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语文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语文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语文月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杜甫B. 陆游C. 苏轼D. 辛弃疾4. 下列哪个词属于名词?A. 跑步B. 快乐C. 火车D. 大小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哪部经典?A. 《论语》B. 《大学》C. 《中庸》D. 《孟子》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杜甫的名句。

()3. “一问三不知”指的是不知道自己的姓名、年龄和家乡。

()4. 成语“掩耳盗铃”出自《庄子》。

()5.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指桂林的山水美景在中国是首屈一指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______》。

2. “临危不惧”这个成语出自《史记·______》。

3. 《水浒传》中,宋江的绰号是“______”。

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______》。

5.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2. 请解释成语“画蛇添足”的意思。

3.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

4. 请解释“水滴石穿”这个成语的含义。

5. 请简述唐代诗人杜甫的生平。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一针见血”这个成语造句。

2. 请用“杯水车薪”这个成语造句。

3. 请用“悬梁刺股”这个成语造句。

4. 请用“掩耳盗铃”这个成语造句。

5. 请用“画龙点睛”这个成语造句。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2. 请分析《水浒传》中宋江的性格特点。

四川省成都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

5.难度系数:0.7。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A 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抖擞(sǒu)应和(hé)一霎(shà)呼朋引伴(yǐn)B.着落(zhuó)粗犷(guǎng)分歧(qí)咄咄逼人(duō)C.澄清(chéng)徘徊(huí)莅临(lì)絮絮叨叨(xù)D.棱镜(líng)酝酿(niàng)心绪(xù)繁花嫩叶(nèn)2.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一年之际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B.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C.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D.你只会感到更高藐、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南国的冬天的那种清冷是柔和的,绝没有北国冬日那样咄咄逼人。

初一上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初一上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初一上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初一上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语文月考考试是检测教师教学成果和学生学习语文效果的基本方式。

以下是店铺给你推荐的初一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初一上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篇1一、语文知识及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寒颤(zhàn) 抹泪(mǒ) 嫩芽(nèn) 粼粼(líng)B.并蒂(bìng) 慈怜(cí) 徘徊(huái) 瑞(ruì)C.欹斜(qī) 絮叨(xù) 逮着玩(dài) 拆散(chāi)D.霎时(shà) 憔悴(cuì) 瘫痪(huǎn) 匿笑(nì)2.下列词语中有4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2分)祷告委曲瑟缩荫蔽分歧惊呀烂漫决别信服翻来复去错别字改正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A.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忍受,艰苦支持。

)B.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 伴随,陪同。

)C.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

(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D.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

(比喻不愉快不顺利的事情。

)4.下列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A.随着经济的发展,路子会越走越宽,人们各得其所,这是毫无疑义的。

B.今天下午足球开赛了,小张都没收到他盼望已久的足球票,真叫他喜出望外。

C.有资料显示,北京市父母自作主张给孩子用药造成严重后果的患儿与日俱增。

D.区区一条生命,在他们眼里,正和一根草、一堆马粪一般,是满不在乎的!5.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仿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相同。

(2分)牵挂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有了妈妈的牵挂,朴素平凡的生活便溢满了温馨的记忆; 。

6.综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卷01(统编版2024新教材)(含解析)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卷01(统编版2024新教材)(含解析)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

5. 难度系数:0.70。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知识综合。

(24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美景贮蓄着无穷的力量,能给人无尽的美的享受。

美景可以是朗润的春山、绿茵茵的小草;可以是温晴的济南的冬天,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暖和安适地睡着,让人看着便觉得有了着落;可以是热烈而又粗guǎng的夏雨,可以是使人静mì、使人怀想的秋雨。

文人墨客对美景的选择取决于内心,欣赏美景而心生感慨,于是写下至美篇章,经久传唱。

(1)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贮蓄( ) ②着落( )(2)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③(粗guǎng)( ) ④(静mì)( )2.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拟修辞的是()(2分)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B.花儿羞答答地垂下头来。

C.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小明竖起耳朵听。

D.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3.小语同学对敬辞与谦辞特别感兴趣,学了《陈太丘与友期行》后,他模仿文中友人的口吻对陈太丘说了以下这段话。

语文初一上月考试卷及答案

语文初一上月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恣意妄为惊愕不已B. 畸形病态荒芜杂乱纵情任性C. 面面俱到轻歌曼舞精疲力竭D. 狂风暴雨震耳欲聋沉鱼落雁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决定举办一场文艺晚会。

B.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团队精神。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吸引了众多读者。

D. 她虽然年纪小,但已经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崭新漫步拘束B. 谦虚贤惠沮丧C. 妙手偶得疲惫不堪谨慎D. 赏心悦目精彩绝伦紧张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还乐于助人。

B. “你怎么了?”她关切地问。

C. 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狗,因为它忠诚、善良。

D. 他来到教室,拿起书本,开始朗读。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朵花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

B. 星星在夜空中闪烁,好像无数的小眼睛。

C. 花园里的花朵五彩斑斓,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D. 这本书里的故事引人入胜,让人爱不释手。

6.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B. 水落石出C. 毛遂自荐D. 雪中送炭7.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非常有趣,让人百读不厌。

B. 他为人诚实,深受大家的信任。

C. 这个计划太复杂了,我实在难以理解。

D. 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骄傲。

8.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

B. 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他还是坚持去上学。

C. 他之所以成绩好,是因为他勤奋刻苦。

D. 我们既然去了,就要把这件事做好。

9.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他学习很努力,所以成绩一直很好。

B. 因为下雨,所以我们没去公园。

C. 这本书内容丰富,所以吸引了众多读者。

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

5. 难度系数:0.75。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27分)1.春光明媚,万物复苏。

小语在春日踏青后,写下一段描写春天的文段与同学们分享,请你赏读并完成相关练习。

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rùn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抖sǒu,展现出一派篷勃盎然的生机。

春在河畔,碧波荡漾,鱼虾畅游,阳光、水波交相辉映。

春在天空,鸟声应和,宛转悦耳,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在洁白的云朵间。

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如此美景,令人陶醉。

(1)(4分)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湿rùn( )抖sǒu()应和( )酝酿( )(2)(2分)语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3)(3分)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有、、。

(4)(2分)语段依次描绘了田畴春意、、、果园春色四幅图景。

2.进入中学,学习生活翻开新的一页,为了使同学们更快融入新的集体,七年级(3)班将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组织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2023-2024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满分18分)1.(2分)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窠巢(kē)花苞(bāo)宽敞(chǎng)歌声嘹亮B.黄晕(yùn)狭窄(zhǎi)风筝(zheng)各得其所C.化装(zhuāng)抖擞(sǒu)棱镜(léng)呼朋引伴D.嫩芽(nèn)澄清(chéng)济南(jì)秋风萧瑟2.(2分)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紫千红的春天仿佛是一位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美丽极了。

B.小鸟在树枝上叫着,呼朋引伴地卖弄着自己的歌喉,像在举行一场歌唱比赛。

C.他说话总给人一股咄咄逼人之感,令人很不舒服。

D.春天,数不清的杂草跃跃欲试地成长,大地被一片绿的海洋覆盖着。

3.(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网课,就是一面镜子,照出人生___,照出你的习惯、___、毅力,甚至人品。

屏幕后的你是什么样,步入社会你就是什么样。

现在的你,严于律己,将来的你___的行业精英;现在的你,消极怠惰,将来的你,就可能是好吃懒做的人。

___同学们,请正确对待你自己的人生。

A.百态心理独一无二所以B.姿态态度独一无二于是C.百态态度独当一面所以D.姿态心理独当一面于是4.(2分)选出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A.良好的心态是我们能否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关键。

(修改:删掉“能否")B.为发展数字经济,使得市政府决定与国家信息中心合作共同举办博览会。

(修改:删掉“使得”)C.“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美化和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和校园环境。

(修改:“美化”和“增强"调换位置)D.建国七十多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革。

(修改:将“改革”换成“提高")5.(2分)下列各项全是名词的一项是()A.学生思想上面上去B.花园教室夏至精神C.长江事业伟大智慧D.品德愿意祖国去掉6.(2分)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其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七年级上册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上册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上册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积累和运用 (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无误的一项是:( )3分A、应(yīng)和黄晕(yūn) 花苞(bāo) 化妆(zhuāng)B、酝酿(yùn niàng) 着(zhuó)落烘(hōng)托澄(chéng)清C、淅沥(xī lì) 抖擞(shǔ) 发髻(jì) 瞭(liáo)亮D、悋(lìn)啬棱(léng)镜静谧(bì) 窠(kē)巢2、为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一项,使句意准确、完整:( )3分雨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春天的雨① ;夏天的雨② ;秋天的雨③ ;冬天的雨④ 。

A、①清新而又娇媚②热烈而又粗犷③自然而又平静④端庄而又沉静B、①热烈而又粗犷②端庄而又沉静③自然而又平静④清新而又娇媚C、①清新而又娇媚②热烈而又粗犷③端庄而又沉静④自然而又平静D、①热烈而又粗犷②自然而又平静③清新而又娇媚④端庄而又沉静3、根据语境仿写句子,构成排比:2分有理想,才会有追求。

鲜花有理想,才会用美丽装扮大地;蜜蜂有理想,才会用辛劳酿造蜜; ,。

4、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潮平两岸阔,。

,江春入旧年。

(2)《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

(3) ,随君直到夜郎西。

(4) 《观沧海》抒发气吐山河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5)王湾《次北固山下》,。

”借“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思乡之情。

5、(1)①《朝花夕拾》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他的主要著作还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等。

1分②《朝花夕拾》的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 )2分A《狗猫鼠》 B《五猖会》 C《二十四孝图》 D《琐记》⑵、我们每天都在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大自然遭到了人类的破坏,为了使我们周围环境更美好,请同学们在留言板上留言:(3分)二、阅读理解(28分)(一)阅读古诗《观沧海》,完成题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贮(zhù)蓄憔悴(cuì)瘫痪(huàn)匿(nì)笑B、菡萏(dàn)攲(qī)斜黑痣(zhì)感慨(kǎi)C、尴尬(gà)须臾(yú)偌(nuò)大笃(dǔ)学D、酝酿(niàng)黄晕(yùn)刹(chà)那蜷(quán)曲2.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2分)A.并蒂疲倦不堪自做主张小心翼翼B.清冽洗耳恭听自相矛盾蛛丝马迹C.急躁鸦雀无声翻来复去截然不同D.诀别得意扬扬浑为一谈不求甚解3.下面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项是( ) (2分)A、这座寺庙经过数月的修缮,如今已整修完毕。

整座庙宇看上去古朴庄严,惟妙惟肖。

B、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C、每逢节假日,中央大街两旁的店铺,就会顾客盈门,生意葱茏。

D、家中的相册里,总有一些年代久远,发黄褪色的老照片。

这些照片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我们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B,能不能正确选择毕业后的去向,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C,世博会的交流价值不仅体现在思想、文化和观念上,更体现在商品、技术和金钱上。

D,成语之所以受到人们长期的喜爱,与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5.按要求写诗句。

(10分)(1)《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声衬静的诗句,。

(2)《〈论语〉十二则》中论述学习和思考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3)《次北固山下》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平静的诗句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 。

(4)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5)《过故人庄》中描写美丽的田园风光的诗句是,6.名著阅读及文学常识填空。

(2分)(1)《繁星》《春水》是(作者)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

在作品中,她把视为最崇高最美好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

7.综合性学习活动(7分)班级举行以“走进自然”为主体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在开展“大自然之旅”活动时,班长已经设计好了两项内容,请你再补充两项。

(2分)活动一:展示图片,描绘大自然。

活动二:诵读美文,聆听大自然。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四: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同学在微博上写下了心目中“美丽中国”的样子。

他写了上句,请你根据语意,续写下句。

(要求: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2分)上句:在蓝天白云下自由呼吸下句:(3)我想,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有一份浓浓的向往、依恋之情,每个人都有一幅属于自己的自然图景。

下面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50字左右的结束语。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共31分)(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8-12题。

(16分)故乡的灶台1 前些天家里寄来包裹,打开一看,竟是两穗棒子,东北叫苞米,一煮一烤。

母亲说是奶奶擦净老灶亲自做的,让给孙儿寄去热热吃。

2 十二三岁的年纪,我家才换用煤气灶。

电打火一拧,咔叭一声,幽蓝的火苗像一团飘动的彩绸。

哪像灶台做饭,烟熏火燎的,一顿要烧两捆棒子秆。

秸秆上积了一秋的土尘,稍有动弹,抖落一锅盖儿。

秋冬时节,柴火填进灶坑,一缓霜,潮乎乎直往外燎烟,往往呛出泪来。

终于旺起了灶火,伸臂拨两下柴火,又不慎抹一手烟灰。

3 谁料这方便卫生的煤灶出活儿快,却全不对味儿。

没了惯闻的烟火香,举箸间便觉失落什么。

奶奶指着灶台上的灶王像说,灶王爷恼恨那块不锈钢抢了自个儿饭碗,就把煤灶上的菜香吹散了。

真是这样,自从荒置老灶台,灶王爷看起来瘦了一圈,且严肃如厉目金刚,果然一副丢了饭碗的样子。

4 往日烧灶台时,你在田野里常能远远地望见炊烟袅袅从烟囱口冒出来,翻滚升腾,直上碧霄。

孩子们怀揣偷来的土豆和玉米棒子,兴冲冲奔回家焖在灶坑里。

往往烤焦了才掏出来,却吃得香。

5 每逢年关,最富年味的还是灶台。

妇人家在伙房里挑枣做糕,炸鸡炖鱼,煎藕夹,孩子搭不上手,干巴巴瞪眼儿看。

这时灶台发了威,一整天不熄火。

孩子们或嫌年糕熟得慢,狠添两把柴火,鼓起小腮帮往灶里吹气,不免烟灰浮落满脸。

待到糕点出锅,必得先敬过灶王。

灶王爷一经上贡,即刻肠肥肚满友善如慈眉菩萨一般,耳畔两联“上天言好事,下地降美食”也熠熠生辉。

6 隆冬时节,赖灶坑里烧饭的余热,土炕总热乎乎的。

这种土炕和灶坑连通的取暖法,大概学自东北。

外出时迎风沐雪,归家后暖炕上一卧,半日寒疲尽消。

这是老灶的一大好处。

7 时岁不居,日月如流,灶台边的童年短暂如浮沤的明灭,倏忽而过。

此刻在吉大校园里捧着三千里外家人寄来的玉米,觉得手心丝丝暖流注入全身。

8 马上回信儿说,其实校外有卖煮苞米的,白嫩鲜亮,贵得很,也全不对味儿。

于是夸赞奶奶厨艺老而弥精,这两穗棒子没贡灶王,是灶王福薄。

其实哪舍得吃,现在还捂在被窝里呢!9 我曾在给友人信中咏灶台“三餐果腹凭君侍,一腔灶火一副痴”“半载飘零寒关外,一夜乡思徒唤君”。

现下,眼前恍惚浮现老灶边奶奶偻着腰填柴禾、摇蒲扇、煮玉米的情景,又顿时融在爱与泪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8、这篇文章用第一人称行文,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从全文看,作者回忆故乡的灶台,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呢?(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第2---7自然段从记叙顺序上看属于什么叙述方式?试简要说说这种记叙方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仔细阅读第8自然段画线句子,你能揣摩一下作者的心理吗?请你描述一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第9自然段画线句子属于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17题。

(15分)妹妹扮演的角色(1)为了募捐,学校准备排练一部短话剧。

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报名当演员。

可是定角色那天,妹妹回家后一脸冰霜,嘴唇紧闭。

“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

(2)“是。

”她丢给我们一个字。

“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问。

(3)“因为我的角色!”(4)短话剧中只有4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

“你的角色是什么?”(5)“他们让我演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面面相觑。

妹妹有幸扮演“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全家不知该恭喜她,还是安慰她。

饭后爸爸和妹妹谈了很久。

(6)总之,妹妹没有退出,她积极参加每次排练。

我们都纳闷:一只狗有什么可排练的?但妹妹却练得很投入,还买了一副护膝。

据说这样她在舞台上爬时,膝盖就不会疼了。

妹妹还告诉我们,她的动物角色名叫“豆豆”。

我注意到,每次排练归来,妹妹眼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芒。

(7)演出那天,我翻开节目单,找到妹妹的名字:“甄妮——豆豆(狗)”。

偷偷环视四周,整个礼堂都坐满了,其中有很多熟人和朋友,我赶紧往椅子里缩了缩。

有一个演狗的妹妹,毕竟不是很有面子的事。

幸好,灯光转暗,演出开始了。

(8)先出场的是“父亲”,他在舞台正中的沙发上坐下,召集家人。

接着“母亲”“女儿”和“儿子”先后出场。

在一家人的谈话声中,妹妹穿着一套黄色的、毛茸茸的狗道具,手脚并用地爬进场。

(9)但这不是简单地爬,“豆豆(妹妹)”蹦蹦跳跳、摇头摆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地毯上伸个懒腰,然后才在沙发旁安顿下来,开始呼呼大睡。

一连串动作,惟妙惟肖。

很多观众也注意到了,四周传来轻轻的笑声。

(10)接下来,剧中的父亲开始给全家讲故事。

他刚说到“夜晚,万籁俱寂,就连老鼠……”“豆豆”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儿有老鼠?”神情和我家的小狗一模一样。

我用手掩着嘴强忍住笑。

(11)男主角继续讲:“突然,轻微的响声从屋顶传来……”昏昏欲睡的“豆豆”又一次惊醒,好像察觉到异样,仰视屋顶,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吼。

太逼真了!妹妹一定费尽了心思。

很明显,这时候的观众已不再注意主角们的对白,几百双眼睛全盯着妹妹。

妹妹幽默精湛的表演使得台下的笑声此起彼伏。

(12)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却抓住了所有观众的心。

后来,妹妹说让她改变态度的是爸爸的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13)40年后,那句话我仍然记忆犹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