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极性的判断方法瞬时极性法

合集下载

模电第五章答案解析

模电第五章答案解析

【例5-1】电路如图 (a)、(b)所示。

(1)判断图示电路的反馈极性及类型;(2)求出反馈电路的反馈系数。

图(a) 图(b)【相关知识】负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

【解题思路】(1)根据瞬时极性法判断电路的反馈极性及类型。

(2)根据反馈网络求电路的反馈系数。

【解题过程】(1)判断电路反馈极性及类型。

在图(a)中,电阻网络构成反馈网络,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反馈电压,输入电压与串联叠加后作用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管的);当令=0时,=0,即正比与;当输入信号对地极性为♁时,从输出端反馈回来的信号对地极性也为♁,故本电路是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在图(b)电路中,反馈网络的结构与图(a)相同,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也时串联叠加,但反馈网络的输入量不是电路的输出电压而是电路输出电流(集电极电流),反馈极性与图(a)相同,故本电路是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

(2)为了分析问题方便,画出图(a) 、(b)的反馈网络分别如图(c)、(d)所示。

图(c) 图(d)由于图(a)电路是电压负反馈,能稳定输出电压,即输出电压信号近似恒压源,内阻很小,计算反馈系数时,不起作用。

由图(c)可知,反馈电压等于输出电压在电阻上的分压。

即故图(a)电路的反馈系数由图(d)可知反馈电压等于输出电流的分流在电阻上的压降。

故图(b)电路的反馈系数【例5-2】在括号内填入“√”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若从放大电路的输出回路有通路引回其输入回路,则说明电路引入了反馈。

(2)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正反馈,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引入的反馈为直流反馈,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引入的反馈为交流反馈。

(4)既然电压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电压,即负载上的电压,那么它也就稳定了负载电流。

(5)放大电路的净输入电压等于输入电压与反馈电压之差,说明电路引入了串联负反馈;净输入电流等于输入电流与反馈电流之差,说明电路引入了并联负反馈。

瞬时极性法

瞬时极性法
Rf
x i Ii Ii I f I b
——负反馈
+EC
Ii
RS
(+)
U be U o Uo x f If Rf Rf
RL
If Ib
(-)
Uo A ui Ib
K iu
If Uo

ES
1 Rf
该电路为电压并联负反馈
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压稳定
0 以电压 若取样为电压,则 x 的形式出现。
ic vce
外部反馈
hoe
一、 基本概念
(二)电路中的反馈形式 5、正反馈与负反馈 x f 使xi 加强,使放大倍数增加 xi xi x f ——正反馈,
x f 使xi 减小,使放大倍数降低 xi xi x f ——负反馈,
Xi + – Xf
Xi’ Xo
基本放大 电路 A
反馈网络 F
A A F k 1 A f
k 称为环路增益 其中 A f
K 1 A 1 T F f
为增加反馈后,放大器的增益 下降的倍数,叫做反馈深度.
一、反馈的表示方法 (二)表达式推导
Xs
K
Xi + – Xf
Xi'
A
Xo
3、 反馈深度的讨论 A AF k 称为反馈深度 F 1 A f 1 AK
5.1.2反馈的类型与判断
一、反馈的分类: 正反馈与负反馈
负反馈具有自动调节的作用,这种作用可以克服外界不稳定因素的 影响,自动的使输出信号维持稳定,改善放大器的频率响应、减小放大 器的非线性失真,按照要求改变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电阻 正反馈不但没有自动的调节作用,反而使放大器的性能恶化,破坏 放大器的正常的工作,在放大器中要力争避免。

电子电路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第三章

电子电路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第三章

2、串联负反馈都是电流负反馈,并联负反馈都是电压反馈。

(错)3、将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出端短路,则反馈信号也随之消失。

(错)4、在瞬时极性法判断中,+表示对地电压为正,—表示对地电压为负。

(错)5、在串联反馈中,反馈信号在输入端是以电压形式出现,在并联反馈中,反馈信号在输入端是以电流形式出现。

(对)三、选择题1、反馈放大短路的含义是(C )。

A.输入与输出之间有信号通路 B.电路中存在反向传输的信号通路C.除放大电路外,还有反向传输的信号通路2.图3-1-1所示为某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部分,Re1引入(C ),Re2引入(B )。

A.交流反馈B.直流反馈C.交直流反馈3、判断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的方法是(C )。

A.输出端短路法B.瞬时极性法C.输入端短路法4、将放反馈放大器的输出端短路,若反馈信号仍存在则属(B )。

A.电压负反馈B.电流负反馈C.串联负反馈D.并联负反馈5.电路如图3-1-2a所示,反馈类型为(D )。

A.电压并联直流负反馈B.电压并联交直流负反馈C.电流串联交直流负反馈D.电流并联交直流负反馈6、电路如图3-1-2b所示,反馈类型为(C )。

A.电流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正反馈C.电压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正反馈四、简答题1、什么是正反馈?什么是负反馈?主要用途是什么?略2、图3-1-3所示电路中,所引入的分别是直流单奎还是交流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3、图2-1-4所示电路中,在不增加电路元件的情况下,如何改变接线方式,可达到稳定静态工作点,减小失真的目的?4、在图3-1-5所示各电路中,指出哪些是反馈元件?判断个电路的反馈类型(如系多级放大器,只判断级间反馈类型)。

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3-2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影响一、填空题1、放大器引入负反馈使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下降,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提高,非线性失真减小,同频带展宽,改变了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电阻。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计算机电路基础
把电子系统输出信号(电流或电压)的一部分或全部,经过一定的电路 (称为反馈网络),回送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入信号叠加的连接方式称 为反馈。若反馈信号削弱输入信号而使放大倍数降低,则为负反馈;若反馈信 号增强输入信号,则为正反馈。
负反馈主要用于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正反馈主要应用于振荡电路、电压 比较器等方面。不含反馈支路的放大电路称为开环电路,引入反馈支路的放大 电路称为闭环电路。
AF
|
1,则有
Af

1 F

说明:深度负反馈时,闭环放大倍数与电路的开环放大倍数无关,只与反
馈电路的参数有关,基本不受外界影响。反馈深度越深,放大电路越稳定。
5)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量。
dAf dA 1
Af A 1 AF
dAf
dA
式中: Af 为有反馈时的放大倍数相对变化量; A 为无反馈时的放大倍数相对
1)直流反馈:反馈信号只有直流成分。 作用:能够稳定静态工作点。 2)交流反馈:反馈信号只有交流成分。 作用:从不同方面改善动态技术指标,对Au 、Ri 、 Ro 有影响。 3)交直流反馈:反馈信号既有交流成分又有直流成分。
从放大器输出端的取样物理量看,判断反馈量是取自电压还是电流。 1)电压反馈:反馈信号采样输出电压,大小与输出电压成比例。 作用:能够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减小电路的输出电阻。 2)电流反馈:反馈信号采样输出电流,大小与输出电流成比例。 作用:能够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增大电路的输出电阻。
1)开环放大倍数——未引入反馈的放大倍数。
A Xo Xo Xo Xi Xi Xf Xi F X o
2)反馈系数——反馈信号与输出信号之比
F Xf Xo
3)闭环放大倍数——包括反馈在内的整个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反馈极性的判断方法

反馈极性的判断方法

反馈极性的判断方法——瞬时极性法反馈在电技术中就用十分广泛。

反馈有正,负之分。

负反馈主要用于模拟放电路中,负反馈既能稳定静态工作点,又能改善放大电路的各种性能。

放大电路很少用正反馈。

在一定条件下放在电路中的负反馈可转化为正馈,形成自激振荡,使放大器不能正常工作,这是要避免的一面。

正反馈还有有利的面,就是在波形产生的电路中,人为地把电路接成反馈形式,产生所需的波形。

在电子技术实践中,要正确组成反馈放大电路和振荡电路。

必须清晰准确地判别正负反馈。

如何有效判别正负反馈本文介绍瞬时(变化)极性法。

学习反馈电路,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判别方法,必须解决以下问题:(1)什么是反馈反馈就是将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的一部分,通过一定电路形式送回到输入回路称为反馈。

(2)反馈元件如何判别既与输出回路相连,又与输入回路相连的器件都是反馈元件;虽仅在输出回路或输入回路,但与反馈支路相连,并对反馈信号大小产生影响的元件也是反馈元件。

(3)如何构成反馈放大器引入反馈的放大电路称为反馈放大电路,即反馈放大器。

(见图1)图中A是基本放大电路,F是反馈网络,两部分构成一个闭环。

X’i和x’f分别是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x’cl是净输入信号,三者汇交的节点称为混合环节。

X’I、x’f、xd’可以是电压信号,也可以是电流信号,x’I与x’f在节点处可以相加也可以相减。

如果是串联反馈x’I和x’f都用电压表示,两个电压在此串联相减。

如果是图1并联反馈,x’I和x’f都用电流表示,两个电流在此并联相减。

(4)什么是正反馈,负反馈如果反馈信号x’f与原来外加的输入信号x’I相位相同,使放大器净输入信号增强为正反馈,反之就称为负反馈。

那么,在具体电路中如何正确判断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呢一般是利用电路中各点对“地”的交流电位的瞬时极性来判别。

假设放大电路中的输入电压处于某一瞬时极性(正半周为正,用“十”表示,负半周为负,用“一”表示),沿放大电路通过反馈网络再回到输入回路。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七章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七章

第七章 信号的运算和处理
7.2.1 比例运算电路
一、反相 比例运算电路 1. 电路 组成 电路核心器件为集成运放;
电路的输入信号从反相输入端输入;
同相输入端经电阻接地; 电路引入了负反馈,其组态 为电压并联负反馈。 说明:由于集成运放输入极对称, 为保证外接电路不影响其对称性, 通常在运算电路中我们希望RP= RN 。
uo3
f
R3
uI 3
第七章 信号的运算和处理
2. 同相求和运算电路
iN 0
uo (1
Rf R

)u N u N u P
iP 0 i1 i 2 i 3 i 4 uI 1 uP uI 2 uP uI 3 uP uP R1 R2 R3 R4 1 1 1 1 uI 1 uI 2 uI 3 ( )uP R1 R 2 R 3 R 4 R1 R 2 R 3 uI 1 uI 2 uI 3 uP RP ( ) 式中RP R1 // R2 // R3 // R4 R1 R 2 R 3
即:uP>uN,uo =+ UOM ;
+UOM
uP<uN ,uo =- UOM 。
(2)仍具有“虚断”的特点。
即: iP=iN =0。
-UOM
对于工作在非线性区的应用电路,上述两个特点是分析其 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关系的基本出发点。
第七章 信号的运算和处理
7.2 基本运算电路
第七章 信号的运算和处理
第七章 信号的运算和处理
求解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 倍数的一般步骤:
(1)正确判断反馈组态;
【 】
内容 回顾
(2)求解反馈系数;
(3)利用 F 求解

集成运算放大器中反馈的类型和判别方法

集成运算放大器中反馈的类型和判别方法

集成运算放大器中反馈的类型和判别方法作者:周庆华来源:《硅谷》2014年第10期摘要在电子电路中,反馈的应用是极为广泛的,而集成运算放大器(简称集成运放)中引入的负反馈更对其电路的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文章就集成运算放大器中反馈的类型进行了描述,并对反馈的几种不同判别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关键词集成运算放大器;反馈;反馈类型;判别方法中图分类号:TN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0-0132-021 反馈的分类(类型)将电路输出端输出的电压或者电流的全部或者其中的一部分,通过反馈电路引回到输入端(如图1)称为反馈。

图1反馈根据对输入端信号的增强或者削弱情况,又可以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不同的类型。

若Xd(净输入信号)>Xi(输入信号),即Xf(反馈信号)对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Xi(输入信号)起到了增强的作用,则此种反馈被称之为正反馈;若Xd(净输入信号)负反馈根据从集成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引出的方式不同又可以分为电压反馈(或者电流反馈);根据引回到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形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串联反馈(或者并联反馈),最后再根据输出端和输入端不同的引出引入方式组合成四种类型的负反馈,即: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

2 反馈的判别方法针对集成运算放大器而言,反馈的判别是有一定的步骤的。

首先判断有无反馈;接着判断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如果是负反馈,最后再判断负反馈的类型。

2.1 有无反馈的判别方法如果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和输入端有电路连接,并且反馈电路将输出端的电压或电流引入到输入端,则说明此时的电路有反馈(如图2)。

图2但有一种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电路需要特别注意,虽然看似有反馈,但实际电路是直接接地的,输出端的信号没有引回到输入端,此时的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是没有反馈的(如图3)。

图32.2 正反馈和负反馈的两种判别方法方法一:集成运算放大器正反馈和负反馈的通用判别方法一般采用的是瞬时极性法,具体的判别分成以下三个步骤:①先任意假设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的任一输入端在某一瞬间的极性(假设时可以假设极性为“+”,也可以假设极性为“-”);②根据反相输入端电位的瞬时极性与同相输入端电位的瞬时极性相反;输出端电位的瞬时极性与反相输入端电位的瞬时极性相反;输出端电位的瞬时极性与同相输入端电位的瞬时极性相同的三个标准(或者直接看集成运算放大器图形的符号,标示“+”相同符号的端口极性相同,标示“+”、“-”不同符号的端口极性相反),标出集成运算放大器另外一个输入端和输出端电位的瞬时极性;③根据反馈电路上所标示出的极性,与输入端标示的极性进行对比,即可以确定反馈类型。

浅议放大电路中反馈的判别方法

浅议放大电路中反馈的判别方法

浅议放大电路中反馈的判别方法摘要:负反馈放大电路,是放大电路中的一种很重要的电路。

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反馈类型的判别,更感到无从下手。

若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即用归纳总结的分析方法进行讲授,更易于理解掌握,且不需画微变等效电路,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电路负反馈作用判别1 反馈的类型反馈在电子电路中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应用放大电路都带反馈电路。

所谓反馈,就是在电子系统中把输出回路的输出量(电流、电压)的一部分或全部按一定的方式送回到输入回路来影响输入量的一种连接方式。

下面就反馈的分类、组态的判断以及各种组态中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变化等进行归类探讨。

2 放大电路中反馈的判定反馈的分类见图1。

电路中的反馈,是把电路中输出量(电流或电压)的一部份或全部通过一定的电路形式引入到输入回路,使其对输入量产生影响有无反馈的判定依据,最实用的共射极晶体管放大电路基本单元为,无信号反馈作用的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其电路构成与其简化微变等效电路,无信号反馈的晶体管电子放大单元电路,在不考虑晶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参数影响时,其简化微变等效电路的特点是:输入输出回路间,除晶体管的控制作用外,再无任何联系。

无反馈电路这一突出特点,将是我们判断晶体管放大器有无反馈的依据。

因此判断有无反馈的方法是:依据电路,画出简化微变等效电路,视其输入输出回路间是否存在晶体管控制作用以外的联系,有则存在反馈,无则不存在反馈。

3 分立元件反馈电路判断方法3.1 用瞬时极性法判断是正反馈或负反馈首先找反馈支路连接输出、输入那部分电路,然后设输入基极的瞬时极性为+或一,依次判断各三极管管脚的瞬时极性。

注意同一支三极管发射极的瞬时极性与基极的瞬时极性相同,集电极的瞬时极性与基极的瞬时性相反信号传输过程中经电容、电阻后瞬时极性不改变。

反馈信号送回输入端,若送回基极与原极性相同时为正反馈,相反则为负反馈若送回发射与原极性相同时为负反馈,相反时则为正反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馈极性的判断方法瞬时
极性法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反馈极性的判断方法——瞬时极性法
反馈在电技术中应用十分广泛。

反馈有正,负之分。

负反馈主要用于模拟放大电路中,负反馈既能稳定静态工作点,又能改善放大电路的各种性能。

放大电路很少用正反馈。

在一定条件下放在电路中的负反馈可转化为正反馈,形成自激振荡,使放大器不能正常工作,这是要避免的一面。

正反馈还有有利的一面,就是在波形产生的电路中,人为地把电路接成反馈形式,产生所需的波形。

在电子技术实践中,要正确组成反馈放大电路和振荡电路。

必须清晰准确地判别正负反馈。

如何有效判别正负反馈本文介绍瞬时(变化)极性法。

学习反馈电路,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判别方法,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1)什么是反馈反馈就是将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的一部分,通过一定电路形式送回到输入回路称为反馈。

(2)反馈元件如何判别既与输出回路相连,又与输入回路相连的器件都是反馈元件;虽仅在输出回路或输入回路,但与反馈支路相连,并对反馈信号大小产生影响的元件也是反馈元件。

(3)如何构成反馈放大器引入反馈的放大电路称为反馈放大电路,即反馈放大器。

(见图1)
图1
图中A是基本放大电路,F是反馈网络,两部分构成一个闭环。

X’i和x’f分别是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x’d是净输入信号,三者汇交的节点称为混合环节。

X’i、x’f、x’d可以是电压信号,也可以是电流信号,x’i与x’f在节点处可以相加也可以相减。

如果是串联反馈x’i和x’f都用电压表示,两个电压在此串联相减。

如果是并联反馈,x’i和x’f都用电流表示,两个电流在此并联相减。

(4)什么是正反馈,负反馈如果反馈信号x’f与原来外加的输入信号x’i相位相同,使放大器净输入信号增强为正反馈,反之就称为负反馈。

那么,在具体电路中如何正确判断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呢一般是利用电路中各点对“地”的交流电位的瞬时极性来判别。

假设放大电路中的输入电压处于某一瞬时极性(正半周为正,用“十”表示,负半周为负,用“一”表示),沿放大电路通过反馈网络再回到输入回路。

依次定出电路中各点电位的瞬时极性。

如果反馈信号与原假定的输入信号瞬时(变化)极性相同,则表明为正反馈,否则为负反馈。

这就是瞬时(变化)极性法简称瞬时极性法。

严格地说,反馈极性(正反馈还是负反馈)与信号的频率有关,我们通常所说的反馈极性是指中频而言。

在此频率下,通常把射极旁路电容,隔直电容看作短路,把管子的极间电容看作开路,并且不产生相移。

运用瞬时极性法判定电路各点电位极性时,一定要非常熟练掌握三极管三种基本联接方式(组态)的判定及相应组态输出信号电压的相位关系。

双极性型或单极型的晶体三极管有三种基本联接方式(组态),其中双极型是共射极,共集电极和共基极。

见下图:
共射极放大电路(图2)共基极放大电路(图3)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图4)
在共射极电路中,基极电位和集电极电位的瞬时极性相反,当有射极电阻并且没有旁路电容时,基极电位和发射极电位间瞬时极性相同。

在共基极电路中,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相位相同。

则有发射极电阻的射极电位的瞬时极性与集电极相同,当有基极电阻无旁路电容时,射极电位与基极相反。

(见图3)同理在共集电极电路中,因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基极电位与射极电位相同,与集电极电位相反(见图4)。

共射极电路(图5)共射极电路(图6)
用瞬间极性法判断反馈极性要注意运用同点连接判别法。

同点连接法,若反馈支路的输出端与放大电路信号的输入端同点相连,且瞬时变化极性相同,则该反馈为正反馈,反之为负反馈。

(见图7)
图7 正反馈(A-同点)
若反馈之路的输出端没有返回到放大电路输入端,而是返回到共同极端,且两者(x’f和x’i)相位相同,反馈信号起到削弱输入信号的作用,相当于向放大电路输入端(同点)反馈“一”极性反馈信号,是负反馈。

(见图8)
图8 负反馈(B⊕相当于A)
瞬时极性法判断反馈极性时,为了迅速而正确判断反馈极性应该熟悉每一个放大器输入量与输出量的相位关系。

以下举二例说明。

例1.指出下图的反馈元件,并说明其反馈极性
答:图中均为共射极组态,Rf,cf是反馈元件。

根据瞬极性法B1(+)-B2(-)-Rf(f).vf与vi同极性,但是不是同点连接,VB2=vi-vf。

净输入信号减小,所以该反馈为负反馈。

Re1,Re2也是反馈元件,用瞬间极性判断,Re1为负反馈,Re2为直流负反馈。

例2.判断图示Rf的反馈极性
答:图10中由Cf , Rf支路引反馈极性。

先假设vi的瞬时极性为上正下负,然后根据各极组态或输入输出的位置可以判断输出量的瞬时极性。

图示中可以看出,第一级是共集极组态,信号由基极入射极出两者同相;第二级是射极组态(有Re2),信号由射极入。

集电极出,两者反相;第三级也是共射极组态(有Re3)输入输出信号又一次反相。

所以总的来说,输出量与输入量同相,输出电压的瞬时极性也是上正下负。

但是,反馈支路的输端不是同点连接而是返回到共同极点vi与vf串联相减,所以反馈极性为
负。

反之,如果放大电路各级组态和级数原来就使输出量和输入量的瞬时极性相反,则这样串联相减的结果使反馈极性为正。

总之,反馈极性归根到底取决于反馈量与输入量的相位关系以及两者在输入端的接法。

这是因为:放大电路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都有一端为地,所以为引入电压负反馈,如果是串联反馈(反馈支路的输出关没有返回到信号输入端的同点)放大电路的输出量与输入量必须同相,即反相级数必须为偶数;如果是并联反馈(反馈支路的输出端与输入信号的输出端同点连接),放大电路的输出量与输入量必须反相,即反相级数必须为奇数。

综上所述:反馈有正负之分,在正反馈中,反馈量增强原输入量,使相应的增益上升,但都有可能使放大电路工作稳定(产生自激),在负反馈中,反馈量削弱原输入量,使相应的增益下降,但却能稳定与反馈量成正比的输出量。

判断反馈极性的方法:用瞬间极性法的前提是按中频段考虑的。

具体步骤是:(1)先假定输入量的瞬时极性。

(2)根据放大电路各级的组态决定输出量与反馈量的瞬时极性。

(3)根据输入量与反馈量在输入端的接法及瞬时极性关系判断反馈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