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6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2分)1.(2分)化简(﹣a2)•a5所得的结果是()A.a7B.﹣a7C.a10D.﹣a102.(2分)下列航空公司的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3.(2分)无论a取何值时,下列分式一定有意义的是()A.B.C.D.4.(2分)下列图形中有稳定性的是()A.正方形B.长方形C.直角三角形D.平行四边形5.(2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5a4•2a=7a5B.(﹣2a2b)2=4a2b2C.2x(x﹣3)=2x2﹣6x D.(a﹣2)(a+3)=a2﹣66.(2分)在下列各组条件中,不能说明△ABC≌△DEF的是()A.AB=DE,∠B=∠E,∠C=∠F B.AC=DF,BC=EF,∠A=∠DC.AB=DE,∠A=∠D,∠B=∠E D.AB=DE,BC=EF,AC=DF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3分)7.(3分)用一条宽度相等的足够长的纸条打一个结(如图1所示),然后轻轻拉紧、压平就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正五边形ABCDE.图中,∠BAC=度.8.(3分)因式分解:4a3b3﹣ab=.9.(3分)请用代数式表示:一个长方形的长为a,宽是长的,则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0.(3分)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边AC,BC上的点,若△ADB≌△EDB≌△EDC,则∠C=度.11.(3分)如果x2﹣mx+81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m的值为.12.(3分)如果分式的值为9,把式中的x,y同时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分式的值是.13.(3分)如图,△ABC中,AB=AC,∠A=36°,AB的中垂线DE交AC于D,交AB 于E,下述结论:(1)BD平分∠ABC;(2)AD=BD=BC;(3)△BDC的周长等于AB+BC;(4)D是AC中点.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14.(3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BC=8,AD平分∠CAB交BC 于D点,E,F分别是AD,AC上的动点,则CE+EF的最小值为。

2019-2020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下列图形分别是桂林、湖南、甘肃、佛山电视台的台徽,其中为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2.若分式x2−1的值为零,则x的值应为()x2+x−2A. 1B. −1C. ±1D. 03.下列三线段长,不能构成三角形的是()A. 2,3,4B. 2,4,4C. 2,4,6D. 7,8,13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x7÷x=x7B. (−3x2)2=−9x4C. x3⋅x3=2x6D. (x3)2=x65.下列各因式分解正确的是()A. x2+2x−1=(x−1)2B. −x2+(−2)2=(x−2)(x+2)C. x3−4x=x(x+2)(x−2)D. (x+1)2=x2+2x+16.如图,红红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她根据所学的知识很快就画了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红红画图的依据是()A. SSSB. SASC. ASAD. AAS7.如图,在△ABC中,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且分别交AB、AC于点D和E,∠A=50°,∠C=60°,则∠EBC为()A. 30°B. 20°C. 25°D. 35°8.已知x2+kxy+64y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是()A. 8B. ±8C. 16D. ±169.若分式方程x−ax+1=a无解,则a的值为()A. 1B. −1C. ±1D. 010.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O点作EF//BC交AB于点E,交AC于点F,过点O作OD⊥AC于D,下列四个结论.①EF=BE+CF②∠BOC=90°+12∠A③点O到△ABC各边的距离相等④设OD=m,AE+AF=n,则S△AEF=12mn,正确的结论有()个.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11.一种植物果实像一个微笑的无花果,质量只有0.000000076克,该质量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克.12.若a+b=3,a2+b2=7,则ab=______.13.把点A(a+2,a−1)向上平移3个单位,所得的点与点A关于x轴对称,则a的值为___________.14.若a−bb =53,则ab=______ .15.如图,等边△ABC中,AD是中线,AD=AE,则∠EDC=______.16.如图,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长为4,面积是16,腰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C,AB边于E,F点,若点D为BC边的中点,点M为线段EF上一动点,则△CDM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2.0分)17.解答下列各题:(1)计算:2xx+2y +4yx+2y(2)计算:490+|−12|+√4−2−1(3)解方程:32x =2x+118.先化简,再求值:(a+2a2−2a +1−aa2−4a+4)÷a−4a,其中a满足a2−4a−1=0.19.如图,AB⊥CB,DC⊥CB,E、F在BC上,∠A=∠D,BE=CF,求证:AF=DE.20.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2,1),B(−4,5),C(−5,2).(1)作△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A1、B1、C1的坐标;(2)在y轴上画出点P,使PA+PB最小.21.先阅读材料,再解答问题:材料:因式分解:(x+y)2+2(x+y)+1.解:将“x+y”看成整体,令x+y=A,则原式=A2+2A+1=(A+1)2,再将“A”还原,得:原式=(x+y+1)2.上述解题过程用到的是“整体思想”,整体思想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想方法.请你利用上述的思路方法解答下列问题:(1)因式分解:(m−n)2−2(m−n)+1;(2)因式分解:(a+b)(a+b−4)+4.22.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B=70°,BD=CF,BE=DC.(1)求证:△BDE≌△CFD;(2)求∠EDF的度数.23.山地自行车越来越受到中学生的喜爱,各种品牌相继投放市场,某车行经营的A型车去年销售总额为5万元,今年每辆销售价比去年降低400元,若卖出的数量相同,销售总额将比去年减少20%.(1)今年A型车每辆售价多少元?(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2)该车行计划新进一批A型车和新款B型车共60辆,且B型车的进货数量不超过A型车数量的两倍,应如何进货才能使这批车获利最多?A,B两种型号车的进货和销售价格如下表:24.如图,△ABC中,∠ACB=90°,AC=BC,点E是AC上一点,连接BE.(1)如图1,若AB=4√2,BE=5,求AE的长;(2)如图2,点D是线段BE延长线上一点,过点A作AF⊥BD于点F,连接CD、CF,当AF=DF时,求证:DC=BC.-------- 答案与解析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错误;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故正确.故选D.2.答案: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分子为0;(2)分母不为0.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根据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可得x2−1=0,x2+x−2≠0,再解即可.解:由题意得:x2−1=0,x2+x−2≠0,解得:x=−1,故选B.3.答案:C解析:解:A、2+3>4,则能够组成三角形;B、2+4>6,则能够组成三角形;C、2+4=6,则不能组成三角形;D、7+8>13,则能够组成三角形.故选C.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的简便方法是看其中较小的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第三个数即可.4.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利用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解:A.x7÷x=x6,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3x2)2=9x4,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x3⋅x3=x6,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x3)2=x6,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5.答案:C解析:解:A、x2+2x−1无法因式分解,故A错误;B、−x2+(−2)2=(2+x)(2−x),故B错误;C、x3−4x=x(x+2)(x−2),故C正确;D、(x+1)2=x2+2x+1,是多项式的乘法,不是因式分解,故D错误.故选:C.分别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以及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分解因式得出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与公式法分解因式以及分解因式的定义,熟练掌握相关公式是解题关键.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实际运用,熟练掌握判定定理并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图象,三角形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是完整的,所以可以根据“角边角”画出.解:根据题意,三角形的两角和它们的夹边是完整的,所以可以利用“角边角”定理作出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故选:C.7.答案:B解析:解:∠ABC=180°−∠A−∠C=70°,∵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EA=EB,∴∠EBA=∠A=50°,∴∠EBC=70°−50°=20°,故选:B.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C,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A=EB,得到∠EBA=∠A= 50°,结合图形计算,得到答案.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8.答案:D解析:解:根据题意,原式是一个完全平方式,∵64y2=(±8y)2,∴原式可化成=(x±8y)2,展开可得x2±16xy+64y2,∴kxy=±16xy,∴k=±16.故选:D.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求解.本题利用了完全平方公式求解:(a±b)2=a2±2ab+b2.注意k的值有两个,并且互为相反数.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分式方程无解的条件.分式方程无解是指这个解不是分式方程的解是化简的整式方程的解,也就是使分式方程的分母为0,可以根据增根的意义列出方程,求出a的值.解:在方程两边同乘(x+1)得:x−a=a(x+1),整理得:x(1−a)=2a,当1−a=0时,即a=1,整式方程无解,当x+1=0,即x=−1时,分式方程无解,把x=−1代入x(1−a)=2a得:−(1−a)=2a,解得:a=−1,故选:C.10.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与性质,等腰三角形.此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由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②正确;由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BEO和△CFO是等腰三角形得出①正确;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点O到△ABC各边的距离相等,故③正确;由角平分线与三角形面积的求解方法,即可求得④正确.解:∵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OBC=12∠ABC,∠OCB=12∠ACB,∠A+∠ABC+∠ACB=180°,∴∠OBC+∠OCB=90°−12∠A,∴∠BOC=180°−(∠OBC+∠OCB)=90°+12∠A;故②正确;∵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OBC=∠OBE,∠OCB=∠OCF,∵EF//BC,∴∠OBC=∠EOB,∠OCB=∠FOC,∴∠EOB=∠OBE,∠FOC=∠OCF,∴BE=OE,CF=OF,∴EF=OE+OF=BE+CF,故①正确;过点O作OM⊥AB于M,作ON⊥BC于N,连接OA,∵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ON=OD=OM,故③正确;设ON=OD=OM=m,∴S△AEF=S△AOE+S△AOF=12AE⋅OM+12AF⋅OD=12OD⋅(AE+AF)=12mn;故④正确;故选:D.11.答案:7.6×10−8解析: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绝对值小于1的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0.000000076=7.6×10−8.故答案为7.6×10−8.12.答案:1解析:解:(a+b)2=32=9,(a+b)2=a2+b2+2ab=9.∵a2+b2=7,∴2ab=2,ab=1,故答案为: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答案.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关键.13.答案:−12解析:本题考查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根据点向上平移3个单位,关于x 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解:点A(a+2,a−1)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a+2,a−1+3).由所得的点与点A关于x轴对称,得a−1+(a−1+3)=0,解得a=−12.故答案为:−12.14.答案:83解析: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利用合比性质是解题关键.根据和比性质,可得答案.解:a−bb =53,则ab=3+53=83,故答案为:83.15.答案:15°解析:此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此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由AD是等边△ABC的中线,根据等边三角形中:三线合一的性质,即可求得AD⊥BC,∠CAD=30°,又由AD=AE,根据等边对等角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ADE的度数,继而求得答案.解:∵AD是等边△ABC的中线,∴AD⊥BC,∠BAD=∠CAD=12∠BAC=12×60°=30°,∴∠ADC=90°,∵AD=AE,∴∠ADE=∠AED=180°−∠CAD2=75°,∴∠EDC=∠ADC−∠ADE=90°−75°=15°.故答案为:15°.16.答案:10解析:解:连接AD,∵△ABC是等腰三角形,点D是BC边的中点,∴AD⊥BC,∴S△ABC=12BC⋅AD=12×4×AD=16,解得AD=8,∵EF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点C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为点A,∴AD的长为CM+MD的最小值,∴△CDM的周长最小值=(CM+MD)+CD=AD+12BC=8+12×4=8+2=10.故答案为:10.连接AD,由于△ABC是等腰三角形,点D是BC边的中点,故AD⊥BC,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D的长,再根据EF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可知,点C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为点A,故AD 的长为CM+MD的最小值,由此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熟知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答案:(1)2;(2)3;(3)x=3解析:(1)原式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根据零指数幂,绝对值的意义,算术平方根、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化简,然后计算和差即可;(3)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详解】(1)原式=2x+4yx+2y =2(x+2y)x+2y=2;(2)原式=1+12+2−12=3;(3)方程两边同时乘2x(x+1)得:3(x+1)=4x解得:x=3经检验x=3是原方程的解∴原方程的解为x=3.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加法,实数的运算以及解分式方程,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解分式方程时注意要检验.18.答案:解:原式=(a+2)(a−2)+a(1−a)a(a−2)2⋅a a−4=1(a−2)2,由a满足a2−4a−1=0得(a−2)2=5,故原式=15.解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根据a满足a2−4a−1=0得出(a−2)2=5,再代入原式进行计算即可.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知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9.答案:证明:∵AB⊥CB,DC⊥CB,∴∠B=∠C=90°,∵BE=CF∴BF=CE,且∠A=∠D,∠B=∠C=90°,∴△ABF≌△DCE(AAS)∴AF=DE,解析: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本题的关键.由题意可得∠B=∠C=90°,BF=CE,由“AAS”可证△ABF≌△DCE,可得AF=DE.20.答案: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A1(2,1),B1(4,5),C1(5,2).(2)点P如图所示,连接A1B与y轴交点就是P点.解析:此题主要作图−轴对称变换与平移变换,关键是正确确定组成图形的关键点的对称点位置及轴对称变换的性质.(1)根据轴对称的定义作出点A,B,C关于y轴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即可得;(2)连接A1B与y轴交点就是P点.21.答案:解:(1)将“m−n”看成整体,令m−n=A,则原式=A2−2A+1=(A−1)2,再将“A”还原,得:原式=(m−n−1)2;(2)令A=a+b,则原式变为A(A−4)+4=A2−4A+4=(A−2)2,故(a+b)(a+b−4)+4=(a+b−2)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因式分解的应用,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和整体代入的有关知识.(1)把(m−n)看作一个整体,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分解即可;(2)先展开,再将(a+b)作为一个整体,然后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分解即可.22.答案:证明:(1)∵AB=AC,∴∠B=∠C,在△BDE和△CFD中,{BE=DC ∠B=∠C BD=CF,∴△BDE≌△CFD(SAS);(2)由(1)可知△BDE≌△CFD(SAS),∴∠BED=∠CDF,∴∠BDE+∠CDF=∠BDE+∠BED=180°−∠B=110°,∴∠EDF=180°−110°=7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掌握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方法,即SSS、SAS、ASA、AAS和HL是解题的关键.(1)由条件可得出∠B=∠C,则结合已知可证明△BDE≌△CFD;(2)由(1)可知△BDE≌△CFD,则有∠BED=∠CDF,从而可求得∠BDE+∠CDF=110°,可求得∠EDF 的度数.23.答案:解:(1)设今年A型车每辆售价x元,则去年售价每辆为(x+400)元,由题意,得50000 x+400=50000(1−20%)x,解得:x=1600.经检验,x=1600是原方程的根.答:今年A型车每辆售价1600元;(2)设今年新进A型车a辆,则B型车(60−a)辆,获利y元,由题意,得y=(1600−1100)a+(2000−1400)(60−a),y=−100a+36000.∵B型车的进货数量不超过A型车数量的两倍,∴60−a≤2a,∴a≥20.∵y=−100a+36000.∴k=−100<0,∴y随a的增大而减小.∴a=20时,y最大=34000元.∴B型车的数量为:60−20=40辆.∴当新进A型车20辆,B型车40辆时,这批车获利最大.解析:(1)设今年A型车每辆售价x元,则去年售价每辆为(x+400)元,由卖出的数量相同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2)设今年新进A型车a辆,则B型车(60−a)辆,获利y元,由条件表示出y与a之间的关系式,由a的取值范围就可以求出y的最大值.本题考查了列分式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运用,分式方程的解法的运用,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运用,解答时由销售问题的数量关系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关键.24.答案:解:(1)∵∠ACB=90°,AC=BC,∴AC=BC=√2AB=4,2∵BE=5,∴CE=√BE2−BC2=3,∴AE=4−3=1;(2)∵∠ACB=90°,AC=BC,∴∠CAB=45°,∵AF⊥BD,∴∠AFB=∠ACB=90°,∴A,F,C,B四点共圆,∴∠CFB =∠CAB =45°,∴∠DFC =∠AFC =135°,在△ACF 与△DCF 中,{AF =DF∠AFC =∠DFC CF =CF,∴△ACF≌△DCF ,∴CD =AC ,∵AC =BC ,∴AC =BC .解析:(1)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C =BC =√22AB =4,根据勾股定理得到CE =√BE 2−BC 2=3,于是得到结论;(2)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AB =45°,由于∠AFB =∠ACB =90°,推出A ,F ,C ,B 四点共圆,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CFB =∠CAB =45°,求得∠DFC =∠AFC =135°,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四点共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019-2020学年湖北省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

2019-2020学年湖北省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
∴ ,
∵ ,
∴ ,
∴ ,
解得 .
三、解答题
1.【答案】
解: 原式
.
原式

∵ ,且 为正整数,
∴ ,
∵ ,
∴ ,
原式 .
【解析】
解: 原式
.
原式

∵ ,且 为正整数,
∴ ,
∵ ,
∴ ,
原式 .
2.【答案】
解: 去分母得: ,
移项合并得: ,
系数化为 得: ,
经检验,当 时, ,
故原分式方程的解为 ;
去分母得: ,
2.解方程:


3.为了解决我市就近入学问题,某爱心企业捐资助学,计划新建一所学校,如图 , 表示两条公路,点 , 表示两个社区,学校的位置需满足三个条件:①到两条公路的距离相等;②到两个社区的距离相等;③在 的内部.请运用尺规作图确定学校的位置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4.如图,在 中, , 是 的平分线, 于 , 在 上, .
求证:


5.保护环境、低碳出行已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最近我市城区又引进了共享单车,无需押金,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解锁一辆停在路边的自行车,以极低的费用,轻松骑到目的地.王老师家与学校相距 千米,现在每天骑共享单车到学校所花的时间比过去骑电动车多用 分钟.已知王老师骑电动车的速度是骑共享单车速度的 倍,则王老师骑共享单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 ,
∴ , ,
∴四边形纸片 的周长等于 和 的周长的和为

故选 .
8.【答案】C
【解析】
解:方程两边乘以 得 ,
整理得 ,
∵分式方程 无解,
∴ ,即 ,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原创卷B卷(湖北)(全解全析)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原创卷B卷(湖北)(全解全析)

∵OP 平分∠AOB,∠AOB=60°,∴∠DOP=∠POC′=30°,
又∵PD⊥OA,M 是 OP 的中点,∴DM=DP,
又∵DM=6,∴PD=6 cm,
又∵OP 平分∠AOB,PD⊥OA,PC′⊥OB,∴PC′=PD=6 cm,故选 C.
7.【答案】B
【解析】∵在四边形 ADA′E 中,∠A+∠A′+∠ADA′+∠AEA′=360°,
2.【答案】C
【解析】A.
2a 3a2b

2 3ab
,不是最简分式;
B.
a a3
a

1
,不是最简分式;
a2 1
ab C. a2 b2 ,是最简分式;
D. 2a a ,不是最简分式,故选 C. 4bc 2bc
3.【答案】D
【解析】A、结果是 a7,故本选项错误;
B、结果是 8m6,故本选项错误;
则 2∠A+(180°–∠2)+(180°–∠1)=360°,∴可得 2∠A=∠1+∠2.故选 B.
8.【答案】C
140
140
【解析】读前一半用的时间为: ,读后一半用的时间为:
.由题意得, 140
140
14 ,
x
x 21
x x 21
故选 C.
9.【答案】D
【解析】去分母得:3−2x−9+mx=−x+3,整理得:(m−1)x=9,
2019-2020 学年上学期期末原创卷 B 卷
八年级数学·全解全析
1
2
3
4
5
6
78
9 10
B C D B D C BCDC
1.【答案】B

2019-2020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有答案)

2019-2020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有答案)

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下列图标是节水、节能、低碳和绿色食品的标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3分)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 B.C.D.3.(3分)点M(﹣2,1)关于y轴的对称点N的坐标是()A.(2,1)B.(1,﹣2)C.(﹣2,﹣1)D.(2,﹣1)4.(3分)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b3•b3=2b3B.2•3=6C.(a5)2=a7D.a5÷a2=a35.(3分)下列各式中,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A.3+3y﹣5=3(+y)﹣5 B.(+1)(﹣1)=2﹣1C.42+4=4(+1)D.67=32•256.(3分)分式方程+=1的解是()A.1 B.2 C.3 D.47.(3分)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cm,其中一边长为5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A.5cm B.4cm C.5cm或3cm D.8cm8.(3分)若m+=5,则m2+的结果是()A.23 B.8 C.3 D.79.(3分)如图,三角形纸片ABC中,∠A=75°,∠B=60°,将纸片的角折叠,使点C落在△ABC内,若∠α=35°,则∠β等于()A.48°B.55°C.65°D.以上都不对10.(3分)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徽取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如图所示,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小正方形的面积为20,那么每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A.10+6 B.10+10C.10+4D.24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3分)若分式的值为零,则的值等于.12.(3分)已知a+b=2,则a2﹣b2+4b的值为.13.(3分)若+|3﹣y|=0,则y= .14.(3分)2++9是完全平方式,则= .15.(3分)如图,△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P点,若AB=6cm,BC=4cm,△PBC 的周长等于cm.16.(3分)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若小方格边长都为1,则△ABC是:三角形.17.(3分)如图,从点A(0,2)发出一束光,经轴反射,过点B(4,3),则这束光从点A 到点B所经过的路径的长为.18.(3分)下面是“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直线l和l外一点P.(如图1)求作:直线l的垂线,使它经过点P.作法:如图2(1)在直线l上任取两点A,B;(2)分别以点A,B为圆心,AP,BP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Q;(3)作直线PQ.所以直线PQ就是所求的垂线.请回答:该作图的依据是.三、解答题(第19、20题每小题3分,第21-28题每小题3分,共46分)19.(3分)因式分解:3ab2+6ab+3a.20.(3分)计算:(a+b)(a﹣b)﹣(a﹣b)2.21.(5分)计算: +|﹣|+()﹣3+(π﹣3.14)0.22.(5分)解方程: +=.23.(5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12.24.(5分)如图,在△ABC中,∠B=60°,AC=15,AB=6,求BC的长.25.(5分)北京时间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北京也创造历史,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张家口也成为本届冬奥会的协办城市.近期,新建北京至张家口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新建北京至张家口铁路,铁路全长约180千米.按照设计,京张高铁列车的平均行驶速度是普通快车的1.5倍,用时比普通快车用时少了20分钟,求高铁列车的平均行驶速度.26.(5分)已知:如图,在△ABC中,∠C=90°,AE是△ABC的角平分线;ED平分∠AEB,交AB于点D;∠CAE=∠B.(1)求∠B的度数.(2)如果AC=3cm,求AB的长度.(3)猜想:ED与AB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7.(5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事实上,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的平方,这个结论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请利用这个结论,完成下面活动:(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6、8,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2)如图1,AD⊥BC 于D,AD=BD,AC=BE,AC=3,DC=1,求BD的长度.(3)如图2,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请用类似的方法在图2数轴上画出表示数的B点(保留作图痕迹).28.(5分)如图1所示,等边△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特性,AD平分∠BAC,且AD⊥BC,则有∠BAD=30°,BD=CD=AB.于是可得出结论“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请根据从上面材料中所得到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2所示,在△ABC中,∠ACB=90°,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垂足为E,当BD=5cm,∠B=30°时,△ACD的周长= .(2)如图3所示,在△ABC中,AB=AC,∠A=120°,D是BC的中点,DE⊥AB,垂足为E,那么BE:EA= .(3)如图4所示,在等边△ABC中,D、E分别是BC、AC上的点,且AE=DC,AD、BE交于点P,作BQ⊥AD于Q,若BP=2,求BQ的长.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下列图标是节水、节能、低碳和绿色食品的标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2.(3分)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 B.C.D.【解答】解:A、中被开方数是分数,故不是最简二次根式;B、中被开方数是分数,故不是最简二次根式;C、中被开方数不含分母,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故是最简二次根式;D、中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故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选:C.3.(3分)点M(﹣2,1)关于y轴的对称点N的坐标是()A.(2,1)B.(1,﹣2)C.(﹣2,﹣1)D.(2,﹣1)【解答】解:点M(﹣2,1)关于y轴的对称点N的坐标是(2,1).故选:A.4.(3分)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b3•b3=2b3B.2•3=6C.(a5)2=a7D.a5÷a2=a3【解答】解:A、b3•b3=b6,故A不符合题意;B、2•3=5,故B不符合题意;C、(a5)2=a10,故C不符合题意;D、a5÷a3=a2,故D符合题意;故选:D.5.(3分)下列各式中,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A.3+3y﹣5=3(+y)﹣5 B.(+1)(﹣1)=2﹣1C.42+4=4(+1)D.67=32•25【解答】解:A、右边不是整式积的形式,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错误;B、是整式的乘法,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错误;C、42+4=4(+1),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正确;D、67=32•25,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6.(3分)分式方程+=1的解是()A.1 B.2 C.3 D.4【解答】解:去分母得:2+2+6﹣12=2﹣4,移项合并得:8=8,解得:=1,经检验=1是分式方程的解,故选:A.7.(3分)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cm,其中一边长为5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A.5cm B.4cm C.5cm或3cm D.8cm【解答】解:当5cm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时,则其腰长是(13﹣5)÷2=4(cm),能够组成三角形;当5cm是等腰三角形的腰时,则其底边是13﹣5×2=3(cm),能够组成三角形.所以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5cm或3cm,故选:C.8.(3分)若m+=5,则m2+的结果是()A.23 B.8 C.3 D.7【解答】解:∵m+=5,∴m2+=(m+)2﹣2=25﹣2=23,故选:A.9.(3分)如图,三角形纸片ABC中,∠A=75°,∠B=60°,将纸片的角折叠,使点C落在△ABC内,若∠α=35°,则∠β等于()A.48°B.55°C.65°D.以上都不对【解答】解:∠α+∠β+(180°﹣∠C)+∠A+∠B=360°,整理可得∠β=55°.故选:B.10.(3分)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徽取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如图所示,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小正方形的面积为20,那么每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A.10+6 B.10+10C.10+4D.24【解答】解:根据题意得:c2=a2+b2=100,4×ab=100﹣20=80,即2ab=80,则(a+b)2=a2+2ab+b2=100+80=180,∴每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10+=10+故选:A.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3分)若分式的值为零,则的值等于 2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0,解得:=2.此时2+1=5,符合题意,故答案是:2.12.(3分)已知a+b=2,则a2﹣b2+4b的值为 4 .【解答】解:∵a+b=2,∴a2﹣b2+4b,=(a+b)(a﹣b)+4b,=2(a﹣b)+4b,=2a+2b,=2(a+b),=2×2,=4.故答案为:4.13.(3分)若+|3﹣y|=0,则y= 6 .【解答】解:由题意得,﹣2=0,3﹣y=0,解得=2,y=3,所以,y=2×3=6.故答案为:6.14.(3分)2++9是完全平方式,则= ±6 .【解答】解:中间一项为加上或减去和3的积的2倍,故=±6.15.(3分)如图,△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P点,若AB=6cm,BC=4cm,△PBC 的周长等于10 cm.【解答】解:∵△ABC中,AB=AC,AB=6cm,∴AC=6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P点,∴BP+PC=AC,∴△PBC的周长=(BP+PC)+BC=AC+BC=6+4=10cm.故答案为:10.16.(3分)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若小方格边长都为1,则△ABC是:直角三角形.【解答】解:∵AC2=22+32=13,AB2=62+42=52,BC2=82+12=65,∴AC2+AB2=BC2,∴△ABC是直角三角形.17.(3分)如图,从点A(0,2)发出一束光,经轴反射,过点B(4,3),则这束光从点A 到点B所经过的路径的长为.【解答】解:如图,过点B作BD⊥轴于D,∵A(0,2),B(4,3),∴OA=2,BD=3,OD=4,根据题意得:∠ACO=∠BCD,∵∠AOC=∠BDC=90°,∴△AOC∽△BDC,∴OA:BD=OC:DC=AC:BC=2:3,∴OC=OD=×4=,∴AC==,∴BC=,∴AC+BC=.即这束光从点A到点B所经过的路径的长为:.故答案为:.18.(3分)下面是“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直线l和l外一点P.(如图1)求作:直线l的垂线,使它经过点P.作法:如图2(1)在直线l上任取两点A,B;(2)分别以点A,B为圆心,AP,BP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Q;(3)作直线PQ.所以直线PQ就是所求的垂线.请回答:该作图的依据是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A、B都在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上).【解答】解: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A、B都在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上),理由:如图,∵PA=AQ,PB=QB,∴点A、点B在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上,∴直线AB垂直平分线段PQ,∴PQ⊥AB.三、解答题(第19、20题每小题3分,第21-28题每小题3分,共46分)19.(3分)因式分解:3ab2+6ab+3a.【解答】解:3ab2+6ab+3a=3a(b2+2b+1)=3a(b+1)2.20.(3分)计算:(a+b)(a﹣b)﹣(a﹣b)2.【解答】解:原式=a2﹣b2﹣a2+2ab﹣b2=2ab﹣2b2.21.(5分)计算: +|﹣|+()﹣3+(π﹣3.14)0.【解答】解:原式=2++8+1=3+9.22.(5分)解方程: +=.【解答】解:两边都乘(+3)(﹣3),得+3(﹣3)=+3,解得=4,经检验:=4是原分式方程的根.23.(5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12.【解答】解:(+)÷,=[+]•,=,=,=,当=12时,原式==.24.(5分)如图,在△ABC中,∠B=60°,AC=15,AB=6,求BC的长.【解答】解:作AD⊥BC于D,∵∠B=60°,∴∠BAD=30°,∴BD=AB=3,在Rt△ABD中,AD==9,在Rt△ADC中,CD==12,∴BC=BD+CD=3+12.25.(5分)北京时间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北京也创造历史,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张家口也成为本届冬奥会的协办城市.近期,新建北京至张家口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新建北京至张家口铁路,铁路全长约180千米.按照设计,京张高铁列车的平均行驶速度是普通快车的1.5倍,用时比普通快车用时少了20分钟,求高铁列车的平均行驶速度.【解答】解:设普通快车的平均行驶速度为千米/时,则高铁列车的平均行驶速度为1.5千米/时.根据题意得:﹣=,解得:=180,经检验,=80是所列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则1.5=1.5×180=270.答:高铁列车的平均行驶速度为270千米/时.26.(5分)已知:如图,在△ABC中,∠C=90°,AE是△ABC的角平分线;ED平分∠AEB,交AB于点D;∠CAE=∠B.(1)求∠B的度数.(2)如果AC=3cm,求AB的长度.(3)猜想:ED与AB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解答】解:(1)∵AE是△ABC的角平分线,∴∠CAE=∠EAB,∵∠CAE=∠B,∴∠CAE=∠EAB=∠B.∵在△ABC中,∠C=90°,∴∠CAE+∠EAB+∠B=3∠B=90°,∴∠B=30°;(2)∵在△ABC中,∠C=90°,∠B=30°,AC=3cm,∴AB=2AC=6cm;(3)猜想:ED⊥AB.理由如下:∵∠EAB=∠B,∴EB=EA,∵ED平分∠AEB,∴ED⊥AB.27.(5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事实上,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的平方,这个结论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请利用这个结论,完成下面活动:(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6、8,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10 .(2)如图1,AD⊥BC 于D,AD=BD,AC=BE,AC=3,DC=1,求BD的长度.(3)如图2,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请用类似的方法在图2数轴上画出表示数的B点(保留作图痕迹).【解答】解:(1)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6、8,则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长==10,故答案为:10;(2)在Rt△ADC中,AD==2,∴BD=AD=2;(3)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由勾股定理得,OC=,以O为圆心、OC为半径作弧交轴于B,则点B即为所求,故答案为:﹣.28.(5分)如图1所示,等边△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特性,AD平分∠BAC,且AD⊥BC,则有∠BAD=30°,BD=CD=AB.于是可得出结论“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请根据从上面材料中所得到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2所示,在△ABC中,∠ACB=90°,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垂足为E,当BD=5cm,∠B=30°时,△ACD的周长= 15cm .(2)如图3所示,在△ABC中,AB=AC,∠A=120°,D是BC的中点,DE⊥AB,垂足为E,那么BE:EA= 3:1 .(3)如图4所示,在等边△ABC中,D、E分别是BC、AC上的点,且AE=DC,AD、BE交于点P,作BQ⊥AD于Q,若BP=2,求BQ的长.【解答】解:(1)∵DE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ACB=90°,∴CD=BD,AD=BD.又∵在△ABC中,∠ACB=90°,∠B=30°,∴AC=AB,∴△ACD的周长=AC+AB=3BD=15cm.故答案为:15cm;(2)连接AD,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A=120°,D是BC的中点,∴∠BAD=60°.又∵DE⊥AB,∴∠B=∠ADE=30°,∴BE=BD,EA=AD,∴BE:EA=BD: AD,又∵BD=AD,∴BE:AE=3:1.故答案为:3:1.(3)∵△ABC为等边三角形.∴AB=AC,∠BAC=∠ACB=60°,在△BAE和△ACD中,,∴△BAE≌△ACD(SAS),∴∠ABE=∠CAD.∵∠BPQ为△ABP外角,∴∠BPQ=∠ABE+∠BAD.∴∠BPQ=∠CAD+∠BAD=∠BAC=60°∵BQ⊥AD,∴∠PBQ=30°,∴BP=2PQ=2,∴PQ=1,∴BQ===.。

完整word版,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期末质量检查数学试卷及答案

完整word版,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期末质量检查数学试卷及答案

10 .若 x + 2 + 寸y —3 = 0,贝U xy =A .B .C .如图, AOC 也CBOD ,/ C 与/ D 是对应角,AD=10cm, OD=OC=m ,那么 OB 的长是( )A . 8 cmB . 10 cmC . 2 cmD .无法确定5 .矩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 .对角线相等B .对角相等C .对角线互相平分D .对边相等6 .如图,「QA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80得到 OCD ,若/ A= 110 , / D= 40 •,则/ AOD 的度数是( )A . 30B . 40C . 50D . 60二、填空题(每题 3分,共36分)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计算器比较大小:3 11 5。

(填“ >”,“<”或 “=”号)3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正方体木块的体积是 64 cm ,则它的棱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m 。

mnm n9. 右 x =3 , x =2,贝U x 二 ___________________ 。

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期末质量检查数学试卷及答 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否则不得分1. 、选择题(每题 4分, 9的算术平方根是( 共24分):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2. 3. B .3D . .3F 列运算正确的是( 3,2 5 A . a a a 2 3B . a aC . (a 2b 3)3 二 a 5b 6,2、36D . (a ) aF 列图形中不是 中心对称图形的是(D .AC 与BD 是对应边,AC= 8 cm,4. B第6题21在菱形ABCD 中, AC=4cm BD=3cm 则菱形的面积是 ____________ cm 。

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1)

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1)
三、解答题
17.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 .
18.已知:如图,点A、D、C、B在同一条直线上,AD=BC,AE=BF,CE=DF,求证:AE∥BF.
19.分解因式:x2+12x﹣189,分析:由于常数项数值较大,则将x2+12x﹣189变为完全平方公式,再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这样简单易行.
x2+12x﹣189=x2+2×6x+62﹣36﹣189
A.0.22×10﹣9B.2.2×10﹣10C.22×10﹣11D.0.22×10﹣8
3.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3x(2x﹣4)= B.
C. D.
4.已知 ,则a2-b2-2b的值为
A.4B.3C.1D.0
5.化简 的结果是( )
A.x+1B. C.x﹣1D.
6.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4,AD是边BC上的中线,F是边AD上的动点,E是边AC上一点,若AE=2,则EF+CF取得最小值时,∠ECF的度数为( )
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面图形是用木条钉成的支架,其中不容易变形的是( )
A. B. C. D.
2.科学家使用冷冻显微术测定细菌蛋白结构的分辨率达到0.22纳米,即0.00000000022米.将0.0000000002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3.D
【分析】
根据整式的乘法法则和整数指数幂的性质逐项计算可得解.
【详解】
解:A.﹣3x(2x﹣4)=﹣6x2+12x,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019-2020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A.六边形B.平行四边形C.等腰三角形D.梯形2.PM2.5是大气压中直径小于或等于0.0000025m的颗粒物,将0.00000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25×10﹣5B.0.25×10﹣6C.2.5×10﹣6D.2.5×10﹣53.化简(x﹣3)2﹣x(x﹣6)的结果为()A.6x﹣9B.﹣12x+9C.9D.3x+94.长和宽分别为a,b的长方形的周长为14,面积为10,则a2b+ab2的值为()A.24B.35C.70D.1405.化简﹣的结果是()A.x+1B.x﹣1C.x D.﹣x6.如图,在等边△ABC中,AB=2,N为AB上一点,且AN=1,AD=,∠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M是AD上的动点,连接BM、MN,则BM+MN的最小值是()A.B.2C.1D.37.已知AD∥BC,AB⊥AD,点E,点F分别在射线AD,射线BC上.若点E与点B关于AC对称,点E与点F关于BD对称,AC与BD相交于点G,则()A.1+tan∠ADB=B.2BC=5CFC.∠AEB+22°=∠DEF D.4cos∠AGB=8.在Rt△ABC中,∠C=90°,∠BAC的角平分线AD交BC于点D,BC=7,BD=4,则点D到AB的距离是()A.3B.4C.5D.79.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C≠BD,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A.4对B.6对C.8对D.10对10.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定点A(1,0)和B(0,1),若动点C在x轴上运动,则使△ABC为等腰三角形的点C有()个.A.2B.3C.4D.5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11.若使代数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12.分解因式:x2﹣9x=.13.已知x,y为实数,求代数式x2+y2+2x﹣4y+7的最小值.14.如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AOB∠COD.(填“>“,“=”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计算a3⋅(−a)的结果是()A. a2B. −a2C. a4D. −a42.要使分式1x+3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A. x>0B. x>−3C. x≥−3D. x≠−33.若a+b=6,ab=4,则a2+4ab+b2的值为()A. 40B. 44C. 48D. 524.若点A(m,2)与点B(3,n)关于x轴对称,则m+n的值是()A. 1B. −2C. 2D. 55.如果a−b=5,那么代数式(a2+b2ab −2)⋅aba−b的值是()A. −15B. 15C. −5D. 56.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1等于A. 72°B. 60°C. 50°D. 58°7.如图,在正方形方格中,阴影部分是涂黑7个小正方形所形成的图案,再将方格内空白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使得到的新图案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涂法有()A. 2种B. 3种C. 4种D. 5种8.如图,已知点D、点E分别是等边三角形ABC中BC、AB边的中点,AD=5,点F是AD边上的动点,则BF+EF的最小值为()A. 7.5B. 5C. 4D. 不能确定9.已知三个实数a,b,c满足a−2b+c=0,a+2b+c<0,则()A. b>0,b2−ac≤0B. b<0,b2−ac≤0C. b>0,b2−ac≥0D. b<0,b2−ac≥010.如图,已知△ABC中,AB=3,AC=5,BC=7,在△ABC所在平面内一条直线,将△ABC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使其中有一个边长为3的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直线最多可画()A. 2条B. 3条C. 4条D. 5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11.因式分解:a3−2a2b+ab2=__________.12.某种红细胞的直径是0.0000072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该红细胞的直径为______米.13.如图,已知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BE平分∠ABC,交CD于点E,BC=5,DE=2,则△BCE的面积等于____.14.如图,在△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点E,点F在AC上,BD=DF,若AF=6,BE=2,则DE的长为____.15.如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APB=______°.16.观察下列图中所示的一系列图形,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2019个图形中共有____个〇.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7.解方程:3xx−5−10x−5=1四、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3.0分)18.先化简,再求值:(1m+2+1m−2)÷2mm−4m+4,其中m=4.19.观察以下等式:第1个等式:21+12−12×11=2,第2个等式:32+23−13×12=2第3个等式:43+34−14×13=2,第4个等式:54+45−15×14=2……按照以上规律,解决下列问题:(1)写出第5个等式:______;(2)写出你猜想的第n个等式:______(用含n的等式表示),并证明.20.已知:如图,△ABC,AB=AC,∠A=120°(1)用直尺和圆规作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M、N(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猜想CM与BM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1.从广州到某市,可乘坐普通列车或高铁,已知高铁的行驶路程是400千米,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是高铁的行驶路程的1.3倍.(1)求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2)若高铁的平均速度(千米/时)是普通列车平均速度(千米/时)的2.5倍,且乘坐高铁所需时间比乘坐普通列车所需时间缩短3小时,求高铁的平均速度.22.已知x m=2,x n=3,求:①x m−n;②x m+m;③x2m+n;④x3m−2n的值.23. 仔细阅读下面例题,解答问题例题:已知二次三项式x 2−4x +m 有一个因式是x +3,求另一个因式以及m 的值.解:设另一个因式为x +n ,得x 2−4x +m =(x +3)(x +n).则x 2−4x +m =x 2+(n +3)x +3n ,所以{n +3=−43n =m解得n =−7,m =−21. 所以另一个因式为x −7,m 的值为−21.问题:(1)若二次三项式x 2−5x +6可分解为(x −2)(x +a),则a =________;(2)若二次三项式2x 2+bx −5可分解为(2x −1)(x +5),则b =________;(3)仿照以上方法解答下面问题:若二次三项式2x 2+3x −k 有一个因式是2x −5,求另一个因式以及k 的值.24.如图,C是线段AB的中点,CE=CD,∠ACD=∠BCE,O是AE,BD的交点,试判断OC与AB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与解析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熟练掌握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是解题的关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据此解答即可.解:a3⋅(−a)=−a4,故选D.2.答案: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关键是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x+3≠0,再解即可.解:由题意得:x+3≠0,解得:x≠−3,故选D.3.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整体代入法,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后,将已知等式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a+b=6,ab=4,∴原式=(a+b)2+2ab=36+8=44,故选B.4.答案:A解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本题考查了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属于基础题.解:由A(m,2)与点B(3,n)关于x轴对称,得m=3,n=−2,所以m+n=3+(−2)=1,故选:A.5.答案:D解析: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把已知等式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解:∵a−b=5,∴原式=a2+b2−2abab ⋅aba−b=(a−b)2ab⋅aba−b=a−b=5,故选:D.6.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找准对应角.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2=58°,然后由全等三角形是性质得到∠1=∠2=58°.解:如图: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2=180°−50°−72°=58°,∵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2=58°.故选D.7.答案: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正确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得出是解题关键.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进而求出即可.解:如图所示:符合题意的图形有3种.故选:B.8.答案:B解析:解:过C作CE⊥AB于E,交AD于F,连接BF,∵等边△ABC中,BD=CD,∴AD⊥BC,∴AD是BC的垂直平分线(三线合一),∴C和B关于直线AD对称,∴CF=BF,即BF+EF=CF+EF=CE,∵AD⊥BC,CE⊥AB,∴∠ADB=∠CEB=90°,在△ADB和△CEB中,∵{∠ADB=∠CEB ∠ABD=∠CBE AB=CB,∴△ADB≌△CEB(AAS),∴CE=AD=5,即BF+EF=5,故选B.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涉及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过C作CE⊥AB于E,交AD于F,连接BF,则BF+EF最小(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垂直距离最短),由于C和B关于AD对称,则BF+ EF=CF+EF=CE,证△ADB≌△CEB得CE=AD=5,即BF+EF=5.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应用、不等式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判断出b和b2−ac的正负情况,根据a−2b+c=0,a+2b+c<0,可以得到b与a、c的关系,从而可以判断b的正负和b2−ac的正负情况,本题得以解决.解:∵a−2b+c=0,a+2b+c<0,∴a+c=2b,b=a+c2,∴a+2b+c=(a+c)+2b=4b<0,∴b<0,∴b2−ac=(a+c2)2−ac=a2+2ac+c24−ac=a2−2ac+c24=(a−c2)2⩾0,即b<0,b2−ac≥0.故选D.10.答案:C解析:解:如图所示,当AB=AF=3,BA=BD=3,AB=AE=3,BG=AG时,都能得到符合题意的等腰三角形.故选: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利用AB为底以及AB为腰得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正确利用图形分类讨论得出等腰三角形是解题关键.11.答案:a(a−b)2解析:本题考查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有关知识,先提取公因式a,再对余下的多项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继续分解.解:a3−2a2b+ab2,=a(a2−2ab+b2),=a(a−b)2.故答案为a(a−b)2.12.答案:7.2×10−6.解析:解:0.0000072=7.2×10−6.故答案为:7.2×10−6.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3.答案: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过E作EF⊥BC于点F,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得EF=DE,则可求得△BCE的面积.解:过E作EF⊥BC于点F,∵CD是AB边上的高,BE平分∠ABC,∴EF=DE=2,∴S△BCE=12BC⋅EF=12×5×2=5.故答案为5.14.答案:83解析:解:∵AD是∠BAC的平分线,DE⊥AB,DC⊥AC,∴DE=DC,在Rt△CFD和Rt△EBD中,{DF=BDCD=ED,∴Rt△CFD≌Rt△EBD(HL),∴CF=EB=2,∴AC=AF+CF=6+2=8;在△ACD和△AED中,{∠CAD=∠EAD∠ACD=∠AED=90°AD=AD,∴△ACD≌△AED(AAS),∴AC=AE,∴AB=AE+EB=AC+EB=AF+FC+EB =AF+2EB=6+4=10,∴BC=√AB2−AC2=6,∴12AC⋅CD+12AB⋅DE=12AC⋅BC,即12×8×DE+12×10×DE=12×6×8,解得:DE=83.故答案:83由AD为角平分线,利用角平分线定理得到DE=DC,再由BD=DF,利用HL得到△CFD与△EBD 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出CF=BE,利用AAS得到△ACD与△AED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到AC=AE,由AB=AE+EB,得出AB=AF+2BE.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角平分线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15.答案:135解析:解:延长AP交格点于D,连接BD,则PD2=BD2=12+22=5,PB2=12+32=10,∴PD2+DB2=PB2,∴∠PDB=90°,∴∠DPB=45°,∴∠APB=135°.故答案为:135.延长AP交格点于D,连接BD,根据勾股定理得到∠PDB=9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16.答案:605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根据已知图形得出第n 个图形中圆的个数为2n +n −1,据此可得.解:∵第一个图形中圆的个数2=2×1+0,第二个图形中圆的个数5=2×2+1,第三个图形中圆的个数8=2×3+2,第四个图形中圆的个数11=2×4+3,……∴第2019个图形中圆的个数为2×2019+2018=6056,故答案为6056.17.答案:解:两边都乘以x −5,得:3x −10=x −5,解得:x =52,检验:x =52时,x −5=−52≠0,所以分式方程的解为x =52.解析: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x −5),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法,(1)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2)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18.答案:解:原式=[m−2(m+2)(m−2)+m+2(m+2)(m−2)]÷2m(m−2)2=2m (m +2)(m −2)⋅(m −2)22m=m−2m+2,当m =4时,原式=4−24+2=13.解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顺序与运算法则化简原式,再将m 的值代入计算可得.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19.答案:解:(1)根据已知规律,得第5个等式左边式子中第一项的分子和第2项、第3项的分母均为6,第一项的分母和第2项的分子、第4项的分母均为5,则第5个等式为: 65+56−16×15=2, 故答案为:65+56−16×15=2;(2)根据题意,得第n 个等式左边式子中第一项的分子和第2项、第3项的分母均为(n +1),第一项的分母和第2项的分子、第4项的分母均为n ,则第n 个等式为:n+1n +nn+1−1n+1×1n=2; 证明如下:左边=(n+1)2+n 2n(n+1)−1n(n+1)=2(n 2+n)n 2+n =2=右边, ∴n+1n +n n+1−1n+1×1n =2.故答案为:n+1n +n n+1−1n+1×1n =2.解析:依次观察每个等式,可以用发现规律.本题考查了数字的规律变化,通过观察数字,分析、归纳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20.答案:证明:(1)如图所示,直线MN 即为所求:(2)CM =2BM ,连接AM ,则BM =AM∵AB =AC ,∠BAC =120°,∴∠B =∠C =30°,∴∠MAB =∠B =30°,∠MAC =90°,∴AM=12CM,故B M=12CM,即CM=2BM.解析:本题考查了尺规作图中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等腰三角形、特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做题时要注意保留作图痕迹.(1)尺规作图,要按照规范画图进行,要显示作图痕迹.(2)明确△ABC各内角的度数,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连接AM,把原三角形分成两个特殊三角形进行分析,得出结论.21.答案:解:(1)根据题意得:400×1.3=520(千米),答: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是520千米;(2)设普通列车平均速度是x千米/时,则高铁平均速度是2.5x千米/时,根据题意得:520 x −4002.5x=3,解得:x=120,经检验x=120是原方程的解,则高铁的平均速度是120×2.5=300(千米/时),答:高铁的平均速度是300千米/时.解析:(1)根据高铁的行驶路程是400千米和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是高铁的行驶路程的1.3倍,两数相乘即可得出答案;(2)设普通列车平均速度是x千米/时,根据高铁所需时间比乘坐普通列车所需时间缩短3小时,列出分式方程,然后求解即可;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关键是分析题意,找到合适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分式方程时要注意检验.22.答案:解:①x m−n=x m÷x n=2÷3=23;②x m+m=x2m=4③x2m+n=x2m×x n=4×3=12;④x3m−2n=x3m÷x2n=8÷9=8.9解析:①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可得答案;②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可得答案;③根据幂的乘方,可得同底数幂的乘法,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可得答案;④根据幂的乘方,可得同底数幂的除法,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可得答案.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根据幂的乘方得出同底数幂的除法是解题关键.23.答案:解:(1)−3;(2)9;(3)设另一个因式为(x+n),得2x2+3x−k=(2x−5)(x+n)=2x2+(2n−5)x−5n,则2n−5=3,k=5n,解得:n=4,k=20,故另一个因式为(x+4),k的值为20.解析: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意义,解题关键是对题中所给解题思路的理解,同时要掌握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相反方向的变形,即互逆运算,二者是一个式子的不同表现形式.(1)将(x−2)(x+a)展开,根据所给出的二次三项式即可求出a的值;(2)(2x−1)(x+5)展开,可得出一次项的系数,继而即可求出b的值;(3)设另一个因式为(x+n),得2x2+3x−k=(2x−5)(x+n)展开求出n和k的值及另一个因式.解:(1)∵(x−2)(x+a)=x2+(a−2)x−2a=x2−5x+6,∴a−2=−5,解得:a=−3,故答案为−3.(2)∵(2x−1)(x+5)=2x2+9x−5=2x2+bx−5,∴b=9,故答案为9.(3)见答案.24.答案:解:OC⊥AB,证明:∵∠ACD=∠BCE,∴∠ACD+∠DCE=∠BCE+∠DCE,即∠ACE=∠BCD,∵C是线段AB的中点,∴AC=BC.在△ACE和△BCD中,,∴△ACE≌△BCD,∴∠A=∠B,∴OA=OB,又∵AC=BC,∴OC⊥AB.解析:本题考查了证明直线互相垂直,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属于中档题.易证△ACE≌△BCD,可得∠A=∠B,可得OA=OB,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可证得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