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四.docx

合集下载

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作文猜题及范文分析

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作文猜题及范文分析

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作文预测题及范文分析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表达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第1页共7页。

2020年无锡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0年无锡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0年无锡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密封线内规定的空格中。

2.本卷分试题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

3.全卷答案书写要工整,不要随便涂改。

书写工整优美者酌加1—3分。

4.本学科考试时问为150分钟,满分为13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7分)1.根据课文默写。

(10分)①,青草池塘处处蛙。

②,波撼岳阳城。

③池上碧苔三四点,,目长飞絮轻。

④春潮带雨晚来急,。

⑤,肯将衰朽惜残年。

⑥,甲光向日金鳞开。

⑦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⑧江山代有才人出,,注意:⑨⑩两题只要选做一题。

⑨天下名楼,常有佳句传诵不衰,崔颢《黄鹤楼》中的一句“,”唱出了多少游子去国还乡的羁旅之思。

⑩同样是咏秋,刘禹锡的《秋词》通过“”的描述,写出了秋天明艳美丽的景致,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以一句“”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

2.根据拼音完成词语,给加点字注音。

(3分)①阴mai一——②义愤填ying ⑧枯涸3.解释加点的词语。

(4分)①右备容臭②一狼洞其中⑨朝服衣冠④略无阙处4.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A.首联叙述了诗人启程的时间和心情,“悲故乡”三字则点出了诗人早行的原因,表现了其寝不安眠、倍受思乡之情折磨的内心痛楚。

B.次联历来脍炙人口,是全诗最精彩的部分。

经过诗人一词一景致的层叠皴染,一幅可触可感的的霜晨图跃然纸上,从中流露出行旅的人心中悠闲随意轻快的感情。

C.尾联诗人写梦境中看到凫雁欢腾嬉戏,落满美丽曲折的池塘,避直就曲,以“凫雁”之“满”塘的形象画面传达出自己希冀早日与家人欢聚一堂的言外之意。

D.本诗紧扣“早行”,用平常语,描绘出一幅早行图,抒发了行人旅途中的辛:苦孤独和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5.请从下面消息中筛选概括出一条最主要的信息。

2024届江苏省无锡市部分市区中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

2024届江苏省无锡市部分市区中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

2024届江苏省无锡市部分市区中考语文四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凌驾睥睨闲情逸致阴谋诡计B.剽悍沧茫销声匿迹诚惶成恐C.生涯惬意通霄达旦顾明思义D.秀颀蓬篙粼次栉比春寒料峭2.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农科院的技术人员为幸福乡的农民建造并设计了新型阳光大棚。

将“建造”和“设计”调换位置。

B.学生每天花上大约两小时左右的时间玩手机会影响学习。

删去“大约”或者“左右”。

C.阅读小说时,我们要注意体会它跌宕起伏的情节和丰富细腻的情感。

将“体会”改为“梳理”。

D.梵·高在绘画中经常使用一种鲜明的黄色,被视为他的“艺术签名”之一。

在“被视为”前加“这种黄色”。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默契.(qì)窥.伺(kūi)嫉.(jì)妒鲜.(xiān)为人知B.怪诞.(dàn )箴.(zhèn)言.沉.(chēng)醉.风雪载.(zài)途C.造型.(xínɡ)伎俩.(liǎnɡ)校.(jiào)补妄.(wànɡ)下断语D.阔绰.(chuò)猝(zú)然豢(juàn)养回环曲.(qǔ )折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十二章》可谓句句箴言..,处处闪耀着先贤的智慧火花,细细品读,收获满满。

2020—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四.docx

2020—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四.docx

江苏省无锡市2018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1)本试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满分为13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懵.(měnɡ)懂争妍.(yán)斗艳 B.消弭.(mǐ)心无旁骛.(wù)C.芥帝.(dì)叱咤.(chà)风云 D.枯瘠.(jí)纷至沓.(tà)来2.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忽见面前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

春节联欢会上,“小彩旗”翩跹..起舞,旋转四小时,寓意季节的流逝。

B.他第一次上台发言,显得有点儿矜持..,说话有些不流畅。

蒙娜丽莎的微笑神秘而又端庄,恬静的脸上充满矜持..与温柔。

C.这条商业街显然没落了,昔日店家门庭若市....的盛况已不复存在。

自开业以来,杜莎夫人蜡像馆一直门庭若市....,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游客。

D.台上精彩纷呈的演出,对应着台下如火如荼....的呐喊,这场面真是沸腾了。

随着经济大潮的涌起,开发区的建设如.火如荼...地拉开了序幕。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A.善:擅长,善于。

B.会:适逢,正赶上。

C.施:设置,安放。

D.坐:同“座”,座位。

4.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是(3分)时间就像音乐、哲学、数学一样,①诞生于自然,②创造于人类。

自然界本没有时间,③有了人类,人的生命都有长度,有长度的生命又找到了文明的生存方式,文明是历史的积淀,历史需要时间证明,④时间才有了意义。

A.①虽然②但是③如果④那么B.①不是②就是③既然④那么C.①不是②而是③因为④所以D.①不但②而且③尽管④但是5.以下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脚步”中的最后一段解说词,请你选出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甘肃山丹牧场,老谭夫妇准备向下一站进发,又是一次千里跋涉。

【江苏省】无锡2020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江苏省】无锡2020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2020江苏无锡中考全真模拟语文试题(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

(8分)1、根据课文默写。

①子曰:“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②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③《行路难》中表达诗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的诗句是:“,。

”④会当凌绝顶. 。

( 《望岳》)⑤兼霞苍苍. 。

(《诗经》)⑥后值倾覆,,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⑦,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2、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①阴mái ②苍qióng ③高屋建(líng)3、下列加点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不注意你会以为园中有好几个这样的老头,等你看过了他卓尔不群....的饮酒情状,你就会相信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老头。

B.小张看中了那件款式新颖的运动服,可惜带的钱不够,只好忍痛割爱....。

C.自从以美国为首的反恐怖战争在阿富汗打响后,世界各地的记者络.绎不绝...,希望能进人间富汗进行采访。

D.既然贵校王校长已经抛砖引玉....,那我就大胆谈一点自己不成熟的意见吧。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且表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A.国家留学基金委负责人特别指出,此次合作项目协议书的签订,标志着国家公费出国留学事业又有了新的发展,体现了国家对地方科教事业的支持。

B.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借以探求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个目标大得很,困难得很。

C.京剧缺少观众就会影响到这个剧种的存亡,这一简单事实就充分说明了创作与欣赏是相互依存的。

D.小说写的是两个工人的女儿,受坏人引诱误入歧途的故事。

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鲁迅作品的主题有的轻松,如《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叙写的是童趣;有的沉重,如《呐喊》中的《故乡》《孔乙己》反映的则是社会的病态。

B.《观刈麦》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作,诗中描写农民冒着酷暑割麦子的情景,并借一位农妇之口,诉说当时租税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

2020年无锡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无锡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无锡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默写(共7小题,满分28分)1.(8分)古诗文默写:(1)水何澹澹,。

(2),洪波涌起。

(3),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5),江春入旧年。

(6),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7)《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

(8)沾衣欲湿杏花雨,。

南宋《绝句》(9)露从今夜白,。

杜甫《》2.(3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是在白云的qiǎng bǎo中笑着长大的。

(2)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wēn shēng xìyǔ地。

(3)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yǔn luò了。

(4)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páng wù,便是敬。

3.(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优雅时光里读书弄茶的闲情逸致,更应是纵使身处_____,依然不忘抬头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

诗意不能带你渡过所有现实的难关,却能_____智慧,_____心灵,让平凡的生命,身在井隅,心向璀璨,追寻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A.困境启迪抚慰B.困境启发抚恤C.困难启迪抚恤D.困难启发抚慰4.(3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日光不经透镜屈折,聚于焦点,绝不能使物体燃烧”。

________①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读书经历,花时间把一页读通读透,比囫囵吞枣地读好几本书,更有收获。

第1 页共21 页。

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11)“不必出去了,我们就站在这里吧。”他对侍从说。
(12)侍从见旁边有一处比其他地方都高,就建议他站到上面去。
(13)古咸爵士神态安详的走了过去。
(14)侍者为他端来了一杯白兰地。他接过来,彬彬有礼地说道:“谢谢你。”
(15)老史密士一直都在四处走动,自从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差不多已经过去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应该是上帝对这艘船上每个人的恩赐。老史密士已经察看了整艘船上被水淹的程度。除了船的尾部以外,前半部几乎没有任何一间舱没有进水,整个船头已经被埋进了海中。
(3)华莱士并没有走开、他再次举起了提琴,将琴托央在下巴上,抬起右手,搭弓上弦,独自演奏起来,那动人的音乐声再次在夜空中响起,混杂在无望地四处奔跑着叫喊着的混乱声音之中,渐渐向远处传开。
(4)另外三位音乐家听到了这声音,纷纷驻足,转过身来,相互看了一眼,然后又慢慢走了回来。他们突然知道,这艘船上,只有这一个地方,才是他们唯一的落脚处,他们围住了华莱士,再次加入合奏之中。
B.作者真实的记录了自1937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C.作者在书中说中国红军的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
D.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7.(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5)李白在《行路难》中以“,,”两句表现自己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6)突破时间局限,来日自有聚:打通空间阻隔,借月以传情。我们可以用苏轼《水调歌头》中“,”表达。
(7)李商隐的《无题》中写离别后的担心,含有两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的句子是,。
2.(3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2024届中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2024届中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2024届中考语文四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

祥子最初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到小说结尾却变成了麻木、狡猾、好占便宜的行尸走肉。

祥子的这一变化,正无情地批判了旧社会把人变成了鬼。

B.《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猫•鼠》《琐记》《藤野先生》等都是其中的作品。

C.武松是《水浒传》中着力塑造的一位英雄好汉,他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曾经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桃花村,血溅鸳鸯楼,火烧瓦罐寺。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修铁路的时候得了伤寒和肺炎,这是他第四次面临死亡的威胁,最终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海峡两岸“三通”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了历史性重大突破。

B.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三鹿奶粉事件”的情况不再发生。

C.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

D.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倾听使人,你将不再囿于一己的狭隘;倾听使人,你将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倾听使人,你会知道孤独和苦难并非只莅临你的屋檐;倾听使人,你会觉察此时此刻有多少大脑飞速运转,有多少巧手翻飞不息。

A.谦虚安宁警醒丰富B.丰富谦虚安宁警醒C.警醒丰富谦虚安宁D.安宁警醒丰富谦虚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展现其永久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无锡市2018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1)本试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满分为13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懵.(měnɡ)懂争妍.(yán)斗艳B.消弭.(mǐ)心无旁骛.(wù)C.芥帝.(dì)叱咤.(chà)风云D.枯瘠.(jí)纷至沓.(tà)来2.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忽见面前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

春节联欢会上,“小彩旗”翩跹..起舞,旋转四小时,寓意季节的流逝。

B.他第一次上台发言,显得有点儿矜持..,说话有些不流畅。

蒙娜丽莎的微笑神秘而又端庄,恬静的脸上充满矜持..与温柔。

C.这条商业街显然没落了,昔日店家门庭若市....的盛况已不复存在。

自开业以来,杜莎夫人蜡像馆一直门庭若市....,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游客。

D.台上精彩纷呈的演出,对应着台下如火如荼....的呐喊,这场面真是沸腾了。

随着经济大潮的涌起,开发区的建设如.火如荼...地拉开了序幕。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A.善:擅长,善于。

B.会:适逢,正赶上。

C.施:设置,安放。

D.坐:同“座”,座位。

4.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是(3分)时间就像音乐、哲学、数学一样,①诞生于自然,②创造于人类。

自然界本没有时间,③有了人类,人的生命都有长度,有长度的生命又找到了文明的生存方式,文明是历史的积淀,历史需要时间证明,④时间才有了意义。

A.①虽然②但是③如果④那么B.①不是②就是③既然④那么C.①不是②而是③因为④所以D.①不但②而且③尽管④但是5.以下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脚步”中的最后一段解说词,请你选出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甘肃山丹牧场,老谭夫妇准备向下一站进发,又是一次千里跋涉。

宁夏固原,回乡的麦客们开始收割自家的麦子。

东海,夫妻船承载着对收获的盼望再次起锚。

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

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A.为了生活,人们追逐食物的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B.时光流逝,各种食物的老味道俨然成为了历史。

C.不管身处何方,总有一种食物的味道会让我们想起家乡。

D.无论是食物或是其它方面,我们都要懂得传承与发扬。

二.阅读与赏析(共49分)(一)(12分)张仪者,魏人也。

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①。

张仪之赵,上谒求见苏秦。

苏秦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

因而数让之曰:“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

”谢去之。

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

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苏秦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

然贫,无因以进。

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

子为我阴奉之。

”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

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

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苏秦之舍人乃辞去。

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

”张仪曰:“嗟乎,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

且苏君在,仪宁渠②能乎!”【注释】①从亲:合纵相亲。

指六国合纵结为联盟。

②渠:同“讵”,岂,难道。

6.下列句中的“之”与“张仪之赵”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辍耕之垄上B.属予作文以记之C.益慕圣贤之道D.悍吏之来吾乡7.下列对文段中的人物和情节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张仪和苏秦本为同门,但是张仪太贫穷,没有机会求得引荐。

B.张仪谒见苏秦,竟遭到了他的羞辱,于是怒而入秦,后被秦惠王任用。

C.张仪投靠秦国,却没想到这全是苏秦的安排,对苏秦充满感激之情。

D.张仪为报答苏秦的知遇之恩,向苏秦舍人保证,此生决不攻打赵国。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①反见.辱见:▲②独秦能苦.赵苦:▲③吾殆.弗如也殆:▲④使人微.随张仪微:▲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1)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

(2分)译:▲(2)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2分)译:▲(二)(4分)赠吴之山明·王问城柝声声夜未央,江云初散秋风凉。

看君已作无家客,犹是逢人说故乡。

10.阅读上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4分)(1)诗歌第一、二句用了哪些感官来写景?渲染了怎样的氛围?(2分)答:▲(2)诗歌第三、四句包含了诗人和友人吴之山各自怎样的情感?(2分)答:▲(三)(5分)计时手段的变迁①古代人用日晷、漏壶等器具来计时。

②人们发现物体在阳光下能形成阴影。

于是,人们根据太阳投射在地上影子的长短情况制成了“日晷”。

这种计时的装置,一般是在有刻度的盘的中央装上一根与盘垂直的金属棍儿,随日光照射的高度不同,在刻度盘上留下不同的指示度,以此表示时间。

但日晷在阴雨天是无法计时的,而且夜里也不能用。

③于是,人们又制成了“漏壶”这种计时装置。

漏壶用铜制成,分为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分。

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以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

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划有刻度,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度,用以表示时间。

漏壶不受天气的影响和昼夜的限制,但也有缺点,即计时不精确。

④随着时间的流逝,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总结了以往计时工具的优、缺点,研制成了一直沿用至今的计时器——时钟。

短短的几个世纪,时钟家族成员日益增多。

机械钟——靠发条提供动力的钟,它的准确性虽比古时的晷、漏准确多了,但还不能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

石英钟——科学家利用石英晶体的振荡来代替普通钟摆的运动制成了石英钟,它具有很高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每天的误差小于万分之一秒。

它的动力是电池,使用起来比机械钟要方便得多,目前已被广泛使用。

⑤现在,科学家们正全力以赴研制高精度原子钟。

原子钟主要依据原子能够以不受温度和压力影响的固定频率振荡的原理制作成的,是目前..人类最精确的时间测量手段。

新的超高精度原子钟误差可望达到10亿年不超过1秒。

11.第④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答:▲12.第⑤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目前”有何表达效果?(2分)答:▲(四)(4分)敬畏与谦卑①谦卑的前提是敬畏。

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意指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人要敬畏天地、敬畏环境、敬畏文明、敬畏法律、敬畏道德、敬畏生命。

没有敬畏,其言行就会像洪水一样自由泛滥。

②敬是态度,是外部表现;畏是心理活动,是内在原因。

只要是敬畏,无论是真的,还是假的,总比不敬畏好。

纵观历史,横看世界,往往是假的敬畏比真的不敬畏要好。

不敬畏先祖、神明,不敬畏国家、民族,就会成为无所顾忌的暴君、法西斯;不敬畏生命,不敬畏文化,就造成了社会道德沦陷,造假贩假泛滥;不敬畏自然,不敬畏天地,人类就成为自己的掘墓人。

最浅显的例子是,遇到红灯,无论是敬畏还是假敬畏,都会停车或止步耐心等待而不敢越线,在外人看来,都是敬畏;如果不敬畏,硬闯红灯,那可是你死我亡的违法行为!③当然,所谓敬畏,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是对文明道德的敬畏,是对纪律法规的敬畏。

对于泛滥无度的洪水,要敢于治理;对于专横跋扈的权势,要敢于抗争;对于不道德不文明的言行,要敢于针砭。

④要做到敬畏,必须先懂得谦卑。

谦卑是指人因为虚心所以能进入对方的心,被别人接纳。

谦卑就是甘愿让对方处在重要的位置,让自己处在次要的位置。

谦卑作为一种品格也非常重要。

如果你不谦卑,处处争出风头,不尊重大众,就不能够被别人所接受接纳。

⑤谦卑而不自卑,也是韬光养晦之术。

韬光养晦不只是一种生存策略,也是一种美德。

一个甘愿处于次要位置的人,一个谦卑的人,最后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爱戴。

一个锋芒毕露的人,常常因为无法接纳他人的意见,从而失去他人的支持,最终常常被降到卑贱的地步。

⑥常怀敬畏之心,学做谦卑的人,能够加强道德修养,逐步提高自身的威望,使人格更加高尚,人品更加高贵。

13.第③自然段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答:▲14.第⑤自然段画线句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答:▲(五)(14分)春野①大门是一扇七八片旧木板钉在一起的柴门,还没有黄土夯的院墙高,白天从不关。

我挎着小篮出来,往北一拐就到了我家屋后的大路。

麦田就在路的对面,我蹦跳着走过大路,一脚站在了麦地里。

②再回头看我家,麦草苫的屋顶黑乎乎的,像一只趴着的大麻雀。

后窗和我的书包一样大小,封着的灰白油纸上落满了尘土。

院子里的槐树蹿过了屋脊,四下里乱伸的枝条干黑干黑的,枝杈上坐着的鸟窝就像树杈结的果,也灰不溜秋的。

③可是田野就不一样了。

冻了整整一个冬天的麦苗正在返青,绿幽幽的,往东瞭,二姨家的村庄远的根本看不见,只有一大片一大片的麦田,无穷的幽绿仿佛是从天边一路铺过来的。

前几天才下过雨,娘,三婶,趁着地潮都刚刚搂过土,田垄又软又暄,脚陷下去再抬起来,就有一股土香从脚窝里冒出来。

我是出来挖荠菜的,顺着麦畦走出去了老远,回头望望我家,呀,真的小成一只麻雀了。

青青的麦田还没到,我已挖了小半篮,累了,坐在田埂上。

荠菜还不大,但绿叶白根,新鲜得像挂在草尖上的露滴。

那些长在麦苗中间的荠菜,拔的时候,不小心把麦叶也揪下来了。

肚子在咕噜,我拈起几株干净的小荠菜,连同麦叶,一起填进嘴里嚼起来。

村里有几间牲口棚,我和小花没事就爱跑去看牲口吃草。

牛嚼得最慢,最细,有时会有绿色的草汁贴着嘴角滴答下来。

我嚼啊嚼啊,也嚼得又慢,又细,把荠菜根都磨成水了,我成了春日麦田里的一头小牛了。

④挖回家的荠菜,在清水里涮涮,捞出来,晾晾,撒上点盐,拌一拌,就能吃了。

荠菜有点苦,可是咽下去,又觉得有股清幽幽的香一点儿一点儿地升上来。

⑤三婶家的旺才歪歪扭扭地学步,还不会干活,娘就让我把挖来的荠菜给三婶送去一些。

我颠颠地跑去,站在院子里脆生生地喊,三婶!三婶!三婶的门前有一丛迎春,青柔的乱枝挑.满了小黄花,鲜黄鲜黄的,比鸡蛋黄还黄,黄得照眼。

三婶应声从屋里出来,经过迎春花丛,三婶比花还好看。

⑥天暖起来,麦苗像有无数条看不见的线提溜着,往上猛蹿。

麦田绿得淌油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