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乡镇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能源数据分析报告范文(3篇)

能源数据分析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报告通过对大量能源数据进行分析,旨在为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1. 数据来源本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国际能源署等官方机构发布的能源统计数据。

2. 分析方法(1)统计分析法:对能源数据的基本统计指标进行计算,如能源消费总量、能源强度、能源结构等。

(2)对比分析法:对比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不同能源类型的能源数据,分析其变化趋势。

(3)相关性分析法:通过计算能源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分析能源数据之间的关联性。

三、能源消费现状及趋势1. 能源消费总量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

据统计,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45.7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3%。

其中,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8.7%,石油消费量占22.9%,天然气消费量占8.6%,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10.8%。

2. 能源强度能源强度是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所消耗的能源量。

近年来,我国能源强度呈下降趋势。

2019年,我国能源强度为0.569吨标准煤/万元GDP,同比下降3.1%。

这表明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

3. 能源结构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非化石能源占比逐渐提高。

2019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8.7%,石油消费量占22.9%,天然气消费量占8.6%,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10.8%。

其中,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9.5%,占比逐年提高。

4. 能源消费趋势(1)能源消费总量将继续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能源消费总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2)能源结构将优化: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进一步提高,煤炭消费量占比将逐渐下降。

(3)能源利用效率将提高: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四、能源供需形势及挑战1. 能源供需形势(1)能源供应:我国能源供应能力较强,但仍存在一定缺口。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关于2014年度电石企业主要资源能源消耗情况的通报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关于2014年度电石企业主要资源能源消耗情况的通报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关于2014年度电石企业主要资源能源消耗情况的通报【法规类别】能源综合规定【发布部门】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日期】2015.06.30【实施日期】2015.06.3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关于2014年度电石企业主要资源能源消耗情况的通报按照《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实施方案的通知》(云政发〔2014〕23号)和《电石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试行)》的有关要求,经企业申报、州市工信委初审、我委汇总统计和网上公示,现将全省电石企业2014年度主要资源能源消耗情况予以通报,供各有关单位参考。

一、电石产量2014年,全省除6户企业限产停产、1户企业未填报有关情况外,10户正常生产企业共生产电石72.2万吨,同比下降9.8%,产能发挥率57.3%。

二、主要资源能源消耗情况全行业单位产品平均消耗石灰880千克,平均消耗炭素600千克,平均电炉电耗3255千瓦时,平均综合电耗3374千瓦时,平均综合能耗1.02吨标煤。

单位产品平均电炉电耗和综合能耗均在省工信委2013年12月25日发布的《电石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试行)》中“现有电石生产装置单位产品(标准)电炉电耗不得高于3350千瓦时、单位产品(标准)综合能耗不得高于1.04吨标准煤”的限额值以内。

三、统计分析通报以《电石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试行)》中单位产品电炉电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值为主要考评指标及电石炉尾气是否利用为参考指标,对3项指标中有2项同时超标的大关天达化工有限公司,无故未上报能耗情况的镇雄县五德电冶有限责任公司等2户企业分别给予黄牌警告。

请各州市工信委将通报转发至相关企业,要求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能效对标工作,进一步加强资源能源消耗管理,加大节能技术改造投入力度,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能源节约。

2014年1-2月河南省济源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分析

2014年1-2月河南省济源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分析

2014年1-2月河南省济源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分析2014年1-2月份,济源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增长迅速,万元增加值能耗降幅较低,全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呈现低开的态势,应引起高度关注。

一、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特点1、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速大。

前两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34.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同期增长10.2%,前两个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1.2%,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仅下降0.9%。

其中轻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4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7.7%;重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32.5万吨标准煤,占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的98.2%,同比增长9.9%。

2、高耗能行业对能耗总量拉动大。

从济源市能源消费结构看,能耗降低率低的主要原因是高耗能行业能耗占比大、增速快,能耗大户用能增量大。

1-2月,煤炭、电力、有色、黑色、炼焦、化工、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七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合计132.2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模工业综合能耗的98.0%,同比增长9.9%。

七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增速呈现五升二降,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71.12%,电力行业综合能耗增长12.3 %,黑色增长9.85 %,煤炭增长4.88% ,炼焦增长3.70%,,其余两个行业为负增长,有色下降1.89 %、化工下降0.29%。

前两个月全市七大高耗能行业耗能情况3、重点耗能企业能耗快速增长。

1-2月,华能沁北前两个月累计发电量3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3%。

其综合能源消费量为54.9万吨标煤,同比上升14.0%,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40.7%,拉动全部企业能耗上升5.5个百分点。

济源钢铁由于产品结构调整,于去年10月份开始正式生产“特大棒”钢材,所需工艺复杂,能耗上升快。

综合能源消费量为39.8万吨标煤,同比上升9.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9.5%,拉动全部企业能耗上升2.9个百分点。

4、全社会用电量回暖。

2月份,济源市全社会用电量6.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了10.4%,全市用电量较1月份呈现出回暖态势。

节能削煤: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亮点——2014年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节能削煤情况简析

节能削煤: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亮点——2014年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节能削煤情况简析

统计与管理二○一五·四区域发展节能削煤: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亮点——2014年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节能削煤情况简析张宇杰 黄 玥2014年是河北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重要一年。

全省上下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治污染、惠民生”各项任务,牢牢抓住调整经济结构、化解过剩产能这个转变发展方式的牛鼻子,全省节能削煤取得了积极成效,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亮点。

一、主要特点(一)能源消费增速创新低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同比持续下降,各月累计速度始终保持在4%-5%的降幅水平。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能耗2.03亿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05%,降幅比前11个月缩小0.6个百分点,比2013年下降5.2个百分点。

2014年是“十二五”以来连续下降时间最长、降幅最大的一年。

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1.85亿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7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下降3.4个百分点。

六个行业全部同比下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2.9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4.78%,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8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下降15.7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8.7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1.36%。

(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大幅下降2014年,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1.678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8.71%。

全年单位工业增加能耗降低率高开低走,从二季度开始,降幅连续3个月逐月扩大,7月份出现降幅最大值,下降9.69%。

三季度以后逐月收窄,降幅连续6个月超过9%,全年降低率超过了年度下降6%的预定目标。

(三)主要能源产品生产低迷受经济运行“三期叠加”影响,能源市场需求萎缩,主要能源产品生产低迷。

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在统的34种能源产品中,20种产品产量同比下降。

作为主要能源的煤品类产量全面下降,其中原煤下降4.95%、洗煤下降6.14%,焦炭下降12.03%,原油加工量下降2.18%、柴油下降10.07%,火力发电量下降0.89%。

2014年1-2月山东省济南市工业能源消费情况简析

2014年1-2月山东省济南市工业能源消费情况简析

2014年1-2月山东省济南市工业能源消费情况简析截至2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03.48万吨标准煤(等价值),同比下降3.83%。

降幅较上年底回升1.77 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回升8.97个百分点;虽在负增长区间,但仍延续了去年以来的探底回升趋势。

反映产出和能耗匹配程度的工业增速与能耗增速之差,2月末累计为13.06个百分点,较上年底收窄2.92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收窄9.97个百分点,二者之差虽仍呈背离现象,但程度在逐渐收窄,能耗和产出的协调匹配不断向好。

从能源消费数据走势来看,随着我市发展实体经济政策的推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规上工业能源消耗出现探底后逐步回升的格局,我市近两年来工业产值持续增长而能耗持续下行的背离现象得到部分缓解。

今年1-2月工业增速和能耗增速的不同步有两个新特点:一是年初济南持续多日雾霾天气的恶劣气候环境,促使政府下决心实行最严格的工业大气污染源应急监管。

只要空气主要污染物预警即要求部分高耗能企业限产、停产,依托环保系统在线监控网络,24小时不间断监控,发现企业污染物瞬时值超标,即强制拉闸停产。

部分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受此政策影响极大,已多次被拉闸限产,产品产出和能源消费下降显著,如庚辰钢铁产量同比下降50%以上,能耗同比下降40%以上,直接带动全市能源消费增速下降1.83个百分点;二是受城市规划影响,部分企业今年生产线整体迁移,如明水大化集团目前已停止生产,对全市工业能源消费影响较大。

综上所述,随着我市发展实体经济政策的推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工业能耗出现探底后逐步回升的趋势,但工业产出和能耗的背离的问题仍不容忽视。

若工业能耗在上年低基数上快速反弹,会给“十二五”后两年的节能降耗年度任务的完成带来巨大的压力。

面对当前这种复杂而敏感的形势,我们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应持续不断、均衡地做好资金投入计划,采取连续监管、全方位持续激励、有效补贴等手段,促使我市节能降耗工作平稳有序进展。

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

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

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第一篇: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2011年上半年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为深入贯彻落实《2011年河池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要点》及《河池市公共机构节能实施办法》,客观反映我局公共机构能耗情况,及时提供真实可靠的节能数据和分析资料,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正常化、规范化,特作如下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分析报告。

一、基本信息情况根据2011年上半年统计,我局总用能建筑面积为1418平方米,用能人平均数为43.5人,公务车辆9辆,其中,汽油车8辆,柴油车1辆。

能源资源消耗主要是办公及日常用电、日常用水、公车耗油等。

二、能源资源消耗情况2011年上半年用电消耗18760千瓦时;用水消耗854吨;汽油消耗10748升;柴油消耗464升;单位建筑面积用电量为13.2度/ 平方米,人均用电量为431千瓦时/半年,人均用水为20吨/半年,单车耗汽油量1343.5升/半年,单车耗柴油量464升/半年。

二、能源资源消耗变动情况经统计,2011年能源资源消耗呈现下降的态势。

其中,单位建筑面积用电量同比下降0.21%,人均用电量同比下降0.15%,人均用水量同比下降0.39%,单车耗汽油量同比下降0.13 %,单车耗柴油量同比下降0.71%。

2011年度能源消耗总量同比总体下降,实现局本级用电、用水、用油能耗指标有所节约,但下降幅度还应进一步提高。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2011年我局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从总体上看,与市政府的要求仍有差距。

下一步我局将重点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提高公共机构节能的成效。

(一)加大节能改造力度。

加强对大能耗设备的监控,尽量减少使用并加大改造力度。

严格执行车辆淘汰制度。

加快淘汰高耗能的办公设备,完成节能灯管的更换,积极推进办公室资源循环利用。

(二)加强节能宣传教育。

进一步强化局机关各处室做好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意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充分利用局门户网站、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媒介进行宣传,营造公共机构节能的良好氛围。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关于2014年度合成氨企业资源能源消耗情况的通报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关于2014年度合成氨企业资源能源消耗情况的通报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关于2014年度合成氨企业资源能源消耗情况的通报【法规类别】能源综合规定【发布部门】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日期】2015.06.30【实施日期】2015.06.3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关于2014年度合成氨企业资源能源消耗情况的通报按照《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实施方案的通知》(云政发〔2014〕23号)和《合成氨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试行)》的有关要求,经企业申报、州市工信委初审、我委汇总统计和网上公示,现将全省合成氨企业2014年度主要资源能源消耗情况予以通报,供各有关单位参考。

一、合成氨产量2014年,全省除7户企业因限产停产未填报有关情况外,13户正常生产企业共生产合成氨180.8万吨,同比下降24%,产能利用率64.3%(正常生产企业产能)。

二、主要资源能源消耗情况分原料计算合成氨生产企业单位产品平均综合能耗。

以非优质无烟块煤为原料的合成氨企业单位产品平均综合能耗1.43吨标煤/吨,以非优质无烟粉煤为原料的合成氨企业单位产品平均综合能耗1.70吨标煤/吨,以褐煤为原料的合成氨企业单位产品平均综合能耗1.87吨标煤/吨,以天然气、焦炉气为原料的合成氨企业单位产品平均综合能耗1.17吨标煤/吨。

四类原料平均综合能耗均在省工信委2013年12月25日发布的《合成氨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试行)》中“现有合成氨生产企业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以非优质无烟块煤为原料不得高于1.65吨标煤、以非优质无烟粉煤为原料不得高于1.75吨标煤、以褐煤为原料不得高于1.95吨标煤、以天然气为原料不得高于1.25吨标煤”的限额标准值以内。

三、统计分析情况通报以《合成氨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试行)》中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值为考评指标,全省合成氨生产企业资源能源消耗指标均低于标准能耗限额值,基本控制在相应的指标范围内,本年度无企业列入黄牌警告。

2014年尖草坪区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 1-7月运行情况分析

2014年尖草坪区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 1-7月运行情况分析

2014年尖草坪区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1-7月运行情况分析作者:赵永军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5年第9期赵永军(尖草坪区统计局,山西太原030023)摘要: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尺度,调查分析其状况,会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能源消费量;标准煤;电力中图分类号:F27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5-0238-01一、规模工业基本情况我区纳入统计“一套表联网直报”的规模工业企业单位共有52户。

按轻重工业分,其中:重工业有48户,轻工业有4户;按工业行业门类分。

为此,我区规模工业企业主要以重工业及工业行业中的制造业为主。

二、主要指标完成情况1、能源消费量指示完成情况今年1-7月,我区规模工业企业本期综合能源消费量累计完成4967723.71吨标准煤,与上年同期的4344199.27吨标准煤相比,绝对增长量为623524.44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4.35%;本期消费合计为517873.14万千瓦时,与上年的同期的442583.72万千瓦时相比,绝对增长量为75289.4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7.01%。

2、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速度情况今年1-7月,我区规模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14.35%,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

由此得出,我区1-7月的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能耗速度为12.84%。

这说明我区规模工业企业生产的单位产品耗能呈超耗能趋势,并且程度还有进一步加深的可能。

3、剔除我区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能源消费量后的能耗情况今年1-7月全区的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在剔除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后为875763.10吨标准煤,同比增长为-2.46%,占全区总量的17.63%;同口径的规模工业增加值速度为1.09%。

则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速度为-3.5%。

在除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外的51个规模工业中:能耗同比增长速度低于产值同比增长速度的有33户,1-7月完成综合能源消费量870870.41吨标准煤,占到全区51户规模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99.44%之多,同比增长-2.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度乡镇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
统计分析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相关公共机构节能实施的规定和要求,客观反映XX 公共机构能耗情况,及时提供真实可靠的节能数据和分析资料,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正常化、规范化,特作如下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分析报告。

一、基本信息情况
根据2014年度统计,我单位总用能建筑面积为1600平方米,用能人数为60人,公务车辆1辆,为汽油车辆。

能源资源消耗主要是办公及日常用电、日常用水、公车耗油等。

二、能源资源消耗情况
2014年用电消耗19676千瓦时;用水消耗1150吨;汽油消耗9720升;单位建筑面积用电量为12.3度/ 平方米,人均用电量为328千瓦时/年,人均用水为19吨/年。

二、能源资源消耗变动情况
经统计,2014年能源资源消耗呈现下降的态势。

其中,单位建筑面积用电量同比下降0.21%,人均用电量同比下降0.15%,人均用水量同比下降0.39%。

2014年度能源消耗总量同比总体下降,实现单位本级用电、用水、用油能耗指标有所节约,但下降幅度还应进一步提高。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2014年我单位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从总体上看,与XX市政府、XX县政府的要求仍有差距。

下一步我单位将重点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提高公共机构节能的成效。

(一)加大节能改造力度。

加强对大能耗设备的监控,尽量减少使用并加大改造力度。

严格执行车辆淘汰制度。

加快淘汰高耗能的办公设备,完成节能灯管的更换,积极推进办公室资源循环利用。

(二)加强节能宣传教育。

进一步强化机关各处室做好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意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充分利用单位门户网站、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媒介进行宣传,营造公共机构节能的良好氛围。

(三)深化机关节能管理。

严格执行我单位已有的各项节能制度规定,强化公务车节油、车辆维修、办公节电、日常节水、办公耗材及其它节能事务管理措施。

(四)完善节能考核评价。

不断完善节能降耗工作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切实加强对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对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考核不达标的处室通报批评和问责。

XX镇人民政府
2015年1月1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