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讲座第四讲
污水处理培训课件优秀课件

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在新城区或工业园区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了先进的污水处理工 艺和技术,满足了当地污水处理需求,并考虑了未来污水量的增长趋势,具有可扩展性。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
针对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采取了内源控制、外源截污、水力调度等综合措施,有效改善 了水体水质和周边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
2023
《污水处理培训课件优秀 课件》
目 录
• 污水处理基础知识 • 污水处理技术详解 • 污水处理设备与设施 • 污水处理案例分析 • 污水处理的前景与挑战 • 学员互动与答疑环节
01
污水处理基础知识
污水的定义与来源
定义
污水是指含有各种污染物质的废水,通常包物处理设备
包括曝气池、生物膜反应器等,主 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 等污染物。
深度处理设备
包括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电渗 析等,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微量 污染物和有害物质。
其他辅助设备
包括泵、风机、管道等,主要用于 实现污水的输送和排放。
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维护
设备的维护保养
定期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保 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的稳定。
污水处理行业的未来发展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行业的市场 规模将会持续扩大。
技术创新推动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污水处理技术将会更加成熟和高效,推动 行业的快速发展。
政策支持助力发展
政府将会出台更多的政策支持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以实现环境保 护的目标。
06
学员互动与答疑环节
学员分享经验环节
分享
学员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实践经验或对课件的看法等
污水处理知识讲座

污水处理知识讲座污水处理知识讲座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排放的污水也随之增加。
因此污水处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污水处理知识讲座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们更加了解污水的性质,污水处理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我们每个人应该如何参与到污水处理中来。
1.污水的性质污水是指人类活动中所产生的,含有有机物、无机物、营养物等成分,病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废水。
污水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具有较大危害。
其中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如果排放到自然水体中,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中水藻繁殖过度,形成“赤潮”等现象,破坏生态平衡。
2.污水处理的原理污水处理的一般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使之达到排放标准,或回流到生产供水的各个环节使用。
(1)初步处理:将污水中的较大颗粒物通过筛网、沉淀池等途径除去。
(2)生物处理: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通过微生物分解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
(3)深度处理:通过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将难以去除的有害物质进行处理。
(4)消毒:将处理后的水进行消毒,杀灭细菌病毒,防止二次污染。
3.污水处理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污染物质,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目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生物法:通过生物反应器、生物膜等生物环境,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达到净化的目的。
(2)物理法:采用物力作用将污水中的颗粒物、悬浮物等分离出来,并通过膜分离、蒸发浓缩等方法进一步加工处理。
(3)化学法:通过添加化学剂,使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沉淀到底部或悬浮在水面上,随后通过过滤或吸附等方法去除。
4.参与污水处理的方法除了对污水处理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为污水处理尽一份力。
(1)使用少一些污水:从刮胡子、洗车、洗碗等方面入手,使用少一些水,减少对自来水资源的消耗。
(2)妥善使用设备:通过妥善保管马桶、油烟机等设备,减少对污水的污染。
(3)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等进行分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污水处理应用知识讲座(城市污水处理部分)

(3)初雨径流一般只处理到初沉为止;
(4)在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采用稳定塘及(或)土地处理。
一级处理单元:
格栅——处理城市污水的格栅一般分为粗格栅和细格栅两种,粗格栅是去除可能
堵塞水泵机组及管道阀门的较粗大杂物、悬浮物的作用,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
由于污水的多样性,所以处理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按处理方法分类大体上可划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及生物化学处理法四大类。按处理程度(深度)分类大致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也称初级处理,主要去除废水中大的漂浮物、悬浮物、砂及油类等。一级处理大多采用物理方法,如格栅—隔油—沉砂—沉淀等。有时也采用化学或物化方法,如中和与化学絮凝等。
4.1、污水的生物脱氮处理技术
4.2、污水处理的除磷技术
4.3、生化处理出水的消毒技术
5、 污泥处理
5.1、污泥处理的必要性
5.2、污泥浓缩
5.3、污泥脱水
5.4、污泥的处置
5.5、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及调理剂投加量与费用比较
5.6、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调理剂投加量及费用比较表
1、概述(2010年14月4日修改)
油脂、浮渣、约50%SS、约30%BOD。 有的过程可产生硝化作用。 BOD以及氮、磷等。
原 初雨径流 排放
废 或利
水 用
┑
早 排
流 栅 初 泥 初 放
┕ 渣 雨 砂 沉 或排
外 径 处 污 利放
置 流 置 泥 回流污泥 用 沼气利用 或
剩余污泥利
用
上清液
脱水液
泥饼利用或处置
图: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注:(1)泵有时不需要,亦可能移至沉砂后,或与均化结合;
污水处理培训讲义 PPT

有标准指标
水 质 指 标
无标准指标
富营养化
总氮、总磷、 氨氮
硝酸氮、PH、OC、 镜检
第一部分 水质指标
(1)BOD5:本名5日生化需氧量,根据5日前后DO变化的差值通过 公式计算而来。选5日是由于5日的生化反应是最合适的,低于5日,则部 分生化反应还在进行,结果偏差大;高于5日,则等待的时间太长。BOD5 可理解为微生物花5天“吃掉”水中有机物时需要氧气的量的值,数值越 大,消耗的氧气越多,水质越“脏”。
(二)按处理程度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在一级、二级处理后,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 磷和氮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 三级处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质
二级处理
要求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
一级处理
第二部分
污水处理方法及流程
(三)按作用原理分,可分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物理化学法
物理法
筛滤、沉淀、 气浮 中和、电解、 萃取 好氧生物处理 厌氧生物处理 混凝沉淀、过 滤、消毒
化学法
按作用原理分 生物法
物理化学法
第二部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污水处理方法及流程
(四)遵循规律:先易后难,先简后繁
去除大块垃圾和漂 浮物
去除悬浮固体
胶体物质
溶解性物质
先使用物理法
化学法
生物法
第三部分 污水处理构筑物
(一)格栅 (二)沉砂池 (三)生化池 (四)二沉池 (五)接触消毒池
第一部分 水质指标
镜检:活性污泥主要是由菌胶团细菌和丝状菌组成骨架,由原生动 物、后生动物等附着其上而组成的一个微型生态系统,其中的动物与微 生物数以千万计,而在化验时主要以3种原生动物,1种后生动物及丝状 真菌作为观测对象,以其形态及数量评价活性污泥处理的效果。 前三种原生动物为:钟虫、楯纤虫、累枝虫,前二者的大量出现则 说明污泥絮体稳定,生长良好,如猎德污水处理厂一期工艺活性污泥的 镜检,其钟虫、楯纤虫的数量约为每ml上千只,而累枝虫大量出现则说 明污泥发生膨胀,有可能发生解絮。
污水处理讲座

污水处理讲座污水处理讲座1. 引言污水处理是指对各种来源的污水进行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污水处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本次讲座旨在介绍污水处理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以帮助大家更加了解和关注污水处理问题。
2. 污水处理的意义污水处理的意义在于保护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通过污水处理,可以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减少水体污染,保护自然生态。
3. 污水处理的原理污水处理的原理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个方面。
- 物理处理:通过搅拌、沉降、过滤等物理过程,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悬浮物和浮油等物质分离出来,降低污水中的悬浮物浓度。
- 化学处理:通过投加化学药剂,可以使污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盐和重金属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不溶于水的物质,从而去除污染物。
- 生物处理:通过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降解为无害的物质,完成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处理。
4. 污水处理的方法污水处理主要有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种方法,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 活性污泥法:通过投加含有微生物的活性污泥,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被微生物降解,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 厌氧消化法:将污泥置于密闭的容器中,通过微生物的厌氧消化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沼气,同时产生固态废弃物。
- 滤池法:通过将污水通过滤池,利用滤料上的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处理,降解有机物质,去除悬浮固体等。
- 湿地处理法: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通过吸附、降解和吸取等方式,对污水进行处理。
5. 污水处理的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污水处理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目前,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包括:- 膜分离技术:利用特殊的膜材料,通过滤除、超滤和反渗透等方式,对污水中的溶液和悬浮物进行分离,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 离子交换技术:通过树脂和离子交换剂的作用,将污水中的离子吸附在固体表面,实现对污水中离子物质的去除。
2024版污水处理培训课件

2024/1/27
29
07
CATALOGUE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024/1/27
30
本次培训重点内容回顾
污水处理基础知识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包括污水来源、分类、危害及处理方法等。
详细讲解了污水处理的各个环节,如预处理、 一级处理、二级处理、深度处理等。
污水处理设备操作与维护
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
06
CATALOGUE
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要求
2024/1/27
26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遵守情况检查
检查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制定和 执行情况,包括安全操作规程、设备 维护保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等。
定期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和 完善,确保其适应污水处理厂的实际 情况。
评估员工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掌握 程度,通过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安 全意识。
2024/1/27
管理不善
部分污水处理厂管理不规范,导致设 施运行不稳定,处理效果波动较大。
资金不足
部分污水处理厂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无法进行设施更新和技术升级。
24
优化建议及改进措施
更新设施
对老化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更新改造,提 高设施的处理能力和效率。
加强监管
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管力度,确保污水 处理厂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建设和运 行。
2024/1/27
27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报告
对污水处理厂内存在的危险源进 行辨识和分类,包括设备故障、
化学品泄漏、自然灾害等。
针对各类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风险 评估报告,明确其可能带来的危 害程度、影响范围及应对措施。
定期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报 告进行更新,确保其与实际生产
(2024年)污水处理培训讲义

按照设备厂家提供的安装图纸和规范进行安装;进行空载和负载调试,检查设备运行稳定 性和曝气效果。
操作维护
定期检查曝气设备运行状况,如曝气头是否堵塞、风机是否正常等;定期清洗曝气头和管 道,保持畅通;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曝气量,保证处理效果。
18
05
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 用途径探讨
2024/3/26
2024/3/26
筛滤法
通过格栅、筛网等设备去除污 水中的悬浮物。
沉淀法
利用重力作用使悬浮物沉淀分 离,如沉砂池、沉淀池等。
浮选法
通过气泡的浮选作用去除污水 中的油脂、悬浮物等。
8
化学法处理原理及技术应用
原理
利用化学反应来分离、回收污水中的污染物 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混凝法
投加混凝剂,使污水中的胶体物质凝聚成大 颗粒而沉淀分离。
水资源化利用。
2024/3/26
03
发展趋势
未来污水处理将朝着智能化、资源化、低碳化方向发展,注重提高处理
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碳排放。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
全球水环境挑战。
6
02
污水处理基本原理与 方法
2024/3/26
7
物理法处理原理及技术应用
原理
利用物理作用分离和去除污水 中的污染物质。
操作维护
定期清理格栅截留的杂物,防止 堵塞;检查格栅驱动装置、轴承 等部件磨损情况,及时更换;保 持设备清洁,防止锈蚀。
2024/3/26
16
沉砂池设计与运行管理注意事项
2024/3/26
设计要点
根据污水性质和处理要求,确定沉砂池类型(如平流式、 旋流式)和参数(如停留时间、水流速度等);合理布置 排砂口和集砂坑,方便排砂和清理。
2024版年度污水处理培训课件

工业废水
农业污水
其他污水
来自工业生产过程中的 废水,含有各种有害物
质。
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水, 包括养殖废水、农药与
化肥残留等。
4
如医疗废水、垃圾渗滤 液等。
污水处理目的与意义
01
02
03
04
保护环境
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保护 生态系统平衡。
2024/2/3
回收资源
通过处理污水,回收可利用的 水资源、能源等。
2024/2/3
10
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
活性炭吸附
离子交换
利用活性炭的多孔性,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 色度、异味等。
利用离子交换剂中的可交换基团与废水中的 离子进行交换,去除废水中的离子。
膜分离技术
消毒与灭菌
包括超滤、反渗透、纳滤等,通过膜的选择 性透过作用,分离废水中的不同组分,达到 深度处理的目的。
资源化利用
推动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实现水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
ABCD
2024/2/3
智能化发展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污水处理设施智 能化管理和远程控制。
环保政策趋紧
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提高,污水处理行业将面 临更严格的监管和更高的排放标准。
31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2/3
32
22
评价指标与方法
2024/2/3
主要指标
包括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 氧量(BOD)、悬浮物(SS)、 氨氮(NH3-N)等,用于评估污 水处理效果。
评价方法
采用定期采样、实验室检测、数据 分析等方法,对污水处理效果进行 客观、准确的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稳定塘的原理和类型
自然条件下的生物处理法主要有水体净化法和 土壤净化法两类。氧化塘和养殖搪,统称为生物稳 定塘,其净化机理与活性污泥法相似;土壤渗滤和 污水灌溉,统称为废水的土地处理,其净化机理与 生物膜法相似。 自然条件下的生物处理法不但费用低廉、运行 管理简便,而且对难生化降解有机物、氮磷营养物 和细菌的去除率都高于常规二级处理,达到部分三 级处理的效果,而其基建费用和处理成本只分别为 二级处理厂的1/5~1/3和1/20~1/10。 此外,在一定条件下,生物稳定塘还能作为养 殖塘加以利用,污水灌溉则可将废水和其中的营养 物质作为水肥资源利用,获得除害兴利、一举两得 的效果。
厌氧塘宜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如制浆造纸、酿酒、农牧产品加工、农药
等工业废水和家禽和家畜粪尿废水等。也
可用于处理城镇污水。
以上四类氧化塘的主要性能分列于下表。 表中各项性能均受控于阳光辐射值、温 度、养料及毒物等多种因素。因此,其具体 数值也因纬度高低、气象条件和水质状况的 不同而异。
稳定塘的主要性能
(2)厌氧塘的设计和应用
有机负荷的表示方法有三种: BOD5表面负荷(kgBOD5/ha· d) BOD5容积负荷(kgBOD5/m3· d) VSS容积负荷(kgVSS/m3· d)
处理城市污水的建议负荷值为200~600kg/ha· d。 几何尺寸 厌氧塘一般为矩形,长宽比为 2:1~2.5:1。单塘面积不大于4ha。塘的有效水 深一般为2.0~4.5m,储泥深度大于0.5m,超高 为0.6~1.0m。
兼性塘一般不少于三座,多采用串联,其中 第一塘的面积约占兼性塘总面积的30%~60%, 单塘面积应小于4ha,以避免布水不均匀或波浪 较大等问题。
(三)曝气塘
为了强化塘面大气复氧作用,可在氧化 塘上设置机械曝气或水力曝气器,使塘水得 到不同程度的混合而保持好氧或兼性状态。 曝气塘有机负荷和去除率都比较高,占地面 积小,但运行费用高,且出水悬浮物浓度较 高,使用时可在后面连接兼性塘来改善最终 出水水质。
进出水 进水口离塘底0.6~1.0m,出水口 离水面的深度应大于0.6m(图4-3)。进、出口的 个数均应大于两个。
厌氧前应设置格栅、普通沉砂池,有时也设 置初次沉淀池用于前处理单元。
厌氧塘的主要问题是产生臭气,目前 是利用厌氧塘表面的浮渣层或采取人工覆 盖措施防止臭氧逸出。也有用回流好氧塘 出水使其布满厌氧塘表层来减少臭气逸出。
(二)、兼性塘
(1)兼性塘的基本工作原理 兼性塘的有效水深一般为1.0~2.0m,通常由三层 组成,上层好氧区、中层兼性区和底部厌氧区。 好氧区对有机污染物的净化机理与好氧塘基本相同。 兼性区的塘水溶解氧较低,且时有时无。这里的微 生物是异养型兼性细菌,它们既能利用水中的溶解氧氧 2-
化分解有机污染物,也能在无分子氧的条件下,以
细菌的降解作用 有机物+O2+H+ →CO2+H2O+NH4+ +C5H7O2N (1) 细菌菌体 藻类的光合作用 106CO2+16NO3 +HPO4 +122H2O+18H+ (2) 2→C106H263O110N16P +138O2 藻类细胞
(3)好氧塘内的生物种群
好氧塘内的生物种群主要有藻 类、菌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
(2)基本工作原理
塘内存在菌、藻和原生动物的共生系统。有阳光照射时,塘 内的藻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同时由于风力的搅动,塘表 面还存在自然复氧,二者使塘水呈好氧状态。塘内的好氧型异养 细菌利用水中的氧,通过好氧代谢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并合成本 身的细胞质(细胞增殖),其代谢产物CO2则是藻类光合作用的碳 源。
(1)好氧塘的种类 按照有机负荷的高低,好氧塘可分为
a.高负荷好氧塘
这类塘设置在处理系统的前部,目的是处理污水和产 生藻类。特点是塘的水深较浅,水力停留时间较短,有机 负荷高。 用于气候温暖、光照充足的地区处理可生化性好的工
业废水,可取得BOD去除率高、占地面积少的效果,并副
产藻类饲料。
b.普通好氧塘 这类塘用于处理污水,起二级处理作用。特点是有 机负荷较高,塘的水深较高负荷好氧塘深,水力停留时 间较长。 它是通过控制塘深来减小负荷,常用于处理溶解性有 机废水和城市二级处理厂出水。 c.深处理好氧塘 (精制塘) 深度处理好氧塘设置在塘处理系统的后部或二级处理 系统之后,作为深度处理设施。主要用于接纳已被处理 到二级出水标准的废水,因而其有机负荷很小,塘的水 深较高负荷好氧塘深。
8.5 ~ 17 35 0.3 ~ 0.5 80 ~ 95 >100
2.2 ~ 6.7 5 ~ 30 1.2 ~ 2.5 50 ~ 75 10 ~ 50
处理城市原污水 及初级处理、生 物滤池、曝气塘 或厌氧塘出水。 运行管理方便, 适应能力强,是 氧化塘中最常用 的池型
8 ~ 32 3 ~ 10 2~6 50 ~ 80 0
似,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处理污水
的生物处理设施。 应用:城镇污水,可与其他工艺结合 分类:根据微生物类型、供氧方式、 功能划分
(2)概述国内外稳定塘经历如下发展阶段
用于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 处理食品工业废水,其他工业废水 作为活性污泥二级处理的后续深度处理 稳定塘处理与综合利用相结合,发展养鱼 稳定塘的运行方式,单塘变为多塘串联运行。 厌氧塘-兼性塘-好氧或兼性-好氧塘
NO3 、CO3 作为电子受体进行无氧代谢。
兼性塘的工作原理
厌氧区无溶解氧。可沉物质和死亡的藻类、菌 类在此形成污泥层,污泥层中的有机质由厌氧微生
物对其进行厌氧分解。与一般的厌氧发酵反应相同,
其厌氧分解包括产酸发酵和甲烷发酵两个过程。发 酵过程中甲烷化的中间产物(如酯肪酸、醛、醇等)进 入塘的上、中层,由好氧菌和兼性菌继续进行降解, 而CO2、NH3等代谢产物进入好氧层,部分逸出水面,
2.缺点
占地面积大 没有空闲余地时不宜采用。 处理效果受气候影响 如季节、气温、光照、
降雨等自然因素都影响稳定塘的处理效果。
设计运行不当时,可能形成二次污染 如污 染地下水、产生臭气和滋生蚊蝇等。
1.5 稳定塘系统的工艺流程
(1)稳定塘进水的预处理
为防止稳定塘内污泥淤积,应先去 除水中的悬浮物质。常用设备为格栅、 普通沉砂池和沉淀池。
部分参与藻类的光合作用。因此,其不仅可去除一
般的有机污染物,还可有效地去除磷、氮等营养物
质和某些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2)兼性塘的设计
兼性塘一般采用矩形长宽比3:1~4:1。塘有 效水深为1.2~2.5m,超高为0.6~1.0m,储泥 区高度应大于0.3m。
兼性塘堤坝的内坡坡度为1:2~1:3,外坡坡 度为1:2~1:5 (垂直:水平) 。
1.3 稳定塘系统的设计规范
确定所需参数 整体工艺流程设计,参数计算 水力学条件
其他附属设施
水力条件
水力条件--废水在塘内的流动特征,如塘内存在沟流、短 流和返混,将使废水在塘内混合传质过程受到影响。有机物 的去除率将下降。推荐的水力条件: 1)塘的个数不少于3个,串联运行; 2)塘形如为矩形,长宽比应大于九每个塘的面积以5000m2为度; 3)进口距塘底0.5m,以多点进水为主,出口应尽可能远离进; 4)尽量设置导流墙,横向导流墙长度为塘宽的0.8倍,纵向导流 墙长度为塘长的0.7倍; 5)沿塘长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条横向污泥沟,沟上方设障板,障 板伸入水中约0.9m,水面以上部分木大于0.15m;
6)塘堤的最大和最小坡度分别为3:1和6:1。
稳定塘的规划设计
1)塘址选择 稳定塘占地较多,应尽可能利用
不宜耕种的土地,如废旧河道、塘坝、低洼地、沼
泽和贫瘠地等,若有高差,应充分利用。为了防止
春、秋季翻塘时臭气的干扰,塘址应离居民区5001000m以上,并位于其主导风下风方向。当用于处 理城镇污水时,应结合建设规划统一考虑污灌、污 养和水的综合利用问题,以求经济、环境、社会效 益的统一。
2)塘型及其组合 塘型的选择应从处理对象的水 质特征出发,结的地区, 可选用好氧塘;而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时, 应在系统中设置厌氧塘;在处理城市污水和工 业废水时,应根据原水性质及处理水的用途和 要求,宜采用多糖组合系统。
1.4 稳定塘的优缺点
厌氧塘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是由两类厌氧菌
通过产酸发酵和甲烷发酵两阶段完成的。厌氧塘的设
计运行,必须以甲烷发酵阶段的要求作为控制条件,
控制有机污染物的投配率,以保持产酸菌与甲烷菌之
间的动态平衡。控制有机酸浓度3000mg/L以下,pH 值为6.5-7.5,进水的BOD5:N:P=100:2.5:1,硫酸盐 浓度应小于500mg/L。
项目 进水 BOD5 DO 曝气 较低 饱和 好氧 兼性 曝气 好氧 中等 饱和 兼性 中等 饱和 过渡 0 (从上至下) 厌氧 较高 0 厌氧 兼性 无
微生物
氧源 净化速 度 停留时 间
好氧
藻类 大气
好氧 兼性 厌氧
藻类、大气、无
快
短
快
短
慢
长
稳定塘的主要性能
好 典型BOD 负荷 2. (g/m d) 常用停留 时间(d) 水深(m) BOD 5 去除 率(%) 出水中藻 类浓度 (mg/L) 氧 塘 兼 性 塘 曝 气 塘 厌 氧 塘
常接在兼性 塘后,用于工 业废水的处理 。易于操作维 护,塘水混合 均匀,有机负 荷和去除率高
16 ~ 80 20 ~ 50 2.5 ~ 5 50 ~ 70 0
用于高浓度有 机废水的初级处 理,后接好氧塘 可提高出水水质 。污泥量少,有 机负荷高。但出 水水质差,并产 生臭气
处理其它生物 处理的出水。水 主要用途 溶性BOD 5 浓度 及优缺点 低,但藻类固体 含量高,因而用 途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