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的国际形势

合集下载

中国应当如何面对当今的国际形势

中国应当如何面对当今的国际形势

中国应当如何面对当今的国际形势一、问题提出的背景(一)当前的国际形势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世界还很不太平。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中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

以新的"炮舰政策"和新的经济殖民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新干涉主义"严重损害了许多中小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发展利益,也给世界和平和国际安全造成威胁。

与此同时,因种族、宗教、领土等问题引起的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犯罪、环境恶化等跨国问题远未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还很多。

但从总体上看,国际形势缓和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多极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任何旨在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二)中国当前的国际形势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出现较为显著和重大的变化。

首先,实力地位显著上升。

进入21世纪时,中国的经济实力还只在世界排第七位,GDP约1万亿美元。

21世纪的头8年,中国在世界经济的排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名次,2008年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09年或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

经济总量在2008年达到4.4万亿美元,提前12年实现“到2020年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这一实力地位的变化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基础。

其次,除经济实力外,中国的军事、科技、软实力也持续上升。

军事上,美国国防部认为,20多年来中国的军费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么大的投入,使中国的海军、空军等实力比20世纪90年代有显著的提升,军事活动范围扩大。

科技上,航天活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令全世界华人骄傲,令整个世界刮目相看。

在软实力方面,中国发展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认可,成为不少国家试图仿效的样板。

国际上出现一定程度的汉语热,也说明中国的地位上升了。

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盲目乐观,中国仍然面对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和威胁,当今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归根到底是两股力量相互角力所造成的后果——一方是中国在各个地区、各个层面上的竞争对手们或单独或联合地对我国进行的包围,而与之对应的另一方则是中国为突破包围所做的努力。

当前中国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当前国际及国内经济形势异常复杂。

从国际上来看,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各类风险明显增,欧债危机不断加剧、美国经济复苏乏力。

从国内来看,2013年将是中国经济“在持续回落中逐步趋稳”的一年,也是十分复杂的一年。

政府实施“稳经济、调结构、控通胀”的经济发展思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内经济总体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但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隐忧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经济发展依然面临众多挑战,经济发展还有很多不确定性。

总结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主要看三个国家和地区,第一个是美国。

要看一下我们现在究竟面临怎样一个美国;第二个是欧元区。

欧债危机从2009年开始困扰欧洲经济,2012年达到了顶峰,要看一下现在它的表现的情况如何;第三个是亚洲的日本。

日本它在亚洲当中的地位是处在一个衰落期,但是日元它是处在一个强化期。

我们在这个时候还有面临来自于日本的金融和定价权方面的一系列挑战。

当前世界很多地区仍处于2008年经济危机的阴影之下,而欧洲债务危机使全球经济正走向二次探底,经济危机的持续即调节恢复期一般是3-5年而我们当前正处于危机的尾声阶段,这一时期是消化库存,平复心态,等待产业升级或变革的时期。

而要走出危机最主要的是需要产业变革或升级。

当前2013年应该是危机末期,目前从各种经济数据来看国内商品库存依然严重,房地产悬而未跌,外贸出口正在减速,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以及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等现象。

再看国内经济形势,主要看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个是总体的经济形势,第二个是物价,第三个是消费,第四个是投资,第五个是进出口贸易和投资,第六个是城镇化,第七个是收入分配,第八个是房地产市场,第九个是金融市场。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效日益明显,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经济总量日益上升。

据数据显示,到2010年上半年止,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这样的成绩当然离不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的基本政策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的基本政策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的基本政策一、当前国际形势分析(一)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态势:“一个主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两大公害”: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三种态势”:总体缓和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而局部动荡、总体和平而局部冲突;“四股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模式多样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二)目前国际局势的五大基本特点:1.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的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崛起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趋势之一,世界多极化前景更加明朗;2.科技发展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力量;3.局部地区动荡局势短期内难以扭转。

世界上目前还存在几个火药桶,战火往往一触即发;4.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发展问题进一步突出;5.中国实力地位和国际影响上升,成为牵动国际形势发展和国际体系变革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二、2012年国内民众最关心的热点话题和当前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一)2012年国内热点话题热点话题一:社会道德建设“道德之问”成为过去一年热得发烫的“网络热词”:“小悦悦惨遭碾压,路人为何见死不救?”“‘金哨’变‘黑哨’,足坛假赌黑缘何泛滥?”“走了‘郭美美’来了‘卢美美’,中国慈善能否恢复元气?”“‘汉代玉凳’闹笑话,假拍乱象何时休?”有关网站的“2012两会调查”关于“社会道德”的问卷中,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社会道德水准“在下降”。

究其原因,55.7%的受访者认为“不少公务人员行不正之风,带坏了整体风气”。

面对道德滑坡的现实,“卿天磊”等不少网民说,国人正在为重建道德做出努力:不久前,“雷锋传人郭明义发动百万微博粉丝爱心接力救产妇”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还有“最美妈妈”吴菊萍、“守墓老兵”欧兴田、“最美婆婆”陈贤妹……“这些草根人物,以实际行动回应见死不救的冷漠,诠释道德和人性的力量、承载国人内心向善的渴望。

”“感动与疼痛并存,谴责与反思交织,忧虑与希望同在!”全国人大代表邓宝金深有感触地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将其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当前国际形势及其特点

当前国际形势及其特点

(三)文明文化方面
世界不同文明交流继 续发展,但国际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依然深刻 复杂
当今世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 68亿多人口,2500多个民族, 20000多个宗教组织。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 同宗教有着不同的文明、文化,且各有其优缺点。
9年2月25日,法国佳 士得拍卖行公开拍卖
11月5日 在胡德堡基地开枪 打死13人,打伤29人
今天,文化、文明的斗争依然尖锐而复 杂,东、西方文明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依然 在继续。
(四)国际安全方面 国际战略安全形势
总体稳定态势继续发展,但人类面临的安全 挑战依然深刻复杂。
一方面,传统安全威胁 依然存在并不断地现代化 (无人、无形、无声),现 代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 另一方面,非传统安全 威胁(非战争:政治、经济、 科技、文化安全等)亦不断 发生。
一方面,中国受益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世界500强,绝大多 数都到中国来发展, 以北京为例,有来自美国 对中国是大促进。
的IBM、摩托罗拉、微软, 来自加拿大的北电网络, 来自日本的日立、东芝, 来自韩国的LG电子、三 星,来自德国的西门子等。
另一方面,中国又受政治歧视,承受着双重标准和 经济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的巨大压力。
英 国 首 相 卡 梅 伦 与 太 太 萨 曼 莎
美国与印度借战略对 话寻求关系新定位 6月3日,在美国首都 华盛顿国务院,美国 国务卿希拉里· 克林顿 (右)与印度外长克 里希纳共同主持首轮 美国—印度战略对话。
2、世界大国关系两面性凸显
一方面,世界大国关系互动增强,务实合作增多。如在应对 国际金融危机、处理朝核、伊核、苏丹达尔富尔和中东问题等 方面加强协调,对能源安全、气候变化、联合国改革等问题亦 加强对话。

当前国际形势下我国外交的现状

当前国际形势下我国外交的现状

当前国际形势下我国外交的现状一、当前国际形势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同时世界仍不稳定。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冷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国际格局最主要的特点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占据全面优势,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当时国际形势大有美国一极化的趋势,但是进入21世纪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以后,这种美国一极化趋势的国际格局逐渐出现向多极化转变的趋势。

而当前,国际形势正经历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的变化和调整,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的消长变化,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朗。

大国互动频繁,相互依赖性凸显,合作面总体上升。

国际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起伏跌宕,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因素进一步交织,气候变化、粮食及能源资源安全、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对国际关系走向的影响增大。

中国发展的内外关联度进一步增强,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剧变。

在此背景下,美国对华政策调整以及我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尤其受到广泛关注。

从克林顿到小布什,美国的对华政策一直延续着先较量,后合作的传统,但奥巴马却改改变了这一惯例。

自上台之后就不断向北京释出善意,强调中美合作的必要,中美关系在奥巴马时代出现了高开高走的良好态势。

从上海到北京,不论是与青年学生的互动,还是和中国领导人的会晤,奥巴马的首次中国之旅尽显平和与谨慎。

除了在经贸和人权等问题上不愿多作让步之外,美国总统的对华政策展现出别样柔情,中美关系也呈现出更为密切的发展态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我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积极参与应对危机的国际合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加重视中国的发展经验。

国际社会高度评价我国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以及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上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各方对我国借重与合作的一面持续上升。

国际国内形势

国际国内形势

国内、国际形式分析
国内形势:目前国内的形式主要就民生问题。

关于房价的调控、物价的上涨、人民币的升值等问题。

房价对于中国的大多数人来说任然是一个大问题,城市越来越拥挤,农村人口也逐渐减少。

特别严重的是留守儿童与留守老人。

现在人民币的升值,虽然有所好转,但是中国经济的泡沫形式依然无法改变。

近年来,物价随着人民币的升值也逐渐提高。

给很多人带来了更多的压力。

现在人口老龄化也也有所加剧。

国内形式也并不乐观。

在经济建设的大浪冲击下,国民素质却在逐渐丢失,现在老人无人照料、违反犯罪也逐渐增多、孩子被车碾死等等。

可见公民素质教育还有待遇进一步的加强,现在中央政府也正在注重素质教育。

人性化管理的模式也逐渐形成。

但是效果还并不是很明显。

国际形式:目前国际形势不容乐观。

美国内部问题也逐渐在升级。

公民对政府的反对态度也逐渐增加。

利比亚的战争虽然结束,利比亚国内基本恢复,战争过后的灾难也不是一会功夫能够就能恢复的。

现在美国又在干涉伊朗的核问题,虽然还没有正式的交锋,但是这种剑拨弩张的事态,战争也是一触即发。

对于美国的霸权主义我个人是很反感的。

欧洲的一些小国之间也出现局部性的战争,世界并不安宁。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一、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一)国际宏观经济形势今年年初以来,世界经济总体继续保持复苏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呈现出阶段性疲软特征。

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普遍乏力,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主权债务和财政风险不断加大;新兴经济体继续较快增长,但增速回落、通胀压力上升,货币政策继续收紧。

与此同时,石油、粮食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振荡,国际金融市场依然动荡不安。

发达国家经济走势疲软,新兴经济体增速回落。

美国经济增长显著放缓,第一季度环比折年率仅增长1.9%,增幅比2010年第四季度回落1.2个百分点。

欧元区第一季度同比增长2.6%,超出市场预期,但各成员经济增长明显分化。

第一季度德国同比增长5.2%,希腊、葡萄牙、意大利等主权债务隐患较大的国家基本上处在负增长或零增长状态。

日本经济在大地震、海啸和核辐射的多重影响下,第一季度环比下降0.9%,折年率下降3.5%,为连续第二个季度负增长,再度陷入传统经济意义上的衰退状态。

主要新兴经济体继续复苏,但增速普遍有所放缓。

第一季度印度、巴西、俄罗斯、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等经济同比分别增长7.8%、4.2%、4.1%、4.0%、6.2%和7.2%,增幅比上季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

进入第二季度后,相关经济指标显示,主要经济体增速仍在继续放缓。

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稳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

当前,不少国家经济复苏仍离不开刺激政策的推动,微观主体生产和投资活动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

主要表现在:一是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难下,5月份美国失业率回升至9.1%,欧元区失业率高达9.9%,日本失业率为4.5%。

二是发达国家私人部门需求疲弱,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房价仍在下降,消费者信心不足,企业投资意愿低落。

三是美欧等国金融体系仍有待修复,生产、消费和投资等实体经济活动继续受到制约。

四是新兴经济体面临经济过热后的“硬着陆”风险,经济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抵御外部冲击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宏观调控处于两难境地,保持经济平稳增长难度加大。

当前世界下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

当前世界下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

当前世界下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当前世界下,中国面临着复杂多元、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际形势。

中国已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参与者和影响力的提升,但也面临着国际格局和国内发展的相互影响、矛盾和冲突。

以下文章将就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国际形势进行详细描述。

一、国际环境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当前,世界正在发生历史性变革。

一方面,全球治理体系难以应对世界范围内的诸多问题,例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金融危机等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使得世界走向不稳定化和不可预测性;另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的地缘政治热点和冲突不断加剧,例如朝鲜核问题、中东地区冲突、乌克兰危机等,这些导致地区治理难度提高,更令定位不精准的全球治理体系难以及时防范和解决地区冲突。

国际环境的变化,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呢?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贸易大国、能源进口国和重要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环境变化中受到的冲击更加明显。

首先,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浪潮正变得日益强势,这些贸易壁垒不仅会限制中国的出口,还会导致产业结构调整和价格上升;其次,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环境问题,特别是严重污染程度,实在是令中国局势愈加困难;最后,一些地缘政治热点问题影响到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利益。

例如,朝鲜半岛问题和南海主权争端,这些问题都对中国的战略和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同时,国际环境的变化也为中国带来了机遇。

由于美国的“退群”和国际责任分担的重构,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

因此,中国有机会在全球治理的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增强中国的声音和影响力。

这种情况下,如何抓住机遇,对我们来说是极其关键的。

二、国内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影响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增长也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且中国在世界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也随之提高。

但是,中国的发展也遭遇了很多挑战和阻碍,如需解决贫困、农村经济转型、城市化、环境污染等多个问题。

因此,中国在实现高水平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面对自身困境,加强内部修复和调整,保持高速增长步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看现在中国的国际形势,南海问题上,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国家已经在美国的教唆下联合起来,挑衅中国的神经,越南更可恨,竟然公然和中国的死敌印度联合搞什么南海开发。

和印度的关系更是不用说,随时都有开战的可能。

东部的韩国、日本也是对我们虎视眈眈,钓鱼岛问题更是日本经常提出的话题。

韩国也在借口朝鲜问题和我们搞对立。

北部的俄罗斯现在虽然表面上还是很好,但是领土争端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周边国家已经将我们孤立起来。

加上还有台湾问题悬而未决,也一直我们的一块心病,当然也是日本和美国的一块心病,他们是坚决不会让中国收回台湾的。

非洲问题上我们已经大大的输了一局,中东只有伊朗现在可以联盟,国际形势已经相当的悲观,除了朝鲜、巴基斯坦恐怕就是伊朗、委内瑞拉和古巴了,看看这些国家,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他们都无法和北约抗衡,为什么现在美国还一直封锁古巴,古巴就是进入美国的一个跳板,美国能让他好过吗?我们国家当然也是绝对不能!
为什么南海小国敢于和中国叫板,背后除了美国的撑腰外,就是他们也断定了你中国不敢开打,他们认为,一旦开打肯定又是一次世界大战,美国的军事支持是必须的,因为本来美国的武器就卖不出去,为什么不支持战争呢?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我国一直以来的柔弱的外交政策,那就是我们承诺首先不使用武力,绝对不开南海上的第一枪,所以一旦你使用武力就是“搬自己的石头砸自己的脚”,国际舆论会大肆宣扬你背信弃义,没有人道主义。

就拿南海问题来说,反正你中国承诺了绝对不先开第一枪,那好啊,我也不开枪,就是派军占领你的地盘,看你中国政府怎么办?这就是问题来了,我们能怎么办呢?我们只能是呼吁和平解决,问题是,呼吁有谁会听呢?所以南海问题得不到解决,钓鱼岛问题也得不到解决,台湾问题更得不到解决,这些问题都不是和平解决的事情,中国政府也不要太乐观了。

现在的社会能源是第一位的,伊拉克因为石油被打,利比亚因为石油被打,叙利亚因为石油被打,伊朗因为石油被打,而核问题只是借口。

国内:西藏,新疆(少数民族武装突袭)
阿富汗(恐怖份子)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南海问题,同中国争夺岛,海域)韩国(朝鲜半岛问题)日本(钓鱼岛)俄罗斯(领土问题)缅甸(政府军南上,大量难民涌入云南)印度(联合搞南海开发)
1547689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