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河北衡水高三语文一模模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

合集下载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年级第二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A卷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45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审美“关系在先”及其自由性朱立元审美“关系在先”的思想,在理论上是有根据的。

根据之一是,依照马克思“人就是人的世界”的存在论命题,人与世界源初是一体的,而不是现成的主体、现成的客体二分的。

因此,在逻辑上,审美关系(活动)之外或者之前,不存在任何现成的审美主体,也不存在任何现成的审美客体。

如果离开了一定的审美关系(活动),即使是最富于创意的艺术家和最富有经验的鉴赏家,也算不得审美主体;即使是最伟大的艺术作品和最优雅的田园山水,也不是什么审美客体。

人能否成为审美主体,世界能否成为审美客体,都取决于审美关系是否生成。

审美主客体是在审美关系(活动)的状态中生成和存在的。

根据之二是,审美主体是审美关系中的主体,审美客体是审美关系中的客体。

审美关系是审美主客体的逻辑确定者。

例如我们只能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审美关系和审美状态中,才能把陶渊明确定为审美主体,把南山确定为审美客体。

可见,人之所以被称为审美主体,世界之所以被称为审美客体,其根本前提在于二者已经处在审美关系中了。

人生在世,人的生存实践,永远是审美关系发生的独一无二的根基。

但是,人并非每时每刻都处在审美状态,世界并非每时每刻都成为审美对象(客体),人与世界的关系并非每时每刻都呈现为审美关系。

世间不存在绝对的、无条件的审美关系,只存在特定条件、情境、机缘下当下生成显现的审美关系。

根据“关系在先”的原则,任何从生生不息的生成之流中截取出来的静止的固定的审美关系,都是抽象的、无根的,也不是真正的审美关系;同样,任何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也都是随着审美关系的生成而生成,而不可能是先在的、固定的、现成的。

2021年河北衡水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河北衡水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河北衡水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从嫦娥一号绕月飞行到嫦娥三号成功落月,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战略已实现“落”的历史性突破。

中国的航天活动始终按照自己的计划节点和技术、经济实力一步一步往前走。

虽然起步晚,但中国坚持统筹规划、合理部署各种航天活动,保证了航天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突破关键技术的“中国创造”中,坚持独立自主、自主创新的中国航天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

十年间,中国航天技术取得跨越式发展,突破了载人飞行、交会对接、月面软着陆等重重难关,实现了我国航天研发、制造、应用能力和水平的整体跃升,带动了信息技术、微电子、新材料等领域一批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发展,推动了天文学科发展和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应用发展。

这是中国航天的新高度,这是中国梦想的新起点。

从“嫦娥”登月到未来空间站的建设,从憧憬中的载人探月到火星探测,中华民族的梦想必将写在更加高远的太空。

(摘编自《航天新高度梦想析起点》)材料二: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于月球背面,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

嫦娥四号任务实际上是“两器一星”,包括了着陆器、巡视器和“鹊桥”中继星,其中先期发射的中继星就是为了实现对地、对月的中继通信。

因为背对地球,要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探测器与地球的测控通信和数据传输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难题。

此外,月球背面并不像正面那样平坦,着陆区的选择及精准着陆也是难题。

综合考虑光照、能源、热控等多种国素,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着陆的纬度确定在40度—50度的范国内。

嫦娥四号在距离月面15公里到8公里的高度为倾斜下降,8公里之内就改为垂直向下,引入相对于月面的测量导航,解决了着陆区周边地形起伏大而难以下降的问题。

嫦娥四号在技术上进行了创新,最关键的是自主能力的提升。

2021届河北衡中同卷新高三模拟试卷(一)语文试题

2021届河北衡中同卷新高三模拟试卷(一)语文试题

2021届河北衡中同卷新高三模拟试卷(一)语文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8、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9、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数字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数字化,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阅读对象的数字化,也就是阅读的内容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的,如网络小说、电子地图、数码照片、博客、网页等;二是阅读方式的数字化,就是阅读的载体、终端不是平面的纸张,而是带屏幕显示的电子仪器,如MP3、MP4、笔记本电脑、手机等。

广义的数字阅读包括以数字文件为内容载体的漫画、有声读物文件等。

狭义的数字阅读指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互联网设备进行文学作品的在线或离线阅读,阅读内容仅包含网络文学与出版物的电子版。

河北衡水中学届高三教案全国统一联合模拟考试语文学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河北衡水中学届高三教案全国统一联合模拟考试语文学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河北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全国统一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河北衡水中学届高三全国统一联合模拟考试语文2021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人类智慧开展的不同的历史阶段,科学〔本文特指自然科学〕和艺术之间在内容或者形式方面都有各不相同的联系方式,考察二者在不同阶段相互联系的特征对于理解二者的关系很有意义。

古代文明中,艺术与萌芽时期的科学的结合是通过神话传说和宗教来完成的,有关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后来的古希腊的史料几乎都是神话与宗教。

据记载,古埃及的医学史涉及一个有关“贺鲁斯之眼〞的神话,这个神话使埃及人将“贺鲁斯之眼〞崇敬为守护与康复的象征,以至于“R〞这个象征着贺鲁斯眼睛的神秘符号便出现在后来医生的处方笺上。

金字塔的修建可以看成是神话梦想和科学的完美结合,这些埃及王朝的法老们梦想能够使之再生的陵墓以最简单的几何形状获得最抽象的艺术效果。

古代的宇宙论思想也与神话直接相关,很多民族的神话传说里都认为大地是被某种有力的能够负重的动物驮在背上的,并以这些动物因为过于劳累导致腿脚抖动来解释地震的成因。

古代科学与艺术神话的这种从内容到形式近乎自然的融合,既与当时的科学开展状态有关,也与神话的性质和形成背景有关。

文艺复兴后,科学与艺术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绘画和文学的形式来实现的。

将绘画艺术和科学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早期人物之一是意大利的达·芬奇。

他创作了一系列详细记录人体结构及功能的笔记和素描,具有艺术作品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价值。

近代以来,将艺术与科学联系在一起的还有诗歌和小说等文学作品。

英国优秀的诗人亚历山大·蒲柏的童年时期恰好是牛顿确立经典力学并在数学和天文学、光学等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黄金时代,他在诗中这样赞美牛顿:大自然及其规律,隐匿在黑暗中,神说,“让牛顿去吧〞,一切变得光明。

不仅是诗人,思想家们还用其他的文学形式来赞美科学,比如托马斯·莫尔以水手对话的形式写成梦想小说?乌托邦?,书中的“乌托邦人〞竟然掌握着当时最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并广泛地加以运用。

2020-2021学年河北衡水高一上语文月考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北衡水高一上语文月考试卷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安吉游戏背景下的教学活动,观察是活动的起点,解读是确定目标的依据,分享是实施活动的手段。”“教学活动中所提升的经验,又被幼儿运用到下一次的游戏中。”“幼儿游戏中的自我探索、经验积累与教学活动中的经验梳理、概念提升之间,形成了互为促进、互为生长的关系,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经验的螺旋式提升。”
A.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齿:并列、排列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道理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闻:知道,懂得
4.下列各组中,画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而耻学于师学于余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依次填入文中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秋高气爽缠缠绵绵若隐若现风驰电掣
B.阳光明媚缠缠绵绵藏头露尾龙腾虎跃
C.秋高气爽弥天盖地藏头露尾风驰电掣
D.阳光明媚弥天盖地若隐若现龙腾虎跃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来迟了一步,使这八天上山下山的时间,就都在雾里过了。
5.下列各项中,画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D.古之学者必有师
6.下列各项中,画线词的活用情况与“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小学而大遗
B.而耻学于师
C.孔子师郯子
D.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由于我们来迟了一步,这八天上山下山的时间,就都在雾里过了。

2021年河北衡水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河北衡水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河北衡水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兔和猫鲁迅住在我们后面院子里的三太太,在夏间买了一对白兔,是给她的孩子们看的。

这一对兔总是关在后面的小院子里的时候多。

乌鸦喜鹊想要下来时,他们便躬着身子用后脚在地上使劲一弹,哗地一声直跳上来,像飞起了一团雪,鸦鹊吓得赶紧走,这样的几回,再也不敢近来了。

三太太说,鸦鹊到不打紧,至多也不过抢吃一点食料,可恶的是一只大黑猫,常在矮墙上恶狠狠地看,这却要防的。

孩子们时时捉他们来玩耍:他们很和气,竖起耳朵,动着鼻子,驯良地站在小手的圈子里。

它们夜里的卧榻是一个小木箱,里面铺些稻草,就在后窗的房檐下。

这样的几个月之后,它们忽而自己掘土了,大家都奇怪,后来仔细看时,原来一个的肚子比别一个的大得多了。

大家都高兴,说又有小兔可看了:三太太便对孩子们下了戒严令,从此不许再去捉。

我的母亲也很喜欢他们家族的繁荣,还说待生下来的离了乳,也要去讨两只来养在自己的窗外面。

有一天,我忽听得许多人在那里笑,寻声看时,却见许多人都靠着三太太的后窗看:原来有一个小兔,在院子里跳跃了。

孩子们争着告诉我说,还看见一个小兔到洞口来探一探头,但是即刻便缩回去了,那该是他的弟弟罢。

从此小院子里更热闹,窗口也时时有人窥探了。

然而竟又全不见了那小的和大的。

这时是连日的阴天,三太太又虑到遭了那大黑猫的毒手的事去。

我说不然,那是天气冷,当然都躲着,太阳一出,一定出来的。

太阳出来了,他们却都不见。

于是大家就忘却了。

惟有三太太是常在那里喂他们菠菜的,所以常想到。

她有一回走进窗后的小院子去,忽然在墙角上发见了一个别的洞,再看旧洞口,却依稀的还见有许多爪痕。

这爪痕倘说是大兔的,爪该不会有这样大,她又疑心到那常在墙上的大黑猫去了,于是也就不能不定下发掘的决心了。

她终于出来取了锄子,一路掘下去,虽然疑心,却也希望着意外地见了小白兔的,但是待到底,却只见一堆烂草夹些兔毛,怕还是临蓐时候所铺的罢,此外是冷清清的,全没有什么雪白的小兔的踪迹,以及他那只一探头未出洞外的弟弟了。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

衡水中学2010——2011 学年度下学期一模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卷试卷类型A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知识部分(每小题3 分,共12 分)1. 下列各项字词字音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融汇贯通故步自封伎俩摩肩接踵诤友zhēng啁啾zhōu ji ū旖旎yǐ nǐB、蜂涌而上动辄得究通牒爱屋及乌窈窕yǎo ti ǎo惩罚(chěng)囹圄yǔC、因徇守旧飞皇腾达嬗变卓而不凡憎恨zèng天堑qi ǎn辟邪bìD、如丧考妣流金烁石汉颜噬脐莫及脊髓j ǐ suí龋齿qǔ炫目xuàn2. 下列划线成语应用正确的一项是()A、日本接连发生的大地震和核泄漏事件,正在考验着菅直人的政治能力,日本经济的现状也已如履薄冰,濒临崩溃的边缘。

B 、期中考试后,老师展示了同学们的扫描版试卷,有些同学的卷面真是惨不忍睹,个别更是笔走龙蛇,看不清楚写的是什么。

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以后一定好好练字。

C、近年来,文艺创作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创新意识不强,模仿之风盛行。

如《印象·刘三姐》成功之后,各地一哄而起,大同小异,在视觉上和审美上使观众和游客感到疲劳,对此啧有烦言。

D、去年,一名乞丐——“犀利哥”引起了国人的注意,其照片风靡网络,犀利哥也迅速走红,由于他的行为举止特立独行,有些人开始怀疑他乞丐身份的真实性。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已播出了三年多,活泼可爱的形象、浅显易懂的内容、明显的本土化特点,激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B、地王大厦是中国当时超高层钢结构工程的代表作,全过程采用计算机控制,智能化程度在今天也可以堪称先进。

C 、《劳动合同法》就是要让劳动者减少依法维权的代价,让企业增加违法经营的成本;让守法者得益,让违法者得处。

D、具有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评判健康的标准。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最后,总结论点。第五自然段对以上阐述进行总结,并得出“人类的艺术创作不可能被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完全取代”的结论,并概括了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积极作用。
【5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的综合探究能力。
要想谈谈“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光明前景”,需要结合材料一中的第五自然段以及材料二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如:
①材料一原文“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积极作用可以表现为:一、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使得艺术创作变得智能化、模型化与便捷化;二、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可以使艺术品种类更加多样化,让人们的艺术欣赏具有更多选择性;三、为艺术创造提供更多可能性。”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知道,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可使得艺术创作变得智能化、模型化与便捷化;为艺术创造提供更多可能性;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可以使艺术品种类更加多样化,让人们的艺术欣赏具有更多选择性。
C项,“通过艺术对象化的结果”表述不当,根据材料一第四段“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实践过程中,一方面是把自己的本质力量通过艺术对象化出来……这显然与人类本身的艺术创作截然不同”可知,人工智能不能把自己的本质力量通过艺术对象化出来。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项,“不能否定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存在合法性,因为人工智能艺术创作是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类的艺术创作的”分析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五段可知题干中的因果关系不成立,不能否定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存在的合法性,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终究还是人类的艺术创作”。
4艺术家在创作艺术的过程中,也在改造着包括身体在内的整个自己。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当人通过劳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毫无疑问,艺术创作也是人类的一种劳动实践,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实践过程中,一方面是把自己的本质力量通过艺术对象化出来,另一方面对象的特质也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对主体形成了某种反作用。正所谓“文如其人”——文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同时“人如其文”——人也会受到文的反作用。但是,对于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过程来说,即使它可以对人工智能产生一定影响,这种影响也仅仅是人工智能对艺术创作的经验和情感的积累,而且这些积累是作为一种数据和符号保存在人工智能的储存器之中,这显然与人类本身的艺术创作截然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学》以“明德”作为思想的聚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指出大学的宗旨在于明“明德”。

历代的学者对“明德”概念做出不同的解释,东汉儒者郑玄释为“至德”,唐代经学家孔颖达释为“光明之德”,清人唐文治释为“君德”。

这些阐释看似不一,但是都反映出“明德”与先王政教之间1A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结合“明德”思想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大学》文本来看,《大学》中的“明德”思想实际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

1B其一,“明德”指理性的政治美德,“明明德”就是要彰明、弘扬这种美德。

从《大学》中的阐发来看,从政之人要心怀仁爱百姓之心,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君主和百官应以义制利,不以个人私欲损害百姓的利益和福祉;君主百官要做到内心公平中正,一言一行为百姓起到示范作用。

《大学》中将“明德”指向“明政之德”,是对早期“明德”传统的继承。

“明德”最早出现在金文中,指承自先祖、以威仪和勤政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品格。

在《国语》《左传》《康诰》等早期文献中,“明德”也多次出现,用以颂扬古代圣王的美好德行 3B。

在这些文献中,“明德”常与“幽昏””无礼”等词对举而出现,凸显出“明德”是辟邪、淫佚、荒怠、粗秽、暴虐等非理性的政治品性的对立面。

其二,“明德”也指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

“明明德”就是通过教育和自明,使人所本有的光明德性得以显明。

《大学》对早期的“明德”乃“明政之德”的传统进行了继承,但同时对“明德”的主体和“明德”之“德”的内容进行了扩充。

在西周及更早的时期都是推行王官之学,早期的“明德”具有着鲜明的贵族性,但是在《大学》中,“德”不再被认为是君主、官员、贵族所独享,而是属于所有人。

对“明德”的主体进行扩充,一方面体现出人文秩序的构建、社会良好德风的形成需要全社会进行共同努力;另一方面也是对教育普遍化的倡导。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以来,儒家一直为推动平民教育和为更广阔的阶层争取文化权利而努力。

1C 1D《大学》丰富了早期“明德”之“德”的内容,在政治之德外,将人伦道德和公共美德也纳入“明德”范畴中。

孝、慈乃人伦之德,与国人交而应有之信乃公共美德,这些美好的德性是人人内在皆有且应该彰显之德。

《大学》中强调人伦道德和公共美德的重要性,甚至认为要修政德、行政德,首先要明人伦、讲公德。

《大学》中也强调“自明”的重要性,言“克明峻德”的关键在于自我澄明,在自我澄明的基础上辅之以教育,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明德。

从两个层面明确《大学》中“明德”的旨趣,有助于深入把握《大学》的核心要义。

《大学》中的“明德”所指是丰富的,其中既包含选贤任能、政通人和的政治诉求,又包含“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教育理想 3A。

《大学》指出.“明德”的前提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明德”的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立足于推广普遍的人文教育、弘扬责任精神面“明明德”,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明德”基础。

新时代的植根塑魂,还需传承《大学》中的“明德”精神。

2D(摘编自莫医铭《<大学>中的“明德”旨趣》)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BA.自古至今对《大学》中“明德”说法的诸多解释均与先王政教存在密切关系。

【渊源关系指有关系≠密切关系】B.理解“明德”思想的含意需要结合历代学者的看法和《大学》文本中的表述。

√C.从早期的理解来看,“明德”指人人皆有且应该彰显的人伦之德及公共美德。

【这是《大学》的认识不是早期的理解】D.《大学》中“明德”的旨趣丰富,指仁爱谦谨、以义制利、公平中正等政德。

【范围缩小】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A.文章以前人对《大学》中“明德”的不同阐释引出了如何理解其旨趣的论题。

B.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中心部分从两个层面对“明德”包含的内容进行阐释。

C.文章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大学》对早期的“明德”主体和“德”的内容的扩充。

D.文章末段阐释了传承《大学》中“明德”精神对于新时代植根塑魂的重要意义。

【最后一段只阐述了传承的原因,原因≠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A.《大学》聚焦于“明德”,体现出儒家对于选贤任能、政通人和的政治诉求以及对教育普遍化的倡导。

B.《大学》中的“明德”首先指理性的政治美德,与《国语》《左传》《康诰》等早期文献的记载一脉相承。

C.清代诗人孙枝蔚《春木》诗之四中说:“愿崇明德,以娱高年。

”其中的“明德”与《大学》中的“明德”含义相同。

“明德”指光明之德、美德,只与《大学》中“明德”的躺下个层面的理解相同,未涉及第一个层面的理解。

D.理解《大学》中对“明德”的途径的阐述,有助于当代青年学子厘清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努力学习,成为栋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我国的“人造太阳”东方超环ESAT目前取得了多项重大的技术突破,包括加热功率超过10兆瓦,等离子体储能增加到300千焦,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达到1亿度等,这标志着中国的人造太阳已轻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为未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运行和正在进行的中国核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工程和物理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与科学支持,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产生电能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东方超环(EAST)是中科院等离子体所自主设计、研制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是世界上第一个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也是我国第四代核聚变实验装置,它的科学目标是让海水中大量存在的氘和氚在高温条件下,像太阳一样发生核聚变,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所以也被称为“人造太阳”。

(摘编自帅俊全《中国人造太阳首次实现1亿度运行为核聚变能源奠定基础》,2018年11月13日)材料二: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国际空间站的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是人类受控核聚变研究走向实用的关键一步,因此受到各国政府与科技界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国家政策的扶持财政支持(摘编自杨卫国《中国研制人造太阳20年后见成效》,2010年6月17日)材料三:前不久,中国核工业集团宣布,新一代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预计于2020年投入运行,其等离子体温度有望超过2亿摄氏度。

该实验装置的建成将为人类真正掌握可控核聚变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我们距离“人造太阳”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可控核聚变以氘、氚为原料,不排放有害气体,也几乎没有放射性污染,反应随时可以中止,不会引起爆炸,也不会导致泄漏事故,具有相当高的安全性。

问题在于用什么容器来承载这种温度极高的核聚变。

为此,全世界的科学家前赴后继。

20 世纪60年代,苏联科学家提出托卡马克方案,国际聚变界随之转向于此。

【早在1955年,钱三强和刚留美归来的李正武等科学家便提议开展中国的“可控热核反应”研究,与国际社会几乎同步。

1965 年,根据国家“三线”建设统一规划,西南物理研究所(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前身)成立。

当时,所里条件简陋,研究者缺乏住所,甚至睡在帐篷里。

尽管如此,他们舍己奉献,在绘制了3层楼那样高的设计图纸之后,终于1984年9月21日制造出“中国环流器一号”。

这是中国核聚变研究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为中国自主设计、建造、运行“人造太阳”培养了大批人才,积累了丰富经验。

】→科研人员科学家的努力作为一个历经多年研制的实验项目,中国环流器二号M精细的部件工艺很多是前无古人的创造。

在装置设备“真空室”中,许多细小的误差是现有检测仪器所无法感知的,很多时候需要自主开发新的检验设备。

仅为保障高约2层楼、重约80吨的中心柱在移动过程中不受磕碰,且安装精度不超过0.1毫米偏差,研究团队在1个月内设计了十几种方案,短短2分钟的路程,耗费了近9个小时才成功搬运。

在中国环流器二号M的设计建造过程中,西南物理研究院的科研团队通过与国际上现有托卡马克装置的交流学习,吸取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他们联合国内有关单位,在特殊材料制备、焊接工艺等多项技术上取得了突破。

→科研团队的贡献加强合作(摘编自韩维正、刘乐艺《“人造太阳”离圆梦又近一步,揭秘中国可控核聚变》,2020年1月8日)4.下列不属于“人造太阳”研制工作的一项是(3分) AA.于空中悬挂人造光热源,散发无穷的光热能。

B.开发利用核聚变,解决现有能源的枯竭问题。

C.研究核聚变的可控装置,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D.落实托卡马克方案,承载温度极高的核聚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后3分) CA.中科院等离子体所自主研制的东方超环首次达到一亿度高温,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与科学支持。

B.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于1985年确立,2006 年11月21日全面启动,承建方由四方扩展为七方,王程总造价为100亿欧元。

C.我国1955年起关法可控热核反应,1965 年成立专门研究所,中国环流器一号、东方超环、中国环流器二号M已先后运行。

D.可控核聚变原科充足,能够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又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各国对此高度重视。

6.请结合材料内容,分析我国可控核聚变研究不断取得进步的原因。

(6分)①国家重视、支持;抢占先机,制定规划,投入巨资加以研究;②研究人员舍己奉献;研究人员不畏艰苦,顽强拼搏,精心创造;③研究单位注重合作、学习:研究团队合力攻关,学习国际上的成功经验,联合国内有关单位,在多项技术上取得突破。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其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借粮李德霞1麦子快要黄了的时候,我家断了粮。

米缸,空了,面缸,空了。

我娘挎个篮子,每天去自家地里挖土豆。

于是,一日三餐,煮土豆、蒸土豆,餐餐土豆,吃得我放个屁,都带着浓浓的土豆味儿。

2终于,我娘一咬牙,决定去借粮。

→耿直坚韧,自力更生(从母亲这个角度出发)3这天,吃过早饭,我娘从驴圈里牵出那头小毛驴,套进驴车里,拎条麻袋对我说:“亮子,陪娘去你大舅家,借粮去。

”4一听说去大舅家,我就直蹦高儿。

大舅和大妗特稀罕我,每次去他们家,大妗都会变着法儿给我做好吃的,这是其一;其二呢,跟大舅家借了粮,我们就不用顿顿吃土豆了。

我连滚带爬地上了毛驴车。

我娘一抖缰绳,小毛驴便撒开四蹄,拉着驴车吱吱扭扭出了门。

5大舅家在庚庄,离我们村十里地。

出了村,沿东干渠一直往西走,快晌车的时候,我们就来到了庚庄。

6大舅和大妗正在院里搭牛棚。

那时,刚刚分田到户家家垒场院,户户搭牲畜棚圈,真叫一个红火热闹。

见到我们,大妗用手巾擦擦手,摸摸我的头,牵着我的手说:“亮子,你大成哥早盼你来呢,他去上学了,马上就回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