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和解析)(2020.09)
广东省深圳市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

语文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 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等相关信息填写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内。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春节”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扬雄撰、晋代范望注的《太玄经》卷一之《差》的注文中。
当然,《太玄经》注文中所谓“春节”还不是我们今天作为一年开始的正月初一,而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个节气。
由于这个节气标志着阳气由弱而强、由衰而盛的转折,古人对其特别重视,而后逐渐延展开来,形成了系统的历法礼仪。
关于春节的礼俗,无论是经典文献,还是地方志书,都有大量记载。
如《吕氏春秋》卷一《孟春纪》称: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乃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
……乃命太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忒,无失经纪,以初为常。
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亲载耒耜措之,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
《吕氏春秋》上述记载的是先秦以前的情况,反映了上古社会对农耕的高度重视。
秦汉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古老的“籍田”仪式逐渐淡化,而“岁旦”之日的礼仪则不断增加新内容。
尤其是从汉代开始,岁旦节庆逐渐体现出道教的文化色彩。
南北朝时宗懔撰《荆楚岁时记》提到了正月一日,要有“爆竹”“桃符”“门神”等。
其中所谓“爆竹”,首见于《神异经》,该书旧题东方朔撰,此人被道教列入仙谱,故其书所言“爆竹”当出自道教。
广东省深圳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含答案]
![广东省深圳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27bf940b1c59eef9c7b407.png)
广东省深圳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试卷共10页,卷面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文如其人”命题,往往具有“实然”“应然”双重意义,既在于儒家思想及文人普遍观念对“文”之反映、认识功能的信赖,也在于儒道两家共同标举的“贵真”理想。
在中国古代“文如其人”说的支持者中,在“实然”认定外,还赋予该命题“应然”意义者,比比皆是。
叶燮所说的“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如此,“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心声心画,吾辈正赖有此留天地间互相参验者”亦如此。
在这里,笔者更为关心的是,上述“实然”“应然”的判断是如何产生的?回答此问题,我们需要对两者的思想基础分别进行追寻。
尽管在具体表达时,“文如其人”命题往往也包含对“文”的审美形态的描述,但它主要的阐释目的,终归在于肯定“文”承载创作者人品、思想情感或个性气质等信息的有效性。
而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诸多根深蒂固的观念中,恰有一种与此息息相关,那就是承认并重视“文”尤其是自作之文的反映、认识功能。
儒家诗学经典文献中的相关表述,可谓该观念的典型体现。
《诗大序》中的“论者,志之所之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至少是在认定,诗能够反映创作者的思想情感。
除此之外,孟子的被众多后学奉为圭臬的认识方法——“以意逆志”,实际上也包含着上述事实判断。
孟子认为,解读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要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广东省2021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21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2021.3试卷共10页,卷面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体:讲述主体(谁在讲述),故事主体(谁被讲述),接受主体(谁在观看)。
互联网时代参与主体边界模糊、角色重叠,各民族、各群体、各阶层都在“讲述”“被讲述”,也都在“观看”“被观看”,多主体多元化传播已成现实。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把握这一时代特征,并从以上三种主体入手,创新思维,调整策略,从分散失衡走向多元协同。
从故事主体来看,“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讲好中国普通人的故事。
在权力、资本与眼球经济的驱动下,传播场域两极分化的现象仍很严重,国际传播秩序处于失衡状态。
国内的普通人和弱势群体作为讲述主体的话语权和作为故事主体的存在感都过于弱化,尤其在被西方媒体遮蔽、忽略之后。
更多地让他们发声、为他们发声,对高举人民性旗帜、秉持“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大国而言,是国际传播秩序再平衡的使命担当,这也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软实力巧实力的战略选择。
从接受主体来看,“讲好中国故事”还要进一步明确中国故事的受众群体。
我们要相应地调整方向,不囿于“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而采取“边缘突破”战略。
以欧美为中心的西方精英群体和意见领袖,他们属于西方意识形态最顿固、对中国成见最深的受众群体。
我们应该把战略重点从他们向发展中国家以及西方国家中的草根群体、非政府组织转移。
就前者而言,我们虽然经常强调提高议题设置能力、增强话语权,而实际上常常“被议题设置”,围着西方媒体的议题打转,从客观原因来看,我们和西方存在软硬实力差距;从主现原因来看,我们不够自信,大在乎西方,且存在缺乏省思的战略失误,就后者而言,他们在发展阶段、发展诉求、价值观和利益点上与中国很接近,这使他们对中国故事有更多共鸣,他们的“中国观”也更具可塑性,相关调查报告印证了这一点。
广东省深圳市2021-2022学年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有答案)

⼴东省深圳市2021-2022学年⾼三第⼀次质量检测语⽂试卷(有答案)⼴东省深圳市2021-2022学年⾼三第⼀次质量检测语⽂试卷2021.9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务必将⾃⼰的学校、班级、姓名填在答题卡上,正确粘贴条形码。
2.作答选择题时,⽤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答案的选项涂⿊。
3.⾮选择题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准使⽤铅笔和涂改液。
4.考试结束后,考⽣上交答题卡。
⼀、现代⽂阅读(35分)(⼀)现代⽂阅读I(本题共5⼩题,19分)阅读下⾯的⽂字,完成下⾯⼩题。
材料⼀:意境是指诗⼈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形成的,⾜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
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
意与境交融之后所⽣成的这个“意境”是⼀个新的⽣命,不明⽩这⼀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若论境与象的关系,⾸先应当承认境⽣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
刘禹锡所谓“境⽣于象外”常被⼈引⽤和发挥。
刘禹锡虽然说“境⽣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点。
细读其《董⽒武陵集纪》全⽂,其中有⼀段话称赞董铤的诗:“⼼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群形,纠纷⾇错,逐意奔⾛。
”可见刘禹锡也⼗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
境⽣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个⽅⾯,还有另⼀个⽅⾯就是境超乎象。
由象⽣成的境,并不是⼀个个象的和,⽽是⼀种新的质。
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有了更⼤的⾃由,更多的想象余地。
杜甫登上⾼⾼的慈恩寺塔,“俯视但⼀⽓,焉能辨皇州”,借⽤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进⼊境的情况。
没有⼤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也不能进⼊意境。
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喻、象征、暗⽰作⽤。
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喻、象征、暗⽰作⽤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草、美⼈,庶⼏近之。
但中国⼀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喻、象征、暗⽰作⽤的意象也不很普遍。
2021年深圳市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21年深圳市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使一大批新职业应运而生。
如垃圾分类师、食品造型师、创客指导师、旅游体验师、健康管理师等。
更多的职业类型,让人们在发展空间上有了多元选择,得以在个人兴趣爱好与成长发展之间找到结合点。
随着新职业的需求数量持续扩大,人才供给缺口较大。
比如,我国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约为600万人,目前实际从业人员只有30多万人;又如,目前专职从事健康管理的从业者还不多,到2020年,对健康管理师的需求将超过200万人。
如何促进新职业从业人员有序健康增长以满足市场需求,以及如何保障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等问题,亟待有效破解。
新职业的成长基础仍比较薄弱,新职业发展中还存在各类风险,打着“新职业”幌子的不法行为时有发生。
对于新职业,既要保护鼓励,也要强化引导、加强监管。
既要坚持包容审慎,为新职业留出成长空间,又要严格制定行业规范和准入标准,用科学标尺、规范体系、法律保障为新职业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摘编自《新职业蕴含发展新机遇》)材料二:自2014年至2018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从40.6%上升至46%,呈持续上升态势。
其中生活服务业因领域宽、范围广,涉及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稳定经济增长与吸纳就业上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一大批新兴职业更是功不可没。
从调研数据看,新职业在薪资方面有着很强的竞争力,55%的新职业从业者月收入高于5000元,24.6%的新职业从业者月收入过万,11.7%的有专业技术的新职业从业者月收入在15000元以上。
城市生活服务业发展与新职业的发展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经济活力强、营商环境好的城市,新职业发展态势良好。
新职业从业人数、平均薪酬排名前十的城市与它们所在城市的经济体量排名基本吻合。
生活服务业新职业从业者年龄及学历分布见下图:(摘编自《2019年生活服务业新职业人群报告》)材料三:201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正式发布13个新职业,包括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无人机驾驶员等。
2021年深圳外国语学校高中部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深圳外国语学校高中部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艺术。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绝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
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缥缈无踪的。
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
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
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
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惟不能,而也不必。
《论语》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
如果说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
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吗?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吗?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
而比较起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绎就值得玩味多了!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四十字把乡村风景描写得多么真切!然而仔细观察起来,乡村景物还有多少为陶渊明所未提及。
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
在音乐里面,我们也有这种感想,凡是唱歌奏乐,音调由洪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于无声的时候,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景象。
《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声音暂时停顿的情况说“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味。
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中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也是说同样的道理。
所谓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是注重在含蓄不露。
雕刻以静体传神,有些是流露的,有些是含蓄的。
2021年深圳市福田外国语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深圳市福田外国语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疫情期间,“云综艺”火了。
从云答题到云美食,从云运动到云合唱、综艺节目制作纷纷“触网”“云游”,衍生出不少新玩法。
在音乐竞技类节目《歌手·当打之年》中,身在上海自我隔离的歌手周深以家中白墙为背景,独自录制参与竞演。
没有集中录制、没有现场观众、嘉宾和工作人员互不见面、通过自拍、直播等形式采集视频素材,这正是标准的“云录制”模式。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综艺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边是因为无法现场录制而导致的库存告急、节目断档窘境,一边是如何在特殊时期丰富内容供给、满足市场需求的压力。
在这一背景下,各大卫视和视频平台转变策略、调整布局,走出一条“云端”赋能综艺节目生产的新路。
从技术角度看,利用“云”思维打破节目录制的时空限制,仅用几天时间便可完成从立项、录制到播出的全流程工作,“云综艺”充分彰显出快速高效的独特优势。
相比传统综艺节目,没有导演、没有摄像、没有演播厅的“三无综艺”虽显得有些简陋,但素颜出镜的嘉宾、临场发挥的内容、手机完成的拍摄,这些“降维”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增加了观众的新鲜感和亲切感,实现了抓眼球、省成本的一举两得。
“云综艺”以细小的切口、烟火气十足的日常生活场景,传递着“陪伴式观看”的理念。
相较于设计感十足的传统综艺,“云综艺”里的艺人嘉宾在镜头前做美食、做运动、做游戏,提醒观众,勤洗手、做好个人防护……其中那些稍显粗砺的日常,意外地让原汁原味的生活元素“浮出水面”。
一段段视频、一次次直播,拼凑起暖心温情的居家生活图景,在细水长流中抚慰观众的情绪,营造着“共同生活”“同频共振”的在场感和参与感。
不过,也要看到,“云综艺”火爆一时,未必是常态。
无法否认的是,视频卡顿、画质欠佳等技术问题仍是“云综艺”绕不开的关卡;疫情过后,制作精良的综艺节目回温,“云综艺”能否延续偶发性“风口优势”,也是未知数。
2021届深圳外国语学校高中部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届深圳外国语学校高中部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当今是数字化的信息时代,阅读载体趋于多元化发展,网络小说电子条志、电子书等数字化阅读方式层出不穷,成为了和传统阅读并驾齐驱的阅读方式,如今几乎大部分经典畅销书籍都能在网络上找到其电子版本,甚至是有声图书,虽然目前纸质书籍并没有受到重创,仍然有相当部分读者愿意购买纸质图书,正如英国情报学家K麦克格雷所指出的:没有任何一种媒介可以完全取代另外一种媒介,总的情形是相互补充并逐步统一起来以解决一个特定的交流问题。
但毫无疑问,新的阅读方式已经分流了传统阔读的部分受众。
(摘编自《当今国民阔读习惯与趋势探计》)材料二阅读年龄与阅读类别图中国人习惯的阅读方式图材料三当今社会,人们习惯于畅游互联网,有时间读书似乎成了一种奢求。
虽然精神食粮不再乏,各类书籍品种丰富,应有尽有,遗憾的是,如今我们却很难再见到人人都爱读书的场景。
读书的习惯都去哪儿了,引人深思“全民阅读”今年已是第五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
据不完全统计,日前全国已有400多个城市建立了区域的阅读节、阅读月,开展了传统文化讲学、经典诵读、亲子阅读等主题阅读活动;由多家出版社出版的50多种图书入选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和国家有关部门推荐的中国好书。
全民阅读的倡导,能够让我们的老百性通过多读书,读好书,去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得感,从而增强文化自信,进而达到全民悦读。
“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
”金民阅读更应该从娃蛙抓起,让孩子们从小把古代经典嵌在脑子里,薪火相传,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摘编自新华网)材料四陶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考。
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