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总复习早读晚练33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三语文自主生长单之早读材料2

高三语文自主生长单之早读材料2

周二早读内容及检测(2019.11.5)一、早读内容1.核按钮小本P25 M-Z部分每个成语连读四次2.核按钮小本P26-28 每个连读四次3.核按钮小本P116 每个俗语、惯用语及解释读两次4.核按钮小本P186《渔父》读背各一遍5.附考场佳作一篇,题目及文章读一次二、早读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答案见P25 M-Z部分)少.不更事()一曝.十寒()穷兵黩.武()一蹴.而就()塞.翁失马()引吭.高歌()一唱一和.()曲高和.寡()奄奄.一息()一语破的.()以邻为壑.()乐.山乐水()所向披靡.()余勇可贾.()越俎.代庖()一模.一样()三缄.其口()穷鼠啮.狸()一气呵.成()载.歌载舞()2.请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正确的请打勾(答案见P26-28)甘拜下风()发轫之作()脍炙人口()炙手可热()竭泽而渔()美轮美奂()仗义执言()墨守成规()金榜题名()走头无路()丰富多彩()支离破碎()一张一弛()艰苦备尝()兴高采烈()幅员辽阔()驰名天下()翻山越岭()衣不蔽体()额手称庆()3.根据意思写成语(答案见P116 俗语、惯用语部分)():认识一个人容易,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很困难。

():比喻有什么因,就得到什么样的果。

():形容办事旨在形式上过以下,没有真正地办。

():比喻话多而轻率。

():过一天算一天,凑合着混日子。

():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4.古诗文默写(答案见P186《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见放。

”渔父曰:“___________,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___________?众人皆醉,___________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高二语文早读晚练习题

高二语文早读晚练习题

高二语文早读晚练习题在高二语文学习中,早读和晚练习题是提高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高二语文早读晚练习题,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扩展思维能力,同时提高语文水平。

一、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文本略)1. 文中“蓄势待发”的下一句是什么?2. 请写出一个能代替文中“奇怪”的词语。

3. 描写人物的第一句话“瘦小的男孩来到课堂前,脸上挂着一丝淡淡的笑容。

”中,哪个词语是修饰动词的?二、写作题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你的好友最近对古诗兴趣浓厚,他请你推荐一篇他未曾阅读过的古诗。

请你推荐一篇你喜欢的古诗,并简要介绍其背景、意境和所表达的主题。

提示:- 选择一首你熟悉且喜欢的古诗作为推荐;- 简要介绍诗人及其时代背景;- 分析古诗中所蕴含的意境和表达的主题;- 阐述你为什么会喜欢这首古诗。

三、词语释义题请根据以下词语的释义,写出相应的汉字。

1. 表示过程、经过的一个阶段。

2. 动作或事情的胜利或成功。

3. 情形或事情内容。

四、创意写作题请以“梦中的旅行”为题,写一篇故事,内容自定。

要求:结构完整,逻辑清晰;情节连贯,环环相扣;使用生动的语言和描写手法;字数不少于800字。

以上是本文为大家提供的高二语文早读晚练习题,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提升语文能力。

通过阅读理解、写作、词语释义和创意写作等综合性题目的练习,同学们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并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希望同学们能够坚持每日练习,持续提高语文水平。

加油!。

2023届高三语文早读读背学案

2023届高三语文早读读背学案

2023届高三语文早读读背学案一、成语积累1、生吞活剥:〈贬〉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2、始作俑者:〈贬〉孔子反对用俑殉葬,他说,开始用俑殉葬的人,大概没有后嗣了吧!(见于《孟子·梁惠王上》)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3、首屈一指:〈褒〉弯下手指头计数,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位居第一。

4、死得其所:〈褒〉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所,处所,地方。

5、弹冠相庆:〈贬〉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6、叹为观止:〈褒〉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7、特立独行:〈褒〉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

8、偷工减料:〈贬〉不按照产品或工程所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暗中掺假或削减工序和用料。

9、推波助澜:〈贬〉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

10、蔚然成风:〈褒〉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流行,形成风气。

11、闻过则喜:〈褒〉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就感到高兴。

形容虚心,对自己要求严格。

12、无独有偶:〈贬〉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

13、无所不为:〈贬〉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14、无微不至:〈褒〉没有一个细微的地方没有考虑到,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

15、无以复加:〈贬〉达到极点,不可能再增加。

16、小题大做:〈贬〉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

17、寻章摘句:〈贬〉读书时只摘记一些漂亮词句,不深入研究;也指写作只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18、一唱一和:〈贬〉比喻互相配合,互相呼应(多含贬义)。

19、一团和气:〈贬〉原指和蔼可亲,现多指态度温和而缺乏原则。

20、亦步亦趋:〈贬〉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

21、蝇营狗苟:〈贬〉像苍蝇那样飞来飞去,像狗那样苟且偷生,形容人不顾廉耻,到处钻营。

22、越俎(zǔ)代庖:〈贬〉厨子不做饭,掌管祭祀神主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见于《庄子·逍遥游》)。

早读晚练答案0

早读晚练答案0

高考语文早读晚练参考答案早练一(一)基础知识1、答案:CA项“估”读gū,“梏、痼、故”读gù,“贾”读“gǔ”;B项“疚、厩、咎”读“jiù”“灸”读jiǔ,“鸠”读jiū;C项全部读jiâ;D项“嚣、枭、霄”读“xiāo”,“酵”读“jiào”,“肖”读“xiào”。

2、答案 B解析特立独行:特:独特;立:立身。

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

也泛指特殊的,与众不同的。

这里用来指历史,对象错误。

3、答案:DA成分残缺。

“给了我”前面要加“这部电影”。

B重复啰嗦。

应去掉“被人”。

C搭配不当。

“关于”应改为“对”。

4、答案:A (④提出观点,①举例证明,⑤深入分析,③联系现实,②揭示原因。

)(二)语言运用题解析:略晚练一1.C. 应解释为“遭受”。

1.B. A项第一个“为”字是动词,作为;第二句个是介词,替,给。

B项两个“而”字都是副词,表转折。

C项第一个“其”是人称代词,指常州知府祖进朝;第二个是指示代词,那。

D项第一个“以”字是介词,因为;第二个是介词,凭借。

3.B. A项应为“陈德率领的队伍”。

C项应是“汤斌”。

D项应是“余国柱”。

4.C. A项是总兵陈德调往湖南时。

B项是汤斌跟从孙奇逢学习。

D项余国柱让人告诉汤斌,说都是由于明珠的功劳,。

5.(1)断句(4分)上南巡/至苏州/谕斌曰/向闻吴阊繁盛/今观其风土/尚虚华/安佚乐/逐末者多/力田者寡/尔当使之去奢返朴/事事务本/庶几可挽颓风(错、漏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

若断为“上南巡至苏州”亦可。

)(2)翻译(6分)①布政使龚其旋因犯贪赃罪,被御史陆陇其弹劾,由于余国柱贿赂明珠得以解脱(“坐”字1分,犯罪;“为……所”被动句1分;大意1分)②等到(汤斌)被选拔任命为巡抚以后,使自己廉洁(洁身自好)来为属下作表率(率领属下),并实心办事。

(“简”字1分,选拔;“洁”字1分,使……廉洁,洁身自好;大意1分)【参考译文】汤斌,字孔伯,河南睢州人。

晨读晚练手册第6天-备战2023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晨读晚练含答案

晨读晚练手册第6天-备战2023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晨读晚练含答案

新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晨读晚练手册第6天晨读一、高考必背篇目默写过关(《阿房宫赋》)情境默写(1)写项羽火烧阿房宫,秦国灭亡的两句(),()。

(2)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

(3)《阿房宫赋》中,“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写六国珍藏的玉石金鼎,被秦人搜刮来之后像土块、铁锅一样胡乱地堆弃着,“(),()”。

(4)写秦皇变得越来越骄横顽固,为后文写各地纷纷起义作了铺垫。

(),()。

(5)描写渭水、樊川两条河流水流平缓地经过阿房宫的两句是(),()。

(6)写出阿房宫里的宫女,有很多原来在六国是身份很高贵的:(),()。

(7)把阿房宫宫殿之多比作蜂房和水涡的两句是:(),()。

(8)把阿房宫中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比作天上的彩虹:(),()。

(9)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阿房宫占地之广、宫殿楼阁之高之大(),()。

(10)《阿房宫赋》以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借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

(11)《阿房宫赋》中“(),()”两句描写宫殿、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12)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是:(),()。

(13)杜牧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

(14)用比喻描写出阿房宫里走廊以及屋檐的形状的两句是(),()。

(15)陆参作《长城赋》云:“千城绝,长城列。

秦民竭,秦君灭。

”以四个三字句发端。

《阿房宫赋》祖《长城》句法,云“(),()。

(),()。

”(16)描写宫女头发浓密而乌黑的句子(),()。

(17)宫人梳妆打扮后期盼秦皇宠信的两句(),()。

(18)文章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

(19)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高三早读晚练安排思路

高三早读晚练安排思路

高三语文集备组早读晚练思路安排
一、早读思路安排(周三、周五早读进行,注重积累)
1、注意理解性背诵积累
一是翻译,二是每段大意
2、注意写作素材积累
一是取材一般多是当下热点焦点时评或哲理思辨文章,二是注意名言和素材的积累。

3、个人看法,还可以补充:
一是突出在高考中语文学科重要性的文章,在思想上进行时刻灌输,二是一些精品时文评论的写作思路分析,三是……
二、晚练思路安排(周三、周五晚自习进行,主要是专题训练,可以用AB卷)
1、古诗文专项训练
2、现代文专项训练
3、语用专项训练
4、高考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题型专项训练,主要是语用部分。

5、多个专题综合
三、补充事项
1、周三、周五早读晚练好,周末可以进行小测。

2、有好的思路、好的材料,大家不妨抽点时间整理一下,拿出来共同交流。

3、大家群策群力,一起探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7.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7.doc

晚练71. A 【解析】A项“空洞无物”“多指言谈、文章极其空泛或不切实际”,此处正确;B项“水落石出”意为“事情的真相已经弄清”,而语境则为高考作文试题“终于揭开神秘面纱”,望文生义,故错误;C项“身临其境”为“亲自面临那种境地”,显然不合语境,应用“设身处地”;D 项“津津有味”意为“形容兴味浓厚”,此处形容王蒙著作的叙事风格,应用“娓娓道来”。

2. 指喜欢宅在家里网购的人群【解析】下定义是压缩语段的变形,要抓住语段里反映事物特征的信息,次要的、非本质的信息排除在外,按照“本质特点+属性判断”进行表述。

3.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4)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4. D 【解析】扞:同“捍”,抵御。

5. B 【解析】①甘茂认识到了战争的困难;③⑤都是甘茂对后事的预料,体现出自己的担忧,并采取的行动;②是叙述史实,与甘茂无关;④是战争的结果;⑥是进谏成功秦王采取的行动。

6. A 【解析】还有主观原因,即甘茂担心在遇到攻打的困难后,秦王对自己不信任。

7. (1)天下的人都不因此称赞张先生,而却因此认为先王英明。

(2)这样一来,大王就会欺骗魏王,而我则要受到公仲侈的怨恨呢。

(3)不知道是坐着等待别人进攻,或是主动进攻别人,哪一种更为有利呢?【参考译文】甘茂是下蔡人。

他曾学习各家的学说,秦惠王一见就喜欢上了他,就任用他做左丞相,任用樗里子做右丞相。

秦武王三年,武王想派甘茂攻打韩国夺取宜阳,以便取道到周王室。

甘茂说:“请让我邀请魏国一起攻打韩国。

”武王就派向寿协助他去办这件事。

甘茂请魏国结盟,魏国答应以后,甘茂回秦国,到了息壤,对向寿说:“您回去跟大王说:魏国接受了我的请求,但是我希望大王不要攻打韩国。

”向寿回国后,把甘茂的话转告给武王,武王到息壤迎接甘茂。

甘茂一到,武王问他不攻打韩国的缘故。

甘茂回答说:“宜阳是一个大县,上党和南阳的财赋储备已经很久了。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语文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练案38语段的压缩与扩展 含答案解析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语文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练案38语段的压缩与扩展 含答案解析

练案38语段的压缩与扩展一、对点练1.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字。

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古典文献遗产,其时代属于商王朝后期。

甲骨文出自3000多年前殷商王朝特殊人群之手,包括商王、贵妇、王室成员、卜官、贵族、各方巫师、地方要员等。

这些人以特有的占卜文例形式(通称甲骨卜辞)或记事文例形式(通称记事刻辞),在龟甲兽骨上刻下贯以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信仰追求的日常生活事象,记下了真实存在的商王室谱系,记下了大量的神名、先王先妣名、贵显人物名、诸侯方国君长名、部落族长名、外交使者名与神话传说人物等,揭示出王位继承法与婚姻亲属制的特点,王事与臣属活动的政治景观,重大事件中的人物思想情感表现,商王与诸侯方国的关系,官僚机构与职官的职掌,社会生活中权贵与平民、奴仆的阶级结构,经济产业的管理者与手工业劳动者的等级关系,不同族群的宗教意识观念,军事战争中的武官、军队组织、武器装备和攻防行事,丧葬祭祀中人殉人祭者的身份、社会地位及其与墓主的关系等,使商代成为有出土古文字记载可资考察的信史时代,填补了史书的缺载。

2.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概括三个语段的主要内容。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每句不超过20字。

古人在日常生活中,以“自谦而敬人”为原则,因而要借助于各种礼仪来体现之。

当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见面,只能将情感诉诸笔墨、托诸邮驿时,礼仪依然不可或缺,字里行间,揖让进退之态不仅依然可见,而且显得更为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从而形成了富于中国特色的书信文化。

古代“书”和“信”是有区别的:“书”指信件,“信”指使者。

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自可断来信”中的“信”,就是说媒的使者。

书信在长期写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格式。

如上下款的称呼怎么写,开头结尾的致敬祝颂之辞怎么写,如何写抬头,哪里有空格等。

上款写受书人,下款写作书人,为明清以来常见的格式;但汉魏六朝的书札,却先写作书人,后列受书人,《报任安书》的开头“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德阳五中高考语文总复习早读晚练33 新人教版
一、早读材料
一吟诗诵词
台城①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②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注]①台城,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

②结绮临春,陈后主营造的两座楼阁。

二成语(常见近义成语十一)
101.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进行反抗或不得不做某种事。

//铤而走险: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为。

102.鸦雀无声:形容寂静无声。

//万籁俱寂:形容周围环境十分宁静。

103.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同样的事物。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

104.外强中干:外表上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空虚。

//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105.万无一失:绝对不会出差错。

形容极有把握。

//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

106.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

//自暴自弃:自己糟蹋自己,自己瞧不起自己,形容一种自卑自贱,甘居落后的心理。

107.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少或非常小。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108.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

贬义。

//随心所欲:一切都有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109.有备无患: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就不会产生祸患。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

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110.瓮中捉鳖:比喻要捕捉的对象无处逃遁,下手即可捉到,很有把握。

动词性短语。

//瓮中之鳖:比喻逃脱不了的人或动物。

名词性短语。

三文言文析读
萧复,字履初,太子太师嵩之孙,新昌公主之子。

父衡,太仆卿、驸马都尉。

少秉清操,其群从兄弟,竞饰舆马,以侈靡相尚,复衣数浣濯之衣,独居一室,习学不倦,非词人儒士不与之游。

伯华每欢异之。

以主荫,初为宫门郎,累至太子仆。

广德中,连岁不稔,谷价翔贵,家贫,将鬻昭应别业①。

时宰相王缙闻其林泉之美,心欲之,乃使弟诱焉,曰:“足下之才,固宜居右职,如以别业奉家兄,当以要地处矣。

”复对曰:“仆以家贫而鬻旧业,将以拯济孀幼耳,倘以易美职于身,令门内冻馁:非鄙去之心也。

”缙憾之,乃罢复官,沉废数年,复处之自若。

后累至尚书郎。

大历十四年,自常州刺史为潭州刺史、湖南观察使。

及为同州刺史,州人阻饥,有京畿观察使储廪在境内,复辄以赈贷,为有司所劾削阶。

朋友唁之,复怡然曰:“苟利于人,敢惮薄罚。

”寻为兵部侍郎。

建中末,普王为襄汉元帅,以复为户部尚书、统军长史,以复父名衡,特诏避之,未行。

扈驾奉天,拜吏部尚书、平章事,临事不苟,颇为同列所嫉,以故居位不久。

复尝奏曰:“宦者自艰难已来,初为监军,自尔恩幸过重。

此辈只合委宫掖之寄,不可参兵机政事之权。

”上不悦,又请别对,奏云:“陛下临御之初,圣德光被,自用杨炎、卢杞秉政,惰渎皇猷,以致今日。

今虽危急,伏愿陛下深革睿思,微臣敢当此任。

若令臣依阿偷免,臣不敢旷职。

”卢杞奏对于上前,阿谀顺旨,复正色曰:“卢杞之词不正。

”德宗愕然,退谓左右曰:“萧复颇轻朕。

”遂令往江南宣抚②。

三年,坐郜国公主亲累,检校左庶子,于饶州安置。

四年,
终于饶州,时年五十七。

注:①别业:别墅。

②宣抚:官名,即宣抚使,唐朝时派朝臣巡视灾区安置灾民,称宣抚安慰使。

四美文赏读盐一样的智慧
有这么一个故事:长者带领村民日夜兼程,要把盐运送到某地换成大麦过冬。

有一天晚上,他们露宿于荒野,星空灿烂。

长者依然用世代祖先所传下来的方法,取出3粒盐块投入营火,占卜山间天气的变化……大家都在等待长者的“天气预报”:若听到火中盐块发出的“霹雳啪啦”的声响,那就是好天的预兆;若是毫无声息,那就象征天气即将变坏,风雨随时来临。

长者神情严肃,因为盐块在火中毫无声息。

他认为不吉,主张天亮后马上赶路。

但族中另一位年轻人,认为“以盐窥天”是迷信,反对匆忙启程。

第二天下午,果然天气骤变,风雪交加,坚持晚走的年轻人这才领悟长者的睿智。

其实,用今天的科学解释,老族长也是对的,盐块在火中是否发出声音,与空气中的湿度相关。

换句话说,当风雨接近,湿度高,盐块受潮,投入火中自然喑哑无声。

年轻人往往看不起老人的哲学,片面认为他们都是过时的、无用的。

其实,一些人生理念如同海盐,它再老,仍然是一种结晶,并且有海的记忆
五诵读
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会诚实。

——拉罗什夫科
诚实比一切智谋更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康德
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

只要我们总对自己诚实,艺术总在那里,它决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柯尼利亚·奥提斯·史金纳
一两重的真诚,价值等于一吨重的聪明。

——德国谚语
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

——裴多菲
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艾琳·卡瑟拉
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

——泰戈尔
二、晚练金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观察舰艇视而不见活灵活现
B.秩序更迭卷帙浩繁铜墙铁壁
C.饥渴遏制殚精竭虑残碣断碑
D.蜕变阅读说三道四赏心悦目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陶金诬告异口同声睡眼惺忪
B.殉职敷衍老态龙肿心劳日拙
C.忸怩默契良心泯灭砰然心动
D.蜕化溺爱授予奖章方枘圆凿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当我忧从中来、无可告语的时候,一想到大海,心胸就________起来。

(2)他的诗作大多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玄想,流露着凄惘和________的色彩,但有些也是内容健康、格调明朗的。

(3)发言人________表示,中国中央政府愿意与台湾政府早日接触,在一个中国的________,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A.开阔神奇立即/基础上
B.开阔神秘当即/前提下
C.开朗神秘立即/前提下
D.开朗神奇当即/基础上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巴以频频暴发流血冲突,使该地区的局势充满了变数,这令许多投资者退避三舍。

B.协会的一些好事者本打算策划泰森再打一场,然而随后发生的变故使这一计划成了纸上谈兵。

C.新任主编显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自从他上任以来,对刊物的未来的发展没有任何设想和谋划。

D.他一向为人谨慎,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这次怎么会有这样的疏忽呢?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如果想了解一下外国哲学、社会科学名著的情况,可以读一读《西方名著提要(哲学、社会科学部分)》(英国汉默顿编著,何宁翻译,1959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B.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两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C.看来其中的因果关系是很明显的:因为英方一系列要求(增加通商口岸、减低税率、设立租界等)未获得应允,东印度公司才不得已求助于鸦片。

D.我们高兴得大笑,笑得从马背上栽下来,躺在深雪里还是止不住地狂笑,直到笑得眼睛里流出了泪水……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以5:4的比分力克阿拉维斯队的英超劲旅利物浦队,终于实现了夺取足协冠军杯、联赛杯和联盟杯“三冠王”的胜利。

B.由于部分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晰,管理体系不健全,使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相应的实力,以致难以适应市场竞争。

C.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今日凌晨把一颗气象探测卫星用“长征”三号火箭准确送人预定轨道。

D.如果中国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土地、森林和水资源等构成的巨大压力,那么,几十年后的生态和环境恶化,将深深危及绝大多数中国人起码的生存状况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1.A(A项应读guān、jiàn、shì、xiàn;B项应读zhì、dié、zhì、tiě;C项应读kě、è、jié、jié;D项应读tuì、yuè、shuō、yuè)
2.D(A.“陶”应为“淘”;B.“肿”应为“钟”;C.“砰”应为“怦”。

)
3.B
4.D(A.表示退让,不敢与争;B.意为空谈理论不切实际;C.指不急于作出决定,或慢慢地设法解决;D.比喻避免嫌疑。

)
5.A(B.冒号改为句号;C.冒号改为破折号,因为冒号用于提示下文,表示说明;D.省略号改为句号。

)
6.D(A.“实现……胜利”搭配不当;B.缺主语;C.语序不当,应为“用‘长征’三号火箭把一颗气象探测卫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