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合集下载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详细解释各类抗生素特点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详细解释各类抗生素特点

有关物质
异构体:
异构体 B异构体 A异构体 相对保留时间 判断 0.9 1.0 与A、B异构体峰面积 和之比应为0.48~0.55
• 有关物质 高低浓度自身对照法(1%)
有关物质 相对保留时间 判断 △3-异构体 1.2 不得大于对照液主峰面 积之和的1.5倍(1.5%) E异构体 1.7和2.1 不得大于对照液主峰面积 之和(1.0%) 其他杂质 不得大于对照液主峰面积 之和的1/2(0.5%) 所有杂质 不得大于对照液主峰面积 之和的3倍(3.0%)
青霉素类
CH 2
COHN O N
S
CH 3 CH 3 COOH
青霉素
(青霉素G、苄青霉素)
CH 2 NH 2
COHN O N
S
CH 3 CH 3 COOH
氨苄西林 (氨苄青霉素)
HO
CH 2 NH 2
COHN O N
S
CH 3 CH 3 COOH
阿莫西林 (羟氨苄青霉素)
CH2
COHN O N
羟甲基糠醛 蓝紫色
• 例:阿米卡星的鉴别反应:取本品约 10mg,加水1ml溶解后,加0.1%蒽酮的 硫酸溶液4ml,即显蓝紫色。
(三) N-甲基葡萄糖胺反应 (Elson-Morgan反应)
链霉素 N 甲基葡萄糖胺
水解
新霉素 巴龙霉素
乙酰丙酮 OH-
吡咯衍生物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H+
对照品 相同条件 比较t R 供试品
(四)光谱法
1、 IR法
1
β-内酰胺环 VC O 酰胺 VC O
1815 ~ 1740cm
1
1710 ~ 1690cm
羧酸离子 1600cm-1,1410cm-1

第十章 抗生素资料讲解

第十章 抗生素资料讲解

图 麦芽酚(Maltol)反应式
色谱法鉴别
(1)薄层色谱法 《中国药典》(2010年版)采用该法对本 类抗生素进行鉴别。
如对硫酸庆大霉素的鉴别方法:取供试品与标准品,分别加 水制成每1ml中含2.5mg的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 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临用前于105℃活 化2小时)上;另取三氯甲烷-甲醇-氨溶液(1:1:1)混合振摇, 放置1小时,分取下层混合液为展开剂,展开后,取出薄层板, 于20-25℃晾干,置碘蒸气中显色,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数、 位置和颜色应与标准品溶液主斑点数、位置和颜色相同。
2.光谱法
(1)红外吸收光谱法(IR) 红外吸收光谱是一种专属性 较高的鉴别方法,反映了分子固有的结构特征。各国 药典对收载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几乎均采用了本法进 行鉴别。
(2)紫外分光光度法(UV) 通常利用最大吸收波长鉴 别法,即将供试品溶液配成适当浓度的水溶液,测定 紫外吸收光谱,根据其最大吸收波长或最大吸收波长 处的吸收度进行鉴别。
本类药物的鉴别试验,现版药典采用的方法主要为IR、HPLC 和TLC法。
1.色谱法 利用比较供试品与对照品主峰的保留时间(tR)或斑点的比
移值(Rf)是否一致进行鉴别。HPLC法一般都规定在含量测 定项下的色谱图中,供试品与对照品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一 致。
2010版药典对抗生素药物的鉴别试验一般都设立了HPLC法 和TLC法两种方法,规定可在两种鉴别方法中任选一种。
测定法 取供试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 相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约含1 mg的溶液, 精密量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另取头孢噻肟对照品,同法测定。按外标法 以峰面积计算供试品中C16H16N5O7S2的含量。

药物分析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的分析

药物分析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的分析
3.酸性与溶解度: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分子中的游离 羧基具有相当强的酸性,大多数青霉素类化合物的pKa 为2.5-2.8,能与无机碱或某些有机碱形成盐。 4.紫外吸收特性
三、鉴别
1. 呈色反应
1)异羟肟酸铁反应——β–内酰胺环
β–内酰胺类 NH2OH·HCl 异羟肟酸 Fe3+ 显色
NaOH
H+
三、鉴别
✓ 色谱条件: 固定相:应选用与供试品分子大小相适应的填充剂 流动相:水或缓冲液,pH2-8,有机溶剂比例不超过30%
✓ 色谱系统适用性:理论板数、分离度、重复性、拖尾因子 R=二聚体的峰高/单体与二聚体之间的峰谷(R>2.0)
✓ 定量方法: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面积归一化法 限量法 自身对照外标法
2.有关物质和异构体——HPLC法
UV
如头孢唑林钠的紫外鉴别法:取本品适量,精 密称定,加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每ml中约含16ug 的溶液,在272m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吸收系数 为264-292.
三、鉴别
4. 焰色反应——K+、Na+
四、有关物质与检查
1.聚合物——分子排阻色谱法 ✓ 原理:为凝胶色谱柱
的分子筛机制。
1.聚合物——分子排阻色谱法
11.919 13.954
2.401
头孢呋辛酯A、B异构体 头孢呋辛酯Δ3-异构体 头孢呋辛酯E-异构体 色谱柱:C18 流动相:0.2mol/L磷酸二 氢铵-甲醇(62:38) 检测波长:278nm
峰高(mAU)
60
40 1
20
0 0
2 3
BA
△3-
E
E
4
5
6
10
20
30

第十一章 抗生素

第十一章 抗生素
8
5.变色酸-硫酸呈色反应 如阿莫西林加变色酸-硫酸试剂混合后, 于1500C加热2~3min,呈深褐色。 6.与重氮苯磺酸呈色反应 头孢菌素族7位侧链含有—C6H5—OH基 团时,能与重氮苯磺酸试液产生偶合反应, 显橙黄色。 7.与铜盐呈色 头孢氨苄加醋酸、硫酸铜、氢氧化钠试 液后,生成铜配位盐,显橄榄绿色。
40
l测定法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 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0.1mg的溶液,精密量 取10u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苯唑 西林对照品适量,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 计算供试品中C19H19N3O5S的含量。
41
例2 头孢哌酮
l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无臭,味微苦;有引湿性。 l本品在丙酮或二甲亚砜中溶解,在甲醇或乙醇 中微溶,在水或乙酸乙酯中极微溶解。
47
l测定法
取本品约50mg,精密称定,置100ml 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 20u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头孢 哌酮对照品,先加上述磷酸盐缓冲液适量助溶后, 再用流动相定量稀释成每1ml中含0.5mg的溶液, 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供试品中 C25H27N9O8S2的含量。
3
第二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本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族和 头孢菌素族,它们的分子结构中 均含有β-内酰胺环,故统称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
4
二、鉴别试验
(一)
钾、钠盐的火焰反应
5
(二)呈色反应
1.羟肟酸铁反应
羟胺 青霉素/头孢菌素 碱性环境 羟肟酸 稀酸 高铁离子
紫红色 红褐色
红棕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氨苄西林 头孢氨苄

抗生素分析报告

抗生素分析报告

抗生素分析报告背景介绍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细菌的药物,对于许多细菌感染的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滥用和不当使用,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因此,对于抗生素的分析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分析方法为了对抗生素进行分析,我们需要以下步骤:步骤一:样本收集从不同的渠道收集不同类型的样本,包括水源、土壤、动物组织等,以覆盖不同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抗生素。

步骤二:样品预处理对于不同类型的样本,需要进行不同的预处理方法。

例如,对于水样,可以采用浓缩、过滤等方法;对于土壤样品,可以采用提取和洗涤等方法。

步骤三:抗生素提取将样品中的抗生素提取出来,常用的方法包括固相萃取、液液萃取等。

根据样品的性质和抗生素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

步骤四:色谱分析使用色谱技术对提取出的抗生素进行分离和定量。

常用的色谱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GC)等。

根据不同的抗生素特性选择合适的色谱方法。

步骤五:数据处理和分析对于得到的色谱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可以使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如Origin、Matlab等,进行峰面积计算、峰识别等操作。

结果与讨论通过以上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得到抗生素在不同样本中的含量情况。

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水样中,检测到了若干种常见的抗生素,其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含量相对较高,可能与水源受到污染有关。

2.在土壤样品中,发现了多种抗生素,这可能与农田中的抗生素使用和养殖业的废弃物排放有关。

3.在动物组织样品中,抗生素的含量较高,这可能与畜禽养殖业中抗生素的滥用有关,需要引起重视。

结论通过抗生素分析报告,我们得到了不同样本中抗生素的含量情况,并发现了一些问题。

为了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和耐药性的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对于抗生素的监管和合理使用,提倡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方案,并加强对于环境中抗生素的监测。

参考文献1.张三, 李四. 抗生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分析化学, 2018, 46(3): 123-135.2.王五, 赵六. 抗生素耐药性和滥用问题研究综述. 医学研究杂志, 2019,38(2): 56-69.。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二)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二)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二)一、X型题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要求考生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盐酸美他环素的检查项目有A.无菌B.水分C.有关物质D.吸收度E.热答案:CD2. 硫醇汞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青霉素V钾片的含量时,所需试剂有A.硝酸汞B.二氯化汞C.咪唑D.青霉素VE.青霉素V钾答案:BCD3. 青霉素钠的无菌检查时需用A.鲎试剂B.需氧菌培养基C.厌氧菌培养基D.真菌培养基E.青霉素酶答案:BCDE4. 硫酸链霉素的特征鉴别反应为A.坂口(Sakaguchi)反应B.茚三酮反应C.N-甲基葡萄胺反应(Elson-Morgan反应)D.麦芽酚(Malt0I)反应E.羟肟酸铁反应答案:AD5. 青霉素族抗生素药物分子结构中6-氨基青霉烷酸(母核)的组成包括A.苄基B.β-内酰胺环C.噻唑环D.氢化噻唑环E.羟苄基答案:BD6. 茚三酮反应可用于质量控制的药物有A.硫酸链霉素B.硫酸庆大霉素C.氨苄西林D.头孢羟氨苄E.青霉素钠答案:ABCD7. 微生物检定法测定的药物为A.硫酸阿托品B.硫酸链霉素C.罗红霉素D.硫酸庆大霉素E.盐酸美他环素答案:BCD8. 坂口(Sakaguchi)反应所需用的试剂为A.三氯化铁试液B.8-羟基喹啉C.重氮苯磺酸试液D.次溴酸钠E.链霉胍答案:BD9. 汞量法测定青霉素钠或青霉素V钾含量的主要反应有A.酸碱中和反应B.沉淀反应C.水解反应D.Hg2+与巯基的反应E.Hg2+与水解产物(青霉胺)的反应答案:CDE10.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的基本性质A.β-内酰胺环的不稳定性B.紫外吸收特性C.游离酸及其无机盐或有机碱盐的溶解特性D.旋光特性E.干燥粉末较稳定及其水溶液的不稳定特性答案:ABCDE1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含量测定方法应为A.酸碱滴定法B.紫外分光光度法C.碘量法D.硫醇汞盐法E.铜盐法答案:ABCDE12. 用于测定青霉素族抗生素类药物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应包括A.差示紫外分光光度法B.三点校正法C.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D.硫醇汞盐法E.酸水解法(铜盐法)答案:DE13. 四环素类抗生素药物能和高铁离子形成红色配位化合物;与钙、镁离子形成不溶性盐的依据为A.分子结构中具有四骈苯环B.分子结构中具有酚羟基C.分子结构中具有烯醇基D.分子结构中具有二甲氨基E.分子结构中具有酰胺基答案:BC14. 检查盐酸美他环素的吸收度控制的杂质有A.N,N-二甲氨基苯胺B.差向异构体C.脱水美他环素D.其他杂质E.有关物质答案:BCD15. 属于氨基糖苷类的抗生素药物有A.罗红霉素B.盐酸美他环素C.青霉素钠D.硫酸链霉素E.硫酸庆大霉素答案:DE16. 青霉素V钾的检查项目有A.细菌内毒素B.无菌C.水分D.吸收度E.N,N-二甲基苯胺答案:CD17. 罗红霉素需检查A.异常毒性B.水分C.碱度D.有关物质E.降压物质答案:ABCD18. 盐酸美他环素的鉴别试验为A.紫外分光光度法B.HPLC法C.C1-的反应D.茚三酮反应E.坂口反应答案:ABC19. 促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类药物降解的因素有A.β-内酰胺酶B.羟胺C.酸性介质D.碱性介质E.中性介质答案:ABCD20. 青霉素钠的鉴别反应有A.钾盐的火焰反应B.钠盐的火焰反应C.抑菌试验D.沉淀反应E.红外光谱法答案:BCDE21. 青霉素钠应检查项目为A.细菌内毒素B.无菌C.水分D.吸收度E.Clˉ答案:ABCD22. 氨苄西林的检查项目有A.N,N-二甲基苯胺B.水分C.无菌D.吸收度E.细菌内毒素答案:AB23. 汞量法测定青霉素钠或青霉素V钾含量时,需用A.硝酸汞滴定液(0.02mol/L)B.醋酸盐缓冲液(pH4.6)C.1mol NaOH溶液D.1mol HNO3溶液E.汞-硫酸亚汞电极答案:ABCDE24. 硫酸链霉素与硫酸庆大霉素共有的鉴别反应为A.Maltol反应B.Sakaguchi反应C.茚三酮反应D.Kober反应E.Elson-Morgan反应答案:CE25. 罗红霉素应检查的项目为A.水分B.异常毒性C.碱度D.有关物质E.无菌答案:ABCD26. 中国药典(2000年版)采用HPLC法测定头孢唑林钠的含量,测定方法包括A.填充剂的选用B.仪器校正C.内标溶液配制D.测定步骤E.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答案:CDE27. 青霉素钠的检查项目有A.细菌内毒素B.无菌C.C组分D.吸收度E.水分答案:ABDE28. 以下鉴别反应中哪些反应不能用于抗生素类药物的鉴别试验A.羟肟酸铁反应B.麦芽酚反应C.Kober反应D.Zimmennan反应E.Elson-Morgan反应答案:CD29. N-甲基葡萄糖胺反应(Elson-Morgan反应)包括的反应进程A.某抗生素药物水解产生N-甲基葡萄糖胺B.N-甲基葡萄糖胺于碱性介质中与乙酰丙酮进行缩合反应,生成吡咯衍生物C.所产生吡咯衍生物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酸性醇溶液(Ehdich试剂)反应,生成红色缩合物D.某维生素类药物在三氯醋酸存在下,经水解、脱羧、失水变为糠醛E.糠醛再与吡咯缩合生成蓝色产物答案:BC30.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某些药物发生羟肟酸铁呈色反应过程应包括A.在碱性介质中与盐酸羟胺反应B.在酸性介质中与高铁离子反应C.和茚三酮的呈色反应D.和碱性酒石酸铜试液发生双缩脲呈色反应E.和变色酸-硫酸发生呈色反应答案:AB31. 碘量法测定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的主要反应包括A.溶解试样B.定量地进行水解反应C.定量地进行中和反应D.水解产生的青霉噻唑酸在酸性条件下被碘定量地氧化E.被测药物在酸性条件下被碘按化学计算量氧化答案:BD32. N-甲基葡萄糖胺的反应鉴别硫酸链霉素或硫酸庆大霉素时,应该用A.8-羟基喹啉B.对二甲氨基苯甲醛C.乙酰丙酮D.硫酸铁铵E.次溴酸钠答案:BD33. 铜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青霉素族抗生素类药物的依据(原理)为A.本类药物降解为青霉烯酸,在320nm~360nm处有强烈吸收B.本类药物于弱酸性介质中降解为青霉烯酸,因其稳定性差,故加铜盐使成稳定的螯合物C.本类药物于弱酸性介质中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盐D.本类药物的溶液和硫酸铜-枸橼酸试液反应,生成稳定的铜螯合物E.本类药物溶液加硫酸铜-枸橼酸试液,加热75℃30min,则生成稳定螯合物,其为λmax320nm 答案:BE34. 青霉素钠的红外光谱中特征吸收峰是A.Νcoo-1625,1420cmˉ1B.νC=O(β-内酰胺)1780cmˉ1C.νN-H(仲胺)3360cmˉ1D.νC=O(仲酰胺)1705cmˉ1E.νC-H(单取代苯)760cmˉ1答案:ABCDE35. 用于测定青霉素族抗生素药物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应包括A.差示紫外分光光度法B.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C.铜盐法(酸水解法)D.硫醇汞盐法E.解联立方程法(解线性方程法)答案:CD36.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包括A.青霉素族药物B.氨基糖苷类药物C.大环内酯类药物D.四环素类药物E.头孢菌素族药物答案:AE37. 头孢羟氨苄的鉴别试验是A.红外光谱法B.紫外光谱法C.HPLC对照品对照法D.水解反应E.沉淀反应答案:ACA.青霉素钠B.青霉素v钾C.氨苄西林D.头孢羟氨苄E.罗红霉素答案:ABCDE39. 头孢羟氨苄的检查项目有A.N,N-二甲基苯胺B.有关物质C.无菌D.细菌内毒素E.水分答案:BE40. 青霉素族和头孢菌素族抗生素药物分子结构的差异在于A.不对称碳原子数B.侧链数C.所含杂环的类型D.分子结构中所含原子种类E.同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答案:AC4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类药物的主要鉴别试验有A.沉淀反应B.呈色反应C.火焰反应E.色谱法答案:ABCDE42. 硫酸庆大霉素的检查项目有A.C组分B.无菌C.异常毒性D.细菌内毒素与降压物质E.水分与硫酸盐答案:ABCDE43. 硫酸链霉素的检查项目有A.异常毒性B.热源C.无菌D.降压物质E.干燥失色答案:ABCDE44. 硫酸庆大霉素的鉴别反应有A.TLCB.茚三酮反应C.N-甲基葡萄糖胺的反应D.麦芽酚反应E.坂口反应答案:ABC45. 盐酸美他环素的鉴别试验有A.紫外分光光度法B.HPLCC.Cl-的反应D.红外光谱法E.麦芽酚反应答案:ABC46. 青霉素钠的特性有A.紫外吸收B.易水解开环C.易溶于水D.水溶液加稀盐酸可产生白色沉淀E.具有羟肟酸铁反应答案:ABCDE47. 青霉素v钾的鉴别试验有A.钾盐的火焰反应B.水解反应C.红外光谱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E.沉淀反应答案:ABCD48.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为A.酸碱滴定法B.碘量法D.溴量法E.紫外分光光度法答案:ABCE49. 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物有A.青霉素钠B.青霉素V钾C.氨苄西林D.头孢羟氨苄E.罗红霉素答案:ABCD50. 硫酸链霉素的鉴别试验有A.N-甲基葡萄糖胺的反应B.茚三酮反应C.麦芽酚反应D.坂口反应E.Kedde反应答案:ABCD51. 硫醇汞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青霉素族抗生素药物时,应该用以下哪些试剂A.硫酸铜溶液B.枸橼酸溶液C.咪唑溶液D.氯化汞溶液E.硫酸铜-枸橼酸试液52. 微生物检定法测定含量的药物有A.罗红霉素B.硫酸链霉素C.硫酸庆大霉素D.盐酸美他环素E.氨苄西林答案:ABC53. 酸碱滴定法测定苯唑西林钠含量时,为什么采用剩余滴定法并做空白试验A.影响因素较多B.干扰物质较多C.测定反应(滴定反应)的速度太快D.滴定反应的速度较慢E.消除干扰因素的影响答案:ADE54. 坂口反应鉴别硫酸链霉素所用试剂有A.对二甲氨基苯甲醛B.8-羟基喹啉C.次溴酸钠D.NaOH试液E.乙酰丙酮答案:BCD55. 硫酸链霉素与硫酸庆大霉素共有的鉴别试验有A.N-甲基葡萄糖胺的反应C.麦芽酚反应D.坂口反应E.红外光谱法答案:AB56. 头孢羟氨苄中检查的有关物质中应包括A.N,N-二甲基苯胺B.7-对羟基苯甘氨酸C.7-氨基去乙酰氧基头孢烷酸D.其他有关物质E.其他甾体答案:CD57. 罗红霉素鉴别试验有A.TLCB.红外光谱法C.麦芽酚反应D.坂口反应E.紫外光谱法答案:AB58.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不能被碘氧化,而其水解产物(青霉噻唑酸)则能在酸性条件下(pH4.5)被碘氧化,因这一氧化还原反应易受温度、pH值、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该反应耗碘没有固定量的关系,难以准确地测定药物含量。

抗菌药物与抗生素类的分析

抗菌药物与抗生素类的分析

A
B
TLC法 HPLC法 IR法
与丙二酸反应
C
D
E
鉴别试验
(一) 与丙二酸的反应
叔胺化合物
[示例] 诺氟沙星乳膏的鉴别:
取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5ml,置水浴上 蒸干,残渣中加丙二酸约50mg与酸酐1ml,在 水浴中加热10分钟,溶液显红棕色。
精密称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诺氟沙星4mg ),置分液漏斗中,加 氯仿15ml,振 摇后,用氯化钠饱和的0.1 %氢氧化钠溶液25、20、20和10ml分次提取,提取液置 100ml 量瓶中,加0.1 %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弃去初滤液 ,精 密量取续滤液10ml,加0.4 %氢氧化钠溶液制成每1ml 中含5μg的溶液,照分光光 度法(附录Ⅳ A),在273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另精密称取诺氟沙星对照品
CO2H
R4
N
R5 R1
结构与性质
(三)旋光性
O
F
CO2H
﹡ N
N
N
O
氧氟沙星
O
F
CO2H
﹡ N
N
N
O
左氧氟沙星
结构与性质
(四)与金属离子络合
➢与钙、镁、铁、锌等离子形成螯合物 ➢不宜与牛奶等食物或药品同服 ➢长期服用会引起缺铁、缺钙等
三、鉴别试验
与丙二酸 呈色反应
UV法
与叔丙胺二基酸反团应
棕红-红紫-蓝
1
溶解性
R2 O
2
酸碱两性
R3 X
CO2H
R4
N
3
紫外吸收
R5 R1
4
旋光性
5
分解反应
6 与金属离子反应
结构与性质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高分子杂质的检查方法,重点考虑系统的适用性, 并要进行方法验证。包括理论塔板数、拖尾因子、 分离度、对照溶液的线性、对照溶液的精密度、最 低检测限与定量限、聚合物测定结果的重现性等。 对照品的制备,如果某些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特定 条件下不能完全缔合,无法采用“自身”对照外标 法定量时,可用结构类似、且能够完全缔合的其他 药物制备对照品,进行自身对照外标法定量,但要 注意计算结果时应考虑二者分子量的差异。
二、高分子杂质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杂质的基本结构 1.青霉素族 青霉素族抗生素中的高分子杂质 有多肽类杂质和聚合物类杂质两大类: (1)青霉噻唑多肽:是由青霉素的β-内酰胺 环和多肽上的伯胺基缩合而成,主要在发酵 工艺中形成。青霉噻唑多肽比较稳定,分子 量在2400~3500道尔顿之间。 (2) 青霉素聚合物:它有两种反应:一是母 核参与反应,二是侧链参与反应。
首先要从产品的制备工艺和分子结构特点分 析可能产生的高分子杂质,并研究温度、关 照、水分及溶液pH等对高分子杂质含量的 影响,以明确高分子杂质产生的影响因素用 于指导优化制备工艺、选择适宜的储藏条件、 制定有效的质量控制指标和限度,以及确定 合适的临床使用方法。
四、高分子杂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二)高分子杂质的特点
生产杂质中产生杂质 降解作用 不同聚合度有不同程度的降解作 用 以异构体存在的样品,同聚和异聚反应可同 时发生 高分子杂质的种类和数量与生产工艺密切相 关
三、高分子杂质的控制方法
(一)凝胶色谱法测定高分子杂质的原理 利用凝胶色谱的分子筛作用,让药物 分子自由的进入凝胶颗粒内部,而高个子杂 质被排阻,不能进入颗粒内部。由于凝胶颗 粒内部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小的空间,因 而溶质分子在凝胶内部较凝胶颗粒外部更容 易被吸附。色谱过程中凝胶对药物的吸收作 用大于高分子杂质的吸附作用,据此可使高 分子杂质与药物分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以0.1mol/L枸橼酸溶液-0.2mol/L磷酸氢二 钠溶液-丙酮(60:40:1.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于 105℃加热5分钟后,立即喷以于展开剂配成的0.1%茚三
酮溶液,于105℃加热15分钟后,检视,供试品溶液所
显主斑点的颜色与位置应与对照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
增强而向高波数方向位移
VC=O
1815~1740cm-1
3470cm-1 O-H
1780cm-1
例 青霉素钠Ch.P.(20 Nhomakorabea0)【鉴别】(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
照的图谱(光谱集222图)一致。 例 青霉素钾 Ch.P.(2010)
【鉴别】(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
照的图谱(光谱集223图)一致。
(3)C3位有游离羧基
2. 头孢菌素类
(1)侧链(RCO-)+母核(7-ACA)
(2)分子中含二个手性碳原子(C6、
C7)
RCO NH 侧链 O N S CH2R1 COOH
(3)C4位有游离羧基
(二)性质
1. 酸性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分子中有游离
羧基有酸性,大多数青霉素类药物的
pKa在2.5~2.8之间,能与碱反应形成 盐。
对照溶液的制备 取头孢尼西对照品适量,精密 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头孢 尼西0.1mg的溶液。 测定法 取本品约0.2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 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立即精密 量取100~20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以流动相A 为流动相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另精密量取 对照溶液100~20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以流动相 B为流动相,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含头孢尼西聚合物以头孢尼西计不得过0.4%。
2. 生物学法
对照品法
(二)检查
1. 影响药物纯度的项目:溶液澄清度与颜色、
有关物质、残留溶剂、炽灼残渣、吸光度等。
2. 影响药物稳定性的项目:酸碱度、水分等。 3. 影响药物有效性的项目:结晶性、异构体的
相对含量、多组分抗生素的组分分析。
4. 影响药物安全性的项目:细菌内毒素、无菌
、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 高分子聚合物、四环素类抗生素中的降解产物等。
在两种流动相系统中蓝色葡聚糖2000峰保留时间 的比值应在0.93~1.07之间,对照溶液主峰和供试 品溶液中聚合物峰与相应色谱系统中蓝色葡聚糖 2000峰保留时间的比值均应在0.93~1.07之间。称 取头孢尼西钠约0.2g,置10ml量瓶中,用 0.1mg/ml的蓝色葡聚糖2000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 度,摇匀。取100~20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用流动 相A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高聚体的峰高与单 体和高聚体之间的谷高比应大于2.0。另以流动相 B为流动相,精密量取对照溶液100~200μl,连续 进样5次,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5.0%。
H+ or醇
T=24℃
2
3
4
5
6
7
8
9
10 11
0.4 1.4 12 92 336 218 125 31.2 9.3 1.4
pH2,30′
温度℃ ↓% 6
5
26 77
37 97
(一)呈色反应
1. 羟肟酸铁反应 内酰胺
盐酸羟胺 OH - 羟 肟 酸 衍 生 物 头孢菌素类
H+ Fe3+/3
一、掌握抗生素类药物的结构特点与分析方法 之间的关系。 二、掌握抗生素类药物的鉴别原理与方法。 三、掌握抗生素类药物法定含量测定方法的原 理、测定方法与计算。 四、熟悉抗生素类药物杂质检查的方法。
五、了解抗生素类药物中高分子聚合物检查。
抗生素的定义(antibiotics)
抗生素是指在低微浓度下即可对
对照品 供试品
比 较 R f 和 斑 点 颜 色
相同条件
2. HPLC法
对照品 供试品
比 较 t R
相同条件
例 头孢拉定
Ch.P.(2010)
【鉴别】(1)取本品与头孢拉定对照品适量,
分别加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6mg的溶液.作为
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 Ⅴ B)
缺点
操作繁琐、测定时间长、 测定误差大
2. 理化方法
以理化方法测定抗生素的效价
适用于纯度较高的结构确定的抗生素
优点
1. 准确度高 2. 简单、快速
1. 不一定代表生物效价
缺点
2. 易受杂质干扰
青霉素类
滴定法
UV
HPLC法
微生物检定法 头孢菌素类 HPLC法
3.抗生素活性表示方法
以效价单位表示。
H SO
羰 基 侧 链 含 “ C H ” HC HO
△(分解)
活泼“-CH2-”
变色酸
显色
(二)各种盐的反应 1. K+、Na+的火焰反应 Na+ 焰色→鲜黄色 + 醋酸氧铀锌→↓黄
K+
焰色→紫色 + 0.1%四苯硼钠 + Ac→↓白
(三)光谱法 1. IR法 β-内酰胺环上的羰基伸缩振动
即指每毫升或每毫克中含有某种抗生素的 有效成分的多少。用U或μg表示。
例如 1mg 青霉素钠为 1670 U 1mg 庆大霉素为 590 U 一种抗生素有一个效价基准,其各种盐类 的效价可根据其分子量与标准盐换算。
三、抗生素的分类
1. 按抗生素来源分类 2. 按抗菌谱分类 3. 按作用机制分类 4. 按化学结构和性质分类 β-内酰胺类 多烯大环类 细菌 枯草菌 广谱 青霉素、头孢类 氨基糖苷类 多肽类 真菌 青霉素类、头孢类、 G+ 红霉素(金葡菌) 四环素类 苯烃胺类 灰黄霉素 G卡那霉素、庆大霉素 大环内酯类 蒽环类等 放线菌 绿脓杆菌链霉素 阿莫西林
Cu 、Pb 、Hg 、Ag (青霉素钠水溶液30℃24h失活56%)
酸、碱、青霉素酶
酸、碱、胺类 头 孢 菌 素 类 降 解 、 失 效 内酰胺酶
(头孢噻吩钠水溶液25℃24h失活8%)
OHˉ
pH2 H+ or HgCl2
pH4
△ H+ -CO2
HgCl2 △
△ HgCl2 H+

青霉素钠
Ch.P.(2010)
【检查】青霉素聚合物 照分子排阻色谱法(附录 Ⅴ H)测定。 填充剂 葡聚糖凝胶G-10(40~120µ m) 流动相A 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0) [0.1mol/LNa2HPO4-0.1mol/LNaH2PO4(61:39)] 流动相B 水
流速
检测波长
青霉素类
Fe3+/3
H+
(红、棕、褐)
例 磺苄西林钠
Ch.P.(2010)
【鉴别】(1)取本品约20mg,加水15ml溶 解后,加盐酸羟胺试液与氢氧化钠试液各2ml, 放置5分钟后,加盐酸溶液(1→100)3ml与三氯 化铁试液1ml,随即振摇,即显赤褐色。
例 头孢哌酮
Ch.P.(2010)
【鉴别】(1)取本品约10mg,加水2ml与盐 酸羟胺溶液[取34.8%盐酸羟胺1份,醋酸钠-氢氧 化钠溶液(取醋酸钠10.3g与氢氧化钠86.5g,加水 溶解使成1000ml)1份,乙醇4份,混匀]3ml,振 摇溶解后,放置5分钟,加酸性硫酸铁铵试液1ml, 摇匀,显红棕色。
2. UV-Vis法
光谱图 max min
1% E1cm
样品或 分解产物
A/ A
m ax
青霉素V钾 头孢氨苄 268、274 262
A/A
1% E1cm
1.20~1.25 220~245
头孢唑林钠 头孢噻肟钠
272 262
264~292 400~440
(四)色谱法 1. TLC法
对照品对照法
5. 其他检查项目:悬浮时间、抽针试验
青霉素钠 结晶性
Ch.P.(2010) 酸碱度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吸光度 青霉素聚合物 有关物质 干燥失重
可见异物
细菌内毒素
不溶性微粒
无菌
(三)含量测定方法
1.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 药典附录
测定抗生素抑菌或杀菌的能力
优点 与临床要求一致 灵敏度高、用量少 适用范围广,可用于未知药物
(一)结构
RCO NH O N
S CH2R1 COOH
penicillins
* * *
VC=O
1815~1740cm-1
(青霉素G)
Benzylpenicillin Sodium
Phenoxymethylpenicillin Potassium
Ampicillin
amoxicillin
* *
2. 类似肽键的反应 茚三酮反应
类 似 氨 基 酸 结 构 茚三酮 内 酰 胺 类 △ 蓝紫色
CO C C N C OC OC
Ch.P.(2010)用TLC法鉴别头孢拉啶、氨苄西林、 头孢克洛等,以印三酮为显色剂
3. 其他呈色反应 *与重氮苯磺酸盐反应 *与变色酸-硫酸反应
颜色与位置相同。
例 头孢拉定
Ch.P.(2010)
【鉴别】(2)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
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
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头孢氨苄
Ch.P.(2010)
【鉴别】(1)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
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 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 (光谱集1090图)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