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文学院文学类考研参考书
武大现当代考研经验

武大现当代考研经验(附件内含08年初复试真题)写给考武大的考生这是我刚考完研后写在校内上的一片日志。
这里再贴一下,供大家分享。
谈的不是很详细,以后大家有什么问题还可以问我。
我每天都可以来这里看看大家的问题。
大家最好在八月十五号前问问题。
因为我八月十五号后就不能上网了。
然后等武大开学后(9月9号)。
我会继续看的。
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继续问。
我考的是武汉大学的现当代文学。
公共课的大家都可以看看,专业课就供文学类的同志们看了。
英语:刚开始我就开始看历年真题,我看的是考试虫的那版。
对我来说,看哪版都一样,因为我一般不看解析的,都是自己来解析思考。
整个考研过程都在看真题,一共看了六七遍。
第一遍是做题,剩余的都在看,每一个单词都必须弄懂,每一个句子都必须弄懂。
在以后看的过程中,要知道自己答错的题是怎样错了。
早上读的是新概念三四,后来读真题,再后来读作文。
我刚开始的时候没背单词,因为我不喜欢单独背单词,而喜欢在文章里背单词。
很多同学刚开始背的是星火的四册单词。
有的同学可以试试看。
英语中期的时候作的是石春帧的220篇。
有一些难度,但对培养语感和做题速度有很好的帮助。
完型,阅读和七选五,其实考的都是阅读。
一定要重视。
作文到最好两个月开始练就行。
包括背诵好的句子和模板以及练习写作,推荐考试虫的万能作文和恩波的小口袋书作文。
考完英语后,觉得平时英语花那么多的时间学英语真是浪费,但不学肯定过不了线。
刚开始就只学英语(我是三月份开始准备考研的)。
到了最后两个月,英语只需要每天学习一两个小时就行了。
但必须每天都学英语才行。
这中状态要保持到考试才行。
我英语考的不是很高,65.主要就是作文分不高。
希望大家到冲刺阶段多背背作文。
收效很大的。
政治从大纲下来再开始复习就不晚,最主要的就是看一本大纲类的和一本习题类的。
大纲类的可以看看高教版的大纲解析或者任汝芬的序列一(要点精编),习题类的我看的是陈先奎的两千题。
时事政治看哪版都行,任汝芬或陈先奎的都行。
武汉大学文学院各专业培养方案(2010级、2011级、2012级用)

武汉大学文学院简介文学院中文学科发端于1893年建校之初的自强学堂。
起初开设“华文”课,后改称“汉文”。
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时期,于1917年设立国文史地部。
1922年正式成立国文系,中文学科从此有了独立的行政建制。
1927年改称中国文学系。
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成立时设置文学院,闻一多先生出任首任院长。
1953年,兄弟学校中文系并入武汉大学组建了新的中国语言文学系。
1997年改建文学院。
1999年与其他学院合并为人文科学学院。
2003年7月恢复文学院建制至今。
文学院暨中文学科创建以来,名流云集,代有传人。
在1928 年以前的初创时期,著名学者王葆心、黄福、黄侃、廖立勋、郁达夫、杨振声等等,筚路蓝缕,开启先路,奠定了文学院的坚实基础。
其中,黄侃先生与章太炎先生所创立的“章黄学派”饮誉海内外,对文学院的学风和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28年之后的数十年是文学院的发展壮大时期。
杨树达、闻一多、刘博平、刘永济、刘异、游国恩、苏雪林、叶圣陶、沈从文、朱东润、高亨、冯沅君、袁昌英、陈西滢、徐天闵、朱光潜、陈登恪、席鲁思、黄焯、程千帆、刘绶松、胡国瑞、李健章、周大璞、李格非等先辈,鞠躬尽瘁,不断开拓,使文学院的中文学科迅速发展壮大、走向辉煌,跃居全国同类学科前列。
尤其是五十年代,以“五老八中”为代表的学术中坚声名远播。
改革开放以来,是文学院奋发图强、蓬勃向上的时期。
这一时期,刘禹昌、吴林伯、王启兴、陆耀东、王文生、吴志达、何国瑞、蔡守湘、易竹贤、罗立乾、陈美兰、李希贤、夏渌、郑远汉、宗福邦、杨合鸣、龙泉明等学者,励精图治,奋起直追,为文学院再铸辉煌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的文学院,下设中国文学系、汉语言文化系、大学语文部、古籍整理研究所、《长江学术》杂志社、《写作》杂志社等常设机构,还与“国家汉办”合作建立了“汉语国际推广教学资源研究与开发基地”,建有海外孔子学院。
共有教职工88人,其中专任教师65人。
教师中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30人,副教授26人。
武汉大学文学考研历年真题汇编(2004-2016)

武汉大学文学考研历年真题汇编(2004-2016)2016年一,简答题1.“诗无达诂“的内涵及你对它的评价。
2.论语派“闲话风“散文与语丝派”语丝文体“的差异3.新时期以来,“实验话剧“的成就与缺陷4.《子夜》与其一系列(原题是引用了一个词来说的,类似一系列的意思,但是我想不起来了)作品的关系二,论述题1.从孟子“知言养气“,庄子”听之以气“和曹丕”文以气为主“为例说那个在中国文化体系里十分重要的”气“的文学化演变(是演变吧,反正类似的意思)一,简答题1.“诗无达诂“的内涵及你对它的评价。
2.论语派“闲话风“散文与语丝派”语丝文体“的差异3.新时期以来,“实验话剧“的成就与缺陷4.《子夜》与其一系列(原题是引用了一个词来说的,类似一系列的意思,但是我想不起来了)作品的关系二,论述题1.从孟子“知言养气“,庄子”听之以气“和曹丕”文以气为主“为例说那个在中国文化体系里十分重要的”气“的文学化演变(是演变吧,反正类似的意思)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一、简答15×41.简述郭小川、贺敬之政治抒情诗的艺术特色2.高晓声的陈焕生系列的主题3.雷蒙.威廉斯在《马克思主义与文化》(书名不确定)中说:“文学和艺术不应该成为不同于其他社会实践的特殊形式,而拥有自己的某种特殊的规律。
”(原话记不清楚,大致是这样)这段话的内涵是什么。
4、英美新批评用张力来说明诗歌语言的特征,请对之加以说明。
(大概这样)二、论述30×21.论述我国80年代中后期对张爱玲评价的变化。
2.《诗经》在它产生的年代是通俗文学,但在后来却被人们视为高雅文学,请用解释学来说明这一现象的理论意义。
三、文学评论30×1《轮回》(作者忘了)大致内容:儿子小时候哭闹着不愿意幼儿园,但母亲忙着上班根本不理会。
后来母亲老了得了老年痴呆症,儿子为生计奔波没时间照顾她要把他送到养老院,母亲哭着请求不要,儿子再三思索还是送母亲去了。
武大文学院的大神们——聊赠正往珞珈山迈进的学弟学妹

武大文学院的大神们——聊赠正往珞珈山迈进的学弟学妹武大的樱花开了。
早就知道这里的樱花有名,但是心中的印象仍远不及眼前的实景震撼。
冠盖满珞珈,武大诚不欺我。
去年的复试经历仍历历在目,09年的复试又已硝烟四起。
再看看论坛上不断涌出的“寻找2010年考武大的研友”之类的帖子,不能不感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关于准备初试的问题,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蓝羽鱼同学已经作出了比较详尽的解答——这是一个灰常热心的孩子~~~~呵呵。
针对大家现在比较关心的复试问题,想简要说些我个人的感受。
首先是众所瞩目的所谓“武大是否有歧视”的问题。
我想关于这个问题我本人就是个现成的例子。
我来自非常普通的二本院校,复试之前没有听过一节武大老师的授课。
然而复试中在我(以及与我一样的外校学生)和武大本校的学生之间,老师们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偏向。
我想,面对自己亲自教过的学生,情感上有亲近感肯定是免不了的。
将心比心,如果我自己是老师,在我所熟悉的学生与陌生的学生之间,我也是会希望自己指导过的学生能有好的成绩。
但是,有一点不要忘了,老师们不是在为别人招学生,他们现在正是在为自己选择弟子。
选择真正有潜力的弟子。
如果说行政系统的所谓黑幕是现今国内的普遍现象的话,武大也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不是第一个,不是最后一个,当然也不是那唯一的一个。
不过,我想说的是,百年老校自有其风骨,九十载文院也有他自己的骄傲。
当年闻一多大笔一挥,“落架山”就此成为“珞珈山”。
文人的趣味,文人的挑剔、文人的固执,文人心中的标尺,绵延至今。
文院师长们骨子里的坚持其实和他们的前辈并没有质的区别。
无论你来自五湖四海哪一个地方,无论你之前是一本二本三本哪一个学校,甚至不管你是文科理科工科哪一个学科,跨进武汉大学文学院,从此你就是武大文院的一份子。
或许所谓的客观主观原因都存在,或许这样那样的标准有很多,不过终极原因只有一个——纳贤;终极标准只有一样——优秀。
如果你觉得自己客观上存在种种劣势的话,那就请你表现地足够优秀吧!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疑神疑鬼和怨天尤人上。
武汉大学文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综合考核拟录取名单(文学院)

26.29 26.67 24.33 25.56 24.89 23.44 26.22 25.78 25.78 23.00 21.89 26.00 23.56 26.44 23.00 26.44 24.00 24.56 26.33 24.11 13.00
/ 26.36 24.50 27.71 24.86 24.29
25.50 24.50 19.50
/ 23.50
/ 26.00 22.50 22.50 24.00 20.00 23.50 20.00 23.00 24.50 23.50 21.50 25.50 27.00 24.00 27.00
/ 19.00
34.86 31.00 34.56
/ 33.63
/ 35.00 30.00 32.63 33.00 28.63 35.57 34.14 34.57 28.71 34.86 31.71 32.78 36.00 33.33 35.89
拟录取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赫琳 定向就业 全日制
放弃
/
/
/
/
拟录取 中国古代文学
曹建国 非定向就业 全日制
放弃
/
/
/
/
拟录取 中国古代文学
曹建国 非定向就业 全日制
/
/
/
/
/
拟录取 中国古代文学
陈水云 非定向就业 全日制
拟录取 中国古代文学
陈文新 非定向就业 全日制
拟录取 中国古代文学
陈文新 非定向就业 全日制
/ 88.38 75.69 81.07 83.00 71.76 84.78 78.28 83.86 75.50 83.79 74.50 82.84 89.44 80.77 89.22
武汉大学文学类考研参考书目-推荐下载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0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负料2,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2试时32卷,3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5工且52作尽22下可护都能1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试技5写、卷术重电保交要气护底设设装。备备置管4高调、动线中试电作敷资高气,设料中课并技3试资件且、术卷料中拒管试试调绝路包验卷试动敷含方技作设线案术,技槽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武汉大学考研参考书目完整版

武汉大学考研参考书目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参考书目01 英语语言学02 英美文学03 翻译学601 基础英语:张汉熙等主编:《高级英语》(修订本1-2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张培基、俞云根等编:《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401 语言、文学与翻译:胡壮麟编:《语言学教程》(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修订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张伯香编:《英国文学教程》(修订本上下册)武汉大学出版社吴定柏:《美国文学大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修订本)南开大学出版社郭着章、李庆生编:《英汉互译实用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01 俄语语言学02 俄罗斯文学03 俄语翻译学04 语言文化学602 实践俄语:《大学俄语》东方1-7册北外和普院合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402 俄语语言学与文学:王超尘等:《现代俄语理论教程》上下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任光宣:《俄罗斯文学史》2003年俄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01 法语语言学02 法国文学03 翻译理论与实践04 法语文学理论与批评603 专业法语:Nouveau sans frontiers CEL Internatial 3-4册束景哲:《法语课本》第5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403 法国文学(中世纪至20世纪):Les Grands auteurs francais Textes et Litterature Bordas1996 陈振尧:《法国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01 德语语言学02 德语文学03 翻译学604 基础德语:梁敏等:《德语教程》1-4册北京大学出版社联邦德国驻北京使馆:《德国概况》张才尧:《实用德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404 德语语言学与文学:韩万衡:《德语语言专题》天津外语大学出版社孙坤荣:《德国文学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余匡复:《德国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杨寿国等:《德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W.Koller:Einfuerung in die Uebersetzungswissenschaft, Quelle & Meyer, 4.Auflage, Heidelberg199201 日本语言学 02 日本文学 03 翻译学 605 专业日语与翻译: 王宣琦:《日本语》(日语中、高学年用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 陈岩:《日汉翻译教程》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405 日本概况与写作: 吴鲁鄂、张杭萍:《美丽的岛国—日本》武汉大学出版社 《日本文学史》(任何日文版本) 吴鲁鄂《日本近现代文学作品选读》(2006年日文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日本国家概况》南开大学出版社01 应用语言学02 第二语言习得03 语用学及社会语言学 601 基础英语: 张汉熙等主编:《高级英语》(修订本1-2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张培基、俞云根等编:《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06 语言学基础: 胡壮麟编:《语言学教程》(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参考书目01 新闻理论02 新闻业务03 新闻发展史04 中西新闻比较606 综合知识(含法律、经济、中国文学知识及基础写作): 《法律基础》周叶中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吕有志、戴德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语文》徐绍建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407 新闻学基础: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 人大出版社 《新闻理论纲要》李卓钧 武大出版社01 传播理论 02 广告传播03 广播电视传播 04 网络传播 05 图像与动画设计 06 媒介经营管理 606 综合知识(含法律、经济、中国文学知识及基础写作): 《法律基础》周叶中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吕有志、戴德铮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语文》徐绍建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408 传播学概论: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人大出版社 《传播学引论》李彬 新华出版社 《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石义彬 武汉大学出版社信息管理学院·01 电子商务理论 02 电子商务管理 03 电子商务技术 410 电子商务综合(含电子商务概论、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信息资源数据库》周宁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电子商务概论》张李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01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与图书馆管理研究 02 现代目录学研究 03 知识组织与知识管理研究 04 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 05 信息检索与咨询研究 06 文献与出版研究 07 信息资源与知识产权管理 08 数字图书馆技术与管理607 文献信息管理(含信息管理学基础、档案管理学、图书馆学基础): 《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等着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图书馆学基础教程》王子舟着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或者档案管理学以及图书馆学基础的相关同类教材均可 411 信息组织与检索(含文献分类学、目录学、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 《文献分类学》俞君立 陈树年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目录学》彭斐章等编着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网络信息的检索与利用》黄如花编着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01 情报学理论与方法 02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 03 信息经济与网络经济 04 信息组织与检索 05 信息系统工程 06 竞争情报与管理咨询 07 信息服务与信息保障412 信息管理基础(含信息管理学、数据库原理): 《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信息资源数据库》(第二版)周宁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01 档案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 02 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研究 03 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文件管理 04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法规与政策 05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研究 06 档案信息计算机管理研究 07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607 文献信息管理(含信息管理学基础、档案管理学、图书馆学基础): 《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等着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图书馆学基础教程》王子舟着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或者档案管理学以及图书馆学基础的相关同类教材均可 413 档案学基础(含档案学基础、文书学与电子文件管理): 档案学基础、文书学与电子文件管理的同类教材均可01 出版基础理论与管理 02 编辑理论与实践 03 数字出版研究 04 出版营销研究 05 出版管理研究 06 出版经济研究 07 期刊研究 08 版权研究 09 国外出版业研究 10 出版史与出版文化研究608 出版发行学: 《出版学基础》罗紫初等 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图书学新论》吴平 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414 图书营销与管理: 《图书营销学》方卿等 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书业法律基础》黄先蓉 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现代书业企业管理学》朱静雯主编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01 信息资源规划与配置 02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 03 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04 知识产权管理 05 信息服务管理 06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07 信息构建 08 法商信息资源管理 09 信息资源计量研究609 信息组织与信息分析(含信息组织、信息分析与预测): 《信息组织》(第二版)周宁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信息分析与预测》查先进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412 信息管理基础(含信息管理学、数据库原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研究》周佑勇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01 中国刑法学02 比较刑法学03 犯罪学 423 刑事法学: 《刑法学》马克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刑法学》(上、下)高铭暄、马克昌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刑法学》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徐静村主编,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陈光中、徐静村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樊崇义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01 民商法学 02 外国与比较民商法 424 民商法学: 《民法原论》马俊驹、余延满着,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民法学》郑立、王作堂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比较民法学》李双元、温世扬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担保法》陈本寒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合同法原论》余延满着,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商法学》覃有土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商法学》赵万一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01 刑事诉讼法学425 刑事诉讼法学: 《刑事诉讼法学》徐静村主编,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陈光中、徐静村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樊崇义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02 行政诉讼法学426 行政诉讼法学: 《行政诉讼法学》林莉红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姜明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03 民事诉讼法学427 民事诉讼法学: 《民事诉讼法》(第二版)江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新编民事诉讼法学》李浩、刘敏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民事诉讼法教学法规》(第二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另:考试科目涉及其他相关课程的部分,以相关专业、方向所列参考书目为准01 经济法基础理论 02 企业公司法 03 金融法 04 竞争法 05 宏观调控法 06 财政税收法 07 社会保障法 428 经济法与商法学: 《经济法学》漆多俊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经济法基础理论》漆多俊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商法学》覃有土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商法》(修订版)范健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经济法论丛》中国方正出版社8-11卷01 环境法基本理论 02 中国环境法 03 国际环境法 04 外国环境法 05 比较环境法 06 自然资源法 07 污染防治法 08 能源法 429 环境资源法: 《环境保护法教程》韩德培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第四版 《环境资源法学教程》蔡守秋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环境法学》金瑞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重版01 现代国际法 02 国际组织法 03 国际人权法 04 国际刑法 05 国际法史 06 国际知识产权法 430 国际法与国际关系史(1917年以后)或431国际法与法理学 《国际法》(修订版)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国际组织法总论》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修订第5版 《国际法问题专论》邵沙平、余敏友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国际关系史》刘德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法理学》李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联合出版社07 比较国际私法 08 国际民事诉讼法 09 国际商事仲裁法 10 区际冲突法 11 国际统一私法 432 国际法与国际私法: 《国际法》(修订版)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国际组织法总论》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国际法问题专论》邵沙平、余敏友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国际私法》韩德培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国际私法》黄进主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肖永平论冲突法》肖永平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国际私法原理》肖永平着,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冲突法导读本》郭玉军编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2 国际投资法 13 国际贸易法 14 国际金融法 15 海商法 16 国际税法 17 世界贸易组织法 433 国际法与国际经济法: 《国际法》(修订版)梁西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国际组织法总论》梁西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修订第5版 《国际法问题专论》邵沙平、余敏友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国际经济法概论》姚梅镇主编 余劲松主持修订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修订版 《国际投资法》余劲松主编 法律出版社2003年修订版 《国际贸易法》左海聪着 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文学院·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参考书目01 文学基本原理02 中国文论03 西方文论04 写作学434 文学史:《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着,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概论》(修订版)於可训着,武汉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第五版,朱维之、赵澧、王晋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外国文学史》(亚非部分)第三版,梁立基、向乃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01 社会语言学02 修辞学03 对外汉语教学04 汉语应用与信息处理435 汉语基础:《现代汉语》(重订本)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现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编,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1-4册)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古代汉语》沈祥源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01 汉语语法史02 词汇学(含训诂学)03 文字学04 对外汉语教学435 汉语基础:《现代汉语》(重订本)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现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编,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1-4册),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古代汉语》沈祥源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01 传统语言学典籍整理与研究02 古籍整理研究理论与方法436 经典释读与文化史:《论语》(中华书局点校本)《孟子》(中华书局点校本)《老子》(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孙钦善着,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史》阴法鲁、许树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01 先秦两汉文学02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03 宋元文学04 明清文学434 文学史:《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着,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概论》(修订版)於可训着,武汉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第五版,朱维之、赵澧、王晋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外国文学史》(亚非部分)第三版,梁立基、向乃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01 中国现代文学02 中国当代文学434 文学史:《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着,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概论》(修订版)於可训着,武汉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第五版,朱维之、赵澧、王晋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外国文学史》(亚非部分)第三版,梁立基、向乃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01 比较文学02 世界文学434 文学史:《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着,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概论》(修订版)於可训着,武汉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第五版,朱维之、赵澧、王晋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外国文学史》(亚非部分)第三版,梁立基、向乃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01 国学及其对外教学02 域外汉学研究03 古典语文学与人文计算04 出土文献研究436 经典释读与文化史:《论语》(中华书局点校本)《孟子》(中华书局点校本)《老子》(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孙钦善着,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史》阴法鲁、许树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历史学院·哲学学院·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参考书目01 本体论02 认识论03 社会认识论04 唯物史观05 价值哲学06 人的哲学07 辩证法08 文化哲学09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10 毛泽东、邓小平哲学437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着: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哲学笔记;实践论;矛盾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资本论;共产党宣言。
(最新)武汉大学文学类考研历年真题

618 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李建中主编:《中国古代文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於可训著:《中国当代文学概论》(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836 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朱维之等主编:《外国文学简编》(第五版)(欧美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梁立基等主编:《外国文学简编》(第三版)(亚非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我是二战武大现当代的考生。
虽然今年成绩也不是十分地好,但总算能顺利进入武大学习了。
偶尔上论坛上看看,仍能发现不少和曾经的我一样希望能在论坛上找到一些有用信息的同学。
就想着写写自己的复习经验,权作给备考的童鞋们一些参考。
关于政治因为我是文科生,政治的基础不错,所以这个部分我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
2010年备考期间,我只是做了几遍北京导航2100题,看了任汝芬的序列一。
2011年备考,我还是在做2100题。
在最后一个月的时候,做了一遍历年真题。
我没有报政治补习班,个人觉得如果是文科生,完全没有必要报政治补习班。
补习班的一大误区就是会让你跟着他们学,所有的知识点都会变成可能的考试重点,并且,会让你失去主动学习的能力,总觉得跟着补习班来就会很有底气了。
当然,补习班也有不可忽略的好处,就是信息的快捷和丰富。
有条件的朋友们可以收集各个补习班的时政考点,以及冲刺班的最后几套模拟题。
最好不要偏信一个辅导班的信息,这样很可能会漏掉更重要的信息。
对于政治的学习,我个人觉得还是要看你的领悟能力和识记能力。
哲学这个部分很大程度上靠理解,理解得好记忆起来自然也就容易得多。
将一些主要的知识点背下,万变不离其宗。
近现代史和毛概是要重点识记的部分,其实也可以通过近现代史将毛概和邓论结合起来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大学文学院文学类专业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问我有关文学考研的参考书问题。
大多数中文重点院校,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现在都已经没有指定参考书了。
不指定参考书可以让学校显得很霸气,你爱考不考,但这不是主要目的,其主要目的是不想因为参考书而限定考生的视野和思维。
文学专业不同于其他报考专业,其书目繁杂多样,让人眼花缭乱。
真正想要考上的同学,是不能受制于几本参考书目的,而需要结合其他更有学术分量的书籍,通过教材、作品、专著和论文各方面的融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法,才有可能最终拔得头筹,金榜题名。
虽然不指定参考书,但我们还是可以根据以前的参考书以及最近年考题的变化,来有针对性地研究一些书目,不然复习就太盲目摸不着方向了。
一般而言,在学术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书目,都可以成为考研的参考书。
针对武大而言,根据专业分类,介绍推荐基本书目。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文学三十年,一般名解(时有时无)、简答和论述各一题,分值在40分左右;因此必须充分重视。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撰述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这部近60万字的现代文学史著作,既注意吸收前人关于作家、作品和文体研究的成果,又克服了以往文学史的叙事模式与狭窄格局,拓宽了研究领域,在“文学现代化”这一命题下,形成了学术品味浓厚的独异的特色。
在结构布局上,全书按照1917-1949年的历史分期分为三编,但对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形势只作简约的交代,着重阐释各个阶段重要的文学思潮与文学现象,从文学演进过程与历史联系中去分析文学自身的规律与特点。
这本书虽然也按文体分类,却注重突出各种文体的性质、走向以及不同流派的特点,并对某些代表艺术高峰的作家作品作专章论述,每章还附录了年表。
在对重要作家的评论中,力避对作家生平的罗列和对作品情节冗长的复述,而重视作品的艺术成就和美学价值,尤其注意分析作品产生久远影响的原因。
如第二章鲁迅(一),在评论鲁迅小说的结构模式与深邃意蕴时,特意标出“说不尽的鲁迅”一节,综合了近年来学界对“阿Q精神”的人类学内涵的探讨。
书中还把沈从文列为专章,表示了对这位构筑“湘西世界”,“充当现代中国文化的批判者角色”的文化人的同情和理解。
这些都是过去文学史著作所没有的或所省略的。
《现代文学三十年》在80年代首版,当时作为“重写文学史”的代表作,是几个年轻人写成的,但在当时费尽周折才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其影响越来越大,后来经修订后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已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教育部重点教材,是现代文学研究的代表著作。
2、《中国当代文学概论》(第三版),於可训著,武汉大学出版社当代文学大概每年分值30分左右,有简答题一道,论述题一道(今年来多是与现代文学打通的论述题)。
於老师的这本书是自己“单打独斗”编写教材,而不是那种集体编著的教材。
就像於老师做学术或上课一样,这部书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论,而是讲求知人论世,返回历史语境。
全书主要从断代史的角度,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性质、特征、文学思潮、文学现象及重要作家、作品等进行了客观层次上的扫描,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对“史”的描述和分析,力求做到“史”与“论”的结合,对作家、作品的剖析和评价均有作者自己的独到见解,对当代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潮的分析也颇有见地,同时,作者将当代文学的下限廷伸到了21世纪的头十年,体现了该教材“新”、“深”的特点。
值得提及的是,由于所列作品很多,很多同学在没有充分当代文学作品积累的情况下,很难讲此书通读,觉得此书非常庞杂。
的确有这样的问题,因此建议研友还需看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和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前者对中国当代文学“一体化”机制的形成和解体有深入的论述,后者以“民间”为视角,发现了很多隐蔽性的作品,对每部作品的解读比较细致到位,无高深的理论。
这两本书基本上也是当代文学考研的权威教材,都需要深入研究。
如果你需要列个先后,建议可以先看陈思和,再看於可训,最后看洪子诚。
但无论你如何看,都需要作品先行。
没有作品积淀,去盲目地复习文学史甚至背诵文学史,是完全徒劳的。
3、《中国现代文学》(陈国恩)、《中国当代文学》(樊星),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套书还有书目,为武汉大学文学类的骨干老师所编的“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创新性学习系列教材”,充分展示了武大文学类各个专业的特点,可以了解这些老师最近的研究动态和研究重点,书后扩展和问题,十分方便考研复习。
二、文学理论(含中西文论)1、《文学理论新编》,童庆炳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学理论的参考书很难指定,因为很多参考书都比较传统,所著的理论也并不能够涵盖所有文学现象或问题,失去了其理论涵盖和解释能力。
这本书是我个人觉得觉好的参考书罢了,研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或鉴别去参阅其他书目。
2009年之前,那时武大文学院还指定考研参考书,其书目便是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但2012-2014年文学理论考题并没有从《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中直接出题,而是更趋向综合化,甚至2014年都直接考察文学理论的题目,而是将之融入了中国古代文论之中。
这里推荐童庆炳的另外2本参考书:一本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学理论新编》,这本书是北师大考研的最新教材,与《文学理论教程》区别较大的是这本书中的关于文学理论引用的文论更多,材料更新,取代了《文学理论教程》中比较死板的叙述;另外一本是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的《新编文学理论》,内容与《文学理论新编》(北师大)大同小异。
推荐的童庆炳的这两本书,都在力度和体例上超越了高教本的《文学理论教程》。
文学理论的复习并不能通过死记硬背解决。
文学理论很难,在复习初期可以不必复习,可以等到自己的文学史基础打好之后再看。
文学理论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当记忆,在答题的时候想要很完整全面是不可能的,因此文学理论只能相当于你文学入门的通识或概论,在考试中只能凭着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自己组织语言答题。
在复习的时候,需要更加侧重对理论的领悟,坚决不能死记硬背,达到理解和熟透的地步,就基本可以放手了,去多复习其他科目,因为文学理论科目你很难得到高分,不如把精力放在更加具体的相对好把握一些的科目上。
2、《中国古代文论》,李建中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或《中国文学批评史》,李建中著,北京大学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年到2011年,一般都是名解、简答题各一个;简答题要求指出所给文论的出处并分析或评论。
分值15分左右。
但在2012-2014年的试题中,没有沿用这种出题方式,而是直接用简答的方式考查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方式,这题目也几乎出自于李建中老师的教材,不算难题。
李建中老师是文学院文艺学的学科带头人,《中国古代文论》(华师版)是李老师原先在很早执教时候编写的书,一直沿用不衰。
最近几年,李建中老师还在武汉大学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都出版了《中国文学批评史》,考生需要把握老师研究动向,多翻翻这些书。
中国古代文论的复习,一定要结合这三本书每章节后的文论选,特别注意《文心雕龙》、《二十四诗品》和《论诗绝句三十》。
另外要特别注意知识框架的构建,要有史的概念。
3、《西方文论史》(第三版),马新国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011年考查方式与古代文论类似,也是指出出处,分析,评论,分值在15分左右。
主要集中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歌德,康德等人。
对于应试来说,注重一些著名的观点原文,如游戏说、模仿说、悲剧理论,基本就够了。
但2012年-2014年的题目,以简答的形式考查了俄国形式主义,接受美学和韦勒克的内外部研究,抛弃了以前的出题模式,出题重点转移至20世纪西方主流文论,但属于常规题,主干知识,比较好答,给我们的启示:不能像以前一样,单纯的只复习古典文论以前的知识了,对于现代文论,如结构主义、新批评、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批评等等主流观点,都需要复习。
中西文论的学习,切忌空洞的看教程,看论著,首先需要的是基本的文论选,复习的时候,需要结合文论选,如胡经之的文论选,《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高教出版)。
对于文选,我一再强调。
三、中国古代文学1、《中国文学史》(修订版),袁行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本著倡导文学本位,并将文学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中,翔实地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作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考证和论述。
各章均有详细的附注,以介绍各家之说,各卷之后附有研修书目,为读者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前瞻性,以及较大的信息量,是古代文学史复习的权威和经典书目,考题占80分左右。
武大文学院十分注重作品,2011年试题,有2道题,35分注重作品,2014也是如此。
袁行霈的文学史教材,在未来十年内,肯定都居于主要地位,无人能撼动,但看书的适合需要结合作品,如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学史学习参考资料简编》,上下两册,蓝色封面,简体字,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合计6册,繁体字,朱东润也也有出国简编本,对繁体字困难的同学多看简编本。
武汉大学陈文新老师也出版了《中国古代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为“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创新性学习系列教材”之一。
但由于参考书众多,所以建议多关注本书的明清小说部分。
明清小说是复习重点,每年大概2大题,而本书的编者陈文学老师并没有集结古代文学的所有老师,因此建议备考时候还是以袁行霈的教材为主,侧重复习先秦、唐宋和明清。
四、外国文学1、《外国文学史》(上下册修订版),郑克鲁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外国文学史(下)(修订版)》分上下两册,上册包括欧美19世纪以前的文学,下册包括欧美20世纪文学和亚非文学。
近现代文学的论述较多,亚非文学占适当比例;重视艺术分析。
修订版从内容上作了调整,更适应时代要求。
参编者注意吸收近年来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信息量大,内容和体例较新,符合教学需要。
武大欧美文学分值大,考试侧重作家、人物分析,建议在复习时候不要局限在指定的两三本书,而要在掌握基础的几本重要参考书的同时,多多阅读一些能扩展视野、强化深度的学术专著。
郑克鲁的文学史感觉比朱维之的文学史更加细致全面,比如2014年的考题,在郑克鲁的书上更容易找到答案而在朱维之的版本中不好找答案(《伊利亚特》)。
近年来,武大外国文学史考题越来越灵活,考查的重点仍然是外国重要文学作品的阅读,因此,无论外国文学怎么考查,都需要大范围的深度阅读作品,重要作品在高教、复旦(郑克鲁)、华东师大(郑克鲁)的文学作品选中都有。
20世纪文学,特别是现代主义文学是武大特别容易考的,是涂险峰老师研究的重点,建议多阅读作品及专著,增强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由于外国文学考察得很综合,尤其要增强理论能力,所以这部分最好结合西方文论深度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