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河北省邢台市2014至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一调考试语文试题

邢台二中2014—2015年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一调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一、(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饿殍.(piǎo)逡.巡(qūn)弃甲曳.兵(yè)锲.而不舍(qì)B.中.绳(zhòng)骐骥.(jì)金石可镂.(lòu)其曲.中规(qǔ)C.庠.序(yáng)锦瑟.(sè)改弦.更张(xuán)瞠.目结舌(chēng)D.幽咽.(yè)江渚.(zhǔ)贻.笑大方(yí)间.不容发(jiān)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钩连潦倒地崩山催群山万壑B.峥嵘谪居冲波逆折众口烁金C.咨嗟惘然扪参历井海誓山盟D.崔嵬整顿司马清衫杜鹃啼血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僚倒萧索石砧兵刃既接B.迁徙须臾迸发防微杜渐C.堕落红绡振济东船西舫D.厮守孝悌惘然缠绵绯恻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与散文家林非先生聊天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他语气随和,娓娓而...谈.,我感到无拘无束,心情非常愉快。
B.打击盗版软件.保护知识产权无可非议....,但采取黑屏这一方式就过了头,这样做不利于软件事业的发展。
C.在世界经济徘徊不前.企业间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形下,没有什么企业联盟颠扑不破....,所谓的价格联盟也不例外。
D.王旭明做客杭州的形成排得很满,记者的采访只能见缝插针....地安排在他从宾馆前往浙江人文大讲堂的路上。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大学生“蚁族”生活实践队调查后认为,由于资历有深浅.能力有大小.学识有高低,不同人群的收入状况有差异是正常的。
B.钢琴家马克西姆那俊秀的五官、刺猬式的前卫发型和摇滚明星似的穿着,跟他的音乐一样散发着现代偶像的气息令人痴迷。
C.近年来,我国干旱发生频率居高不下,水资源危机日益严重,解决干旱地区的用水问题和全国性的节水行动已迫在眉睫。
河北省邢台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A(没有解释“游民的江湖”的内涵)2.D(江湖游民在统治者眼中“绝非良民”,大多被统治者视为异类、甚至匪类,但并不是说江湖人员都不是良民。
)3.C(“主流社会的规则”是“统治者所允许的规则”,但并不一定是“合理正确的规则”。
)4.C(保全)5.B6.C(“调和执政辅臣商议政事的不同意见”是魏裔介任吏部尚书时所为,“对他们的所有错误加以改正”夸大其辞,原文是“时有匡正”。
)参考译文:魏裔介,字石生,河北柏乡人。
清顺治三年考中进士,选庶吉士。
四年,被授予工部给事中。
五年,上书请求举行“经筵日讲”,按时为皇帝讲学,以提高皇帝的治国之术。
又上言:“燕赵之地的百姓,赶着牛包裹着粮食,率先依附朝廷。
这里相当于汉高祖的关中,光武帝的河内之地。
现在天下初定,屡次下诏免除赋税,但畿辅一带没有沾到实惠,应该严厉责备执行政策的官吏,向百姓彰显德信。
”一起上报给皇帝。
转为吏部官吏,因母亲去世回乡。
服满母丧之后,顺治九年,恢复旧职。
回复诏书上言:“现在上下言路不能通畅,满、汉两族之间有着十分明显的隔阂。
朝廷纲纪一天天松弛,法度一天天败坏。
请皇上升正殿办公,召集君臣,虚心咨询。
让部院科道等各级官员面奏政事,还要让史官在现场记录,来谋求补救时弊的真实策略。
”时当世祖亲政,裔介上书说:“州县遇到了灾荒,上报之后,按惯例应该减缓钱粮,马上停止征收,来杜绝小吏们的欺骗隐瞒。
并且拿出州县的存粮和贮存的库银,先行救济。
”这一进言下达给有关部门商议施行。
当时直隶、河南、山东几省遇到灾荒,裔介另外上书请求救济。
皇上命拿出库银二十四万两,分别派遣大臣赈灾,保全救活的灾民很多。
不久升任太常寺少卿,又升任左副都御史。
十三年,上书弹劾大学士陈之遴营私结党,陈之遴被解除官职,发配到辽阳闲住。
十四年,升任左都御史,皇上告诉他:“我提拔重用你,并非是由别人的推荐。
”裔介更加感动,把自己想说的话都告诉给皇上。
曾经为皇上上课,讲到汉文帝的《恤民诏》,于是例举应该首先施行的几条仁政。
河北省邢台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邢台一中2014-2015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年级语文试题李爱芬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答题卷共一张。
总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所有试题均应按题号把答案涂、写在答题卡(卷)相应的位置上,超出答题框或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唐代的山水诗,和以二谢为代表的南朝山水诗相比,呈现出崭新的风貌。
南朝山水诗所歌咏的对象不过是半壁河山,主要在东南一隅。
那时的诗人足未涉黄河,身未登岱岳,没有机会领略广袤中原的风光。
他们的山水诗,胸襟、气象、境界都受到很大的局限。
到了唐代,特别是盛唐时期,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为诗人提供了写作山水诗的最好条件。
许多诗人在其创作的准备期或旺盛期都曾有过一段漫游生活,他们的足迹及于大江南北、黄河上下。
被祖国多姿多彩的山水所培育起来的这一代诗人,他们写起山水诗来,论胸襟、论气象、论境界,就远非南朝人所能相比的了。
南朝的山水诗因为是在希企隐逸的风气中产生的,所以诗里常常流露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情趣。
这种传统的隐逸思想在唐代的山水诗里虽然也有所流露,但除此之外,唐代的山水诗里更多了两种感情,这就是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生活的感情。
正是这两种感情构成唐代山水诗思想内容方面的重要特点,使今天的读者讽诵之余仍然激动不已。
洋溢在唐代山水诗里的那种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那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仍然是我们的精神营养。
从艺术上看,南朝山水诗对山水景物的描写追求形似,崇尚工巧,缺乏神韵。
唐代山水诗脱离了对形似的追求,而致力于达到神似。
它们刻画山水,不滞于山容水态,而是力求把握和表现山水的个性。
自然山水成了诗人的朋友,或诗人自己的化身。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人和大自然,情和景,契合交融达到化境。
中国的山水诗到了唐代,才臻于完美、纯熟。
河北省邯郸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pdf

邯郸市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D。
该项内容体现为语文考试的改革,不涉及汉字本身的变革。
2.B。
“为了促进汉字改革”错,根据原文第3段。
孔子学院的建立应是适应“国际汉语热”和“让世界通过汉字、通过中华文化更立体地感知中国”。
3.A。
根据原义第2段,“让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阅读文化成果的能力”的是“推出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广汉语拼音三大举措,开始了扫除文盲的艰难任务”,简单地把原因归结为“汉字简化”是不恰当的。
4. C。
“而”均为顺承关系。
5. C。
两者均为被动句。
6. B。
“征拜尚书”中的“拜”,是任命某人做官、授予某人官职的意思。
7. B。
“义”,认为他有义气。
8. A。
只是李的想法,并没有付诸行动或未成为现实。
9.(1)我准备把年幼的太子托付给大臣,想来想去没有超过你比您更适合的人。
你过去不遗弃李密,现在难道会有负于我吗?(“属”、“越”、“遗”“岂”各1分,句意1分) (2)李一会儿沉醉不醒,太宗就脱下自己的御服给他盖上,李受太宗委托,被信赖就像这样。
(“俄而”、“覆”、补充主语各2分、被动句1分,句意1分) 10. 塑造了傲立不群(孤傲高洁),坚贞不屈的菊花形象。
从“不并百花”“独立疏篱”中可看出不随时俗、孤高傲世。
从“枝头抱香死,北风不落” 中突出其在肃杀的北风中,枯守枝头,抱香而死的不屈坚贞。
(3分)运用了托物言志(或象征、拟人)的表现手法。
借菊花的独立疏篱、抱香不凋,抒写了自己不惧强暴、忠于大宋的情怀。
(3分) 11. 抒发了不愿随从于世俗权贵、独守清高的人生追求和坚持气节、不仕元朝的爱国情操。
(1分)前两句写菊花远离百花丛,独自开放,表示自己不愿随从于世俗权贵,独守清高的精神。
(2分)后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表示自己诗人忠君报国、宁死不屈的精神。
(2分) 12.(1)学不可以已(2)彼与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3)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 (4)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13.(1)选B给3分,选E给2分,选A给1分,选C、D不给分。
河北省邢台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邢台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和第Ⅱ卷(表达)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选择题填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位置,写在试题上一律零分。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
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
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
宁静本身就是道,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
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
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等,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
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
如北宋画家王晋卿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卷》,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幽寒宁静之极。
③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
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家高旷怀抱的写照。
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
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
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天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云亭,孤云乱山影。
‛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一调考试语文(A)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怦然心动(pēng)
D、座落 宽宏大量 亘古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付账 风蚀 胁肩谄笑 避暑圣地
B、呛着 变幻 辨证论治 可掬可捧
பைடு நூலகம்
C、震撼 澄澈 做奸犯科 鳞次栉比
D、濡养 嬉戏 销声匿迹 灸手可热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B、母亲本来
,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
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
,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5、下列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8、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9、下列分析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作对比,无意中流露出了对底层劳动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知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
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
邢台二中2014—2015年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一调考试
河北省邢台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自信需要有底气,要强化文化自信,我们一定要弄清我们自信的底气何在中华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底气之根。
中华传统文化在发展的早期,各种思想学派精彩纷呈,多角度地体现中华智慧的全面性和丰富性。
恩格斯说过:“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发现以后的所有观点的胚胎、萌芽。
”这个论断同样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历史上思想学派众多,各有持论,各有辉煌,虽有差异,但不是彼此隔绝。
中华传统文化是由各派思想从各种角度切入的关于宇宙人生、治国理政、立德树人相异相成的大智慧,取之不竭、常用常新。
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是人文文化,它最关注的是现世而非来世,中华传统文化的现实关怀,并非没有超越性和神圣性。
中华传统文化把为国家为民族而勇于牺牲作为最高价值,其自身就包含超越性,即超越个人的利益,心中有“大我”而不是“小我”;具有神圣性,因为它怀有崇高的理想和信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身殉道、以身殉国,而不是临难图苟免,贪生怕死。
中华文化的创造性和时代性特征,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存在。
我们的文化历经5000年发展从未中断,全赖这种创造力。
一种没有创造力的文化,就是没有生命力的躯体。
尤其处在发展迅速、风云变幻、竞争激烈的当代世界,一个国家仅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而不能创造出与时代相符合的当代文化,不会拥有足以自信的文化底气。
文化遗产是历史,它代表先人的创造和智慧。
一个民族的文化不仅要有传统性,还要有现代性。
因为传统文化遗产要发挥它泽被子孙后世的作用,不能只依靠祖先的荫应,而应该是后世子孙的继承、发展和创造。
历史证明,民族文化遗产无论怎样丰富,后代都不可能坐享其成。
这是北非、西亚曾经辉煌的文明古国的当代命运告诉我们的真理。
文化自信的底气不仅来自传统的辉煌,而且更有赖于现实的灿烂。
邢台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邢台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请根据下面一则消息,先拟出一个新闻性标题,再写一则观点性简评。
据《潇湘晨报》报道2014年10月1日至3日,游客只要背出《岳阳楼记》,就能获得一张“免费门票”,凭此票可免费畅游岳阳楼。
三天中,共有3 300余人以这种方式获得了岳阳楼的门票。
岳阳从2013年春节推出背《岳阳楼记》领免费门票活动,目前已有数万名游客通过背诵免费登上了岳阳楼。
(1)新闻性标题(10字内):________(2)观点性简评(20字内):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20高三上·吉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影视IP再现,老牌组合重逢……近来,“怀旧梗”在综艺荧屏上频刷存在感,引发了一波又一波“回忆杀”。
不少网友感慨,综艺节目为什么越来越流行“怀旧”了?因为有需求。
当“郭芙蓉”和“白展堂”唱起《武林外传》的主题曲《侠客行》,不少观众感慨13年过去了;目睹黄日华版《天龙八部》的主演们时隔22年再次重聚,不少网友表示被击中泪点……近年来,从83版《西游记》《红楼梦》到《新白娘子传奇》《炊事班的故事》《射雕英雄传》,越来越多经典影视剧在综艺节目的舞台上“情景再现”,让观众一边感动得流下眼泪,一边感慨自己逝去的青春。
这背后,是经典IP的杀伤力,是观众对于情怀的强烈需求。
而需求意味着生产力。
经典影视剧承载着一代代观众的集体记忆,本身就自带话题,自带流量。
环顾影视圈,怀旧早已从文化景观转化为一种经济现象,从电影、小说到游戏、歌曲,莫不如此。
商家售卖情怀,以期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用户购买回忆,获得某种程度的心理满足。
综艺节目,也是一样。
它们站在经典影视剧的“肩膀”上,用综艺与怀旧碰撞,得出高收视率、高关注度的成果——这种形式直接、有效,也因此备受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