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人教版初一第一次月考试卷

人教版初一第一次月考试卷一、语文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确凿(záo)菜畦(qí)倜傥(tì tǎng)栅栏(zhà)B. 脑髓(suí)桑葚(shèn)油蛉(líng)斑蝥(máo)C. 珊瑚(shān hú)攒成(cuán)秕谷(bǐ)盔甲(kuī)D. 蝉蜕(tuì)锡箔(bó)觅食(mì)宿儒(xiǔ)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人迹罕至人声鼎沸来势汹汹荒草凄凄。
B. 九曲连环万丈狂澜亦复如是锋芒必露。
C. 可歌可泣鲜为人知当之无愧马革裹尸。
D. 妇孺皆知锲而不舍浑身解数迫不急待。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B. 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 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D. 他在演讲时目空一切、侃侃而谈,深深地吸引了听众,赢得了阵阵掌声。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 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D.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这位新来的老师。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C.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河南省郑州市桐柏一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河南省郑州市桐柏一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卷共8页,四个大题,时间为100分钟。
2.本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春天已悄悄地莅临人间。
赤裸裸的树木还在阵阵的寒风中颤抖,沟渠里秋天的败叶正在腐烂;但那里,无数嫩绿的幼芽偷偷地从褐色的泥土里钻出来,早放的迎春花已在潮湿的草丛中盛放,像小姑娘一样【甲】地笑着。
从整个原野上,从农庄的院子里,从zhù xù了水分的耕地里,到处可以闻到一种潮湿的发酵似的气息。
这种气息是柔和的,不像那样刺骨的寒气那样【乙】。
经过春风轻柔的吹拂,使柳枝舒展开了鹅黄的枝条,就像一群身着淡黄色yīshang的仙女在翩翩起舞。
夹在柳树中间的桃树也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绿的柳,红的花,真是美极了!蜜蜂们开始【丙】,一刻不停地在花丛中穿梭,为它们甜蜜的生活忙碌着。
(1) 根据语境,写出下面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zhù xù ( ) yī shang ( )(2) 请你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序号填入横线处。
A.呼朋引伴B.花枝招展C.咄咄逼人甲: 乙: 丙:(3) 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给出修改意见。
2.古诗文默写。
(1)《观沧海》一诗中“,”写出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3)《次北固山下》“,”构思巧妙,富有哲理,道出人生大格局。
(4)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一曲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3.读《朝花夕拾》,消除了我们与经典的隔膜,拉近了我们与鲁迅的距离。
在这十篇散文中,我们看到了鲁迅的多面性。
请结合《朝花夕拾》中相关篇目及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形象作品内容具有战斗精神的鲁迅①鲁迅坚决捍卫白话文,对虚伪的封建孝道进行猛烈抨击。
初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 应和.(hè)黄晕.(yùn)贮.(zhù)蓄忍俊不禁.(jīn)B. 蓑.﹙suō﹚衣澄.(chéng)清窠.﹙kē﹚巢迫不及.﹙ jí﹚待C着.(zháo )落菜畦.(qí)棱.(léng)镜花枝招展.(zhǎn )D.粗犷.﹙guǎng﹚静谧﹙mì﹚莅.﹙ lì﹚临咄咄.﹙duō﹚逼人⒉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决处逢生秋风箫瑟突如齐来繁华嫩叶B.百草丰茂无忧无虑小心翼翼碌碌终生C.无可耐何走头无路粗制滥造遗失启示D.歌声嘹亮永往直前花枝招展迫不及待3.下列词语解释不符合语境的是()(2分)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赶趟儿:赶得上。
这里指各种果树争先恐后的开花。
B.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C.设若..单单是有阳光设若:假如D.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
邈:高。
4.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在括号中做出判断。
(4分)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⑵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⑶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⑷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土,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⒌下列句中“像”字的作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2分)A.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像一簇火焰在跳。
B.他长得是否很像他的哥哥?C.收获的庄稼堆成垛,真像座小山。
D.那花朵红得像火。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对学校的情况,李老师非常熟悉。
B、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的精神,是能够改正错误的关键。
C、星期天,李明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1. 下列句子中,含有比喻的是:A. 他像只狐狸一样狡猾。
B. 她微笑着走进了教室。
C.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
D. 我喜欢看书,周末都可以窝在家里看一整天。
2. “小草低头,乖巧极了”,这是一个以植物为对象的___________。
A. 耳目一新B. 寓言C. 比喻D. 描述3. 下面哪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积羽沉舟,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A. 悬梁刺股B. 触类旁通C. 对牛弹琴D. 独善其身4. 对下面句子进行正确的标点符号添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下面哪个词语的意思与其他三个不同:A. 无边风光B. 无边风C. 无边D. 无边风光美丽第二部分:填空题(共30分)1. 九九重阳节,给长辈__________。
2. 描写海风的句子:微风拂过脸庞,湿润的味道让人____________。
3. 小说里的人物是根据_________创造出来的。
4. 感叹词是表示强烈感情或突发情况的词语,如__________。
5. 成语“亡羊补牢”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明天是中秋节,同学们都忙着和家人准备团圆饭和赏月。
小明的奶奶常年生活在老家,远离他们,这也是小明一直很遗憾的事情。
为了让奶奶也能感受到中秋的欢乐,小明写了一篇作文,表达了他对奶奶的思念之情。
奶奶收到了小明的作文后,竟然泪流满面,她在电话里对小明说:“孩子,你的思念让我很感动。
虽然我不能陪伴你们度过中秋,但我感觉到了你们的温暖。
”奶奶坚定地告诉小明,物理的距离无法阻挡亲情的传递,只要心连心,彼此的爱就能化作绵绵的流星,照亮我们的每一个夜晚。
初一第一月考试卷语文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字音正确的一项是()A. 倾盆(qīng pēn)B. 调和(tiáo hé)C. 沉默(chén mò)D. 舒适(shū shì)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悠然自得B. 翻山越岭C. 乘风破浪D. 精彩绝伦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
B. 她学习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我会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实现我的梦想。
D. 由于天气突变,学校取消了今天的户外活动。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喜欢看书,尤其是科普书籍。
B.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吗?”老师问。
C. 小明在操场上踢足球,突然下起了大雨。
D. “谢谢你的帮助!”他笑着说。
5. 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精卫填海——比喻坚持不懈,努力奋斗。
B. 负荆请罪——比喻主动承认错误,请求原谅。
C. 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D. 老马识途——比喻经验丰富,能带领别人找到正确的道路。
二、古诗文阅读(每题3分,共12分)1. 下列诗句出自《登鹳雀楼》的是()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 下列句子中,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翻译:Spring breeze turns the riverbank green again, when will the bright moon shine on me again?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024.04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A.秩序(zhì)选聘(pìn)鞠躬尽瘁(cuì)B.独裁(cái)迭起(dié)气冲斗牛(dǒu)C.殷红(yān)气魄(pò)深恶痛绝(wù)D.污秽(suì)呜咽(yè)鲜为人知(xiǎ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锋芒必露迥乎不同妇儒皆知沥尽心血B.气势磅礴坚韧不拔马革裹尸苛捐杂税C.重峦叠嶂不可捉摸至死不懈群蚁排衙D.浩浩荡荡斑斓豁亮力挽狂澜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A.河北柏乡汉牡丹园裁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
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B.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
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C.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D.今天的荧屏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是能够观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题,解决问题并深入研究。
B.只要科学的训练与自身潜力的不断发掘,才能更好地诠释体育精神。
C.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D.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这样,我们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5.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写的《乐府诗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盔.甲(kuī)确凿.(zuó)人迹罕.至(hǎn)B.感慨.(kǎi)倜.傥(tì)一日三省.(shěng)C.啄.食(zhuō)一箪.食(dān)博学笃.志(dǔ)D.搓捻.(niǎn)绽.开(zhàn)恍.然大悟(huǎng)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瘫痪澄清云宵抖擞喜出忘外B.莅临分歧诀别荫蔽花枝招展C.静谧宿儒和霭奥密小心翼翼D.质仆私塾烂漫烘托人生鼎沸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当激情冲动过去之后,他就不慌不忙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
B.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C.假日里好友要去淮海纪念塔参观,而我想去敦煌旅游,我俩的看法真是一拍..即合..。
D.我的伯父颇有才华,可惜锋芒毕露....,别人很难和他合作,最近辞职回家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B.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
C.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5、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春天像小姑娘,笑着,走着。
B.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
C.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据报道,古长城现状堪忧,不少地段的长城淹没在杂草、乱石之中,甚至被人为损坏。
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数据显示,_______,超过七成保存状况较差。
A.即使距今年代最近的明长城,虽然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B.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的明长城,是距今年代最近的长城C.即使距今年代最近的明长城,也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D.明代长城虽然距今年代最近,但也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7、古诗文默写。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日B. 月C. 明D. 早2.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温故知新B. 水滴石穿C. 不耻下问D. 一鸣惊人3. 《诗经》按内容分为哪三类?A. 风、雅、颂B. 诗、词、赋C. 赋、比、兴D. 风、雅、赋4. 下列哪个字属于会意字?A. 林B. 木C. 森D. 材5. 下列哪个字属于指事字?A. 上B. 下C. 中D. 左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孔子所著。
()2.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孟子》。
()3.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庄子》。
()4.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出自《论语》。
()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的观点。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不亦乐乎?”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______篇。
3. 成语“不耻下问”出自《论语》,意思是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其中“耻”字的意思是______。
4. 《论语》中,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
5.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意思是在任何三个人一起行走的情况下,都能找到我的老师。
其中“师”字的意思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解释“温故知新”的含义。
2. 请简要解释“水滴石穿”的含义。
3. 请简要解释“不耻下问”的含义。
4. 请简要解释“一鸣惊人”的含义。
5. 请简要解释“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含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温故知新”造句。
2. 请用“水滴石穿”造句。
3. 请用“不耻下问”造句。
4. 请用“一鸣惊人”造句。
5. 请用“三人行,必有我师”造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注意:本次试卷设书面分2分,请同学们用黑色笔书写,注意书写规范、整洁,不要打墨团,不可使用改正液和透明胶。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28分)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一句话正确、端正、整洁地抄写在方格内,标点要占格。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2分)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在下面的表格内。
(4分)
蜂围碟阵 多愁善感 夏蚊成雷 头昏目眩
3.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丘壑.( ) 瞬.( )间 玷( )污 倔强( )
chu ò( )泣 sǒnɡ( )立 收li ǎn( ) 纳h ǎn ( )
4.词语积累:填字组词。
(4分)
繁( )急管 玲珑( )透 高不可( ) 瘦骨( )峋 ( )天( )地 ( )果累累 忍( )不禁 ( )然大物 5.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3分)
(1)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 )
(2)忍不住笑。
——( )
(3)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 ) 6.仔细体会下面一段话中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回答文后问题。
(4分)
老师催促学生交作业,他扬了扬手上的作业本,问:“都交齐了吗?不会有漏网之鱼吧?”有位学生怯怯地说:“老师,那条鱼明天自投罗网可以吗?” 问题:
(1)老师话中的意思是什么? (2)学生话里的意思又是什么? 7、根据例句,仿写句子(2分) 例句:童年是一支清亮的歌。
仿写:童年是 ,
童年是 。
装
订
线 内不要答题、装订线外不要写姓名等,违者试卷作0分处理
8、默写:(5分)
(1)以丛草为林,,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2)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
(3)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二、阅读理解 (32分)
(一)阅读《童趣》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9.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划横线的字词。
(4分)
明察秋毫
.. ( )
项.( )为之强.( ) 喷以. ( )烟10.翻译下列句子。
(2分)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1.解释下列句中“之”字的含义。
(3分)
(1)物外之( )趣 (2)昂首观之( )
(3)为之( )怡然称快
12.作者的“物外之趣”,全凭新奇合理的想象,除了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四种趣物之外,你还能想到哪些相似且富有童趣的情形?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片断,回答文后的问题。
10分
①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
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②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
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
③“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④“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
你能办得到的。
眼睛看着我电筒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⑤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
“看见了。
”我说。
⑥“好。
”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
听我的话。
”
⑦这似乎能办得到。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我顿时有了信心。
“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
”我又照着做了。
我的信心大增。
“我能办得到的。
”我想。
⑧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13.请你用10个字左右说出这段选文叙述的事件。
(2分)
14.当“我”迈第一步时,那种恐惧心理克服了没有?请你仔细阅读第七段,从文中找几个关键词语来证明白己的看法。
(2分)
15.从最后两段文字中找出“我”心理状态变化的语句。
导致“我”心理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16、文中的父亲是值得赞赏的。
你认为他哪一点最值得赞赏?请说明理由。
(2分)
17、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识字、写字,要整段、整篇地背诵文章,你有没有背不过、写不出的感觉?学习本文后,你有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想法?(2分)
(三)阅读下面选自课外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8分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矾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
在混乱的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七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
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笑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到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
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屋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帮忙,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了出来。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
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
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8.这里所选几段文字,叙述了一个什么事件?
19.你认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得好吗?请说明理由。
20.请写出文中表现阿曼达父子心心相连的一句话。
21.文章结尾段说这对父子“了不起”。
仔细阅读文章,根据文中对父子二人的描写,说说他们各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
三、作文(40分)
人,总在变化——从待人接物到处事态度,从言谈举止到心理状态,从衣着打扮到气质风度,从兴趣爱好到目标追求。
当人生开始一个新阶段的时候,这种变化来得更猛。
现在,你走进初中校门了,你发觉自己在不经意之间已悄然发生变化了吗?请你选择某一方面,与你小学时进行比较,以“我在变”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5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