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股票市场

合集下载

我国股市的发展历程

我国股市的发展历程

中国股市的发展从改革开放思想提出到市场经济的建立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不仅中国的经济发展起来了,金融市场也从没有到有、单一到多元,中国的股市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从飞乐音响到上海深圳交易所成立,到股权分置改革到创业板到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证券市场在推进我国企业改革、募集资金、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功不可没,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重要部分。

一、我国股市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四个阶段新中国证券市场三十几年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见证中国股市一书将中国股市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为探索、发展、规范与跨越。

探索阶段(1978 ~ 1992)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中国大地上全方位的改革方针,划经济的全面转型推动了中国证券市场的起步。

在论“资”论“社”中,80年代的债券市场起步了,到柜台交易的出现,再到沪深两市的先后建立,再到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启动证券市场的第一次大发展,推动的中国证券市场的起锚。

发展阶段(1993~1998),在总结了证券市场初期监管不足、法律漏洞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国务院在1992年成立了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证监会从体制保障了证券市场的基础。

证券市场由区域性市场向着全国性市场迈进,证券市场规模不断壮大,投资主体不断丰富,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形成了全国性的统一管理,推进了国际的发展步伐和证券市场。

规范阶段(1999~2004)《证券法》施行,确立中国证券市场法律规范的总体框架。

对证券市场发展做出全面规划,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上升到了战略高度探索。

国有股减持,为全流通做准备股票发行制度由审批制度过渡到核准制。

上市公司治理和规范成为中国证监会的工作重心。

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有条件受理,司法救济大门开启。

呼之欲出的问题股权分置、股市尚属单边市。

跨越阶段(2005 -2012)证券市场法律体系逐步完善,股权分置改革顺利完成,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取得成效。

实行新老划断,证券市场融资功能快速恢复,上市公司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2006年资本市场大事记

2006年资本市场大事记

2006年资本市场大事记2006年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一年,各种重大事件相继发生,对资本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为大家梳理2006年的资本市场大事记。

1. 2006年1月4日,中国A股市场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上证综指首次突破了1000点大关,达到了1091.79点,创下了新高。

这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 2006年2月9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公布了《新股发行暂行办法》,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新股发行制度的重要改革,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加强了对新股发行的监管,提高了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3. 2006年3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为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结束了长期以来人民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

这一改革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使得人民币汇率更加市场化,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4. 2006年4月2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通知》,明确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这一举措提高了市场的透明度,保护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5. 2006年7月26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监管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规范了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行为,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

这一举措有助于提高市场的规范性和健康发展。

6. 2006年8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宣布,将开展股指期货试点工作。

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重大突破,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工具和机会。

7. 2006年9月25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公司行为的若干意见》,加强了对证券公司的监管,规范了证券公司的经营行为,保护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8. 2006年10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监管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行为,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维护了市场的稳定和公平。

中国近20年a股总市值变化曲线

中国近20年a股总市值变化曲线

我国近20年A股总市值变化曲线一、总市值的定义A股总市值是指某一时间点上,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之和。

总市值的变化是反映A股市场整体规模和变化趋势的重要指标,也是投资者和市场监管部门密切关注的指标之一。

二、总市值变化的历史背景我国股市迅速发展的历程,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

1990年代初,我国A股市场于上海、深圳两地同时开市。

经过20年的长足发展,我国A股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

而A股总市值的变化也在这一过程中反映出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巨大变化。

三、近20年A股总市值的变化曲线1. 2000年至2010年:蓬勃发展的十年在这十年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股市的蓬勃发展,A股总市值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2006年,A股市场总市值突破了10万亿元人民币,创下了新高。

投资者对A股市场寄予厚望,股市繁荣景象一度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2. 2010年至2015年:市场波动的五年然而,2010年后,A股市场总市值出现了明显的波动。

2015年6月,A股市场总市值一度蒸发了约30万亿元人民币,市场陷入了深度调整期。

投资者信心受挫,大量资金纷纷退出A股市场。

3. 2015年至今:逐步回升的新趋势自2015年的市场大跌后,我国证券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来稳定市场,A股市场总市值也逐步开始回升。

2019年,A股市场总市值已经重新站上了65万亿元人民币,市场信心逐渐恢复。

四、总结与展望近20年来,A股市场总市值的变化曲线反映出了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历程。

经历了20年的起起伏伏,A股市场也迎来了逐步回升的新趋势。

然而,总市值的变化仅仅是市场的表面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内在规律仍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个人观点:总市值的变化不仅仅反映了市场本身的波动,更代表着整个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

A股市场的发展和变化离不开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只有稳健的经济基础才能支撑起健康的资本市场。

我期待未来我国A股市场更加成熟和健康地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全面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股市成年记:2006年

中国股市成年记:2006年

中国股市成年记:2006年中国股市成年记:2006年对于中国证券市场来说,2006年是一个转折性的年份:5年熊市的阵痛刚刚退去,牛市的喜悦就接踵而来。

12月14日,上证综指成功突破5年前2245点的高点,创出历史新高。

次日,深证成指也成功改写了10年前的历史高点。

上证指数年内实现翻番;市值规模翻番,突破7万亿元;股票成交金额翻番有余;融资金额刷新历史纪录……这些数字的跳跃式增长,都印证了证券市场今年的不平凡。

2006年也被称为"清欠年",在这一年380家上市公司完成清欠工作。

相关阅读:2006证券中国2006年终专题报道市场扫描2006年起,沪深股市走出了一轮爆发式的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行情,其力度之大,时间之短,涨幅之大,不仅多年未遇,更创下了中国股市的种种历史之最。

在经济高速发展,股权分置改革,人民币升值等等利好的烘托下,上证指数持续上扬,更于当年底一举突破01年创造的2245历史最高点,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年线拉出了一根近乎光头光脚,16年来最大的拔地长阳线,从年头涨到年尾,一年收复五年失地,多方牛气冲天,势如破竹!2006年上证指数走势图2006年,中国股市告别了长达4年的漫漫“熊”途,开始步入良性循环。

期间,上证指数从1月4日的1163点起步,几乎是以单边上行之势稳步攀升,将2245点的历史高点远远抛在身后,以距2700点仅一步之遥的2698.90点创出新高。

按照12月29日的收盘指数计算,沪市和深市的全年涨幅各达到130.4%和132.3%。

伴随股指的持续上行,截至12月28日,沪深市场总市值分别达到68714亿元和1731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7.5%和85.5%。

在公司业绩的带动下,中国股市的多个行业在2006年联袂上演精彩一幕:证券、银行、机械等行业涨幅超过100%,更有30只个股涨幅直逼300%。

坎坷投资路,风雨成长史-2006年以来牛市历程回顾

坎坷投资路,风雨成长史-2006年以来牛市历程回顾

坎坷投资路,风雨成长史-2006年以来牛市历程回顾如果要说2005年中旬开始的牛市,一直到2007年6月30日(当然未必是本轮牛市结束日),很多事情值得我们总结。

回顾和总结历史,可以让我们发现我们一路走来的历程,记录我们投资的艰苦历程,为了更好的成长。

让我们从2001年6月27日开始吧。

那一天上证指数经历了网络概念的疯狂后,创出了2237点的当时最高点,收盘2229点,谁又能想到我们又相隔5年才又看见这个数字呢?从那一天开始,我们经历了长达4年的历史最长的下跌,悲惨吗?看见股价就知道了,很多股票从几十元,跌到了几元钱,整整把前面的十位数抹去,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就是下跌,但是最大的利空就是国有股减持,威胁了中国股票市场几年的命题。

当时很多专家都说如果国有股减持会造成崩盘,当然现在又是这些专家又在说4000点的估值不高,市场有投资价值。

在长达4年的下跌中,出现过2002年1月29日从1339点反弹到2002年6月5日的1748点,上涨409点或30%,2003年1月6日1311点反弹到2003年4月16日1649点,上涨338点或25%,2003年11月13日1307点反弹到2004年4月7日1783点,上涨476点或36%,最后再2005年6月6日达到998点。

随后就展开了有史以来最为精彩的牛市上涨。

2001年上一轮牛市结束的时候,我同样认为不会下跌到什么地步,当时买进的是宏达股份和新安股份,买入价格是14-15元,最后在2002年底和2003年初都斩仓出局了,很遗憾,如果留到现在都会有10倍以上收益了。

随后的2003年只留下一部分仓位不管了,直到2005年底,给我的唯一感觉就是市场的股价真的便宜了,真的太便宜了,但是刚刚从悲惨的下跌中走来,同样感觉迷茫,只有一个信念告诉我,必须买股票了,买什么?不知道,但是必须买。

这就是我的经验告诉我的,我属于风险厌恶型,几年前的投资经历告诉了我,当我感觉风险很小的时候,就应该大笔买入,以前在这种时候我总是试探性买入,这次,我没有放过,我必须让我的宝贵经验变成财富,我毫不犹豫的全仓买进,由于我躲过了漫长的熊市,我的大部队还在,我比很多人多了勇气。

中国股市17年(1990-2006)

中国股市17年(1990-2006)

意它上市 但 1 ' 年 1 月上交所开止 3 90 2
到 .成为它的第4 名员工 饭店底层临 时 加上爱使 电子 . 家工市公司的资金 8 时掊建的离 间伍矮 届促 、阴暗溺温 但 规模也仅为2 e 亿元 . 再 的话 上交所
旦里外外异 常’ 碌 上交所成立于 15 就没法开业 了 爱使公司通过 1 1 1 亡 0 9 配
第一章 中国证券市场的概要和变迁
( ) 海、深圳两个证券交 易所创立 (9 o 1 9 年 ) 一 上 19 - 9 1
23 年 、 声 00 2 5虽 国证券市场 也 雨j 8 ' 元 (9 i 0 3 1 9 仨 月 7 . E) 由
十年论坛 ‘在北示 逢重 百开 皂括中国 于 当时8只股票的面颧没有统一 .有 0
当哥在上交所上 肯 企业 有8 开 模看 家
一个约 2 7 0^ 0
另一 个只有 5 0
市 来 股价 持喽_ 升的是豫国商场 凤 人 大飞乐 二 风景赢
总经理也是 小飞乐
凰化 二和爱 使般待 豫园是上海有名 的 的董事长 其 ’ 父子 关系不言而喻 事 俗称 城隍庙 . 豫习商场经营 实上 1 飞乐 发起单位 之一埂是’ f I 大 二转产品和 飞乐 的前身 上海飞 乐电声总 『 _ ,但
证监会主席 香 港证监会 主席等证券_ 元、j 芾 0元和 ’ O元 : 面颓 1 0元的豫 圜 O
场高晨人工 高粟烈
侃葡谈.在会 股 啦的最高 是8 8 与其他 股票动辄 5元
上东走走西看看 豉却 尤心恫 怔 几 十倍 乃至几百倍的市盈率相 比 9 2 中 5 儡置身于美国影片 教父》 的开头 贵吝 倍市盈 辜的豫园最具投资价值 . 盈f 敢天 喜地 五 暗藏着杀机 困刀我 一 知道 凤凰 皑工是唯一 j 上海 本地段 .

2006年至2016年,这10年我们错过的赚钱机会

2006年至2016年,这10年我们错过的赚钱机会

4年的漫漫熊市终于结束,迎来牛市的喜悦。从2006年起, 中国股市走出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行情,其涨幅之 大,不仅从来没有过,更创下了
中国股市的种种历史之最。2006年是资本市场的改革之 年。在经济高速发展、股权分置改革、人民币升值等等 利好的烘托下,上证指数持续上扬,
更于当年底一举突破2001年创造的2245历史最高点。期 间,上证指数从1月4日的1163点起步,几乎是以单边上 行之势稳步上涨,以距2
解套还很遥远。2010 黄金遭抢购 最高涨幅接近40%2010 年,农产品以“蒜你狠”为急先锋,拉开了价格狂飙的 前奏,从此以后,“豆你
玩”“姜你军”“糖高宗”“棉花疯”继往开来。当然, 全年表现最惹眼的,还是黄金。这一年,黄金年度涨幅 超过40%,金店破天荒地迎来“抢金
潮”。以2001年“9·11”事件为标志,黄金开始漫长的牛 市之路,但从来没有哪一年像2010年那么耀眼。这一年, 国际黄金现货市场年初
绪再度加速蔓延,两市近700只个股跌停。6月4日,沪指 连续跌破4000点、3900点、3800点、3700点的四个整数 关口,沪深两市
创下单日下跌点数历史纪录,800余只股票跌停。但是顽 强的股市没有受到打压,从9月份开始,蓝筹股挟持着大 盘,沪指从5300点一路上攻至
6100点,短短9个交易日,沪指上涨超过15%。大盘创出 了6124.04点的高位以后,开始了这一轮牛市最触目惊心 的调整行情。到12月
从2006年到2016年这十年时间,中国的投资市场走过了 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我们既迎来了最好的时候,也遇 到了最严峻的时刻。说最好,是
因为期间遇到了太多机会,其中有十年房产超级大牛市, 遇到了两大股票牛市和一个黄金牛市;说不好,因为在这 十年间很多人却没有赚到钱,两个股

2006年数学建模竞赛中国股票市场分析

2006年数学建模竞赛中国股票市场分析

2006 年数学建模竞赛-中国股票市场分析中国股票市场近期变化模式建模分析2006年5月风险是金融决策的基本要素,如果没有风险,作为有效分配资源的金融系统将会非常的简单。

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金融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为突出的是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而其中最为核心的是证券市场或股票市场的逐步建立。

资本市场与一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发展时期有着紧密的关联和互动,对中国这个发展变化剧烈的国家更是如此。

对资本市场有显著影响的因素非常多,一般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而时间因素表现出的周期和时点也是值得考虑的方面。

中国的股票市场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建立以来经历了很多的发展阶段和巨大的变动,从风险的角度看,也就意味着这个市场的风险水平很高。

测度风险的影响,是市场中的参与者建立盈利模式和控制风险的不利影响的基础,现代金融实践中基于计算机技术支持越来越多的采用数学模型进行金融风险的建模分析,所涉及的数学方法包括:概率、最优化和统计计量等。

“五年来被压抑的熊市情绪得到喧泄”,易方达深证100ETF基金经理马骏这样形容上周的中国股市。

的确如此,见下面的图1,如果同学对我国的股市有所了解,特别是本世纪初以来的走势有所了解也会有相同的感受。

根据上述基本情况,请研究以下问题:(1)对中国股票市场近两年多的走势情况做出定量的综合评价,并按照你划定的时期分析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

(2)通过定量方法研究和分析中国股票市场近一年多主要盈利和亏损的股票或行业。

(3)依照过去10年的主要统计数据,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分析,比如研究未来5年的情况。

(4)选定某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与我国市场在过去两年的模式类似的时期,并基于此给出你对中国股票市场在2006年的趋势预测?(5)你认为中国股票市场从2006年初至今出现大幅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12006 年数学建模竞赛-中国股票市场分析图1 上证综指2000年1月至今的走势提示:1)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问题,不必对上述所有题目全部进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四季度中国股票市场投资策略报告大成基金投资部总第三十五期二零零六年九月二十三日此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可信赖的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报告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我们的判断,不构成大成任何实际的投资结果,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做出观点和预测的相应调整,而不予以提示说明,本报告并不适用于所有投资人,请谨慎使用。

四季度中国股市投资策略理性的繁荣――成长+主题暨确定性的溢价投资要点◆国际经济增长速度趋缓,能源、有色金属价格走势趋稳,通货膨胀温和,美国紧缩预期减弱。

人民币稳步升值背景下,国内经济增长过热与宏观调控交替存在,本次调控效果显现,紧缩预期减弱,逐步深化的竞争环境下通胀温和。

如上为我们对国际、国内经济运行特征的分析。

◆中国经济、中国资本市场的巨大潜力,在长期以来制约A股市场健康发展的制度性障碍的解除之后,经过三季度的巩固调整,将继续吸引投资者。

同时,人民币稳步升值预期下充裕的流动性,为股市的每一次做多行情提供量能。

基于此,我们认为,四季度股市将在调整中尽显牛市风采。

◆周边股市、国际期货市场的大幅振荡,工行空前规模IPO、众多融资再融资对资金的需求压力,将对四季度股市的运行产生重大影响。

同时,国内市场金融创新改革的加速推进,以及对来年投资的布局,四季度股市有可能振荡向上,结构、个股分化将更明显。

◆预计06年四季度市场热点纷呈,投资主题多元,包括:人民币升值主题下的金融、地产、交通运输等;消费升级不断深化带动的行业景气,包括金融、旅游、传媒、通讯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扶持的行业,包括重大技术装备行业、环保、新能源等;奥运经济带动的交通、旅游、通讯、基础设施、安保、环保、体育等板块;备战股指期货、融券业务的大盘指标股以及并购重组概念等。

06年四季度股市投资的总体策略:“理性的繁荣――成长+主题暨确定性的溢价”◆成长:考虑到强势市场(或者说牛市)的特点,资产配置需要显著向成长性倾斜,向优势行业的优势企业倾斜;◆主题:理性的繁荣需要热点纷呈的主题投资来推动,顺应市场热点板块的轮动,积极进行主题资产配置;◆确定性溢价:随着牛市行情的纵深推进,以及机构投资者的扩容,行业与公司的可持续经营将更受关注,对于盈利稳定增长的公司,应该给予其”确定性”以相应的溢价。

目录第一章、三季度A股市场走势暨投资策略回顾第二章、四季度A股市场运行环境分析1、全球经济增长趋缓,能源、有色金融价格高位振荡2、人民币稳步升值趋势下国内经济运行特征3、证券市场制度环境变革进程中第三章、四季度A股市场投资主题1、把握成长性1.1 消费升级1.2 装备制造业1.3 机械制造业2、主题投资2.1 大盘指标股2.2 并购重组2.3 人民币升值2.4 奥运经济2.5 环保节能2.6 股权激励第四章、四季度投资策略第五章、四季度重点行业简评第一章、三季度股票市场走势暨投资策略回顾市场走势回顾:先抑后扬大盘走势:巩固调整,蓄势即发三季度A股市场牛市特征显著:快速下跌,稳步回升,板块轮动。

股指于二季度达到近期新高,之后在宏观调控和信贷紧缩、IPO和再融资密集推出、小非流通股解冻流通等因素推动下,自7月13日开始大幅振荡并快速下跌,单日跌幅高达4.74%。

其后,指数短暂盘整后继续振荡走低,最低跌至1541点。

在招行H股愈行愈近、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普遍高于预期、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挂牌,在银行、地产以及其他大盘蓝筹股带动下,股市稳步上扬,截至9月22日,指数收于1725.36点,包含中行等新股成分在内比上季度微涨1.65%。

从风格指数来看,价值指数与成长指数表现伯仲间;小盘股热点纷繁,跑赢大盘与中盘,小盘成长指数表现尤为突出,中盘指数表现最弱。

从行业表现来看,金融、地产、旅游、石化成为领涨板块,而前期涨幅较大的商业、零售、有色、机械等行业三季度跑输大盘,交通运输、钢铁、煤炭等行业持续走弱。

图1、上证指数及成交金额图2、各风格指数表现100200300400J u l -03J u l -11J u l -19J u l -27A u g -04A u g -14A u g -22A u g -30S e p -07S e p -1514001500160017001800成交金额指数亿80859095100105110J u l -03J u l -11J u l -19J u l -27A u g -04A u g -14A u g -22A u g -30S e p -07S e p -1580859095100105110价值指数成长指数大盘指数中盘指数小盘指数数据来源:天相数据库表1. 天相风格指数表现:大盘 中盘 小盘 成长-1.48-4.950.5价值-2.91 -4.85 -1.5数据来源:天相数据库图3、金融、地产、旅游、石化行业表现突出-15525煤炭日用化工供水供气电力传媒钢铁元器件机械汽车及配件纺织服装家电食品造纸包装医药交通运输有色商业贸易电气设备建筑业农业化纤化工石油计算机硬件建材通信软件及服务综合石化金融酒店旅游房地产数据来源:天相数据库投资策略回顾06年6月份的三季度股市投资的总体策略:“拨云见日 固本培元 顺势而为 立足长远 集中布局 提高锐度”◆ 拨云见日、固本培元:随着中行发行上市、小非流通股逐步减持、全球市场企稳回升等,A 股市场有望”牛蹄重抬”,振荡走高;经过二季度后半期和三季度前半期的回调休整,市场积蓄了更大的上升动能;◆ 顺势而为、立足长远:顺应国内外宏观经济和股市走势,着眼于下半年以及未来的市场走势,积极进行资产配置(仓位、行业、个股)的调整;集中布局、提高锐度:考虑到强势市场(或者说牛市)的特点,资产配置需要显著向成长性倾斜,向优势行业的优势企业倾斜,在行业和个股两方面上提高集中度。

认真回顾我们的投资策略,对市场走势的判断和投资策略的建议基本符合市场总体走势和运行特点。

第二章、四季度A 股市场运行环境分析宏观经济环境2.1 全球经济增长趋缓,能源、有色金融价格高位振荡OECD 领先指标连续两个季度持续下降,主要经济体包括美国、欧盟、日本、中国的领先指标近几个月也都明显下降,部分新型经济体,包括“金砖四国”除中国外的另外三国,领先指标向下趋势不明显。

总体来看,未来一两个季度,全球经济增长将趋缓。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的趋缓,以及新增产能的投产,有色金属和能源的供求关系将逐步发生变化,价格走势有望趋稳。

图4、OECD 领先指标图5、美国核心CPI 及日本CPI 环比增长率(3m )-10-50510152025200120022003200420052006Total JAPAN USBRAZILCHINA-4-202405-J a n05-A p r05-J u l05-O c t06-J a n06-A p r06-J u lJapanUS数据来源:OECD ,bloomberg ,大成基金整理图6、原油价格、美元指数图7、Barclays 对初级产品价格预测50556065707580Sep-06Jul-06Jun-06Apr-06Feb-06Jan-06106108110112Brent 原油_R 美元指数数据来源:IMF2.2 人民币稳步升值趋势下国内经济运行特征人民币稳步升值预期下,低息、低通胀、高增长、顺差屡创新高、国际资本孜孜不倦地进入,导致国内流动性相对充裕的局面趋势性确立,引发资产价格膨胀,经济过热,宏观调控频频出手。

总体来看,就是低息、低通胀、高流动性、经济过热与宏观调控交替出现、汇率宽幅振荡、稳健上行。

◆ 过热迹象暂时缓解,紧缩预期减弱上半年,新增信贷2.15亿,完成全年2.5亿目标额度的86%;6月份当月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均达到两年来的新高,各项宏观数据明显偏热。

随后,各部委宏观紧缩政策密集出台,仅8月份:✓ 3日,发改委五部委以特急令形式发布《关于印发新开工项目清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3日,银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房地产信贷管理;✓ 8日,建设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 13日,全国土地调控工作座谈会在昆明召开,曾培炎副总理在会上强调要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15日,央行开始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 18日,央行加息;✓ 23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下称《决定》),要求各地必须把节能工作作为当前的紧迫任务。

各项政策直指土地、投资与信贷。

截至8月底,投资、信贷、工业等宏观数据应声回落、显著改善,过热迹象暂时缓解。

图8、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 图9、M2、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率(%)510152025J a n -01J a n -02J a n -03J a n -04J a n -05J a n -06-100102030405060工业投资5101520253001-J a n02-J a n03-J a n04-J a n05-J a n06-J a n贷款M2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大成基金整理◆ 升值与调控与国际相比,我国目前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要素(包括资源品、劳动力)价格偏低。

作为提高一个国家整体资产价格最为直接的手段,人民币升值被赋予更多的厚望,但是稳健升值与汇率制度完善、金融制度改革同步推进,更是立足当前国内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合理选择。

因此,人民币稳步升值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趋势不变。

同时,作为提高要素价格的结构性手段,资源价格改革与劳动力成本提高,都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也就是说,在一段时期内,要素价格偏低的状况将持续存在。

由于国内要素价格偏低,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连续15年持续存在,导致国内流动性过于充裕,投资、信贷、经济增长偏快成为内在趋势,宏观调控不可避免,一定时期内二者交替出现。

图10、只有产油国的油价比中国更低(美元/加仑)2468委内瑞拉印尼沙特俄罗斯中国阿根廷墨西哥牙买加加纳美国南非加拿大巴西印度澳大利亚立陶宛芬兰日本波兰韩国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挪威土耳其税前税付数据来源:IMF ,大成基金整理,数据截至2005年2.3 温和通胀竞争的无所不在、以及信息技术带来的生产率的极大提高、发展中国家廉价商品的出口,使得国际商品价格上涨乏力,近年来通胀重心逐步下移。

对于中国,情况略有不同,一方面是能源价格在管制下逐步与国际并轨,另一方面是劳动力偏密集型的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趋势下,工资成本推动型的通胀压力。

如上两种情况综合来看,加上人民币升值趋势,一段时期内通胀将可能呈现温和态势。

图11、美国CPI 趋势向下图12、日本CPI 趋势向下及升值初期低通胀-10-505101520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第一次石油危机第二次石油危机第三次石油危机-10102030405060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第一次石油危机日元升值初期数据来源:Bloomberg ,大成基金整理2.4 企业利润持续增长以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率对趋势的偏离来度量企业盈利的冷热程度,可以看到自去年中期以来,企业效益持续向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