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敏感性的测井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PND测井技术

PND测井技术

7.48
4.78 12.30 19.40 1.08 1.54 762.36 214.90 22.2 760
PND-S的特点
1、两种脉冲发射方式
短脉冲发射(窄脉冲发射)以1428HZ的固定频率发 射中子,发射宽度为70微秒,发射周期为700微秒。 主要主要用于非弹性散射和井筒流体的测量。 长脉冲发射(又称宽脉冲发射或SERVO发射)主 要用于俘获截面的测量。测井时依据地层τ值的变 化,改变发射频率(200Hz—1000Hz),发射周期为 10τ,同时改变发射宽度(100us—500us)、测量 窗口(1000 us—5000 us)记录时间。以获得更多 的地层信息,提高测量精度。
CATO与C/O相比的优点
第三,适用于孔隙度大于10%的任何地层。 而C/O比测井要求地层孔隙度必须大于20%。 第四,提高了测井速度。PND-S的测速是8英尺/ 分,而C/O测速是2英尺/分。 第五,仪器直径小(42.8mm)可过油管测量。而C/O 仪器直径大(89mm),必须起出油管。 第六,对井眼条件要求不高,不用洗井,而C/O 比测井受井眼影响严重,测前 15 7t 8t
N S 16 9t S S 1 5 S S 2 5 S S 3 5 S S 4 5 10 t
N S 9 1
N S 9 2
>1.6MeV
S S 1 1 S S 2 1 S S 3 1 S S 4 1
S S 1 2 S S 2 2 S S 3 2 S S 4 2
>2.4MeV
>3.4MeV
>4.4MeV
pnd. ppt
1/ 17/00 11: 19
PND-S的特点
2、双探头接收
(1)近探头 1″×4″的长方形NaI晶体 (2 )远探头 1″×6″的长方形NaI晶体 3、双孔隙度指示 ( 1 ) RPHI— 由 俘 获 数 据 求 得 的 中 子 孔 隙 度 (近、远探头计数率比值) ( 2 ) IPHI— 非 弹 性 散 射 数 据 求 得 的 孔 隙 度 (类似于裸眼井的密度孔隙度)

低孔低渗储层测井地质特征及评价方法研究

低孔低渗储层测井地质特征及评价方法研究

低孔低渗储层测井地质特征及评价方法研究发布时间:2022-06-21T08:03:52.104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2月)4期作者:孟子棋[导读] 低孔低渗透储层将是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增储上产的主要资源基础。

孟子棋(中国石油集团测井公司培训中心陕西省西安市)摘要:低孔低渗透储层将是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增储上产的主要资源基础。

因此,低渗透油气藏的勘探和研究具有良好的前景,对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近年来,在对低渗透储层的勘探开发过程中发现了相对优质的储层。

本文研究了低孔低渗储层的地质特征,介绍低孔低渗储层测井评价原理,低孔低渗储层测井评价方法。

关键词:低孔低渗,测井,地质特征,评价方法前言1低孔低渗储层的地质特征根据我国油田的开发实践和理论研究,低孔低渗砂岩储层一般是指孔隙度小于20%、空气渗透率低于50×10-3μm2,且大于0.01×10-3μm2的砂岩储层。

在低渗透储层中,河流-三角洲相砂体占主体,矿物和结构成熟度较低等因素会加剧储层向低渗透的演化。

低渗透储层具有自身的典型特征,如沉积物成熟度低、储层物性差、孔喉半径小、储层非均质性强、裂缝比较发育以及储层油水非达西渗流等。

1.1岩石学特征我国陆相低孔低渗储层的主要特征是矿物成熟度低,主要表现为长石和岩屑含量高,粘土或碳酸盐胶结物含量高,基岩类型为长石和岩屑砂岩,石英砂岩少见。

岩石颗粒粒径分布范围广,粒径差异大,分选圆度差,颗粒多呈线接触。

因此,在早期成岩阶段,沉积物容易被机械压实,岩石的孔隙空间将大大减少,储层将变得致密,物性将变得更差。

1.2孔隙结构特征孔隙度、渗透率和地层因素通常用来描述岩石孔隙结构的宏观特征。

渗透率的大小主要受岩石孔喉的控制。

表征孔喉尺寸的参数包括孔喉平均值、最大孔喉半径等。

地层因素可以测量孔隙度对地层电阻率的影响。

我国大多数低孔低渗砂岩储层都受到成岩作用的强烈改造。

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隙,孔隙非常小,喉道主要为管状和片状喉道,喉道非常薄,毛管压力高。

石油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石油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石油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A. 碳氢化合物B. 碳水化合物C. 氧化物D. 硫化物答案:A解析:石油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

2. 以下哪种岩石不是常见的储油岩石()A. 砂岩B. 石灰岩C. 花岗岩D. 白云岩答案:C解析:花岗岩不是常见的储油岩石,砂岩、石灰岩和白云岩是常见的储油岩石。

3. 石油勘探中,最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A. 重力勘探B. 磁力勘探C. 地震勘探D. 电法勘探答案:C解析:地震勘探在石油勘探中应用广泛且效果较好。

4. 油井的井底压力()井口压力。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不一定答案:A解析:通常情况下,井底压力大于井口压力。

5. 提高采收率的方法不包括()A. 化学驱油B. 热力采油C. 微生物采油D. 降低采油速度答案:D解析:降低采油速度不是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其他选项都是常见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6. 石油的初次运移是指()A. 从生油岩到储集岩B. 从储集岩到圈闭C. 在储集岩内的运移D. 从圈闭到地面答案:A解析:石油的初次运移是指从生油岩到储集岩的运移。

7. 以下哪种不是石油的加工产品()A. 汽油B. 煤炭C. 柴油D. 煤油答案:B解析:煤炭不是石油的加工产品。

8. 储层的非均质性不包括()A. 层内非均质性B. 平面非均质性C. 纵向非均质性D. 体积非均质性答案:D解析:储层的非均质性通常包括层内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和纵向非均质性。

9. 注水开发油田时,注水井的位置通常()A. 均匀分布B. 靠近油井C. 远离油井D. 集中在高产区答案:A解析:注水开发油田时,注水井的位置通常均匀分布。

10. 油藏的驱动方式不包括()A. 水压驱动B. 气压驱动C. 重力驱动D. 人工驱动答案:D解析:油藏的驱动方式包括水压驱动、气压驱动和重力驱动等,人工驱动不是常见的油藏驱动方式。

11. 以下哪种储层孔隙类型不是主要的()A. 粒间孔隙B. 裂缝孔隙C. 溶洞孔隙D. 晶间孔隙答案:D解析:晶间孔隙在储层中不是主要的孔隙类型,粒间孔隙、裂缝孔隙和溶洞孔隙较为常见。

测井资料及其应用

测井资料及其应用

地面仪器
测井仪器车
下井仪器
2、测井资料解释与评价
测井信息是地层评价的主 要手段。主要应用于: 储层评价 油气资源评价 油田勘探及开収 油藏开収及管理 地层评价 地质、钻井和采油工 程 最核心的应用是储层 评价,油气水层评价。 测井评价 技术发展历史
储层定性解释
1960年~1979年
1980年~1995年
25
测井资料的应用
测井具有成本低、垂直分辨率高、连续 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地层评价,地 质、钻井和采油工程,以及矿产资源(如 金属、煤、钾盐、水文工程)勘探开发等 方面。
1、自然电位测井
自然电位测井的应用
①划分渗透性地层。 ②判断岩性,进行地层 对比。 ③计算泥质含量。 ④确定地层水电阻率。 ⑤判断水淹层。 ⑥沉积相研究。
储层定量评价 单井精细解释 多井资料综合解释 油藏描述 地质研究 工程应用
1995年~至今
3、测井方法和理论
• 电磁测井—岩石电学性质 • 声波测井—岩石声学性质 • 核测井—放射性、核衰变、原子物理
常规测井与现代测井
常规测井技术
单一探头
现代测井新技术
阵列或扫描探头
分辨率低
测量平均物理量 非定向测量
含水饱和度 解 (%) 0 残余 可动 释 100 层 束缚水饱和度 号 100 (%) 0 50 (%) 井径 (cm) -25
85
0 25
100
(%)
0
砂泥岩地层测井数字处理成果图
固井质量评价图格式 Q/SL 1273-2001
236
胜利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
井 声波变密度测井 固井质量评价图
深度比例 1:200
原状地层

高精度地层元素测井在页岩油储层评价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为例

高精度地层元素测井在页岩油储层评价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为例

高精度地层元素测井在页岩油储层评价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为例吴勇;侯雨庭;李会庚;鲜成钢【摘要】利用高精度地层元素测井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油页岩储层进行了针对性评价。

在论述长7段油页岩沉积、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介绍了高精度地层元素测井的原理及其对油页岩分析的适用性。

高精度地层元素测井通过对地层非弹性散射谱和中子俘获谱的分析,解析出地层主要元素,在此基础上对长7段油页岩主要成岩矿物和骨架岩石物理属性进行了计算;借助直接的碳元素含量测量,对地层有机碳含量(TOC)等进行了评价,并对不同方法计算的TOC结果进行了对比。

结合高精度地层元素测井、地层密度测井和核磁测井,提出了一种新的非电阻率法页岩油含油饱和度评价方法,评价结果正确性在压裂测试中得到了证实,展示了高精度地层元素测井在页岩油评价中的高效适用性,对其他地区的页岩油评价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名称】《非常规油气》【年(卷),期】2016(003)002【总页数】10页(P1-10)【关键词】页岩油;有机碳含量;地层元素测井;含油饱和度;长7段;鄂尔多斯盆地【作者】吴勇;侯雨庭;李会庚;鲜成钢【作者单位】[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部,陕西西安710018;[2]斯伦贝谢中国公司电缆测井事业部,北京100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近年来,页岩油日益引发国内外石油行业关注。

国内专家和学者结合中国实际地质情况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前沿探索工作[1-6],指出中国页岩油资源潜力很大,提出要加强包括页岩油测井评价在内的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工作[6]。

页岩油是指储存于富有机质页岩地层中的石油,是页岩石油的简称。

富有机质页岩既是烃源岩,又是储集岩。

页岩油一般在盆地中心大面积连续分布,整体普遍含油,不受构造控制,无明显圈闭界限。

鄂尔多斯盆地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页岩油具有很大的勘探开发潜力,初步估算页岩油可采资源量达(10~15)×108t [7]。

对现有低渗透储层评价方法概述及适用性分析

对现有低渗透储层评价方法概述及适用性分析
即为 地 质综 合 评 价 参数 . 而将 地 质综 进
讲. 油藏 评 价 有三 个 关键 点 一是 进 一
步 落 实 储 量 . 是 把 石 油 控 制 储 量 上 升 就 到 探 明 储 量 . 到 现 有 经 济 技 术 条 件 下 达
可 动 用 的 程 度 二 藏 的方 法 。在 此基 低 础 上 引入 测 井 相关 参 数 . 通过 对 储 集层
价 标 准
藏 , 估 产 能 . 择 主体 技 术 . 括 开 发 评 选 包
方 式 、 网 、 距 、 型 、 艺 流 程 、 量 井 井 井 丁 能 补 充 、 术 政 策 、 发 试 验 等 而 上 述 这 技 开 些 工 作 都 要 建 立 在 基 础 资 料 和 数 据 之 上 。 三 是 编 制 开 发 方 案 . 油 藏 评 价 的 是 根 本 目 的 油 藏 评 价 的 过 程 就 是 开 发 方 案 编 制 的 过 程 . 藏 评 价 的 结 束 意 味 着 油 开 发 方 案 的 结 束 . 标 志 着 油 田产 能 建 也
对现有低渗透储层评价方法概述及适用性分析
颜 子
( 利 油 田地质 科 学研 究 院 山 , 东营 胜 4 - , - 27 1 ) 5 0 5
摘 要 : 述 了 目前 低 渗 透 油 藏 评 价 方 法 的 适 应 性 . 出 了 国 内 外 低 渗 透 油 藏 评 价 研 究 所 存 在 的 问 综 指
提 交 的控 制 储量 基 础 之上 . 必 要 的工 用
艺 技 术 手 段 , 其 转 化 为 可 经 济 有 效 开 将 发 动 用 储 量 的 过 程 也 就 是 将 资 源 ( 储 量 ) 变 为 产 量 的 过 程 从 这 个 意 义 上 转

保护油气层技术

保护油气层技术

保护油层技术的主要内容: 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以下成熟的系列技术: 1、岩心分析技术; 2、储层敏感性评价; 3、地层损害机理研究; 4、保护油层的工艺技术(核心是工作液技术); 5、保护油层的评价技术:室内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 矿场评价技术; 6、保护油层技术的配套和系列化; 7、保护油层技术的经济评价; 8、保护油层的计算机模拟技术。
特点: 1、将无法消除的造成油层损害的不利因素转化为保护 油层的必要条件,从根本上解决了正压差问题,大大 解放了钻井技术:对正压差大小、固相要求、浸泡时 间……都可不作要求。 2、只与油藏孔喉结构与泥浆中固相粒子级配有关,因 此适合于各类泥浆,多种油藏。 3、不必虑察固井的损害。 4、成本低,操作十分简单:对泥浆性能无大的影响, 且有利。 5、可完全解决钻井、完井过程中油层损害问题。
4、润湿性、毛管现象引起的地层损害 (1)水锁 (2)润湿反转 (3)乳状液堵塞 (4)气泡堵塞 …… 5、地层温度、压力变化引起的地层损害。
由于油层损害机理是油层保护技术的关键,而不同 油层及不同工艺的损害机理都不相同,因此在进行油 层保护技术研究时,必须作针对性的研究实验。
储层损害的评价技术: 室内评价: 模拟工作液体系及工况(地层岩心、温度、压 力……)对具体作业进行损害和保护评价,为现场实 用提供依据。 矿场评价: 试井评价:如表皮系数、损害系数、完善指 数…… 产量递减分析: 测井评价:
1、不该进入油层的工作液的液相、固相组分尽量不进入油层; 2、必须进入油层的工作液,必须与油层组成结构相配伍; 3、有可能则采用暂堵技术; 4、预防为主,但相应的解堵技术还是必要的; 5、必须让保护油层的各种技术措施与原作业环节的技术要求 协调一致; 6、各项保护油层技术应系统优化形成系列; 7、避免井下事故。 工作液是造成油层损害的普遍而主要的原因,但油层保护 又必须通过工作液来实施完成。

白云岩储层测井地质评价方法在勘探目标中的应用

白云岩储层测井地质评价方法在勘探目标中的应用
岩类 。( 1 在测井 响应上表 现 为 自然 电位 曲线 呈 图 )
1 位于黄骅坳陷中部 ,泥晶白云岩储层 分布于歧北凹陷的沙一下板 2 板 3板 4 、 、 油组 , 在水 动力较弱的局限洼地的滨湖相带较为发育 , 与泥岩 、 油页岩共生。岩石类型较多, 以生物灰岩、 泥晶白云 岩 、过渡岩性 、油 页岩 以及 灰色 泥岩组成 的正韵 律
层 由于其储集 类 型 、 岩性 等及 其复 杂 , 造成 地 质 、 测 井、 录井 等评 价储 层的 困难 , 延缓 了勘探 进程 。针对 这种状况 , 文 以测 井技术 为手 段 , 本 地质 沉积学 为基 础, 结合地球 物理 预测 技术 , 出 了泥 晶 白云岩 油藏 提 测井 地质综合 评价 方法 ,应 用 于歧北 凹陷沙一 下泥 晶 白云岩油 藏勘探 中 , 获得 了突破性 进展 。
2 测 井 岩性 识 别 明确 泥 晶 白云 岩展 布 规 律
21岩性识 别 .
由于泥晶白云岩储层岩性复杂的复杂性 , 造成 地层对 比、 积古背景研 究非 常 困难 。 沉 因此 岩性识 别 是地层对比、 沉积储层研究的关键。 不同的岩性在测 井响应特征上有明显的差异。岩性识别可利用沉积 背景特 征 、 岩性 配置关 系和测井 曲线 形态来 判别 , 泥 晶白云岩属浅湖湖湾亚相区半封闭 一 封闭洼地 。局 部地区相对低洼, 环境封闭, 由于水体蒸发盐度增大 沉积而成。在测井曲线上泥晶白云岩明显 区分其他
程度较高。沙一下湖相碳酸盐储层是歧北凹陷主要
目的层 系之一 ,发育生 物灰岩 、泥 晶 白云岩两 类储
对比、 沉积古背景研究非常困难。 因此有效进行特殊 岩性测井识别是关键。 不同岩性测井响应非常复杂 , 常规测 井技 术很难对 白云岩 储层进 行岩性 识别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位后,建立了该油田黏土矿物测井计算模型如下; 伊利石VYL一62.9一O。138U一0.138TH+
18.04K一0.646THK
蒙脱石VMT=27.47—0.42U+3.5"卜13.76K
一3.2丁HK
绿泥石yLN=9.63+0.78U一0.6487jH一4,Z8K+
2.56THK
高岭石VGL一18.90-0.32U+6.13TH一4.23K+
(收稿日期2007_01—30;HGF—074A5;编辑 张炳芹)
欢迎订阅2008年《精细石油化工》
《精细石油化工》杂志创刊于1984年。它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石化天津石油化工公司和中国石化 集团精细石油化工科技情报中心站联合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性期刊。作为化学工业类核心期刊连 续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2004),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 (cA)、荷兰Elsevier Bibliographic Databases、《中国期刊网》(www.chinajournal.net.cn)、《中国科学引文数 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石化文摘》、《中国石油文摘》等国内 外著名检索机构、数据库收录。
摘要为了快速、准确,有效地评价储层的敏感性,提出用测井方法评价储层敏礴性。在分析储层敏感性及其
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常规测井方法从涮井资料中提取与储层敏感性密切相关的岩石骨絮、泥质.分量、黏土矿物
和物性辱各项参数,以这些参数为基础进行储层敏感性与备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然后根据油田储层敏感性流动实
验资抖·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用理论排序表和相关性系数加权的方法来实现涮井评价储层的敏感性。建立了储层
敏感性与测井资料的解释模型,实现了用测井资料评价储层敏感性的目的。通过对实际井的处理分析结果表明.
由测井解释得到的储层敏蹲性结论与研究区的敏感性流葡实验基本一致。
美藿闭储层敏感性评价方法舞井资料解释模翌 防止地层损害
中圈分类号:TE258
文献标识码:A
研究储层敏感性对钻井液设计、及时发现油气 层保护油气层具有重要意义04]。敏感性评价采用 的一般方法是建立在岩心分析基础上的.直接由各 种岩心分析资料得出结论,这样取得的结果不能用 于取样分析井,因为实验分析需要时间长.同时需要 较大的资金投入。而利用测井资料评价储层的敏感 性是比较快捷的方法,即利用少量取心井的测井资 料进行刻度和测井建模,然后外推对未取心井的敏 感性进行评价,从而提高时效,同时还可以进行多井 的敏感性评价,进而可预测平面上的储层敏感性分 布特征r“。
石英vS=184.1—0.47M一1.29N一0.3P 长石VC=一32.1—0.04M+0.445N+0.16P
基金项目: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甘(2004BA616A02)部分内容。 第一作者简介:赵军,博士,副教授t1970年生,主要从事测井资科处理与综合解释、测井储层评价及地质研究。地址:四 川省成都市新都区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邮政编码610500;电话13981828271;E-mail:zhaojun_70@126.COIll。
《精细石油化工》为双月刊,大16开,80页,单月18日出版,每本定价8.00元,全年6期48.00元;国内 邮发代号:18—125;国内订阅处:全国各地邮政局;国外邮发代号:BM4379;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 总公司。
本刊承接彩色、黑白广告业务,愿热忱为国内外企业服务,宣传企业形象,推广产品及新技术。
2.38THK
式中,u、TH、K、THK分别代表能谱测井的铀、钍、
钾和钍钾比,%’nL、VMT.VLN、VGL分别为伊 利石、蒙脱石、绿泥石和高岭石含量,%。
采用了三孔隙度测井两两交会的斜率,即M、 N、P,来进行统计建模,因为这些斜率值比原始曲 线对岩石骨架岩性变化更敏感。定量求解骨架矿物 含量主要是依据普通薄片资料统计得出的石英、长 石和岩屑数据,建立与之关系密切的M、N、P统计 关系。实际处理时将M、N、P值乘以不同的系数。 以平衡它们对岩性变化的贡献。下面是根据该油田 薄片资料统计得到的石英、长石和岩屑模型:
t■}i●● _。
,Z£Z,£,/#t+■
:砖粤孕}粤≯‘o。‘
_
·
迄≤≤g蕊.t。-n…譬‘…“翟”。
萼 盯剐l ij;!:
}蔓
<叠
自 .蟛喜二饭,jji’:
g 莓齐寸i;;i1
凸 挚域=;!斟
害 i:#专誊暂熬
芝矗蔷!
l 碲援斗i

稀翁-:
秤强辅
6 8
必:i;=.i
霞一一}
7"2
雾L,宅 =
1尊
孔隙度舻=0.70263—0.241DEN 渗透率lgK=一1.853+2.95199--1.55419MD
粒 毛度 管中 半值 径l中gM值D=I0g. M—32o+.0. 09652+A1G.R 2419ZWC
式中,DEN为密度测井值。g/cm3;MD为粒度中 值,ram;ZWC为综合物性参数,△GR为自然伽玛相 对值。
裹2”井敏盛性预测对比检验 项目 速敏指数水敏指数盐敏指数酸敏指数碱敏指数
潮井计算0.2~O.4 04~0.7 0.4~O.7 0.3~0.4 0.4
测井结论中偏弱 中倔强 中偏强 中偏弱 中偏弱
里塑苎兰 翌 竺 竺 !兰 翌
由表2可以看出,先期的测井预测结果与实验 结果基本吻合。说明这套方法在本区具有较好的适 用性,能够为现场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第24卷第5期
钻 井液与 完 井液
2007年9月DRILLING FLUID&COMPLETION FLUID
文章编号:1001—5620(2007)05-0047—03
v01.24 No.5 Sept.Z007
储层敏感性的测井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赵军1祁兴中2赵伟新3孙建孟4
(1.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四川成都;2.塔里术油田分公司研究院,新疆摩尔勒f 3.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研究院,濮用河南}4.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东营)
的单相关回归公式系数,x。为储层敏感参数。由黏 土矿物分析、薄片、粒度、物性等资料整理后获得。
表1 储层敏感性参数与五敏之间的单相美分析表
3实际评价结果分析
应用上述方法,对研究地区某井进行了敏感性 评价分析,结果见图1。
-●■●t,
惶±!£S捌}}■■■1
I 三!些彗!啦}lime,
:I磷麓拭:: 冀亳iii匈?
应用粒度分析资料统计粒级小于0.063 mm的 颗粒累计重量百分比含量与自然伽马相对值的关 系,得到泥质含量模型:
Vm一100.47671+2.9541×AGR
式中,AGR为自然伽马相对值;Un为泥质含量,%。 应用物性、薄片、铸体薄片、粒度、压汞、扫描电
镜等岩心分析资料和测井资料统计回归,并利用敏 感性流动实验的结论剔除异常点,得到以下几种参 数模型:
1储层敏感性参数提取
利用测井信息结合岩心分析的物性、粒度、压 汞、薄片等资料,可提取反映储层敏感性的参数。如 自然能谱测井可确定黏土矿物类型和含量,密度测 井、中子和声波测井能确定岩石矿物类型、含量及泥 质含量、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并可实现未取心井的预 测分析。下面结合塔里木盆地某油田碎屑岩储层, 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敏感性参数与测井曲线的响 应关系。以岩石薄片分析及x衍射分析资料为基 础,利用自然伽马能谱和自然伽马测井曲线经岩心
I_
1i
《i
图1 T1井敏感性评价分析结果
万方数据
第24卷第5期
赵军等:储层敏感性的剐井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49
图1测井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井在4080~ 4340 m井段,速敏指数平均为0.2tO.4,速敏程度 为中偏弱,水敏指数平均为0.4~0.7,水敏程度为 中偏强,盐敏指数平均为0.4~o.7,盐敏程度为中 偏强,酸敏指数平均为0.3~0.4,酸敏程度为中偏 弱,碱敏指数平均为0.4,碱敏程度为中偏弱。该套 储层总体反映为较强的水敏和盐敏特征。评价结果 与后期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见表2。
因此,提出了在该区其它井钻进过程中,矿化度 不宜过高,并添加防水敏添加剂的建议,该建议在实 际钻井过程中起到了保护储层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行信,砂岩储层黏土矿物与油层保护.北京:地质出 版社,1992
[2]张绍槐,罗平亚等.保护储集层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 版社,1993
[3]雍世和.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山东:石油大学出 版杜,1996
地址:天津大港区天津石化公司《精细石油化工》编辑部 电话:(022)63804996/63804759 E-mail:jxsyhg@tpce.corn.cn 编辑部主任:张红
邮政编码:300271 传真:(022)63804996 主编:王立新 广告联系人t温飞
万方数据
《精细石油化工》的办刊宗旨是:报道国内外以石油为基础和与石油有关的精细化工方面的市场动向、生 产应用进展和科技成就。报道范围包括油田化学品、日用化工产品、纺织染整助剂、催化剂、功能材料、医药、 农药、皮革化学品、食品和饲料添加剂、胶粘剂、表面活性剂、工业水处理技术、合成材料助剂、炼油精细化学 品、电子化学品、精细化工中间体及当代精细石油化工科学与工业的众多新兴领域。《精细石油化工》是从事 精细石油化工领域的科技人员、经营管理干部以及院校师生必不可少的、适应性强的科技读物。
2储层敏感性评价方法
通过收集研究地区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资料, 并按层系整理与之相关的黏土矿物、地层水分析、物 性、薄片等资料,以这些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储层敏 感性与其影响因素的单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表1 中相关系数大小反映了主要敏感性影响因素与各种 敏感性的相关程度,即反映了它们对各种敏感性影 响的强弱程度。根据上述储层敏感性单相关分析, 提出了相关系数加权法,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