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材简析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材简析新时代的儿童,在春天的雨露下,像盛开的花朵,愉快的生活,茁壮的成长。
他们用鲜艳的红领巾,与明媚的春天,宽阔的大地组成了五光十色的多彩世界。
感受生活得甜美和幸福,知道祖国的春天来之不易是本组教材的专题。
“识字6”展现了几幅现实生活得美丽风景图,让孩子感受生活环境的美好。
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王二小》是让学生了解“昨天”,让他们知道祖国的春天是革命前辈、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应该热爱、珍惜。
课文《画家乡》是让学生感受“今天”,让他们知道伟大的祖国是多么辽阔,是多么美丽,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激发他们热爱自己家乡热情。
诗歌《快乐的节日》是让学生展示“明天”,让学生在展示今天的同时,快快乐乐地拥有美好的明天。
这是一组实施美育的好教材,我们应该凭借教材,带领学生欣赏美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抓住美的语言,获得美的享受;欣赏美的行为,培养美的情操。
教学时,可借助本组导语,引导读目录,让孩子借助拼音浏览本组课文,初步感知本组叫草内容,并提示学生围绕“幸福生活”的专题,主动发现、收集有关材料。
学完本组课文后,把这些材料展示给大家,看看谁的收获大。
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讲故事比赛、唱歌比赛、绘画比赛,让孩子们的综合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
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单元66个字,会写3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数量词的使用方法,并练习使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识字 6 展现了几幅现实生活的美丽风景图,让孩子感受生活环境的美好。
课文《吃水不忘井人》《王二小》让学生了解“ 昨天” 让他知道祖国的春天是革命前辈、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应该热爱、珍惜。
课文《画家乡》让学生感受“ 今天” 让他知道伟大的祖国是多么辽阔,多么美丽,激发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激发他热爱自己家乡的热情。
诗歌《快乐的节日》让学生展望“ 明天” 让学生在珍视今天的同时,快快乐乐地拥抱更美好的明天。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会读《语文园地六》中的课文,并能流畅朗读。
2.会正确书写本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3.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4.开发学生的朗读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内容。
2.听、说、读、写目标生字和生词。
三、教学难点1.生字生词的掌握与运用。
2.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语文园地六》。
2.生字卡片。
3.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询问学生对本课文有什么了解和想法。
第二步: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解释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并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掌握。
3.分段教授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
第三步:课文朗读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培养表达能力。
2.老师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帮助学生提高朗读质量。
第四步:学习任务1.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巩固课文内容。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如续写故事、改编诗歌等。
六、教学反思1.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度,是否掌握了生字生词。
2.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方式和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七、家庭作业1.要求学生背诵本课文。
2.书写本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并写出对应的词义。
3.完成课后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并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37页)

12古诗二首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课件出示2)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逐句检査朗读,随机出示折叠卡片认读“踪迹”“浮萍”,并正音。
以字带词,加上动作,读好词组“撑小艇”——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小娃撑小艇”。
卡片认读“踪迹——藏踪迹”,“踪”读好平舌——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不解藏踪迹”。
卡片认读“浮萍”,结合浮萍的图片,借助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识记:浮萍是漂浮在水面的一种水草,因此浮是三点水,萍是草字头。
——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浮萍一道开”。
把诗句连起来读一读,把整首诗读正确。
教师范读、自由练读,读出诗的节奏。
三、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课件出示3、4)教师分别出示“小娃采莲回”和“浮萍一道开”的图片,让学生找到相应的诗句连一连。
并说说这样连的理由。
学习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课件出示5)(1 )边做动作边读诗,理解和识记“采”。
采:(课件出示6)出示字源,看老师演示动作,结合字形知道采字的“爪字头”代表手,采表示用手采摘树木上的果子。
(2)请同学当当小娃来演一演采白莲的动作,感受小娃偷采白莲时既忐忑又高兴的心情并指导朗读。
学习诗句“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课件出示7)【设计意图:初读感知,生字的正音,为下面的分析和阅读铺平道路。
】【设计意图:根据图片的意思找到相应的诗句并说明理由,这一设计是为了降低难度,借助图画这一载体,将学生对古诗初读后的理解通过连线的方式呈现出来。
说理由的过程就是学生对古诗大意的初步感知。
】板书内容小娃偷采池上天真无邪顽皮可爱不解一道开课堂作业新设计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踪(zōnɡ zhōnɡ) 萍( pín pínɡ) 泉(quán qán) 露( loù lù)2.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古诗描绘了孩子什么样的形象?()A.胆大B.愚笨C.天真D.活泼参考答案:1.踪(zōnɡ) 萍(pínɡ) 泉(quán) 露(lù)2.《池上》写了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不知隐藏踪迹的顽皮、可爱形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目录识字(一)1 春夏秋冬2 姓氏歌3 小青蛙4 猜字谜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课文 11 吃水不忘挖井人2 我多想去看看3 一个接一个4 四个太阳语文园地二课文 25 小公鸡和小鸭子6 树和喜鹊7 怎么都快乐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语文园地三课文 38 静夜思9 夜色10 端午粽11 彩虹语文园地四识字(二)5 动物儿歌6 古对今7 操场上8 人之初口语交际:打电话语文园地五课文 412 古诗二首13 荷叶圆圆14 要下雨了语文园地六课文 515 文具的家16 一分钟17 动物王国开大会18 小猴子下山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语文园地七课文 619 棉花姑娘20 咕咚21 小壁虎借尾巴语文园地八第一单元1春夏秋冬设计说明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
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
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们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们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们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们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们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们)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出示图片,做游戏。
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六:和大人一起读:夏夜多美》教案2套(2019新版教材)

和大人一起读《夏夜多美》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与大人一起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师生共同感受环境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教学重点】朗读,并在读中体会夏夜的美。
【教学难点】在体验夏夜景美的同时,感受助人为乐的精神之美。
【教学准备】1、多媒体配乐动画课件。
2、蚂蚁、睡莲、蜻蜓、萤火虫图片。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夏夜美景现在是什么季节?这幅图片是夏天的什么时间呢?(夏天的晚上)夏天的晚上也可以称之为夏夜。
那你能不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说你从图片中都看到了哪些景物?(生说)能用一个字来形容下这幅图码?你觉得这幅图很(美)。
这就是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的小文章。
板书课题夏夜多美(创设情境,从对夏夜多美的初步感受中激发阅读兴趣。
)二、品读课文,深化理解1、播放故事的动画。
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夏夜,都有哪几个小伙伴?公园里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认真听故事。
(1)生看完动画,答小蚂蚁,睡莲,蜻蜓,萤火虫。
师板书贴这几个小伙伴的图片。
(2)生简要概括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听完这个故事,你喜欢这些小伙伴吗?请同学们走进这篇小文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
看看喜欢哪个小伙伴,想一想喜欢它的理由。
然后把它说的话画出来。
2、生读汇报。
睡莲姑姑说的话3.(课件出示)夏夜、公园静悄悄的。
忽然传来呜呜的哭声,是怎么回事呀?请两位同学合作读1~3自然段4、谁来说说读了1~3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出示句子“水池里~趴在水草上”指导品读句子5、师问:夜深人静的时候,小蚂蚁掉进了池塘,它的心情会怎样?可怜的小蚂蚁会想到什么?谁来读读蚂蚁的话?出示句子指导品读句子6、过渡:你们真善良,都替小蚂蚁着急呢。
是呀,看到小蚂蚁这么慌乱的样子,有谁救了它?又是怎么救的呢?出示学习要求请大家接着往下读4~12自然段。
用“_”画出让你最感动的句子,同桌互相读读。
7、学生汇报①“快上来吧!”睡莲弯弯腰,让他爬了上来。
一年级下语文说课-23王二小人教版新课标2014

一年级下语文说课-23王二小人教版新课标2014一、说教材:《王二小》是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篇课文,本组课文是围绕“幸福生活”为专题编排的。
《王二小》这篇课文以“王二小”为中心讲述了他怎样将敌人成功的引入八路军的埋伏圈,并将敌人消灭的故事。
王二小,一个只有小名的孩子,牺牲时才十三岁。
他用还没有来得及绽放的生命,为今天的孩子们换来了没有战火燃烧的幸福生活。
二、说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方式认识“王、助”等生字。
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王、从”等6个字。
2、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读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3、学习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的方法。
教学目标的制定就确定了教学内容,我的依据是:课标中指出1、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学习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是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的方法。
本课我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识字和书写“王、从”两个字,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是学习第三至第五自然段,书写其余生字。
今天我所说的是本课的第一课时。
三、说学情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依据学生的学情,1、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玩游戏,在游戏中学习,他们的学习兴趣很高。
2、一年级学生喜欢形象鲜明的图片画面,以直观形象的记忆为主。
3、学生集中注意力时间不长。
四、说教法依据以上学情,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1、激趣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2、图文结合法,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说学法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我将引导学生采用1、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生字新词,依据是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认字教学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是认字教学。
这个单元的目的是教导学生认识并掌握一些常见的汉字。
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汉字是我们中文的基础。
学生能够轻松掌握汉字,不仅能够为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而且能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
在本单元中,我们将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听、说、读、写和观察,以帮助学生掌握汉字。
我们将使用听、说和观察的教学方法。
通过听故事、说故事以及观察图片和语言的方式,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对汉字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我们将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故事、有趣的角色和有趣的词语,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汉字。
学生可以通过倾听和观察了解新的汉字,并根据汉字的各个部分,了解汉字结构和组成方式。
我们将使用读和写的教学方法。
我们将教学生如何正确念出和写出汉字。
我们将使学生学习如何阅读和认识汉字,学习汉字的读音和意义。
学生需要通过识别、模仿、练习和记忆汉字,以了解汉字的意义和用法。
同时,我们将教学生如何写汉字,包括笔画和字形。
我们将采用慢慢步进的方法,从简单到复杂,使学生逐渐掌握汉字的形状和连续手势,从而正确地书写汉字。
我们将使用游戏和互动的教学方法。
学生需要一个积极、互动和愉快的学习环境,以鼓励他们紧张而积极地参与。
我们将使用游戏和互动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汉字。
游戏和互动可以加强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并提高他们的兴趣。
游戏和互动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更快地学会新的汉字。
在认字教学之前,我们还需要对学生的汉字知识进行评估。
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汉字掌握程度、阅读水平和写作技能。
通过诊断评估,我们可以向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计划,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汉字。
同时,我们也可以适时调整教学计划,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
认字教学对于学生的汉字掌握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汉字,包括听、说、读、写和观察。
借助游戏和互动,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更快地掌握新的汉字。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第一课时)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读拼音和偏旁部首,理解对话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1.训练学生的声、韵、调,并学习相应的拼音。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理解对话内容。
三、教学难点1.训练学生正确地说出含有不同声、韵、调的词语。
2.理解对话中的具体内容并进行回答。
四、教学准备1.课件及音频设备。
2.教师准备课前录制的对话素材。
3.学生个人词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包含不同声、韵、调的词语,引导学生重点听和读。
2. 学习1.分组训练,让学生通过组内对话练习发音。
2.教师播放课前录制的对话素材,学生跟读。
3.带着问题听录音,听懂对话内容。
3. 操练1.学生独立操作个人词卡,通过声、韵、调的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分组练习,扩展对话内容,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
4. 总结•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词语的声、韵、调,巩固今天所学内容。
5. 作业布置•让学生用所学词语编写简短对话,明天课上进行表演。
六、板书设计•声•韵•调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声、韵、调的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拼音知识,并理解对话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声、韵、调的区分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结合更多游戏和实践活动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课程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课文12.古诗两首小池一、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古诗。
三、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创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录像片断,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
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
如我们刚学过的(1)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让我们看到了春风的神力。
(2)宋代诗人王令笔下的《送春》《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又把我们带到了花开花落三月-(3)还有前几天我们学过的南宋诗人翁卷写的《乡村四月》中的《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等等,让我们走过了春天,又步入了四月初夏时节,过渡:今天我就再来学习一首描写初夏时节的诗句《小池》。
(二)初读诗,感受意境。
1、有积累过这首诗的吗?背给大家听听。
2、很多同学都熟悉这首诗,其实它描写的就是一处初夏的小池塘(出示课件)。
美吗?著名的宋代诗人万里当年看到了这个小池塘,在周围的景物映衬下,被深深的吸引、醉,于是便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吟诵的诗句《小池》。
3、介绍作者: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最善长写山水诗,一生写诗二万多首,与大诗人陆游,成大齐名。
4、听录音读。
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听清读诗的停顿与节奏。
5、学生自由试读。
你能试着读一读吗?6、相机认识生字及纠正字音。
(惜露蜓。
强调lǜ字的读音)师(刚才老师听同学读,有几个字不太准,在这里再强调下。
)7、生再读。
请同学们再读一下古诗,注意生字,注意读诗的语气和节奏。
8、指生读。
(三)理解诗,领悟意境:1、整体提问:在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泉眼树阴小荷蜻蜓)2、理解一、二句古诗。
读中悟情。
(1)你知道泉眼是什么吗?(泉水的出口)。
泉水是怎么流的呢?(无声、惜细流)无声指泉水流得很慢。
惜指爱惜,谁爱惜谁呢?泉眼爱惜甘甜的泉水,舍不得多流一点儿。
(2)宁静悠美的景色应用什么语气来读呢?(舒缓,爱惜……)找生试读。
(3)泉眼在作者的头脑中想象得如此舒缓而美丽,那作者又是怎么想象池塘边大树的呢?树阴照水爱晴柔,借助注释理解一下。
(生自由说二句意思,理通顺后,师小结)爱指喜欢,谁喜谁呢?(4)这样柔和的美景谁能来读出?(读出柔美、喜爱……)找生读,师指导读。
3、理解三、四句诗,体会“立”的深意。
(1)同学们读得不错,后两句谁能来试着读一读。
找一生读。
(2)你能从读中体会诗的意思吗?很浅显,同桌间交流下。
(3)汇报,师相机纠正。
(4),在评议中随机体会“立”巧妙用法。
“立”:(1)小晴蜓飞过来了,立在了荷叶上,你能给立换个词吗?(落、停、站……)(2)你认为哪个字最好,为什么?师强调“立”字的用法,使诗句更生动,形象,体现了蜻蜓的可爱。
(5)蜻蜓立在了小荷之上,你能想象一下它们会交流什么吗?(你,看到你真高兴,我等你好久了……)(6)其实诗人万里曾多次写过荷花,如上学期积累中《闲居初夏午睡起》中也描写了荷花,你还记得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7)谁能把后两句读一下。
读出高兴、欣喜等语气。
4、齐读全诗。
作者把泉水,大树,荷花和蜻蜓编织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并表达了他对夏日池塘边美景的喜爱,带着高兴,喜爱的语气,品读一下全诗。
(四)赏读诗,化意境。
(适当配乐)1、自由练读(读出个性)2、个别读3、同桌互读,背诵读。
4、想象读:你觉得在这个池塘边还会有哪些景色?(小草、小鱼、小鸟……)这么多景色作者只抓住了四种,却把整个夏天的美景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值得我们学习。
在你脑海里能想象着更多的美景读一读吗?要读出你对景色的喜爱之情,你试试。
5、全班齐读(情感共鸣)(五)教师总结:涓涓细流,浓密的树阴,小巧的荷叶,顽皮的蜻蜓,让这宁静,优美的小池塘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情画意令人醉,不仅这些,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
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是美,让我们一起去发现美,享受美吧。
(六)课外积累:搜集并积累万里的诗。
教学反思:13.荷叶圆圆教学目标1.能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会写“机”、“朵”两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生活实际,运用多种方式初步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识字中积累语言。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小伙伴的话,初步感受荷叶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能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会写“机”、“朵”两个生字。
教学难点1、能根据生活实际,运用多种方式初步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识字中积累语言。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小伙伴的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看看这是什么?用“荷叶怎么样的”句式说一说?我选择了两个写了进去。
出示: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圆圆的是表示东西的形状(说几个),绿绿的是表示东西的颜色(说几个)。
读一读这句话,慢一点。
2、在这圆圆的、绿绿的荷叶上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题目是——荷叶圆圆,齐读。
教学“荷”,并记一记字形。
二、学习生字词1、这么有趣的故事你想读吗?它就藏在我们的课本第62页,现在请你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生字多读几次。
2、检查生字词(1)读一读带拼音的词语(个别读,大组顺着读)(2)读一读去掉拼音的词语(大组倒着读)学习部分词语:①“亮晶晶”和“笑嘻嘻”。
A你能说几个有关ABB形式的词语吗?B想一个ABB形式的词语,并用这个词语来说一句话。
②“摇篮”和“停机坪”:根据图画学习。
③“摇”做动作理解,还有一个表示动作的词语“蹲”,怎么记?做一做动作“摇、蹲、停”。
④区别蓝和篮,完成练习蓝篮()天()球摇()竹()()色(3)去掉熟字读一读。
(去掉熟字开小火车读。
)齐读(4)最后还剩下4个生字宝宝,我们小组来学习,学习生字的三步骤是---怎么读,怎么记,找朋友。
小组反馈交流。
(5)小朋友们这么会记生字,做个游戏,叫号游戏开始。
三、走进课文1、想一想:(1)课文写荷花池里来了哪几个小伙伴?他们分别把荷叶当做了什么?(2)把他们说的话用“——”划下来。
2、检查反馈:(1)小伙伴们都到荷叶上去玩了,还对荷叶说起悄悄话来了呢?说了哪些话?出示: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
”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
”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
”3、请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小伙伴,读读它的那一句话。
指名学生读一读。
及时纠正读的语气。
小水珠:(舒服)这时小水珠躺在荷叶上,感觉怎么样啊?大家想象一下,小水珠为什么把荷叶当作自己的摇篮呀?它在摇篮里干什么?小蜻蜓:小水珠正享受着这舒适的摇篮,远处飞来一只蜻蜓,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
”如果荷叶像停机坪,那小蜻蜓是什么?(飞机)记得学过有关的一句诗歌。
小青蛙:瞧他把荷叶当作歌台,它可是歌星呀!歌星在舞台上唱歌的心情是怎么样的,跟大家说说吧!激动、自信、神气。
小鱼儿:小青蛙美妙的歌声让小鱼儿听见了,小鱼儿的心情怎么样?(高兴)你从哪体会到的?(笑嘻嘻)哪条高兴的小鱼来读读?4、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对话。
9、总结说一说: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荷叶是小蜻蜓的停机坪,,荷叶是小青蛙的歌台,荷叶是小鱼儿的凉伞。
五、指导写字。
1、今天学习写两个字。
(出示)哪儿长得特别像?仔细看看,还是觉得有不像的地方?(朵,上下结构,下面的木要写得舒展,但是木到了“机”里面,可要懂得谦让,把脚缩起来,让位给旁边的“几”。
还要注意,朵上面的可不是几,千万别勾!)。
教师写。
2、请在63页的生字表中把"机"和"朵"描一个,写两个。
六、课堂小结:小伙伴们都非常喜欢荷叶姑娘,把荷叶当成了摇篮、停机坪、歌台和凉伞。
那他们究竟在荷叶上干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教学反思:14.要下雨了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课文容。
2、让学生知道燕子低飞、鱼游上水面、蚂蚁搬家是下雨前的自然现象,启发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3、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会背诵课文,默写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理解句子意思和课文容。
难点:了解和掌握下雨前的各种自然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教学课时:教学过程:一、游戏闯关,激趣导入导入: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到一个神秘的动物王国,要想顺利到达,得先闯过两关:第一关:读下面的字并组词:直()潮()沾()挎()第二关:“开火车”用你喜欢的方式复习下面的词语(读一读,说一说或演一演):蚂蚁翅膀消息潮湿山坡闷割草搬家捉虫弯着腰透透气挎着篮子【设计意图: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复习字词的热情,并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师:闯关成功,火车已经到达动物王国,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动画片《要下雨了》)在动物王国里,我们都看到了谁?(生答,师板书:小白兔,燕子,小鱼,蚂蚁)他们可真热闹,要下雨了,他们都慌慌的忙碌起来,他们都在忙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
(板书课题:11要下雨了)【设计意图:媒体播放动画片,激发学生兴趣,渲染烘托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感知课文,获得对故事容的感性认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要下雨了,燕子、小鱼和蚂蚁分别有什么变化?小白兔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从文中划出小白兔与小动物们的对话。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初步感知课文,对课文有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
】三、观察图画,解读文本1、学习第一自然段观察图:谁在哪儿做什么?(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
)天气怎样?(天气很闷。
)小白兔怎么样?(强调词语“弯”和“直”。
)齐读第一自然段,找生演示小白兔…(过渡:这时候,小白兔遇到了谁?)2、精讲第二自然段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
(齐读,“他”是指谁?)看到小燕子飞得这么低,小白兔感到很疑惑,他说了什么?从文中找出小白兔的问话,读出“大声喊”的语气。
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看看燕子是怎么回答的?从文中找出语句读一读。
分角色朗读小白兔和燕子的对话。
3、自学第三自然段(过渡:燕子说,要下雨了,小白兔相信了吗?它有些怀疑:“是要下雨了吗?”读出疑问的语气。
)利用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分组合作,自学第三自然段。
思考:小白兔又遇到了谁?小鱼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从文中找出小白兔和小鱼的对话,同桌之间分角色读一读、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组学习,合作探究,体现教师“由扶到放”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