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碱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苦参碱抗肿瘤作用及其抗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 庆 梅 ,孙 玉 玲 .几 种理 化 处 理 对 秦 岭 冷 杉 种 子 萌 发 特 性 的影响 [ J ] .种 子 ,2 0 0 7( 4 ) :3 5— 3 8 .
何 淑玲 .红 芪 高 产 配套 栽 培技 术 试 验 研 究 [ D] .甘 肃 农 业
癌 、乳 腺癌 、上皮 性卵 巢癌 、肺癌 等多 种肿瘤 细胞
都 有 不 同程 度 的抑 制作 用 ,且 其毒 副作 用小 ,因此 在临 床上得 到广 泛应用 。本 文就 近年来 苦参 碱抗 肿
瘤 的最 新研 究进展 进行 综述 。
1 抑 制肿瘤 细胞 增殖 大量试 验研 究结 果表 明 ,苦 参碱对 多种 肿瘤 细
苦参 碱 抗 肿 瘤 作 用及 其 抗 性 机 制 的研 究 进 展
杨 美玲
( 运 城 学 院 应 用 化 学 系 ,山西 运 城 0 4 4 0 0 0)
摘
要 :苦参 碱 ( m a t r i n e ,MA) 是 传 统 中 药 苦 参 的 有效 成分 ,具 有 多 方 面 的 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抗 性 机 制 ,主 要 包 括 抑 制
大 学 ,2 0 1 0 .
[ 1 3 ] 袁 学 军 ,刘 建 秀 ,张婷 婷 ,等 .硝 酸 钾 对假 俭 草 抗 寒 性 和
草绿 期 的 影 响 [ J] . 草 地 学 报 ,2 0 0 7 ,1 5 ( 4) :
3 6 3 —3 7 0 .
余 晓 辉 .复 方 红 芪 颗 粒 中 红 芪 多糖 提 取 工 艺 筛 选 [ J ] .甘
胞 的增殖 活性 均 有 一 定 的 抑 制 作 用 。雷 佳 红 等
苦参碱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学号: 200806101齐鲁医药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苦参碱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院(系)宋体三号居中所学专业药学年级、班级2013级1班完成人姓名XXX指导教师姓名XXX专业技术职称XXX年月日论文原创性保证书【黑体、小二号加粗居中】我保证所提交的论文都是自己独立完成,如有抄袭、剽窃、雷同等现象,愿承担相应后果,接受学校的处理。
专业:药学班级:2013级1班签名:年月日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研究关于苦参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文献进行查阅和整理,对苦参中的苦参碱进行提取、分离方法,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工艺、药理、药效和生物利用度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苦参碱具有抗炎、抗肿瘤、镇痛、抗心律失常、平喘、镇咳、杀菌等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在研究和使用苦参类生物碱的过程中, 进一步发现了其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和临床功能,是一类很有前途的药物。
本文就苦参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及其药药理作用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苦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Research Process on the Chemical Compounds andPharmacology of Sophora FlavescensAbstract:This article review and consolidation the literature of research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ophora, and i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in recent years, then summarise them into a paper.Key words:Sophora;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ical effects前言苦参是常用中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别名苦骨、川参、草槐、地槐等。
为豆科植物槐属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 it.)的干燥根。
苦参生物碱的临床及药理研究进展

结果 有效率 为 6 .% 。苦参 液 ( 35 主要成分 为 氧化
I 1o 2
苦 参 碱 ) 化 吸人佐 治 小 儿哮 喘急性 发 作 01 雾 ,治疗 组 i 4
喘急 、肺部哮鸣音 、湿罗音的消失时 间均优 于对照 组 。证明该药确实可控制 哮喘的发作 。实验研 究发
时 用 氧化 苦 参 碱 防 治 ,病理 检 查 及 计 算 机 图 象 分 析
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 , 并可 引起气 道缩窄。临床上应用苦参水煎剂作哮 喘发作期治疗
l3 】l
,
发现氧化苦参碱能抑制胶原合成 ,抑制肝 内纤维组 织 增 生 ,大 剂 量 治 疗 组 (0m / g 作 用 更 为 明 显 6 g k ) 同时氧化苦参碱可抑制肝组织内炎症活动度 , 下调血清透明质酸 、Ⅳ型胶原、T F “水平 。 N 一
样 性 的。苦参碱 能 明显减低 异位 节律 性 ,对 离 体右 心
房的自律性也能 明显对抗。对大鼠心电图作用表现为
P—R 间 期延 长 ,也 能 使 Q—T c间 期 延 长 。 据 此 认 为 ,负性 自律性 、负性传导 、负性 频率 的作用 可 能是
病毒蛋白质合成的抑制。现已有临床应用苦参碱治疗
维普资讯
中药新药与临床 药理 20 02年 5月弟 1 3卷第 3期
苦参生物碱 的临床及药 理研 究进展
焦 霞,沈其 昀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呼吸科.上海 200 ) 00 1
摘要 :苦参生物碱 具有抗 律 失常、抗病毒 、抗肝 纤维化 、抗 炎、平喘、免疫调 节厦抗肿 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其 制
力作用 ,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于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亦有较好的疗
苦参药理学研究新进展

苦参药理学研究新进展前言苦参是一种传统草药,被广泛用于亚洲的中药治疗各种疾病,特别是皮肤病和风湿病。
近年来,随着现代药学技术的发展,对苦参所含的化学成分和其药理学活性的研究不断深入。
本文将简要概述苦参药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苦参的生物活性成分苦参所含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包括苦参素、异黄酮、芦丁、山茱萸甙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菌、解热、镇痛等等。
抗氧化活性自由基是引起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癌症、心脏病和中风。
苦参所含的化合物具有非常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中和自由基,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
研究表明,苦参素可以通过抗氧化作用减轻脐静脉缺血导致的胎儿脑损伤。
抗炎活性苦参所含的芦丁和苦参素具有很好的抗炎活性,可以减轻炎症反应。
研究表明,这些天然化合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等炎症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抗肿瘤活性苦参所含的异黄酮具有非常强的抗肿瘤活性。
它们可以通过对肿瘤细胞的凋亡、细胞周期的阻碍、细胞迁移的抑制等多种方式抑制肿瘤生长。
研究表明,苦参素对人类乳腺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抗菌活性苦参所含的化合物对多种细菌、真菌、病毒和原虫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研究表明,苦参素可以通过抑制肺炎链球菌的DNA聚合酶和改变其细胞膜来达到抗菌的效果。
其他活性苦参还具有一系列其他的药理活性,如解热、镇痛、抑制纤溶酶等作用。
研究表明,苦参素可以减轻高渗脑病和改善骨质疏松症的症状。
临床应用目前,苦参药理学研究的的新进展已经被应用到了多个领域,如治疗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病和风湿病等。
例如,在乳腺癌细胞治疗方面,苦参素可以增强阿霉素和多柔比星的抗癌效果;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苦参素可以改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总结综上所述,苦参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菌、解热、镇痛等作用。
目前,它已经成为了传统中药利用的重要来源之一,并且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
氧化苦参碱的研究进展

氧化苦参碱的研究进展【摘要】氧化苦参碱是生物碱类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肝炎等疾病的治疗。
本文综述了氧化苦参碱的提取来源、物理化学性质、药理学研究、临床应用和制剂等研究进展。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药理学、临床应用、制剂、研究进展氧化苦参碱(omt)是从苦豆子、山豆根、苦参中提取出来的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现今,对此药物进行的研究很多,研究表明此药物有明显的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功效,另外此药物还有抗心律失常、降压、强心、降温、镇痛、镇静等功效。
尤其此药物对慢性肝炎患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经研究其效果明显,副作用也很少。
本文就近年来氧化苦参碱的药理作用和制剂研究情况进行阐述。
1 药物的化学理化情况1.1 药物的化学结构此药物具有明显的亲水性,且其为弱碱性[1]。
此药物的分子量为264.36,分子式为c15h24n2o2,为结晶体,没有颜色。
属于四环的喹诺里西啶生物碱(quinolizidine),分子骨架可以看作是两个喹嗪啶环的杂体(四环的喹嗪啶类结构)[2]。
1.2 理化性质此药物具有非常强的水溶性,即使在以0.15mol?l-1碳酸钠溶液(ph11.34)为溶剂时,完全以分子状态存在,仍有很高的溶解度。
这很难从水溶液中萃取氧化苦参碱;而当采用质量分数为20%高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后,药物的溶解度急剧降低,可能是由于溶液中碱性溶质浓度增加,产生盐析效应导致药物的溶解度下降。
2 氧化苦参碱的药理效应和临床应用2.1 药理效应经研究显示此药物的功效有很多,其有抗过敏、平喘、镇痛解热、催眠镇静、抗肿瘤、抑制脏器纤维化、杀菌抑菌、抗炎、保护患者的心肌梗死、缺血、抗心律失常、降压、强心、抗病毒等功效。
2.1.1 药物的抗肿瘤功效此药物现今对肿瘤疾病进行治疗的研究有下列成果。
①此药物的动物实验表明其可提高小鼠的白细胞、红细胞的指标。
②其可提高小鼠的免疫能力,对肿瘤有明显的抑制功效。
③此药物有明显的抗氧化功效。
抗肿瘤天然生物碱类成分研究进展

近年来 , 肿 瘤 的发 病 率 逐年 升 高 , 严 重 威 胁 着
叶生物碱 提 取物具 有较 好 的肿瘤 抑制 活性 , 在 肿瘤 的治疗方 面具 有 良好 的应 用 前 景 。粗 叶 悬 钩 子 为 蔷 薇科悬 钩 子 属植 物 , 富含 生 物 碱 类 成分 , 粗 叶 悬 钩 子总碱 在体 内外 均可 抑制 肝细 胞瘤 的生 长 , 其作 用机 制 与激 活 线 粒 体 凋 亡 途 径 有 关 [ 1 I 2 ] 。长 春 花 富含 吲 哚生 物碱类 成分 , 其 生物碱 提 取物 能显 著抑 制 肿瘤 细胞增 长 , 其抗 肿瘤 活性 可能 与提取 物 中含 有 的长春 花碱 , 阿 马碱 , 水甘 草碱 , 洛柯 因等 生 物碱 的协 同作 用有 关 [ 3 ] 。 1 . 2 抗肿 瘤单 体 生物碱 肿瘤 的发 生 发 展 是 多 因 素 共 同作 用 的 结 果 。 其病 理机 制 复杂 , 迄 今 为止 , 尚未 完 全 阐 明。这 也 为 抗 肿 瘤 药 物 的研 发 带 来 了 一 定 的 困难 和 挑 战。 喜树 碱 、 长春碱 、 三 尖杉 酯碱 、 紫杉 醇 等生物 碱 的肿 瘤抑 制活 性 已经受 到广 泛认 可并成 功应 用 于 临床 。
其中, 生物 碱类 成 分最受 瞩 目。在 已发现 的抗 肿 瘤 活性物 质 中 。 生 物碱 类成 分所 占 比重较 大且 活 性 显 著, 引起 了研究 者 的极大 兴趣 。本文 就天然 生 物 碱 类 活性 成分 的抗 肿 瘤作用 进 行 阐述 , 以期 为进 一 步 深 人研 究 提供依 据 。
宋 保 兰
( 黄 冈职 业技 术 学院 医药卫 生学院 , 湖北 黄 冈 4 3 8 0 0 2 )
摘 要: 植 物 药是 抗肿 瘤 药物研 发 的 重要 资 源。从 植 物 中分 离得 到 的许 多天 然生 物碱 类成 分 因具 有
苦参碱的研究进展

苦参碱的研究进展苦参碱(Matrine)是一种从苦参(Sophora flavescens)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已经在中国传统医学中使用了几百年。
它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包括抗炎、抗病毒、抗菌、抗肿瘤和抗心脏病等作用。
近年来,苦参碱的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将综述其研究进展。
苦参碱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细胞的嗜中性粒细胞浸润。
研究发现,苦参碱通过抑制炎症信号通路的活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并在炎症相关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潜在的疗效。
此外,苦参碱还表现出显著的抗病毒活性。
研究发现,苦参碱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感染,并通过调节宿主细胞的免疫应答来增强抵抗力。
尤其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治疗中,苦参碱显示出较好的抗病毒效果。
此外,苦参碱还具有抗菌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包括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
研究发现,苦参碱可以干扰细菌的生物膜形成、抑制酶活性,进而破坏菌体结构和代谢活性,从而实现抗菌效果。
苦参碱还被发现具有抗肿瘤活性。
它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并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苦参碱在多种肿瘤类型中都显示出较好的抗肿瘤效果,包括乳腺癌、肺癌、肝癌和结直肠癌等。
此外,苦参碱还表现出心脏保护作用。
研究发现,苦参碱可以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并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来改善心肌功能。
此外,苦参碱还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平滑肌细胞增殖,从而减少血栓形成和血管病变。
总结而言,苦参碱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菌、抗肿瘤和抗心脏病的多种作用,显示出明显的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前景。
然而,尽管苦参碱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包括化学结构修饰、药物输送系统的设计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等。
因此,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试验还是必要的,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苦参碱的药理效应。
苦参素抗消化道肿瘤作用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进展

19 0
பைடு நூலகம்
5王 等. 7侧 中国针 灸 , 9 , 10 9 异明显 , 在改善血脂紊乱方面, 其作用 明显优于单纯体针组。 陈晓 【】 玉 堂, 针刺 丰 隆 穴降 血 脂 4 临床 观 察. 萍 【 用 耳穴 贴压 治疗 3 例 高脂 血 症患 者 , 侧神 门、 “ 运 8 取双 内分 泌 、 ( :1 3 2. ) ] 等针 1 31) 3 9 ( : 皮 质下 、 肾上腺 、 、 心 脑点 、 、 , 不 留行 籽贴 压 , 肝 胆 用王 4天贴 1 , 『杨 一 明, . 刺治 疗 高脂 血症 临床 疗效观察 新 中医, 9 ,13. 次 6 8 为一疗 程 。 次 结果 显效 1 例 , 效 l 例 , 6 有 3 无效 9 。 例 包哈 申等 嗍 【] 惠, 建 华, 月. 午流 注 灸法 治疗 高脂 血 症 5 7管遵 金 申晓 子 0例 临床 用 放血疗 法治 疗 , 果放 血 后不 同时 间血 脂 与放 血前 比较有 显 著 观 察 『 . 医杂志 ,9 43 () 1 8 1 9 结 J中 ] 1 9 ,52 :0 — 0 . 差 异 (< . ) P 00 。袁俏 梅 等 嗍 双侧 足 三 里 、 1 胸椎 夹 脊 穴埋 线 【】 华 , 竹行 , 黔 , . 药 灸 治疗 中老 年 高脂 血 症的 临 1 取 第 0 8高耀 王 陈新 等 降脂 J 中国针 灸, 0,: — 9 ] 2 0 7 7. 0 27 治 疗 , 治疗 后异 常 血清 T 、G均有 不 同程 度 的 降低 , 治 疗 床 研 究[_ 结果 CT 与 【] 中朝, 玲玲 , 光, . 灸 对老 年人 血 液 载脂 蛋 白研 究[. 9吴 王 刘跃 等 艾 J 】 前 比较有 显著 差异 ( < . 1 , 明穴位 埋 线具 有 降脂作 用 。 P 00 )表 0 总之, 确立 统一 的疗 效判 定 标 准 , 强 研 究设 计 的科 学 规 范 中 国针 灸, 9, () 6— 6 . 加 1 81 5: 122 9 8 2 性 , 别 突 出对 特 定 穴研 究 , 行 穴 位 、 灸方 法 、 特 进 针 疗程 等 各 种组 【o邓柏 颖 , 感共 , 华 , . 能 保健 灸治 疗 高脂 血 症 4 例 疗 11 谢 罗本 等 功 8 合筛 选 , 出降脂效 果好 、 复性 强 的最佳 治 疗 方案 , 其全 力推 效 观察 [. 中 医, 0, ( :8 4 . 找 重 将 J新 】 2 2 49 4— 9 0 3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肿瘤学杂志2002年第8卷第1期苦参碱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陈伟忠,林勇,谢渭芬(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上海200003)Research Pro g ress of Matrine in the Ant-i tumor MechanismCHEN We -i zhon g ,LI N Yon g ,XIE W e-i fen(Chan gzhen g Hospital,Sec on d Milita ry M edical U niversity ,Sh angh ai 200003,China)Abstra ct:In th e review we summarize th e research p ro g ress of matrine in the ant -itumor mechanis m.Stu d y has shown that matrin e can de p res s the proliferation an d metastasis of can cer cells.On th e other hand,this d ru g can also promote the tumor cells into the ap op tosis or d ifferentiationp roced ure.Matrin e ma y p la y a g reat role in the ant -itumor treatment.K ey wo rds :matrine;neop lasms;mech an ism苦参碱(matrine),化学分子式为C 15H 24N 20,是苦参的主要有效成分。
近年来随着对苦参碱提纯测定和药效作用的深入研究,发现苦参碱体外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最近,对苦参碱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促进凋亡,以及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研究。
1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苦参碱能有效地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epG 2的增殖。
MTT 试验显示,苦参碱对He p G 2抑制作用有时间剂量依赖性。
随着作用时间延长和药物浓度的增加,HepG 2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细胞DNA 合成亦相应降低。
病理学研究发现,苦参碱处理He p G 2细胞后,细胞数量减少,形态呈多形性。
苏丹 染色,胞浆内有阳性颗粒,可能是苦参碱干扰或破坏了细胞的脂肪代谢所致;同时细胞的分裂指数和PCNA 均降低。
电镜下细胞的恶性形态表型减弱甚至消失,胞核变小,核浆比减小,核仁缩小、浓缩甚至消失。
以上结果显示苦参碱可抑制肝癌He p G 2细胞的增殖,并具有直接杀伤作用[1]。
正常细胞转变成肿瘤细胞与细胞周期密切相关,肿瘤细胞始终处于增殖状态不能进入静止期。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苦参碱对K562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苦参碱作用K562细胞72小时后,64.6%的肿瘤细胞阻滞于G 1期,而S 期细胞数明显减少[2]。
说明苦参碱能明显抑制部分肿瘤细胞进入S 期,从而抑制其增殖。
2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肿瘤细胞在不同程度上缺乏成熟的形态和完整的功能,丧失某些终末分化细胞的性状,并常对正常的分化调节机制缺乏反应。
近年来,细胞凋亡与肿瘤的关系受到日益重视,认为正常细胞通过增生和凋亡来维持自身稳定,若两者失衡,则可导致肿瘤发生。
研究发现苦参碱有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的作用。
近期研究认为苦参碱对K562细胞的分化作用收稿日期:2001-10-11;修回日期:2001-12-10基金项目:本课题受全军医药卫生科研基金课题面上项目(01M A153)资助摘要: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苦参碱在抗肿瘤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许多研究发现作为传统中药苦参的重要成分 苦参碱,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转移;同时促进肿瘤的凋亡并诱导分化。
以上结果提示苦参碱有可能在抗肿瘤机制中发挥独特效用,为中医中药临床治疗肿瘤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苦参碱;肿瘤;机制中图分类号:R349.64,R7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70X(2002)01-0004-03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用药5天后,27%的K562细胞体积减少,核浆比降低,染色质聚集,核仁消失,类似于多色性幼红细胞和正色性幼红细胞,呈现了形态分化特征,PAS呈强阳性,血红蛋白亦增加。
此外研究还发现N-ras和p53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 c-myc mRNA表达在用药后24小时就受到抑制,48小时后明显下降。
以上结果提示一定浓度的苦参碱对K562细胞具有一定的诱导分化效应[2]。
有学者发现苦参碱30m g/L作用SMMC-7211细胞6天后,AFP 分泌量、 -GT活力均降低,酪氨酸- -酮戊二酸转移酶(TAT)活力增高;透射电镜显示SMMC-7211细胞亚细胞结构趋于正常,提示苦参碱可降低SMMC-7211细胞的恶性程度而使其趋向正常细胞[3]。
有学者用苦参碱处理SGC-7901细胞24h后发现细胞排列疏松,呈分离状态,细胞逐渐变圆,折光性增强;48h~72h胞体破裂,细胞固缩,FCM检测出典型的凋亡峰,DNA凝胶电泳示DNA特征化梯形带;透射电镜示细胞超微结构呈凋亡特征性改变,形成凋亡小体,提示一定浓度的苦参碱可诱导某些肿瘤细胞凋亡[4]。
3对端粒酶和BCL-2表达的影响人染色体端粒由串联排列的TTAGGG重复片段所构成。
正常体细胞端粒序列不能完全复制,因而随着细胞分裂将导致端粒重复片段的丢失,永生化细胞和恶性肿瘤细胞通过激活端粒酶来维持端粒长度并阻止细胞死亡。
端粒酶是一个核糖核蛋白复合体,由450b p的RNA和至少两个蛋白亚单位组成。
端粒酶激活后以其内在的RNA为模板指导合成端粒六聚体重复序列,加在染色体末端,以弥补每一复制周期染色体DNA的丢失,导致细胞无限增殖和肿瘤发生。
许多学者发现大部分肿瘤有端粒酶活性表达,而正常细胞(除生殖细胞外)没有端粒酶活性表达,不能无限分裂,因而端粒酶已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也可能成为肿瘤治疗新的突破口[5]。
目前有关抗肿瘤治疗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文献鲜有报道。
Aki y ama等[6]发现,淋巴瘤细胞经 干扰素处理72h 后,其端粒酶活性仅为对照组的20%。
谢渭芬等[7]研究认为,TNF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
最近一些研究探讨了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对K562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体外用药2~5天后,利用TRAP-ELISA方法检测K562细胞端粒酶的活性显著降低,同时伴随着细胞的明显分化,推测苦参碱可能抑制端粒酶的RNA模板或蛋白质亚单位(如端粒酶逆转录酶)等组分的一个或多个基因的表达而下调了端粒酶的活性,同时导致细胞进一步分化[2]。
在细胞凋亡调控机制中,BC L-2原癌基因是迄今为止研究得最为深入和广泛的凋亡调控基因之一。
BC L-2是编码一个相对分子量为25000蛋白质的原癌基因,对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许多肿瘤的发生过程中,BCL-2蛋白表达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提示BCL-2蛋白表达增加是肿瘤细胞凋亡受抑的重要机制之一。
研究发现,一些抗肿瘤药物可以通过下调BCL-2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如鼠尾草酚可以使白血病细胞的BCL-2蛋白表达下降34%~ 53%[8]。
晚近,一些学者认为苦参碱具有类似作用,利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显示苦参碱可使胃腺癌SGC-7901细胞所产生的BCL-2蛋白明显减少,从而使细胞抗凋亡能力减弱,推测苦参碱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与BCL-2原癌基因表达受抑、凋亡增加有关[9]。
4抑制肿瘤转移C D44分子是粘附分子家族中的一员,它所编码的是细胞表面的一组跨膜糖蛋白。
当CD44基因转录时,如果出现了V区外显子的变异性拼接或在翻译后修饰方式不同(如N-和O-位的糖基化),就产生了CD44分子的变异异构体,即CD44V。
目前已发现了16种CD44V,其中CD44V6、CD44V9、CD44V3的表达被认为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关,一些肿瘤转移的过程中,往往伴有CD44表达的上调[10]。
Ermak 等[11]认为C D44V6的表达有助于肿瘤细胞获得转移潜能,其转移机理可能是表达CD44V6的肿瘤细胞与远隔的淋巴管或血管内某一配体结合,使转移至那里的肿瘤细胞更加稳定地寄宿与生长。
研究表明,苦参碱处理后的PG细胞(人肺高转移巨细胞癌细胞系)CD44、C D49粘附因子表达明显减少,内皮细胞通透性明显降低,表明苦参碱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减轻肿瘤的转移[12]。
Tiam-1(浸润转移促进基因)的表达与细胞的浸润成正比,定位于染色体21q22.1。
Buchanan等[13]新近研究发现收缩肌受刺激后,Tiam-1可在细胞膜上迁移和磷酸化,且这5肿瘤学杂志2002年第8卷第1期6肿瘤学杂志2002年第8卷第1期[5][6][7][8][9][10][11][12][13][14][1][2][3][4]一过程与CAMK (钙激酶 )而不是PKC(蛋白激酶C)有关。
林洪生等[14]进一步研究表明,一定浓度苦参碱可明显抑制Tiam -1的表达,通过这种调控作用可以降低肿瘤细胞的粘附和迁移,从而对一些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5展望苦参碱在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纤维化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一系列的研究证实,苦参碱可抑制部分肿瘤的增殖和转移。
在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以及对分化和凋亡基因的调控上,苦参碱亦表现出一定的作用。
进一步探讨苦参碱抑制肿瘤生长及其对肿瘤相关基因调控的研究,将为苦参碱抗肿瘤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针对苦参碱的抗肿瘤特点加强联合用药的研究,更能充分发挥传统中药在抗肿瘤方面的独特效用,为临床治疗肿瘤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司维柯,尚桃元,康格非.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HepG 2的细胞形态影响和相关增殖因素的变化[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22(6):553-556.Zhang LP,Jiang JK,Tam JW,et al.Effects of matrine on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in K -562cells[J].Leuk Res,2001,25(9):793-800.张燕军,夏天,赵建斌.苦参碱对SMMC -7211细胞系的诱导分化作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8,19(3):340-343.张百红,岳红云,李新民.苦参碱抗癌作用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J].肿瘤研究与临床,1999,11(6):402-403.Dome JS,Look At.Three molecular determinants of malignant conversion and their potential as therapeutic targets[J].Curr Opin Oncol,1999,11:58-67.AkiyamaM,IwaseS,Horiguch -i Yamada J,et al.Interferon -alpha repressedtelomerasealongwithG 1-accumulation of Daudi cells[J].Cancer Lett,1999,142:23-30.谢渭芬,林勇,张兴荣,等.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调节端粒酶活性的体外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1,21(3):156-158.Dorrie J,Sa p ala K,Zunino SJ.Carnoso-l induced a p o p tosis and downre g ulation of bc-l 2in blinea g e leukemia cells[J].Cancer Lett,2001,170(1):33-39.张百红,岳红云,李新民.苦参碱对胃腺癌细胞SGC -7901BCL -2表达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0,7(3):34-35.Shiratori H,Koshino T,Uesugi M,et al.Acceleration of lungmetastasis by up -regulation of CD44expression in osteosa-r coma -derived cell transplanted mice[J].Cancer Lett,2001,170(2):177-182.Ermak G,Jennin g s T,Kobinson L,et al.Restnicted p attern of CD44variant exon ex p ression in human p a p illar y th y roidcarcinoma[J].Can Res,1996,56(5):1037-1039.林洪生,李树奇,裴迎霞,等.川芎嗪苦参碱对癌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及粘附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1999,8(6):384-386.Buchanan FG,Elliot CM,Gibbs M,et al.Translocation of theracl 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 TIAM -linduced by platele-t derived growth lysophosphatidic acid[J].J BiolChem,2000,275(13):9742-9748.林洪生,李树奇,朴炳奎,等.三参冲剂对肿瘤转移中内皮细胞及粘附因子的影响[J].中国肿瘤,1999,8(12):574-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