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导学提纲

合集下载

我的老师初中教案

我的老师初中教案

我的老师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课文《我的老师》,使学生了解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 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朗读和理解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 学会尊敬和热爱老师。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 学会如何尊敬和热爱老师。

教学准备:1. 课文《我的老师》2. 相关教学挂图或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一下,他们曾经遇到过的好老师,让学生谈谈他们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 引入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我的老师》。

二、朗读课文(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三、理解课文(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 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教师进行讲解。

四、热爱老师(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敬和热爱老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老师的作文。

2.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之情。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课文《我的老师》,学生能够了解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尊敬和热爱老师的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之情。

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进行教学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语文《我的老师》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文《我的老师》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文《我的老师》教案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语文《我的老师》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了解老师的职责和角色,对教师有初步的认识。

2. 学习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老师,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孩子的尊重师长的情感,增进师生关系。

二、教学内容:1. 介绍教师的角色和职责2. 分享自己与老师的互动经历3. 学习描述老师的特征和行为4. 创作“我心中的好老师”画作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思考:“你们知道老师是做什么的吗?”、“你最喜欢哪个老师?为什么?”等问题,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2. 新授(20分钟)(1) 介绍教师的角色和职责。

可以通过讲故事、看图片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到老师不仅是教我们知识的人,也是关心我们生活的人。

(2) 分享自己与老师的互动经历。

鼓励孩子们分享他们和老师之间的小故事,如老师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或者在课堂上一起做游戏等。

(3) 学习描述老师的特征和行为。

例如,“我的老师有一头长长的头发”,“我的老师总是笑眯眯的”。

3. 实践操作(20分钟)组织孩子们创作一幅“我心中的好老师”的画,让他们用画笔描绘出心目中的好老师形象。

4. 总结(5分钟)请孩子们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解释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描绘他们的老师。

最后,老师可以总结一下今天的课程,强调尊师重道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他们在创作画作时的投入程度,以此来评估他们是否理解了老师的职责和角色,是否能准确地描述自己的老师。

五、课后作业:请孩子们回家后向父母分享今天学习的内容,也可以邀请父母一起参与完成“我心中的好老师”的画作。

六、教学反思:根据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反应和课后的反馈,反思本次教学的效果,以便在下次教学中进行改进。

《我的老师》导学案

《我的老师》导学案

高邮市____初中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订正、笔记栏一、目标导航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3.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重点:1.学习本文线索,理清文章思路。

2.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难点:理解、揣摩语句,体会思想感情。

二、预习导学1.一读课文, 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褪.色()卜.问()焚.香()黑痣.()(2)辨析下列各组字的形、音、义。

即()孤()卷()蜜()恋()既()弧()券()密()念()2.二读课文,完成(1)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各用一个小标题概括,写在下面。

(2)从文中找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

3.三读课文,记录预习过程中的困惑。

三、课堂互动探究(一)交流讨论“预学导学”部分的知识。

订正、笔记栏(二)一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阅读课文,同时思考:本文记叙的七件小事中,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详写:略写:作用:2.这七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安排的?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三)二读课文,深入分析1.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3.记叙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但有时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也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试从课文找出,分析一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四)三读课文,仔细品味1.文中“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一句中“狡猾”一词在这里是什么含义?它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你能说说它的表达效果吗?2.“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如果删去“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行不行,为什么?3.“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回答。

”加点的词....地往外就走。

”“我模模糊糊能否互换?为什么?(五)总结全文。

《第六课我的老师》教案

《第六课我的老师》教案
作者介绍
简要介绍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以及与课文相关的作品,以便学 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
课文内容解析
主题思想
概括课文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所表 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段落分析
对课文进行分段,并对各段进行详细解析,包括段 意、重点词语和句子等。
写作手法
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如修辞、表现手法等,以便 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
定期反馈
教师应在每个单元或章节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总 结性的反馈,帮助他们梳理所学知识,明确下一 步的学习方向。
激励性反馈
教师在反馈时应注重激励学生,肯定他们的进步 和优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06
课后拓展与延伸
相关阅读材料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老师》作者魏巍的其它作品,如《东方》 《地球上的红飘带》等,以了解作者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 涵。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01
02
03
04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回答问题的质量以及小组讨论 的表现,以此评估学生对课程 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作业和测验
通过布置作业和进行测验,了 解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 ,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知 识漏洞。
自我评价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 行反思和评价,培养他们的自 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仿写 、扩写等方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 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之 心。
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02

我的老师导学案

我的老师导学案

《我的老师》导学案学习导航1、了解课文大意,概括出七件事例,体会真挚的师生感情。

2、学习课文围绕中心多角度选材,详略得当组织材料的写作手法。

3、品味文章质朴的语言,体会关键词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黑痣.()卜.问()焚.香()磕.头()褪.色( )模.仿()海鸥.() tuì( )色 fén( )烧 kē( )头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温和柔顺(多用于形容女性)。

()(2)形容心地纯洁,像清澈的水一般。

()(3)留恋,舍不得离开。

()(4)争执的事情。

()(5)纯洁真挚。

()(6)诡计多端,不可信任。

()3、填空巍巍,原名____,曾用笔名____,河南郑州人,著名的___、____家。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______,长篇小说_____。

相关链接1、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时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我的老师》最早发表于1956年10月。

巍巍写的是与自己分别二十多年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

课堂导学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课文记叙了有关蔡老师的哪几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件事哪些比较详细?哪些比较简略?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二、合作探究1、所记的七件小事,显示了蔡老师美好的心灵,请问这七件小事的顺序可否打乱?为什么?2、文章的感情线索是什么?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语言品析本文的感情波澜不是荡漾在字面上,而是蕴含在平实的文字里,好像一股涓涓细流,绵长深远。

体会下列加横线的词语的作用:1、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2、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3、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五、达标练习1、蔡老师是一个的老师,“我“是一个的学生。

2、《我的老师》一文的感情线索是_“我的蔡老师”。

3、文章记叙了作者儿童时代生活在老师身边的七件小事,表现了,也表现了作者对温柔敦厚的蔡老师的。

《我的老师》导学案

《我的老师》导学案

6我的老师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3、体会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重点难点1、真挚的师生感情。

2、体会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记事写人有主有从、详略得当。

学法指导:带着问题读书,读出问题的答案。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有人说:“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老师像蜡烛,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

”“老师是人梯,载着学生攀登科学的高峰。

”同学们,从幼儿园到现在,有很多老师教过你们,这些老师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他们给了你们哪些支持、鼓励和帮助呢?哪位老师使你终生难忘呢?你们也许也写过“我的老师”这类作文,写得好不好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著名作家魏巍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察警芝的一篇文章,比较一下,有没有课文写得那么生动,有真情实感。

知识建构,分享积累:1、介绍作者、解题。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

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

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

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入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

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

“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

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叙写自己最难忘的老师的。

2、写作背景上世纪50年代,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教育是人才的摇篮。

因此振兴教育被提上议事日程。

1956年9月底,应《教师报》之约,魏巍写了这篇《我的老师》。

自主学习,探究新知:1、分别给多音字、形近字注音组词。

多音字:觉形近字:磕、瞌、嗑2、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3、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这七件事是如何贯串起来的?七件事的次序可以不可以打乱?为什么?合作讨论,交流展示:1、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3、“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什么改用第二人称“你”?4、“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如果删去“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行不行,为什么?5、“我”凭什么认为“她爱我们。

《我的老师》导学案

《我的老师》导学案

五校连片“三自”学习模式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我的老师》
魏巍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2、借助辅导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3、揣摩文章的语句,体味关键词句在语句中的意义和作用。

4、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

当堂练习:
⒈给加点字注音或写汉字
旋.即()教诲.()炽.热()半晌.()
痣.()卜.问()时辰.()褪.色()
kē()头tuì()色yú()钱焚.香()
⒉填空
(1)本文作者,是当代著名的。

他的主要作品有。

(2)本文是篇回忆性。

作者在文中回忆的老师名叫。

⒊文中“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句中“狡猾”一词在这里是什么含义?它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你能说说它的表达效果吗?
⒋当“我”遭到其他孩子的奚落时,蔡老师给“我”写了一封“劝慰信”。

信中写了些什么呢?请你根据上下文展开联想,补写出这封信的内容。

提示:一定要以蔡老师的口吻来写,可别掉了“你是一个心清如水的孩子”这句话。

《我的老师》导学案

《我的老师》导学案

《我的老师》导学案学生姓名: 班级: 组别:学习目的:1、了解课文大意,体会文章当中真挚的师生感情。

2、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学习记事写人详略得当的写法3.体味关键词句在语句中的意义和作用重点难点:1.、学习作者传神、细腻的描写方法和质朴的语言2、围绕中心选材的写法学法指导:1、浏览,圈点重点语段感悟其中蕴含的感情;精读,感知作者的写作布局谋篇的方法;品读,体会人物的人格魅力。

2、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作品的内涵。

使用说明:了解人物刻画的常见手法;熟读课文,根据内容概括人物的形象。

课前预习(一)自己搜集有关魏巍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冲关”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黑痣.( ) 卜.问吉凶( ) 焚.香( ) 磕.头( )马zōng( ) 褪( ) 磕( ) 诅咒( )2.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分别写的什么,划分段落。

3.在“我”的眼里蔡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分析。

4.找出有关“我”的心理描写的句子,在文中做好记号。

思考作用。

课堂导学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课文记叙了有关蔡老师的哪几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这几件事哪些比较详细?哪些比较简略?2.这几件小事在表情达意和写作材料的安排上有什么内在联系?3. 文章的感情线索是什么?4.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合作探究1、.第一段的作用?2、理解下列加横线的词语的作用:⑴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⑵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⑶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3、文章中主要运用了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你试着从文中找出几处这样的地方来。

4、为了抒发感情,作者也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

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三、达标练习1、你喜欢蔡老师吗?为什么?2、你心目中的好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3、举一两件令你感动的事例,介绍你的一位老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流展示
交流自主学习部分。
反馈提高
想一想,好好想一想,从幼儿园时想起,一定有哪位老师让你最难以忘怀,好啊,那就拿起笔来吧,写一写那位让你难以忘怀的老师啊!
知识梳理
相信本节课你一定有很多收获,整理一的知识。.
学习感悟
学习了本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内容,你有哪些感悟。
呼兰区利民二中“352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提纲
学习课题:《我的老师》班级:七年学习人:小组:学习时间:学科:语文
我的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习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
3
理解文章表现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揣摩人物的人格魅力。
学习难点
学习写人记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导航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标注出自然段。(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认为那些字词应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2、简介作者
3、“我”对蔡老师的总体印象是什么?(用原文作答)
4、文中记叙了哪七件事?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5、你觉得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结合文中七件事来说一说。
概括事件: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内容
学法提示
自主学习
详略得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在一篇文章中,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次要的不能详写;但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可见,详写和略写是两种互为补充的表达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