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白云区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注意事项:1、本卷共150分,试卷共8页,答题卡共4页,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12 分,每小题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僭.称(jiàn)稗.(bài)官怃.(fǔ)然溘.(kè)然长逝B.伉.(hàng)俪戏谑.(xuè)追溯.(sù)妍媸.(chī)毕露C.湍.急(tuān)口讷.(nè)崔嵬.(wéi)衣.(yī)帛食肉D.饿殍.(piǎo)赧.(nǎn)然咨.(zī)嗟胼手胝.(zhī)足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次图书展销会,聚集了世界各地的好作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B.《春天的故事》曲词优美,为群众喜闻乐见,真不愧为阳春白雪....。

C.人家都在捐钱物,你却细大不捐....,真是不好意思。

D.从风格上看,李诗飘逸豪放,杜诗沉郁顿挫,孰优孰劣,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王胡惊得一跳,同时电光石火似的赶快缩了头,而听的人又都______而且______了。

②据阿Q说,他是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

这一节,听的人都________了。

③什么假洋鬼子,只要放在城里的十几岁的小乌龟子的手里,也就立刻是“小鬼见阎王”。

这一节,听的人都________了。

A.赧然肃然欣然悚然 B.欣然悚然赧然肃然C.悚然欣然肃然赧然D.肃然欣然悚然赧然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记者就甘肃14名婴儿因食用三鹿奶粉致肾病联系了三鹿集团,想确认三鹿奶粉是否真的存在质量问题和对婴儿可能因为食用该奶粉而患肾病的情况是否知情。

2021届贵州贵阳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2021届贵州贵阳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最新】贵州贵阳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笔墨祭余秋雨①书法艺术在总体上是一种形式美,它与人品的关系曲折错综。

许多性格柔弱的文人却有一副奇崛的笔墨,而沙场猛将的字迹倒未必有杀伐之气。

②中国传统文人面壁十年,博览诸子,行迹万里,宦海沉浮,文化人格的吐纳几乎是一个浑沌的秘仪,不可轻易窥探。

即如秦桧、蔡京者流,他们的文化人格远比他们的政治人格暧昧,而当文化人格折射为书法形式时,又会增加几层别样的云霭。

③被傅青主所瞧不起的赵孟頫,他的书法确有甜媚之弊,但甜媚之中又嶙嶙峋峋地有着许多前人风范的沉淀。

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说,见到一幅赵孟頫的墨迹,乍看全是赵孟頫,但仔细看,这个过于纯净的赵孟頫就不可能是赵孟頫。

赵孟頫学过二王,学过李北海,学过褚河南,没有这些先师们的痕迹,赵孟頫就只剩了一种字形,显然是赝品。

④这个论断着实高妙。

像赵孟頫这么复杂的文人,只能是多重人格结构汇聚和溶化的结果;已经汇聚、溶化成了一个卓然独立的大家,竟还可以一一寻其脉络,并在墨迹上指认出来。

这种现象,与人们平时谈艺时津津乐道的“溶汇百家而了无痕迹”正好相悖。

这里,展露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特征。

⑤“溶汇百家而了无痕迹”的情况也是有的,主要出现在早期创业者群体中。

如王羲之,曾悉心学习过卫夫人的书法,后来又追慕钟繇和张芝,还揣摩过其他许多秦汉以来的碑迹。

他自称隶胜钟而草逊张,终于融会贯通而攀上万世瞩目的书学峰巅。

要在王羲之行书中一一辨认出他所师法过的前代书法家的痕迹,不大容易。

但是,当高峰树起来之后,它也就成一座深幽重叠的迷宫,使代代子孙既富足又惶恐,即使力求创新也摆脱不了遗传的干系。

苏东坡算是敢于独立创新的了,但清代翁方纲却一眼看破,说苏字中最好的仍然是带有晋贤风味的那一种。

二王余绪的远代流注,连苏东坡也逃不过。

贵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考试)

贵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考试)

贵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8高三上·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我就是要个说法,怎么把人给抓走了?”从《秋菊打官司》的戏剧性结尾入手,苏力建构了“秋菊的困惑”的基本命题。

根据(西方)法律原则构建的当代中国法律制度无法回应秋菊的“讨说法”,反而损害了乡土社会中长期存在的社会互惠关系,造成悲剧性结局。

“秋菊的困惑”提出了一套与主流法治大相径庭的叙事模式:【乙】秋菊“讨说法”的目的并不是通过法律实现个人权力,(无论是民事赔偿还是刑事惩罚)她要的是让村主任道歉,并能继续为西沟子村服务。

从乡公安到市人民法院的法律程序并没有给秋菊一个“说法”,但是村主任救助难产的秋菊和秋菊的顺利生产,已经让西沟子村一度紧张的官民冲突得以“自然弥合”。

【丙】然而在影片结尾,国家法律机关介入,村主任被带走,这反而破坏了乡土社会的互惠秩序。

(1)文段中的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反而B . 大相径庭C . 权力D . 弥合(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2017·德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知人论世”最早见于《孟子·万章下》。

孟子这里所谓的“知人论世”,其本义是指“交友之道”。

后经文论家的发展,“知人论世”成为一种论文的方法,即“知人论世法”,是一种要理解文本必须先了解作者为人及其所处时代的论文方法。

“知人”是指鉴赏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状况及写作动机等信息;“论世”是指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去考察作品的内容。

“知人论世”是广为人知、影响深远的传统诗歌鉴赏方法,其基本的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诗歌,必须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与作品联系起来。

贵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

贵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

贵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下·河东模拟)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2018年12月,故宫博物院授权的商家发布了一系列颇具古典韵味的口红,郎窑红、豆沙红、枫叶红、碧玺色、人鱼姬……故宫,一座即将600年的城,一座90余年的博物馆,正在尝试用文创产品讲述自身充满深厚底蕴与文化积淀的故事,让人们通过文创产品直接触摸文化,亲身感受文化。

②销售文创产品的博物馆商店通常被称为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这间独特展厅不仅可以为博物馆带来经济利益,而且对文化传播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③文创产品带动了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喜爱,也为创作者带来物质收益,这诚然是好事。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很多博物馆的文创产品都存在简单化、同质化的问题。

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可是细细盘点,无外乎文具、服饰、工艺品。

基于文物资源的外形进行简单加工,难免陷入千篇一律的窠臼。

(1)请根据以上文字,为“文创产品”下一个简单的定义。

(2)请你简要介绍你买过或者了解过的一种文创产品,并谈一谈在选择一种文创产品时,你更看重产品形式还是文化内涵?为什么?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0分)2. (6分) (2019高一下·姜堰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随着国家政策频繁出台利好新能源汽车,各地方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也逐步加大,截至2018年6月20日,全国共有上海、深圳、重庆等15省市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奖励政策。

在如此大规模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情况下,电动汽车的产销量也获得了可喜的成绩,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8年1—5月,汽车产销均呈增长趋势。

5月,汽车生产234.44万辆,同比增长12.84%;销售228.77万辆,同比增长9.61%。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6万辆和10.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5.6%和125.6%。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含答案)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含答案)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思想“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了深远影响。

“礼”的内涵丰富多元。

首先,“礼”强调等级秩序。

在中国古代社会,不同的阶层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而“礼”则是维护这种等级秩序的重要手段。

通过各种礼仪规范,人们明确了自己的身份地位,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运行。

其次,“礼”注重道德规范。

“礼”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更是内在的道德要求。

它要求人们在行为上遵守礼仪,在思想上秉持道德,做到言行一致、内外兼修。

最后,“礼”倡导和谐共处。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关爱,以“礼”相待,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礼”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价值。

一方面,它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遵守“礼”的规范,就能够避免冲突和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另一方面,“礼”思想对于个人的修身养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它教导人们要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个人的素质和修养。

在当今时代,“礼”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礼”所倡导的尊重他人、遵守秩序、注重道德等价值观念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弘扬“礼”的思想,倡导文明礼貌、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德,共同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核心观念,贯穿中国历史发展全过程。

B.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秩序完全依靠“礼”来维护。

C.“礼”思想既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又对个人修身养性有重要意义。

贵州省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

贵州省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

贵州省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二上·大庆期末) 综合练习正如当年AI技术风靡一时,人人都在谈论AI的价值一样,()。

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不仅能够提供至少十倍于4G的峰值速率,还将在增强型移动宽带、大规模机械通信、高可靠低时延通信等三大典型应用场景下衍生出丰富的新功能。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发布的标准,5G时代用户体验速率将达到Gbps量级,峰值速率为20Gbps。

也就是说,一部8GB的HD电影,3G网络下载需要70分钟,4G网络需要7分钟,5G网络只需6秒便可。

这种的“速度与激情”,吊足了人们的胃口。

除峰值速率外,5G更追求人与物、物与物的全面互联。

从三大应用场景来看,5G的互联特性将展现得。

以大规模机械通信场景为例,5G可以实现大量终端设备的髙密度连接,通过降低网络能耗满足智慧安防、楼宇监测的要求,由此,智慧城市的设想似乎也不再是。

作为前沿核心科技,5G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5G商用虽然尚未落地,但只有提前嗅到商机、抢先布局的玩家,才能在信号枪响的那一瞬间,像离弦之箭一样迅速与其他参赛者之间拉开距离。

5G 时代的较量因而愈发令人期待。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今天5G又起波澜,人们开始憧憬5G时代的各种便利B . 5G今天又起波澜,5G时代的各种便利开始为人们所憧憬C . 5G今天又起波澜,人们开始憧憬5G时代的各种便利D . 今天5G又起波澜,5G时代的各种便利开始为人们所憧憬(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大功告成令人瞩目酣畅淋漓海市蜃楼B . 大功告成令人神往淋漓尽致空中楼阁C . 一蹴而就令人瞩目淋漓尽致空中楼阁D . 一蹴而就令人神往酣畅淋漓海市蜃楼(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5G商用虽然尚未落地,但只有提前嗅到商机、抢先布局的玩家,在信号枪响的那一瞬间,才能像离弦之箭一样迅速与其他参赛者之间拉开距离。

贵州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

贵州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

贵州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2020·哈尔滨三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早在唐代,张彦远便在“历代名画记”中叙画之源流,认为“书画异名而同体也。

”以书入画,是中国画的传统。

当下,随着电子技术进步,年轻人不再拿起毛笔,大多书家或画家也只精于已业。

如何更好地传承笔墨精神,打通书画文史之界限,成为_ 思考的问题。

对待传统,不仅要做研究者、传承者,更要做创造者。

②怎样形成创作面貌,既要博览文史典籍滋养心灵,更要到生活中去感受社会、自然,把握时代脉搏。

③草木枝丫、山峦叠嶂、江海波涛——万象森罗中蕴含着传统书画的章法与节奏,细致观察,才能创造出新的笔法、墨法。

正如李可染先生指出的,山水画要“为祖国河山立传”。

“立传”不仅在描摹山河新貌,更在彰显民族精神。

要创造,就要有实力。

文艺工作者首先要_ _地做人、做学问。

常言道,“大智若愚”“实者慧”,艺术容不得半点虚假。

④就像游泳,即使老师在岸上讲得清晰透彻,但若不认真体悟、下水反复练习,还是一只“旱鸭子”。

纵观名家巨匠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等,无不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和平静_ _的心态。

如今已年逾八旬,我依然喜欢在艺术的道路上默默爬坡,不求_ ,惟愿活到老学到老。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急需本本分分镇定一泻千里B . 亟待老老实实笃定一日千里C . 急需本本分分镇定一日千里D . 亟待老老实实笃定一泻千里(2)下面对本文论证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 比喻论证、引证、举例论证B . 设问、比喻、引用C . 举例子、打比方、引资料D . 对比论证、引证、比喻论证(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点正确的一项是()A . 早在唐代,张彦远便在“历代名画记”中叙画之源流,认为“书画异名而同体也。

贵阳市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卷

贵阳市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卷

贵阳市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千灯湖的景观既表现了岭南水乡的风光特色,又体现了“自然·人·社会”的主题。

景区周围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长廊如带,曲折环绕;楼阁高耸,穿云裂石。

每当夜幕降临,千灯竞放,湖光灯色,交相辉映,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A . 鳞次栉比B . 穿云裂石C . 心旷神怡D . 流连忘返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为推进素质教育,今天上午,市政府几位主管教育的领导在教育局与我校基础建设以及素质教育的开展密切关注的诸位专家作了深入交流。

B . 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看,国民阅读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比阅读率较高的国家可以发现,主要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 . 素质可以理解为人在先天条件的基础上,在家庭、社会的影响下,经过后天的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格。

D . 能否发现并阐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不是由个人身份决定的,关键在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慎思明辨的求知方法去探索。

3. (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同父亲的关系则完全不同。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__。

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①而父亲不体现任何一种自然渊源②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③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④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⑤在最初几年内孩子同父亲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在这个阶段父亲的作用几乎无法同母亲相比A . ②⑤③①④B . ①④②⑤③C . ④①⑤③②D . ①④②⑤③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3分)4. (6分)(2017·平顶山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白云区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B . 电话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方便,但打电话有时并不是最好的联系方法,有些事情非得耳提面命,一边说一边比划才能真正讲清楚。

C . 暮春时间是潭柘寺“二乔玉兰”的盛花期,4月上旬,这两株玉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的花蕾。

D . 目前教辅书问题主要集中在与课程标准不相符、练习题重复量大上,此外就是题型陈旧、编排中差错太多,面对教辅书市场鱼龙混杂的现象,家长们也是徒唤奈何。

2. (2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腾”地跳下炕,拿了洗脸盆,盛满清水,端放在院子中央。

低头一瞧,哟__________!调皮鬼,还躲躲闪闪跟我捉迷藏呢。

A . 月光果然映入水盆里了B . 水盆里果然映入了月光C . 月亮果然跳进水盆里了D . 水盆里果然跳进了月亮3. (2分)对《虞美人》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上片以“春花秋月何时了”起句,春花秋月都是美好的事物,词人却发出了“何时了”的疑问,可见囚禁的生活对李后主来说是极其悲苦的。

B .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将故国的衰亡与天地的变化联系在一起,以一个失国之君的口吻,直抒亡国之恨。

C . 下片“雕栏玉砌应犹在”是李后主遥望金陵的想象与感叹,只是朱颜改写出了物是人非的无限惆怅之情。

“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江水”比喻源源不断的愁绪像东逝的江水一去不复返。

D . 这首词,围绕一个“愁”字,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将人事的无常与天地的运行联系在一起,运用反衬的手法,以宇宙时空的永恒与无情,衬托出国家、人生的短暂与可悲。

4. (2分) (2019高三上·无锡月考) 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生活的教科书决不像学校的课本那样单纯,它教人成长的方式往往是严酷的。

生活往往是不平衡的,它常常让人丧失一些最宝贵的支撑。

但生活又往往是平衡的﹣﹣当人们失去一些东西后,说不定又有新的东西从另外的地方弥补。

A . 生活的教科书教人的东西较真实B . 学校的课本的内容不利于人成长C . 失去和弥补对成长有特别的意义D . 生活常常由不平衡到平衡的状态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5. (14分) (2019高三上·西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有度国无常强,无常弱。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荆(1)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庄王之氓社稷也,而荆以亡。

齐桓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桓公之氓社稷也,而齐以亡。

燕襄王以河为境,以蓟为国,残齐,平中山,有燕者重,无燕者轻;襄王之氓社稷也,而燕以亡。

魏安釐王攻燕救赵,取地河东;攻韩拔管,胜于淇下;兵四布于天下,威行于冠带之国;安釐王死而魏以亡。

故有荆庄、齐桓,则荆、齐可以霸;有燕襄、魏安釐,则燕、魏可以强。

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

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

故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加以群臣之上,则主不可欺以诈伪;审得失有权衡之称者,以听远事,则主不可欺以天下之轻重。

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则好赏恶罚之人,释公行,行私术,比周以相为也。

故忠臣危死于非罪,奸邪之臣安利于无功。

此亡之本也。

若是,则群臣废法而行私重,轻公法矣。

数至能人之门,不一至主之廷;百虑私家之便,不一图主之国。

属数虽多,非所以尊君也;百官虽具,非所以任国也。

故臣(2)曰:亡国之廷无人焉。

廷无人者,非朝廷之衰也;家务相益,不务厚国;大臣务相尊,而不务尊君;小臣奉禄养交,不以官为事。

此其所以然者,由主之不上断于法,而信下为之也。

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

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则君臣之间明辨而易治,故主仇(3)法则可也。

故曰: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上智捷举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

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谬,一民之轨,莫如法。

厉官威民,退淫怠,止诈伪,莫如刑。

刑重,则不敢以贵易贱;法审,则上尊而不侵。

上尊而不侵,则主强而守要,故先王贵之而传之。

人主释法用私,则上下不别矣。

(取材于《韩非子》)【注释】(1)荆庄王:即楚庄王,春秋时期五霸之一。

(2)臣:韩非自称。

(3)仇:校对,以……核对。

(1)下列对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庄王之氓社稷也氓:通“泯”,灭,死。

B . 则臣离上而下比周比:接近,勾结C . 家务相益务:任务,事务D . 而信下为之也信:放任,听凭(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 而齐以亡以毁为罚也B . 此亡之本也必以先王之法为比C . 则群臣废法而行私重则上尊而不侵D . 比周以相为也大臣务相尊(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群臣)又都丢掉国法而营私舞弊B . 今若以誉进能现在如果按名声选用人才C . 故忠臣危死于非罪因此忠臣遭遇危难而死,这不是罪过D . 巧匠目意中绳高明的木匠用肉眼测度(木材)也合乎绳墨的标准(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

②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有度”意指国家治理要制定明确的法度,因为这是国家强大的根基。

B . 开篇列举楚齐燕等国相继兴盛的史实,引出治国应当“有度”的话题。

C . 如果统治者的奖惩标准不明确,就会造成官员热衷于结党营私的风气。

D . 要严格执行法律,对权贵与平民一视同仁,以严刑峻法保证社会秩序。

(6)文中韩非子围绕“以法治国”阐述了自己的治国理念。

你认为他的治国理念有哪些可取与不可取之处?请分别列出并简述理由。

6. (15分) (2019高二下·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韦承庆字延休。

性谨畏,事继母为笃孝。

擢进士第,补雍王府参军,府中文翰悉委之。

王为太子,迁司议郎。

仪凤中,诏太子监国。

太子稍嗜声色兴土功承庆见造作玩好浮广倡优鼓吹喧哗户奴小人皆得亲左右承颜色恐因是作威福宜加绳察乃上疏极陈其端。

又进《谕善箴》,太子颇嘉纳。

承庆尝谓人所以扰浊浮躁,本之于心,乃著《灵台赋》,讥揣当世,亦自广其志。

太子废,出为乌程令。

累迁凤阁舍人,掌天官选。

属文敏无留思,虽大诏令,未尝著稿。

失大臣意,出为沂州刺史。

明堂灾,上疏谏,以“文明、垂拱后,执政者未满岁,率以罪去,大抵皆恶逆不道。

夫构大厦,济巨川,必择文梓、艅艎。

若亟毁而败,则是庇朽木、乘胶船也。

臣谓陛下求贤之意切,而取人之路宽,故一言有合,而付大任。

夫以尧举舜,犹历试诸难,况庸庸者可超处辅相,以百揆万机畀小人哉?”书闻不报。

未几,复为舍人,掌选。

病免,改太子谕德。

历豫、虢二州刺史,有善政。

转天官侍郎,修国史。

凡三掌选,铨授平允,议者公之。

长安中,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张易之诛,承庆以素附离,免冠待罪。

时议草赦令,咸推承庆,召使为之,无桡色误辞,援笔而就,众叹其壮。

然以累犹流岭表。

岁余,拜辰州刺史,未行,以秘书员外少监召,兼修国史,封扶阳县子。

诏撰《武后纪圣文》,中宗善之。

迁黄门侍郎,未拜,卒。

帝悼之,召其弟相州刺史嗣立会葬,因拜黄门侍郎继其位。

赠礼部尚书,谥曰温。

(选自《新唐书˙卷四十一》)(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累迁凤阁舍人累:多次B . 夫构大厦,济巨川济:渡过C . 故一言有合,而付大任合:符合D . 以百揆万机畀小人哉揆:察看(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 臣谓陛下求贤之意切安能以身之察察B . 况庸庸者可超处辅相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C . 然以累犹流岭表以其无礼于晋D . 因拜黄门侍郎继其位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韦承庆谨小慎微,为人孝顺,在补任雍王府参军时,府内的文书全委托给他,他文思敏捷,即使写大诏令,也未尝打草稿。

B . 韦承庆敢于直谏,认为应该多途径选拔人才,不久再次担任舍人,但是因为他向来依附张易之,所以又被撤销舍人一职。

C . 本文记叙了韦承庆的为官经历,他主张选择有能力的人担任宰相,在选拔任命官吏的过程中,公平允当,得到时人的肯定。

D . 中宗认为韦承庆有才能,升任他为黄门侍郎,还没等到正式授官承庆就去世了,皇帝任命他的弟弟韦嗣立继承他的官位。

(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太子稍嗜声色兴土功承庆见造作玩好浮广倡优鼓吹喧哗户奴小人皆得亲左右承颜色恐因是作威福宜加绳察乃上疏极陈其端(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承庆尝谓人所以扰浊浮躁,本之于心,乃著《灵台赋》,讥揣当世,亦自广其志。

②时议草赦令,咸推承庆,召使为之,无桡色误辞,援笔而就,众叹其壮。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 (10分) (2019高二下·赤峰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咏菊①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注释】《咏菊》是《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黛玉所作菊花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无赖”即无聊赖,“欹”通“倚”,诗人倚石默念,情难自已,诗心澎湃。

B . 心头蕴秀,临霜对菊,下笔成诗,口齿噙香,对月吟咏,人、菊、诗皆香。

C . 素,有色白之意,“素怨”即“秋怨”,与“秋心”互文。

此联为全诗中心。

D . 评章:吟咏。

诗人认为只有陶渊明咏菊后,菊才有今日“隐逸君子”之喻。

(2)黛玉借咏菊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四、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8. (8分) (2019高一下·湛江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疑问句来形容长桥似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韩愈《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和《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都体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