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探究式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通用版【小学学科网】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论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语文的运用

小学语文论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语文的运用

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语文的运用【摘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它具有非凡的意义和价值。

它可以实现高效学习的目标;活跃课堂气氛,实现教学质量最优化;及时验收教学效果,巩固新知,本文重点探究高效学习小组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语文教学;魅力;策略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转变传统的个体学习方式,使得学生之间互竞互动,共同学习,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氛围。

本文通过分析高效学习小组的概念和模式,重点阐述高效学习小组在学习各个环节中的关键作用,使得大家认识到它的意义和价值。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一)传统教学模式的缺漏语文传统教学模式,重语言形式而轻内容,忽略了文化层面的灌输以及情感的升华教学,挫伤了语文教学的实质意义,与学生情感需求脱节,少有实际生活的渗透,学生容易感到枯燥倦怠,抽象生涩。

传统语文教学在能力培养具有局限性,只能塑造单一性的人才,全体学生实行统一化标准,忽视学生个体差异,难以挖掘学生内在潜力,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二)农村教育的发展问题在农村,由于班级人数都相对较多,例如我校四年级的班级人数都在40至45人左右,在短暂的课堂时间,无法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机会,不能照顾到每位同学的发展需要。

而且农村资源相对匮乏,信息和技术水平比较落后,难以融入新颖生动的教学,学生的基础较差,对于学习兴趣不高,很多学生学习只停留在机械记忆,缺乏自己思考研读的过程,课外完全不拓展相关知识,不关心其内在的核心意思与人文情感,少有学生能够自我主动学习,造成学习低效,难以进展。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一)有利于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问题在国内的传统语文教学中,重形式轻意义,重结构轻功能,等于说本末倒置,挫伤了语文教学的实质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依靠一系列相关教学活动的安排,学生参与其间来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加深对语言意义以及功能的认识,规避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运用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存、生活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方法,具有优秀的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性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把这一新的课程理念引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以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为条件,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策略,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保障。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这一新的课程理念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自主求知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自能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获得知识。

由此可见,学生所有的技能都不可能靠老师的讲解而学会,它只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践操作中,通过自己的反复练习方可掌握。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求知呢?1.保证自主学习的时间。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去读书,教师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包括读书质疑、讨论答问、演讲、互评等,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省时高效。

2.教给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中,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培养出较好的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多方面的培养和训练,才能达到。

教师对此应当“心中有数”,不仅要从教师的角度考虑怎样“教方法”,还要从学生角度研究怎样落实“用方法”、怎样提高自学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方法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方法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方法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首先介绍了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概念,强调了其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作用。

其次分析了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指出了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

接着探讨了探究性学习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阐述了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实践效果。

对探究性学习方法进行评价和改进,总结了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最后展望未来小学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的发展方向,强调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文章旨在引发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思考和探讨,提倡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方法探讨、基本概念、意义、应用、案例分析、实践、评价、改进、重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方法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方法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参与的学习方式。

它倡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应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深入探讨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概念,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探究性学习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实践等内容,从而更全面地探讨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

2. 正文2.1 了解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概念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的学习方法,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分析数据、提出假设、实验验证等步骤,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

小学语文“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摘要】当今教育把弘扬学生自主、互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因为这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是造就具有创造意识和能力的一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我校课题组通过五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努力改变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互动-探究”课堂教学实施的策略。

建立了小学语文“创设情景、自主互动、引导探究、交流实践、评价体验”五个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Abstract】To promote students’ education today, int eraction, and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in exploring the position is very important. Because this is the student lifelong development needs, is made with creative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of the new generation. Our task by five years of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 and to change the languag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actively explore “interactive - explore”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Establish a primary language “create scene,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practices, guide and evaluation of experience” five links of classroom teaching mode.【Key words】Interaction;Exploring;Primary language;Teaching mode;Practice;Explore1课题研究背景21世纪世界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是人才,教育是人才的摇篮,教育必须培养下一代具有能面对社会挑战接班人的全面素质,而课堂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生理应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合作探究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合作探究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合作探究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合作探究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互动、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

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探究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具体来说,合作探究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运用以下策略:1. 创设合作探究情境。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适合的合作探究情境,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

比如,通过阅读一篇小说或课文,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剧情、人物性格等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交流和合作才能完成任务。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课堂活动,如游戏、角色扮演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技能,激发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3.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学生合作探究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启发式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寻找答案,从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提供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在合作探究中,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注重评价过程和结果。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反馈等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

综上所述,合作探究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运用合适的探究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因此,我们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加积极地推广和实践合作探究教学法,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论文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论文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论文标题: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索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有效性以及对学生学业发展的影响。

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将分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论基础、教学原则、实施策略及其对学生语文学习的作用。

研究将探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嵌入性,并通过对学生学业发展的量化数据分析,验证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

结果表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深入理解能力,对学生学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小学语文教育、学业发展、效果验证引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与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方式,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和实证研究,旨在探究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有效性以及对学生学业发展的影响。

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论基础和教学原则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以构建知识体系、培养自主思考和合作精神为目标的学习方式。

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建构主义理论和社会交往理论。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原则是激发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合作性,鼓励学生探究的探索精神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嵌入性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嵌入教学实践,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实施:提供具有激发思考的教材,构建任务型教学,引导学生团队合作和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自主提问、探究和解决问题。

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对学生学业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学生学业发展的量化数据分析发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深入理解能力有积极影响。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够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结论:综上所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摘要: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参与实验、观察、调查等活动,自己探索问题并得出结论的学习方式。

本文从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小学科学教学的背景、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案例分析了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探究性学习前言: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具有现代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教学模式,而且,探究性学习也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科学发展观,对于推动小学科学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1.1课程改革与探究性学习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课程改革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追求知识的多元化和资源共享。

探究性学习正是基于这种理念而产生的,它将学生作为课程设计和实施的中心,教师的角色也从传道者转变为指导者,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研究和创新的能力。

因此,探究性学习就成为了现代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儿童认知发展与探究性学习儿童认知发展是影响探究性学习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儿童的思维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和变化,从操作型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

因此,在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主要是以操作和形象为主,他们需要通过实践来获取知识。

这也就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因为探究性学习鼓励儿童通过实践、观察、比较和总结等方式,自主地发现问题,并尝试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创新和探索精神,而且可以加深儿童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3社会需求与探究性学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强调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训练,但这种模式往往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现代社会更加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探究性学习正是符合这种社会需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自主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而自主合作探究正是一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与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增强归纳、分类、比较、分析等认知技能。

二、注重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是一种团队合作模式,要求学生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探究。

在小组内,学生需要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生可以不仅仅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得知识和能力,还可以通过与同桌合作,相互学习与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要求学生从问题出发,通过探究来获取解决问题的知识和能力。

这种探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生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进一步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学会灵活应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不断探索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帮助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论文-探究式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通用版
素质教育目前已经成为教育界耳熟能详的词汇,它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与此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的来说,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一目标的设定,无疑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极大挑战,而作为基础性学科之一的语文也在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探寻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

语文教育工作者们总结自身的教育经验,不断探索适合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

近年来,探究式学习模式日渐被语文教育工作者所推崇,而如何把探究式学习模式更加有效地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小学生自愿主动地学习语文,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实践能力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依然在探究的问题。

一、探究式学习的概念
小学语文中的探究式学习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探索和研究的方式逐步推进学习。

作为与传统教学模式大相径庭的新型教学模式,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滔滔不绝的灌输者,学生也不再扮演被动的接受者角色,在此学习过程中,教师仅起到引导者的作用,作为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引路人,课堂真正的主体及中心是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并总结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学习需求,并结合他们的学习程度、求知欲和好奇心,通过其抛砖引玉,让学生以自主、合作的学习形式,积极主动地探索并自行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锻炼思维、提高学习能力。

二、探究式学习模式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首先,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探究式学习模式,它与小学生的心理及认知极为契合,因为探究式学习模式完全符合小学生好奇心强的性格特点,逐步推进、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小学生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有意或无意识地向老师指引的方向前进。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方式多是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知识,以“灌输”为主要教学手段,而正是这种呆板的教育模式及沉闷的课堂气氛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慢慢扼杀,语文课堂慢慢成为枯燥、乏味的代名词。

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却一改传统教育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真正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通过探究问题激起学生求知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能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吸取知识;另外,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也是教师教育方法的全面升级,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事半功倍。

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使学生通过合作和自主的方式主动探究问题并寻
求解决办法,并在此过程中训练学生思维及自主学习能力。

三、探究式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对于如何更加有效地教授小学语文,专家学者以及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见仁见智,近些年来,探究式学习模式受到广泛推崇。

1、创设情景语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语境实则就是表现课文所反映的儿童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场景以及与之相应的学习氛围。

这种情境语境创设的目的是让小学生原有认知及情感水平与课文所揭示的深刻道理之间产生一定的差距甚至略有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让学生对此差距或此矛盾的解决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主动的学习探究过程中主动思考、发散思维,充分发掘其学习潜力。

创设情景语境的主要手段即提出问题,问题是学生前进的主要驱动力。

基于小学生的自身认知水平特点,设置问题的难度要适中,不宜过难,过难的问题会使学生丧失自信心,而过于简单的问题容易流于肤浅,从而冲淡学生的探究欲望。

同时,提出的问题要恰到好处地抓住学生认知或情感发展上的矛盾,从而调动其探究热情。

例如在小学语文第八册《她是我的朋友》学习中,我们不免有这样的疑问:“既然阮恒是主动决定给小姑娘献血,可为什么他又总是哭泣呜咽呢?”这一问题既适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又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们在课堂上展开激烈讨论,有的认为“阮橙是怕死”,又有的反驳道“怕死怎么会主动救人?”,经过讨论,最终得出“他是真的想帮助朋友,不想让朋友死,但自己也不想死,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血会被抽干,所以主动抽血但同时又哭泣呜咽”,此问题的提出,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认知及情感体验都有所提升。

2、开展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语文的实践活动不外乎听说读写等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授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这几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实践中探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在此我们以读为例,例如在教授《登山》时,首先让学生速读课文、把握整体,而后提出“为什么列宁要走危险的小路?”让学生带着疑问精读描写小路危险的片段。

还可以请学生上台表演列宁和巴果茨基走小路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随后共同探讨在经过险境后看到壮美日出会是怎样一种心
境,学生会用“兴奋、激动”等词汇形容。

这时就不难联想到毛泽东的诗句“无限风光在险峰”,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在探究式的学习中认知水平有所提高,思想情感也得到陶冶。

3、总结
总之,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开放式的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理念中生硬、呆板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极好的学习效果,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更使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