上力F的力臂I.【技法点拨】(1)力臂的画法:一找支点,二画动(阻)力的作用线,三作支点到动(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四标出对应的力臂•⑵动(阻)力的画法:①直接画动(阻)力:作用点在杠杆上,动力和阻力使杠杆的转动方向相反•②已知力臂画力:力经过力臂的末端点并且与力臂垂直,这就是力所在的作用线;延长力的作用线与杠杆相交的点就是动(阻)力的作用点;根据动力、阻力使杠杆的转动方向相反,确定力的方向.(3)画出最小的动力:确定最长的力臂,让最小动力与力臂的末端垂直,确认动力的方向,画出最小动力的示意图.(4)判断杠杆的转动:比较变化后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杠杆朝着乘积大的一端转动重难点四滑轮与滑轮组例4 ( 2018 •乌鲁木齐)如图所示,每个滑轮的重力相等,不计绳重和摩擦力,G1=60 N ,G2=38 N,甲、乙两种情况下绳子在相等拉力F作用下静止,则每个动滑轮的重力为()A. 3 NB. 6 NC. 11 ND. 22 N【技法点拨】(1)判断绳子股数的方法: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与动滑轮相连接的绳子的股数甲乙即为承担重物绳子的股数,如图所示,n=5.1(2)不计滑轮重、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时, F G;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n1时,F (G动).(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n探究•常考实验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本实验主要的考查点有:(1)实验前:调节平衡螺母,让支点处于杠杆中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避免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2)实验前平衡螺母的调节原则(左高左调,右高右调);(3) 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注意实验过程中 不能调节平衡螺母);(4) 将一端的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的好处 ;(5) 弹簧测力计没有沿竖直方向拉时,读数变化情况,以及读数变化的原因分析;(6)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力或力臂 ;(7) 杠杆平衡后,同时增加或减少钩码时杠杆平衡情况的判断;(8) 绘制F -图像;(9) 分析数据,总结杠杆平衡条件;(10) 多次测量的目的(避免偶然性,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 例(2018 •凉山州)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 在杠杆上挂钩码前,杠杆静止在甲图中的位置,为使杠杆水平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将杠杆调节水平平衡的目的是避免 ___________ 对 实验的影晌和便于 _______________ .(2) 乙图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若在A 处下方再挂一个相同钩码,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则需将挂在 B 处的钩码向右移动 ____________ 格•(3) 若去掉乙图中挂在 B 处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钩在C 处对杠杆施拉力,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小,则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方向是___________ .(4) 此实验多次改变挂在支点 O 两边钩码的质量和悬挂位置;收集杠杆平衡时多组动力、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的数据, 其目的是 ___________ (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分类练习考点1杠杆类型判断1. (2015 •常州)如图所示,OAB 为轻质杠杆,可绕支点 O 自由转动,在 B 端施加一个动力 使杠杆在水平位里平衡,该杠杆( )B. 一定是费力杠杆D.以上惰况都有可能L雨A. 一定是省力杠杆 C. 一定是等臂杠杆2. (2018 •苏州)如图的常见器具都应用了杠杆,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托盘天平B.独轮车C.筷子考点2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3. (20i7 •连云港)如图所示,在均匀杠杆的A处挂3个钩码,E处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50 g,若在A、B两处各加i个钩码,那么杠杆C. 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D.无法确定杠杆是否平衡4. (2018 •连云港)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右端有重为G的物体,杠杆在力F i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力F i,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下列关系中A. F i < F2B. F i> F2C. F2<GD. F i =G正确的是()5. (20i8 •常州)今年2月,我国台湾省发生地震,一个结构坚固的水塔因地基松软而倾斜,为阻止小的是(水塔继续倾斜,救援队借助山石用钢缆拉住水塔.下列方案中,钢缆对水塔拉力最6. (20i7 •南通)如图,O为拉杆式旅行箱的轮轴,OA为拉杆.现在拉杆端点A处施加力F,使箱体从图示位置绕O点缓慢逆时针转至竖直位置.若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则力F的方向A.垂直干OAC.沿OA向上D.水平向左7. (20i7 •淮安)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A点悬挂4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 N),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杠杆上的B 点,使杠杆再次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 N;将弹簧测力计转向图中虚线方向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杠杆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___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I H * 乙——飞(第7题)(第&题)8. (2018 •宿迁)如图所示,在杠杆C点挂上钩码,在转轴O上套有半径大小为R的圆形纸板,纸板圆心也在O点.在杠杆上先后施加与纸板边缘相切的拉力F A、F B,杠杆都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杠杆平衡时,拉力F B的力臂大小为_________ ,F A________ (选填“ > ”“=”或“ <”)F B.9. (2017 •镇江)如图所示,将重力不计的吸盘内部空气排尽后与水平地砖完全贴合,已知贴合的面积为30 cm2.大气压强为1 X105 Pa, AB为轻质杠杆,O为转轴,OA与OB的长度之比为1:3.保持杠杆水平,某人在B端用竖直向下的拉力F将吸盘沿竖直方向刚好拉离地砖.(1)求吸盘所受的大气压力F0 ;(2)求人所用拉力F;(3)若人沿图中虚线方向施加拉力F'将吸盘拉离地砖,请画出拉力F'的力臂.A]O 13吸盘考点3滑轮及滑轮组的特点10. ( 2014 •盐城)学校旗杆顶端装有定滑轮,这样做A. 既省力,也改变力的方向B. 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C. 不省力,但改变力的方向D. 既不省力,也不改变力的方向11. ( 2014 •泰州)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每个滑轮重为20 N,绳重及康擦不计.用它匀速提升重为100 N的物体,所用的拉力F是()A. 50 NB. 60 NC.70ND.120N17. (2017 •泰州)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第16题) (第17题)12. (2018 •苏州)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面上,上表面固定一轻滑轮(不计滑轮摩擦)轻绳绕过滑轮后,一端固定在右侧墙上,另一端始终用大小为 片的力竖直向上拉,木块向右匀速运动,这个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______________ •若将绳端拉力方向改为水平向右,木块仍能匀速运动,这时拉力大小为F 2,则F 2 _____________考点4简单机械作图类型一 杠杆的力或力臂作图13. (2017 •苏州)在图中,画出力F 的力臂,并标上字母I.14. ( 2018 •淮安)画出图中动力 F 1的力臂h.15. (2018 •南通)如图所示,O 为轻质杠杆的支点,A 点挂一重物,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 作出阻力臂I 2和最小动力F 1的示意图.类型二滑轮组的组装16. (2015 •南通)如图所示,通过滑轮组向下用力提升物体,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线)(W 14JK1考点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8. (2016 •宿迁)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1) 实验前,将杠杆中点里于支架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实验中,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 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过程中,将钩码悬挂于图中A点,保持阻力、阻力臂不变,在支点O右侧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动力),使杠杆水平平衡,测出每一组动力臂L i和对应的动力F i,并记录在下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系中绘制出L i与F ii i0 12 3 FJN(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小明发现,保持杠杆处于水平平衡,当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偏离竖直方向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会变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功、功率和机械效率梳理•考点清单考点一功i•功的概念(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义:物理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乘积;⑵公式:一;(3)单位:__________ ,符号:__________ ;⑷估测:从地上拿起一个鸡蛋,并缓缓举过头顶,所做的功大约是.2•做功的必要条件(1) 必要条件:一是对物体要有 _________ 的作用;二是物体要在__________ 通过一定的距离•(2) 三种不做功的情形①有力无距离,如用力推木箱,没推动;②有距离无力,如踢出去的足球滚动过程中,脚不做功;/1?0,20.4③力与距离方向垂直,如搬重物水平移动,人对重物不做功3斜面(1) 斜面是一种_________ 的简单机械;(2) 利用斜面将物体从底端拉到某一位置时,拉力做的功为Fs,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为Gh,通常Fs __________ Gh,这说明使用机械_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省功.ft 考点二功率1•功率(1) 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①完成相同的功,比较时间的长短,时间长的,做功 _____________ ;②做功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 _____________ ;③功与时间的比值,比值大的,做功 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 定义: ________________ 与做功所用的比;(3) 公式: _________ ;⑷单位: __________ ,符号: _________ ;⑸含义:人的功率大约100 ____________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 ;(6)推导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人上楼时的功率(1)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2) 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三机械效率1•机械效率(1) 有用功:为了完成人们的目的所做的功,记为___________ ;(2) 额外功:并非人们所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 总功: _________ 功与 _________ 功之和,记为 __________ ;(4) 机械效率: ________ 功与__________ 功的比值,公式是;(5) 理解:机械效率通常用 ________ 数表示,它总是小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 测量原理:_ ;(2) 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 ;(3) 测量工具: ___________________(4)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5)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①同一个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 ____________ ;②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动滑轮越轻,机械效率越•突破•重点难点重难点一是否做功的判断例1 ( 2018 •长沙)下列关于功的说法正确的是()A. 小明用力推发生故障的汽车而未推动时,推力对汽车做了功B. 吊车吊着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一段距离时,吊车的拉力对重物做了功C. 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时,重力对足球做了功D. 举重运动员从地面将杠铃举起的过程中,举重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技法点拨】判断支是否做功,需注意以下两种情况:(1)力对物体是否做功,并非物体一定要沿力的方向运动,只要物体运动方向与力的方向不垂直即可;(2)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力也做功,如提升重物时,重力也做功,通常说成克服重力做功;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向前运动s, 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 重难点二功、功率、机械效率的比较例2 (2018 •东营)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通过改进机械的性能可以使机械效率达到100%B. 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C.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D. 做功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技法点拨】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功率大表示做功快;功率的大小与功和做功所用的时间都有关,因此做功多,不一定做功快;机械效率反映机械做功性能的好坏,它与功、功率之间没有直接的大小关系,即机械效率高的机械不代表做的功多,不代表做功快,只能说明机械的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大,能量的利用率高•重难点三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例3 (2018 •重庆)工人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将重 1 000 N的物体在5s内匀速竖直提升了1 m,人对绳自由端的拉力F为600 N,不计绳重和摩擦,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 动滑轮的有用功为600JB. 动滑轮的重力为400 NC. 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3.3%D. 拉力F的功率为120 W探究•常考实验实验一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本实验常见的考查点有:(1) 实验器材(弹赞测力计和刻度尺);(2) 弹赞测力计的读数;(3) 滑轮组组装;(4) 弹赞测力计拉动方式;(5)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①控制滑轮组的绕线方式相同,改变滑轮组提升的钩码数量,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重物的重力大小关系;②控制滑轮组提升的钩码数量相同,改变动滑轮的数量或用重力不同的动滑轮,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力大小关系;(6)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的关系;(7) 机械效率的求解;(8) 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9)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10) 数据分析•。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一、简单机械:1.杠杆:杠杆是由杠杆臂、支点和力臂组成的简单机械装置。

在杠杆上,力臂越大,力度越小,反之,力臂越小,力度越大。

支点处受力平衡,即力矩相等。

2.滑轮:滑轮由轮筒和轮外零件构成,用于改变施力方向。

滑轮可以分为固定滑轮和活动滑轮。

固定滑轮用于改变施力方向,力度不变;活动滑轮可以改变施力方向,同时还能改变力的大小。

3.斜面:斜面是曲面的倾斜物体,可用于减小移动物体所需的力量。

斜面上物体所受的力可以分为一个与斜面平行的力和一个垂直于斜面的力。

斜面较平时所需的力较小,斜面较陡时所需的力较大。

4.轮轴:轮轴由轴和轮组成,是一种用于减小摩擦力的简单机械装置。

通过使用轮轴,可以减小力的大小,但同时需要增加施力的距离。

5.楔子:楔子是一种用于分割或固定物体的简单机械装置。

楔子的刃部较小,施加的力较大,可以将物体分为两半。

楔子的刃部较大,施加的力较小,可以将物体固定在一起。

二、功:1. 功的定义:功是力在作用方向上的乘积。

即功=力× 距离×cosθ。

其中,力的单位为牛顿(N),距离的单位为米(m),角度θ为力的方向与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2.正功和负功:当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时,称为正功;当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时,称为负功。

3.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为焦耳(J)。

其他常见单位有千焦耳(kJ)和千瓦时(kWh)。

4.机械功率:机械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机械功率等于力×速度,即功率=功÷时间。

机械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5.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指输入功与输出功之间的比值,可以用来衡量机械装置的工作效率。

机械效率等于输出功÷输入功乘100%。

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1简单机械和功复习

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1简单机械和功复习
第一部分:四种机械
一、杠杆
1、杠杆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
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2、 ① 支点:杠杆绕其转动的点 O 五 ②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F1 要 ③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F2 素 ④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L1
⑤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L2
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静止不转动 或杠杆匀速转动。
(2)为什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答:使杠杆自身的重力作用线通过支 点上,这样就抵消了杠杆自身的重力 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3)为什么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 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2、功的定义: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移动距离的乘积 3、功的计算:
W=FS
W=Gh
二、功率
1、意义:表示做功快慢 2、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3、公式:P=W/t 4、人做功的功率约为50W
第三部分:机械效率
三、斜面的机械效率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 坡度和粗糙程度有关。
当斜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的 坡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当斜面的坡度相同时,斜面的越光滑, 机械效率越高;
力的作用线: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
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什么叫力臂? 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F1 .A .B
怎样找力臂?
方法:Biblioteka .F2ol2
1.应先找出支点的位置,
2.再沿动力和阻力的作用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
3.然后从支点作这些力的作用线的垂线。 这个垂线就是力臂。
下图是一种常见活塞式抽水机的示意图, 在图中画出手柄所受动力F1的力臂和阻力。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和公式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和公式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和公式一、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

(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

4.功的单位:焦耳,1J=1N•m。

把一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0.5J。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牛•米=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二、功的原理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说明:(请注意理想情况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3.应用:斜面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②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h:斜面高度。

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则:FL=fL+Gh;这样F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

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斜面:W有用=G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额=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额=fL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η斜面:W总= fL+Gh=FL4.机械效率: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苏科版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或写成。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三种杠杆: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U0时,则P>P0;灯很亮,易烧坏。

当U<U0时,则P<P0;灯很暗,当U=U0时,则P=P0;正常发光。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焦耳定律公式:Q=I2Rt,.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则有=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

.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两根进户线是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伏,可用测电笔来判别。

如果测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

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

.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

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在安装电路时,要把电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控制开关应串联在干路第十六章电转换磁知识归纳.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①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另一个是南极②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公式+重点实验考点梳理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公式+重点实验考点梳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先记住每个字母对应的物理量!!! )(高度距离,重力,拉力、推力,→→→→h s G F )(机械效率时间,功率,功,→→→→ηt P W1、杠杆:杠杆平衡条件:2211L F L F =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2、滑轮、滑轮组(忽略绳重和摩擦)①绳自由端的拉力和物重、动滑轮重的关系: nG G F 动物+= (n 表示动滑轮上绳的股数,单个动滑轮n=2,单个定滑轮n=1) ②绳端移动的距离和物体上升高度的关系:nh s = (n 表示动滑轮上绳的股数,单个动滑轮n=2,单个定滑轮n=1)3、功的计算①拉力、推力的功:Fs W = (通常用来计算总功)②重力的功:Gh W = (通常用来计算有用功)③某些特定情况下的功:Pt W =4、功率的计算①定义式:tW P = ②推导式:Fv P = (v 表示力的速度)5、机械效率的计算%100⨯=总有用W W η (在不考虑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滑轮组机械效率可以用公式动物物物或G G G nF G +==ηη,适用于填空和选择,简化解题过程,节省做题时间)实验一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本实验主要的考查点有:(1)实验前: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便于测量力臂);(2)实验前平衡螺母的调节原则(左高左调,右高右调);(3)注意实验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4)将一端的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的好处(能直接测出拉力的大小,实验操作更方便);(5)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的好处(便于测量力臂);(6)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拉动改为斜着拉,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原因是(拉力的力臂变小了);(6)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力或力臂(注意计算时不要用钩码的个数代入计算,要用钩码的总重力作为其中的一个力进行计算);(8)杠杆平衡后,同时增加或减少钩码时杠杆平衡情况的判断(方法: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计算后判断);(9)多次实验的目的(避免实验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总结一、 认识和利用杠杆 1、 杠杆(1) 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 影响杠杆的五要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1l ;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2l ; 方法提示: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 2、 杠杆的平衡条件(1) 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2) 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1l = F22l或: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即力与力臂成反比;2112F F l l 3、 三种杠杆及应用举例:(1) 省力杠杆:当1l >2l 时,F1<F2;例:扳手,撬棍,指甲刀; (2) 费力杠杆:当1l <2l 时,F1>F2;例:钓鱼杆,船桨; (3) 等臂杠杆:当1l =2l 时,F1=F2;例:天平 4、不等臂天平的使用:物左砝右时质量为m 1,物右砝左时质量为m 2,则物体质量为m=21m m ,天平两边力臂之比为2121m m l l5、欲使已平衡的杠杆在改变力或力臂后再次平衡,则应有改变后的两侧的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或者是两边的力或力臂同时改变相同的倍数;不是相同的大小6、杠杆两端挂同种金属块平衡后,同时没入水中,杠杆仍然平衡;若挂不同种金属块,则杠杆失去平衡,密度较大的一端下沉; 二、 认识和利用滑轮 1、 认识滑轮和滑轮组实质力的关系 F,G距离关系 s,h速度关系v ,0v作用定滑轮等臂杠杆F=Gs=hv =0v改变力的方向,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动滑轮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F=12G s=2hv =20v省一半力,费距离滑轮组F=1n Gs=nh v =n 0v 既可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费距离忽略摩擦,G =G 物+G 动滑轮 2、 滑轮组用力情况的判断判断用力情况的关键是弄清几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重物,在数绳子时,不但要明确绳子是否承担动滑轮和重物的重力,还要看清滑轮组的组装方式,不能只看滑轮个数;3、滑轮组绳子段数n与动滑轮个数m之间的关系:n=2m或n=2m+1;n为偶数时,绳子起点在定滑轮上;n为奇数时,绳子起点在动滑轮上;4、在给滑轮组绕绳时,若要求人站在地上拉动重物上升;则绳子最后必定穿过定滑轮,拉力方向向下;三、怎样才算做功1、做功的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二者缺一不可;2、常见的几种看似做功而实际没有做功的情况:不劳无功,劳而无功(1)物体依靠惯性通过了一段距离,如推出去的铅球,投掷出去的标枪;(2)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没有移动距离,如推而不动,搬而未起;(3)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也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力的方向与移动方向垂直或指向反方向;如:用手提着水桶水平运动,关闭发动机的汽车慢慢停下来;3、功的大小公式:W=FsF是做功的力的大小,s是物体在动力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它不一定等于物体实际移动的距离;使用机械提升重物时,动力做功可以使用公式W=Fs来计算,克服物体重力做功W=Gh;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重力G对物体做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斜面高h,而不是物体实际移动的距离即斜面的长l ,所以重力做的功是:W=Gh 省力的机械多移动距离,费力的机械省距离,总之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但使用机械可以给人们带来方便 四、 做功的快慢1、 功率的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2、 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里物体完成的功;3、 公式:WP F v t==• 特别提醒:运动公式P Fv =时要注意,当功率一定时,要增大牵引力需要减小速度 4、单位:W 、kW功率数据的意义:一台机器的功率为500W,表示这台机器在1s 内做功500J; 5、区别机械的总功率和有用功率: 总功率指机械本身产生的功率,t总总W P =有用功率指机械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功率:t有用有用W P =,P 有用=P 总·η 五、 机械效率1、 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2、 公式: 100%W W =⨯有用总对于任何机械,η总小于1; 3、 有用功、总功、额外功(1) 有用功是为了达到目的、完成任务而对物体做的功;如:克服物重提升物体时,W 有用=Gh ,克服地面对物体的摩擦使物体运动时,W 有用=fs ; (2) 额外功是指对人们无用,但因为摩擦力和机械自重等存在,克服摩擦力和机械自重而不得不做的功;使用机械提升重物时,用来克服机械自重和机械各部分摩擦所做的是额外功;水平移动物体时,所做的克服有用摩擦之外所做的功为额外功; (3) 总功是:W W W 总有用额外=+,也就是人们使用机械时实际做的功;W •总动=F s ,式中动F 是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s 是动力动F 通过的距离;(4) 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增加有用功,减少额外功,增大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比值;对于组合一定的滑轮组,增大提升物体的重力,增大所做的有用功,可提高其机械效率;4.计算机械效率的各种变形式. A.在竖直方向上提升物体,η====对于杠杆:n =s/h =;对于滑轮组:n =s/h,s 为动力移动的距离,h 为物体提升的高度 注:若只计动滑轮的重,则F =G+G 轮/n,机械效率η还可等于,即η=.B.在水平方向上拉动物体,η==s 物为物体移动的距离,s 动力为拉力移动的距离 C.注意事项① 机械效率与功率的区别功率是表示机械做功的快慢,功率大只表示机械做功快;机械效率是表示机械对总功利用率高低的物理量,效率高只表示机械对总功的利用率高.因此,功率大的机械不一定机械效率高,如内燃机车的功率是4210W,但它的效率只有30—40%;而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它的功率不一定就大,如儿童玩具汽车的电动机效率可达80%,但功率只有几瓦.②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机械是否省力无内在联系,不能认为越省力的机械效率就越高.。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归纳第一部分、杠杆和滑轮一、杠杆1、杠杆的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杠杆可以是直的硬棒,如撬棒等;也可以是弯的,如压井的把儿。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F1: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平衡:杠杆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 F2L2注意:杠杆的平衡不是单独由力或力臂决定的,而是由它们的乘积来决定的。

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释、设计、解决有关问题,能进行简单计算。

4、杠杆分类:(1)省力杠杆:L1>L2,F1<F2。

其动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小于阻力F2,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

但是实际工作是动力移动的距离却比阻力移动的距离大,即要费距离。

如撬起重物的撬棒,开启瓶盖的起子、铡草用的铡刀等,都属于这一类杠杆。

(2)费力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大于阻力F2,即要用较大的动力才能克服阻力完成工作,但它的优点是杠杆工作时,动力移动较小的距离就能使阻力移动较大的距离。

使工作方便,也就是省了距离。

如缝纫机踏板、挖土的铁锨、大扫帚、夹煤块的火钳,这些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3)等臂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等于阻力F2,工作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定滑轮就是等臂杠杆。

列表如下:杠杆种类构造特点应用举例优点缺点省力杠杆L1>L2 省力费距离钳子、起子费力杠杆L1<L2 省距离费力钓鱼杆、理发剪刀等臂杠杆L1=L2 改变力的方向天平、翘翘板注意: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

二、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5、定滑轮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腾教育物理学科教案
学生姓名:班主任姓名:授课教师:授课日期:
课题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汇总
教学内容
★杠杆
题型一、杠杆中力或力臂的作图
画力臂的步骤:1、找支点;
2、画力的作用线,虚线延长;
3、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做垂线(虚线),画出垂足;
4、画括号,标符号。

画力的步骤:1、找力臂;
2、过力臂的端点(非支点)画垂线,延长与杠杆相交;
3、判断力的方向,标符号;
例题:
1、在下图中,画出各力的力臂.
2、如图12—12所示,杠杆的B端挂一重物,在A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平衡在图中所示的位置上,试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3、如图甲是一种常见的活塞式抽水机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手柄所受动力F1的力臂及阻力F2。

4、在乙图中,画出动力的力臂l1和阻力的力臂l2示意图.
5、如图丙所示,杠杆AO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2。

6、如图丁所示,曲杆AOBC自重不计,B为支点,AO=60cm,OB=40cm,BC=30cm,要使曲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作出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图甲图乙图丙图丁
题型二、探究杠杆的
平衡条件的实验
(1)杠杆平衡:静
止或匀速转动叫做杠杆平衡;
(2)支点处于杠杆的中间:消除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3)调节平衡螺母的目的:方便读取力臂大小;
(4)如何让调节平衡螺母:左高左调,右高右调;
(5)多次实验的目的:为了获得较多的数据,从中归纳总结出一般可靠的规律。

(6)做实验时,若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拉杠杆变成倾斜拉,那么会使测力计示数变大;
(7)实验的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例题:
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⑴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

⑵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一般要做三次实验,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中,杠杆刚好平衡,若要使A端下降,B端上升,可采用的办法是:(每个钩码的质量相同)()
A.两边各减少一个钩码B.两边各增加一个钩码
C.两边都向左移动相同距离D.两边都向内侧移动相同距离
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相同的杠杆,所挂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均为G,它们分别在方向如图所示的力F1、F2、F3
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那么()
A.F1=F2=F3B.F1<F2<F3 C.F1>F2>F3D.F2>F3>F1
4、某同学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⑴实验时,为了方便对力臂的测量,该同学先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位置平衡;
通过多次实验,该同学得到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⑵实验中,在杠杆上的A点挂四个重均为0.5N的钩码,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
直向上拉杠杆上的B点,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所示,测力计的示数是N;如果将
测力计沿图中虚线方向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题型三、三类杠杆
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小于阻力。

使用省力杠杆时,可以省力,但要费距离。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大于阻力。

使用费力杠杆时,费力,但可以省距离。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等于阻力。

使用等臂杠杆时,不省力,省距离。

例题:
1、如图所示,所使用的杠杆能够省距离的是
A.羊角锤B.筷子C.开瓶器D.独轮车
2、筷子是我国和部分国家特有的用餐工具。

在正常使用筷子用餐时,筷子属于()
A.费力杠杆,但省距离
B.省力杠杆,且省距离
C.省力杠杆,但费距离
D.等臂杠杆,即不省力也不费力
题型四、最小力和动态分析
(1)平衡条件:F
1l
1
=F
2
l
2
(2)画最小力步骤
①找支点和力的作用点(杠杆上离支点最远的点);
②连接支点和作用点(虚线)为最大力臂;
③过作用点作最大力臂的垂线,该线为最小力;
④判断力的方向,标符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