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草低见牛羊,春夏当心“青草胀”

合集下载

风吹草低见牛羊古诗

风吹草低见牛羊古诗

风吹草低见牛羊古诗
敕勒歌①北朝民歌
敕勒川②
敕勒歌
敕勒歌

阴山③下。

天似穹庐④,
笼盖四野⑤。

天苍苍⑥,野茫茫⑦,
风吹草低见牛羊⑧
译文
译文一
阴山脚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
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
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译文二
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

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

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代敕勒族的一首民歌。

这首北朝民歌,虽然仅有二十七个字,却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开头两句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

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

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天苍苍,野茫茫“这两句显现出敕勒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

“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最后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描绘出一幅殷实富足、牛羊肥壮的草原景象。

这首民歌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风格明朗豪爽,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抒写了敕勒人的豪情。

风吹草低 怎见牛羊

风吹草低 怎见牛羊

风吹草低怎见牛羊作者:来源:《祝您健康·文摘版》2016年第05期北朝民歌《敕勒歌》,被称为我国古代民歌的杰出代表之一。

这首歌中“风吹草低见牛羊”是诗眼,是最动人的地方,是百读不厌之处。

多数人认为,这句诗是写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高得都遮掩了牛羊。

其实,这是缺乏生活造成的误解。

草原上的牧草,是不会高得能够淹没羊的,更不会掩盖大牛。

我在草原上生活过十年之久,正常情况下,从来没有见过草原上有这样高的草。

大家注意一下电视、电影的画面,就知道草原的草是什么样子了。

人骑在马上或走在草原上,并不能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现象。

我国北方草原的牧草,一种是“五花草”,是以禾本科、豆科为主许多草的总称,在我们东北,黄瓜香、捞刀秧、酸么姜、小叶樟是五花草的主要组成部分。

另一种是“羊草”,又名碱草,是禾本科植物。

所有的这些草都不可能长到淹没牛羊的高度。

如果草真的长到了这么高的话,马也就跑不起来了,牛羊也会经常丢失。

高得超过牛羊的草,绝不是好牧草,那样高的草长得多了,草原也就不再是草原了。

能高过牛羊的草,是那些蒿草、灰菜等牛羊不吃的恶草,牧民最怕的正是这类东西。

当然了,现代化的人工草场已经能够培养出高达一米以上的牧草。

但是,我们说的是《敕勒歌》,是古代。

草原之草本身并不能高得淹没牛羊,可是,诗中为什么还要这样写呢?我们为什么还觉得它美呢?我们再看一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与高楼林立的城市不同,在草原上,只要抬抬头,看到的就是蓝天白云,可是即使在楼上,若真得到“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感觉,也是不容易的。

因为“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天是完整的半球,而通常人的眼睛前视的视角只能是前方的一百多度,看不了一圈。

要看一圈就得转身,一转身,那一半又看不到了。

通过诗本身,我们可以推测,诗人写诗的时候,应该是躺在草地上休息的。

仰在草地上,仰视天空,就很容易有“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感觉了。

也正是因为作者是躺在草地上的,他的位置很低,角度很小,才见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牲畜在草中时隐时现的现象。

“风吹草低见牛羊”全诗的意思及翻译赏析

“风吹草低见牛羊”全诗的意思及翻译赏析

“风吹草低见牛羊”全诗的意思及翻译赏析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男儿血,英雄色。

为我一呼,江海回荡。

山寂寂,水殇殇。

纵横奔突显锋芒。

佳句赏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天色苍茫,四野茫茫,在那广大的草原上,一阵风吹过,野草低伏下去到处都可以看到成群的牛羊。

形容大草原的美景。

注释:①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平川。

敕勒是古代一个游牧民族,活动在今甘肃、内蒙一带。

②阴山――就是大青山,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

③穹庐――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形状像蒙古包。

④见――同“现”,呈现。

翻译:阴山脚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诗歌来源:《敕勒歌》的作者相传是北齐开国皇帝高欢的部将斛律金,公元546年东魏权臣高欢玉壁一战(《敕勒歌》在此时诞生)时,鲜卑族在以山西中、北部为中心的统治时间已近150年。

公元534年,高欢建立东魏(北魏由此分裂为东魏、西魏,西魏于次年即公元535年在今西安建都)后,自任大丞相,虽然将都城设在今河北临漳县的邺城,但其统治中心仍在山西(高欢的大丞相府设在晋阳,其址在今山西太原市南)。

在此近150年的时间里,敕勒族与鲜卑族大融合,共同生活在黄河以北以山西中、北部为中心这块土地上。

公元546年,高欢率兵十万从晋阳南向进攻西魏的军事重镇玉壁(在今山西南部稷山县西南),折兵七万,返回晋阳途中,军中谣传其中箭将亡,高欢带病强自设宴面会大臣。

为振军心,他命部将斛律金带头作一首能表现鲜卑、敕勒族民族性质的歌曲。

斛律金即作《敕勒歌》,并带头领唱,高欢也随之附唱,遂使将士怀旧,军心大振。

《敕勒歌》也因此在军营中广传,留传到今。

赏析一:这首古代民歌,歌咏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敕勒川,阴山下”,说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

草古诗描写小草的古诗句(优秀5篇)

草古诗描写小草的古诗句(优秀5篇)

草古诗描写小草的古诗句(优秀5篇)宋元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后,诗句内容逐渐扩充和演绎,到了新民主革命后期,诗句演变成没有了字数的限制的自由体诗歌。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里是人美心善的小编帮大伙儿收集的5篇描写小草的古诗句,欢迎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小草的古诗句篇一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6、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7、三春时分,南园草木一时新。

8、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9、带雨和烟未可名,春风处处不胜情。

于今南浦知多少,都向王孙去后生。

10、蟾光澹荡,冷浸琪花瑶草。

11、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12、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1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14、赋罢流星赋彩云,闲芳野草也殷勤。

15、枝上柳棉吹又少,海角何处无芳草。

16、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1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8、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

19、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较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1、疾风识劲草,患难见真情。

22、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23、去年还是羞花貌,不见新诗吟半分。

24、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5、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6、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27、风吹草不折,弱极而生刚。

28、春草明年绿,天孙归不归。

29、枝上柳绵吹又少,天边何处无芳草。

30、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干没马蹄。

3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较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风吹草低见牛羊古诗

风吹草低见牛羊古诗

风吹草低见牛羊古诗
ChiLeGe
【作者】匿名【朝代】南北朝翻译
智利,在山的阴影下。

天空像穹顶,笼子覆盖着四片田野。

天空是绿色的,荒野是无边无际的。

风吹着草,看到了牛和羊。

铭牌:抒情古诗300首赞美乐府的民歌数
注释
辽阔的平原,在银山脚下。

御山之上的天空看起来像牧民们的帐篷。

它与四周的大地相连,蓝色的天空无穷无尽,绿色的荒野无穷无尽。

风低低地吹进草丛,成群的牛羊忽而出现忽而消失。

欣赏相关内容
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方草原壮美富饶的风光,抒发了智利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该作品境界宽广,音调雄伟,语言如文字般清晰,艺术概括性强。

“御山,在银山之下”,歌曲以高亢的音调开始,吟诵着北方的自然特色,没有壁垒,高峻而辽阔。

这简洁的六个字,风格宏大宏大,显示出浓郁的民族刚强的个性。

“天像穹顶,笼盖四野”,这两个字从上面的背景,极说起了这幅瑰丽的画面,瑰丽的天野。

与此同时,这位歌手用一支像椽一样的笔勾勒出了一幅北方的风景,这是这个民族生活最典型的特征。

“天是绿的,野是无边无际的,风吹草看牛羊”,“天”和“野”两句话进行,对毛笔的描写有一点重叠……>>
热门推荐
娘女娇赤壁怀古苏轼(宋)
派新建王长岭(唐)到芙蓉楼
安溪王维(唐代)
9月9日山东兄弟王伟(唐代)
清明都牧(唐代)。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意思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意思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意思
摘要:
1.诗句背景及作者简介
2.诗句意境描绘
3.诗句中的自然景观
4.诗句中的人文景观
5.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及主题
正文: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意思】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春天江边的美景,其中这句诗句最为著名,被广泛传诵。

这句诗句所描绘的是广袤的草原上,天空中飘荡着几朵白云,风吹过草地,草低处露出了成群的牛羊,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宁静的画卷。

这句诗句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给人以深刻的感觉。

在这句诗句中,天苍苍、野茫茫的描写展现出了自然景观的广袤和壮美,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描写则展现出了人文景观的宁静与美好。

这种自然的广袤与人文的美好相互映衬,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这句诗句所表达的主题是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苏轼在这首诗中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江边的美景,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这种热爱之情,感染着每一个读者,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自然的魅力。

形容春天牛羊在大草原的诗句

形容春天牛羊在大草原的诗句

形容春天牛羊在大草原的诗句1、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

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

——《草原诗》2、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

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曹邺《寄刘驾》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初春小雨》4、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南北民歌《敕勒歌》5、羽色深深何众嫌?真言诤语反诬谗!相依福祸随君往,无妄灾殃任客冤。

鸦噪树低无绝唱,乌啼月落有余篇。

俗清风雅本难定,大智如愚乃巨贤。

——七律《乌鸦和塞北草》6、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王安石《北山》7、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8、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

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草原诗》9、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张轼《立春偶成》10、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躲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雪嫖姚。

——王维《出塞作》11、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

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鲍溶《塞上行》12、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送别》13、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高骈《边方春兴》14、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抒怀》15、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欧阳修《丰乐亭游春》16、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17、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草的特点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草的特点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草的特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草原地区的一幅独特的画卷。

这片辽阔的草原区域,地域广阔,气候宜人,生态独特,自然资源丰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地。

草的特点是草原生态系统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草原生态系统是由各种植物和动物组成的一个复杂的互动系统,其中草作为这个系统中的基础物种,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草原地区的草本植物种类众多,包括牧草、草甸植物、蒿草、野花等。

这些草本植物具有高产、适应性好、抗逆性强等特点,为草原上的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除了作为动物食物的来源外,草还具有保持土壤湿度、减缓水深、减少土壤侵蚀、促进土壤肥力的作用。

草根作为草本植物的重要部分,能够将大量的水分、营养物质和微生物聚集在一起,形成丰富的土壤群落。

草长势旺盛时,能够有效地减缓水流速度,降低水深,减少水的冲刷,防止土壤流失,从而避免了草原土地的沙化和退化。

草原生态系统包括了丰富的生物种类和生态功能,具有高度复杂性和灵活性。

草原地区的动物种类众多,其中包括牛、羊、马、大熊猫、藏羚羊等。

牛羊是草原上重要的畜牧动物,它们的生长和繁殖都与草的生长密切相关。

草原上的牲畜吃下的青草,经过反刍消化后,又能够将大量的养分排泄到土壤中,为草的生长提供肥料。

草原生态系统不仅对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于地球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草原区域往往是人类活动较少、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地区,其独特的生态地位和文化价值也被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草原生态系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全社会共同呵护和保护。

维护草原生态平衡、促进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是草原地区的永续发展的关键。

通过科学规划、生态修复、合理利用等手段,加强对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才能更好的实现草原地区人民的繁荣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政府、企业和居民等各方面的努力。

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资源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另外 , 熟化过程中温度过高、 颗粒大小不一等 因 素也会影响饲料颗粒的颜色。综合而言 , 原因主
要有 : ①饲 料配 方成 分复 杂 , 原 料 品种 多 ; ② 混合 不均匀; ③ 调质 不 均 匀 , 制 粒前 的粉 料 水 分含 量
不 一致 ; ④重 复制 粒 的 回 机料 添 加量 过 大 ; ⑤ 环
[ J ] . 质量控制 , 2 0 0 4 , ( 3 ) , 3 4— 3 6 . [ 4 ] 刘邦俊. 影响颗粒 饲料 外观质 量 的 因素及 改 善对 策 [ J ] . 粮食与食品 工业 , 2 0 0 6 , ( 6 ) , 5 0— 5 1 .
如果混合机的混合效果不理想 , 就很难保证进入
模 孔 内壁粗 糙度 、 模 辊 间隙 、 模 辊磨 损量 不一 致 ,
环模内布料不均匀等造成环模 出料不均匀 ; ⑥粉 碎 细 度 达 不 到要 求 ; ⑦ 粉 料 在 料 仓 中有 分 级 现
象。
决问题 , 生产出质量合格 的颗粒饲料。
参 考文 献
[ 1 ] 王友 明, 邹晓庭 , 朱保 卫 , 等.颗 粒饲料 的 外观 色泽
碎; 采用质量有保障的环模 , 控制模孔的光洁度 , 必要时对模孔进行砂磨后再使用。 从 以上分 析 中可 以看 出 , 引起 颗粒 饲料 外 观
不正 常 的原 因是多 方面 的 , 相 互之 间也 不是 完 全 ’ 孤立 的 , 这 就要 求 我们在 实 际工作 中处理 此类 问 题时 , 应该 多加 分 析 , 抓 住 问题 的关键 , 才 能够 解
制 粒 机 的混 合 原料 是均 匀 的 , 从 而在调 质 和制粒 过程中, 在 水分 、 温度 和 压力 的共 同作用 下 , 原料 发 生 物理 和化学 变 化 , 导致不 同组 分 的原 料颜 色

3 6一
中国饲料添加剂
2 0 1 4年第 3期 ( 总第 1 4 1期 )
7 “ 花料 ”
变化 不一 致 , 产生“ 花料 ” , 在 饲 料 配方 中含 有 受 温度 和水分 的变化影 响 , 原料颜 色 变化 比较 敏感
7 . 1 原 因分 析
所谓 “ 花料” 就是单个颗粒或个体间颗粒颜 色不一致。这种现象在生产水产饲料 时较为常 见, 主要 表现 为从 环模 挤 出的个 别颗 粒 的颜色 比
其 它正 常颗 粒 的颜色 深或 者浅 , 或 者单个 颗 粒 的 表面颜色不一致 , 从 而 影 响整 批 饲 料 的 外 观 质
量。
时, 这种情况更为突出。
对于 上 面列 出 的 四种 产 生 “ 花料” 的原 因,
改进的办法 已很清晰 , 改善混合效果 , 控度 ; 必要 时控 制 调 质温 度 , 采 用 低 一 些 的
调质 温 度 以减 少 颜 色 的 变化 , 或延长调质时间、 使 用 多 层 调质 器 或 高 效调 质 器 , 提 高 调 质 质量 ; 对 于 易产 生 “ 花料 ” 的配 方 , 尽 量 不 用 回机 料 直 接制 粒 , 应 该把 回机料 和原料 混合 后 重新进 行 粉
饲 料颜 色不 均 匀 与 熟 化 和混 合 调 质 过 程 相 关 。原 料 的粉碎 粒 度 不 够 容 易 导致 原料 混 合 不 均匀 , 从 而 影 响饲 料 颗 粒 不 同部 位 的 熟化 程 度 。
[ J ] . 中国饲料 , 2 0 0 4 , ( 1 ) , 4 0— 4 2 .
7 . 2 改 进措 施
由于水 产 饲料 配 方 成 分 复 杂 , 原 料 品种 多 , 有 的成 分 添加 量 又 比较 小 , 在进 行 原 料 混合 时 ,
[ 2 ] 张 晓亮, 王红英. 颗粒饲料加 工质量影响 因素分析及 改善方 法[ J ] . 农机化研 究, 2 0 0 6 , ( 8 ) , 7 l ~ 7 4 . [ 3 ] 李石强 , 姚 军虎 , 成 连升. 影 响颗 粒饲料 质量 的 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