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憎.恶(zèng)惶.急(huáng)涎.水(xián)滞.笨(zhì)B.诘.问(jié)疮.疤(cāng)晌.午(shǎng)镶嵌.(qiàn)C.哀悼.(dào)侮.辱(wū)筹.划(chóu)骷髅..(kū lóu)D.震悚.(sǒng)尴尬..(gān gà)取缔.(dì)愧怍.(zuò)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恍然大悟麻木不人怪诞不经B.不毛之地精益求精兴高彩烈C.满腔热忱沉默寡言孤苦伶仃D.莫不关心妄下断语张牙舞爪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第54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半决赛淘汰了瑞典队的中国队卷土重来....,成功卫冕。
B.在这片劫后重生的土地上,人人各得其所....,各展其长,满怀信心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
C.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的纽带作用,可以让历史背景不同的亚欧各国息息相通....,共同繁荣。
D.《经典咏流传》以崭新的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不容置疑....的作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B.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
D.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
“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B.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C.那一夜,在几百公里外都能感到飞船穿过地层时传到大地上的微微震动。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贮.蓄(zhù)称.职(chèn)狡黠.(xiá)陛.下(bì)B.匿.笑(nì)迸.溅(bèng)伶.仃(lín)炫.耀(xuàn) C.援.助(yuán)猝.然(cù)尴尬.(gǎ)嬉.戏(xī)D.吆.喝(yāo)诀.别(jüé)扒.窃(pá)头衔.(xián)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摧枯拉朽记忆尤新惨绝人寰延续B.苍海桑田风华正茂色彩斑斓镌刻C.天翻地覆恢宏壮丽殚精竭虑缅怀D.从容不迫眼花瞭乱震耳欲聋由衷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B.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C.杨绛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
D.漫步曲水街亭,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月球“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C.经过这次月考动员大会,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D.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眼前。
5、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④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A.①拟人②比喻③夸张④复沓B.①互文、排比②对偶③比喻④对偶C.①比喻②对偶③夸张④对偶D.①互文、对偶②顶真③拟人④复沓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目前,梁河县正采取措施保护这株古茶树②使古茶树经济效益大幅提高③近日,梁河县大厂乡荷花村发现一株野生过渡型古茶树④近年来,梁河县对辖区内的古茶树建档挂牌,进行有效保护,并开展古茶树产品研发⑤经初步计算,该株古茶树径围这4.41米,直径140厘米,树龄约1500年,或为省内已发现的单株最大、树龄最久的野生过渡型古茶树A.④②①⑤③ B.③④①⑤② C.③⑤①④② D.④⑤②①③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2023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8.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详写孙权劝学和鲁肃赞学,略写吕蒙学习的情况,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B. 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和对吕蒙的关心,又不失君主的身份。
C. 鲁和吕蒙对话,相互打趣,具有调侃意味,与孙权的认真相劝情调不同。
D. “结友而别”是“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正面表现吕蒙才略的长进。
(四)根据原文默写(共9分,每空 1 分)
15.根据原文默写。
(1)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①
[宋]辛弃疾
北陇田高踏水频,西溪禾早已尝新。隔墙沽酒煮纤鳞。
忽有微凉何处雨,更无留影霎时云。卖瓜声过竹边村。
【注释】①这首词是词人被重新起用,出任绍兴知府,经过浙江常山时写的一首词。
12.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词 前两句写农人们辛勤劳作的场景,以及早稻丰收的喜悦之情,展现出一幅自然和谐的江南农村画卷。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尔基说过,形象思维的方法和特点就在于它是“凭借形象的思维”,“用形象来思考”。文字形象思维的功能在于把转瞬即逝的事物转化为(经久不衰/经久不息)的意境。我们朗诵者要凭着想象力把语言在脑子里构成图景,如《黄河颂》是颂诗,朗诵时要通过(热烈激动/慷慨激昂)的旋律、(磅礴/滂沱)的气势,展示出黄河的惊涛澎湃和中华民族的英勇无畏;《老山界》作为回忆长征的散文名篇,要体会清淅的叙述中生动细腻的描写,尤其是对于山势险竣的刻画,和战士们酣然入梦的场景描摹,要读出(张扬/昂扬)的革命情怀和乐观主义精神;《谁是最可爱的人》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要读出记叙中饱含的感情,使人产生共鸣;《土地的誓言》是抒情散文,要读出作者对故土炽热,对哺育自己的土地的深情;《木兰诗》是一首爽朗质朴北朝民歌,节奏感强,既要读出木兰的英雄气慨,又要读出其女儿情态。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朗润.(rùn)应和.(hé)着.落(zháo)分歧.(qí)B.贮.蓄(zhù)粗犷.(kuàng)静谧.(bì)絮叨.(dāo)C.澄.清(dèng)霎.时(chà)吝啬.(sè)徘徊.(huí)D.憔悴.(cuì)匿.笑(nì)祷.告(dǎo)侍.弄(shì)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A.峭璧竭然不同惊慌失错踉踉跄跄B.绵延心旷神怡获益匪浅骇人听闻C.颤动大相径廷豪不犹豫随声附和D.愕然恍然大悟各得奇所鸦雀无声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班主任很善于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地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
B.这件事我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了很多遍,但还是没有想出其中的道理。
C.参观完所有场馆,他喜出望外地宣布:我终于看完了所有的景点!D.小孩子遇事要和父母商量,不要自作主张。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走过这家温暖的书店,安慰着这个城市行色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精神和灵魂。
B.因为搭上了网络购物的顺风车,快递行业迸发出极大的生长活力让人瞠目结舌。
C.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
D.深海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的研制,将不断推进我国大洋海底可燃冰的开采工程效率。
5、下列句子与“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所运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B.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C.厨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重的叫声。
D.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6、填入下列语段划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云门山的主角是松树,与松树相伴的还有柏树和翠竹。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语文部编版 (21)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5题21分)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内容(6分)(1)请将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默写出来。
,。
,。
(2)王维,字,(朝代)诗人。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奠基选聘昼夜昆仑B.秩序伴侣小楷懊诲C.硕果吩咐调羹气魄D.字帖狂谰钥匙卓越3.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于家长的反对态度,他不以为然,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对的。
B.他废寝忘食,沥尽心血,终于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西湖胜景中最能让文人气冲斗牛的是白堤和苏堤。
D.前几天刚刚清理过的树下杂草,春风一吹,又锋芒毕露了,使人顿生无限感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中,校刊开通了《诗韵玲珑》《思想芦苇》等小栏目。
B.我们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又要认真品评作者表达这种感悟所用的形式。
C.要在海量搜索结果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我们必须具备筛选信息和快速浏览的能力。
D.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城市景观花卉装饰已逐渐成为评价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
5.班内开展了以“不朽的丰碑——致敬各领域英雄人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1)为了更好地推动此项活动的开展,请你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分)答:(2)活动中有个演讲比赛,老师对你说:“李明口齿伶俐,才思敏捷,最适合当主持人,你是他的好朋友,请你代我邀请一下他好吗?”你爽快地答应了老师。
见到李明,你说:“。
”(2分)(3)请根据下面的材料,补写对联(2分)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
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赤胆忠心,殚精竭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推动了我国的“深探”(地球深层探测)事业,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研发实现弯道超车,完成了跨代飞跃,书写了在地球深层探测领域的传奇,展示了归国科学家至诚报国的风采。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024.04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A.秩序(zhì)选聘(pìn)鞠躬尽瘁(cuì)B.独裁(cái)迭起(dié)气冲斗牛(dǒu)C.殷红(yān)气魄(pò)深恶痛绝(wù)D.污秽(suì)呜咽(yè)鲜为人知(xiǎ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锋芒必露迥乎不同妇儒皆知沥尽心血B.气势磅礴坚韧不拔马革裹尸苛捐杂税C.重峦叠嶂不可捉摸至死不懈群蚁排衙D.浩浩荡荡斑斓豁亮力挽狂澜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A.河北柏乡汉牡丹园裁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
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B.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
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C.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D.今天的荧屏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是能够观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题,解决问题并深入研究。
B.只要科学的训练与自身潜力的不断发掘,才能更好地诠释体育精神。
C.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D.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这样,我们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5.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写的《乐府诗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累赘.(zhui) 菌.子(jùn) 驿.路(yì)B.竹篾.(miè) 喷.香(pèn) 监.督(jiān)C.修葺.(qì) 撵.走(niǎn) 草率.(shuài)D.妥帖.(tiě) 德馨.(xīn) 亵.玩(xiè)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A.缭草喉咙干涩絮叨翻来复去B.捶打决别祷告姊妹喜出望外C.徘徊觅食感概憔悴犹然而生D.瘫痪尴尬奥秘难堪花枝招展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A.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俊俏。
B.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
C.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他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就总是津津有味....。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不仅我们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B.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左右的花粉。
C.我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高潮,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D.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9000万元。
5、中国古代诗人在创作时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
下列各组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仰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B.水光滟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6、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每个人的成长其实都有压力和痛苦,①他们可以在动漫中找到某种平衡点,获得释然的感觉。
②因此,青少年还能从动漫创设的虚拟世界中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个性张扬”,得到自我意识的强化。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一、积累和运用(28分)1.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殷(yīn)红尴尬(gà) 烦燥大庭广众B.祈祷(qǐ)愧怍(zùo) 修茸锋芒必露C.振悚(sǒng) 琢(zuó)磨累赘颠沛流离D.荒僻(pì) 譬(pì)如晶莹诲人不倦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锲而不舍鞠躬尽悴微不足道B.当之无愧慷慨淋漓锋芒毕露C.人迹罕至一反既往以身作则D. 九曲连环马革裹尸气冲斗牛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这场有赌球性质的比赛无不让有良知的球迷们义愤填膺....,扼腕长叹。
B.“神十”飞天,王亚平通过天地互动的形式,为我们上了一堂叱咤风云....的太空课。
C.闻一多“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D.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4.指出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A.为了防止类似事故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患措施。
B.经调查,某社区18岁以下青少年吸烟人数前年高达120人,经过广泛宣传教育,今年已下降到60人,正好减少一倍。
C.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使我们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
D.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5.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场小雪,积雪还没来得及将古镇覆盖。
①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
②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
③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④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
A. 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 ②①④③6.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一种情况,均不得分)(1)陆游《游山西村》蕴含着深刻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积累和运用(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2分)A.咳嗽(ké)浊流(zuó)薪金(xīn)锲而不舍(qì)B.字帖(tiè)硕果(shuò)污秽(huì)当之无愧(kuì)C.耻辱(rǒu)哺育(pǔ)小楷(kǎi)妇孺皆知(rú)D.金柝(tuò)卓越(zhuó)懊悔(ào)深恶痛绝(è)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A.屏障抹杀云鬓至死不渝B.宛转元勋槁头鞠躬尽粹C.惩罚红妆深霄慷慨琳漓D.狂斓报歉禾稻心不在焉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他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锋芒毕露,创造了一个个突破,填补了国内相关项目的空白。
B.敬爱的周总理虽然与我们永别了,但他的光辉形象如同高耸入云的山峰,气贯长虹,永垂千古。
C.在那座山的后面,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村庄,那里风景优美,人文和谐,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世外桃源。
D.树林下,行军蚁浩浩荡荡的向远方行进着,黑压压的一片,场面壮观得让人可想而知。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属于连词的一项是()(2分)A.因困难而畏惧退缩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
B.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C.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变化。
D.院子里种着大丽花、菊花、夹竹桃以及其他的花木。
5.古诗文默写。
(7分)(1)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2)岐王宅里寻常见,。
正是江南好风景,。
(3),不亦说乎?,不亦君子乎?6.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3分)①谷雨时节,水稻的秧苗刚刚插进田里,田水还是浑的,秧苗才刚刚返青。
②隔几天就下一场雨,雨滴像米粒子样撒进田里。
③插上稻秧的水田最好看——五六月到陕南看风景,最美的景致就是水田一片银白,整片的水面让人疑惑那些水是从哪里来的。
④进了山,看那些梯田,就更有情致了,一层一层的梯田驻着水和稻秧,是叠起来的,是一摞一摞的白绸子,是雪白的纸垛子。
(1)请运用第②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再写一个句子。
(2分)(2)第④句横线处需填写一个关联词语,请将之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二、综合性学习(6分)7.请你参加以“爱国,从我做起”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6分)【活动一:记名言】请将下面这则爱国名言,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1分)爱祖国高于一切【活动二:讲故事】结合已学课文内容及自己的平时积累,从以下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简单讲讲他们的故事(150字以内)。
(3分)邓稼先闻一多【活动三:谈做法】作为中学生,你认为怎么做才是爱国?(2分)三、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1分)小院李莹莹①听村里的老人说,那是我家。
②2011年初夏,我们俩算是打了个照面。
那天,姥爷载着我在一个小路口停了下来,“顺着小路往里拐就是你家了。
”他手指着的方向,有一条坑洼不平,满是泥泞的小道。
我撇了撇嘴,“都没有人住,那不是我家。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
后来,我们离开了那。
③仲夏,奶奶病了,搬进了院子。
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它。
虽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破败,但也算得上荒芜了。
推开大门,满眼都是黄土地,院子里是空的,除了几只见了人就跑的鸡鸭。
爷爷已经修理过菜圃了,虽然表面上光秃秃的,但种子已经埋下去了。
卧室里的家具很简单:一张床,几把椅子。
堂屋是昏暗的,室外的光线照进来,稍稍留意一下,便能瞅见在茶几上爬来爬去的借宿者“小蚂蚁”。
那天晚上,虽然很不情愿,但还是逗留了一晚。
奶奶说,被子是新的,干净的。
可我还是觉得浑身不自在。
④那段时间的记忆是模糊的,一切都是零碎的。
我从小院中走出,再走进去,如弹指一挥,春去夏回。
春朝,小院里藏匿着万物生长的气息。
不知从何处来,但它总能溜过窗台,飘进卧室,在阳光下起舞,栖息在我的书桌上;夏夜,屋顶上空的景象又有另一番风趣。
银河从天际划过,繁星渐渐漫上整片天空,每一颗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悄悄地编织着我的梦。
深秋,玉米熟透,该丰收了。
爷爷从地里收回玉米,摊在屋顶上,在阳光的辉映下,它们饱满的颗粒尽收眼底。
不只是玉米。
还有些许的芝麻,黄豆之类的作物,一并摆在屋顶上。
风一吹,小颗粒偷偷混在大颗粒中,一点黄的,一点黑的,再来点绿,随手拨弄两下,一把抓起下锅,还挺香,好喝。
经过一天的忙碌,一大家子围着圆桌坐在院子里休息,看着大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知道,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晚冬,雪花飞舞,新春已至。
经过一夜的“梨花雨”,院子搭配上了冷色系的格调,菜圃里,雪花散落在菜叶上,伴着土壤入眠;矮墙外的大树挽留雪花,为自己染上银发,活脱脱像个老爷爷;屋顶静谧着,就当自以为一切都归于沉寂的时候,家里的狗狗送给它一幅“雪梅图”。
入夜,万家灯火,烟花在天空绽放。
站在屋檐下,听着礼炮齐鸣,望着小院一片雪白,这是白色的王国,是我心中的诗篇。
⑤秋天走了,冬天来了,一年又一年。
兴许是学会了收获,才懂得了分享的喜悦,亦或是懂得了劳作,才学会了幸福。
秋有秋的曼妙,作物无言,却笑弯了腰,传递了希望与欢笑;冬有冬的色彩,却活得洒脱,点缀万物的姿态。
⑥后来的后来,小院又空了。
我又有多久没回去了,三个月?半年?我听奶奶说,屋顶有些破旧了;妹妹说,一场突来的大雨淹了我家小院……或许,我应该亲眼去看看。
⑦小院老了,走不动了,停驻在我心底。
9.谈谈你对第⑤段画横线句子的理解。
(2分)秋有秋的曼妙,作物无言,却笑弯了腰,传递了希望与欢笑;冬有冬的色彩,却活得洒脱,点缀万物的姿态。
10.任选角度,给第③段写点旁批文字(提示:可以设计一个问题,也可以写自己的阅读体会)。
(2分)11.赏析最后一段文字“小院老了,走不动了,停驻在我心底。
”。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13分)鲁迅的生活趣味董宁鲁迅先生给人的印象总是近乎冷峻,一副凛严的面孔像铁板一样坚硬,目光也总像一把利剑,在那样的乱世中傲然穿行。
在这样的印象下读鲁迅先生的作品,越读越觉得先生是一身“硬骨头”,张口说出的话,都带着一股凛然之气。
其实,生活中的鲁迅并不完全是这样。
从下面一个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的有趣、可爱。
有一次,鲁迅先生的侄女问他:“你的鼻子为何比我爸爸矮一点、扁一点呢?”鲁迅笑了笑说:“我原来的鼻子和你爸爸的鼻子一样高,可是,我住的环境比较黑暗,到处碰壁,所以额头、鼻子都碰矮了。
”鲁迅先生年轻时并不是很英俊,但是,他对自己却很有信心。
有一次,英国作家萧伯纳先生对鲁迅说:“都说你是中国的高尔基,但我觉得你比高尔基漂亮。
”听了这样的溢美之言,鲁迅不但没有客套,反而幽默地说:“我老了会更漂亮。
”鲁迅先生来到上海专事写作,一次夜深人静时,外面的猫不停地叫,屡屡打断他写作的思路,先生随即拿起手边五十支装的铁皮香烟罐,将一根根香烟对着可恶的猫一一发射。
那时,鲁迅已年过五十,却可爱得像个小孩子。
大家知道,标点符号虽然不起眼,在文章中的作用却很重要。
遗憾的是,当年的出版界,对标点符号不重视,在支付稿费时,往往把它们从字数中扣除,不算稿费。
一次,鲁迅先生应邀为某出版社撰写书稿,通篇没有一个标点符号。
编辑看后,以难以断句为由,去信要求加上标点符号。
鲁迅先生回复道:“既要作者加标点符号分出段落、章节,可见标点还是必不可少的。
既然如此,标点也得算字数。
”那家出版社没办法,只好采纳鲁迅先生的意见,标点符号也折算字数支付稿费了。
鲁迅先生的胡子很有个性,从日本留学回来那几年,他的胡子是日式的,两头往上翘,看起来很滑稽,常被周围的人嘲弄,说他是崇洋媚外。
他烦扰得不行,干脆把胡子修剪成隶书的“一”字,怪怪的,很逗人,从此却相安无事。
吸烟、喝酒、饮茶,可谓鲁迅先生的“三瘾”,而这三瘾当中,尤以烟瘾为大。
在北平的时候,他吸的总是哈德门牌的十支装香烟,但他夹烟的姿势很特别,用大拇指和其余四个手指拿着,而不是夹在食指和中指之间。
还有一点很有趣,在人前吸烟的时候,鲁迅先生总是从他那件灰布棉衫里摸出一支来吸,似乎不喜欢将烟包先拿出来。
鲁迅先生这习惯,从北平到了上海,一直没有改变。
不晓得是怕麻烦呢,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有一次,因为期末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发给他一枚金质奖章。
鲁迅没有把奖章拿出去自我炫耀,却跑到鼓楼街把它卖了,买回一大串红辣椒。
每每读书至夜深人静、天寒人困时,就摘下一只辣椒来,分成几截,放进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周身发暖,睡意顿消,于是,捧书再读。
现在看来,此事除了有趣之外,也让人生出几分敬意。
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
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就一点也不认真。
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反而在理发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理发师,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
理发师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
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先生又去理发,理发师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仔仔细细地给鲁迅理发。
不料理毕,鲁迅先生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
理发师大惑,问道:“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鲁迅先生笑了笑,说:“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
这回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
”听完这些话,理发师大窘。
双目深邃,表情严肃,鲁迅先生向来被解读为勇敢的斗士。
实际上,先生也有幽默、温情的另一面,这些也彰显了他在“战斗”之外的生活趣味。
12.作者围绕“生活趣味”,除了写鲁迅幽默回答侄女及萧伯纳的问题、将胡子修剪成隶体“一”字、吸烟手势及取烟习惯,还写了哪些事情?请简单概括。
(4分)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一副凛严的面孔像铁板一样坚硬,目光也总像一把利剑,在那样的乱世中傲然穿行。
14.找出写理发师情感变化的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5分)15.本文在结构上怎么做到了首尾呼应?(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
(10分)楚春申君①以荀卿为兰陵令。
荀卿者,赵人,名况,尝与临武君论兵于赵孝成王之前。
王曰:“请问兵要。
”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荀卿曰:“不然。
臣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一民。
弓矢不调,则羿②不能以中;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
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
(选自《资治通鉴》)【注】①楚春申君:指楚国春申君黄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