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测试范围:九年级上册第1-3单元一、基础知识综合。

(23分)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从国潮文化备受追捧到《只此青绿》红遍大江南北,从故宫文创热销全国到汉服风靡.海外,从对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发自内心地chóng拜到精神深处的认同。

人们纷纷把目光转向中国传统文化,并自觉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创新中,推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文化自信氛.围。

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创新力量的jué起,还彰显着中国文化自信的觉醒。

(1)(1分)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mífēn B.mǐfēn C.mífèn D.mǐfèn(2)(2分)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chóng()拜jué()起2.(3分)为了记录九年级精彩的学习生活,班长小文提议制作一本班级纪念册。

为便于向同学们解释清楚编写流程,请你根据下图,撰写一份解释流程的文字稿。

要求:语言简洁流畅,条理清楚,不超过80字。

3.(2分)同学们邀请班主任王老师为班级纪念册写一篇序言,下面是王老师写的序言中的一部分,但句子顺序被打乱了,请你选出排序最合理...的一项()①从古到今,多少名人心向未来,或记史或写诗,其事迹令人鼓舞。

②司马迁隐忍苟活,心怀泰山之志,铸就史家绝唱。

③误落尘网心向未来,毅然折身归隐田园;④我们也要拥有无尽的勇气,不被风浪所阻,去闯出一个灿烂的未来。

⑤遭受宫刑心向未来,忍辱谱史巨著终成;⑥陶渊明远离世俗,独享悠然采菊,终得无悔自由。

A.⑤②③⑥①④B.①⑤②③⑥④C.①③⑥⑤②④D.③⑥⑤②①④4.(8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感受到文化传承的魅力,酷爱古诗文的小博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了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卷01(统编版2024新教材)(含解析)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卷01(统编版2024新教材)(含解析)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

5. 难度系数:0.70。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知识综合。

(24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美景贮蓄着无穷的力量,能给人无尽的美的享受。

美景可以是朗润的春山、绿茵茵的小草;可以是温晴的济南的冬天,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暖和安适地睡着,让人看着便觉得有了着落;可以是热烈而又粗guǎng的夏雨,可以是使人静mì、使人怀想的秋雨。

文人墨客对美景的选择取决于内心,欣赏美景而心生感慨,于是写下至美篇章,经久传唱。

(1)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贮蓄( ) ②着落( )(2)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③(粗guǎng)( ) ④(静mì)( )2.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拟修辞的是()(2分)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B.花儿羞答答地垂下头来。

C.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小明竖起耳朵听。

D.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3.小语同学对敬辞与谦辞特别感兴趣,学了《陈太丘与友期行》后,他模仿文中友人的口吻对陈太丘说了以下这段话。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参考答案(三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参考答案(三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参考答案(三篇)目录: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参考答案一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二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三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参考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15分)fàn wéi càn làn dù juān nǔ lìyí dòng jù jí yuán tóu yōng jǐ二、比一比,再组词。

(10分)橡()赠()使()溃()像()增()驶()馈()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15分)(______)耳欲聋人山人(______)腾云(______)雾(______)雀无声山(______)地裂神(______)妙算(1)事情的发展果然如你所料,你真是____________,令人折服!(2)他骑着骏马飞奔在草原上,犹如____________一般。

(3)虽然老师不在,但是教室里仍然____________,同学们都在看书学习。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0分)不是……而是…… 即使……也…… 无论……也……1. 飞机装上雷达,(_______)天空多么黑,(_______)能安全飞行。

2.飞机装上雷达,(________)在漆黑的夜里,(_______)能安全飞行。

3.飞机在夜里安全飞行,(_______)靠飞行员的眼晴,(________)靠雷达导航。

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

(15分)1、钱塘江大潮难道不是天下奇观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月亮升起来了,稻田闪闪发光。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 统编版 第一次月考测试卷(一、二单元)(有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 统编版 第一次月考测试卷(一、二单元)(有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诊断四年级语文试卷第一部分1、读拼音,写字词。

(15分)①江面 kuān kuò( ),浪潮翻滚,声音震耳欲聋,堤岸边 dùn shí( )人头攒动,场面壮观。

潮去后,yú bō ( )依旧奔腾。

②秋天的早晨,一轮红日 zhú jiàn()爬了上来,只见它猛地一yuè( ),shà( )时万道金光洒向大地,果园里的pú tao()、田野里的zhuāng jia( )都镀上一层金色。

我和妈妈手qiān( )手,走在小路上,心情特别yú kuài()。

③小明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能像孙悟空一样 téng yún jià wù(),去探索宇宙的ào mì( ),即使这只是他的 huàn xiǎng( ),他也会为之努力。

④现代科学技术chuàng zào( )了yì wàn( )个奇迹,不断改善着我们的生活质量。

2、请你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窗框.(kuāng kuàng) 震撼.(gǎn hàn) 河堤.(tī dī) 气氛.(fēn fèn ) 躲避.(pì bì) 蝙.蝠(biān piān) 潜.力(qiǎn qián)立即.(jì j í)3、补全下面所学词语,并完成练习。

①( )( )欲聋②锣( )喧( ) ③鸦雀( )( )④( )无声( ) ⑤人声( )( ) ⑥( )( )私语(1)上面所学词语中,形容声音大的词语是(),形容声音小或没有声音的词语是()。

(填序号)(5分)(2)读词语②,我能想到这样的画面:(2分)4、照样子,写句子。

名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一)(含答案)

名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一)(含答案)

名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一)(含答案)湖南省长沙市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一)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科学中的对称对称既然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非常基本的地位,哲学家和科学家很自然会想广泛地加以运用。

1595年的时候,天文学家开普勒就曾经想用一些几何的对称来解释太阳系各行星轨道的直径的比例。

他希望在一个球里面放一个内接的正方体,在这个正方体里面放一个内接的正三角体,希望用这些正多面体的大小比例来解释太阳系各行星轨道的大小比例。

我们知道许多早期用到科学上的对称原理,并没有很大的成果,可是它们说明了科学家很早就对对称发生兴趣了。

对称在科学界开始产生重要的影响始于19世纪。

发展到近代,我们已经知道这个观念是晶体学、分子学、原子学、原子核物理学、化学、粒子物理学等现代科学的中心观念。

近年来,对称更变成了决定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中心思想。

(所谓相互作用,是物理学的一个术语,意思就是力量,质点跟质点之间的力量。

)我今天要跟大家讨论的是对称观念对20世纪物理学的作用。

我准备分下列几节来讨论:①、②、“群"与对称、守恒定律与对称、宇称守恒与左右对称、规范对称。

最后,我想跟大家谈一下未来的发展。

①1871年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题为《物理量的数学分类》的文章。

麦克斯韦以及比他更早的一个数学家兼物理学家哈密顿,了解到物理里面所讲的量不止一种,有的叫作标量,有的叫作向量。

标量没有方向,向量除了大小外,还有方向。

这篇文章非常有意思,因为今天物理学常用的一些观念,这篇文章已经非常清楚地用一些几何图像表示了出来。

比如麦克斯韦称为“内向”的观念,今天我们常把这个量叫作“散度"(即向外发散的程度),这是一个重要观念。

另一个重要的观念叫作“旋度”。

这些观念的引进都有赖哈密顿跟麦克斯韦的努力。

在另外一篇文章里,麦克斯韦把电学跟磁学的基本公式写了下来。

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

5. 难度系数:0.75。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27分)1.春光明媚,万物复苏。

小语在春日踏青后,写下一段描写春天的文段与同学们分享,请你赏读并完成相关练习。

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rùn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抖sǒu,展现出一派篷勃盎然的生机。

春在河畔,碧波荡漾,鱼虾畅游,阳光、水波交相辉映。

春在天空,鸟声应和,宛转悦耳,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在洁白的云朵间。

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如此美景,令人陶醉。

(1)(4分)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湿rùn( )抖sǒu()应和( )酝酿( )(2)(2分)语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3)(3分)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有、、。

(4)(2分)语段依次描绘了田畴春意、、、果园春色四幅图景。

2.进入中学,学习生活翻开新的一页,为了使同学们更快融入新的集体,七年级(3)班将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组织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考生注意:1. 本试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 分)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 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秋风萧瑟,。

(曹操《观沧海》)②,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③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④,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⑤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 分)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sè 了。

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不像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

但是,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

而近处池qí 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3 分)莅.临()吝sè()池qí()(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 分)(3)“咄咄逼人”中“咄咄”的意思是__________。

(2 分)(4)将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2 分)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 分)(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以及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考生注意:1. 本试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28 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酝酿.(niàng)黄晕.(yùn)棱.镜(líng)咄.咄逼人(duō)B. 着.落(zhuó)抖擞.(sǒu)高邈.(miǎo)人迹罕.至(hǎn)C. 应和.(hè)贮.蓄(chǔ)静谧.(mì)翻来覆.去(fù)D. 莅.临(wèi)粗犷.(guǎng)吝.啬(lìn)淅.淅沥沥(xī)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A. 朗润建壮花枝招展B. 烘托慈善呼朋引伴C. 缭亮静谧各得其所D. 喉咙蓑笠人生鼎沸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春天来了,大地万象更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B. 他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C. 他的表演幽默风趣,让观众们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D. 看到孩子们的进步,老师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4. 古诗文默写。

(8 分)(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5)《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6)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

5. 名著阅读。

(4 分)《朝花夕拾》原名《》,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在这本书中,鲁迅回忆了自己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许多经历,请你写出其中两篇文章的题目:《》《__________》。

6. 综合性学习。

(7 分)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作市职业技术学校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14级语文学科第一次月考试卷座号题目一二三四总分分数一、选择题(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虔.诚qiān 熏.xūn 晃.动huàng 针灸.jiǔB.胯.上kuà够戗.chuāng 偶.尔ǒu 偏.方piānC.禅.让shàn 禅.宗chán 给.予gěi 称.心chēnD.恃.才放旷shì圭臬..guī niè常戚.戚qī凄.厉qī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与时具进狭隘振聋发聩精悍B.两全齐美奇跡安常处顺伺候C.闲情逸致蒙昧引疚自责蹋实D.枉费心机匡正夙兴夜寐妨碍3.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确切的一项是()。

A.(她)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

(念叨:说。

)B.母亲惊惶了几个月。

(惊惶:惊慌害怕。

)C.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

(虔诚:恭敬而又诚意。

)D.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

(抖:哆嗦,晃动。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他所做的各种事,动机都是利己的,不管大家怎样评说,他还是不以为然....。

B.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都不可同日而语....。

C.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成为一个自强不息....民族的必然选择。

D.初春,乍暖还寒。

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5.《合欢树》一文的体裁是()。

A.记叙文 B.文学评论C.回忆性散文 D.小说6.对《合欢树》一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一直喜欢看合欢树,因为喜欢它的美丽的花。

B.“我”对合欢树的态度变化主要是因为在“我”对母亲的无尽的思念中更多地包含的是悲痛和愧疚。

其中最令“我”悲痛的是母亲当初的希望都实现了,她却不在了。

C.我一直喜欢看合欢树,因为它是母亲栽种的。

D.我一直不喜欢看合欢树,因为母亲去世了,它却活着。

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恶人更是常常四面楚歌,如临大敌,其鸣也凄厉,其行也荒唐,其和也寡,其心也惶惶。

而善良者微笑着面对现实,永远不丧失对于世界和人类、祖国、友人、理想的信心。

”一段的论证方法是()。

A.拟人论证 B.对比论证C.比较论证D.比喻论证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________,才能达到天地境界。

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

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________道德规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________的人。

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________他这种觉解。

A.理解遵守习惯给以B.了解遵循习惯给予C.了解遵守习性给以D.理解遵循习性给予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当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的时候,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

B.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

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

C.作家对社会生活的洞察力,对其某些方面的喜爱,某些方面的憎厌,正是他形成自己的风格。

D.我在《新原人》一书中曾说,人与其他动物相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

10.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从实物资料考察,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龙,________,一般都是长体,颈部也比较细,弯曲程度大,无足无爪的多。

总之,这个时期的龙,与蛇的相似程度大,与________有较大的差异。

①形态大部分与蛇接近②大部分形态与蛇接近③特点粗体、粗颈,弯曲程度小的鳄鱼、蜥蜴④鳄鱼、蜥蜴粗体、粗颈,弯曲程度小的特点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填空题(10分)1、史铁生,中国作家、散文家。

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

散文随笔荣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

2、王蒙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其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

3、冯友兰,字,河南人。

中国当代著名家、家。

三、阅读《合欢树》7——12段,完成练习(30分)(7)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

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

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儿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活,怪我不常去。

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

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

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8)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

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

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

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

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

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

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

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

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9)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

我也想再看着母亲住过的那间房。

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

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10)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

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

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

我问起那棵合欢树。

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

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

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

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11)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

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

悲伤也成享受。

(12)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到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

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1、下列对文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文章的结尾以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方式抒情,含而不露,韵味悠长。

B. 合欢树既是无私母爱的象征,又是着生命的顽强、意志的坚定、事业成就的象征,它还是母子合欢的象征。

C. 选文第二段写母亲对合欢树“心思全在别处”到“不舍得扔掉”再到“常去侍弄它”,表现了母亲由痛苦到惊喜的心理变化。

D.文章浓墨重彩描写合欢是就是为了凸显浓浓的母爱和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

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

B、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

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

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D、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工作显然比文章获奖更重要。

3、第(8)段从写作顺序而言,属于叙,作者为什么要回忆母亲对合欢树精心摆弄、伺候的情形?(4分)4、先前作者不愿去看合欢树,现在又“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当时为何不愿去,现在又为何后悔呢?(4分)5、解释“悲伤也成享受”在文中的含义。

(5分)6、文章为何不以“我与母亲”为题,而以“合欢树”为题?(6分)7、香港作家李碧华在日本一家小书店看到一本名为《给母亲的短柬》的小册子,收集了各阶层不同的人曾不敢、不忍、不好意思、没来得及向母亲说的话——“在我小时候,曾骂你去死吧!现在想起来,我多么痛恨自己……”“在电话里说真有点不好意思,所以我偷偷写个字条,对不起,妈妈”“妈,你快乐吗?满足吗?在你猝然离世后四年,我才有力气问你这问题……”……带着从《合欢树》一文中得到的启示,给自己的妈妈写一则短柬,把不敢、不忍、不好意思向妈妈说的话写下来。

(5分)四、作文(40分)一位年迈的北美切基罗人教导孙子们人生真谛。

他说:“在我内心深处,一直在进行着一场鏖战。

交战是在两只狼之间展开的。

一只狼是恶的--它代表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傲慢、自怜、怨恨、自卑、谎言、妄自尊大、高傲、自私和不忠。

另外一只狼是善的--它代表喜悦、和平、爱、希望、承担责任、宁静、谦虚、仁慈、宽容、友善、同情、慷慨、真理和忠贞。

同样,交战也发生在你们的心灵深处,所有人的内心深处。

”听完他的话,孩子们静默不语,若有所思。

过了片刻,其中一个孩子问:“那么,哪只狼能获胜呢?”饱经世事的老者回答道:“你喂给它食物的那只。

”如果你是这位老者的孙子,你是否听懂了老者话中的含义?请结合以上故事,以“善与恶”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600字。

题目:参考答案一、1——5 DDDCC 6——10 BBBBD二、1、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舞台效果》、《命若琴弦》(任两个),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散文随笔《病隙碎笔》荣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

2、《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青狐》3、芝生,哲学,哲学史三、1.D 2.AC3.插叙(1分)原因是母亲对合欢树精心摆弄的过程就是对“我”精心呵护照顾的过程,写树其实就是写人,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无私的爱。

(3分)4. 我”当时的心情是复杂的,想去看看合欢树,但是又怕睹物思人。

而现在,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已能摆脱悲伤,勇敢地活下去,可以告慰在天之灵的母亲了,经不住对母亲的牵挂,想去看看合欢树了,只可惜,进出小院已经没有当初那么方便了。

5. 母亲的去世是令人悲伤的;独自一人回忆起往事,想起与母亲生活在一起让人感受到温馨;同时,母亲的爱、命运、苦难让他明白生存的意义,并鼓舞他在逆境中更坚强,因此这样的悲伤也是种享受。

6. 因为合欢树是由母亲一手栽种,呵护,培养的,这与作者的个人命运相似;其次,合欢树又是母爱的象征,象征着母亲的芳泽恩德造福于子女;第三,合欢树也是作者与他母亲情义的见证者,它象征着母子合欢的寓意,因此以合欢树为题,更能表达作者与母亲之间深厚的情义,也更能表现作者在有所成就后,真正理解母亲的爱,却又无以为报的悲痛和内疚之情。

“我与母亲”这题目则不能将这些深意体现。

7.无错别字,语句通顺,言之成文,富有感情,即可酌情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