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0257.1-2007 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图式

合集下载

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经济开发区东西片区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1 概述1.1 任务来源为满足经济开发区建设和**的需要,受投资经营有限公司的委托,对经济开发区东、西片区进行1:500航空摄影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

本项目工期紧迫,而航摄工作受天气影响无法照常进行,不能保证1:500航空摄影数字地形图的制作工期,为此成图方法改为全野外数字采集成图。

1.2 测区范围测区位于。

测区包括经济开发区东、西两个片区,以**红线为界,呈现不规则形状,约18.5 km2(以最终成图面积为准)。

2 测区概况**镇地处区的北面,距离区约10km,沿万红路向北可直达**镇。

测区主要居民点包括***。

测区道路较发达,交通尚属方便。

测区周边地形为高山,中间形成洼地,主要种植龙眼、蔬菜及水稻。

3 已有资料3.1 控制点成果测区周边有***控制、***水准点,高程属1985国家高程,可作为平面和高程之起算。

3.2 地形图资料本测区有1:1万地形图可以作为工作用图。

4 基本技术要求4.1作业依据(1) GB/T 20257.1-200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以下简称《图式》(2) CJJ 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3) CJJ 8-99《城市测量规范》,以下简称《规范》(4) GB 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5) GB 21139-2007《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6) GB/T 13923-200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7) CH/T 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8) CH/T 1001-2005《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9) 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11) 本《技术设计书》4.2数学基础及等高距(1)平面坐标系:控制点提供1980西安坐标系和**市城市坐标系,成图基准采用**市城市坐标系。

1980西安坐标系:**市城市坐标系:(2)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测绘行业标准

测绘行业标准

附件: 2005—2008 年公布的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国标、行标和省标)测绘国家标准1∶5001∶1 000 1∶2规定了 1∶500、1∶1 000、1∶2 000 地形图航空拍照的技术要GB/T 6962 —2005000 地形图航空拍照规范 求、成就质量的检查方法及航摄器械和航摄成就的保存要求。

1∶500 1 ∶1 0001∶2规定了采纳外业数字测图的方法测绘1∶500、1∶1 000 、1∶2 000 数字地形图的技术规程和精度要GB/T 14912— 20050 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求。

公然版地图质量评定标准GB/T 19996— 2005本标准规定了公然版地图质量评定的基本要求、方法、差错分类和质量分级评定标准。

国家一、二等水平丈量规范GB 12897— 2006规定了在全国成立一、二等水平网的布设原则、施测方法和精度指标。

基础地理信息因素分类与 GB/T 13923— 2006规定了基础地理信息因素分类与代码,用以表记数字形式代码的基础地理信息因素种类。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国家重力控制点(网)的布设原则、施国家重力控制丈量规范GB/T 20256— 2006测方法、丈量精度、数据办理、质量管理、成就资料上交等内容。

国 家 基 本 比 例 尺 地 图 图规定了 1:5 00 1:10 00 1:20 00地形图上表示的各样地式第 1部分: 1:5 00GB/T 20257.1 ―2007物、地貌因素的符号和注记的等级、规格和颜色标准、图幅整 1:10 00 1:20 00 地形图图饰规格,以及使用这些符号的原则、要乞降基本方法。

式国 家 基 本 比 例 尺 地 图 图 规定了 1:5 000 、1:10 000 地形图上表示的各样地物、地式第 2 部分: 1:5 000GB/T 20257.2―2006 貌因素的符号和注记的等级、 规格和颜色标准、 图幅整饰规格,1:10 000 地形图图式以及使用这些符号的原则、要乞降基本方法。

东莞市地下综合管线普查测技术规程

东莞市地下综合管线普查测技术规程

前言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CJJ7-2007、《城市测量规范》CJJ 8-2011、《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作为本标准的基础标准,沿用了相关的概念,少量进行了改变。

对需要描述更详细的概念,参照其他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部分为标准的附录,属本标准的组成部分。

本标准由东莞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明辉、沈奇祥、黎海波、欧阳松南、叶健文、朱岩彬、敖平平。

目录1 总则 (5)1.1 一般规定 (5)1.2 精度要求 (6)1.3 工作内容及基本程序 (6)2 地下管线探查 (8)2.1 一般规定 (8)2.2 探查前的技术准备 (8)2.3 实地调查 (11)2.4 地下管线探查 (14)2.5 探查工作质量检验及精度评定 (16)3 地下管线测量 (18)3.1 一般规定 (18)3.2 控制测量 (18)3.3 地下管线测量 (19)3.4 地下管线竣工测量 (20)3.5 地下管线数字测绘 (20)3.6 测量成果的质量检查 (22)4 地下管线图的编绘 (23)4.1 一般规定 (23)4.2 综合地下管线图的编绘 (24)4.3 专业地下管线图的编绘 (24)4.4 地下管线成果表的编制 (25)4.5 地下管线图编绘检查 (25)5 工程监理 (26)5.1 一般规定 (26)5.2 探查监理 (27)5.3 测绘监理 (30)5.4 数据监理 (31)6 地下管线成果资料的验收 (33)6.1 一般规定 (33)6.2 验收 (33)6.3 成果提交 (34)7 地下管线数据库的建立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35)7.1 一般规定 (35)7.2 地下管线信息的分类与编码 (36)7.3 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36)7.4 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与数据库 (37)7.5 数据管理 (39)8 地下管线动态管理 (41)8.1 一般规定 (41)8.2 新建地下管线竣工测量 (41)8.3 新建地下管线的数据更新 (42)9 附则 (42)附录 (43)附录A 地下管线普查安全保护规定 (43)附录B 地下管线图例 (44)附录C 地下管线的代号和颜色 (46)附录D 地下管线图注记标准 (47)附录E 地下管线探查记录表 (48)附录F 地下管线点成果表 (49)附录G 地下管线开挖检查表 (50)附录H 地下管线探查质量检查表 (51)附录I 巡视检查记录表 (52)附录J 整改通知单 (53)附录K 资料审查记录表 (54)附录L 明显管线点调查监理检查记录表 (55)附录M 隐蔽管线点探查监理检查记录表 (56)附录N 隐蔽管线点监理开挖验证记录表 (57)附录O 监理验收单 (58)附录P 控制测量监理观测检查记录表 (60)附录Q 管线点(地物点)测量监理检查记录表 (61)1 总则1.1 一般规定1.1.1 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地形测绘实施方案

地形测绘实施方案

四岔镇区地形图测量项目实施方案安徽天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二零一一年五月一、项目的简介1.1、工作目的:通过这次测量为今后将权属信息和地籍、地形图数据进入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中,建立规范、科学、完整、现势的四岔镇地籍调查数据库。

1.2项目规范要求(1)《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以下简称《规程》td1001-93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 (3)《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tb/t 14912-1994 (4)《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 (5)《地形测绘规范》(ch 5002-1994)(6)《城市测量规范》(1999,cjj8-99)1.3项目基本程序1)、准备阶段 2)、控制测量 3)、地形测量二、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2.2、主要人员岗位安排及职责 2.2.1、岗位安排(1)工程总负责人:王亮亮(2)项目经理:(3)质量管理负责人:孟凡华(4)进度控制人:苏杭州(5)技术负责人:高军2.2.2、岗位职责a、四岔镇项目项目经理职责(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并做好宣传工作。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测绘管理规定和技术规定,并检查执行情况。

(3)负责对测绘设计报告中测量部分的审查工作。

(4)及时对各类工程测量成果的检查验收工作。

(5)负责施工现场的技术监督和检查指导。

(6)负责测绘行业管理的联系、接洽和报告工作。

(7)负责组织落实新技术、新方法的交流与推广工作。

(8)及时向上级汇报有关测绘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有关总结报告。

(9)负责测绘成果的归档、汇交、保存和保密工作。

c、测量技术负责人职责(1)全面负责iso9001质量体系的贯彻执行情况。

(2)全面负责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

(3)负责工程项目的技术设计书的编制与技术交底工作。

(4)负责对有关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保证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能满足生产需要。

测量常用规范

测量常用规范

测量常用规范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测量常用规范序号名称代号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3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4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CH1016-20085地籍测绘规范CH5002-19946地籍图图式CH5003-1994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8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1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2-20061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3部分: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3-2006 12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1001-200513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1004-200514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1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16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199417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1008-200718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3989-201219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20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17941-200821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GB/T17796-200922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23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基本技术规定GB/T23709-2009_ 24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14912-2005 25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17160-200826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27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18341-200128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73-201029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199530房产测量规范第1单元房产测量规定GB/T17986.1—2000 31房产测量规范第2单元房产图图式GB/T17986.2—2000。

福建省村庄规划编制1:1000地形图测量技术规定

福建省村庄规划编制1:1000地形图测量技术规定

福建省村庄规划编制1:1000地形图测量技术规定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局2011年8月1概述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福建省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加快我省村庄规划编制,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由我局统一组织安排村庄地形图测绘,满足新农村建设急需的村居规划建设和城镇村庄地籍调查工作用图的需求。

在总结以前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技术规定。

2可利用的成果资料2.1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于2004年施测的全省C级GPS控制网,提供高精度的1980西安坐标系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成果,可作为本项目平面控制点的起算数据。

在测区附近的其它高等级GPS控制点和FJCORS系统也可以使用。

2.2 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于2004年完成的全省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可以作为本项目高程控制起算使用。

在测区附近的其它等级水准点也可以使用。

2.3 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现有的1:1万、1:5万地形图可以作为本项目作业计划、图幅分幅等使用。

3 引用标准与作业依据3.1GB/T 20257.1-2007《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以下简称《图式》3.2 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3.3 CJJ 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3.4 CH/T 2009-20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3.5 CJJ 8-99《城市测量规范》,以下简称《规范》3.6 GB 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3.7 GB/T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3.8 FCB 001-2005《福建省1:500,1:1000,1:2000基本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规定》,以下简称《福建省技术规定》3.9 CH/T 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3.10 CH/T 1001-2005《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3.11 项目承担单位以县为单位编制的专业技术设计书。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方案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方案

项目名称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方案公司名称2017年6月目录1观山湖区概略 (1)1.1观山湖区地理概略 (1)1.2朱昌镇概略 (1)1.3测区简介 (1)1.4测区范围和工作量 (1)1.4.1测区范围与散布 (1)1.4.2需要达成的工作量 (2)1.4.2.1平面控制丈量 (2)1.4.2.2高程控制丈量 (2)1.4.2.3数字地形图测绘 (2)1.4.2.4段实行计划 (2)2实行技术方法 (2)2.1已有资料剖析应用 (2)2.2图幅分幅与丈量基准 (3)2.2.1图幅分幅、图幅编号及图名 (3)2.2.2丈量基准 (3)2.3丈量精度与方法 (3)2.4采纳的主要技术 (4)2.4.1GPS丈量技术 (4)2.4.2数字测绘技术 (4)3引用、依照技术标准 (4)4生产硬件、软件配置 (4)4.1生产硬件投入 (4)4.2生产软件投入 (5)5控制丈量 (5)5.1平面控制丈量 (5)5.1.1控制网布设方案 (5)5.1.2坐标系统选择 (5)5.1.3基础控制网成就供给 (5)5.1.4GPS四等网与GPS 一级网设计 (5)5.1.5GPS四等点与GPS 一级点选埋 (7)5.1.6GPS控制网测算 (7)5.1.6.1GPS控制网外企观察 (7)5.1.6.2GPS基线向量解算及检核 (8)5.1.6.3GPS网平差计算 (8)5.2高程控制丈量 (9)高程控制网设计 (9)5.2.1高程基准 (9)5.2.2四等水平观察 (9)5.2.2.1四等水平丈量的基本技术要乞降观察技术要求 (9)5.2.2.2四等水平丈量外企观察 (9)5.2.3水平网平差计算 (9)5.3图根控制丈量 (9)5.3.1图根控制点埋设 (9)5.3.2图根控制点埋设 (10)5.3.3图根控制点编号 (10)5.3.4图根控制网观察 (10)5. 3. 5图根控制高程丈量 (10)5. 3. 6图根控制网平差计算 (11)6数字地形图丈量 (10)6.1测绘基本要求 (10)6.2数字地形图图面表示 (10)6.3建筑物结构、性质、层次表示 (12)6.4交通表示 (13)6.5水系表示 (13)6.6地貌表示 (13)6.7等高距与高程注记点精度要求 (123)6.8地形图分层与分色要求 (13)7.质量报称与安全举措 (14)7.1生产设备保障 (134)7.2作业技术力量保证 (14)7.3增强质量检查 (14)7.4采纳先进的数据收集方法 (14)7.5安全举措 (15)8提交成就 (15)8.1控制丈量成就 (15)8.2地形丈量数据 (16)8.3文档成就: (16)1观山湖区概略1.1观山湖地理概略观山湖区位于东经106°33,—106°41,,北纬26°33,—26°40,,地处贵阳市西北部,东临黔灵山脉,南接三桥马王庙片区,西靠清镇市,北与白云区相接。

D级控制网

D级控制网

我院顺利完成D级GPS控制网的布设更新日期:2009-2-18为满足漳州市城镇地籍调查1:500地形图数字化测图工程的需求,我院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在原有C级GPS控制网的基础上,在市区35平方公里范围内布设了由32个点组成的D级GPS控制网。

该点位采取水泥桩明标埋设和不锈钢金属灌标两种方式布设,平均点位间距约2公里。

外业观测采用GPS静态观测方法,按点边混连方式观测,共获取基线195条。

同时为满足高程精度,按四等水准要求共观测水准线路长14公里。

经过严格的检查、测算,最终成果各项指标均优于规范要求,完全满足地籍测图首级控制的需求,也为今后市区控制网改造和信息化测绘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GPS控制网及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一、项目概述本次实习的目的是了解控制测量作业的全过程,掌握GPS静态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数字测图的基本原理,熟练大比例尺1:500地形图的测绘,提高操作绘图软件的能力,从而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理论水平与外业操作能力。

二、测量依据1、GPS静态测量《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 2001-9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城市测量规范》(CJJ 8-85)2、数字测图《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17160—1997)本技术设计书三、测区概况(一)、测区范围1、GPS静态测量测区为桂林市七星区,位于风景秀丽的漓江东畔,东经109°45''-104°40'、北纬24°18''-25°41''。

南起于漓江路,北止于环城北二路,西起于小东江,东止于普陀路;2、数字测图:测区为桂林理工大学整个屏风校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利用三角测最方法或精密导线测量方法测定的国家等级的三角点和精密导线点。
设在土堆卜.的且土堆不能依比例尺表示的用符号3表示。
七1. 2测角精度为I'或10"小三角点和同等精度的其他控制点。
设在土堆上的且土堆不能依比例尺表示的用符号3表示。
4.1.3利用导线测量方法测定的控制点。
一、二、三级导线点均用此符号表示。设在土堆上的且土堆不能依比例尺表示的用符号3表示。
排碱、排水的沟渠应加注“排”字。
沟渠两边的堤岸用堤或加间岸表示。沟渠与堤、堑的配合参见附录只。
灌溉渠系的源头,抬商水道并有抽水设备的渠首用符号乂衣示。
4.2.7沟渠通过高地或山隘处经人丁开挖形成两侧坡面很陡的地段。
坡度大于70。的用陡坎符号表示。沟堑比高大于2 111的应标注比高。
4.2.8干甲地区引用地下水及雪水,并有竖井与之相通的地下喑渠。图上竖井位肾实测表示。废坎儿井加注“废”字。
2^ 4^ 2土质和梢被符号,根据其:排列的形式可分成三种情况:
整列式:按一定行列配置,如苗圃、草地、经济林等;
卜)敗列式:不按一定行列配置,如小草丘地、灌木林、石块地等;
相应式:按实地的疏密或位笠表示符号.如疏林、零星树木等。表示符号时应注意显示其分布特征。
整列式排列一般按图式表示的间隔配背符号,而积较大时,符号间隔可放大1〜3倍。在能表示清楚的原则卜‘,可采用注记的方法表示。还可将图中最多的一种不表示符号,图外加附注说明,但一幅图或一批图应统一。
用烟囱、水塔等独立地物作测量控制点时,当地物依比例尺用轮廓图形表示时,且在轮廓图形内能容纳控制点符号时,可在图形内真实位置上绘出控制点符号,不表示相应的地物符号,但需注出控
制点点名(或点号)以及地物名称,如;当地物不能依比例尺表示时,图上除表示相应的地
物符号、注出测量控制点的点名和高程外,还应注出测量控制点的类别,如丄。位于房屋」二的测垦控制点,应在房屋符号的真实位置上表示控制点符号,并注出点名。^
2.3定位符号的定位点和定位线
2;3^ 1符兮图形中打一个点的,该点为地物的实地屮心位置。
2.3.2圆形、1卜:方形、长方形等符号,定位点在其几何图形中心。
2.3.3宽底符号〈蒙古包、烟囱、水塔等)定位点在其底线中心。
2.3.4底部为直角的符号(风车、路标、独立树等)定位点在其直角的顶点。
31几种罔形组成的符号(敖包、教堂、气象站等)定位点在其下方图形的中心点或交叉点。
2.5.7符号旁的宽度、深度、比卨等数字注记,一般标注至0.1 01。
各种数卞说明,除特别说明外,凡为“大于”者含数字本身〈如大于3爪,含3⑴小于”者不含数宇本身。芥种符号等级说明中的“以丨:”和“以下”,其含意与匕述相同。
4.3.55丨8符号表示与配合的示例见附珙8。
3地形图分幅和颜色
3.1地形图分幅与编号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5500 1 : 1 000 1:2 000
地形图图式
1范围
08/7 20257的本部分规定了1 : 500、1 : 1 000,1 : 2 000地形图匕表示的各种自然和人工地物、地貌要紊的符弓和注记的等级、规格和颜色标准、图幅整饰规格,以及使用这些符号的原则、要求和基本方法。
地形图分幅与编号按附录规定执行。
3.2地形图图廓整饰图廊整饰见附录I〕。
3.3地形图颜色
1!500,1 : 1 000,1:2 000地形图视用图需要吋采用多色或单色,多色图采用青、品红、黄、黑((^“丫匕)四色,按规定色值进行分色。
4符号与注记
编号
I
符号名称
符号式样
11

1 : 500
1 : 1 000
1 : 2 000
1叮9期口…”
夕匕囚匕10
次1
测量控制点
1 1. 1
三角点
土堆上的张濟岭、坑土岗
点名
156.718、
203^ 623^高程5^ 0比高
^「卜张湾岭^156.718
〜203.623
..1 0在.
3.5
1 6
匕100
4^ 1.2
小三角点
^土堆上的
摩人岭、张庄一
点名
294.91,156.71―
2^ 1.2半依比例尺符号:地物依比例尺缩小后,其氏度能依比例尺而宽度不能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符号。在本部分中符号旁只标注宽度尺寸值。
2.1.3不依比例尺符号:地物依比例尺缩小后,其长度和宽度不能依比例尺表示。在本部分中符号旁标注符号长、宽尺、】俏。
2.2符号的尺寸
2^ 2^ 1符号旁以数字标注的尺寸值,均以毫米(爪爪)为单位。
4.2.9修筑在地面下、相隔一定距离有出水口的水道。图上出水口位置实测表示。
4.2^ 10跨越山谷、道路或沟渠时的桥梁式输水设施,如水槽或水管。有专有名称的加注名称,废弃的输水渡槽加注“废”字。
4.2.11修建在山体中或地下的过水渠道设施。
4.3.7712渠道与铁路、公路、河流等平面交叉时,在路下或水下设贤的虹吸式过水通道。进、出水口按实际情况表示。
2.5.2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分以厂表现形式:
地物轮廓依比例尺及示,在其轮廊内加面色,如河流、湖泊等;或在其轮廊内适中位贳配2不依比例尺符号和说明注记(或说明注记简注)作为说明,如水井、收费站等。说明注记简注见附录八。
而状分布的同一性质地物.在其范围内按整列式、散列式或相应式配置说明性符号和注纪,如果界线明显的用地类界表示其范田〈如经济林地等〉,界线不明显的不表示界线(如疏林地、盐醎地等\
2。^ 275246
3 2 5 0⑴
175.64
^ 0
尺100
4.1.5
不埋石图根点
19点号84.47高稈
20 084.47
尺100
4,1.6
水准点
II―等级
京石5点名点号
32.805—离程
^ II京石5
23公
32.805
1000
4^ 1.7
卫星定位等级点
^等级14―点妙495.263^商程
八81430公495.263
2.5.5实地I:有些建筑物、构筑物,图式屮未规定符号,又不便0:!类表禾者,可表示该物体的轮廓图形或范田,并加注说明。地物轮廓图形线用15111^实线表示,地物分布范闱线、地类界线用地类界符号表不。
1.5^ 6本图式中土质和植被符号栏中,以点线框者,指示应以地类界符5衣示实地范围线:以实线框者,指示小'表示范围线,只在范田内配货符号。
4.2水系
江、河、湖、海、井、泉、水库、池塘、沟渠等自然和人工水体及连通体系的总称。
斗.2^ 1地面卜.的终年有水的0然河流。
岸线是水而与陆地的交界线,又称水涯线。河流、湖泊和水库的岸线,航测成图一般按摄影时的水位测定;实地测图一般按测图时的水位测定,并加注航摄日期及测图0期。若摄影或测图时间为枯水或洪水期,所测定的水位与常水位(常年中大部分时间的平稳水位)相差很大时,应以常水位岸线测定。
当水涯线与陡坎线在图上投影距离小于1 01爪时以陡坎符号表示。
高水位岸线系常年雨手:的尚水面与陆地的交界线,乂称高水界。视用图笛要表示。
尚水界与水涯线之间有岸滩的,用相应的岸滩符号表示。
河流宽度在图上小于5的用线粗为1丨丨咖〜1 5爪01的甲.线渐变表示。
4.2.2河流流经地下的河段,以及水流在地面上的出人口。
4.2^ 5降水或融雪后短暂时间内有水的河床或河流改道后遗留的河道。
干河床用虚线表示;宽度在图上大于3的河床内应灰示相应的土质符号,大于501111时应农示等高线。
4.2.6人丄修建的供灌溉、引水、排水、航运的水道。
运河、沟渠应根据实地上边沿间的距离确定图上的表示。图上宽度大于0.5爪爪用双线表示,小于0.5奶爪用单线表示。运河及十渠应注出名称注记。每条沟渠应加注流向符号。南水北调水利工程用运河符号表示并加注相应的名称注〖己或加注“南水北调工程”注记。
4’1: 4埋石的或天然岩石上凿有标志的、精度低于小三角点的图根点:
设在土堆上的且七堆不能依比例尺表示的用符号3表示。
4.3.11不埋石的图根点根据用图需要表示。
尖1.6利用水准测虽方法测定的国家等级的高程控制点。
4.1.7利用卫星定位技术测定的国家等级控制点,包括八〜2级。
1 1.8利用天文观测的方法迕接测定其地理坐标和方位角的控制点。测有大地坐标的天文点用三角点符圩表示。
2.2.2符号旁只汴一个尺寸值的,表示圆或外接岡的直径、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的边长;两个尺寸值并列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符号主要部分的高度,第二个数字表示符号主要部分的宽度:线状符号一端的数字,单线是指其祖度,两平行线是指含线划粗的宽度〔街进是指其空0部分的宽度符号上需耍特别标注的尺寸值,则用点线引示。
2.2.3符号线划的粗细、线段的长短和交叉线段的夹角等,没冇标明的均以本图式的符号为准。一般情况下,线划粗为0.15爪01,点的直径为0.3爪⑴,符号非主要部分的线划长为0.5 0仰,非垂直交叉线段的夹角为45。或60。。
尺100
1 1测量控制点
图上各测最控制点符号的几何中心,表示地面上测簠控制点标志的中心位置;符号旁的高程注记,表示实地标志顶面或木桩顶面的高程。
标志完整的测量控制点,图上除表示控制点符号外,还应注出控制点的点名(或点号)和高程。点名和高程以分数形式表示,分子为点名〈或点号〉,分母为高程。点名和高程一般注在符号右方(有比高时,比高注在符号的左方\水准点和经水准联测的三角点、小三角点,其高择一般注至0.001爪,用三角卨程测定的高程一般注至0.01 III。
2.3.6下方没有底线的符号(窑、亭、山洞等)定位点在其下方两端点连线的中心点。
2.3.7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其他符号(桥梁、水闸、拦水坝、岩溶漏斗等〉定位点在其符号的中心点。
2.3.8线状符号(道路、河流等)定位线在其符号的中轴线;依比例尺衣示时,在两侧线的中轴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