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级语文期末练习题
2013年秋季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2013年秋季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30分,每小题3分)1、工整的抄写下列句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下面每组词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窸窣(suì ) 抚恤(xuè)租赁(lìn) 面面相觑(xù)B、半晌(xiǎng) 拗开(ào) 搭赸(shàn) 汗涔涔(cén)C、私塾(shú)皑皑(ái)丛冢(zǒng) 鬼使神差(chā)D、虔诚(qián)皈依(guī)打烊(yàng)自怨自艾(yì)3、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惊慌失错蓦然回首耿介不阿无动于衰B、心急如梵错落有致战战兢兢自渐形秽C、无精打彩礼上往来家喻户晓一笔勾消D、受益匪浅鞭长莫及变幻无常鞠躬尽瘁4、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住宅的-------,墙壁的-------,家具的-----,衣料的------,都是她苦﹎﹎,都使她苦恼。
A、寒伧黯淡破旧粗陋B、寒酸黯淡破旧粗糙C、寒酸黑暗破烂粗糙D、寒伧黑暗破烂粗陋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她是个计算机专家,我们这些初学者要虚心向她求教,不耻下问。
B、在进入一个自己陌生的领域时,都要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把事情做细做好。
C、你那节目是元旦晚会上的亮点,要演得绘声绘色。
D、面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我们还有权利和资格说我不重要吗?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B、由于他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C、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精神风貌,可谓两全其美。
D、学生写作文切忌要胡编乱造。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A、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立抚养了。
咸安区2013年春期末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咸安区2013年春期末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20分)1、B(2分)2、A(2分)3、(1)闲敲棋子落灯花;(2)夜发清溪向三峡;(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4)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4分。
错、漏或添一字该小题不得分)4、李龟年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2分)5、D(2分)6、示例:雷锋挤的是时间,钻的是技术;而你挤的是车子,钻的是空子!(请你把挤劲、钻劲用在学习上和工作上,不要用它来损人利己!)(3分)7、(1)内容围绕募捐主题,语言有鼓动性,引用名句或成语或俗语即可。
(3分)(2)①灾区的感人事迹;②社会各界援助灾区的感人事迹;③党和政府对灾区的关怀;④国际社会对灾区的援助等。
(2分。
写出两点即可)二、阅读理解(50分)(一)14分8、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
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
(2分)9、这是为后文写丧父的悲痛作感情的铺垫和渲染,写到弟妹的玩耍时暗示年纪最大的13岁的“我”从此将担负起家庭“大人”的重担。
(3分)10、“我”已经从老高所说的噩耗中清醒过来,显得“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我”已经意识到在爸爸离世之后,自己要担负起家庭的很大一部分责任,知道“这里就数我大了”。
(3分)11、不能。
假如去掉,与原意不符,这只是一种感觉和猜想,不是现实。
(3分)12、“爸爸的花儿落了”既指爸爸栽种的花儿谢了,更含蓄地说明爸爸的生命已结束了,而“我”也在经历了这件事后真正成熟、坚强起来了,将要担负起家庭的一部分重任。
(3分)(二)13分13、“我”母亲(2分)14、因为她突然“砰”地推开了教室的门,破坏了和谐的课堂气氛。
(大意正确即可。
2分)15、示例:“我”的言辞过激,既伤害了母亲,又伤害了孩子,内心十分内疚、不安。
(意近即可。
3分)16、示例:因为本文的中心是写母爱的,表现了母爱的伟大而无私,所以下文主要写了母亲而不写上课的内容。
2012-2013年海淀区高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3.1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C2. A3. B4. B5. D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6. A 7. A 8. C 9. C三、本大题共6小题,共36分。
10.(12分)能结合本文内容、联系实际,4分;认识与思考,4分,其中观点态度1分,分析阐释3分;语言4分。
11.(5分)老子送孔子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者送人以言,吾虽不能富贵,而窃仁者之号,请送子以言乎。
凡当今之士/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讥议人者也/博辩闳达而危其身/好发人之恶者也/无以有己为人子者/无以恶己为人臣者/孔子曰/敬奉教/自周反鲁/道弥尊矣。
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
(“/”处为断句处。
每答对2处得1分。
答错2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参考译文]老子送别孔子,说:“我听说富贵者用财物送人,仁者用言语送人。
我虽然不能富贵,但得到了仁者的虚名,请让我用言语送你吧。
凡是当今的士人,因聪慧精明而危及生命的,都是喜欢讥讽议论别人的人;因知识广博喜好辩论而危及生命的,都是喜欢揭发别人短处的人。
作为人子不要想着自己,作为人臣要懂得保全自己。
”孔子说:“我一定遵奉您的教诲。
”从周返回鲁国,孔子的学说更加受人尊崇了。
远方来向他学习的弟子,大约有三千人。
12.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②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③秦爱纷奢奈何取之尽锱铢④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⑤忧谗畏讥满目萧然⑥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共8分。
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
学生如多写,选前4道小题评分)13. C(3分)14.(3分)答案要点:“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一句表现了作者对热衷功名利禄之人的不屑(对自己人生态度的坚守)(1分),也传达出自己享受夏夜清凉的惬意之感(1分),同时,流露出淡淡的落寞伤感之情(1分)。
15.评分要点:①解说或概括诗句内容,1分;②赏析该句的表达效果,3分;○3分析作者的情感,1分。
2013年秋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练习试题和答案

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班级学号姓名一、(20分)1.用行楷书写下面的诗句。
(3分)2、选出给加点字注音和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
答:( ) (2分)A·泰然处(chú)之:形容遇事淡定,毫不着急。
B·咄(duō)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C·以讹(é)传讹: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结果越传越错。
D·脍(kuài)炙人口:味道鲜美可口。
3.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
(2分)标题:2011年秋天,著名硬笔书法家庞中华在哈佛大学等美国知名学府演讲中国书法“笔尖下的万种创造”后,所在的演讲大学纷纷成立了书法协会,美国书法家发起成立“美国国际硬笔书法家联盟”,并推举庞中华担任联盟主席……一股“书法旋风”在美国掀起。
12月9日,挟着美国之行热腾腾的人气,庞中华受邀走选联合国总部,作题为“书法传播大爱”的主题演讲。
当天,他特意带去了一份报纸——上面登载有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010年春节前以汉字书写的对中国人民的新年祝福。
4.默写填空。
(3分)①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②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③潭中鱼可百许头,。
(柳宗元《小石潭记》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4分)A·《崂山道士》节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
(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孟子》是孟子撰写的,是孟子和几位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 )C·《水浒传》写的是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聚义在梁山水泊,杀富济贫,抗拒官府,造反起义的故事。
书中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反抗压迫的英雄形象。
( )D、《格列佛游记》把艺术虚构和现实讽刺结合起来,而且自如地运用了反语、对比、夸张、影射等各种讽刺手法,对英国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
2013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

2013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一、积累与运用。
(3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tuísuǐqùzǔ()唐脑()面面相()()咒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4分)不能自已相得益章黄金搭挡人声鼎沸万籁俱寂人迹罕致鲜为人知轻装淡抹错别字订正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1、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我咬紧了牙,。
2、山光悦鸟性,。
3 ,乾坤日夜浮。
4、油蛉在这里低唱,。
5、横眉冷对千夫指,。
6、请分别写出一句咏月和咏柳的诗句。
咏月:咏柳:。
4、修改下列病句(在原句上修改,每句只修改一处)(6分)1、衡量一个班级文明程度高低的主要标准是学风好。
2、我们应该努力完成一切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
3、在党的教育培养下,使我提高了思想觉悟。
5、用手机短信交流信息,便捷又时尚。
短信的编写,要求语言简练,精美。
如下面这条教师节短信:“您是一把伞,为我遮风蔽雨;您是一盏灯,为我照亮前程,衷心祝福您,我永远敬爱的老师!”这不仅符合短信编写的要求,而且很好地表达了学生的心意。
请你仿用这条短信的修辞手法,给你的妈妈拟写一条母亲节短信。
(4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4分)淮上渔者(唐)郑谷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
②浦:水边,岸边。
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1、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2分)2、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2分)。
二、阅读理解(60分)(一)阅读文言文《赵普》(共20分)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201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题、练习题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题(五)班级姓名一、生字组词。
万( ) 复( )苏( ) 柳( )歌( ) 舞( )冰( ) 泉( )丁( ) 百( )齐( ) 争( )鸣( ) 醒( )雷( ) 澡( )枝( )软( )梳( )梢( )耍( )线( )论( )趣( )题( )底( )颜( )淋( )洒( )滴( )油( )欢( )邓( )植( ) 节( )岁( )龄( )已( )经( )息( ) 站( )行( )扶( )栽( )亲( )古( ) 诗( )首( )眠( )处( )闻( )村( ) 居( )醉( )烟( )童( )散( )忙( )评( )访( )挤( )邮( )局( )轿( )钱( )懂( )貌( )父( )母( )教( )认( )错( )事( )改( )愿( )碗( ) 筷( ) 扫( )夸( )全( )奇( )妙( )却( )精( )赛( )关( )掉( )完( )换( )员( )写( )音( )蹈( )胖( )喜( )张( )刚( )帖( )墙( )替( )拖( )鞋( )帮( )等( )变( )情( )棉( )照( )晒( )被( )盖( )午( )收( )脱( )躺( )合( )眼( )睛( )摆( )帘( )女( )背( ) 装( )气( ) 另( ) 顾( )病( )太( ) 累( )医( )悄( )离( )户( )票( )元( )旦( )值( )篇( )遍( )雾( )霜( )朝( )霞( )夕( )蝶( )蜂( )碧( )紫( ) 千( )李( )杨( )秀( )蛋( )取( ) 凉( )定( )捧( )连( )轻( )仿( )佛( )抬( )投( )向( )聪( )活( )泼( )忽( )然( )眨( )如( )总( )以( )主( )意( )先( )鹿( )慢( )积( )鼻( )脑( )袋( )怪( )推( )辆( )赶( )久( )干( )净( )失( )级( )同( )观( )围( )工( )专( )准( )备( )队( )才( )请( )双( )各( )字( )代( )舌( )页( )弓( )秒( )炒( )蜻( )蜓( )展( )蝴( )蚯( )蚓( )蚂( )蚁( )运( )蝌( )蚪( )蜘( )蛛( )网( )所( )牧( )捕( )蝉( ) 闭( )立( )池( ) 惜( )阴( )晴( )柔( )露( )荷( ) 珠( )摇( )篮( ) 晶( )停( )坪( ) 透( )翅( )膀( )蹲( )嘻( )莲( ) 哭( )睁( )趴( ) 根( )腰( )爬( ) 非( )感( )激( )谢( )急( )时( ) 坡( )割( )闷( )伸( )喊( )潮( ) 湿( )虫( )消( )搬( )阵( )哗( ) 壁( )虎( )借( )蚊( )蛇( )逃( ) 难( )姐( )新( )擦( )抄( )拾( ) 摔( )拨( )拦( )摸( )团( )量( ) 相( )遇( )及( )怕( )攻( )互( ) 尊( )重( )令( )纯( )挂( )街( ) 熟( )伙( )伴( )尝( )甜( )温( ) 冻( )脸( )该( )因( )季( )乌( )鸦( )喝( )渴( ) 瓶( )石( )办( ) 法( )渐( )司( ) 假( )缸( )别( ) 慌( )吓( )叫( ) 块( )使( )劲( ) 砸( )破( )救( ) 称( )象( )官( ) 腿( )柱( )议( ) 杆( )秤( )倒( ) 艘( )沉( )止( ) 微( )矮( )瘦( ) 暗( )丑( )闲( ) 旧( )海( )鸥( ) 滩( )军( )舰( ) 帆( )秧( )塘( ) 溪( )竿( )铜( ) 号( )领( )忘( ) 挖( )井( )席( ) 导( )革( )命( ) 士( )解( )刻( )念( )王( ) 助( )哨( )敌( ) 荡( )顺( )突( ) 枪( )杀( )害( ) 英( )雄( )冲( ) 部( )宽( )虾( )脚( )捡( )贝( ) 壳( )原( )奔( ) 密( )匹( )市( )贺( )希( )祖( ) 国( )由( )羽( )丰( )勇( )敢( ) 理( )敬( )度( )厂( )甲( )申( ) 句( )兄( )虚( )骄( )傲( )淡( ) 诚( )实( )赢( ) 赞( )招( )翻( ) 浇( )施( )肥( )饿( )候( )挑( ) 担( )狮( )整( )练( )习( )滚( ) 扑( )咬( )苦( ) 懒( )洋( )吞( ) 将( )靠( )应( )餐( )丢( )矿( ) 糟( )糕( )粗( ) 概( )共( )汽( ) 记( )保( )管( ) 夹( )盆( )位( ) 选( )并( )宣( ) 分( )芽( )规( ) 盛( )丝( )表( ) 煮( )饼( )饮( ) 饺( )猪( )狼( ) 初( )眉( )辨( ) 斗( )湖( )即( )雁( )归( )转( )蚜( )盼( )治( ) 啄( )斑( )俩( ) 摘( )伯( )而( ) 且( )踢( )引( ) 兰( )梁( )程( ) 波( )架( )特( ) 砖( )划( )采( ) 薄( )巧( )稳( ) 郊( )列( )弄( ) 查( )速( )断( ) 提( )修( )建( ) 世( )界( )创( ) 梦( )名( )灰( ) 迎( )阿( )姨( ) 追( )顶( )披( ) 鼓( )甘( )埋( ) 闯( )掰( )跌( ) 万( )丁( )冬( ) 百( )齐( )说( ) 话( )朋( )友( ) 春( )高( )你( ) 们( )红( )绿( ) 花( )草( )爷( ) 节( )岁( )亲( ) 的( )行( )古( ) 声( )多( )处( ) 知( )忙( )洗( ) 认( )扫( )真( ) 父( )母( )爸( )完( )家( )看( )着( )画( )笑( ) 兴( )会( )妈( )奶( )午( )合( ) 放( )收( )女( ) 太( )气( )早( ) 去( )亮( )和( ) 语( )千( )李( ) 秀( )香( )听( )唱( )连( )远( ) 定( )向( )以( ) 后( )更( )主( ) 意( )总( )先( ) 干( )起( )明( ) 净( )同( )工( ) 专( )才( )级( ) 队( )蚂( )蚁( )前( )空( )房( ) 网( )诗( )林( )童( )黄( )闭( ) 立( )是( )朵( )美( )我( )叶( ) 机( )她( )他( ) 送( )过( )时( ) 让( )吗( )吧( ) 虫( )往( )得( ) 很( )河( )姐( ) 借( )呢( )呀( ) 哪( )谁( )怕( )最( )园( )因( )为( )脸( )阳( ) 光( )可( )石( ) 办( )法( )找( ) 许( )别( )到( )那( )都( )吓( ) 叫( )再( )象( )像( )做( )点( ) 照( )沙( )海( )桥( )竹( )军( ) 苗( )井( )乡( ) 面( )忘( )想( ) 念( )王( )从( )边( )这( )进( ) 道( )贝( )原( ) 男( )爱( )虾( ) 跑( )吹( )地( ) 快( )乐( )老( ) 师( )短( )对( )冷( )淡( )热( ) 情( )拉( )把( )活( )种( )吃( ) 练( )习( )苦( )学( )非( )常( ) 问( )间( )伙( ) 伴( )共( )汽( ) 分( )要( )没( )位( )孩( )选( ) 北( )南( )江( )湖( )秋( )只( ) 星( )雪( )帮( )请( )就( )球( ) 玩( )跳( )桃( ) 树( )刚( )兰( ) 各( )坐( )座( ) 带( )急( )名( ) 发( )成( )晚( )动( )新( )有( ) 在( )什( )么( ) 变( )条( )。
2013人教版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1)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精选一一、看拼音填字词。
(13分)ju shu pan tan shu zhan xin wen( ) ( ) ( ) ( )shao wei tu qu mie( ) 光 ( ) ( ) 味轻( )二、查字典填空。
(6分)1.“照耀”的“照”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再查( )画。
它在字典里的解释是:①光线射在物体上;②照相、摄影;③按照、依照;④对着、向着。
在这个词中应选( )种解释。
“照敌人开枪”中“照”应选( )种解释。
2.“乃翁”中“乃”字用数笔画查字法应查( )画,第一笔是( )。
3.“木屑”中“屑”的音节是( ),结构是( ),组词( )、( )。
三、按一定顺序排列下面词语。
(4分)1.起床、放学、吃饭、上学2.食品、面包、蛋黄面包、面食3.收获、耕地、田间管理、播种4.秋天、冬天、夏天、春天四、理解字、词的意思。
(10分)1.写出下面句中加黑的字词的意思。
①大理石并不是生来就那么美丽的,要经过人的选择和琢磨。
有经验的人看了开采出来的石块,就清楚它内在的含蕴,懂得它的价值,知道它可以做成一件什么器具。
②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③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2。
给加黑的字、词选择正确的意思,把序号写在句后的括号内。
①年老的工匠,年轻的学徒,就在这样的小房子里长年累.月地劳动着。
( ) 我怎么能连累.你哪?( )你可千万不要累.戒不改。
( )A。
牵连 B。
屡次;连续 C。
积累②“陆续..”的意思是( )。
A。
坚持下去。
B。
先先后后,接连不断。
C。
从没有停过,一个接一个。
五、句子。
(8分)1。
用横线画出大句子中包含的小句子。
①我看见小丽在学校里帮助同学值日。
②我们去公园玩可真是一件开心的事。
③他们发现一个孩子坐在河沟边上。
2。
扩写下面句子。
这是小站。
_____________3。
缩写下面句子。
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2013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检测试题

2013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检测试题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单项选择题(共8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嶙.峋( lín )凝.望( níng )随声附和.( hè)B、倔.强( juè)滑稽.( jī)骇.人听闻( hé)C、酝酿.(niàng)澄.清( chéng )忍俊不禁.( jīn)D、迸.溅(bèng )洗濯.( zhuó)水波粼.粼(lí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玷污弥慢可望不可既小心翼翼B、水藻怦怦盘虬卧龙姿态万千C、崩塌精致恍然大悟海枯石烂D、稀零笼罩苦心孤诣花枝招展3.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入冬以后,许多昆虫也都了。
②这部小说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现实生活。
③文物古迹是人类文明的,是祖先遗留下来的人类共同的财富。
A、销声匿迹反应标志B、杳无音信反映标致C、销声匿迹反映标志D、杳无音信反应标致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是提高成绩的有效途径。
B、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
C、最近,他的工作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D、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他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二)按原文默写(共6分,每空l分)5.①日月之行,。
②海日生残夜,。
③,浅草才能没马蹄。
④夕阳西下,。
⑤,随风直到夜郎西。
⑥商女不知亡国恨,。
(三)按要求答题(共10分)6.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按要求回答问题。
(2分)2012年4月23日是第17个“世界读书日”,班委会决定举办“书香伴我行”的主题活动,请你为这次的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不超过20个字)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4分)下面是一份分别对400名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调查表。
请根据这个情况调查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级语文期末练习题彭健华一、(每小题3分,共计15道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 )A.寥廓.(kuò)拊心(fǔ)峥嵘(zhēng)游说(shuì)B.漫溯(sù)执拗(niù)长篙(gāo)青荇(xìng)C.瞩目(zhǔ)提防(dī)吮吸(shǔn)雏菊(chú)D.窒息(zhì)创伤(chuàng)褴褛(làn)弄堂(lò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没错别字的一项( )A.和蔼谄媚打瞌睡横七竖八B.气概纳粹紫金花一鼓作气C.沧桑颠峰包身契不假思索D.嫦蛾吉祥通信网蜚声中外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⑴清清山溪,森森古柏,佛塔巍巍,钟磬悠悠,深山中的这一座古刹,真是个去处。
⑵大千居士的《庐山图》烟云满纸,莽莽苍苍,水墨潇洒不羁。
⑶袁宏道、归有光这一派作家的随笔小品一代圣人立言的载道之文,书写自我的性灵之作。
A.清闲运用不仅是/而且是B.清静应用不仅是/而且是C.清静运用不是/而是D.清闲应用不是/而是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场上的中国女排攻势凌厉,扣杀凶猛,打得对方前仰后合....,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B.著名画家李可染,画艺高超,着手成春,堪称力透纸背的一代大师,令人敬仰。
C.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儒家学说进行挖掘、整理,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既不抱残守旧照搬照抄,也不数典忘祖全盘否定。
D.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碰到困难,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而不会诚惶诚恐。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大家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科研和教育战线上努力开创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生机勃勃的新局面。
B.对于重视外语学习而忽略本国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要宣传引导,督促有关方面重视并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使用。
C.要学有专长,同时努力拓宽知识面,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和提高自己。
D.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坚持不懈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毛泽东常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这类诗歌仍属于古典诗歌。
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C.《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全书起自周穆王,终于鲁悼公,以记叙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因其内容可与《左传》相参证,所以有《春秋外传》之称。
D.司马迁是我国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
7、2006年春节晚会上出现的一幅对联的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选配下联,其中最为恰当的一项是()A.五千年盛世欣太平今日B.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C.九万里中华创锦绣未来D.十三亿尧舜建古国文明8、下面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然而,越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生活的意义就越为重大。
②一是因为在众声喧哗的语境中,只有躬身体验才能去伪存真。
③一是因为深入生活,不仅包括信息掌握,更包含着感情培养,而后者正是艺术创作的激情源泉。
④在今天信息化的社会里,“秀才不出门”固然也能“尽知天下事”。
⑤在这个意义上,正如一位论者所言:现代农业可以搞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
⑥但艺术创作如果也搞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就不可能产生鲜活、富有生气的作品。
A.⑤⑥④①③②B.④①③②⑤⑥C.④②①③⑤⑥D.④①②③⑤⑥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1题。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
”这是李白《横江词》的第三首。
横江即采石矶对岸的横江浦渡口。
王琦《李太白集辑注》引有胡三省《资治通鉴注》:“扬子津在今真州扬子县南。
”扬子县位置在江都(扬州)西南,已靠近大江,扬子津更在其南,则是江边的津渡了。
李白在诗中所以会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正是这个缘故。
扬子津当时必然久已驰名,因为它乃是从江都入江的运河渡头,可是开元之后却为瓜洲所取代,中晚唐人诗中提到瓜洲的很多,而扬子津却很少见。
胡三省乃宋元间人,那时读《资治通鉴》就已经需要有人来为扬子津做注了。
扬子津作为运河渡口自然早已有之,扬子县的得名因此有可能是出于扬子津,然而它自身却久已沉埋,不为人所知晓了。
扬子津原来是个近江面的较低洼处,可是它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并不正好相对,嫌偏西了一些,而江中靠北岸处又有沙洲,这就造成了航行上的不便。
《新唐书·齐浣传》:“(浣)迁润州,州北距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舟多败溺。
浣徒漕路由京口埭,治伊娄渠已达扬子,岁无覆舟,减运钱数十万。
”也就是说,渡江进入北岸的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而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到达扬子县。
李白《提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诗云:“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
”指的便是这条河,而瓜洲从此也就取代了扬子津,成为大江北岸运河的著名津渡。
白居易有《长相思》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白居易的时代去开元未远,而瓜洲就已经成了古渡头,至于比起瓜洲来更古的扬子津,自然是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消失了。
瓜洲浦成为便利的津渡是由于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而京口的漕路是在开元二十五年齐浣迁润州后才兴修的,换句话说,旧漕路原来并不通京口。
而要开辟一条通京口的新漕路却是十分艰辛的。
宋代《新唐书音训》云:“京口在润州城东北甘露寺侧。
”甘露寺正位于北固山,所以移徙这段漕路,势必要紧贴着北固山下与山根的顽石打交手战,这样的工程自非一日之功。
这也就是李白《丁督护歌》中所描绘的“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的施工场面。
过去有些注家以为“无由达江浒”是由于运载石头的缘故。
其实水运主要看舟船的吃水量,而不在于运石头还是运粮食,只要不超过吃水量,运什么都一样可行。
其所以“无由达江浒”,只是由于山下的顽石还没有被凿通而已。
这里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可以为瓜洲浦取代扬子津这一变迁作证,而同时《横江词》为李白早年作品,也就又多了一条证据。
(摘编自林庚《闲话扬子津》)9、下列关于本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李白《横江词》第三首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长江边上有名的运河渡口。
B.中晚唐人的诗中很少提到扬子津,是因为当时瓜洲已经取代扬子津成为长江边上的运河渡口了。
C.胡三省虽然是宋元间人,但是读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已经有困难,需要有人来做注解才行。
D.扬子县位于江都的西南方,之所以被命名为“扬子”,可能是因为该县的南部有久已驰名的扬子津。
10、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扬子津是长江边上的低洼处,并且跟南岸的运河渡口又不正好相对,而江中正对扬子津处又有沙洲,造成船舶航行十分不便。
B.齐浣迁官润州以后,把长江南岸的漕路迁徙到京口,又在北岸开凿了伊娄河,这样船舶渡江以后,就不再通过扬子津北上。
C.瓜洲浦地处伊娄河的入江处,由于正对着南岸江边的京口,并且京口已经开凿了新漕路,所以瓜洲浦就成为一个便利的渡口。
D.有注家认为李白诗句“无由达江浒”,是说由于石头过重,无法用船运到江浒。
其实用船运石头和粮食是一样的,注家此说不能成立。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来说,扬子津嫌偏西了一些,瓜洲浦则正对南岸的京口,所以瓜洲浦在扬子津的东面。
B.齐浣对漕路的改造,使船舶渡江到达北岸运河渡口的行程缩短了,并减少了覆舟的危险,为航运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C.从李白《丁督护歌》中的“万人凿磐石”一句,可以知道开辟京口漕路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D.文中所引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反映了瓜洲浦取代扬子津的历史变迁,其中《横江词》写作最早,《丁督护歌》则写作最晚。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2—15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项王曰:“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樊哙从良坐。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鸿门宴》片段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拔剑切而啖之啖:吃B.项王按剑而跽跽:站立C.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内部D.窃为大王不取也窃:敬词,偷偷地1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14、加点词语与“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从”字用法不相同的一句()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B.素善留侯张良C.项伯杀人,臣活之D.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15、对刘邦和樊哙在席上的讲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刘邦的谢罪之词,极大地满足了项羽自矜功伐的心理需要,巧妙地平息了项羽的愤怒,使鸿门宴开始时的紧张气氛趋于平和。
B.刘邦与樊哙两人讲话的侧重点不同。
刘邦侧重于小心辩解,樊哙则是理直气壮,斥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
C.从战略措施的角度来看,刘邦的巧言申辩属于“以屈求伸”,而樊哙的厉言斥责则是“以攻为守”。
D.樊哙的席上讲话与刘邦的一模一样,这完全是张良一人事先安排好的,也证明了刘邦君臣上下的团结一心。
16、翻译下列句子(10分)(1)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5分)。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