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 严贤春版—2环境因子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共65页文档

合集下载

植物生产与环境___3、环境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植物生产与环境___3、环境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是地球生命活动的能源,是植物光合作用 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是植物制造有机物质 的能量源泉,没有阳光就没有绿色植物,植 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就不能生长发 育。
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光照因子
光照强度 光照时间
光的组成
1)光照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 光的能量,简称“照度”,单位为勒克斯 (lx)。依地理位置、地势高低、云量及 雨量等的不同而呈规律性的变化。即随纬 度的增加而减弱,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强。 1年之中,以夏季光照最强,冬季光照最 弱;1d之中,以中午光照最强,早晚光照 最弱。
①阳性植物:此类植物需在较强的光照下生 长良好。 ②阴性植物:此类植物不能忍受强烈的直射 光线,需在适度荫蔽下才能生长良好。 ③中性植物:此类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介 于上述两者之间,或对日照长短不甚敏感。 通常喜欢日光充足,但在微荫下也能正常 生长。
2)日照长度
日照长度是指一天之中从日出到日没的太 阳照射时间。一年之中不同季节昼夜日照 时数不同,这种昼夜长短交替变化的规律 称光周期现象。
知识链接:温度对花色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花色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许 多花卉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光照的减弱, 使花色变淡,一些品种在高温和弱光下所 开的花,几乎不着色,或者花色变淡。
3)高温及低温障碍

(2)危害与防治 低温危害: 防止措施 高温危害: 防止措施
2.光照
主要环境因子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温度
光照
水分 空气
土壤
1.温度
1)园林植物对温度的要求
温度是园林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 的环境条件之一。各种园林植物 对温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即最低 温度、最适温度及最高温度,称 为温度三基点。根据不同植物对 温度的要求分为3类:

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调控措施

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调控措施

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调控措施植物的生长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光照、温度、水分、土壤质地和营养元素等。

这些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理代谢、生长发育、免疫防御等生命过程。

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并采取适当的调控措施,可以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促进生态平衡。

本文将探讨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相应的调控措施。

1. 光照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能源,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过强或过弱的光照都会对植物造成损害。

光合作用产生的光合产物为植物提供能量,同时也调节植物体内的激素合成和活性,影响植物的生长方向和叶片形态。

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应根据不同作物的需光量,合理选择种植地点,控制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使用遮阳网等配套措施,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

2. 温度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不同植物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不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高温会导致植物体内水分蒸发量增加,影响光合作用进行和养分吸收,进而影响生长;低温会导致植物体内代谢过程减慢,养分吸收能力下降,进而影响生长。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合理选用适应温度的植物品种、调整种植季节、设置覆盖物等方法来调控温度,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3. 水分水分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资源。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输送至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因此,水分的不足或过剩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水分不足会导致植物缺水,影响光合作用进行和养分吸收;水分过剩则会造成根系缺氧,引起根腐病等病害。

采取适当的灌溉策略,确保土壤水分的合理利用和保持,是调控水分的重要措施之一。

4. 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根系生理活动有重要影响。

土壤质地的理化性质直接决定了土壤的保水性、透气性和肥力。

粘性土壤难以渗水和透气,容易造成根系缺氧;砂质土壤保水能力差,容易导致水分不足。

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应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选择适宜的土壤质地,并通过土壤改良、施肥等措施改善土壤质地,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

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

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植物生长受到许多环境因子的影响,包括光照、温度、水分、土壤质量、空气质量、气候变化等。

这些环境因子直接影响植物的生理过程和生长发育,决定了植物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以下将详细解释这些环境因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光照是影响植物生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光照不仅提供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还调控了植物的生理过程和生长发育。

植物对光照的要求有所不同,有些植物对强光适应,有些植物对阴暗环境更适合。

光照的强度、持续时间和光谱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高光照强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长,但过强的光照会导致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光剧毒效应,损伤植物细胞。

适宜的光照持续时间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短或过长的光照时间都会抑制植物的生长。

光谱的不同成分会影响植物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例如红光可以促进植物的竖直生长,蓝光可以促进植物的横向生长。

温度是另一个重要的环境因子,对植物生长具有直接影响。

温度影响植物的生理过程、生化反应和生长发育。

温度过低会导致植物冻害,破坏细胞结构和代谢过程,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温度过高则会导致热害,使植物脱水、光合作用失调,甚至死亡。

温度还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速率、物质转运速率和酶活性等,进而调控植物的生物合成和进程发育。

不同植物对温度的适应性各不相同,有些植物对低温适应,有些植物对高温适应。

水分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环境因子。

水分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生化反应和物质输运的媒介,同时也是植物生理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水分的供应不足会导致植物脱水、减少光合作用和物质运输等生理功能受损。

过度的水分会导致根部缺氧、根系腐烂和植物的生长受限。

因此,植物的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供应,不同植物对水分的要求和耐受性也不同。

土壤质量对植物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土壤提供了植物所需的养分,并起到了支撑植物生长的作用。

良好的土壤质量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而贫瘠的土壤则会导致植物养分不足、根系不发达和生长受限。

环境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环境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环境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作者:黄鑫来源:《农业与技术》2019年第09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园林投入了更多的关注。

由于园林植物与其它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大致相同,依赖于周边环境、温度自然环境。

环境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过程有直接影响,包括光、温度、水分以及土壤因子等。

本文通过简要阐述环境构成的概况,展开对环境因子、土壤因子及其他因子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探究,以期对我国未来园林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光环境;园林植物;生长发育;影响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190515066园林植物大多以观赏性为主,而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是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光、温度、湿度等外界环境直接对园林植物的生长过程产生影响,而园林植物的种类又在不断增多,因此,需要加强对环境因素的考虑,从根本上为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提供一个稳定、适宜的环境。

1 关于环境构成的概况环境因子是构成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其中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产生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又被称为生态因子。

将生态因子细化又可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生物因子以及地形因子等。

气候因子主要包括光、温度和湿度;土壤因子指的主要是土壤母质以及化学性质等特性;生物因子指的主要是动物、植物以及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地形因子指的主要是地形、坡度以及园林植物生长海拔等。

正是这些复杂多样的因子,相互组合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

在上述各项因子中,无论是水分,还是土壤等都是园林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缺的环境因素,直接影响着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状态。

2 环境因子与园林植物之间的关系2.1 园林植物受光照的影响光照强度是影响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建设园林景观时,设计师应当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光照情况,对园林植物种类进行选择与分类。

耐阴性和耐阳性植物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耐阴性园林植物往往具有更长的生长周期;耐阳性园林植物往往生长速度快,但寿命短,因此,需要合理搭配2种园林植物。

园林花卉学:第三章 环境因子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园林花卉学:第三章 环境因子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二)元素的主要作用
(三)土壤施肥
补充大量元素为主
1.常用的有机肥
(1)厩肥和堆肥 (2)牛粪
(3)鸡粪
(4)油粕饼
(5)骨粉
(6)米糠
(7)草木灰
(8)马蹄片、羊角
(9)其他
氮氮肥 肥 名称
铵态氮肥
液氨
氨水
硫酸铵
碳酸氢铵
氯化铵
硝态氮肥
硝酸钙
硝酸钠
铵态硝态氮肥 硝酸铵
硝酸铵钙
硝酸硫铵
酰胺态氮肥 尿素
紫外线区的波长小于0.4微米, 可见光区的波长介于0.4-0.76微米之间 红外线区的波长大于0.76微米。
给植物提供光合作用能源 光的强度 光质 光照长度
(一) 光照强度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纬度、海拔、季节、时间、气象
花卉分为∶阳性、中性、荫性
1.光照强度影响部分种子萌发 2.影响营养生长和形态建成 3.影响花蕾开放 4.影响花色
6.对土壤微生物能引起“起爆效应”, 即加入新鲜有机肥加速土壤原有有 机质分解
7.不能依特定的土壤和作物施肥,一 般只宜作基肥或早期追肥
化学肥料
1.成分单一,常含副成分,养分不全面,部 分肥料常含有害成分
2.养分浓度高,多属速效性,但一般肥效不 持久,易流失、挥发和被土壤固定
3.一般不含有机物,在土壤中以水溶性、代 换性存在,易被植物吸收利用

化学肥料
1.成分单一,常含副成分,养分不全面,部分肥料常含有害成 分
2.养分浓度高,多属速效性,但一般肥效不持久,易流失、挥 发和被土壤固定
3.一般不含有机物,在土壤中以水溶性、代换性存在,易被植 物吸收利用
4,一般易使土壤酸性板结、结构破坏,保肥供肥 能力下降

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影响或者作用

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影响或者作用

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有很多。

这个问题很复杂~~~通俗地讲就是内在和外在、生物非生物……简单说就是植物个体本身受遗传的影响,外在就是来自于周围的微环境和大环境,大环境就是所谓的气候(光热水风温湿度)、地域(地貌土质土壤类型营养含量等)、,微环境就包括的更细了。

除了非生物的干扰外,还受其他植物的干扰,比如植物的他感作用就是通过自身分泌特殊的化学或者生物成分,是其他植物不能正常生长~~还有植物的竞争,生态位相同的植物不等良好的生长~~同时还要考虑微生物的作用……还可以分为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响它的其它生物.非生物因素如:阳光,空气,水.食物等.
植物的根吸收营养物质,要消耗能量的,而能量的主要来源就是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此过程需要一定得氧气,土壤板结,土壤通透性不好,氧气不足,妨碍植物根的呼吸作用,不利于植物生长。

而且土壤板结,土壤肥力状况也不理想,土壤孔隙都不理想,土壤团粒结构少,这些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的同时,也会影响植物生长。

首先需要弄明白的是,生物包括微生物、动物、植物。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有很多,包括好的和坏的。

比如说,土壤里面的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使得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得以较快分解成植物能够吸收的养分,另外还有疏松土壤的功能。

植物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微生物包括各种细菌、病毒,这些东西可以使得枯落物以及动物排泄物及尸体能更快的分解,被环境吸收,重新利用。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无处不在。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是最大的,但是我们现在对环境都是负面影响,比如破坏植被、污染大气、污染河流等等,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对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不能使生态系统正常发挥作用,最后祸及人类自身。

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

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

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1)温度因子植物种子的发芽、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都有它的最适温度、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超过这个界限,它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和其它一切生命活动都会受到影响.一般说来,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加快生长发育.但当温度超过所要求的最高或最低温度的限度时,生长就会停止,或者死亡。

只有在最适的温度条件下,才能迅速而健壮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

通常根据植物对温度的不同要求与适应范围分为四类:1)最喜温树种这类树种大多原生在热带,生长过程中需要很高的温度,否则就会冻死。

如橡胶、椰子等。

2)喜温树种这类树种大多原生在亚热带,生长过程中不能忍受零度以下的低温。

如杉木、毛竹等。

3)耐寒树种这类树种大多原生在温带或寒温带,能够忍受一定的低温.如毛白杨、刺槐等.4)最耐寒树种这类树种大多原生在寒带,能够忍受长时期的低温。

如落叶松、樟子松等。

另外,各种植物的遗传性不同,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有很大差异.有些种类对温度变化幅度的适应能力特别强,因而能在广阔的地域生长、分布,对这类植物称为“广温植物”或广布树;对一些适应能力小,只能生活在很狭小温度变化范围的种类称为“狭温植物”。

(2)水分因子水分是决定树木生存、影响分布与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

不同树种对水分的需要与适应不同。

1)依树种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分类①旱生树种通常在土壤水分少,空气干燥的条件下生长的树种,具极强的耐旱能力,这类树种的根系通常极为发达,其叶常退化为膜质鞘状或叶面具发达的角质层、蜡质及绒毛,如沙枣、梭梭树、木麻黄、沙棘等。

旱生树种据形态和适应环境的生理特性又可分为少浆植物或硬叶植物、多浆植物或肉质植物、冷生植物或干矮植物。

②湿生树种需要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树种,在干燥的环境下常致死亡或生长不良。

这类树种的根系短而浅,在长期淹水条件下,树干基部膨大,具有呼吸根。

如池杉、落羽杉、水松等。

湿生树种据其对光照的要求又可分为阳性湿生树种和阴性湿生树种。

①中生树种介于两者之间,绝大多数树都属此类,这类树种多生于温润的土壤上,如麻栎、枫杨、油松等。

气候因子对园林绿化植物生长的影响

气候因子对园林绿化植物生长的影响

受育苗密度和行距配置的显著影响,除地径外,苗高和地径受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

在不同育苗密度条件下,中密度组中的行距III 组的苗高最高,而在不同行距配置条件下,行距III 组的中密度组苗高最高。

不同育苗密度中,中密度组的毛白杨地径最大,而在不同行距配置中,行距III 组的毛白杨地径最大。

在不同育苗密度条件下,中密度组中的行距III 组的苗高最高,而在不同行距配置条件下,行距III 组的高密度组苗高最高。

综合考虑苗高、地径和生物量3个毛白杨生长情况指标,中密度组和行距III 组配置的苗木生长情况最好,因此推荐采用种植密度40000株/hm 2,苗木间距0.4m 和1.2m 交错配置。

(收稿:2023-05-26)参考文献:[1]朱之悌,林惠斌,康向阳.毛白杨异源三倍体B301等无性系选育的研究[J].林业科学,1995,(6):499-505+579.[2]周会萍,刘兴洋,刘炳鑫,等.新乡毛白杨人工林土壤性质垂直分布特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51(4):50-54+88.[3]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4]寇建良,孙照斌,刘宇化.毛白杨速生材压缩密实化工艺初步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9,24(3):288-292.[5]赵勇刚,高克姝,周正民,等.毛白杨短周期胶合板材、建筑材新品种选育[J].山西林业科技,1996,(2):31-35.[6]吴晓玲.山西省六大造林绿化工程树种选择[J].山西林业科技,2008,148(4):58-60.[7]曲炳鹏,王咏嘉,李素艳,等.生态景观林10种林分枯落物的水文效应[J].水土保持通报,2018,38(2):65-70+74.[8]凌一波,冯云格,王斌杰,等.密度与行距配置对向日葵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作物杂志,2022,208(3):155-160.[9]秦新永,缑婵娟.抚育间伐对人工云杉林林分生长和林下环境的影响[J].现代园艺,2022,45(16):156-157+160.[10]曾伟,熊彩云,肖复明,等.不同密度退耕雷竹春季林冠截留特性[J].生态学杂志,2014,33(5):1178-1182+9.[11]周静静,马红彬,周瑶,等.荒漠草原不同带间距人工柠条林平茬对林间生境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7,26(5):40-50.作者简介:张黎峰(1986-),男,汉族,河南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