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11)
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第一次月考 七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形式:闭卷)亲爱的同学,如果这份试卷是一片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翱翔的雄鹰。
请自信地握起你的笔,也许你会比雄鹰飞得更高、更远!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40分)1.根据句中括号里的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①、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_____ __(qi án )移默化的。
②、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____ ___(m èi)的星。
③、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____ __(d āng)。
④、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 (y ā)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地感动了。
2.下列词语中有4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订正。
(4分) 眼花缭乱 怡然自得 危言耸听 潜移墨化 相题并论 摇摇欲坠 镇定自若 别出新裁 惊慌失措 小心翼翼 千恣百态 井然有序 3.背诵优美的诗文可以丰富语言积累,请你默写下列名篇中的语句。
( 12分)(1)东风不与周郎便, 。
(杜牧《赤壁》) (2)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3)谁道人生无再少? , 。
(苏轼《浣溪沙》)(4)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冰心《成功的花》) (5)梅须逊雪三分白, 。
(卢梅坡《雪梅》)(6)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 , ?(《吕氏春秋<刻舟求剑>》) (7)草树知春不久归, 。
(韩愈《晚春》) (8)自古以来思乡的名诗名句很多,请你默写两句:① , 。
② , 。
4.名著知识填空。
(8分)⑴冰心,原名。
她在印度著名诗人(人名)《飞鸟集》的影响下创作的《》《春水》,集中体现了、童真、自然三大主题,是人们公认的小诗创作的最高成就。
⑵我国古典名著中塑造了众多经纶满腹、智慧过人的艺术形象。
一直被人们视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其“”等世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无不闪耀着知识与智慧的光芒;《》中的“”(绰号)吴用等,梁山运机巧,水泊展谋略,识广才高,魅力四射……其实,他们的聪颖与智慧离不开丰富的阅历,更离不开广博的学识。
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上册月考(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月考(一)班级姓名座号成绩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基础与积累(25分)1.(10分) 默写。
(1)_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2)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3)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登城时所见月下景色、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表达李白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lìn sè__________了。
②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cū guǎng__________。
③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duō duō bī rén__________。
④春天像小姑娘,huā zhī zhāo zhǎn__________的,笑着,走着。
3. (3分)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节日里,大姑娘小伙子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
B.开学前期,教科局的领导们莅临我校,检查我校相关工作。
C.他摆出咄咄逼人的姿态,其实是色厉内荏的表现。
D.春天来了,大家都来到公园里,小朋友们则呼朋引伴,快乐地放起了风筝。
4. (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对《春》这篇课文的学习,使我们感受到了朱自清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四川省成都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
5.难度系数:0.7。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A 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抖擞(sǒu)应和(hé)一霎(shà)呼朋引伴(yǐn)B.着落(zhuó)粗犷(guǎng)分歧(qí)咄咄逼人(duō)C.澄清(chéng)徘徊(huí)莅临(lì)絮絮叨叨(xù)D.棱镜(líng)酝酿(niàng)心绪(xù)繁花嫩叶(nèn)2.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一年之际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B.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C.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D.你只会感到更高藐、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南国的冬天的那种清冷是柔和的,绝没有北国冬日那样咄咄逼人。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2018——201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测试七年级语文试题总分:140分时间:120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2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1)_________________,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2),闻道龙标过五溪。
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3)夜发清溪向三峡。
4)正是江南好风景。
5),应傍战场开。
6)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7)《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无误的一项是:()3分A、应(yīng)和黄晕(yūn)花苞(bāo)化妆(zhuāng)B、酝酿(yùn niàng)着(zhuó)落烘(hōng)XXX (chéng)清C、淅沥(xīlì)抖擞(shǔ)发髻(jì)瞭(liáo)亮D、悋(lìn)啬棱(léng)镜静谧(bì)窠(kē)巢3、阅读小短文,按要求完成问题(6分):在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位睿智的白叟,村里有什么疑难问题都来向他(A)。
有一天聪明又调皮的孩子,想要有意为难那位白叟。
他捉了一只小鸟,握在手掌中。
跑去问老人:“老爷爷,听说您是最有智慧的人,不过我却不相信。
如果您能猜出我手中的鸟是活还是死的,我就相信了。
白叟凝视着小孩子狡xiá的眼晴,胸有定见,如果他回覆小鸟是活的,小孩会黑暗加劲把小鸟掐死;如果他回答是死的,小孩就会张开双手让小鸟飞走。
老人拍了拍小孩的肩膀笑着说:“。
”一位哲人说:人生就是一连串的(B)。
升学也罢,就业也好,创业亦如此。
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就像那只小鸟一样,你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①依据文章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A询问请教B抉择挑选(2分)②文中划波浪线语句为病句,请点窜正确。
浙江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学校举行“亲近自然放飞梦想”研学活动,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活动一:宣传,解读“自然”(20分)写在栏前的话亲近自然,感动于大自然,一草一木,一砖一石,生生不息,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
让我们远离喧嚣的人群,到大自然中去!千千世界丰富而深沉。
走进温晴的冬天,我们感受济南人心中有了着(A.zhuó B.zháo)落的幸福;漫步秋天的北海,我们感动于史铁生在那片làn 漫的菊花中领悟生命的真谛;畅游百草乐园,我们领略叫天子(云雀)从草间直cuàn 云霄的身影;观察雨中的荷叶红莲,我们深感母爱的细腻伟大……凡此种种,都会让你由衷地感kǎi生命之美好。
1.(3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làn 漫直cuàn 云霄感kǎi2.(1分)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填序号)着A.zhuó B.zháo3.(2分)结合语境,请给画横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词性。
()(1)世界(2)感受(3)中(4)畅游A.名词动词动词名词B.动词名词名词动词C.名词名词动词动词D.名词动词名词动词4.(2分)请结合表格内容推测“草”字的造字法。
造字符概念示例象形直接用来表示具体实物的造字法。
指事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图形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
会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按意义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形声由形旁和声旁拼合而成的造字法。
5.绘画社开展了“把想象‘袋’给你——古诗手绘帆布袋”活动,请根据参考,完成设计卡。
(4分)备选古诗A.曹操《观沧海》B.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C.王湾《次北固山下》D.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帆布袋设计卡背面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正面图画:夜将尽,诗人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风雨声,恍惚中梦见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正驰骋疆场。
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
5. 难度系数:0.75。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27分)1.春光明媚,万物复苏。
小语在春日踏青后,写下一段描写春天的文段与同学们分享,请你赏读并完成相关练习。
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rùn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抖sǒu,展现出一派篷勃盎然的生机。
春在河畔,碧波荡漾,鱼虾畅游,阳光、水波交相辉映。
春在天空,鸟声应和,宛转悦耳,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在洁白的云朵间。
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如此美景,令人陶醉。
(1)(4分)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湿rùn( )抖sǒu()应和( )酝酿( )(2)(2分)语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3)(3分)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有、、。
(4)(2分)语段依次描绘了田畴春意、、、果园春色四幅图景。
2.进入中学,学习生活翻开新的一页,为了使同学们更快融入新的集体,七年级(3)班将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组织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江西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2024年9月,南昌某学校七年级开展了“四季美景”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1-4小题。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________。
看吧!自强不息的麦苗企盼生机勃勃的初春,它要用冬天贮()蓄的力量迎接那喷薄而出的瞬间;知知不休的鸣蝉迷恋骄阳如火的盛夏,它要与过去()别,用炽热的真情来迎接三个月的绚烂;暗香浮动的桂花垂青秋高气爽的九月,它要让天地生灵在辽阔与豁达间叹限感慨;傲霜踏雪的红梅则钟情白雪皑皑的寒冬,它一定会用截然不同的态度去演绎生命的另一种精彩。
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让我们领略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1.(2分)文中加点字“贮”的读音正确的是()A.chǔB.chùC.zhòu D.zhù2.(2分)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汉字,正确的是()A.绝B.决C.诀D.抉3.(2分)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最为恰当的是()A.眼花缭乱B.美不胜收C.琳琅满目D.纷繁芜杂4.(2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使我们领略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B.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使我们认识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C.经过本次综合性学习,让我们领略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D.本次综合性学习,让我们领略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5.(2分)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现在是枝繁叶茂的时节。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树!A.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柱B.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C.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现给我们看D.树林变得很热闹6.(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语法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春》作者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盔.甲(kuī)确凿.(zuó)人迹罕.至(hǎn)B.感慨.(kǎi)倜.傥(tì)一日三省.(shěng)C.啄.食(zhuō)一箪.食(dān)博学笃.志(dǔ)D.搓捻.(niǎn)绽.开(zhàn)恍.然大悟(huǎng)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瘫痪澄清云宵抖擞喜出忘外B.莅临分歧诀别荫蔽花枝招展C.静谧宿儒和霭奥密小心翼翼D.质仆私塾烂漫烘托人生鼎沸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当激情冲动过去之后,他就不慌不忙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
B.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C.假日里好友要去淮海纪念塔参观,而我想去敦煌旅游,我俩的看法真是一拍..即合..。
D.我的伯父颇有才华,可惜锋芒毕露....,别人很难和他合作,最近辞职回家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B.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
C.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5、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春天像小姑娘,笑着,走着。
B.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
C.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据报道,古长城现状堪忧,不少地段的长城淹没在杂草、乱石之中,甚至被人为损坏。
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数据显示,_______,超过七成保存状况较差。
A.即使距今年代最近的明长城,虽然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B.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的明长城,是距今年代最近的长城C.即使距今年代最近的明长城,也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D.明代长城虽然距今年代最近,但也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7、古诗文默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积累与运用(26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种是A. 酝酿(niàng)宽敞(chang)匿笑(nì)高邈(miǎo)B. 黄晕(yùn)侍弄(nong)发髻(jì)着落(z háo)C. 澄清(chéng)贮蓄(zhù)粗犷(guǎng)铃铛(dāng)D. 水藻(zǎo)棱镜(léng)菜畦(qí)喉咙(long)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烘托憔悴干涩哆哆逼人B. 抖擞决别吝啬絮絮叨叨C. 沉寂瘫痪莅临翻来覆去D. 静谧萌发箫瑟淅淅沥沥3. 下列句子加粗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比喻姿态优美)B. (鸟儿)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出卖,拨弄)C.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形容花开得茂盛)D. 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吝啬了。
(拜访。
多用于书面语)4. 选出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B.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
雪。
C.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D.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5. 选出全是名词的一组①农夫②镰刀③秋天④左⑤打扫⑥高尚⑦校园⑧精神A. ①②⑤⑥⑦⑧B. ①②③④⑥⑦C. ①②③⑥⑦⑧D. ①②③④⑦⑧6. 解释下列加粗词语的意思。
(1)与儿女讲论文义(2)未若柳絮因风起(3)元方入门不顾(4)相委而去7. 诗文默写。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4),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朱自清《春》)(7)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
(朱自清《春》)8. 名著阅读。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上面这句话出自《朝花夕拾》中的《》(篇名)。
本文记叙了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让“我”感到十分痛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含蓄地批评了。
阅读(共15小题,计44分)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春朱自清(节选)①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③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④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⑤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
选段②写出了春花的、和的特点。
(2)说说下面语句中加粗词的表达效果。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3)朗读要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
你认为“山朗润起来了”这一句中重音应放在哪个词上,说说你的理由。
(4)朱自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你能发挥想象,写一个比喻句来描绘秋天吗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超重肖复兴①那天到机场送人,飞往法兰克福、伦敦、罗马和巴黎的航班,密集得像雨点似地挤在一起。
大概正赶上暑假结束,大学开学在即,到处可以看到推着装有大行李箱推车的学生们,送行的父母特别多。
候机厅里,家庭的气息一下子很浓,像是客厅,相似的面孔不停地在眼前晃动。
②不时有孩子进到里面去办理登机手续,家长只能够站在候机厅里等,儿行千里母担忧,他们都伸长了脖子,把望眼欲穿的心情赋予人头攒动的前方。
不时便又看见有孩子匆匆地从里面走出来,给家长一个渴望中的喜悦。
不过,我发现,匆匆出来的孩子大多并不是为了和送行的父母再一次告别,也很少见到有依依不舍的场面,那样的场面,似乎只留给了情人之间的拥抱和牵手。
③站在我身边的是一位面容姣好的中年妇女,眼神有些茫然。
不一会儿,我看见一个大小伙子推着行李车,气冲冲地向她走来,没好气地对她嚷嚷道:“都是你,让我带,带!都超重啦!”只听见她问:“超了多少”语气小心,好像过错都在自己。
“10公斤!”只有儿子对母亲才会有这样肆无忌惮。
听口音,是南方人。
④于是,我看见母亲开始弯腰蹲了下来,把捆箱子的行李带解开,打开箱子,那是一大一小赭黄色的两个名牌箱。
儿子也蹲下来,和母亲一起翻箱子里面的东西,首先翻出的是两袋洗衣粉,儿子气哼哼地嘟囔着:“这也带!”然后又翻出一袋糖,儿子又气哼哼地嘟囔一句:“这也带!”接着把好几铁盒的茶叶都翻了出来:“什么都带!”母亲什么话都没说,看儿子天女散花般把好多东西都翻了出来,面前像是摆起了地摊。
最后,儿子把许多衣服和一个枕头也扔了出来,紧接着下手往箱底伸了,只听见母亲叫了声:“被子呀,你也不带了!”⑤我有些看不过去,走了两步,冲那个一直气哼哼嘴噘得能挂个瓶子的儿子说:“10公斤差不多了,你东西都不带,到了那儿怎么办”儿子不再扔东西了,母亲站了起来,一脸忧郁,本来化得很好的妆,因出汗而坍塌显出些许的斑纹。
“先去试试再说。
”我接着对那个儿子说,他开始收拾箱子,母亲则把茶叶都从铁盒里掏出来,又塞进箱里。
儿子推着行李车走了,我问那位母亲孩子去哪里,她告诉我去英国读书。
她脚下的那些东西都散落着,稀泥似地摊了一地。
⑥这里,我身旁另一侧,又有一个女孩推着车走到她的父母身边,表情几乎和那个男孩一样气哼哼的,把车使劲推到她父亲的脚前,说了句:“严重超重!”父亲和刚才这位母亲一样,立刻蹲下身子,替女儿打开行李箱,我一看,箱子里几乎全是吃的东西,而且全是麻辣食品,不用说,来自四川。
左翻翻,右翻翻,父亲权衡着取出什么好,女儿站在那里,用手扇着风,摸着脸上的汗,说着:“这都是我想带的呀!”这让父亲为难了,倒是母亲在旁边发话了:“把那些腊肠都拿出来吧,那玩意占分量。
”父亲拿出了好几袋腊肠,又拿出好几管牙膏、一大罐营养品和几件棉衣,再盖箱子的时候,鼓囊囊的箱子瘪下去一大块。
女儿风摆柳枝般推着车走了,我悄悄地问母亲这是去哪儿,她说是去法国读书。
⑦独生子女的一代,理所当然地觉得可以把一切不满和埋怨都发泄给父母。
养儿方知父母恩,他们还没到明白父母心的年龄。
他们可以埋怨父母的娇惯和期待超重,却永远不该埋怨父母对自己的情感超重。
(1)请你说说对题目“超重”的理解。
(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画线句的作用。
母亲则把茶叶都从铁盒里掏出来,又塞进箱里。
(3)小说中的儿子和女儿见了父母都是“气哼哼的”,其原因一样吗你如何评价他们的“气哼哼的”的表现(4)假如你是文中的儿子,该怎样和母亲说(5)文章的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何作用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郭伋字细候。
茂陵人,为并州守。
素结恩德。
后行部①至西河。
童儿数百。
各骑竹马②,迎拜于道。
问使③君何日当还,伋计日告之。
既还。
先一日,伋恐违信,遂止野亭④,候期乃入。
以太守之尊,与竹马童儿道旁偶语,乃以不肯失信于儿童。
先归一日。
宁止野亭以候期,可谓信之至矣。
【注释】①行部:巡视州郡。
②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
③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
④野亭:指野外供人休息的亭子。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含义。
1 为并州守2 候期乃入3 乃以不肯失信于儿童4 可谓信之至矣(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 下车引之送孟浩然之广陵B. 去后乃至候期乃入C. 与人期行与竹马童儿道旁偶语D. 公欣然曰欣欣然张开了眼(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计日告之。
(4)郭伋在汉代以贤良著称,数百儿童道旁迎之的雅事更被传为美谈。
阅读本文,说一说郭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以下小题。
绝句宋∙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作文(30分)13. 作文。
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
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
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请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透漏真实的人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答案积累与运用(26分)1. 【答案】A2. 【答案】D3. 【答案】B4. 【答案】C5. 【答案】D6. 【答案】(1)儿女,这里当“子侄辈”讲,即年轻一辈。
(2)因:凭借。
(3)顾:回头看。
(4)去:离开。
7. 【答案】(1)山岛竦峙(2)随风直到夜郎西(3)潮平两岸阔(4)枯藤老树昏鸦(5)断肠人在天涯(6)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7)1.披着蓑2.戴着笠8. 【答案】1.《五猖会》2.封建教育制度阅读(共15小题,计44分)9. 【答案】(1)1.繁盛2.五彩缤纷3.香味浓郁(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蜜蜂人格化,不仅写出了蜜蜂的声音,写出了春天万物生机勃勃的情态,而且也侧面的写出了花味的香甜。
(3)“山朗润起来了”这一句中重音应放在“朗润”这个词语上。
因为这个句子中“朗润”是重点词语,所以应该着重强调。
(4)秋天是一幅醉人的画,五彩缤纷;秋天是一首醉人的歌,旋律悠扬。
10. 【答案】(1)“超重”这一标题的表层含义是指所带的行李超重;深层含义是指父母的期待超重、情感超重。
(2)这是母亲的动作描写,表现出母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料和爱。
(3)原因是一样的.都是因行李超重带来麻烦而把怨气撒在家长身上.(2分)是对长辈的爱的不理解(缺乏感受),是自私的表现.(4)母亲,您的爱我已经感受到了,但是行李超重,必须要减掉一些不必要的行李。
,母亲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自己,常跟您联系。
(5)内容上,点明主旨,孩子可以埋怨父母的娇惯和期待超重,却永远不该埋怨父母对自己的情感超重;引发读者深思。
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标题。
11. 【答案】(1) 1 为:担任2 期:约定3 信:信用4 至:极点(2)A(3)问他什么日子才回来,郭伋算了一下,把回来的日子告诉了他们。
(4)围绕郭伋是一个对儿童守信、亲切和蔼的人回答即可。
12. 【答案】(1)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仿佛是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风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