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复垦相关知识.
土地复垦简单整理

土地复垦——就是对采矿等人为破坏和各种自然灾害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因地制宜地恢复到所期望状态的行动或过程
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的关系
景观生态学: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廊道: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的环境不同的线状或带状结构。
廊道的作用:通道(运输)的作用和阻隔(资源保护)的作用。
土地复垦管理的任务
是指对土地复垦工作采取各种手段,如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以及综合措施,将一切破坏、废弃的土地复垦成可利用的土地,加以合理恢复利用。
田面高程设计
简略法:
(1)先确定复垦标高h0,然后根据该标高值的等高线划界,求出高于复垦标高的面积s1和平均高程h1,用公式v挖= s1×(h1- h0)得挖土方量;同理,求出低于复垦标高的面积s2和平均高程h2,用公式v填= s2×(h2- h0)得填土方量,调整使v挖= v填。
(2)根据耕地标高确定时分块的复垦标高h0,然后根据已有高程点计算分块的平均高程,据此确定v挖、v填,调整使v挖= v填。
复垦效果:
泥浆泵:复垦后土壤含水分高,干结周期长;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壤养分流失严重、肥力降低,需培肥
铲运机:能保留熟土层,土壤养分损失较少;复垦后土壤存在压实现象,需要深耕;复垦后土地能立即恢复耕种
挖掘机(联合):能保留熟土层,土壤养分损失较少;复垦后土壤存在压实现象,需要深耕;复垦后土地能立即恢复耕种
生态工程复垦:是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原理及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属性和要求,将土地复垦工程技术和生态工程技术结合起来,对采煤塌陷地进行系统设计、整治和开发利用。
煤矸石——是煤矿开采和洗选分离出的含煤岩石和其它岩石的总称。
土地复垦

土地开发:对未利用土地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把土地利用起来土地整理:指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用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关系进行重新规划与调整改造、综合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
土地复垦: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土地复垦率:已复垦土地面积占采矿破坏土地总面积的比率。
土地占用:指采掘工业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废弃物占用的土地。
土地破坏:指采矿场地、采矿引起的塌陷地、矸石废弃场、排土场地、尾矿及粉煤灰堆弃场。
万吨塌陷地:每开采万吨煤炭所塌陷的土地平均面积。
土地复垦的基本要求:1土地复垦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2土地复垦应当与生产建设统一规划3土地复垦应当充分利用邻近的废弃物充填挖损区、塌陷区、地下采空区4先作总体规划,再作复垦工程设计5因地制宜,综合治理6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矿区复垦工程技术的种类和形式矿区工程复垦技术分为充填复垦和非充填复垦。
非充填复垦主要有土地平整技术、梯田式复垦、疏排式复垦等形式。
充填复垦有矸石充填复垦、粉煤灰充填复垦、生活垃圾充填复垦等。
土地污染修复技术:1、物理化学修复:加热方法、稳定固化法、淋洗、萃取、电动力学等2、生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生物通气、泥浆反应器、预制床等;植物修复,湿地修复、菌根修复等;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菌根菌剂联合修复等3、物理化学—生物联合修复:淋洗—反应器联合修复等基塘复垦模式中土地利用的特征概念:指对采矿塌陷地采取挖深垫浅措施获得一定比例的旱田与水面,并按生态学原理对旱田和水面进行合理利用的复垦模式。
特征:1、旱田和鱼塘按一定的比例配置2、配置生物种群,充分利用的生态位3、合理选择基塘系统中生物种群的组成4、考虑生物种群搭配的时间序列,实现最大限度利用自然资源的目的矿区废弃地的概念及危害概念:矿区废弃地是指在采矿过程中所破坏的、未经处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危害:1、占用和破坏大量的耕地资源2、对本地生态景观造成严重影响3、对周围地区产生严重环境影响4、对整体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场地平整中土方量的计算方法有哪些:常用方法有方格网法、整体法、断面法、三角棱柱体法、四方棱柱体法。
《土地复垦介绍》课件

空中测量技术
地面调查技术
包括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无人机航拍等高精技术, 为土地复垦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
主要通过采取勘查、调查、监测等技术手段获取土 地复垦所需的数据信息。
土地利用技术
包括改良土壤质量、智能化养殖、生物技术等,实 现了从粗放式进入智能式高效生产的范畴。
土地整理技术
包括大型机器设备、植被恢复及水保措施,成功实 现了土地复垦并提升了土地的使用效率。
土地复垦的实践案例
林州市复垦案例
该案例通过结合调查,采取 了全面培育,优化结构,加 强管理措施三个关键点整理 出一批优质耕地。
国外经典案例介绍
新加坡通过城市花园、环境 美化等高科技手段,成功进 行了城市绿化复垦。
合作项目介绍
海南省三沙市复垦项目是结 合海景旅游景区建设的复垦 项目,通过整理沙丘和改造 滩涂,一步一步实现了建设 与复垦的统一发展。
意义
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土地生产力,提高国家资源的 利用效率。
土地复垦的历史背景
国内外发展历程
世界范围内工程不断推广。我国土地复垦从上世纪 50年代开展至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国的历史背景
满足国家粮食安全需求的要求,以及消除荒山荒地、 振兴西部地区经济等因素,让我国加强了土地复垦 的工作
土地复垦的重要性
1
保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资源
通过对荒地的复垦,减少了对耕地的占用,有效保护了耕地资源。
2
增加粮食产量
发展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粮食产量,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 活水平。
3
调整农业结构
通过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村生产力,支撑了农产品出口 和经济快速增长。
土地复垦相关知识

土地复垦相关知识一、概念根据《土地复垦规定》(国务院令第19号,1988年11月8日)第二条规定:土地复垦是指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和污染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的状态。
土地复垦政策法规依据《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土地复垦条例》《土地现状分类》等技术标准《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81号)《关于放射性矿山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审查工作有关问题的函》(国土资函[2007]856号)《国土资源部关于石油天然气(含煤层气)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审查有关问题的函》(国土资函[2008]393号)二、土地复垦的作用和地位1.开补充耕地之源,土地复垦是补充耕地的重要途径2.开农业结构调整用地之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3.开生态用地之源,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4.开建设用地之源,促进集约节约用地;5.“十一五”期末,是保护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三、编制土地复垦方案的目的和作用1.对于缴纳复垦费的,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要为政府提供判定复垦义务人是否有条件复垦的依据,根据复垦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安排,确定是否缴纳复垦费、缴纳方式、缴纳费用的计算等等。
2.对于自行复垦的,复垦方案的编制用于指导复垦义务人按计划实施土地土地复垦。
复垦义务人根据批准通过的土地复垦方案和年度生产建设计划,制定土地复垦年度计划。
按照年度计划实施复垦,按阶段完成复垦后,申请验收,提交土地复垦任务完成情况。
验收通过的,复垦的土地依法交付使用;没有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或根据有关规定缴纳土地复垦费。
四、编制土地复垦方案的主体依据行业特征分类:1.采矿系统,包括煤炭开采业、铁矿山、铝土矿、石膏矿、金矿、铜矿、石棉矿、锡矿等.采矿系统可根据开采方式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大类。
土地复垦的知识点总结

土地复垦的知识点总结一、土地复垦的概念土地复垦是指通过改善土地的环境条件,增加土壤肥力,使废弃的土地重新变成耕地,成为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地。
土地复垦包括对不同程度的荒漠化、盐碱化、酸化等土地进行治理,以恢复其肥沃度和适宜种植作物的能力。
二、土地复垦的意义1. 保护生态环境:土地复垦可以修复荒漠化、盐碱化、酸化等退化土地,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保护生态环境。
2. 增加耕地资源:通过土地复垦,可以将荒废的土地重新变成肥沃的耕地,增加可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3. 促进农业发展:土地复垦可以增加耕地资源,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保障粮食安全。
4. 改善农民生活:通过土地复垦,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5. 利国利民:土地复垦可以增加土地资源,提高农业产量,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都有积极的意义。
三、土地复垦的适用范围1. 荒漠化土地:荒漠化土地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导致土地逐渐沙漠化的现象。
荒漠化土地的复垦可以通过人工植树造林,修复植被覆盖,改善土壤环境,使土地重新变得肥沃。
2. 盐碱化土地:盐碱化土地是指土壤中盐分和碱性物质过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难以种植作物。
盐碱化土地的复垦可以采取排盐、石灰中和、改良灌溉水质等措施,使土地恢复耕作能力。
3. 酸化土地:酸化土地是指土壤酸性增加,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土地。
酸化土地的复垦可以通过施入石灰、有机物质等措施,改善土壤酸性,恢复土地肥力。
四、土地复垦的方法1. 改良土壤环境:可以采取施入有机物质、石灰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 恢复植被覆盖:可以通过人工植树造林、草场建设等措施,恢复土地的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 排除盐碱:可以采取排水排盐、改良灌溉水质等措施,降低土壤盐分和碱性物质含量,恢复土地的耕作能力。
4. 种植适宜作物:可以选择适合土地条件的作物进行种植,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
自然损坏土地复垦内容

自然损坏土地复垦是指对遭受自然灾害或其他自然因素导致的土地破坏进行修复和恢复工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然损坏土地复垦内容:
1.水土保持:针对受损地区的土壤侵蚀、河流冲刷等问题,采取措施如植树造林、建立水
土保持设施、修筑护岸等,保护土壤、防止进一步侵蚀。
2.生态修复:通过植被恢复、湿地重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手段,促进受损地区的生态系
统恢复和生物资源的再生。
3.水资源管理:对于受到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调控,
确保合理利用和供需平衡。
4.土地治理:对于受到滑坡、塌陷等自然灾害影响的土地,进行地质勘察、地质灾害防治
工程建设,保障土地的安全和稳定。
5.农田恢复:对于受到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破坏的农田,进行排水、修复土壤肥力、调
整种植结构等工作,恢复农田的生产能力。
6.城市重建:对于受到地震、飓风等自然灾害影响的城市,进行城市规划、基础设施重建、
房屋修复等工程,恢复城市的功能和居住条件。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内容,在具体的自然灾害及受损情况下,还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复垦方案。
复垦工作需要综合考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以实现土地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利益。
土地复垦的名词解释

土地复垦的名词解释土地复垦是指对废弃或失去生产能力的土地进行改良、整理和利用的过程。
该过程主要包括土地整理、土地改良和土地利用三个方面。
首先,土地整理是指对废弃土地进行清理、平整和规划的过程。
清理工作主要包括清除地表杂草、残留作物和垃圾等,以及清理水体和沟渠。
平整工作包括填补低洼地、削平高地和平整通道。
规划工作则是通过规划设计,确立土地的划分和利用方式,为后续的改良工作提供指导。
其次,土地改良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方法,提高土地的肥力和植被覆盖率,恢复土地的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
土地改良措施包括施加有机肥料、调整土壤pH值、水土保持工程、植被恢复以及防治病虫害等。
通过这些改良措施,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和保水性,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最后,土地利用是指根据土地的特点和改良后的条件,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计划,使土地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和生态价值。
土地利用可以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工业和建设等多种形式。
根据土地的特点和周边环境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利用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
土地复垦对于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废弃土地的整理和改良,可以使土地恢复生产能力,增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土地复垦还可以促进土地的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提高土地的生态功能,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的风险,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总之,土地复垦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通过对废弃土地进行整理、改良和利用,可以使土地恢复生产能力,提高土地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这对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复垦小知识

土地复垦小知识一、土地复垦率是已恢复的土地面积与被破坏土地的面积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土地复垦技术质量控制原则:①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复垦规划;②依靠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兼顾自然条件与土地类型,选择复垦土地的用途,因地制宜,综合治理;③复垦后地形地貌与当地自然环境和景观相协调;④保护土壤、水源和环境质量,保护文化古迹,保护生态,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次生污染;⑤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我个人觉得市局说的对,因为复垦土地是要用途的,与自然环境协调,所以河流水面不应计算在内二、土地复垦的范围大体包括以下六种情况:①由于露天采矿、取土、挖砂、采石等生产建设活动直接对地表造成破坏的土地;②由于地下开采等生产活动中引起地表下沉塌陷的土地;③工矿企业的排土场、尾矿场、电厂储灰场、钢厂灰渣、城市垃圾等压占的土地;④工业排污造成对土壤的污染池;⑤废弃的水利工程,因改线等原因废弃的各种道路(包括铁路、公路)路基、建筑搬迁等毁坏而遗弃的土地;⑥其他荒芜废弃地。
恢复利用的具体用途,根据《土地复垦规定》,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和自然条件、土地破坏状态来确定,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建则建,尽量将破坏的土地恢复利用。
三、土地复垦概念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原因造成的土地破坏,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其广义定义是指对被破坏或退化土地的再生利用极其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性技术过程;狭义定义是专指对工矿业用地的再生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土地复垦是对因采掘、建材工业发展和其他工矿废弃物堆积等而被占用或破坏的土地,通过整治改造使失去的生产能力得到重新再利用。
是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采掘、建材等工矿企业与农、林、牧、渔业争地的矛盾,防止环境污染、恢复生态平衡的有效途径。
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为获得更多矿产品,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最宝贵的土地资源日益遭受严重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复垦相关知识一、概念根据《土地复垦规定》(国务院令第19号,1988年11月8日)第二条规定:土地复垦是指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和污染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的状态。
土地复垦政策法规依据《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土地复垦条例》《土地现状分类》等技术标准《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81号)《关于放射性矿山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审查工作有关问题的函》(国土资函[2007]856号)《国土资源部关于石油天然气(含煤层气)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审查有关问题的函》(国土资函[2008]393号)二、土地复垦的作用和地位1.开补充耕地之源,土地复垦是补充耕地的重要途径2.开农业结构调整用地之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3.开生态用地之源,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4.开建设用地之源,促进集约节约用地;5.“十一五”期末,是保护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三、编制土地复垦方案的目的和作用1.对于缴纳复垦费的,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要为政府提供判定复垦义务人是否有条件复垦的依据,根据复垦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安排,确定是否缴纳复垦费、缴纳方式、缴纳费用的计算等等。
2.对于自行复垦的,复垦方案的编制用于指导复垦义务人按计划实施土地土地复垦。
复垦义务人根据批准通过的土地复垦方案和年度生产建设计划,制定土地复垦年度计划。
按照年度计划实施复垦,按阶段完成复垦后,申请验收,提交土地复垦任务完成情况。
验收通过的,复垦的土地依法交付使用;没有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或根据有关规定缴纳土地复垦费。
四、编制土地复垦方案的主体依据行业特征分类:1.采矿系统,包括煤炭开采业、铁矿山、铝土矿、石膏矿、金矿、铜矿、石棉矿、锡矿等.采矿系统可根据开采方式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大类。
露天开采比地下开采地面扰动大,水土流失严重,但地下矿的水资源破坏和地面塌陷危害较大。
2.交通运输业、包括现有的和正在修建的铁路、公路、码头、海港、大型汽车站、火车站、飞机场等,以山区丘陵区公路、铁路建设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
3.电力系统,主要包括火力发电站、变电站等,以粉煤灰及其堆积场造成的污染流失为主。
4.冶金系统,包括钢铁联合企业、特殊钢厂、炼铁厂、其它金属工业企业,也可包括炼焦厂,主要是尾矿、炉渣及其它废弃物乱堆乱放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
5.化工系统包括硫酸厂、烧碱厂、纯碱厂、磷肥厂、橡胶厂、造纸厂等、以环境污染为主,其次是水土流失。
6.建材系统包括水泥厂、陶瓷厂、石料厂、挖砂场、石灰场、砖瓦窑等以扰动地面、挖石取土取石取砂、破坏植被造成的水土流失为主.7.水工程:包括水库、水电站、输水工程等。
大型水库、水电站和引水工程在工程建设期间对河道、沟岸、水资源等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较为突出。
8.城市建设及其它系统,包括市政建设、居民区建设、风景旅游区开发、名胜古迹恢复重建等,城市建设过程中对水资源破坏、河道行洪障碍影响较大,特别是山区丘陵区的城市建设更应引起注意.。
五、土地复垦的对象根据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破坏,用地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复垦)以及《土地复垦规定》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因从事开采矿产资源、烧制砖瓦、燃煤发电等生产建设活动,造成土地破坏的企业和个人(以下简称企业和个人)”,土地复垦的对象是指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各类土地。
六、土地复垦的范围1.对开采矿产资源、烧制砖瓦等生产项目,复垦范围是除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以外的因采矿引起的挖损、塌陷、压占、污染的土地,包括矿区范围及矿区范围外的影响区。
特别说明,压占是指《土地复垦技术标准》采挖废弃的排矸场、尾矿库、废石场、废渣、储灰(泥)等,不包括工业场地和绿化用地。
闭坑后废弃不用的建筑物、构筑物用地,如炸药库、道路等。
因复垦取土造成的新的破坏,也应包括在方案复垦范围内。
2.对交通、水利、能源等建设项目,复垦范围是指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以外的临时性用地,包括挖土、堆土、堆料、临时道路的修建。
3.复垦范围的确定不考虑破坏的土地是否需要征收,也不考虑是否办理临时用地手续。
未利用土地的破坏也应当列入复垦的范围。
七、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时间要求1.为了做到工艺设计应当兼顾土地复垦的要求,土地复垦与生产建设紧密结合,新建、改扩建生产建设项目要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阶段完成编制工作。
今后,随着复垦工艺的改进和复垦标准的提高,复垦方案要逐渐影响到生产工艺。
2.新建、改扩建生产建设项目要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阶段(油气勘探开采方案)完成编制工作;3.对已投产、已建成或正在建设尚未完工生产建设项目,在规定时间尽快补充编制土地复垦方案八、最终成果1.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2.土地复垦方案评审意见表九、土地复垦方案分类根据采矿权审批权限和建设用地批准权限以及复垦任务的轻重、难易程度等,土地复垦方案分为报告书和报告表。
1、一般性要求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依法由国务院审批的建设用地项目和按有关规定由省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批的采矿权项目,应编制报告书,之后填写报告表;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其他生产建设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直接编制报告表。
2、放射性矿种根据《关于放射性矿山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审查工作有关问题的函》(国土资函〔2007〕856号),放射性矿山生产项目,采取井工开采方式的,可以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采取露天开采方式的,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3、石油天然气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石油天然气(含煤层气)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审查有关问题的函》(国土资函〔2008〕393号),新立石油天然气采矿权项目,以采矿权为单位,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在本文件下发之前已取得采矿权的石油天然气项目,原则上以单个采矿权为单位补充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根据地形地貌的一致性和各采矿权之间的相邻性,可以以若干个采矿权为单位补充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但报告书编制个数要考虑行政区域的相对完整性。
对于采矿权以外其他油气设施项目,跨省域的油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以项目为单位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石油天然气勘探、炼油化工等项目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
十、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单位和资格1、编制主体凡已经或可能因挖损、塌陷、压占、污染等原因对土地造成破坏的生产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改扩建、在建或已投产项目,复垦义务人均应编制土地复垦方案。
复垦义务人负责组织编制方案。
2、编制单位资格(1)一般性要求:具备省级以上有关部门核发的乙级以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工程等规划设计资质或具有从事土地复垦规划设计业绩的单位具体承担编制工作。
(2)特殊性要求:放射性矿种土地复垦报告书和报告表的具体编制工作必须由本行业有技术能力的单位承担。
石油天然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可以由具有编制能力的油气田企业自行编制,也可委托其他具备资格的单位编制。
3、专业人员因土地复垦涉及到多种专业领域,从目前编制情况看,具有资格的单位必须具有土地、水利、环境、采矿、工程预算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
十一、土地复垦方案的评审环节和权限经评审通过的土地复垦方案,必须得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认可。
经评审通过的土地复垦方案是建设用地申请、采矿权申请或年检的必备要件。
1、生产项目新建、改扩建生产项目土地复垦方案按照采矿权审批权限,由具有相应审批权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前组织专家完成评审工作;已投产生产项目土地复垦方案,按照原采矿权审批权限,由原审批部门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检查(以下简称“年检”)前组织专家完成评审工作。
2、建设项目依法需报国务院批准建设用地的新建、改扩建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应在申请用地前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完成评审工作;正在建设尚未完工的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项目竣工验收前组织专家完成评审工作。
依法需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用地的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应在申请用地前由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完成评审工作。
十二、收集资料资料是做报告的基础,只有拥有详实的资料,才能做出合理的,完整的,准确的报告。
(一)报告资料1.电厂、公路、水库类(1)项目初步设计、可研报告(说明书文本及附图)(2)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文本及附图)(3)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4)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5)土地征用或租用的有关材料(征地计划或用地规划)(6)岩土工程勘测报告(7)项目填表基本资料(包括项目名称、单位名称、法人代表、项目位置、项目投资规模等)2.矿山类:(1)矿山企业开采设计书(说明书文本及附图)(2)矿山企业采选工程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文本及附图)(3)矿山企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4)矿山企业采选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5)地质详查或普查报告(6)矿区所在地区土地总体规划文本(7)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8)土地征用或租用的有关材料(征地计划或用地规划)(9)项目填表基本资料(包括项目名称、单位名称、法人代表、项目位置、项目投资规模等)(二)图件资料1、项目区所在地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2、用地形图或地类图作底图的总体布置图3、项目区地形图(比例尺≥1:10000)4、用地规划图5、矿区地形地质图(比例尺≥1:10000)6、勘探线剖面图(或切过主矿体的剖面图)(三)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委托书(四)后期协助资料1、项目填写公众参与表2、复垦资金承诺书3、县、市复垦报告初审意见,县、市土地复垦评审请示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