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含量低粘度丙烯酸乳液压敏胶研制[1]

合集下载

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剥离强度稳定性的研究

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剥离强度稳定性的研究

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剥离强度稳定性的研究发布时间:2022-10-17T08:22:16.858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第11期6月作者:姚英铭[导读] 乳液压敏胶具有成本低、使用安全、无污染、聚合时间短、对各种材料都有良好的粘结姚英铭卫星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嘉兴314000摘要:乳液压敏胶具有成本低、使用安全、无污染、聚合时间短、对各种材料都有良好的粘结性、涂膜无色透明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包装胶带、压敏标签、医用材料、一次性用品等。

但乳液压敏胶的剥离强度稳定性较差,随着压敏胶的流动和被粘接物润湿后充分接触,后期剥离强度增加较大,该现象称为后增强。

关键词:剥离强度;悬浮聚合;微球;后增强前言:为解决乳液压敏胶剥离强度随粘贴时间延长而增大的问题,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相比于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综合性能,即初粘力、持粘力、180°剥离强度及三者之间的平衡较差,导致目前国内外干电池标签用的压敏胶几乎都是溶剂型压敏胶。

1.实验部分1.1原材料原材料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异辛酯(2-EH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A)、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甲基丙烯酸脲基酯(UMA),工业级,上海永正化工有限公司;SR-10,工业级,南京馨海商贸有限公司;TX-4SA,工业级,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过硫酸铵(APS),工业级,爱建德固赛(上海)有限公司;氨水,工业级,济南金日和化工有限公司;叔丁基过氧化氢、吊白块,化学纯,市售;水溶性聚酯,自制。

1.2实验仪器10L玻璃反应釜;温度计;鼓风恒温干燥箱;分析天平;NDJ-79型旋转粘度计;CNY-1初粘力测试仪;CNY-2型持粘力测试仪;KJ-1065系列剥离强度试验机。

1.3乳液聚合将各组分按一定比例加入到乳化釜中,通过机械搅拌进行预乳化得到乳白色预乳化液。

一种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及其配方技术

一种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及其配方技术

一种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及其配方技术
(原创版)
目录
1.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概述
2.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配方技术
3.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应用领域
4.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发展前景
正文
一、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概述
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是一种具有良好透明性、耐候性和低毒或无毒特性的高性能胶粘剂。

它主要由丙烯酸酯单体、乳化剂、溶剂和添加剂等组成,通过特定的配方设计和工艺制备而成。

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装饰、汽车、医疗等领域。

二、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配方技术
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配方设计主要涉及单体的选择、乳化剂的类型和配比、溶剂的种类和用量以及添加剂的选用等方面。

1.单体的选择:丙烯酸酯单体是决定压敏胶粘剂性能的关键因素,常用的单体有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等。

2.乳化剂的类型和配比:乳化剂用于将丙烯酸酯单体分散于水中,常用的乳化剂有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等。

乳化剂的配比需要根据单体的种类和浓度等因素进行调整,以保证胶粘剂的稳定性和性能。

3.溶剂的种类和用量:溶剂用于调整胶粘剂的粘度和流动性,常用的溶剂有甲苯、乙醇、丙酮等。

溶剂的用量需要根据生产工艺和涂布要求等因素进行调整。

4.添加剂的选用:添加剂用于改善胶粘剂的性能,如耐水性、耐候性、粘接强度等。

常用的添加剂有防老剂、抗沉淀剂、增塑剂等。

三、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应用领域
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装饰、汽车、医疗等领域,如用于制作压敏胶带、涂料、粘合剂等。

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合成

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合成
829: ;+’<, , =29: >5’?(5’<+ (, ( )*+&,-./ 0/&1+& 2.34/5+6 76+&8 , )*+&,-./ %&#!!+, 2./&+ ; + ( )*+&,-./ )3&9: 7.+;4+53*8/5+6 2< ( =89 ( , )*+&,-./ %&#!!+, 2./&+ ) 2@)(453(: 789 :;<=>?9 @<AB=9B :C =D);EF9B =CG;9B=9C< EH <89 @IC<89@=@ EH 9DA?@=F9 :>;I?:<9 );9@@A;9 ( @9C<=<=F9 :B89@=F9 ’ 789 =CH?AC>9 EC <89 JA:?=<I EH );9@@A;9 ( @9C<=<=F9 :B89@=F9 K:@ B=@>A@@9B ’ A$&B+47): );9@@A;9 ( @9C<=<=F9 :B89@=F9; 9DA?@=EC; :>;I?:<9
&$#
我们参考了有关文献并经试验确定本配方中最佳用量 为 ! ’ +$ 。 &’# 链转移剂的影响 乳液聚合有点类似沉淀聚合, 聚合物分子量较大, 有时超过百万, 影响压敏胶的性能。为了解决这一问 题, 可加入少量的分子量调节剂如十二硫醇等。用量 一般为单体量的 ! ’ ,$! ’ +$ 。链转移剂的使用还可 降低凝聚物的产生量。 &’温度的影响 反应温度增高, 聚合速率增加, 分子量降低, 甚至 导致乳液不稳定、 产生凝聚现象。 ! 结论 聚氧乙 % ’ , 使用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作为内交联剂, 烯烷基芳基醚硫酸酯作为乳化剂等一系列改进措施 后, 压敏胶的性能得到了改进。 %’+ 讨论并确定了影响质量的因素或配方设计原则。

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研究进展

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研究进展
国生产 的各 类P S A中 , 乳液 型丙 烯 酸酯P S A已 占6 5 %
燥 问题 。 与 固含量 为5 0 %左 右的传 统乳液型P S A 相 比,
高 固含量 乳 液型P S A是指 固含 量 超过 6 0 %的水 性 聚 合物 分散 液 。高 固含量乳 液 型P S A可有 效 提 高生产 设备 的利用率 、 减 少运输 费用 和储 存 费用 、 加快胶 膜 的干燥 速率 和减 少 所需 厚度 的 上胶 工序 l 6 _ 7 l 。因此 ,
P S A 也 称为 不干胶 。
力 和高 内聚力 的场 合 中应用 受 阻 ,并 且 该P S A X  ̄ 聚
乙烯 ( P E ) 、 聚丙 烯 ( P P ) 等 非 极 性 材 料 的粘 接 力 欠 佳 ,这也 是 溶剂 型胶粘 剂未 被水 基 型胶粘 剂完 全
替代 的原 因之一 。 此外 , 乳液 型丙烯 酸酯P S A的耐水 性、 耐老 化性 和 电性能 不如 溶剂 型丙 烯 酸酯P S A, 并 且 前 者 的 干燥 速 率 慢 、 能耗 大 、 表 面 张力 较 高 以及 涂 布性 能欠佳_ 5 ] 。为解决 上述 难题 , 近年来 人们对 水 性 丙烯 酸 ̄ I P S A 进 行 了大量 改性 研究 ,本研 究 主要 对 其 中较为重 要 的研 究成 果进行 总结 和介绍 。
1 水性 丙烯 酸 酯 P S A的改 性 研 究
1 . 1 高 固含量 乳液型 丙烯 酸i  ̄P S A
等) 。丙烯 酸 酯类P S A可通 过热熔 法 、 溶 液法 和 乳液 法 合成 而得 。随着 全球 对 环保 问题 的 日益重 视 , 溶
剂 型P S A的发展 受到极 大 限制 ,而 污染 相对 较 小 的

【CN109777327A】一种高固含量低粘度丙烯酸酯胶黏剂乳液的制备方法【专利】

【CN109777327A】一种高固含量低粘度丙烯酸酯胶黏剂乳液的制备方法【专利】
的制备方法 (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固含量低粘度丙烯酸 酯乳液胶黏剂的 制备方法 ,包括以 下步骤 :在容 器中,加入水相 ,升温到80-90℃;在氮保护下,搅 拌加入水溶性引发剂,在15min~30min内将油相 的1%-5%滴加到水相中;然后将剩余油相和0 .1 份~0 .6份水溶性热引发剂在5小时内滴加到水 相中 ,当剩余50%的 油相时 ,再往水相中加入5~ 10份粒径为90-110nm的种子乳液或1~2份阴离 子型乳化剂 ,滴加结束后 ,保温一小时 ;降温至75 ℃ ,采 用氧化还原体 系进行 后处理 。本发明固 含 量大于60%且最低粘度为250cps,避免了过高粘 度引起的散热不匀和爆釜等造成的产品稳定性 差,以及给后续应用造成困扰。
( 19 )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12 )发明专利申请
(21)申请号 201910020515 .0
(22)申请日 2019 .01 .09
(71)申请人 上海保立佳新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201417 上海市奉贤区柘林镇苍工路 1719号
(72)发明人 李峰 房迎春 李开波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24
3
CN 109777327 A
说 明 书
1/6 页
一种高固含量低粘度丙烯酸酯胶黏剂乳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乳液胶黏剂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固含量低粘度丙烯酸酯 胶黏剂乳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苯丙乳液的原料供应稳定性高,工艺较为成熟、产品用途广、市场大、性能优异、价 格低廉且环境友好的压敏胶,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包装、标签等行业。但同时市面多数乳液的 固含量只能达到53~55% ,严重限 制了其应 用配方的开发 ,并且过多的水分造成巨 大的能 量消耗以及生产效率的降低。 [0003] 近年来,高固含丙烯酸酯乳液中研究已有许多报道。但固含量达到60%以上的产 品较 少且为超高粘度产品。高粘度 引起散热不均 ,容易造成爆釜 、局部过热等 ,从而不能 够 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并且,高粘度为后续的使用及处理造成了不便和浪费。 [0004] 发明CN104371607A当中公开了一种高固含低粘度的丙烯酸乳液压敏胶粘剂,但其 乳液粘度还远远不能满足对于粘度敏感的加工情况的需要。

乳液型丙烯酸酯医用压敏胶的研制

乳液型丙烯酸酯医用压敏胶的研制


图 "% 分子量调节剂用量与剥离强度的关系
% % 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的分子量可达数百万, 常 会降低胶粘剂的初粘力和剥离强度。因此, 在丙烯 酸酯乳液聚合时常加入自由基链调节剂十二烷基硫 醇来调节丙烯酸酯共聚物到生产所需的分子量, 使 其具有符合要求的初粘力和剥离强度。图 " 表明, 分子量调节剂用量为单体总量的 &# "’ 时, 剥离强 度最大。不加分子量调节剂, 丙烯酸酯乳液内凝聚 物很多, 内聚力增大, 剥离强度降低。当分子量调节 剂用量增加, 丙烯酸酯乳液内凝聚物很少, 乳液稳定 性及与基材附着力增强, 但内聚力下降, 量太多时, 胶面剥离时会拉成丝状, 并会残留在患者的皮肤上。 "# !% 乳化剂的影响 乳液聚合的好坏与乳化单体的稳定性密切相 关, 乳化剂的种类和浓度将直接影响引发速率和链 增长率。丙烯酸酯乳液聚合常用阴离子型和非离子 型乳化剂 的 复 配 体 系, 用 量 为 单 体 总 量 的 (’ ) (&’ 。本实验经过筛选, 采用自配复合体系及用量
编号 22 用量 @ 1 粘度 @ E:F0 G #$ 凝聚率 @ 1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 )! 功能单体对体系的影响
表 %! 22 用量对体系的影响 ) " % -)0 , +0 , .0 , ) -"0 ) +0 % .0 + %0 . " -%0 + +0 C .0 ) +0 /) % -+0 , +0 C .0 +0 ). + C -C0 " C0 . .0 .C %0 "+
") -* 合成方法 将乳化剂、 12 调节剂、 去离子水及各种单体投

一种高固含低粘度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

一种高固含低粘度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高固含低粘度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房成,周福祥,葛腾,朱凯,林中祥
申请号:CN202010868249.X
申请日:20200826
公开号:CN111961424B
公开日:
2022021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固含低粘度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水性压敏胶技术领域。

该制备方法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烷基酯、功能性单体、乳化剂、引发剂为主要原料,采用无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制备而成,工艺流程简单,乳液性能优异、成本低。

制备过程中使用的乳化剂,完全不含壬基酚成分;制备得到的产品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型产品,同时具有固含量高、粘度低、粒径大、粒径分布宽以及凝胶率低等特点,可应用于制备标签、胶带或保护膜等工业领域。

申请人:南京林业大学
地址:210037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龙蟠路159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丙烯酸酯乳液型压敏胶的研究进展

丙烯酸酯乳液型压敏胶的研究进展

第35卷第3期2005年6月 精细化工中间体FIN E CH EMICAL IN TERMEDIA TES Vol.35No.3J une2005丙烯酸酯乳液型压敏胶的研究进展李安梅①(湖北荆门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荆门434500)摘 要:综述了聚丙烯酸酯乳液型压敏胶的性能特点以及各种改性方式的研究进展。

通过加入增粘树脂、有机硅单体、反应性乳化剂或采用核壳聚合的方式提高其粘接强度,改善耐水性差耐高温性差及涂布干燥等缺点,使聚丙烯酸酯的用途更加广泛。

关键词:压敏胶;丙烯酸酯;反应性乳化剂;乳液聚合;核/壳聚合中图分类号:TQ4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9212(2005)022*******The R 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crylate Emulsio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L I A n2mei(Hubei Jingmen Vocational College,Jingmen434500,China)Abstract:The research and develop ment of acrylate emulsion p 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PSA)mod2 ified by all kinds of manner were summarized in t his paper.The performance of t his kind adhesives were al2 so int roduced.By adding tackifying resin、organic silicon monomer、reactive emulsifier or using t he way of core/shell polymerization it s adhensive intensity can be increased,it s disadvantage of bad water-resistant and heat-resistant and dry daub can be improved,t hus t he use of PSA will be more sweeping.Key words: p 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acrylate;reactive emulsifier;emulsion polymerization;core/shell polymeri2 zation.K ey w ords:p 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acrylate;reactive emulsifier;emulsion polymerization; core/shell polymerization1 前言聚丙烯酸酯乳液型压敏胶是压敏胶中产量最高应用最广的品种,通过对国内外压敏胶粘剂粗略的统计发现,关于乳液型压敏胶的技术与文献中70%以上都涉及到了丙烯酸系单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9 乳液干燥速度见表 3, 表中低固含量样品是 用 +$" 乳液稀释而得。高固含量乳液干燥速度 明显快于低固含量样品, 稀释得到的 /$" * /," 的样品粘度在 /$ * 3/$ 62: ・ 如果加入适量的湿 ;, 润、 消泡助剂, 即可用于国内短烘道、 热转鼓和其 他高、 中、 低档涂布生产线, 因其干燥速度快, 生产 效率可大幅度提高。 表!
+$ > , /, > 3 /$ > ) ,$ > &
初粘性
? 杨玉昆 % 压敏胶粘剂的技术发展 % 粘接, 3AAA 增刊: ,)
不同固含量 "#$ 乳液干燥速度
粘度 ! 62: ・ ; )$$ 3,/ ,4 干燥时间 ! 6<= &4 ?, )/ /+
/ E8F J> KI :D> LHDDH<M N ’HDG6KO ;P<K=PK> QHD &+,: A4/ * AA3 (3AA+) + E8F J> KI :D> LHDDH<M N ’HDG6KO ;P<K=PK> QHD &+/: ?$, * ?3& (3AA4) 4 (3?) : R:;: @> C KI :D> ’HDG6KO, 3AA?, ?) &4,? * &4,A
固含量 &6;!" : 系列:
(#)水合双电层与乳液粘度的关系 水合双电层使聚合物乳液稳定同时也增加了 聚合物粒子的虚体积, 导致体系粒子总表面积增 大、 粘度上升。因此, 应尽量选择活性高的乳化 剂, 尽量减少乳化剂用量, 以使水合双电层厚度很 小时乳液也能保持稳定, 同时又保持低粘度。
图"
二元共混乳液粒子最密堆砌体积 分数与粒径分布的关系
[*] 液压敏胶 。我所实验室拥有的 加 拿 大 7.889:; 公司 乳 液 压 敏 胶 其 固 含 量 为 1%<$) , 粘 度 (%"
单分散种子乳液。各单体的质量比以确保聚合物 ! @ 在 # %" + %% A 为宜。通过加入 44 等交联单 体调节聚合物的内聚强度, 乳化剂用量为单体总 量的 &) + *) 。聚合过程为: 在装有搅拌、 回流 冷凝器、 温度计、 氮气导入管及取样装置的四颈烧 瓶中加入种子 ( (<%) 的单体、 引发剂、 乳化剂及 水) 在 ?! 气保护下升温至 (% A , 保温 & ;, 再升温 至 2" A , 滴加单体乳液。聚合过程中适当补加一 定量的乳化剂, 继续反应, 总过程为 $ ;, 加完后升 温至 2% A , 保温 " B % ;, 降温出料。 " #$ 性能测定 (&)乳液及 3C-- 胶带性能测定 乳液粘度 胶带 &2""剥离强度 胶带持粘性 胶带初粘性 (!)乳液干燥速度测定 准确称取含有 & @ 干胶、 固含量分别为 (") 、 1%) 、 1") 和 %") 的乳液样品置于 $<% :, 干燥称 量瓶中, 放入 &"" A 烘箱, 测定胶膜总体透明的时 间, 并以此时间长短衡量干燥速度快慢。 (*)乳液粒径、 粒径分布测定参见文献 [1] 。 按 D3 E F! (’$—&’’% 按 D3 E F! (’!—2& 按 D3 E F$ 2%&—2$ 按 D3 E F$ (%!—2$
MFP<=V :MM<=I<H=:D ;FO[:PI:=I; MFO<=V I8K K6FD;<H= ’HDG6KO<]:I<H=, ’HDG6KO D:I<PK; X<I8 ;HD<M PH=IK=I HQKO ・ +$" , Q<;PH;<IG ?$$ * ,$$ 62: ; :=M 6FDI<6HM:D ’:OI<7 ( 2‘a)XKOK ’OK’:OKM > I8K ;IHO:VK PDK ;<]K M<;IO<_FI<H=
参考文献 3 & 特开昭 @2 ,A B 3,&A+3 特开昭 @2 /3 B &?/3) * ,4 ) , 王文俊 % 高固体含量胶乳的制备方法 % 合成树脂及塑 料, (?) : 3AA,, 3& ,$ * ,? 储富祥, CD:<= EFGHI% 高固含量多分散粒径分布乳液研 ()) : 究 % 粘接, 3AAA, &$ 3*)
・ 多元粒径分布的丙烯酸乳液压敏胶, 并对其贮存期、 性能和干燥速度进行了考查。 *"" + %"",-. /,
!
前言
" #"
聚合工艺 采用单体乳液滴入种子乳液的聚合方法制备
高固含量 ( 0 1%) ) 、 低粘度 (*"" + & """ ,-. ・ /) 聚合物乳液与固含量 %%) 以下通常的乳液相比, 具有生产效率高、 运输成本低、 干燥快、 能耗低等 优点, 而低粘度又使大规模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2$ + &’21 年日本风吕本满运用一阶段聚合法合 成了固含量 1%) + (%) 的一系列丙烯酸乳液压 。最近, 德国 3456 公司, 日本东亚合成 也相继宣布开发出了低粘度、 高固含量丙烯酸乳
研究报告
高固含量低粘度丙烯酸乳液压敏胶研制
高固含量低粘度丙烯酸乳液压敏胶研制 !
刘 奕 储富祥 赵临五 林明涛
(中国林科院南京林化所, 南京市 !&""$!) 摘要 关键词 粘度 运用特殊的表面活性剂以及在乳化过程中补加乳化剂的聚合方法, 制备了固含量 (") 以上, 高固含量 多元粒径分布 乳液压敏胶
$
性能指标 本实验自配乳化剂, 非离子与阴离子乳化剂
图 $ 显示, 二元粒径分布乳液粒子最密堆砌 体积分数明显高于单分散粒径分布乳液。在理论 上大粒子质量分数在 !(" 5 6!" 时均可获得粒 子最密堆砌体积分数达 +(" 以上的乳液, 而大粒 子在 6(" 左右时 " 此时更易获得高固 * 值最高, 含量、 低粘度的乳液。 7898 等
敏胶
[&, !]
・/。国 内 近 年 来 相 继 出 现 过 该 类 产 品 的 报 ,-. [$, 道 %] , 但明确说明是通过新的乳液开发技术开 发的高固含量、 低粘度乳液压敏胶尚未见报道。 本文运用特殊的表面活性剂以及在聚合过程 中补加乳化剂进行二次成核的方法开发了固含量 大于 (") , 粘度在 *"" + %"" ,-. ・/ 的多元粒径分 布乳液压敏胶, 并对相关性能进行了考查。 " 实验部分 原材料 丙烯酸异辛酯 ( =74) , 工业级; 甲基丙烯酸甲 , 工业级; 羟甲基丙烯酰胺 ( ?>4) , 工业 酯 (>>4) 级; 磷酸氢二钠, 工业级; 丙烯酸丁酯 ( 34) , 工业 级; 丙烯酸 (44) , 工业级; 过硫酸铵, 工业级; 乳化 剂, 自配; 氨水。
子链上与乳化剂分子链上的极性基团在粒子表面 形成了水合双电层, 导致乳液中水的自由体积减 少, 动态剪切时, 粒子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及位阻效 应。乳液固含量增大粘度也相应增加, 当固含量 超过 !!" 时粘度急剧上升, 甚至会使反应热无法 散出造成暴聚。因此, 合成高固含量乳液控制粘 度是关键也是难点所在。要合成高固含量低粘度 乳液, 必须处理好以下 # 个关系: ($)粒径分布与粒子最密堆砌分数的关系 为了达到高固含量必须使乳液粒子的堆砌密 度尽可能增大, 这就要求乳液呈多元粒径分布, 后 生成的小粒子尽量填满大粒子之间的空隙。本文 作者曾用 % 种不同粒径的单分散乳液研究了二元 共混乳液的最密粒子堆砌分数与粒径分布的关 系, 其 中 大 粒 子 粒 径 为 &’( )*, 小粒子粒径为 , 最密堆砌分数根据 +! )* ,-./0/- 公式和共混乳
[+] 液粘度进行计算 。,-./0/- 公式为 [ ] 4! " * [$ 3"2" - 1!2! (1 *] ! 式中: [! ] - 相对粘度, ( 溶剂粘度, ! ! 表观粘度, !
图#
乳液粒径分布与粘度的关系
固含量 ’&;!积分数, " * 紧密堆砌时粒 子体积分数。
研究了半连续种
子乳液聚合, 发现当使用大量乳化剂时, 二次成核
%&’()*+ ! 万方数据
!""" , #
研究报告
高固含量低粘度丙烯酸乳液压敏胶研制
未反应单体 ! " 粒径分布 絮结物含量 ! " ’( 值 贮存期 (, - 以上) !月 0122 压敏胶带性能:
73 ・ (&,66) 34$!剥离强度 ! 5 持粘性
# $%& 多元分散 # $%& )*+ ./ +*4 3 8 无位移
%
结论 (3)在乳液聚合过程中补加乳化剂进行二次
或三次成核, 成功地制成了固含量 +$" 以上, 粘 度在 ?$$ * ,$$ 62: ・ 的多元粒径分布的丙烯酸乳 ; 液压敏胶。 (&)高固含量压敏乳液干燥速度明显快于低 固含量乳液, 可大幅度提高压敏胶带生产效率。
固含量 ! "
!"#$%"%&’() (* %+",-%&# !./ -%&’+#0 1’&2 2’3240(-’5 +()&#)& %)5 -(1 6’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