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alk独家整理:那些来源于英语音译的上海话

合集下载

上海话 外来语

上海话 外来语

上海话中的外来词一、上海话中外来词的类型1.形式类型外来词的形式类型可分为音译、音译加附注、半音译半意译、音译兼意译、直接从日文中吸收过来的外来词。

(1)音译音译词指的是只记录外来词的语音,不关注意义的词。

在语料中共有63例。

其中音译自英语的58例:马赛克、卡布奇诺、曲奇、克力架、秀、吧、宕、舍宾、波西米亚、差头、派对、粉丝、派克、派、开司米、扑落、法兰盘、凡尔、赛璐珞、沙蟹、哈、拉斯卡、回丝、梢、水门汀、泡立水、愷士林、克罗米、腊克、引擎、梳打、切司、(番茄)沙司、(番茄)配司、土司、披耶挪、梵哑铃、萨克斯风、道勃儿、脱趣、奥斯开、史到婆、厄隑五、隑路、罗松(汤/帽)、派力司、沙发、席梦思、司的克、史答脱、水汀、司必灵、米达尺、派司、摩登、打、肮三、麦克风。

源自日语的4例:马杀鸡、卡哇伊、欧巴桑、欧吉桑。

英语和日语合译1例:卡拉ok。

(2)音译加附注音译加附注指的是整个词音译之后,再加上一个语素表示义类。

在语料中共3例:雅皮士:“雅皮”源自英语yuppie,添加“士”表示青年人。

“雅皮士”指的是以追求享受为目的的高收入年轻阶层。

老克拉:“克拉”源自英语carat,是宝石的重量单位。

喻指那些从国外归来见过世面的、有西方文化知识背景的“老白领”。

添加“老”表示年长者。

士林布:“士林”自德语Indanthrene翻译而来。

“布”表示义类。

“士林布”指的是旧时一种机器织的、用阴丹士林蓝染的布。

(3)半音译半意译半音译半意译指的是对外来词采用部分音译,部分意译的方法。

在语料中共3例:摩托车:源自英语motorcycle,将motor音译为“摩托”,将cycle意译为“车”。

冰淇淋:源自英语ice-cream,将ice意译为“冰”,将cream音译为“淇淋”。

当机:源自英语servicedown,意思是服务器关闭,后泛指电脑死机。

将down音译为“当”,将service意义引申为“机”。

(4)音译兼意译音译兼意译指的是对整词音译的情况下,采用能表达意义的词,达到音译双关的效果。

上海话里一些俚语的由来

上海话里一些俚语的由来

上海话里一些俚语的由来今天终于在网上找到这些词的由来,原来都是从英语跑过来的,呵呵,有趣。

来三:行,可以瘪三:小乞丐,也可以指没出息肮三:层次很低;不好办拉三:作风不太好的小姑娘阿三:通常组成词组“红头阿三”,指印度人不知道大家在使用这些词语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用这样的词语来表达这些意思呢?会不会是有来源的?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来三:《汉英吴方言词典》中注释为:capable清朝,王有光的《吴下谚联》中曾提到“来三”与考试作弊有关。

当时科举考试卖文凭之风盛行,一个秀才可卖白银300两。

每个参加考试的人都被各自安排进一间单独的考房里,然后要在里面待上三天,直到考试结束以后才能出来。

每一排的考房都是有编号的。

其中一般“来”字第三间考房都是用来作弊的,被安排进这间房间的人都是买文凭的,换言之一定会考中。

后来就把考试成功的人称为“来三”,反之称为“不来三”。

现在也作“来事”,“不来事”。

瘪三: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中有这样一段话“党八股的第四条罪状:言之无味,象个瘪三,上海人叫小瘪三的角色,也象我们的党八股,干瘪的很。

”选集中对“瘪三”一词注释为“城市中没有正当职业的以乞讨和偷窃为生的无业游民”。

“瘪三”一词后来被收入了普通话中,但实际上选集中的这一注释是不确切的。

“瘪三”实际来源于pennilness(身无分文的),初音译为“毕的生司”或“瘪的生司”。

后来读快了逐渐简化为“瘪三”。

故它的本义在吴方言中是身无分文的,并没有贬义。

肮三:来源于on sale(打折,促销)。

初翻译为“盎三”,后引申扩大了词义,不仅指便宜,差的东西,也指档次低,品位差的人,所以后来改为“肮三”,肮有脏,差的含义。

拉三:来自于美国的俚语lass,指的是和美国水兵鬼混的小姑娘。

“拉三”即lass音译,现在用的就是其引申义。

阿三:来源于A Sir,现在香港不是还称长官为A Sir吗?鸦片战争后上海有很多外国人的租界和殖民地,其中英国人的租界是印度人当警察的,人们看见他们的时候总会喊一声A Sir,又因为这些印度人头上包裹着东西,渐渐的红头阿三成了印度人的代名词。

上海话大全(完善版)知识讲解

上海话大全(完善版)知识讲解

上海话大全嗯哪:奶奶大大:爷爷娘娘:婶婶古古:哥哥家家:姐姐尼子:儿子囡恩:女儿侬:你(拿:你们)吾:我(阿拉:我们)伊:他(伊拉:他们)闹:[语气词] 基本上无意义莱:了吧[语气词] (算莱:算了吧) 切:吃/尝(快来切亚饭:快来吃晚饭) (亚饭:晚饭) (切切看:尝尝看)刚:讲/说(刚刚清桑:说说清楚)撒:啥/什么(有撒好嘟噜素额啦:有啥好多废话的啦) (噜素:啰嗦/废话)噎:一(噎桑噎四欢喜弄:一生一世喜欢你) (欢喜:喜欢)个:这(个则介末嗲:这个节目好) (介末:节目) (嗲:好)则:个(个则好:这个好)伐:不/吗(噎滴阿伐好白相:一点也不好玩) (噎滴:一点) (好伐:好吗)勿:不(勿要娘无再看到弄:不要让我在看到你)娘:让(娘开滴:让开点) (娘娘弄:让让你)阿:也(阿好:也好)额:的(无额么四弄勿要动:我的东西你不要动) (么四:东西)度:大(度块头:大块头)嘟:多(嘟嘟埽埽总归有滴额:多多少少总会有点的)滴:点(嘟把滴糖:多放点糖)把:摆(把勒个的:摆在这里) (个的:这里)勒:在(总勒地里:种在地里) (总:种) 布:爬(布桑布乌:爬上爬下) (桑:上) (乌:下)哎:还(哎么好:还没好)行:寻/找(行滴四体组组:找点事情做做)挠:把(挠弄额手机号头巴我:把你手机号码给我) (号头:号码) (巴:给)巴:给(8来8起:给来给去)巴:被(又巴伊晓得了:又被他知道了) 噶:这么(哪能噶挂额宁啊有额啦:怎么这么怪的人也有的啦) (哪能:怎么) 帮:跟/对/与/和(吾帮弄刚亜:我帮你说亜)么:没(么撒好刚额:没什么好说的) 老:很(米道老灵额:味道很好的) (米道:味道) (灵:嗲:好)作:很难解释的一个词(作天作地:形容反反复复地+挑剔来挑剔去地折腾) [作西:找死]特:太(特古份来:太过份了吧)特:掉(送特滴:送掉点)特:同"帮":跟/对/与/和(特侬也道起:和你一道去)特:一(古特腔:过一阵) (等特些:等一会儿)等:呆(等勒个的:呆在这里)起:去(到撒地方起:到什么地方去) 古:过(勿要特四噶古伐古起:不要跟自己过不过去)大噶:大家(大噶一道来白相亜:大家一起来玩亜) (白相:玩/玩乐/娱乐/消遣/嗨皮)宁噶:人家(宁噶窝里额四体勿要嘟当听:人家家里的事情不要多打听) (当听:打听)四噶:自家/自己(四噶宁:自己人/自家人)个额宁:这个人(个额宁额马乡增嗲闹:这个人的长相真好闹) (马乡:长相)伊额宁:那个人(伊额宁弄宁得伐:那个人你认识伐) (宁得:认得/认识)个的:这里(吾勒个的:我在这里)一的:那里(伊勒一的:他在那里)阿里的:哪里(勒阿里的:在哪里)个能:这样(个能噶:这样子) (个能噶哪能莱赛:这样子怎么可以) (莱赛:行/可以)伊能:那样(伊能噶:那样子) (伊能噶额宁勿要多接触:那样子的人不要多接触) (勿要:覅:不要)哪能:怎么样(哪能此理:怎么样处理) (此理:处理)小句:小鬼:小孩(弄则小句老是勿好好叫读书:你个小鬼老是不好好读书)小宁:小孩(个小宁老是伐脏气:这小孩老是不争气) (脏气:争气)小囡:小孩(个小囡挂是挂的莱:这小孩乖是乖的莱)度宁:大人/成人(度宁四体小宁勿要册子:大人事情小孩不要插嘴) (册子:插嘴)撒宁:谁/什么人(撒宁有空噎到册来切饭:谁有空一起出来吃饭)亚岛:夜里/夜晚/夜间/晚上/晚间(今早亚岛切亚宵起伐啦:今天晚上吃夜宵去吗) (亚宵:夜宵)捏里:白天/日间(捏里困搞亚岛白相捏亚底倒:白天睡觉晚上玩乐日夜颠倒)早浪想:早上/早晨/早间(早浪想瓦动瓦动森体基康:早晨活动活动身体健康)中浪想:中午/午间(中浪想想白相撒:中午想玩什么)亚岛头:夜里/夜晚/夜间/晚上/晚间(亚岛头想弄滴撒小菜切切:晚上想弄点甚麽小菜尝尝)挖色:[形容胸闷/不爽]吼色:[形容窝火/愤怒]怨色:[形容心烦/纠结]刮三:尴尬(个记刮三莱:这回尴尬莱) 昂三:肮脏/糟糕[做人不上路] (我平时最多只会说:个宁哪能嘎昂三啦- -)瘪三:[指流浪汉/拾荒者/乞丐] (拉西瘪三:垃圾瘪三)老绿:厉害/行[只用在人上] (弄老绿:你厉害) ["老绿"意思同"结棍"----但"结棍"多数用在事或物上]老句:能干/熟练/有一套(晓得弄最最老句莱:知道你最最能干勒~)老噶:能干[多是形容小孩做事有板有眼/资格老] (个小宁老嘎勒伐得了:这小孩非常能干)老派:公安[怕册素:派出所/公安局]恰老:逮住/捉住(恰老弄了个记逃不掉勒伐:逮住你勒这回逃不掉了吧) (个记:这回)册老:鬼{也是骂人时用的^_^}猫老:盯住/监视(老派老早猫老弄了:公安一早监视你勒) (老派:公安) (老早:一早)乃么:这下(乃么弄心好西勒:这下你心可以死了)各艘:接着(各艘伊帮无刚:接着他对我说)奥扫:马上(奥扫搞定伊亜:马上搞定他亜)瓦料:坏料/坏人/坏家伙(个宁噎看就是瓦料:这人一看就是坏料)色一:舒服/爽(月大好色一色了:澡洗好舒服死了)色了:死了(烦色了:烦死了) [还有:烦色了作色了嗲色了切列色了怨色了吼色了……]窝里:家里(哎是四噶窝里最色一:还是自己家里最舒服)四体:事情(有撒四体色介刚亜:有什么事情直接讲亜)里相:里面(伊就了房间里相:他就在房间里面)组撒:干什么(弄了组撒:你在干什么) 抓啦:怎么啦(侬今早抓啦:你今天怎么啦) (今早:今朝:今天)侠起:非常/很(吾侠气欢喜个部地影: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咂劲:来劲/入迷[形容对某样事物兴趣不小] (咂劲勒伐得了:入迷的不得了) 尼头:瘾/瘾头(香一尼头度勒哈宁:烟瘾大得吓人) (哈宁:吓人)厚厮:热/不爽[多用于形容夏季气候] (个T气厚厮的来伐的里额料:这天气热的非常不得了)作西:找死(弄作西啊弄:你找死阿你) {骂人时用的^_^}蹩脚:非常差劲(噶蹩脚额货色撒宁要啊:这么蹩脚的货色谁要啊)弄松:捉弄/玩弄/整蛊(勿要弄松别宁:不要捉弄别人)撒度:吃力/辛苦/疲惫/累(工作12额钟头撒度了要西:工作12个小时累得要死) (钟头:小时)切列:同"撒度" (近腔木宁特切列了:最近啊人太疲惫了) (近腔木:最近啊/近期啊)赛古:惨/可怜/作孽(赛古巴拉:可怜兮兮)白相:玩乐/玩/娱乐/消遣/嗨皮(册起白相:出去嗨皮)癟堂:坑/小坑[指凹陷处] (噎伐当心拷勒则癟堂:一不小心敲勒个坑) (当心:小心)结棍:厉害[意思同"老绿"] 补充:"结棍"多是形容事或物,而"老绿"只用来形容人。

上海话的外来语

上海话的外来语

上海话的外来语打:十二个,来自英语的dozen。

水门汀:水泥(地板)。

英语cement。

水汀:暖气,来自英语steam。

三纹鱼:指的是鲑鱼。

来自salmon。

旧时译做“萨门鱼”。

飞:通常指机械中起传动作用的齿轮,如单齿轮传动称为“单飞”,三级变速自行车称为“三飞”等等。

为fit或者fitting的音读。

开司米:其实是Kashmis(克什米尔)的音译,原来指克什米尔山羊绒织成的一种细绒线织品,现在泛指羊毛织品。

火腿店:暗指白俄的妓院。

俄国十月革命后大批俄国旧贵族涌入上海,因为不懂英语生活无着,有相当的白俄女子进入欧美人开设的酒吧做舞女,或者直接成为妓女。

这些酒吧妓院在洋人口中叫做ham shop,暗指有“大腿出售”。

被上海人意译成为“火腿店”。

发烧友:指对音乐,歌星等狂热迷恋崇拜的人。

来自英文的fancire,这个字是首先由香港人翻译过来的,后来进入了上海话。

司的克:手杖,来自stick。

老狄克:指涉世较深,社会阅历丰富的人。

有人认为“狄克”也是来自stick,旧时手杖多为留洋归来自诩文明的人所使用,所以又称为“文明棍”。

所以“狄克”也暗指绅士模样的人。

毕的生司:指empty cents,意思是“身无分文”。

老虎窗:屋顶上的窗子。

英文屋顶为roof,音译而成“老虎”。

回丝:工场里用来擦机器的废纱,丝。

在家庭里也经常被用作清洁工作。

来自waste。

(红头)阿三:旧时对上海公用租界里的印度巡捕的称呼。

有人认为是印度人和人交谈,总是以“I say……”开头,所以称为“阿三”。

也有人认为阿三是“阿Sir”的谐音,上海人当年和印度巡捕讲话就称其为“阿Sir”,类似今天的香港人。

麦头:英语mark的洋泾浜语,意思是货品外面的商标,现在已经少用。

麦克:很多。

如:“伊钞票多得来麦克麦克。

”来自英语Much。

时髦:来自smart。

这个字最先流行于沪上,后来风靡全国。

派克:大衣。

英语里称par-ka(风雪大衣)。

派:来自英语pass,传递。

上海话大全(完善版)

上海话大全(完善版)

上海话大全嗯哪:奶奶大大:爷爷娘娘:婶婶古古:哥哥家家:姐姐尼子:儿子囡恩:女儿侬:你(拿:你们)吾:我(阿拉:我们)伊:他(伊拉:他们)闹:[语气词] 基本上无意义莱:了吧[语气词] (算莱:算了吧) 切:吃/尝(快来切亚饭:快来吃晚饭) (亚饭:晚饭) (切切看:尝尝看)刚:讲/说(刚刚清桑:说说清楚)撒:啥/什么(有撒好嘟噜素额啦:有啥好多废话的啦) (噜素:啰嗦/废话)噎:一(噎桑噎四欢喜弄:一生一世喜欢你) (欢喜:喜欢)个:这(个则介末嗲:这个节目好) (介末:节目) (嗲:好)则:个(个则好:这个好)伐:不/吗(噎滴阿伐好白相:一点也不好玩) (噎滴:一点) (好伐:好吗)勿:不(勿要娘无再看到弄:不要让我在看到你)娘:让(娘开滴:让开点) (娘娘弄:让让你)阿:也(阿好:也好)额:的(无额么四弄勿要动:我的东西你不要动) (么四:东西)度:大(度块头:大块头)嘟:多(嘟嘟埽埽总归有滴额:多多少少总会有点的)滴:点(嘟把滴糖:多放点糖)把:摆(把勒个的:摆在这里) (个的:这里)勒:在(总勒地里:种在地里) (总:种)布:爬(布桑布乌:爬上爬下) (桑:上) (乌:下)哎:还(哎么好:还没好)行:寻/找(行滴四体组组:找点事情做做)挠:把(挠弄额手机号头巴我:把你手机号码给我) (号头:号码) (巴:给)巴:给(8来8起:给来给去)巴:被(又巴伊晓得了:又被他知道了) 噶:这么(哪能噶挂额宁啊有额啦:怎么这么怪的人也有的啦) (哪能:怎么) 帮:跟/对/与/和(吾帮弄刚亜:我帮你说亜)么:没(么撒好刚额:没什么好说的) 老:很(米道老灵额:味道很好的) (米道:味道) (灵:嗲:好)作:很难解释的一个词(作天作地:形容反反复复地+挑剔来挑剔去地折腾) [作西:找死]特:太(特古份来:太过份了吧)特:掉(送特滴:送掉点)特:同"帮":跟/对/与/和(特侬也道起:和你一道去)特:一(古特腔:过一阵) (等特些:等一会儿)等:呆(等勒个的:呆在这里)起:去(到撒地方起:到什么地方去) 古:过(勿要特四噶古伐古起:不要跟自己过不过去)大噶:大家(大噶一道来白相亜:大家一起来玩亜) (白相:玩/玩乐/娱乐/消遣/嗨皮)宁噶:人家(宁噶窝里额四体勿要嘟当听:人家家里的事情不要多打听) (当听:打听)四噶:自家/自己(四噶宁:自己人/自家人)个额宁:这个人(个额宁额马乡增嗲闹:这个人的长相真好闹) (马乡:长相)伊额宁:那个人(伊额宁弄宁得伐:那个人你认识伐) (宁得:认得/认识)个的:这里(吾勒个的:我在这里)一的:那里(伊勒一的:他在那里)阿里的:哪里(勒阿里的:在哪里)个能:这样(个能噶:这样子) (个能噶哪能莱赛:这样子怎么可以) (莱赛:行/可以)伊能:那样(伊能噶:那样子) (伊能噶额宁勿要多接触:那样子的人不要多接触) (勿要:覅:不要)哪能:怎么样(哪能此理:怎么样处理) (此理:处理)小句:小鬼:小孩(弄则小句老是勿好好叫读书:你个小鬼老是不好好读书) 小宁:小孩(个小宁老是伐脏气:这小孩老是不争气) (脏气:争气)小囡:小孩(个小囡挂是挂的莱:这小孩乖是乖的莱)度宁:大人/成人(度宁四体小宁勿要册子:大人事情小孩不要插嘴) (册子:插嘴)撒宁:谁/什么人(撒宁有空噎到册来切饭:谁有空一起出来吃饭)亚岛:夜里/夜晚/夜间/晚上/晚间(今早亚岛切亚宵起伐啦:今天晚上吃夜宵去吗) (亚宵:夜宵)捏里:白天/日间(捏里困搞亚岛白相捏亚底倒:白天睡觉晚上玩乐日夜颠倒)早浪想:早上/早晨/早间(早浪想瓦动瓦动森体基康:早晨活动活动身体健康)中浪想:中午/午间(中浪想想白相撒:中午想玩什么)亚岛头:夜里/夜晚/夜间/晚上/晚间(亚岛头想弄滴撒小菜切切:晚上想弄点甚麽小菜尝尝)挖色:[形容胸闷/不爽]吼色:[形容窝火/愤怒]怨色:[形容心烦/纠结]刮三:尴尬(个记刮三莱:这回尴尬莱) 昂三:肮脏/糟糕[做人不上路] (我平时最多只会说:个宁哪能嘎昂三啦- -)瘪三:[指流浪汉/拾荒者/乞丐] (拉西瘪三:垃圾瘪三)老绿:厉害/行[只用在人上] (弄老绿:你厉害) ["老绿"意思同"结棍"----但"结棍"多数用在事或物上]老句:能干/熟练/有一套(晓得弄最最老句莱:知道你最最能干勒~)老噶:能干[多是形容小孩做事有板有眼/资格老] (个小宁老嘎勒伐得了:这小孩非常能干)老派:公安[怕册素:派出所/公安局]恰老:逮住/捉住(恰老弄了个记逃不掉勒伐:逮住你勒这回逃不掉了吧) (个记:这回)册老:鬼{也是骂人时用的^_^}猫老:盯住/监视(老派老早猫老弄了:公安一早监视你勒) (老派:公安) (老早:一早)乃么:这下(乃么弄心好西勒:这下你心可以死了)各艘:接着(各艘伊帮无刚:接着他对我说)奥扫:马上(奥扫搞定伊亜:马上搞定他亜)瓦料:坏料/坏人/坏家伙(个宁噎看就是瓦料:这人一看就是坏料)色一:舒服/爽(月大好色一色了:澡洗好舒服死了)色了:死了(烦色了:烦死了) [还有:烦色了作色了嗲色了切列色了怨色了吼色了……]窝里:家里(哎是四噶窝里最色一:还是自己家里最舒服)四体:事情(有撒四体色介刚亜:有什么事情直接讲亜)里相:里面(伊就了房间里相:他就在房间里面)组撒:干什么(弄了组撒:你在干什么) 抓啦:怎么啦(侬今早抓啦:你今天怎么啦) (今早:今朝:今天)侠起:非常/很(吾侠气欢喜个部地影: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咂劲:来劲/入迷[形容对某样事物兴趣不小] (咂劲勒伐得了:入迷的不得了) 尼头:瘾/瘾头(香一尼头度勒哈宁:烟瘾大得吓人) (哈宁:吓人)厚厮:热/不爽[多用于形容夏季气候] (个T气厚厮的来伐的里额料:这天气热的非常不得了)作西:找死(弄作西啊弄:你找死阿你){骂人时用的^_^}蹩脚:非常差劲(噶蹩脚额货色撒宁要啊:这么蹩脚的货色谁要啊)弄松:捉弄/玩弄/整蛊(勿要弄松别宁:不要捉弄别人)撒度:吃力/辛苦/疲惫/累(工作12额钟头撒度了要西:工作12个小时累得要死) (钟头:小时)切列:同"撒度" (近腔木宁特切列了:最近啊人太疲惫了) (近腔木:最近啊/近期啊)赛古:惨/可怜/作孽(赛古巴拉:可怜兮兮)白相:玩乐/玩/娱乐/消遣/嗨皮(册起白相:出去嗨皮)癟堂:坑/小坑[指凹陷处] (噎伐当心拷勒则癟堂:一不小心敲勒个坑) (当心:小心)结棍:厉害[意思同"老绿"] 补充:"结棍"多是形容事或物,而"老绿"只用来形容人。

搞笑上海话

搞笑上海话

搞笑上海话
上海话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方言,许多词语和表达方式都非常有趣。

以下是一些搞笑的上海话:
1. “阿拉上海宁”(A la shang hai ning) -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是上海人”,但是听起来非常像“阿拉是上海人”,也就是“我们是上海人”的意思。

这种重复的表达方式常常让人忍俊不禁。

2. “促狭”(Chuo xia) - 这句话的意思是“开玩笑”,但是听起来非常像“嚼鞋子”,让人感到非常滑稽。

3. “十三点”(Shi san dian) - 这句话的意思是“神经病”,但是听起来非常像“十三点”,让人感到非常可笑。

4. “猪头三”(Zhu to san) - 这句话的意思是“笨蛋”,但是听起来非常像“猪头三”,让人感到非常有趣。

5. “撒手锏”(Sha shou ji) - 这句话的意思是“绝招”,但是听起来非常像“撒手贱”,让人感到非常滑稽。

以上是一些搞笑的上海话,虽然有些词语可能带有贬义,但是它们都是上海话中的一部分,也是上海文化的体现。

上海外国人学汉语认识新词语的来源

上海外国人学汉语认识新词语的来源

• 上海外国人学汉语明白了汉语当中不断出 现的新词都是从哪里来的,就可以更好的 去理解,是学习汉语知识的一个必要方法。
上海外国人学汉语认识新词语的 来源
知其然知其所 所以在对待新词语上知道它们都哪里来的 就能更好的理解它们。

1.来自音译和对方言的吸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交流的 日益频繁,一些外语词语以音译或直译的形式进入了汉语,成为生活 中必不可少的时尚语言。上海早安汉语中文学校的老师举例说,如 “黑客”、“蓝牙”、“丁克”等新词,是从英译而来;“料理”、 “量贩”、“新干线”等词语源于日语。随着港澳的回归,台海两岸 交流的增多,部分港、澳、台词语在大陆迅速流行开来,成为独具特 色的新词语。如来自粤语的“按揭、泊车、穿帮、搞笑、另类、生猛” 等;源于台湾的“比拼、互动、新锐、做秀、资深、愿景”等。又如 来自北京的“猫腻、套瓷、忽悠、各色、托儿”等;来自上海的“搞 定、跟进、摆平、套牢”等词。另外,“雄起”一词也因声势浩大的 声援足球的运动从四川等地流行开来。

2.另外,近年来,网络词语成了新词语最活跃的组成 部分之一。上海外国人学汉语对这类新词语的吸收是最快 捷的。由于减少了外来束缚,发挥了作者的个性,网络语 言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往往语出惊人,极富创造力。 这种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一是对已有 词语的变异使用及新词新语的创造;一是对常规语法的突 破。

趣味上海方言大全带翻译

趣味上海方言大全带翻译

趣味上海方言大全带翻译精品文档趣味上海方言大全带翻译趣味上海方言大全带翻译蜡烛——俗语。

不知好歹或不知好歹的人。

蜡烛需点燃后才能燃烧发光,所以沪语中有”蜡烛--不点不亮”来比喻不给点厉害就不知好歹之说。

有时也讲作”蜡烛胚”或”蜡烛胚子”。

是上海常用的词语。

偎灶猫——俗语。

指人委靡不振,有时也可指人胆怯而不敢有所作为。

猫是夜间活动的动物,白天,怕冷的猫习惯依偎在炉灶边上,显得精神委靡不振而懒于活动,故有是语。

下作——方言,音同“五做”。

下贱、下流。

如”侬奈能介下作啦,看到人家小姑娘就动手动脚。

”下作者也被讲做”下作胚”。

小八腊子——江湖切口。

指帮内或黑道团伙中地位底下、随人差遣的小人物。

俗语。

没有地位的小人物。

俗语。

小孩。

词义来源未见于著录。

据民国《清门考源。

各项切口》中记,切口中有”巴子”一词,可能是”靶子”的俗写,指在道中无地位的小人物,今訾语”妈了个巴子”即源于切口;旧上海警察拦路抄身及工厂的抄身工制也被讲作”抄靶子”或”抄巴子”。

今沪语把初来上海,不懂上海市面而容易上当受骗者叫做”巴子”,其词同出于江湖切口。

汉语有反切注音的方法,即取第一字的声母和第二字的韵母即声调1 / 3精品文档为第三字注音。

在沪语中,以反切组词的形势是相当多的。

据此,”八腊”是”巴”的反切组词,”小八腊子”即”小巴子”之义。

(本文由爱写作网整理分享 )刮皮——俗语。

气量小而又抠。

如”他这个人刮皮来兮”。

俗语出典于江南人的一种习惯动作。

江南人把厚颜无耻者讲做”老面皮”,人们常用双手或单手食指刮对方或自己的脸皮的方式对对方的行为和举动加以羞辱,叫做”刮老面皮”。

经常被人”刮老面皮”的人就被称做”刮皮”“老刮皮”或”刮皮鬼(发音同”举”)”。

十三点——俗语。

词义等同于痴头怪脑,愚昧无知。

是沪语中使用率最高的词之一。

俗语出典释法不一。

有人认为是英语hysteria(歇斯底里,即癔病)的”洋泾浜语”,但癔病的一般症状表现为疯狂急躁,语言含糊不清,与其有很大差别,所以大多数人否认这个来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Talk独家整理:那些来源于英语音译的上海话
上海话是现代吴语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方言,这不仅是因上海重要的城市地位,更是由上海话的历史形成和特点决定的。

作为现代吴语的代表,上海话被很多人认定为最难以听懂、最难学的方言之一。

上海话声母、韵母多、声调为6个,对非上海本地人来说,确实难以听明白。

不过,这些充满江南风情韵味的吴侬软语,不仅好听,而且具有较大的文化价值,研究其形成过程、将其传承下去很有必要。

现在的上海话不仅融合了吴语地区很多种方言,而且经过清末民初的殖民地文化影响,很多词语来源于上海殖民地核心词语,即所谓的洋泾浜英语,这些话词语来源于英语音译,有着中文和英语混合结构。

下面是51Talk独家整理并分享的部分典型的来源于英语音译的上海话。

51Talk整理词汇一:撮客=tricky、坍板=too bad、戆度=gander
“撮克”的意思大致是刁钻,是上海人用来形容不喜欢的人的常用语。

而英文tricky 的意思是狡猾的,撮客由tricky音译而来。

而上海人常用来形容什么事或什么人糟糕或不好时会说的坍板,“格个人坍板勿啦”,“格记伊忒坍板了”,则是不列颠腔的too bad 的音译。

如果要说一个人呆头呆脑,上海人会用戆度来形容,这个词是傻瓜,呆鹅,糊涂虫的意思,它的来源是gander,也就是鹅的意思。

51Talk整理词汇二:罗宋=Russian、三文鱼=salmon
上海方言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和普通话相互影响,很多来源于英语音译的上海方言词汇被整理到标准普通话词汇中,如发源于上海话,今天却被广泛使用的罗宋和三文鱼。

单说罗宋,现在知道的人应该不多,但是说到罗宋汤,大家都知道,罗宋是旧时上海人对俄国的称呼,来自Russian,同时带来的还有“罗宋牌”,“罗宋汤”,“罗宋帽”,“罗宋面包”等等。

日料中的三文鱼最早也来自上海话,它的英文原词是salmon,也就是三文鱼、鲑鱼的意思。

51Talk整理词汇二:水门汀=cementing、开司米=Kashmir、刮三=grocery
在上海话中还有一些很有历史感和上海地方特征的词汇,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

这些词汇具有一定的历史性,随着时代变迁,在年轻人的世界中变陌生也是正常。

如问一下现在的上海年轻人“水泥地”在方言里怎么说,很多人都不知道。

其实水泥地读作水门汀,它是cementing的音译,也就是水泥的意思。

开司米这个词也很有历史感,开司米也就是山羊绒线衫,它来自于英语Kashmir,也就是克什米尔,那里曾经是山羊绒的集散地。

刮三其实最早被读作刮老三,意思也不是现在上海话中“不好看的东西”,而是杂货店、露天摆摊的意思。

这个词来源于英文grocery,也就是杂货店。

除了这些,上海话中还有很多词汇来源于英文,如混腔司和英文词take a chance是一个意思;门槛精其实是monkey精,引申为聪明的、精明的人,是现在上海话之中较为常见的俚语;赤佬的来源说法之一是自于cheat这个英语词汇和佬这个传统的南方词汇的混生。

以上就是51Talk整理的来源于英语音译的上海话。

最后51Talk想要提醒大家,在当今,用英语与他人沟通交流可要发音准确了,蹩脚的音译式、中国式英语会增加和别人沟通的难度,难以达到准确、顺利沟通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