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热工基础复习

合集下载

热工基础(张学学--第三版)复习知识点

热工基础(张学学--第三版)复习知识点

热工基础(第三版)张学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基本概念1.工程热力学是从工程角度研究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科学。

2.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过程规律的一门科学。

3.工质: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媒介物。

4.热力系统:选取一定的工质或空间作为研究对象,称之为热力系统,简称系统。

5.外界(或环境):系统之外的一切物体。

6.边界: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

7.系统的分类:(1)闭口系统: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的系统。

(2)开口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的系统。

(3)绝热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交换的系统。

(4)孤立系统:与外界没有任何的物质交换和能量(功、热量)交换。

8.热力状态:系统中的工质在某一瞬间呈现的各种宏观物理状况的总和称为工质(或系统)的热力状态,简称为状态。

9.平衡状态: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工质(或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10.基本状态参数:压力、温度、比容、热力学能(内能)、焓、熵。

11.表压力Pg、真空度Pv、绝对压力PP g = P - P b P v = P b - P12.热力学第零定律(热平衡定律) :如果两个物体中的每一个都分别与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则这两个物体彼此也必处于热平衡。

13.热力过程:系统由一个状态到达另一个状态的变化过程。

14.准平衡过程(准静态过程):热力过程中,系统所经历的每一个状态都无限地接近平衡状态的过程。

15.可逆过程:一个热力过程完成后,如系统和外界能恢复到各自的初态而不留下任何变化,则这样热力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16.不可逆因素:摩擦、温差传热、自由膨胀、不同工质混合。

17.可逆过程是无耗散效应的准静态过程。

18.系统对外界做功的值为正,外界对系统做功的值为负。

系统吸收热量时热量值为正,系统放出热量时热量值为负。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热能与其它形式能的互相转换过程中,能的总量始终不变。

也可表述为:不花费能量就可以产生功的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成功的。

热工基础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热工基础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热工基础复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5题,每题1分,共55分)1.功的单位是()A、kgB、kg/JC、JD、J/kg正确答案:C2.u是(____)的符号。

A、比热量B、比内能C、比功D、比焓正确答案:B3.火无转化为功的比率为(____)。

A、大于0B、小于100%C、1D、0正确答案:D4.温度越高,则包含的热量就越()A、前三说法都不对B、相同C、多D、少正确答案:A5.汽轮机对外界提供的功全部来自于工质的()A、熵变B、焓C、熵D、焓降正确答案:D6.在锅炉中吸收的热量转化为了工质的()A、动能B、焓C、热能D、热量正确答案:B7.5Kg的蒸汽吸热10KJ,则比热量是(____)kJ/kg。

A、0.5B、2C、0D、1正确答案:B8.动能与势能的能量质量关系是(____)。

A、动能低B、相同品质C、不确定D、动能高正确答案:B9.回收乏汽用到的设备是(____)。

A、锅炉B、给水泵C、汽轮机D、凝汽器正确答案:D10.热力系与外界交换的能量有()A、功B、热和功C、热D、热能正确答案:B11.下列_组参数都是状态参数。

()A、热量、比热、温度B、焓、熵、比容C、膨胀功、内能、压力D、技术功正确答案:B12.由干饱和蒸汽加热成过热蒸汽的过程称为(____)。

A、汽化段B、过热段C、预热段D、加热段正确答案:B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干饱和蒸汽的熵,随压力的升高而减小B、过热蒸汽的温度一定很高C、在水蒸气的h-s图上,x=1线的下方,等压线是一条直线D、在临界状态,水的汽化潜热为零正确答案:B14.水蒸汽的饱和状态()A、指气液两相的平衡状态B、压力与温度呈反比关系C、压力与温度是独立变量。

D、干度大于1正确答案:A15.朗肯循环中不包含(____)过程。

A、等温B、等熵C、等焓D、等压正确答案:C16.测量容器中气体压力的压力表读数发生变化一定是因为:()A、有气体泄漏B、气体的热力状态发生变化C、大气压力发生变化D、以上三者均有可能正确答案:D17.定压过程中,工质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增加()A、工质的熵B、工质的焓C、工质的机械能D、工质的内能正确答案:B18.可以看作孤立系的是(____)。

(完整)热工基础复习考试复习题汇总,推荐文档

(完整)热工基础复习考试复习题汇总,推荐文档

试卷一一、选择(本大题 16 分,每小题 2 分)1.某系统经过一个任意不可逆过程达到另一状态,表达式()正确。

(a) ds > dq/T ( b ) ds < dq/T ( c ) ds=dq/T2.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可压缩热力系统,其状态参数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ρ为密度 ) 。

(a)F=F(ρ,v,T) ( b ) F=F(ρ,v,P) ( c ) F=F(ρ,P,T)3.用压力表测量容器内氧气的压力,压力表读数为 25bar 。

已知当地大气压力为 1bar ,则氧气的真实压力为() bar 。

(a) 26 ( b ) 25 ( c ) 244.在 p - v 图上,经过同一状态点的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线斜率的绝对值比绝热过程线斜率的绝对值()(a) 大( b )小( c )相等( d )可能大,也可能小5.理想气体 1kg 经历一不可逆过程,对外做功 20kJ 放热 20kJ ,则气体温度变化为()。

(a) 提高( b )下降( c )不变6.同一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分别经定温压缩、绝热压缩和多变压缩( 1<n<k )到达同一终压,耗功最小的是()压缩过程(a) 定温压缩( b )绝热压缩( c )多变压缩( 1<n<k )7.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的技术功为()(a) h 1 -h 2 ( b ) 0 ( c )( d ) v(p 1 =p 2 )8.理想气体绝热流经节流阀,节流后稳定截面处的焓值()(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无法确定二、判断正误(划“√”或“×”号)(本大题 16 分,每小题 2 分)1.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2.在热力循环中,如果工质不向冷源放热,则该循环的热效率可以达到 100% ()。

3.沸腾状态的水总是烫手的。

( )4.蒸汽抽汽回热循环每级抽汽量越大,循环热效率越大。

( )5.绝热过程一定是定熵过程。

热工基础复习提纲

热工基础复习提纲

第一章小结1、平衡状态2、状态参数及其性质(掌握压力表与真空度测量的使压力的差值)3、准平衡过程4、可逆过程5、热力过程6、功和热量(过程参数)7、热力循环(重点掌握正向循环的热效率计算)重点:例题1-3,图1-13,公式1-17第二章小结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就是能量守恒。

表明当热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转换时,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储存能系统储存的能量称为储存能,包括内部储存能和外部储存能。

(1)内部储存能——热力学能(2)外部储存能(3)系统的总储存能(简称总能)系统的总储存能为热力学能、宏观动能和重力位能的总和。

3、转移能——功量和热量功量和热量是系统与外界交换的能量,其大小与系统的状态无关,而是与传递能量时所经历的具体过程有关。

所以功量和热量不是状态参数,而是与过程特征有关的过程量,称为转移能或迁移能。

4、闭口系能量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静止的)闭口系时的能量关系式即为闭口系能量方程。

其表达式有以下几种形式,它们的使用条件不同:=∆+Q U W(适用条件:任意工质、任意过程)5、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热力过程只能朝着能量品质不变(可逆过程)或能量品质降低的方向进行。

一切自发过程的能量品质总是降低的,因此可以自发进行,而自发过程的逆过程是能量品质升高的过程,不能自发进行,必须有一个能量品质降低的过程作为补偿条件才能进行,总效果是能量品质不变或降低。

6、卡诺循环、卡诺定理及其意义卡诺循环是为方便热力循环分析而提出的一种循环,实际上无法实现,但是利用卡诺循环分析得到的提高循环经济性的方法却具有普遍实用意义。

卡诺定理提供了两个热源间循环经济性的最高界限,给一切循环确定了一个判断其热、功转换完善程度的基础,因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而且利用卡诺定理可判断循环是否可以进行以及是否可逆。

掌握卡诺循环的热效率计算公式:211C T T η=-1:C η<η,则此热机不能实现2:C η>η则此热机可以实现5、孤立系统的熵增原理(重点理解)重点:例题2-1,图2-11,公式2-28,例题2-4,习题2-2。

热工基础总复习.doc

热工基础总复习.doc

总复习题型:填空2x9=18分,选择2x12=24分, 简答6x3=18分,计算10x4=40分。

请考试时准备铅笔、橡皮、直尺!第一章基本概念1.热力系统的类型、边界的概念;2.可逆过程与准平衡过程;3.可逆过程功量的计算;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及其简单应用;2.技术功、膨胀功、轴功之间的关系;第三章理想气体性质与热力过程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2.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焙;3.理想混合气体:成分、分压力计算;4.定爛过程:初、终态参数间的关系;5.多变过程:多变指数、膨胀功与技术功的关系;6.多变过程分析:在"V图和T-s图上表示某膨胀或压缩过程,并分析该过程q、w、Wt和△"的正负。

1.气缸中装有0.3n?氧气,初态为n=45°C> pi=1.032bar,先在定压条件下对氧气加热,然后再定容冷却到初温45°Co已知氧气的最终压力为0.588bar,气体常数为259.8J/(kg ・K),比定压热容为0.91kJ/(kg-K),试分别求两个过程中加入的热量、热力学能和焙的变化及所作的功。

2.如图所示,气缸壁和活塞均由绝热材料制成,活塞可在气缸中无摩擦地自由移动。

初始时活塞位于气缸中间,4、B两侧各有lkg空气,压力均为0.45MPa, 温度均为900Ko现利用冷却盘管对A侧进行冷却,使4侧压力逐渐降低,求当压力降低到0.3MPa时两侧的体积、冷却水从系统带走的热量。

Q- A B已知空气气体常数为287J/(kg・K), el.4,c v=0.717kJ/(kg-K)o3.空气由°i=2bar, Vi=2m3, g40°C,压缩到/92=10bar, V2=0.5m3,空气的比热容为c v=0.7174kJ/(kg-K),气体常数Rg=287J/(kg・K),求过程的多变指数、压缩功、交换的热量以及爛的变化。

热工基础复习资料

热工基础复习资料

《热工基础》题库一、判断题(每题1 分,共96分):1、表压力与真空度都不能作为状态参数。

(√)2、热力学中,压力、温度与比容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3、容器中气体的压力不变,则压力表的读数也绝对不会改变。

(×)4、可逆过程必定就是准静态过程,而准静态过程并不一定就是可逆过程。

(√)5、只有可逆过程p-v 图上过程线下的面积表示该过程与外界交换的容积功。

(√)6、若工质吸热,其热力学能一定增加。

(×)7、工质膨胀时必须对工质加热。

(×)8、系统经历一个可逆定温过程,由于温度没有变化,故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

(×)9、对可逆与不可逆绝热过程,都有w =-△u 与w t =-△h,说明可逆与不可逆绝热过程的功量相等。

(×)10、不管过程就是否可逆,开口绝热稳流系统的技术功总就是等于初、终态的焓差。

(√)11、没有容积变化的系统一定与外界没有功量交换。

(×)12、理想气体的比热容一定就是常数。

(×)13、气体常数与气体的种类及所处的状态无关。

(×)14、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熵都就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15、功量可以转换为热量,但热量不可以转换为功量。

(×)16、机械能可以全部转换为热能,而热能绝不可能全部转换为机械能。

(√)17、热效率较高的发动机,循环净功也一定较大。

(×)18、在相同的初终态之间进行可逆与不可逆过程,则不可逆过程中工质熵的变化大于可逆过程中工质熵的变化。

(×)19、工质完成一个不可逆循环后,其熵的变化大于零。

(×)20、熵减小的过程就是不可能实现的。

(×)21、系统熵增大的过程必为吸热过程。

(×)22、理想气体多变过程的技术功就是膨胀功的n 倍。

(√)23、理想气体在定熵膨胀过程中,其技术功为膨胀功的κ 倍。

(√)24、绝热过程熵变为零。

热工基础期末复习

热工基础期末复习

dh du d u pv du d u RgT du c p cV Rg d T dT dT
cp cV Rg
迈耶公式
12
三、 理想气体热力学能和焓 仅是温度的函数 1、 因理想气体分子间无作用力
u uk u T
du cV dT
2、
h h T
h u pv u RgT
dh cp dT
3、利用气体热力性质表计算热量
q u w
q h wt
13
四、理想气体的熵是状态参数
s ds
1
2定Βιβλιοθήκη 热T2 v2 cV ln Rg ln T1 v1 T p c p ln 2 Rg ln 2 T1 p1
Cm混 xiCmi
2.热力学能
3.焓
U混 Ui
u混
U mi ui ( wi ui ) m m
H混 Hi Ui pV i Ui V pi U pV H混
H 混 H i mi hi h混 ( wi hi ) m m m
TH s23
TH
21
注意事项: 1) 2)
c f TH , TL TH , TL
TL 0, TH c 1

wnet q1 循环净功小于吸热量,必有放热q2。
c TL c 1 TH
3) 若TL TH ,c 0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4)实际循环不可能实现卡诺循环,原因: a)一切过程不可逆; b)气体实施等温吸热、等温放热困难; c)气体卡诺循环wnet太小,若考虑摩擦,输出净功极微。 5)卡诺循环指明了一切热机提高热效率的方向。

热工基础复习资料

热工基础复习资料

热工基础复习资料对于学习热力学的学生来说,热工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热工基础是热力学、传热学和流体力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基础。

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我们掌握热学基本概念、热学方程、热力学循环以及热力学系统等基本知识。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复习这门课程,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我们需要复习热学基本概念。

热学基本概念包括热力学量、状态方程、热力学性质等,这些是热力学分析的基础。

通过学习这些概念,我们可以了解热力学中所涉及的物理量和表达式,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热力学的其他知识点,如热平衡、热传导和热传递等。

其次,我们需要复习热学方程。

热学方程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等。

其中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它表明热能可以被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而不会减少。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力学循环的基础,它描述了能量在热机中的转化和传输。

热力学第三定律与热力学系统的熵有关,它帮助我们理解系统能量趋向熵增的规律。

复习这些方程可以加深我们对热力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我们还需要复习热力学循环。

热力学循环是热力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如汽轮机、内燃机、制冷机等等。

掌握热力学循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热力学中的第二定律,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

最后,我们还需要复习热力学系统。

热力学系统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内部组分和能量的交换受到控制的物质系统。

对热力学系统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对物质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化、物质内能等概念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实际问题的本质,为我们在工程中的设计提供帮助。

小结起来,复习热工基础需要我们掌握热学基本概念、热学方程、热力学循环以及热力学系统等基础知识。

这些基础知识是后续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等学科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复习。

希望能在复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补上,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设有一窑墙,用粘土砖和红砖两种材料砌成,厚度均为230mm ,窑墙内表面温度为1200℃,外表面温度为100℃。

试求每平方米窑墙的热损伤。

已知粘土砖的导热系数为 λ1=0.835+0.00058tW/(m.℃),红砖的导热系数为λ2=0.467+0.00051tW (m.℃)。

红砖的允许使用温度为700℃以下,那么在此条件下能否使用?解:先假设交界面处温度为600℃,则粘土砖与红砖的导热系数分别为: λ1=0.835+0.00058*26001200+=1.357 λ2=0.465+0.00051*2100600+=0.642{W/(m.℃)}用q= △t/Rt(W/m 2) 计算热流为:q=642.023.0357.123.01001200+-=2084(W/m 2)由于交界面处温度是假设的,不一定正确,必须校验,因为: t 1-t 2 =q 11λδ 所以t 2=t 1-q11λδ=1200-2084*28.123.0=826(℃) 求出的温度与假设的温度不符合,表示假设的温度不正确,重新假设交界面温度为830℃,则 λ1=0.835+0.00058*28261200+=1.42 λ2=0.465+0.00051*2100826+=0.703{W/(m.℃)}q =703.023.042.123.01001200+-=2249(W/m 2)再校验交界面温度:t 2 =1200-2249*42.123.0=835(℃)求出的温度与假设温度基本相符,表示第二次计算是正确的。

由此可得出:1.通过此窑墙的热流量为2249W/m 2.红砖在此条件下使用不适宜。

2.设某窑炉的耐火砖壁厚0.5m ,内壁面温度为1000℃,外壁面温度为0℃,耐火砖的导热系数λ=1.16*(0.1+0.001t )W(m.℃)试求通过炉壁的热流q 解:先计算炉壁的平均温度t av =2t t 21+=21000+=500(℃)根据平均温度t av 值代入q=δλav△t 得q=δλav △t=5.074.1*1000=3480(W/m 2) 3.两无限大平行平面,其表面温度分别为20℃及600℃,黑度均为0.8.试求这两块平行平面的1本身辐射,2投射辐射3.有效辐射4.净辐射热量 解:两无限大平行平面12ϕ=21ϕ=1 F1=F2 t 1=20℃ t 2=600℃ 1ε=2ε=0.8(1)1板的本身辐射E 1=1εE 0=1ε.C 0(1001T )4=0.8*5.669(10020273+)4=334.2W/m 2 2板的本身辐射E 2=2εE 0=2ε.C 0(1002T )4=0.8*5.669(100873)4=26342.3W/m 2(2+3)因为11ϕ=22ϕ=0 平面1辐射出总能量全面投射在2上 所以J 1=G 2 J 2=G 1 A ~ε R=1-ε~0.2J 1=εE 1,0+RG 1 J 2=εE 2,0+RG 2 J 1=εE 1,0+RJ 2 J 2=εE 2,0+RJ 1 J 1=εE 1,0+R(εE 2,0+RJ 1 ).J 1=22011RR -E +E ,,εεG 2=J 1=22.013.26342*2.02.334-+=5836.1W/m 2G 2=J 2=εE 2,0+RJ 1=26342.3+0.2*5836.1=2750.9W/m 2(4)Enet ,1=J 1-G 1=-21673.4W/m 2 Enet ,2=J 2-G 2=21673.4W/m 24. 试求直径为0.3m ,黑度为0.8的裸气管的辐射散热损失,已知裸气管的表面温度为440℃,周围环境温度为10℃。

解:裸气管在空气中对外窑墙辐射 因为ε2=1 ϕ12=1Qnet1,2=ε1,2C 0{(1001T )4-(1002T )4}ϕ12F 1=ε1C 0{(1001T )4-(1002T)4}F 1= 0.8*5.669{(100440274+)4-(10010273+)4}*0.30*3.14=4.5352*(2584.39-64.14)*0.942=10766.9w 每米辐射换热q net1,2=LQ 2.1net =10766.9w/m 5.已知煤的收到基组成如下:组分 Car Har Oar Nar Sar Mar Aar 质量(%) 48 5 16 1.4 - 18 11.6 设1.燃烧时有机械不完全燃烧现象存在,灰渣中含 C 量为10% 2.要求还原焰烧成,干烟气分析中CO 含量为5% 计算,1.干烟气及湿烟气组成2.1Kg 煤燃烧所需空气量 3.1Kg 煤燃烧生成湿烟气量 解:基准:100Kg 煤。

落入灰渣中C 量为:11.6*1010010-=1.29Kg至烟气中C 量为:48-1.29=46.7kg127.46=3.89kmol 设其中x kmol C 生成CO ,则(3.89-x )kmol C 生成CO 2 生成烟气的组成(kmol )CO X CO 2 (3.89-X)H 2O 25+1818=3.5 O 2 -N 2 284.1+{2X +(3.89-X)+2*25-3216}*2179=17.5-1.88X总干烟气量为:x+(3.89-x )+17.5-1.88x=21.39-1.88x 题中给出干烟气中含CO 为5%即:x88.139.21x-=0.05 x=0.981.烟气组成 CO CO 2 N 2 H 2O 烟气量 0.982.91 15.663.5 干烟气(%)5.0 14.9 80.1 湿烟气(%)4.2 12.6 68.0 15.22.空气量:{2x +(3.89-x )+2*25-3216}*21100*1004.22=4.43(Nm 3/Kg) 3.湿烟气量:(0.98+2.91+15.66+3.5)*1004.22=5.16(Nm 3/Kg)6.已知煤的收到基组成如下:组分 Car Har Oar Nar Sar Aar Mar 质量(%) 72.0 4.4 8.0 1.4 0.3 4.9 9.0当α=1.2时,计算1KG 煤燃烧时所需要空气量,烟气量,及烟气组成。

解 基准:100KG 煤。

列表计算如下: 1KG 煤燃烧所需要理论空气量V 0a : V a 0=21100*10086.6*22.4=7.32(Nm3/kg) 实际空气量V a :Va=αV 0a =1.2*7.32=8.78(Nm3/kg) 理论烟气量V 0: V 0=10056.34*22.4=7.74(Nm3/kg) 实际烟气量V : V=1008.41*22.4=9.2(Nm3/kg ) 7.某倒焰窑所用煤的收到基组成为:组分 Car Har Oar Nar S ar M ar Aar 质量(%)72 6 4.8 1.4 0.3 3.6 11.9 高温阶段在窑底处测定其干烟气组成为: 组分 CO 2 O 2 N 2体积(%)13.6 5.0 81.4灰渣分析:含c 为17%,灰分为83%。

高温阶段小时烧煤量为400Kg ,计算该阶段每小时烟气生成量(Nm 3)及空气需要量(Nm 3)解:(1)烟气量(Nm 3/h )根据c 平衡:煤中c=烟气量+灰渣中C 基准:100kg 煤 煤中c 量:72Kg 灰渣中C 量为:11.9*8317=2.44(kg ) 设100kg 煤生成干烟气量为xNm 3,则:72=1006.13x*4.2212+2.44 x=954Nm 3/100kg 煤生成的水蒸气=(26+186.3)*22.4=71.7(Nm 3/100kg 煤) 湿烟气量=954+71.7=1026(Nm 3/100kg 煤) 小时湿烟气生成量为:100400*1026=4104(Nm 3/h ) (2)空气量(Nm 3/h )根据N 2平衡:空气中N 2+燃料中N 2=烟气中N 2基准:100kg 煤 煤中N 2量为:284.1*22.4=1.12(Nm 3) 设100kg 煤需空气量为yNm 3,则空气中N 2量为=10079y (Nm 3)烟气中N 2量为=1004.81x=0.814*954=776.6(Nm 3)根据N 2平衡:1.12+0.79y=776.6 y=982(Nm 3/100kg 煤)从上面看出燃料中N 2量为空气中N 2量比较,很小,可以忽略,若忽略煤中N 2量,则0.79y=776.6Y=79.06.776=983(Nm 3/100kg 煤) 误差=982982983 *100%=0.1% 高温保温阶段小时空气需要量为:100400*982=3928(Nm 3/h )8.如图,热空气在垂直等径的管道中流动,管内平均温度为546℃,管外空气温度为0℃,求:(1) 热空气自上而下流动在截面2-2处的静压,并绘出1-1与2-2截面间的压头转变图,已知1-1与2-2截面的摩擦阻力为4pa,截面1-1处的静压为-40pa.(2)热空气由下而上流动时在截面1-1处的静压,并绘出1-1与2-2截面间压头转变图,已知2-2与1-1截面间的摩擦阻力为2pa,截面2-2处的静压为-100pa.解(1)在1-1和2-2截面建立两流体伯努利方程,以1-1为基准面Hg1+hs1+hk1=hg2+hs2+hk2+hl1-2因为等管径,且垂直,所以W1=w2 hk1=hk2以1-1为基准面Hg1=0Hs1=hg2+hs2+hl1-2-40=Z2(ρa-ρ2)g+hs2+4Hs2=-40-10*(1.293-0.431)*9.8-4=-128.47pa1-1与2-2压头转变图为(2)热空气自下而上流动时:在1-1和2-2之间建立两流体伯努利方程以1-1为基准面所以hg1=0因为垂直等管径所以hk1=hk2Hg2+hs2=hs1+hl1-2Z2(ρa-ρ2)g-100=hs1+2Hs1=-17.53pa1-1与2-2截面压头转变图9.气体通过小孔的流出:在1-1与2-2截面建立两流体伯努利方程以小孔轴向0-0为基准面小孔截面为F 气流最小截面为F2h g1+h s1+h k1=h g2+h s2+h k2+∑h l∵1-1截面F1﹥﹥2-2截面F2∴W1﹤﹤W2 W1=0∴h k1=0∵Z1=Z2 ρ1=ρ2∴h g1=h g2∵P2=Pa ∴h s2 =0∴伯努利方程可简化成h s1=h k2+∑h lP1-Pa=W2=∵φ=∴W2=φ u=φ通过小孔F截面流出的气体体积流量V为V=F2W2=F2φ=φ=uF气体通过小孔的吸入:在1-1与2-2截面建立两流体伯努利方程以小孔轴向0-0为基准面小孔截面为F 气流最小截面为F1h g2+h s2+h k2=h g1+h s1+h k1+∑h l∵2-2截面F2﹥﹥1-1截面F1∴W2﹤﹤W1 W2=0∴h k2=0∵Z1=Z2 ρ1=ρ2∴h g1=h g2∵P2=Pa ∴h s2 =0∴伯努利方程可简化成h s1+h k1+∑h l=0P1-Pa+=0W1=∵φ=∴W1=φ U=φ通过小孔F截面流出的气体体积流量V为V=F1W1=F1φ=φ=u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