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学活动1-入门简报
新学期小学教研活动简报(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学期的到来,为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9月15日开展了新学期小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帮助教师尽快适应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主题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为“新学期,新起点,共筑教育梦”。
活动内容包括教学经验分享、课堂教学观摩、学科研讨等环节。
三、活动内容1. 教学经验分享在经验分享环节,我校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分享了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宝贵经验。
他们从备课、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通过分享,让其他教师受益匪浅,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 课堂教学观摩课堂教学观摩环节,我校部分教师展示了精彩纷呈的课堂。
他们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观摩课后,其他教师对展示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3. 学科研讨在学科研讨环节,各学科组针对新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
教师们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得和困惑,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通过研讨,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四、活动成果1.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2.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活动期间,教师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经验,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为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3. 明确新学期教学目标通过研讨,教师们对新学期的教学目标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五、活动总结本次新学期小学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活动,教师们对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部分精彩瞬间:1. 教学经验分享环节,教师们认真聆听,积极记录。
2. 课堂教学观摩环节,教师们聚精会神,记录课堂亮点。
教学活动1-入门简报共18页文档

1基因改造食物的主要生產國。 • 常見的基因改造食物例子有玉米、大豆、蕃茄
、馬鈴薯、棉花、小麥等。
17
谢谢!
2
生物科技的概念──基因和基因改造
• DNA被排列成不同的染色體-實際上獨立的 分子,長度可由約 5千萬至2億5千萬個鹼基 對(base pair)組成 。
3
生物科技的概念──基因和基因改造
DNA--生命的分子
蛋白質
每個細胞: • 46條人類染色體 • 2米長的DNA • 30億個 DNA次單元
10
基因改造食物--發展與例子
• 基因改造食物指經利用生物科技改良的食物或 食物材料,或從這些經改造生物衍生出來的食 物或食物材料。
• 基因改造食物的意念源自傳統雜交 ,兩者目標 都是改良農作物的特性。
11
基因改造食物--發展與例子
傳統雜交每次都會動用過千基因,從而獲得 所需要的特性。 過程需時及難達預期。 科學家加以改良而發展成今天為眾所認識的 基因改造技術。
教學活動1- 入門簡報
內容大綱: 生物科技的概念 - 基因和基因改造 基因改造食物 - 發展情況和例子
1
生物科技的概念──基因和基因改造
• 基因是由去氧核糖核酸(DNA)所組成。 • DNA存在於你身體的每個細胞內。DNA不單
是一個漂亮的分子。它包含構造人體和身體 發揮各種功能所必需的資料。
12
基因改造食物--發展與例子
基因改造利用特別的酶去分離控制某一特性的 基因。
基因傳移 植物細胞的方法:
1)導彈衝擊 – 將基因套在渡金的子彈上,用高 速射入植物細胞,部份植物細胞會結合基因而 再生長。
13
基因改造食物--發展與例子
新老师讲课教研活动简讯

一、活动背景为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近日组织开展了新老师讲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为新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学习交流的平台,同时为其他教师提供一个观摩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效果;2. 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成长;3. 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4. 为新教师搭建一个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
三、活动内容本次活动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新教师公开课展示2. 同行评议3. 教研组讨论4. 总结与反思四、活动过程1. 新教师公开课展示本次活动共有五位新教师参与公开课展示。
他们分别展示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的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新教师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教学特色,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同行评议在公开课后,各位听课教师对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评议。
评议过程中,大家本着客观、公正、友好的原则,对每位新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点评。
评议中,既有对新教师优点和长处的肯定,也有对不足之处的中肯建议。
3. 教研组讨论在评议结束后,各教研组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讨论内容包括:如何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等。
通过讨论,新教师们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4. 总结与反思活动最后,学校领导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领导指出,新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学校将大力支持新教师成长,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同时,领导对新教师提出了几点希望:一是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二是要勇于创新,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三是要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活动成果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成果:1. 新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2.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了加强;3. 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4. 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
拼音教学教研活动简报(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拼音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拼音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拼音教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经验分享等方式,提升教师对拼音教学的认识和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拼音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2. 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
3. 提升教师对拼音教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4. 改进拼音教学策略,提高拼音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伊始,全体语文教师集中进行集体备课。
首先,由经验丰富的教师针对拼音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并结合教材内容提出教学建议。
随后,老师们分组讨论,针对不同年级的拼音教学特点,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
2. 课堂教学观摩观摩环节邀请了三位教师分别展示了不同风格的拼音教学课。
第一节课由张老师执教,以趣味性教学为主,通过游戏、儿歌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节课由李老师执教,注重拼音与汉字的结合,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拼音。
第三节课由王老师执教,以情境教学为特色,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拼音。
3. 经验分享观摩课后,三位执教教师分别分享了他们的教学心得和经验。
张老师强调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游戏、儿歌等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李老师则强调拼音与汉字的结合,认为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拼音的理解。
王老师则分享了自己创设生活情境的经验,认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4. 讨论与交流在讨论环节,老师们针对观摩课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了深入交流。
大家一致认为,拼音教学应注重趣味性、实用性,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
同时,老师们还就拼音教学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如如何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如何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等。
四、活动总结本次拼音教学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经验分享和讨论交流,教师们对拼音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第一次教研活动简报

一、活动背景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于2023年3月15日组织开展了第一次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分享教学经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标1.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教学经验的共享。
2. 分析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3.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4. 增强教师团队凝聚力,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内容1. 开幕式校长在开幕式上致辞,强调了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希望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 主题讲座本次教研活动邀请了知名教育专家进行主题讲座,内容涉及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改革等方面。
讲座结束后,教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3. 课例研讨各学科组分别选取了一节优秀课例进行研讨,教师们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
通过对比分析,教师们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4. 教学经验分享优秀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包括教学策略、教学技巧、班级管理等方面。
其他教师认真聆听,虚心学习,取长补短。
5. 互动交流教师们就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如: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何开展班级活动、如何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等。
6. 总结与反思活动最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教师们的积极参与和取得的成果,同时也指出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四、活动成果1.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2.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团队凝聚力得到增强。
3. 教研氛围浓厚,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4. 发现了一批优秀课例,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五、活动反思1. 教研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时间安排较为紧张,部分教师参与度不高。
2. 部分教师对教研活动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主动参与意识。
开学初小学教研活动简讯(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学期的到来,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小学部于近日开展了开学初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聚焦教学实效,通过研讨、交流、反思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活动内容1. 教研主题确定本次活动围绕“聚焦教学实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这一主题展开。
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确定了具体的研讨内容,如教学方法创新、课堂管理策略、作业设计优化等。
2. 教研活动开展(1)集体备课各教研组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针对新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讨。
教师们积极参与,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学难点和重点。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对教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课堂观摩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各教研组组织了课堂观摩活动。
教师们走进课堂,观摩其他教师的授课过程,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课后,观摩教师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3)教学反思课后,教师们认真撰写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通过反思,教师们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 教研成果分享(1)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本次活动评选出了一批优秀教学案例,对获奖教师进行表彰。
这些案例涵盖了各学科、各年级,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2)教学经验交流获奖教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其他教师认真聆听,积极学习。
通过经验交流,教师们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三、活动总结1. 活动成果本次开学初教研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教师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共同探讨教学问题,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学生受益匪浅,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2. 活动反思(1)加强教师培训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将继续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育教学研讨会、培训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优化教研机制学校将不断完善教研机制,为教师提供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新学期学科教研活动简报

一、活动背景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我校各学科教研组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旨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学质量。
本次简报将对新学期学科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和回顾。
二、活动内容1. 学科集体备课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各学科教研组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
活动中,教师们针对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共同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
2. 教学观摩与研讨各学科教研组组织开展了教学观摩活动,邀请优秀教师展示教学风采,为全体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观摩课后,教师们围绕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研讨,共同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3. 教学研讨与培训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各学科教研组开展了教学研讨与培训活动。
活动中,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教学心得,探讨教学困惑。
同时,邀请专家为教师们进行专题培训,帮助教师们掌握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4. 教研组活动各学科教研组结合学科特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如:语文教研组开展了“名著阅读与写作”专题研讨;数学教研组开展了“解题策略与方法”研讨;英语教研组开展了“听说读写教学策略”研讨等。
这些活动有助于教师们拓宽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5. 教学成果展示新学期以来,各学科教研组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教师们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学生成绩稳步提升。
为展示教学成果,各学科教研组组织开展了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活动成果1. 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高通过开展一系列教研活动,教师们不断学习、反思、实践,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 学生学习成绩稳步提升新学期以来,学生成绩稳步提升。
各学科教研组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学本式教学实践课简报(3篇)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部门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理念,我校积极开展学本式教学实践课,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学本式教学理念的认识,掌握学本式教学方法。
2. 提高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促进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三、活动内容1. 学本式教学理念培训学校邀请了专家对教师进行学本式教学理念培训,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学本式教学的重要性,掌握学本式教学方法。
2. 学本式教学实践课(1)课前准备:教师根据学本式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并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
(2)课堂实施: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上,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课后反思:教师对学本式教学实践课进行总结,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3. 家长参与活动学校邀请家长参与学本式教学实践课,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师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
四、活动成果1. 教师对学本式教学理念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得到提高,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2.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3. 家长对学校的教学工作更加信任,家校合作更加紧密。
4. 学本式教学实践课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为学校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五、经验与启示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学本式教学理念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3.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5. 定期开展学本式教学实践课,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改造食物--發展與例子
2)新品質植物 – 例如改良營養、味道改良、容 易生產或减少添加劑。 3) 環境改善 – 減少採用殺蟲劑或殺草劑。 4) 改良處理性質從而減少浪費及成本。
15
基因改造食物--發展與例子
• 世界上第一種推出巿場的基因改造食物是 蕃茄(1994年在美國面世)。
• 基因改造食物是於九十年代開始發展。
基因傳移 植物細胞的方法:
1)導彈衝擊 – 將基因套在渡金的子彈上,用高 速射入植物細胞,部份植物細胞會結合基因而 再生長。
13
基因改造食物--發展與例子
2) 利用泥土細 箘Agrobacterium 為媒介- 此 細箘載有可轉移基因,並可結合植物細胞去 改變植物特性。
發展基因食物的一些重要原因
1)改良食物特性 – 包括產量、抗蟲或抗農藥 品種。
教学活动1-入门简报
生物科技的概念──基因和基因改造
• 基因是由去氧核糖核酸(DNA)所組成。 • DNA存在於你身體的每個細胞內。DNA不單
是一個漂亮的分子。它包含構造人體和身體 發揮各種功能所必需的資料。
2
生物科技的概念──基因和基因改造
• 基因改造的目的是加強或刪除某種生物的某 些特性。
16
基因改造食物--發展與例子
• 美國是基因改造食物的主要生產國。 • 常見的基因改造食物例子有玉米、大豆、蕃茄
、馬鈴薯、棉花、小麥等。
17
• 基因改造食物的意念源自傳統雜交 ,兩者目標 都是改良農作物的特性。
11
基因改造食物--發展與例子
傳統雜交每次都會動用過千基因,從而獲得 所需要的特性。 過程需時及難達預期。 科學家加以改良而發展成今天為眾所認識的 基因改造技術。
12
基因改造食物--發展與例子
基因改造利用特別的酶去分離控制某一特性的 基因。
• 藉此我們可以通過改造基因來控制生物的特 性。
• 隨著生物科技近期的迅速發展,基因改造可 以得到實現。
9
生物科技的概念──基因和基因改造
• 生物科技被視為竄改生物來製造人類希望得 到的產品的手段或方法,以造食物指經利用生物科技改良的食物或 食物材料,或從這些經改造生物衍生出來的食 物或食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