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三上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三上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三上语文月考试卷考试总分:147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I(非选择题)一、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1分)1.(11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望岳》一诗用自问自答的手法,交代了泰山的地理位置与苍茫雄奇。

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代散曲中常可见到互为对偶的三个句子连用,这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使用了这种形式,这三句中的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诗人常用“沧海”这一意象展现宽阔胸襟,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

唐代诗人李商隐就写过许多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1分)(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恪到府/乃分内诸将罗兵/幽阻/但缮藩篱/不与交锋/候其谷稼将熟/辄纵兵芟刈/使无遗种B.恪到府/乃分内诸将/罗兵幽阻/但缮藩篱/不与交锋/候其谷稼将熟/辄纵兵/芟刈使无遗种C.恪到府/乃分内诸将/罗兵幽阻/但缮藩篱/不与交锋/候其谷稼将熟/辄纵兵芟刈/使无遗种D.恪到府/乃分内诸将/罗兵幽阻/但缮藩篱/不与交锋/候其谷稼/将熟辄纵兵芟刈/使无遗种(2)下列对文中画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道艺,指道德和技能;也可指道士、方士修炼长生之术。

文中的意思是前者。

B.行酒,在酒席上依次斟酒;也可指监酒,在席间主持酒政。

助兴时有行酒令。

C.尚书仆射,是尚书省的副官,尚书令为虚职后,尚书仆射成为尚书省的长官。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三上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三上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三上语文月考试卷考试总分:147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I(非选择题)一、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1分)1.(11分) 古诗文默写。

(1)《湘夫人》中,被称为“千古言秋之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恨歌》中写安史之乱爆发,打破盛唐安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1分)A.擢,指授予官职,文中指秦琼因前前后后所立之功被授予建节尉一职。

B.秦王府,即唐太宗继位之前的王府,秦琼在太宗未即位之前已然归附。

C.赠,即赠官,指古代朝廷对有功之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

D.陪葬,古代可指臣子葬于帝王墓旁或妻妾葬于丈夫墓旁,文中为前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琼骁勇善战,敢为先锋。

无论是在下邳攻打卢明月,在海曲攻打孙宣雅,还是从讨王世充等,秦琼都身先士卒,一往无前。

B.秦琼生逢乱世,能择明主。

王世充为人狡诈行同巫妪,并非拨乱反正之主,秦琼与程咬金商议之后一同策马西去归降于秦王。

C.秦琼武艺超群,所向披靡。

战场之上,没有人是他的对手,敌军纵有骁锐将士也多在他手中折戟,战无不胜令其颇为得意。

D.秦琼历经数主,深得厚遇。

来护儿遣使吊唁其母,李密授之以帐内骠骑,王世充署之以大将军,于秦王麾下屡屡加官进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滨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②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5)文中高祖给予秦琼什么赏赐?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浙江省杭州市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浙江省杭州市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语文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卡号、姓名、试场号、座位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诽.谤/斐.然赎.罪/渎.职空旷./粗犷.绰.约/卓.有成效B.庠.序/佯.攻孝悌./缔.造敲诈./令人咋.舌少不更.事/亘.古不变C.寥.廓/谬.误摇曳./哽咽.瞋.目/瞠.目结舌愀.然/悄.无声息D.兑.现/蜕.变枷.锁/袈.裟邮戳./戮.力杀敌烙.印/恪.尽职守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飞来喜讯,不啻久旱逢甘霖,他的夙愿得以实现,这实在是天大的好事,若不是苍天的眷顾,又如何会有这绝佳契机?B.泰姬陵,虽历经300多年的风雨,却依然像孩子的梦一般洁白无瑕,如月下的睡莲闪烁着微光,又似一块羊脂玉,晶荧剔透的光泽与蓝天相辉映,让人神魂颠倒。

C.中国是一个有着浓厚茶文化氛围的国家,也是对沏茶有着很多讲究的国家。

在千百年的实践中,紫沙壶泡茶成为越来越多国人的选择。

D.这座崭新的移民城市,有没有形成一种推动城市发展的精神生产力?历经三十年的磨厉,“深圳精神”的内涵是否有所升华?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竹叶和阳光彼此恋慕所闪出的光,使人坠入了无我的境地,纵令..不闪光,竹叶自身或浅黄、或翠绿的色彩,不也令人陶醉吗?B.老校区遗留着一种旧时的氛围,参天的古木,平滑的石道,随处可见的老旧建筑……一切浓重..得无需装饰就可做电影的背景。

C.进入高三以来,张三同学晚上总是连续学习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左右,节假日也从不休息娱乐,其精神可嘉,其做法则不足为训....。

D.在秋季运动会的长跑项目中,李刚一马当先,把其他选手远远抛在后面,同学们都拍手称...快.,为他加油。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带答案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带答案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带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什么是龙,确乎是一个谜。

龙像马,所以马往往被呼为龙。

《月令》“驾苍龙”,《周礼·庾人》“马八尺以上为龙”,皆其例。

龙有时又像狗。

《后汉书·孔僖传》“画龙不成反类狗”,所以狗也被呼为龙。

此外还有一种有鳞的龙像鱼,一种有翼的又像鸟,一种有角的又像鹿。

至于与龙最容易相混的各种爬虫类的生物,更不必列举了。

然则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的答案是:它是一种图腾(Totem),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

因部落的兼并而产生的混合的图腾,古埃及是一个最显著的例子。

在我们历史上,五方兽中的北方玄武本是龟蛇二兽,也是一个好例。

不同的是,这些是几个图腾单位并存着,各单位的个别形态依然未变,而龙则是许多单位经过融化作用,形成了一个新的大单位,其各小单位已经是不复个别的存在罢了。

前者可称为混合式的图腾,后者化合式的图腾。

部落既总是强的兼并弱的,大的兼并小的,所以在混合式的图腾中总有一种主要的生物或无生物,作为它的基本的中心单位,同样的在化合式的图腾中,也必然是以一种生物或无生物的形态为其主干,而以其他若干生物或无生物的形态为附加部分。

龙图腾,不拘它局部的像马也好,像狗也好,或像鱼,像鸟,像鹿都好,它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却是蛇。

这表明在当初那众图腾单位林立的时代,内中以蛇图腾为最强大,众图腾的合并与融化,便是这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金文龙字的偏旁皆从巳,而巳即蛇,可见龙的基调还是蛇。

大概图腾未合并以前,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

这种蛇的名字便叫作“龙”。

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Klan)兼并了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

内蒙古【独家特供】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新课标人教

内蒙古【独家特供】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新课标人教

内蒙古【独家特供】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新课标人教内蒙古【独家特供】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新课标人教内蒙古【独家特供】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新课标人教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仙鹤.丘壑喝..彩赫赫..有名溘.然长逝B。

饿殍.乘桴孵..化怫.然作色春风拂.面C。

.倔.强崛.起谲.诈精神矍.铄攫.为己有D。

慰藉籍..贯舟楫嫉..恶如仇即.景生情解析A项“溘然长逝〞中的“溘〞读“kè〞,其他均读“hè〞。

B项“饿殍〞中的“殍〞读“pi ǎo〞,其他均读“fú〞。

D项“慰藉〞中的“藉〞读“jiè〞,其他读“jí〞。

C项均读“jué〞。

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回肠荡气讳莫如深熏陶渐染三缄其口B.囤积居奇推陈出心退避三社亦步亦趋C.风调雨顺感恩带德再接再励户枢不蠹D。

哗众取宠凤毛麟角甘之如怡黄梁美梦解析B项“心〞应为“新〞,“社〞应为“舍〞,C项“带〞应为“戴〞,“励〞应为“厉〞,D 项“怡〞应为“饴〞, “梁〞应为“粱〞。

答案A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从这里可以感受到封建文化对小说创作的残酷,也更可以感觉到那些古典现实主义大作家和他们的不朽作品的崇高可贵。

〔2〕当读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我们当然知道,它的意思并不字面所传达的,它有着更为深远的含意.〔3〕二十多年来,这个教人自强不息的回答总是像在夜雾茫茫的大海上的一座灯塔,若隐若现,时明时暗,照着我的人生航程。

〔4〕“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这两句话可以理解为女子的自语,或理解为她恐怕因自己的热情主动而显得,想极力掩饰自己的。

A.镇压在于耸立荒唐羞愧B。

扼杀在于伫立荒唐羞窘C。

镇压限于耸立唐突羞愧D.扼杀限于伫立唐突羞窘解析“扼杀〞比喻压制、摧残使其不能存在或发展〔多用于对人才或文学〕;“镇压〞指用强力压制,不许进行活动〔多用于政治〕.“不在于字面所传达的〞是字面一点意思都传达不出来,“不限于字面所传达的〞是字面能传达出一部分意思。

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谛听(dì)恬静(tián)纷至沓来(tà)B. 狰狞(zhēng)殚精竭虑(dān)独善其身(shàn)C. 惹是生非(rě)纷繁复杂(fēn)纵横捭阖(bǎi)D. 跃然纸上(yuè)比比皆是(bǐ)琼楼玉宇(yǔ)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既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困扰。

B. 为了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我们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养更多的高科技人才。

C. 在这场激烈的比赛中,我国运动员表现出了顽强的拼搏精神,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D.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要保持冷静,做好个人防护,共同抗击疫情。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位学者在学术界的地位举足轻重,他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B. 他性格豁达,从不斤斤计较,因此人缘非常好。

C.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团队精神,共同完成了任务。

D. 她的言谈举止优雅得体,让人不禁对她刮目相看。

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0分)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创新环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措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成为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

一方面,科技创新可以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企业竞争力。

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可以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含答案)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含答案)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思想“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了深远影响。

“礼”的内涵丰富多元。

首先,“礼”强调等级秩序。

在中国古代社会,不同的阶层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而“礼”则是维护这种等级秩序的重要手段。

通过各种礼仪规范,人们明确了自己的身份地位,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运行。

其次,“礼”注重道德规范。

“礼”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更是内在的道德要求。

它要求人们在行为上遵守礼仪,在思想上秉持道德,做到言行一致、内外兼修。

最后,“礼”倡导和谐共处。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关爱,以“礼”相待,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礼”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价值。

一方面,它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遵守“礼”的规范,就能够避免冲突和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另一方面,“礼”思想对于个人的修身养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它教导人们要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个人的素质和修养。

在当今时代,“礼”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礼”所倡导的尊重他人、遵守秩序、注重道德等价值观念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弘扬“礼”的思想,倡导文明礼貌、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德,共同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核心观念,贯穿中国历史发展全过程。

B.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秩序完全依靠“礼”来维护。

C.“礼”思想既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又对个人修身养性有重要意义。

高三第一次月考考试卷语文

高三第一次月考考试卷语文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峰回路转恣意妄为颠簸流离B. 荡然无存颠沛流离倾国倾城C. 毕恭毕敬欣然怒放喜笑颜开D. 恣意妄为荡然无存毕恭毕敬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许多网友纷纷感叹,如此明目张胆地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实在令人发指。

B. 虽然此次比赛我们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并不能说明我们的实力很强。

C.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反复研究讨论,甚至牺牲了休息时间。

D.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对这个问题已经考虑了很长时间,但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C. 虽然他出身贫寒,但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考上了名牌大学。

D.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设了各种兴趣小组,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这个城市的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吸引了大量游客。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还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C. 她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D. 这个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人生如梦,如戏,有起有落,有喜有悲。

我们常常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找不到自己的目标。

然而,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他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目标,每天都过得浑浑噩噩。

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了一位智者。

智者问他:“年轻人,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年轻人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

智者微笑着说:“人生没有目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如何去寻找目标。

其实,人生的目标就在你身边,你只需要去发现它。

”年轻人听后,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

他开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发现自己在工作中总是感到不满足,于是决定辞职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着.迷/穿着.参.差/疑信参.半扁.担/一叶扁.舟B.婢.女/裨.益庇.荫/刚愎.自用髀.骨/筚.路蓝缕C.沮.丧/矩.形踽.踽/越俎.代庖龃.龉/含英咀.华D.薄.弱/薄.暮分.量/分.外妖娆便.装/大腹便.便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安金鹏的母亲卖了家中唯一值钱的牛给儿子凑学费,真是心劳日拙....。

B.田世国为使患上尿毒症的母亲延续生命献出了自己健康的肾,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让那些不肖子孙....汗颜无地。

C.王全书同志的著作集《感悟中原》即将出版,这是他多年含辛茹苦的经验结集,也是他长期惨淡经营....的成果。

D.只有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才能让刚性的法律真正成为保护农民权益的尚.方宝剑...,让基层群众的维权之路少一些坎坷,多一些平坦。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巴菲特以纯粹的“投资人”身份,跻身世界富豪排行榜榜眼,的确堪称奇才,不过在华尔街并非没有先例。

B.人们喜爱他也并不仅仅因为NBA中出现了一个能够与奥尼尔对抗的中锋,而是因为这个中锋是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亚洲人。

C.这个地方的百姓太穷,存款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很少;居民经济紧张,电影票价几元甚至十几元都承受不起。

D.去年10月,同样在红海,该船的姊妹船“萨拉姆95”号客轮与一艘塞浦路斯商船相撞后沉没,乘客几乎全部获救。

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

(3分)2008年我国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实属历史罕见。

灾害天气从1月中旬到2月上旬,持续了近一月的时间;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重庆、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受灾,范围遍及中国南方各省;此次灾害给电力和交通运输带来了很大破坏,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1111亿元人民币。

请从三个方面概括今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特点。

(包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6字)165.为了迎接“2008北京奥运”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公益行动也是一盏灯”的公益广告,意在用人们真实感人的行动来唤起人们的公德意识。

请仿照下面文段中的示例,再设计一个细节性镜头和画外音。

(6分)[示例]我相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地触手可及。

[镜头]一个正在跑步地小伙子,将别人扔在垃圾桶外面的废弃物放入了垃圾桶。

[画外音]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10公分的距离。

答:[镜头][画外音]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

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

初为郡功曹,太守徐璆甚敬之。

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

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徒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

”遂以单车归家。

劭尝到颍川,多长者之游,唯不候陈寔①。

又陈蕃②丧妻还葬,乡人毕至,而劭独不往。

或问其故,劭曰:“太丘道广,广则难周;仲举性峻,峻则少通。

故不造也。

”其多所裁量若此。

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

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操大悦而去。

劭从祖敬,敬子训,训子相,并为三公,相以能谄事宦官,故自致台司封侯,数遣请劭。

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

劭邑人李逵,壮直有高气,劭初善之,而后为隙,又与从兄靖不睦,时议以此少之。

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司空杨彪辟,举方正、敦朴,征,皆不就。

或劝劭仕,对曰:“方今小人道长,王室将乱,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

”乃南到广陵。

徐州刺史陶谦礼之甚厚。

劭不自安,告其徒曰:“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

待吾虽厚,其埶必薄。

不如去之。

”遂复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阿。

其后陶谦果捕诸寓士。

及孙策平吴,劭与繇南奔豫章而卒,时年四十六。

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

(《后汉书•卷六十八》)注释:①陈寔(shí)字仲弓,颍川许昌人,醒帝时曾任太丘县长,以平正闻名乡里。

②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为人刚正,以气节名世。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去濮阳令归去:离职B.乃谢遣宾客谢:感谢C.故不造也造:拜访D.征,皆不就就:任职7.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许劭有知人之明的一组是()①府中闻子将吏,莫不改操饰行②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奸雄③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④劭初善之,而后为隙⑤方今小人道长,王室作乱⑥遂得复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阿A.①②⑤B.②③⑥C.②⑤⑥D.③④⑥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陈蕃丧妻后回乡归葬,许劭不去吊丧,说明许邵品行高洁,不慕权贵。

B.袁绍突然改变招摇过市的做法,是由于他礼贤下士,尊敬许劭。

C.曹操为了得到许劭的品评,先是卑辞厚礼,继而伺机威胁,可谓用心良苦。

D.许劭和许虔兄弟名望都很高,才识突出,汝南人称赞他们为“平舆渊二龙”。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劭尝到颍川,多长者之游,唯不候陈寔。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鉴赏(8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出塞马戴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1)第二句“马头冲雪过临洮”中“冲”字如果换成“冒”字好不好?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3分)答:(2)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赏析本诗人物形象。

(5分)答: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3)然吾尝闻风欲与化移易,___________________?(4)呜呼!其信然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驱不异犬与鸡。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夜色下的玫瑰女人家有个不大的院落。

院落里盛开着娇艳的玫瑰花。

她的丈夫为救一个落水儿童,永远地离开了她。

她本是一挡车女工,现在,厂里说垮就垮了。

居家过日子,柴米油盐针头线脑儿,哪儿都离不了钱。

女人把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她还有个上小学的儿子,正是长个头的时候,菜也好,汤也好,女人总想做的可口些。

世上的好事只能想,做起来可就不那么顺手了。

有热心肠的邻居给女人介绍了个丧偶的男人。

好说歹说女人总算是跟人家见了面。

人还说得过去,会一手好油漆手艺。

男人说话也直来直去:我没啥呼风唤雨的大能耐,但我会把你和儿子当做我的亲人。

不会再让你为吃喝花钱的小事劳心就是了。

花钱也是小事?女人想,有手艺的人说话就是跟没手艺的人说话不一样。

回来后,邻居问女人到底是啥意思,说出来,好给人家回个话儿。

女人说:让我想想,让我想想。

女人其实早就早想好了,能有个人来帮衬着把儿子养大,还能陪她说说话,这比什么都好。

女人不显山不露水地把这件事透给了儿子。

当时,儿子正在吃饭,一听这话,小脸一下子就急成了紫茄子。

儿子问:那我要叫这个人爸?你不想叫,就叫他叔叔好了。

他算哪路英雄,要到咱家来管着我?我不喜欢陌生人来咱家指手画脚。

儿子摔了筷子,眼泪婆娑地拎着书包上学去了。

女人手里拿着一样东西出了门。

那是件很好看的丝织披肩,是那个男人让邻居转送给她的。

女人敲开邻居家的房门,把那件艳丽华贵的披肩塞到了那位热心的大姐手里。

女人没说儿子不原意。

女人说:我想等几年再说。

邻居家的大姐问:等到人老珠黄吗?女人垂了头。

女人再抬起头时,眼里就有了雾一样的东西。

女人仍去做钟点工。

做一天就给一天钱;不做,就没有一分钱。

有时一连几天都没有人找她做钟点工,有时十天半月也没有人找她。

女人就这样靠断断续续做钟点工的钱来打发紧紧巴巴的日子。

那件披肩又被邻居家的大姐送了回来。

大姐说:你看看,你看看,多知疼知热的一个男人。

人家回了话儿说不成也没啥,留下做个念想吧。

女人闲下来时,就会从衣柜里拿出披肩看呀看。

女人一次也没有舍得披在身上。

女人每次端详完披肩时,样子都是痴痴的。

那段时间,老师传过话来,说儿子最近上课时精力不集中。

现在初中生早恋是最让老师头疼的事情。

女人跟往常一样做给儿子吃,洗给儿子穿。

儿子也没有什么不对头的地方。

该上学上学,该做作业做作业。

到了夜深人静的晚上,儿子神神秘秘在写什么。

女人一走近儿子跟前,儿子就又捂着又盖着不让母亲看。

女人只好说些弦外有音的话给儿子听,无非是劝儿子把心思用在学习上。

儿子倒也懂事。

母亲说什么,他就点头应承下什么。

可等母亲转向离去了,他就又神神秘秘地写个没完没了。

老师第二次来找女人时,说有同学反映常给邻班的一个女同学写求爱信。

而且两人来往密切,躲在走廊里说个不停。

女人是个做事沉得住气的人,可这次真有点儿坐不住了。

她牢牢地记下了那个女同学的名字。

她不想先找儿子来谈这件事,她想只有先和那个女学生多接触几次,才能再来做儿子的工作,男女之事,妇人多多少少是懂的。

女人更不想把这事在学校里闹得沸沸扬扬。

她等女学生下午放学后,约女学生到学校外的公园里坐坐。

可是女人在横穿马路时,因心里装着事儿,心思就不那么专注,竟被迎面而来的一辆大卡车撞倒在地。

倒下了,就再没起来。

那天,儿子去参加一个数学比赛,回家时,天就快黑了,家里空荡荡的,母亲不在家,儿子以为母亲是去做钟点工,一边写作业,一边静静地等母亲回来。

等呀等,一等不来,二等不来。

他和那个邻班的女同学说好的,今晚邻班的女同学要来看那条披肩。

儿子把母亲在家常看披肩的事,还有母亲每次看完披肩失魂落魄的样子,都描绘得有声有色。

他要先把这些写出来,感动这位女同学,然后求女同学帮忙,告诉她那位油漆手艺的父亲,他的一条披肩,一直被一个女人完好地保存着。

儿子希望女同学的父亲和自己的母亲结百年之好。

每当儿子看到母亲生病时孤苦伶仃的样子,就有些后悔当初不该阻挡母亲嫁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