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物理期末质量检测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6-2017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6-2017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6-2017学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20道小题,每小题3分)1.(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B.液体屮悬浮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C.如果液体温度降到很低,布朗运动就会停止D.将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水的温度越高整杯清水都变成红色的时间越短2.(3分)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两个分子间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没有斥力B.两个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C.两个分子从相距很远处到逐渐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变大D.将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混在一起,发现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3.(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大时,温度不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加C.物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少D.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4.(3分)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水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则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可表示为()A.B.C.D.5.(3分)不能用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得出的结论是()A.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D.原子的正电荷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6.(3分)根据玻尔的原子模型,一个氢原子从n=1能级跃迁到n=3的能级时,该氢原子()A.吸收光子,能量增加B.放出光子,能量减小C.放出光子,能量增加D.吸收光子,能量减小7.(3分)原子核与氘核反应生成一个α粒子和一个质子.由此可知()A.A=1,Z=1B.A=2,Z=3C.A=3,Z=2D.A=5,Z=2 8.(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B.β射线是原子被电离后核外电子形成的电子流C.同种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具有相同的核子数D.链式反应中,重核裂变时放出的可以使裂变不断进行下去的粒子是中子9.(3分)质子、中子和氦原子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和m3,当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为一个氦原子核时,释放的能量是.(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A.(2m1+2m2﹣m3)c B.(2m1﹣2m2﹣m3)cC.(2m1+2m2﹣m3)c2D.(2m1﹣2m2﹣m3)c210.(3分)用一束绿光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A.改用红光照射B.改用紫光照射C.改用强度更大的绿光照射D.延长绿光的照射时间11.(3分)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b同时从空气中斜射入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进入玻璃砖中后形成复合光束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光的能量较大B.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C.在相同的条件下,a光更容易发生衍射D.a光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b光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12.(3分)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屏上出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则()A.中间条纹间距较两侧更宽B.不同色光形成的条纹完全重合C.双缝间距离越大条纹间距离也越大D.遮住一条缝后屏上仍有明暗相间的条纹13.(3分)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有电场和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B.电场随时间变化时,一定产生电磁波C.做变速运动的电荷会产生电磁波D.麦克斯韦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14.(3分)如图所示,线圈L与小灯泡A并联后接到电源上.先闭合开关S,稳定后,断开开关S,发现小灯泡闪亮一下再熄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灯泡A与线圈L的电阻值相同B.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小灯泡A中的电流大于线圈L中的电流C.断开幵关前后,通过小灯泡A中的电流方向不变D.断开开关前后,通过线圈L的电流方向不变15.(3分)关于振动和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是由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提供B.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与振幅和摆长有关C.当做受迫运动物体的频率等于自身的固有频率时,其振幅最大D.机械波传播的速度等于波中质点振动的速度16.(3分)如图甲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5s时波的图象,P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

2017年北京市通州初三物理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7年北京市通州初三物理一模试题及答案

通州区2017年初三模拟考试物理试卷2017年4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30分,每小题2分)1. 在常温干燥的情况下,下列餐具中属于导体的是A .陶瓷碗B .金属勺C .竹筷D .玻璃杯2. 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 .风能B .核能C .石油D .天然气3. 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是A .天空中的彩虹B .平面镜中的像C .路灯下的人影D .铅笔在水面处“弯折”4.图3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5.图4所示的四种情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 图1 图3 A .食品夹D .羊角锤C .钢丝钳子B .瓶盖起子A.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用“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C.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D.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6.关于家庭电路的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控制灯的开关接火线零线都可以B.保险丝熔断后,可以用铜丝替代C.不能用湿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用电器D.家庭电路的电压对人体而言是安全的7.电流大小和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交流电,我国家庭电路交流电的频率是A.36Hz B.50Hz C.100HzD.220Hz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B.一杯水的比热容比一桶水的比热容小C.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D.热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方向B.两个轻质小球互相吸引因为它们带同种电荷C.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磁极间相互作用增大摩擦力D.小磁针能自动指南北方向是因为受到地磁场作用10.图5是北京地区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A.全天气温不会高于4℃B.这天夜里的温度可达5℃图5雨夹雪-1~5℃微风图8 abcdeC .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D .雪的形成过程中放出热量11.对图6所示情景中有关物体的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A .长征五号火箭最大起飞质量约为10kgB .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通体高度约为38mC .我国南极考察站泰山站室外年平均气温约为 10℃D .北斗导航系统中的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一圈约为12h 12.图7是滑雪运动员从山上滑下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运动员下滑过程中所受重力减小B .运动员弓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大惯性的C .运动员下滑过程中,若一切外力都消失,他将立即停止运动D .运动员穿上滑雪板,因增大了与雪地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压强 13.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 .光年是时间的单位C .原子的直径约为1010mD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14.掷实心球是中考体育加试项目之一。

北京市通州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通州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题-含答案

通州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高二物理试卷2017年7月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分两卷,第I卷和第II卷,共6页,2.本试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部分,共60分)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20道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B.液体屮悬浮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C.如果液体温度降到很低,布朗运动就会停止D.将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水的温度越高整杯清水都变成红色的时间越短2,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两个分子间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没有斥力B.两个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C.两个分子从相距很远处到逐渐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变大D.将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混在一起,发现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大时,温度不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加C.物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少D.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4.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 ,水的摩尔质量为M ,密度为ρ,则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可表示为A.A M NB. A N MC. AM N ρ C. A N M ρ 5.不能..用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A.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D.原子的正电荷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6.根据玻尔的原子模型,一个氢原子从n=1能级跃迁到n=3的能级时,该氢原子A.吸收光子,能量增加B.放出光子,能量减小C.放出光子,能量增加D.吸收光子,能量减小7.原子核A Z X 与氘核21H 反应生成一个α粒子和一个质子。

由此可知 A. A=1,=1 B. A=2,=3 C. A=3,=4 D. A=5,=2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B.β射线是原子被电离后核外电子形成的电子流C.同种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具有相同的核子数D.链式反应中,重核裂变时放出的可以使裂变不断进行下去的粒子是中子9.质子、中子和氦原子核的质量分别为m 1、m 2和m 3,当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为一个氦原子核时,释放的能量是。

北京市通州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通州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题含答案

通州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高一物理试卷2017年7月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分两卷,第I卷和第II卷。

共6页。

2.本试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选择题部分,共33分)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11道小题,每小题3分)1.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三个轮子的半径不一样,在它们的边缘分别取一点A、B、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点与B点的角速度相同B.A点与C点的线速度相同C.B点与C点的角速度相同D.B点与C点的线速度相同2.如图所示,小明同学一分钟完成了20个“引体向上”,若小明同学每次“引体向上”重心上升约0.5m,则在此过程中小明同学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接近A.1000WB.100WC.10WD.1W3.所谓双星就是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在相互间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绕连线上某点做匀 速圆周运动。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不等的的恒星a 、b 构成一个双星系统,它们分別环绕着0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关于a 、b 两颗星的运动和受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向心力大小相等B.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C.线速度大小相等D.周期大小不相等4.如图所示,某人身系弹性绳从高空P 处自由下落,做蹦极运动。

图中a 是弹性绳原长的位置,c 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 是人静止地悬着时的平衡位置,不计空气阻力,则人到达A. a 点时动能最大B. b 点时绳的弹性势能为零C. c 点时绳的弹性势能最大D. 从a 点到c 点,绳对人的冲量始终向下5.如图所示,小球A 以速半v 0向右运动时跟静止的小球B 发生碰撞,碰撞后A 球以0v 2的速率弹回,而B 球以0v 3的速率向右运动,则A 、B 两球的质量之比为 A.2 9 B.9 2C.2 3D. 3:26.如图所示,若两颗人造卫星a 和b 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 、b 到地心O 的距离分别为r 1、r 2,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 1、v 2,则12v v 等于B. C. 21r r D. 221()r r7,两轿车迎面相撞,相撞时两车的速度均为30m/s,相撞的时间为0,02s,那么车内质量为70g的人受到的平均撞击力大小为A.1.050×105N B。

北京市通州区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通州区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通州区2016—2017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20道小题,每小题3分)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B. 液体屮悬浮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C. 如果液体温度降到很低,布朗运动就会停止D. 将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水的温度越高整杯清水都变成红色的时间越短【答案】D【解析】我们所观察到的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A错误;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对小颗粒的撞击作用不平衡引起的,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B错误;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布朗运动也永不停息,C错误;水的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D正确.2. 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两个分子间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没有斥力B. 两个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C. 两个分子从相距很远处到逐渐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变大D. 将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混在一起,发现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答案】B【解析】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表现为引力,A错误;两个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斥力增大的较快,B正确;两个分子从相距很远处到逐渐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故C错误;将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混在一起,发现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D错误.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内能增大时,温度不一定升高B. 物体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加C. 物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少D. 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答案】A【解析】物体内能等于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之和,内能增大可能分子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增大,A正确;物体温度升高,则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越大,但由于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加,故B错误;物体对外界做功的同时有可能从外界吸热,其内能不一定减小,同理从外界吸收热量的同时有可能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不一定增加,CD错误.4. 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水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则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可表示为A. B.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分子的质量等于摩尔质量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分子的体积等于摩尔体积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分子的质量等于摩尔质量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有,A正确B错误;由于水分子间隙小,所以分子的体积等于摩尔体积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有,故CD错误.5. 不能..用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得出的结论是A. 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B.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 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D. 原子的正电荷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正确理解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解:当α粒子穿过原子时,电子对α粒子影响很小,影响α粒子运动的主要是原子核,离核远则α粒子受到的库仑斥力很小,运动方向改变小.只有当α粒子与核十分接近时,才会受到很大库仑斥力,而原子核很小,所以α粒子接近它的机会就很少,所以只有极少数大角度的偏转,而绝大多数基本按直线方向前进,因此为了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但不能得到原子核内的组成,故B不能用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得出的结论,ACD可以.本题选择不能用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得出的结论的,故选:B.点评: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要了解该模型提出的历史背景,知道该模型的具体内容.6. 根据玻尔的原子模型,一个氢原子从n=1能级跃迁到n=3的能级时,该氢原子A. 吸收光子,能量增加B. 放出光子,能量减小C. 放出光子,能量增加D. 吸收光子,能量减小【答案】A7. 原子核与氘核反应生成一个α粒子和一个质子。

2016-2017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含参考答案

2016-2017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含参考答案

变电压,副线圈通过电阻 r=6Ω 的导线对“220V/880W”的电阻 RL 供电,该电器 正常工作.由此可知( )
第 1 页(共 25 页)
D.原子的正电荷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 6. (3 分)根据玻尔的原子模型,一个氢原子从 n=1 能级跃迁到 n=3 的能级时, 该氢原子( ) B.放出光子,能量减小 D.吸收光子,能量减小 反应生成一个 α 粒子和一个质子. 由此可知 ( C.A=3,Z=2 ) D.A=5,Z=2 )
2. (3 分)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两个分子间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没有斥力 B.两个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C.两个分子从相距很远处到逐渐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变 大 D.将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混在一起,发现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体积 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3. (3 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内能增大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加 C.物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少 D.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4. (3 分)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 NA,水的摩尔质量为 M,密度为 ρ,则一个水 分子的质量可表示为( A. B. ) C. D. )
5. (3 分)不能用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A.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
A.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是由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提供 B.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与振幅和摆长有关 C.当做受迫运动物体的频率等于自身的固有频率时,其振幅最大 D.机械波传播的速度等于波中质点振动的速度 16. (3 分)如图甲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 t=5s 时波的图象,P 为介质中的一个 播方向是( )

北京市通州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通州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题-含答案

通州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高二物理试卷2017年7月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分两卷,第I卷和第II卷,共6页,2.本试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部分,共60分)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20道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B.液体屮悬浮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C.如果液体温度降到很低,布朗运动就会停止D.将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水的温度越高整杯清水都变成红色的时间越短2,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两个分子间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没有斥力B.两个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C.两个分子从相距很远处到逐渐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变大D.将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混在一起,发现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大时,温度不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加C.物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少D.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4.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 ,水的摩尔质量为M ,密度为ρ,则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可表示为A.A M NB. A N MC. AM N ρ C. A N M ρ 5.不能..用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A.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D.原子的正电荷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6.根据玻尔的原子模型,一个氢原子从n=1能级跃迁到n=3的能级时,该氢原子A.吸收光子,能量增加B.放出光子,能量减小C.放出光子,能量增加D.吸收光子,能量减小7.原子核A Z X 与氘核21H 反应生成一个α粒子和一个质子。

由此可知 A. A=1,=1 B. A=2,=3 C. A=3,=4 D. A=5,=2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B.β射线是原子被电离后核外电子形成的电子流C.同种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具有相同的核子数D.链式反应中,重核裂变时放出的可以使裂变不断进行下去的粒子是中子9.质子、中子和氦原子核的质量分别为m 1、m 2和m 3,当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为一个氦原子核时,释放的能量是。

2017年北京市通州区初三物理二模试卷及答案

2017年北京市通州区初三物理二模试卷及答案

初中物理毕业试卷第1页(共12页)图7火 零图6太阳能发电风车发电 水力发电燃煤发电C. D.B. A. 北京市通州区2017年初中毕业考试试卷 物 理 2017年5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30分,每小题2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 A .安培 B .伏特 C .瓦特 D .焦耳 2.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是A .不锈钢筷子B .2B 铅笔芯C .塑料直尺D .盐水3.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4.图2所示的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5.图3所示的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6.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处B .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C . 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D .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灌溉庄稼 7.图4所示的实例中,目的为了增大压强的是8.在图5所示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9.在图6中,以消耗不可再生能源来获取电能的方式是10.夏天,将经过冷冻的瓶装矿泉水从冰箱中取出放置在室内一段时间,发现瓶子的外表面附着了一层小水滴,这一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 A .液化,放出热量B .熔化,吸收热量C .凝华,放出热量D .升华,吸收热量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构成的B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频率是50HzC .电磁波能传递信息,在真空中电磁波不能传播D .根据公式υ= fλ可以推断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速越大 12.如图7所示,是某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为用电安全,应在甲处安装电灯,乙处安装开关B .站在地上的人若用手直接接触A 点,不会有触电危险C .电冰箱接入三孔插座后与电灯是串联的D .电冰箱的三脚插头接入电路能保证其外壳接地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流是形成电压的原因B .导体电阻大小是由电压和电流决定的A. 洗衣机B.电饭锅C.家用电风扇D.笔记本电脑 图2 图3 B. 取 碗夹A. 筷子 C. 天 平 D. 钳 子坦克的履带做得很宽大D书包的背带做得很宽 A 盲道由凸起的棱和圆点组成 B 火车铁轨下铺枕木 C图4图1 A BC D 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鸽子在沙滩上留下“影子” 人用鱼叉叉鱼 桥在水中形成“倒影”图5举着杠铃原地不动抱着书不动推石头没有推动A BC D沿水平地面推动小车初中物理毕业试卷第2页(共12页)图13 图11图10BCDA用吸盘搬运玻璃用离心式水泵把水抽到高处用回水管的“水封”阻隔臭气用注射器吸取药液A.自行车车闸B.压路机C.攀爬上升器D.背带日字扣日字扣 图13C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一定是短路造成的D .电炉子工作时,与之相连的导线却不太热是因为导线的电阻小 14.如图8所示,中国CBA 篮球比赛开场时,裁判员竖直向上抛出篮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州区初三物理期末质量检测2017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 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A.干燥的竹木筷子 B.不锈钢尺 C.2B铅笔芯 D.酱油 2.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率的单位是A.瓦特 B.焦耳 C.库仑 D.千瓦时 3. 图1所示的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4. 图2所示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四种接法中,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减小的是

5. 当温度一定时,比较两根镍铬合金丝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长的合金丝的电阻大 B. 长度相同时,粗的合金丝的电阻大C. 细的合金丝的电阻大 D. 粗细相同时,长的合金丝的电阻大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41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A. 洗衣机 B. 电饭锅 C. 家用电风扇 D. 笔记本电脑图2PBP

CPAP

D 图5S1

S2

铃灯

6.图3所示的四种情景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7.在图4中,涂有深颜色的一端表示小磁针的N极,将它们放在磁体周围,小磁针静止不动时,小磁针N极指向正确的是

8.现有两只普通白炽灯泡L1、L2,其中L1标有"220 V 40 W"、L2标有"110 V 40 W"。两灯都正常发光时A. L2比L1亮 B. L1比L2亮 C. L1、L2一样亮 D. 无法判断

9.图5所示为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图,闭合开关S1和S2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灯亮,铃响 B.灯亮,铃不响C.灯不亮,铃响 D.灯不亮,铃不响10.图6所示的四个实验中,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实验是

11.图7所示的各个电路中的电源完全相同,已知R1>R2>R3。当电路中的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示数最大的是

图6A B C D

INSS

电动机

M电热器

~电源

用湿手扳开关A发生触电时要先切断电源B用湿布擦带电的插座

C通电导线接触高温物体

D图3

图4SNANS

CNS

DN

S

B

图7A B C DSAR3

R2

R1

SAR1R2SR1AR2SR1AR2R

312.如图8所示,当甲电路中的开关S闭合时,两个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均为图乙所示,则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A.6V,1.2V B.1.2V,6V C.4.8V,1.2V D.1.2V,4.8V

13.如图9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0=20Ω,在开关S闭合的情况

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a、b两点间接入一个“3V 0.5A”的小灯泡,小灯泡能正常发光B.在a、b两点间接入一个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电流表的示数为0.2AC.在a、b两点间接入一个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则R0两端的电压为4V

D.在a、b两点间接入一个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为1.8W14.如图10所示,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A2的示数变小

B. 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A2 的示数变大

C. 电压表的示数与A1的示数的比值变大,A2 的示数变小D. 电压表的示数与A1的示数的比值不变,A2 的示数变小

15.图11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2V,在15s内定值电阻R1产生的热量为60J。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为10V B.R1的阻值为18Ω

C.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6Ω D.R1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16﹕9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8分,

图10SR1R

2

P V

A1

A2

图11 SR1R a bV

P

ab

SR0

图9图8SR2R1V1V2甲乙 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6.下列关于电磁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导体能够产生磁场B. 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C. 只要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D. 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磁铁线圈的匝数有关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B. 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C.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D. 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18.如图12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l是光敏电阻,其阻值大小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 闭合开关S后,当光照强度增大时,则A.电路总电阻变大B.电流表示数变大C.通过R2的电流变大

D.若使电流表示数不变,应将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19.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空气开关“跳闸”可能是发生短路造成的B. 家庭电路中开关应与所控制的用电器并联C. 家庭电路中三孔插座中间的插孔是与大地相连的D. 家庭电路中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电路的总电阻越小三、实验与探究题(共50分,20~25、30(2)、31(2)、33、34(2)、36题各2分,29题3分, 35、37题4分,其余各题每空1分)20. 如图13所示,电压表的示数是 V。

图12R1

R2

P

SA

甲图13图14

1125

6

kW·h

220V 10A720r /kW•h 50Hz 北京电表总厂

图151

1001000

1021. 如图14所示,电能表的示数是 kW·h。22.图15中电阻箱的示数为Ω。23.如图16所示,请根据N、S极,标出通电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

24.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带有开关的电灯正确地接入图17所示的家庭电路中。25.根据图18所示的实物连接图,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26.某物理小组的同学在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时,从实验室中选出符合要求的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开关、导线若干以及几种电阻丝,电阻丝的参数如下表。

探究前他们作出了如下猜想: 甲同学: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乙同学: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丙同学: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完成实验探究,同学们设计了 如图19所示的实验电路。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应通过比较 的大小,来比较

图18LRS1

S2

图17火线零线

开关图16

S N

图19bc

a

dPS

编号材料长度/m横截面积/mm2a镍铬合金丝1.00.2b镍铬合金丝1.00.1c镍铬合金丝0.50.1d锰铜合金丝0.50.1 电阻丝电阻的大小,达到验证猜想的目的。(2)若要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则应该选用 两根电阻丝(填编号)进行对比实验。

(3)选用b、c两根电阻丝进行对比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 同学的猜想。27.小华用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开关及新的干电池等实验器材,测量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L的额定功率。按要求完成实验。

(1)请将图20中甲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时,电流表示 数变小。(2)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放在 端(选填“A”或“B”)。(3)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无示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 能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开关接触不良 B.滑动变阻器断路 C. 电流表断路 D.小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 数如图20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28.看到老师拿来的手摇发电机没有电池却能使小灯泡发光,小丽非常感兴趣。她想:发电机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根据经验——可以根据小灯泡的亮度来判断电路中电流大小。于是她利用图21所示的手摇发电机开展了实验探究,并根据实验做了如下表所示的记录。请你根据小丽的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线圈转速慢快线圈转向顺时针顺时针小灯泡亮度暗亮

图20乙SPABL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