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级药士考试辅导:手性药物的对映体药物活性的差异
手性和手性药物

手性药物在生物体内的选择性作用是其重要特性之一,某些手性药物只对特定的生物体系产生作用, 而对其他体系的影响较小。
手性药物与药效
手性药物的药效与其手性特征密切相关
手性药物的不同构型可能导致不同的药效,甚至可能产生相反的药理作。
药效的优化
通过合理的手性拆分和选择,可以优化手性药物的药效,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法规与监管
随着手性药物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竞争加剧,各国政府将加强对手性药物的法规和监管,以 确保市场的规范和健康发展。这将为手性药物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加明确的法规环境和保障 。
CHAPTER
05
手性药物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分离纯化挑战
分离纯化难度大
手性药物中的对映异构体在物理和化学 性质上非常相似,难以通过常规方法进 行分离纯化。
利用手性试剂或手性催化剂,将 外消旋混合物中的一种对映体选 择性地进行反应,从而获得单一 对映体的手性药物。
不对称合成法
通过手性源物质,经过一系列的 化学反应,最终合成出单一对映 体的手性药物。
动力学拆分法
利用动力学拆分原理,通过连续 反应和分离步骤,将外消旋混合 物转化为单一对映体的手性药物 。
生物合成法
靶点验证
针对特定疾病靶点,筛选和验证具有疗效的 手性药物分子,提高药物研发的成功率和效 率。
手性药物的生产技术改进
要点一
绿色合成技术
发展高效、环保的合成方法,降低手性药物生产过程中的 能耗和废弃物产生。
要点二
连续流反应技术
利用连续流反应技术提高手性药物的产量和纯度,降低生 产成本。
手性药物的应用领域拓展
VS
高效分离技术需求
为了获得高纯度的单一对映异构体,需要 发展高效、高选择性的分离技术。
第十一章 手性药物的药物动力学

第十一章 手性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第一节 概述目前临床上所用药物50%是手性药物(chiral drug)。
除天然产物外,合成的药物大多是外消旋体(racemate)。
手性是生物系统的基本特征,构成生物系统的基本成分:糖、蛋白质、氨基酸、多核苷酸和脂质均为手性成分。
许多内源性物质如激素、神经递质等都具有手性特征。
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等过程以及药物与作用靶点结合都涉及到与这些生物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必然存在手性问题,导致手性药物药效学(Chiral pharmacodynamics)和手性药物代谢动力学(Chiral pharmacokinetics)立体选择性。
通常将活性强的对映体(enantiomer),称之为优映体(eutomer), 其亲和力(或活性)大小用aff eu表示; 将活性低或无活性的对映体,称之为劣映体(distomer),其亲和力(或活性)大小用aff dis表示。
两种对映体的活性比值称为优/劣比(eudismic ratios, ER=aff eu/aff dis)。
在有些情况下,劣映体不但无效,而且还可能部分抵消优映体的作用,甚至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因此,有必要从新药研制的合理性、临床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角度,研究各对映体的药理作用、药物代谢动力学特性,为合理开发和利用手性药物提供依据。
第二节 手性药物的生物活性一、手性药物的作用模式许多内源性配体(ligand)如神经递质、激素等本身具有手性,这些成分的空间结构是适合于受体(或酶)的。
天然产物是在手性环境中形成的,大都只有一种构型,具有这种构型的药物往往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如天然的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为左旋体,其活性是右旋体300倍。
天然的生物碱莨菪碱(hyoscyamine)和东莨菪碱(scopolamie)都是左旋体,阻断M-受体作用是右旋体的300倍。
通常用Easson和Steman 的三点作用模式描述对映体间的生物活性差异。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手性和对映体的概念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手性和对映体的概念手性和对映体是有机化学中重要的概念和基础知识点。
本文将对手性和对映体进行整理和讲解,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一、手性的定义和特点在化学中,手性是指具有非对称性质的分子或化合物。
一个手性分子无法与其镜像重叠,就像我们的左右手无法完全重叠一样。
手性分子有两个重要特点:1. 非对称性:手性分子的结构中存在至少一个不对称碳原子,也称为手性碳原子。
这个碳原子上连接的四个基团必须是不同的,不能相互交换。
2. 手性中心:由于手性碳原子的存在,手性分子的结构中存在一个或多个手性中心。
手性中心是指一个原子与四个不同基团连接而成的立体中心。
二、对映体的概念和特点对映体是由手性分子通过镜面对称操作而得到的立体异构体。
对映体之间具有以下特点:1. 镜像对称:对映体的结构在三维空间中是非重叠的镜像关系,就像左右手一样。
它们有相同的分子式和结构式,但在物理性质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2. 光学活性:对映体对平面偏振光有旋光作用,这是由于对映体的结构不对称导致的。
一种对映体可以将偏振光偏转为左旋光,而另一种对映体则将其偏转为右旋光。
三、手性和对映体的重要性手性和对映体的研究对于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的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1. 药物研发:手性药物的合成和分离是当今药物研发的重要问题之一。
对映体之间的药理活性差异可能导致一种对映体产生疗效,而另一种对映体则可能产生副作用或无效。
2. 生命科学:生物体内的很多分子都是手性的,包括氨基酸、脂肪酸、糖类等。
对映体对生物体的生物活性和代谢途径有着显著的影响。
3. 光学材料:手性分子的存在使得光学材料能够对光的偏振状态进行调节,可以应用于光学元件、液晶显示器等领域。
4. 催化剂设计:手性催化剂的使用可以提高有机反应的催化效率和选择性。
对映体的选择对于催化剂的活性和特异性具有重要影响。
四、手性和对映体的应用举例1. 左旋与右旋乳酸:乳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存在两种对映体:左旋乳酸和右旋乳酸。
第13章-手性药物

对映选择性和对映体过量
对映选择性(enatioselectivity)是指一个化学反应所具有的能优先生成(或消耗) 一对对映体中的某一种的特性。 对映体过量(enantiomeric excess,e.e.) 指样品中一个对映体对另一个对映体 的过量,用于描述样品的对映体组成,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 e.e.%=[(S— R )/(S+ R )] ×100% 可用手性色谱法、NMR法和旋光法等方法测定样品的对映体过量。
两种对映体具有等同或相近的同一药理活性。如强心药SCH00013的两
种对映体的药理作用相同。
两种对映体中,一种对映体为另一对映体的竞争性拮抗剂。如左旋异丙
肾上腺素是β受体激动剂,而右旋异丙肾上腺素则为其竞争性拮抗剂,且 两者与β受体的亲和性相当。
对映体纯手性药物的研制和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与手性药物有关的术语
第十三章
生物催化手性药物制备
手性药物的基本知识 用于手性药物制备的生物催化反应
立体选择性生物催化用于手性药物及其 中间体的制备 生物催化的优势
生物转化过程实例
手性药物的基本知识
手性是自然界的基本特征之一
手性(chirality,源于希腊文) 即不对称性,是用于表达化合物分子结构不 对称性的术语。 对映关系及对映体(enantiomer)人的手是不对称的,左手和右手不能相互 叠合,彼此的关系如同实物与镜像,化学上将这种关系称为对映关系。具有对 映关系的两个物体互为对映体。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排列是三维的,因而,有 时候在平面上看起来相同的分子结构实际上代表不同的化合物。如乳酸的两种 构型。
COOH H3C H OH H CH3 COOH COOH COOH OH HO CH3 H HO CH3 H
任务十一 7.手性药物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有机化学操作训练【知识窗】手性药物一、什么是手性药物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好多存在对映异构体,只含单一对映体的药物称为手性药物。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手性药物分子的立体构型对其药理功能影响很大。
许多药物的一对对映体常表现出不同的药理作用,往往一种构型体具有较高的治病药效,而另一种构型体却有较弱或不具有同样的药效,甚至具有致毒作用。
例如在1961年,曾因人们对对映异构体的药理作用认识不足,造成孕妇服用外消旋的镇静剂“反应停”后,产生了畸胎事件。
后经研究发现,“反应停”的S-构型体具有镇静作用,能缓解孕期妇女恶心、呕吐等妊娠反应;而R-构型体非但没有这种功能,反而能导致胎儿畸形。
又如,左旋氯霉素有抗菌的作用,而其对映体右旋氯霉素没有此疗效。
由此,人们开始对手性药物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并相继开发研制出大量的手性药物。
目前,手性药物在合成新药中已占据主导地位。
所以本节知识对制药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
二、手性药物的分类根据对映异构体的药理作用不同,可将手性药物分为三种类型。
1.对映体的药理作用不同有些药物的对映异构体具有完全不同的药理作用。
例如,曲托喹酚(速喘宁)的S-构型体是支气管扩张剂,而R-构型体则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
“反应停”也属这类药物。
生产该类药物时,应严格分离并清除有毒性的构型体,以确保用药安全。
2.对映体的药理作用相似有些药物的对映异构体具有类似的药理作用。
例如,异丙嗪的两个异构体都具有抗组织胺活性,其毒副作用也相似。
这类药物的对映异构体不必分离便可直接使用。
3.单一对映体有药理作用有些药物的对映异构体中,只有一个具有药理活性,而另一个则没有。
例如抗炎镇痛药萘普生的S-构型体有疗效,而R-构型体则基本上没有疗效,但也无毒副作用。
生产该类手性药物时,要注意提高有药理活性的异构体的产量。
1。
综合复习题练习试卷2-1_真题-无答案

综合复习题练习试卷2-1(总分90,考试时间90分钟)1. A1型题1. 吗啡的化学结构与下列哪条不符A. 含有酚羟基B. 含有哌啶环C. 含有五个环状结构D. 含有四个环状结构E. 含有酸性结构部分和碱性结构部2. 下列哪种说法与前体药物的概念相符A. 用酯化方法做出的药物是前体药物B. 用酰胺化方法做出的药物是前体药物C. 在体内经简单代谢而失活的药物是前体药物D. 前体药物是药效潜伏化的药物E. 经结构修饰降低了毒性的药物是前体药物3. 西替利嗪与下列叙述中哪条不符A. 结构中含有羧基B. 结构中含二苯甲基结构C. 属氨基醚类H1受体拮抗剂D. 选择性作用于H1受体,对M胆碱受体和5-HT受体的作用极小E. 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属非镇静类H1受体拮抗剂4. 下列叙述中哪项与雷尼替丁不符A. 结构中含有呋喃环B. 结构中含有二甲氨基甲基C. 结构中含有N-氰基胍基D. 代谢物为N-氧化、S-氧化及去甲基物E. 作用比西咪替丁强5~8倍,具有速效、长效特点5. 下列哪条叙述与马来酸氯苯那敏不符A. 分子中具有手性碳原子,S构型的活性比R构型的强B. 吸收迅速,排泄缓慢,作用持久C. 主要以N-去甲基,N-去二甲基,N-氧化物的代谢物排泄D. 属乙二胺类H1受体拮抗剂E. 结构中含有氯苯基6. 下列叙述哪项与诺氯沙星不符A. 属喹啉羧酸类喹诺酮类药物B. 为第三代喹诺酮类C. 分子中6-位有氟,7-位有哌嗪基D. 易溶于水及乙醇E. 抗菌谱广,对革兰阴性及阳性菌均有效,对绿脓杆菌的作用大于庆大霉素7. 下列叙述中哪项与阿普唑仑不符A. 抗焦虑作用比地西泮强10倍B. 母体结构为由两个苯环,一个七元二氮杂环和一个五元杂环并合构成C. 在三唑环上没有取代基D. 并苯环上有氯取代E. 体内代谢物为4-羟基阿普唑仑,活性为原药的1/28. 药物的解离度与生物活性的关系是A. 增加解离度,有利吸收,活性增强B. 合适的解离度,有最大的活性C. 增加解离度,离子浓度上升,增强活性D. 增加解离度,离子浓度下降,活性增强E. 增加解离度,不利吸收,活性下降9. 萘普生(甲氧萘丙酸)的性质与下列哪条符合A.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可溶于水B. 具右旋光性,为S构型C. 具左旋光性,为R构型D. 在45℃以下稳定,温度高于45℃则发生脱羧反应E. 与盐酸羟胺作用后加三氯化铁试液生成红色10. 将氟奋乃静制成氟奋乃静庚酸酯和癸酰酯的目的是A. 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B. 改善药物的溶解性C. 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D. 提高药物的稳定性E. 改善药物的吸收11. 下列哪条叙述与盐酸普鲁卡因的性质不符A. 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醚B. 与亚硝酸钠反应后遇碱性β-萘酚试液产生猩红色沉淀C. 水溶液加硫酸铜试液及碳酸钠试液呈蓝紫色D. 水溶液在酸、碱性中均易水解E. 水溶液容易发生氧化反应使颜色加深12. 与下列化学结构不相符的叙述为A. 为亮黄色或橙黄色的结晶性粉末B. 供药用的是含有甘露醇和氯化钠的冷冻干燥粉C. 需静脉给药D. 水溶液不稳定,能逐渐水解和转化为反式E. 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睾丸癌和卵巢癌13. 下列叙述中哪项与甲氧苄啶不符A. 结构中含有2,4-嘧啶二胺B. 结构中含有3,4,5-三甲氧苄基C. 为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D. 作为增效剂本身并无抑菌作用E. 与磺胺甲恶唑制成复方制剂14. 药物的亲脂性与生物活性的关系是A. 降低亲脂性,使作用时间延长B. 增强刺3性,有利于吸收,活性增强C. 降低亲脂性,不利于吸收,活性下降D. 适当的亲脂性有最佳活性E. 增强亲脂性,使作用时间缩短15. 与盐酸异丙肾上腺素的性质不符的是A. 分子有一个手性碳原子,但临床上使用其外消旋体B. 配制注射剂时不应使用金属容器C. 化学名为4-[(2-异丙氨基-1-羟基)乙基)-1,2-苯二酚盐酸盐D. 用于周围循环不全时低血压状态的急救E. 露置空气中见光易氧化变色,色渐深16. 结构中具有两个手性中心的药物为A. 青霉素钠B. 氨苄西林C. 头孢羟氨苄D. 土霉素E. 氯霉素17. 醋酸地塞米松不含有下列哪项结构A. 含有△1,△4两个双键B. 含有11β,17α,21-三个羟基C. 含有16α-甲基D. 含有6α,9α-二氟E. 21-羟基形成醋酸酯18. 下列叙述与利多卡因不符的是A. 主要代谢物是N-脱乙基化合物B. 作用时间较普鲁卡因长,可做为全身麻醉药C. 对酸或碱较稳定,较不易水解D. 还可用为抗心律失常药E. 为白色结晶性粉末19. 下列各条叙述中哪一条与镇痛药的构效关系不符A. 分子中具有一个平坦的芳香环结构B. 一个碱性中心,在生理pH下能解离为阳离子C. 碱性中心和平坦结构在同一平面D. 含有哌啶环或类似哌啶的空间结构,烃基与平坦结构在同一平面E. 苯基以直立键与哌啶4位相连20. 具有下列化学结构式的药物为A. 卡莫氟B. 白消安C. 美法仑D. 环磷酰胺E. 卡莫司汀21. 盐酸左旋咪唑与下列叙述中的哪项不符A. 本品为左旋光性,C6为S构型B. 水溶液加氯化汞试液生成白色沉淀C. 本品与甲醛硫酸试液作用产生紫堇色D. 水溶液加苦味酸试液生成黄色沉淀E. 水溶液加碘试液生成红棕色沉淀22. 具有下列结构式的药物为A. 达那唑B. 非那雄胺C. 氟他胺D. 米非司酮E. 来曲唑23. 下列化学结构的药名为A. 雷尼替丁B. 法莫替丁C. 西咪替丁D. 尼扎替丁E. 罗沙替丁24. 下列叙述与苯海拉明不符合的是A. 对光稳定,但有杂质二苯甲醇存在时,则易受光氧化变色B. 有醚键,对碱稳定,酸中水解生成二苯甲醇C. 有叔胺结构,显类似生物碱的颜色反应和沉淀反应D. 为H1受体拮抗剂E. 属于乙二胺类抗组胺药25. 下列不能使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挺高的结构变化是A. 6α位、9α位引入氟B. 16α位引入羟基C. 16α位引入甲基D. 21位羟基变为醋酸酯E. 1,2位引入双键26. 盐酸小檗碱与下列哪项叙述不符A. 为异喹啉类化合物B. 有三种形式存在,其中季铵碱式能溶于水C. 小檗碱多以醇式存在D. 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小檗酸、小檗醛E. 游离碱遇酸时,促使部分醇式和醛式体转变为季铵式27. 以下哪项不是糖皮质激素类的结构特征A. 孕甾烷母体B. 17α-羟基C. 3β-羟基D. 21-羟期E. 11β-羟基或11-羰基28. 以下法莫替丁不具有的性质是A. 结构中含有咪唑环B. 结构中含有磺酰胺基C. 结构是含有噻唑环D. 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E. 高选择性H2受体拮抗剂29. 下列哪项反应不属于烃基的代谢反应A. 芳烃基的羟基化反应B. 烯烃的环氧化反应C. 饱和碳键的ω-1氧化生成醇D. 炔基还原为烯基再进行环氧化反应E. 羰基ωα碳的羟基化反应30. 下列叙述与炔诺酮不符的是A. 可以口服给药B. 结构中有α-乙炔基C. 为孕激素类药物D. 结构中有羟基,制成庚酸酯为长效药物E. C-13为乙基取代2. X型题1. 提高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可通过A. C1(2)位引入双键B. 9α-位引入氟原子C. C160α-位引入甲基D. C10-位去甲基E. C16β-位引入甲基2. 下列哪些药物在结构中含有儿茶酚的结构A. 盐酸麻黄碱B. 异丙肾上腺素C. 去甲肾上腺素D. 盐酸多巴胺E. 甲基多巴3. 寻找先导化合物的途径有A. 从植物中分离有效成分B. 应用前体药物设计方法C. 定量构效关系方法D. 从现有化合物中用各种药理模型测试E. 研究药物的代谢产物4. 下列药物中哪些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A. 麦迪霉素B. 多西环素C. 罗红霉素D. 克拉霉素E. 阿齐霉素5. 影响药物生物活性的立体因素包括A. 立体异构B. 旋光异构C. 顺反异构D. 构象异构E. 变异构6. 吗啡在下列哪些条件下可产生毒性较大的伪吗啡A. 光B. 碱性C. 酸性D. 空气中的氧E. 重金属离子7. 下列药物中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有A. 维生素CB. 维生素B6C. 维生素KD. 维生素B2E. 维生素E8. 结构中含有三环及哌啶环的下列药物为A. 赛庚啶B. 酮替芬C. 氯雷他定D. 苯噻啶E. 阿米替林9. 苯甲酸酯类局麻药具有哪些是正确的A. 当X为-S-,-O-,-CH2-,-NH-时局麻作用依次降低B. n=2~3,碳链增长毒性增加C. 氨基一般为叔胺D. R和R′一般分别为C,-C4,碳链增长毒性增加E. Ar中在酯键的邻位有取代基时,局麻作用增强10. 下列哪些叙述与甲氨蝶呤相符A. 为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B. 为橙黄色结晶性粉末C. 分子中有手性碳原子D. 为叶酸的拮抗剂E. 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及恶性葡萄胎11. 手性药物对映体之间药物活性的差异有A. 药理作用相同,强度相等B. 药理作用相同,强度不等C. 药理作用不同D. 一个有活性,一个没有活性E. 药理作用相反12. 前体药物原理常用的结构修饰方法有A. 成酯B. 成盐C. 成酰胺D. 开环/环化E. 醚化13. 成盐修饰是前体药物设计的主要方法之一,下列可用于成盐修饰的药物是A. 具羟基的药物B. 具氨基的药物C. 具羧基的药物D. 具烯醇基的药物E. 具酰亚胺基的药物14. 下列甾体类药物中含有孕甾烷母核结构的是A. 醋酸曲安奈德B. 炔诺酮C. 米非司酮D. 黄体酮E. 醋酸氢化可的松15. 要增大化合物的脂溶性,在药物分子中可引入的基团有A. 烃基B. 氟原子C. 氯原子D. 羟基E. 磺酸基。
浅谈手性药物

手性药物制备技术及相关产品简介
• 手性药物的制备方法主要有(1)天然手性 化合物的提纯与半合成、(2)外消旋体的 拆分(包括物理拆分法、化学拆分法、及 酶法)、(3)不对称合成手性药物(包括 手性源法、手性助剂法、手性试剂法、不 对称催化合成方法)。以下将简要介绍几 种手性药物的不对称催化合成方法。
1.不对称催化氢化
• 主要通过将手性膦配体用于各种含双键化合物的不对称催 化氢化反应,获得高立体选择性和高催化活性。高催化活 性。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Monsanto公司就成功地应用不 对称催化氢化合成了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L-多巴
2.不对称催化氧化
• 对抗癌药物紫杉醇边链的不对称合成,就是利用了不同摩 尔分数的手性配体金鸡钠碱和四氧化锇的催化体系进行了 烯烃的不对称催化双羟基化反应
3 手性优择现象对药理学的影响
• (1).两个对映体中只有其中的一种有活性, 而另一种无显著的药理作用——活性的有 无,往往是由于对映体与受体间亲和力的不 同所致。具有高亲和力的对映体称为优映 体(eutomer) ,亲和力低的对映体称为劣映体 (distomer)
(2)两个对映体中一个有活性,另一 个不但没有活性,反而有毒副作用
生物系统是由生 物大分子如蛋白质、 糖脂、多核苷酸组成 的手性环境
• 2 对映体与受体间3点契合模型
• 为了解释对映体之间不同的药效作用, Easson和Sledman 提出了对映体与受体间3 点契合模型。根据这个模型,如果药物分子 有3 个功能基团与受体表面3 个相应位点 之间发生特异性结合,该对映体便能产生高 活性;如果一个对映体只有2 点结合,则该 对映体活性低下或无活性。
浅谈手性药物
化学系5班 沈旻婧 李沐洵
何为手性药物?
分子生药学考试题及答案

分子生药学考试题及答案一、最佳选择题1.酸性药物在体液中的解离程度可用公式来计算。
已知苯巴比妥的pKa约为7.4,在生理pH为7.4的情况下,其以分子形式存在的比例是A.30%B.40%C.50%D.75%E.90%2.关于药物的分配系数对药效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分配系数愈小,药效愈好B.分配系数愈大,药效愈好C.分配系数愈小,药效愈低D.分配系数愈大,药效愈低E.分配系数适当,药效为好3.关于药物的解离度对药效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解离度愈小,活性愈好B.解离度愈大,活性愈好C.解离度愈小,活性愈低D.解离度愈大,活性愈低E.解离度适当,活性为好4.药物的亲脂性与生物活性的关系是A.增强亲脂性,有利于吸收,活性增强B.降低亲脂性,不利于吸收,活性下降C.增强亲脂性,使作用时间缩短D.降低亲脂性,使作用时间延长E.适度的亲脂性有最佳活性二、配伍选择题[1~2]A.解离度B.分配系数C.立体构型D.空间构象E.电子云密度分布1.影响手性药物对映体之间活性差异的因素是2.影响结构非特异性全身麻醉药活性的.因素是[3~5]A.弱酸性药物B.弱碱性药物C.强碱性药物D.两性药物E.中性药物3.在胃中易吸收的药物是4.在肠道易吸收的药物是5.在消化道难吸收的药物是三、多项选择题1.影响结构非特异性药物活性的因素有A.溶解度B.分配系数C.几何异构体D.光学异构体E.解离度2.可能影响药效的因素有A.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B.药物的解离度C.药物形成氢键的能力D.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E.药物的电子密度分布【参考答案】一、最佳选择题1.C2.E3.E4.E二、配伍选择题[1~2] CB[3~5] ABC三、多项选择题1.ABE2.ABCDE一、最佳选择题1.解析:本题考查药物的解离度。
酸性药物在体内的解离程度依据公式pKa-pH,带入已知条件可算出以分子形式存在的比例是50%,故本题答案应选C。
二、配伍选择题[1~2]解析:本组题考查药物的物理性质与活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