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长安十二时辰》,你得补补“四明狂客”贺知章的知识
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资料介绍

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资料介绍贺知章字作季真,晚年自称四明狂客,盛唐著名诗人。
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贺知章的资料贺知章,字季真,越州永兴人,唐代非常著名的诗人与书法家。
贺知章原是越州永兴人,早年迁居到了山阴,少年时期就以诗文闻名。
公元695年,贺知章中进士,又中乙未科状元,成为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史籍记载的状元。
中状元后的贺知章被授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任太常博士,之后历任太常少卿、礼部侍郎、工部侍郎、太子宾客、秘书监等职,故而又被人称为“贺监”。
贺知章常与李白、张旭等人饮酒赋诗,互相切磋诗艺。
公元744年,贺知章因病而上奏请求度为道士,回归乡里,得到了唐玄宗的许可。
他的书法造诣颇高,擅长草书与隶书,但他留传的墨迹不多,现存的仅有《龙瑞宫记》石刻与《孝经》草书,而《孝经》现已流传到了日本。
贺知章诗文精佳,以绝句见长,但其作品大多都已散佚,现存而录入《全唐诗》的有19首,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有《咏柳》与《回乡偶书》两首。
贺知章的故事贺知章有个金龟换酒的故事十分出名。
742年,已经四十多岁的李白被玄宗招进宫中做官。
李白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匆匆赶奔长安。
但玄宗却把他撂在一边,没有马上接见他。
只是把他安顿在客房里。
李白来都城的消息传进了贺知章耳朵里,他十分兴奋,当时八十多岁的贺知章对李白的才华,早就略知一二,才华不凡而且十分有情调,但却没有见过本人。
第二天贺知章就迫不及待的去一睹李白的风采。
当一袭白衣的李白从门外走进来的时候,贺知章不禁脱口而出,好一个诗仙啊。
刚一落座,贺知章这个老头就追问李白是否有新作拿出来观赏,倒是一点不客气。
李白就抓紧把自己的《蜀道难》呈给贺知章。
过了不久,很多闻名而来的诗人和李白的朋友都赶来了,贺知章主动提出要为李白接风洗尘。
这顿饭从大约中午时分,一直到晚上很晚才吃完,期间人们吟诗作对好不欢乐。
正当人们酒足饭饱的时候,贺知章摸了摸自己的口袋,尖叫声“坏了”,他说自己没带钱,该怎么付这顿饭钱呢?灵机一动,想起了自己佩戴的小金龟,就告诉众人:“虽然没有银子,但我有金子”随即取下金龟付了账。
历史趣谈:贺知章是哪个朝代的 四明狂客诗狂贺知章简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贺知章是哪个朝代的四明狂客诗狂贺知章简介导语: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越州会稽永兴(今萧山)人,早年迁居山阴(今绍兴)。
少时即以诗文知名。
唐武后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越州会稽永兴(今萧山)人,早年迁居山阴(今绍兴)。
少时即以诗文知名。
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
开元十年(722),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
十三年为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
后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
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
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贺知章诗文精佳,且书法品位颇高,尤擅草隶,“当世称重”,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
他常醉辄属籍,常与张旭、李白饮酒赋诗,切磋诗艺,时称“醉中八仙”,又与包融、张旭、张若虚等结为“吴中四士。
”天宝三年(744),因病恍惚,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舍本乡宅为观,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
诏许之,赐鉴湖一曲。
玄宗御制诗以赠,皇太子率百官饯行。
回山阴五云门外“道士庄”,住“千秋观”。
建“一曲亭”自娱。
繁纸不过数十字。
“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虽古之张索不如也。
”,爱好书法者视为珍品。
他的墨迹留传很少,现存尚有绍兴城东南宛委山南坡飞来石上的《龙瑞宫记》石刻和流传到日本的《孝经》草书。
生活常识分享。
长安12时辰中的文化常识共40页文档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Hale Waihona Puke 我若浮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口碑炸裂的《长安十二时辰》:追剧之前,请先补知识点

口碑炸裂的《长安十二时辰》:追剧之前,请先补知识点作者:来源:《意林·作文素材》2019年第16期作文君:2019年6月27日,在优酷网上突袭上线的国产古装剧《长安十二时辰》,凭借堪比电影大片的精美画质,高度还原大唐盛世的服化道(服装、化妆、道具)以及跌宕起伏的剧情,一开播就口碑收视双向走高,豆瓣评分8.6分,创下2019年国产剧的纪录。
不少网友感叹:“继4年前的《琅琊榜》后,终于又出现了一部值得入手的国剧。
”“一秒钟不看都跟不上剧情。
”“简直是视觉盛宴,神仙画质!”剧中各种古代礼仪、典故也是层出不穷,历史圈、军事圈、服饰圈、美食圈的朋友更是热情讨论。
这年头,没点知识储备量连剧也不能追了?别担心,贴心的作文君已经备好这份追剧指南,各位素粉拿走不谢,欢脱追剧去吧!缘起·一个脑洞一出戏《长安十二时辰》改编自马伯庸的同名历史悬疑推理小说。
小说的创作缘起非常偶然,在知乎上,有人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来给《刺客信条》写剧情,你会把背景设在哪里?”《刺客信条》是一款画风精美的动作类游戏,玩家需要扮演成一名刺客,穿梭在古今中外各大历史名城之间惩恶扬善。
作家马伯庸看到这个问题后脑中浮现出了唐代的长安城,他洋洋洒洒写下几千字的回答,没想到,这竟成了一部长篇小说的雏形。
随着支线信息的增多,这个故事从一个“刺客小传”变成了古代版的“反恐英雄”。
在网友数万点赞下,这一创意于2016年开始在微博上扩充连载,最终成为共计48章、发生在十二个时辰内的悬疑故事——《长安十二时辰》。
剧情·长安反恐24小时唐天保三载,上元节辉煌灯火亮起之时,狼卫、绑架、暗杀、烈焰、焚城,一场预谋已久、吞噬一切的劫难即将发生。
长安城的情报中心、安保中心“靖安司”的主事人李必(易烊千玺饰),虽年纪轻轻,但着实犀利、杀伐果决,是个传奇性的忠臣,一心要守护长安。
他必须在十二時辰里揪出想要毁城之人,否则灯会开始,覆水难收。
长安城里的狂客

长安城里的狂客作者:温鑫来源:《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2019年第09期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让很多人再一次梦回唐朝。
唐朝是可爱的!可爱在于她的雍容华贵,可爱在于她的锦绣文章,可爱在于她孕育了一群性格各异、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
说到“狂”,我们第一个就会想到李白,因为李白在诗中就曾自诩为“楚狂人”,唱着“凤兮凤兮”的歌来揶揄圣人孔子。
李白的狂是出了名的!可是有个人,他狂得比李白早,狂得更有风度,这个人就是贺知章。
贺知章何许人也?有人说,就是《长安十二时辰》里的那个会写“碧玉妆成一树高”的贺监。
公元742年,四十二岁的李白与八十三岁的贺知章在长安相遇了。
他们俩虽然是两代人,彼此互相闻名,从未谋面,但这次见到了,可谓是一见如故。
酒桌上,贺知章问李白“最近可有大作”,李白借着酒兴挥笔写下了他的得意之作——《蜀道难》。
贺知章读罢,拍案叫绝,大呼:“李白!你不是人啊!”李白一听,心想:“嗯?这小老头怎么第一次见面就骂人?”贺知章接着说:“你是谪仙人啊!”得到贺知章如此赞许的李白有点飘飘然了,端起酒杯,向着前辈行礼。
当二人饮酒正酣时,贺知章一摸口袋大惊:“不好!”请人吃饭没有带钱。
这也难不倒贺知章,他立刻把随身带的金龟(唐代官员的一种佩饰)拿出来换了美酒,与李白继续痛饮。
后来,李白还把这次经历写进了《对酒忆贺监》诗里,表达了对贺知章为人洒脱、豁达的崇敬。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写这首诗的时候,贺知章已经去世了。
但李白只要端起酒杯,就会睹物思人,想起遇见贺知章的那次愉快的往事。
往事历历在目,斯人却悄然离世,每每想起,李白总是暗自神伤。
在李白的眼中,贺知章是“风流的狂客”。
风流指的是贺知章的文采,而狂客就是贺知章的个性。
连李白都佩服他“狂”,看来贺知章是真的很狂。
“昔好杯中物”,杯中物就是酒,贺知章喜欢喝酒是出了名的。
唐朝有八个非常喜欢喝酒的文人,杜甫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为他们写了一首诗《饮中八仙歌》,诗中所写的第一个酒仙就是贺知章。
长安十二时辰中学知识点

长安十二时辰中学知识点的文章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非常受欢迎的影视剧,通过描述唐朝长安城内发生的一系列谋杀案件,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维方式。
这部剧中融入了很多历史和文化知识点,让观众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能够学到一些有趣的知识。
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一些知识点。
1.唐朝社会《长安十二时辰》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辉煌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长安城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人口众多,商业繁荣。
剧中展现了当时的市井生活、官府机构以及人们的相处之道,让观众对唐朝社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唐朝文化唐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艺术家和文人墨客。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人物形象多样,有官员、谋士、侠客、艺人等等,他们的形象和言行都展现了唐朝的文化特点。
观众可以通过这些角色了解唐朝的文学、音乐、舞蹈等方面的知识。
3.刑侦技巧作为一部推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展现了一些刑侦技巧。
通过主角们的推理和侦查过程,观众可以学到一些破案的方法和技巧。
比如从被害人的遗体痕迹、现场线索等方面推理凶手的身份,也可以学到一些刑侦手段,如审讯、侦查等。
4.唐朝服饰《长安十二时辰》的服饰和道具都非常精美,展示了唐朝的服饰风格。
唐朝的服饰以宽松、华丽、色彩鲜艳为特点,剧中的角色们身穿着华丽的衣服,佩戴着各种珍贵的饰品,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奢华而典雅的视觉享受。
5.唐朝建筑《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场景布置也非常精细,展现了唐朝建筑的风貌。
观众可以看到宫殿、寺庙、民居等各种建筑形式,了解唐朝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同时,这些场景也反映了唐朝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6.唐朝风俗剧中还展现了一些唐朝的风俗习惯。
比如,在剧中可以看到人们在花市上采购花卉、燕京大观园的月晕盛宴、唐朝的婚礼习俗等等。
这些细节展示了唐朝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娱乐方式,让观众了解到了一些有趣的唐朝风俗。
总结:通过观看《长安十二时辰》,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一部精彩的故事,还可以学到一些有趣的唐朝历史和文化知识。
长安十二时辰唐朝城市的悬疑谜案

长安十二时辰唐朝城市的悬疑谜案唐朝长安城,繁华灿烂,又隐藏着许多神秘的谜案。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长安十二时辰的悬疑谜案。
在这个以时辰为线索的故事中,发生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件。
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些谜团,探寻万里长安的奥秘。
第一时辰——子时深夜的子时,长安城静谧无声,只有微风拂过林荫的声音回荡在街道上。
这个时辰,是恶魔活动的最佳时机。
长安城内,一处灯火通明的宅院,却有一位美貌绝伦的女子失踪了。
她是唐玄宗的心腹侍卫的妹妹,身份特殊,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有人说,她在夜晚与一个神秘男子相约,结果两人消失得无影无踪。
是被绑架了?还是自愿消失?第二时辰——丑时接下来的丑时,城内传来了一起疯狂杀人案的消息。
一名官员的尸体被发现于屋内,残忍的凶器留下了一串谜样的字迹——“风过无痕”。
这个时辰,是长安城中官员们频繁聚会的时间。
是彼此间的斗争引发了这起杀戮?还是隐藏在暗处的另一个势力出手作案?谁是为了权力而铤而走险的凶手?第三时辰——寅时黎明初起的寅时,长安城的街道上突然传来嬉笑声和凄厉的惨叫声交织而成的声音。
市集上,一名商贾被人暗杀,尸体旁边还有一封莫名其妙的信件。
信中写道:“朔风瑟瑟,临人可齐。
”嫌犯是谁?动机何在?长安城里的商贾们物质丰富、勾心斗角,杀人为何不用直接手段?第四时辰——卯时卯时,城内静得可怕。
在一个荒废的民居中,被人发现了一具老人的尸体。
死者身份特殊,是退隐多年的从前宰相。
尸体上没有任何伤痕,死因成为谜题引发了长安城内外的猜测。
是上天之手,还是人为操控?是否与死者的过往有所联系?长安城中难以预料的秘密是否就隐蔽在这起谜案背后?第五时辰——辰时辰时已到,长安城沉浸在白昼的喧哗中。
这一天,城内闹市突然起火,无数商铺化为灰烬。
火势凶猛,难以控制,令人们惊恐不已。
现场被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痕迹,有人怀疑是有人纵火,而火灾背后的目的又是什么?是为了毁灭证据,还是为了转移目标?长安城到底藏着多少心怀不轨的人?第六时辰——巳时到了巳时,太阳已经西斜,长安城的纠纷和争斗似乎没有休止的时候。
长安十二时辰 古诗

长安十二时辰古诗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清平乐·禁庭春昼》
唐李白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
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
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短歌行》
唐李白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
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
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
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
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
《忆秦娥·箫声咽》
唐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长歌行》
唐李泌
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
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
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
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
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长安十二时辰》,你得补补“四明狂客”贺知章的知识
甬派客户端记者梅子满
根据马伯庸的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正在热播。
不仅将其拍摄地——象山影视城的“唐城”变成了一处网红景点,也让一位与宁波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唐代著名诗人走出历史,成为当代“网红”。
这位唐代大诗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四明狂客”贺知章。
“韩童生老师扮演的这个何执正,就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贺知章呢!”今晨,甬上名人文化研究院院长执行院长黄江伟给甬派记者打来报料电话,“甬派能不能给派粉说说贺知章与宁波的渊源?”
好吧,甬派君就是万能的。
这就给大家捣鼓捣鼓这事,不过,先声明,甬派君只是搬运工,所有介绍到的知识,都来源于专家们的研究。
先说说贺知章这个人吧!
这年头,但凡读过几年书的人,没有不知道贺知章大名的。
一首脍炙人口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写得意趣盎然,又充满阅尽人事的沧桑感,让贺知章成了小学生都知道的唐代大诗人。
公开资料显示:贺知章(公元659--744年),字秀真,会稽永兴县(今萧山)人。
唐征圣元年(公元695年)举进士,以后累官至正授秘书监等职。
大宝二年(公元743年)十二月,因病辞官还乡。
贺知章既工文辞,也擅草隶,性旷夷,善谈说,平时嗜酒,与杜甫、李白等结为好友。
至晚年尤加纵诞,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以邀游里巷为乐,醉后挥舞笔墨,顷刻间写成好文章。
文采好、爱喝酒、爱交际,还官运亨通,还活到80多岁。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贺知章都是那个时代的成功人士。
大李白36岁的贺知章,要是宁波人,该多好!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来,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也一度让不少宁波人误以为贺知章就是宁波人。
比如《四明谈助》就认为,贺知章出生于鄞县马湖贺家湾。
现在学界公认贺知章出生于今天的萧山(唐时为越州永兴)。
不过,要说贺知章与宁波一点渊源关系都没有,倒也不见得。
有研究者就认为,贺知章不仅游历过四明山、东钱湖,还曾在宁波讲学、隐居。
传说,贺知章曾在四明山深处与老农樵叟为伍,以朗月清风做伴,赋诗饮酒,悠闲自适,还在余姚梁弄的后陈村为慕名而来的邻近读书人讲授五经。
今天的梁弄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桥,名为贺水桥,有一条溪名为贺溪,就是为了纪念贺知章。
他的那首题为《袁氏别业(一作偶游主人园)》:“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的诗,就是写于今天的梁弄某处。
传说,贺知章还曾游历东钱湖。
宋朝时曾两度出任右丞相,晚年归隐老家东钱湖畔的史浩,在一首《游东钱湖》的诗里,曾提到贺知章当年在宁波这一带的游历:“行李萧萧一担秋,浪头始得见渔舟。
晓烟笼树鸦还集,碧水连天鸥自浮。
十字港通霞屿寺,二灵山对月波楼。
于今幸遂归湖愿,长忆当年贺监游。
”
传说,晚年的贺知章醉心于道教,唐朝天宝年间,贺知章在甬山附近建招贤观,祀东岳之神,因此甬山所在的江口镇在唐宋时被称为“招贤墟”。
另据奉化史料载,贺知章归隐时,御史中丞杜胜等人也辞官还乡。
杜胜全家隐居在甬山平岩洞西南麓,后子孙繁衍成为现在的杜家畈村。
受杜中丞之邀,贺知章常来甬山之麓剡江边垂钓,寄情于山水之间,后人为纪念贺知章,在贺监垂钓处用石筑一方台,称为“贺监钓台”。
……
贺知章是否真的隐居宁波,没有定论。
但贺知章的遗迹犹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中心城区,与贺知章有关的胜迹原有多处,著名的大概要数月湖陆殿桥旁的贺秘监祠,还有兴宁路李惠利医院附近的贺丞路了。
贺秘监祠,俗称湖亭庙。
相传宋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郡守莫将在贺知章读书的故地建了这个祠。
在宁波曾经有着多处贺知章有关的建筑,保存至今的仅此一座。
这里现存的建筑大部分为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重修,坐北朝南三进五开间,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冯骥才曾卖画捐资修缮之。
贺丞路,以贺丞庙得名。
贺丞庙建于宋元之交,原叫贺成庙。
据民国《鄞县通志》记载:“贺丞庙,祀唐贺秘监知章,建于宋元之交,初在林郎堰旁,明洪武王道捐地迁此,署曰:唐贺秘监丞庙。
”原址大概在宁波七中或镇安小学校址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