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20年代的诗歌(精选)
第四章二十年代新诗

一、20年代新诗
李金发的诗集有《微雨》、
《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 歌》,是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 代表。 在诗歌的形式上,李金发追求 新奇、怪异和突兀;在意象上 追求奇特意象组合的暗示的力 量;艺术上重视诗歌的表现; 情感上具有浓烈的颓废情绪。
《微雨》初版
一、20年代新诗
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诗歌 蒋光慈是早期无产阶级革命派诗歌的代表诗人。他 这一时期出版诗集《新梦》、《哀中国》其中大多 是政治抒情诗。他的诗具有雄强豪放的气势和强烈 的政治鼓动性。 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诗歌,一方面沿袭了胡适等早期 白话诗歌直露、平实特点和郭沫若自由诗直抒胸臆 的情感表现方式,另一方面以无产阶级解放主题、 集体主义主题取代了五四新诗个性解放主题,体现 了新诗的另一种发展走向。
《女神》的时代精神与艺术风格 《女神》以浪漫主义为主调,象征是其精义。 大胆 的夸张、奇异的想象凸显了诗歌的浪漫激情 。 《女神》的形式多种多样,自由体运用得心应手, 在新诗史上开创了自由体诗风。 《女神》的创作广泛接受了泰戈尔、雪莱、海涅、 歌德、惠特曼以及波特莱尔、魏尔伦等外国诗人的 影响,尤其深受惠特曼式豪放诗歌的影响。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 沙扬娜拉!
三、徐志摩 、闻一多
三、徐志摩 、闻一多
闻一多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湖北人。著有诗集《红烛》、 《死水》及诗论 《诗的格律》 。他具有鲜明的东 方绅士气质,又受到西方文化的浸染,他对传统有 着深切的依恋,又对传统有着多方的怀疑。 深沉、激越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及爱情是闻一多 诗歌的重要内容。 他的诗歌体现了他的新格律诗主张,具有绘画美、 建筑美与音乐美。
第四章 20年代新诗

.
1949年7月,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 者联合会主席。 他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中国 科学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 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 长、中 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三届主席、中国人民 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 长、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逝世于北京。
沈尹默的《三弦》手稿
.
发表在《新青年》第五 卷第四号(1918年8月) 上。
被胡适称为“从见解意 境上和音节上看来”, “一首最完全的诗。”
沈尹默
湖畔诗人
是指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等 人。他们于1921年左右开始写诗,1922年 春在杭州成立湖畔诗社,1922年4月出版 诗合集《湖畔》,同年5月出版汪静之的个 人诗集《蕙的风》,1923年出版诗合集 《春的歌集》。 诗多为歌唱大自然的清新美丽和友情、爱 情的纯真。 他们诗中的真纯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是 五四个性解放精神的别一表现形式。
小诗的形成受到了周作人所译介的日 本的短歌、徘句和郑振铎所译介的泰戈尔 《飞鸟集》的影响。 小诗的形成受到了周作人所译介的日 本的短歌、徘句和郑振铎所译介的泰戈尔 《飞鸟集》的影响。 小诗,从形式上看,最短两行,最长 的18行,一般是三五行。多抒写个人即时 的感兴,或托物喻理,或借景抒情。 代表性作家和作品主要有冰心的 《繁星》和《春水》集,宗白华的《流云》 集,苏雪林的《村居杂诗》集和何植三的 《农家的草紫》集。
诗化了的五四精神
《女神》最强烈而集中地体现了诗人呼唤新世界诞生的民 主理想。在《地球,我的母亲!》、《天狗》、《立在地 球边上放号》等诗篇中,郭沫若凭藉地球、大陆、海洋、 宇宙等宏观物体和诸多意象,激励人们“不断的毁坏,不 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荡涤一切污泥浊水,拥抱一个 崭新的世界! 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的崇尚和对自然的礼赞。这个狂放 不羁的“自我”与天地并生,他们否定世间一切的传统偶 像,摧毁封建的精神枷锁,以期高张本我,获得彻底解放。 《女神》中还大量描写自然,讴歌自然,赋予自然以无限 的生命力,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礼赞。( 《梅花树下的 醉歌》 、 《天狗》、《浴海》、《地球,我的母亲!》 )源自..
第四讲 二十年代新诗

第一节
二十年代新诗概述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 冰冷地没有言语--- 姑娘,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莫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在想着那茂密的草原, ——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光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潜潜走过; 为我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蛇》
第一节
二十年代新诗概述
《一念》
胡适 我笑你绕太阳的地球,一日夜只打得一个回旋; 我笑你绕地球的月亮,总不会永远团圆; 我笑你千千万万大大小小的星球,总跳不出自己的轨道线; 我笑你一秒钟行五十万里的无线电,总比不上我区区的心头一 念! 我这心头一念 才从竹竿巷,忽到竹竿尖; 忽在赫贞江上,忽在凯约湖边; 我若真个害刻骨的相思,便一分钟绕遍地球三千万转!
假若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我是一条小河
冯至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从你的身边流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河水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绿的叶影儿 裁减成你的衣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彩色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最后我终于 流入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衣裳! 我也随着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第四章 20年代的诗歌

概括
• 死水 •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3、往往略去感情酝酿发展的过程,直接从
感情的爆发点上起笔,腾飞想象的翅膀。
《发现》
4、唯美的倾向,刀斧之痕迹。
《李白之死》、《剑匣》。
二、诗歌的“三美”
1、建筑美
指“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2、绘画美
指“词藻”的运用能给人以视觉鲜明的色 彩感。
3、音乐美
主要指音节的整齐与和谐。
• 《死水》作于1926年4月 • 作品采用象征手法,对窒息 的社会现实作了高度的艺术
(《新文学大系· 诗集》)
一颗遭劫的星
北京《国民公报》响应新思潮最早,遭忌也最深。今年十一月被封,主笔孙 几伊君被捕。十二月四日判决,孙君定监禁十四个月的罪。我为这事做这诗。
•
热极了! 更没有一点风! 那又轻又细的马缨花须 动也不动一动! 好容易一颗大星出来; 我们知道夜凉将到了:—— 仍旧是热,仍旧没有风, 只是我们心里不烦躁了。
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 《雪花的快乐》
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 《我有一个恋爱》
• 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 《先生!先生!》
• 雪花的快乐 • 假若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飞炀,飞炀,飞炀,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 飞炀,飞炀,飞炀,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 香! •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 飞炀,飞炀,飞炀, 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20年代诗歌

20年代诗歌第四章20年代新诗(一)第一节20年代新诗概述第二节徐志摩闻一多第一节20年代新诗概述【从五四文学革命到抗战爆发,中国新诗的发展大致经过了词曲化的新诗、自由诗、小诗、格律诗、象征诗、现代诗等几个阶段。
】1、【新诗诞生之前已经有“诗界革命”的探索。
】中国历来被称为"诗的国度",诗歌传统源远流长。
(文学殿堂里,诗为崇高地位,被视为文学正宗,甚至被当作“经”。
)从周朝初期开始形成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来,曾出现过大批杰出诗人和优秀作品,曾创造出唐诗宋词那样辉煌的诗歌时代,但是,发展到明朝和清朝时期,却出现了不可遏制的衰败趋势,也激发起许多有识之士励精图治的雄心壮志。
清同治七年(1868年),黄遵宪(1848—1905,南社诗人)率先提出了"我手写我口"的口号,并致力于"新派诗"的创立,提出了一整套新的诗歌纲领,主张打破一切禁制,但这些理论却没能在实际创作中得以实现。
黄遵宪的新派诗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以旧诗格律写新事物、新思想;一类在保持传统诗歌应有的韵律和节奏的基础上,尝试着打破旧诗格律。
由于他的新派诗主要还是利用旧形式,诗歌语言也主要来自于古籍,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晚清宋诗运动的影响,因而在当时并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
【黄遵宪的《〈人境庐诗草〉自序》从诗、人、事的关系方面,主张打破一切禁制,强调“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耳目所历,皆笔而书之”;并且尝试“以单行之神,运排偶之体”,“用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入诗”,这是一次古典诗歌体制内自由化、散文化的尝试。
梁启超指出,黄遵宪诗中“欧洲意境语句,多物质上琐碎粗疏者,于精神思想上未之有也”。
】清光绪22年(1896年)至23年(1897年)间,夏曾佑、谭嗣同、梁启超三人根据资产阶级改良派融合佛、孔、耶三教创立"维新运动"新学(即西方社会科学)的思想,开始试作"新学之诗"(又称"新诗")。
第四章 20年代新诗(一)

《我是一条小河》
• 我是一条小河,
• 我无心从你的身边绕过——
•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 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
• • • •
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 流入那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
• • • •
• • • •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绿的叶影儿 裁减成你的裙裳。
第四章 20年代新诗(一)
第节 20年代新诗概述
• 一、胡适与“五四”新诗运动 • 1、“作诗如作文” • 一是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 ; 二是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 且以白话(口语)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 • 2、“诗体大解放”(见课本P76) • 二、新诗发展的概况 • 1、阵地(P76):《新青年》《新潮》《少年中 国》《星期评论》《学灯》《觉悟》等。 • 2、第一批白话诗人:胡适、刘半农、刘大白、周 作人、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等。 • 3、最早的诗社(P78):1921年,叶绍钧、刘延 陵、朱自清等创办“中国新诗社”,出版第一本 新诗刊物《诗》月刊。
• 八、冰心、宗白华与小诗体(P79) • 1、小诗 • 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多 抒写个人即时的感兴,或托物喻理,或借景抒情,讲求凝 练与侧重表现内心世界,以冰心的《繁星》《春水》和宗 白华的《流云》为代表。 • • 冰心的小诗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很大: • 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 了。 • 有一次/我们梦见大家都是不相识的。/我们醒了/却 知道我们原是相亲相爱的。 • ‚海水呀 你说的是什么?‛/“是永恒的疑 问。‛/“天空呀 你回答的话是什么?‛/“是永恒的沉 默。‛ • 你看不见你的真相/你所看见的/只是你的影子。
第四章 20年代新诗

回国,在北京从事 文学活动。
1923-1924年
1923年新月社在北 京成立,他是主要成 员之一。1924年编辑 《晨报》副刊,并担 任北京大学教授。
1926年
1931年
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 》,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 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10月移 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 大学教授。并同胡适、梁实秋等人在上海开 办新月书店,创立《新月》月刊。
• 比较像样的只有英国。……英国人是”自由“的,但不是激烈的;是保守的,但不是顽固的。 ——徐志摩《政治生活与王家三阿嫂》(《落叶》集)
3.作品中流露着浓烈政治意识。他反对专制,不满现实,希望革新中国的政治,改变 落后黑暗的现实。
来,我邀你们到密室里去,听残废的,寂寞的灵魂的呻吟;
来,我邀你们到云霄外去,听古怪的大鸟孤独的悲鸣;
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
人,新月诗社成员。
• 1915年毕业于杭州府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 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 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和社会学。同年,转入纽约的 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1921年赴英 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 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23 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 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 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 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
徐志摩
诗集:
1925:《志摩的诗 》(41)
1928:《翡冷翠的一夜》(35)
1931:《猛虎集》(41) 《云游》(13)
第四、五章 20年代新诗

上一页 2、“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下一页
3、新诗的“规范化”创作 4、“纯诗”及早期象征诗歌
退出 5、早期无产阶级诗歌
返回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尝试集》:
1920年3月出版,中国第一部新诗集。认 为必须“充分采用白话的字,白话的文法, 和白话的自然音节”,做长短不一的诗, 把“诗的散文化”与“诗的白话化”统一 起来。人们称《尝试集》为“沟通新旧两 个艺术时代的桥梁”。《一念》、《应 该》、《上山》等。
目录 “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上一页 《女神》(后文重点讲授) 下一页 小诗 退出 情诗
目录 小诗:兴盛于1922-1923年。受到周作人 翻译的日本短歌俳句、郑振铎翻译泰戈尔
上一页 《飞鸟集》的影响。即兴式的短诗,以三 五行为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
下一页 寓一种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冰心的《繁 星》《春水》;宗白华的《流云》 。
1919年4月4日在病院中 选自《雪朝》商务印书馆一九二二年六月版
目录 康白情:《窗外》: 窗外的闲月,/ 紧恋着窗内蜜也似的相
上一页 思。/ 相思都恼了,/ 他还涎着脸儿在 墙上相窥。// 回头月也恼了,/ 一抽
下一页 身就没有了。/ 月倒没了, 相思倒觉得 舍不得了。
退出
目录 早期白话新诗
《一念》
目录 我笑你绕太阳的地球,一日夜只打得一个回旋;
我笑你绕地球的月亮,总不会团圆;
上一页 我笑你千千万万大大小小的星球,总跳不出自己的轨 道线;
下一页
我笑你一秒钟行五十万里的无线电,总比不上我区区 的心头一念!
我这心头一念;才从竹竿巷,忽到竹竿尖;
退出 忽在赫贞江上,忽在凯约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