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课第四节中国古代城防建筑著名的楼阁古桥
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名桥

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名桥中国古代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其中,历经千年的名桥更是独具魅力,成为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象征。
这些名桥不仅在工程建设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也在文化传承和艺术表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的一些历史文化名桥,揭示其独特之处和文化内涵。
黄河上的赵州桥赵州桥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黄河上,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桥梁之一。
据史书记载,赵州桥的建造始于隋朝,完工于唐朝。
桥身由230多个石拱构成,架设在黄河两岸,桥面长达1678米,堪称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桥梁之一。
赵州桥的石拱采用多种精细雕刻图案,如龙、麒麟和狮子等,展现出古代建筑的独特艺术风格。
赵州桥的文化内涵不仅体现在其建筑风格上,还融入了儒、释、道三教的思想。
桥上的石刻碑文中,刻有玄学、音律和佛教的经文,既展示了当时的文化特点,又宣扬了社会的道德准则。
赵州桥因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被誉为“中华石拱桥魂”。
扬州瘦西湖上的润州桥润州桥是扬州著名的古桥之一,横跨在扬州瘦西湖上。
这座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朝宋时期,如今的润州桥则是明朝万历年间重修的。
润州桥以其优美的桥体曲线而闻名,被誉为“雁行桥”。
桥上设有护栏,供游客欣赏湖景和观赏翩翩起舞的雁群,形成了独特的风景。
润州桥在建筑风格上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特色。
桥身由青石砌成,桥面采用七孔半夏型石拱,曲线柔美流畅。
桥的两端还设置了亭台,供人们休憩观景。
润州桥不仅具有实用的功能,还作为游览景点,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武汉长江大桥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大桥之一。
建造于1955年,是中国大陆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的大桥,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大跨度桥梁。
长江大桥的建设不仅解决了长江两岸的交通问题,也在工程技术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长江大桥不仅在技术上令人惊叹,还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
桥上设有丰富多样的雕塑和装饰物,其中包括木雕、石雕和铜像等,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凤、狮子等元素。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编号:20110116课程名称: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开课学院:经济管理系学时:32类别: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旅游学概论课程简介:《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在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主要讲授导游人员在导游服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基础知识。
内容主要包括旅游业发展概述,中国历史常识,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民族民俗,中国的四大宗教,中国的古代建筑,中国的古代园林,中国烹饪风味主要流派,中国的方物特产,中国台、港、澳地区概况,中国主要旅游客源国概况,对联与古诗词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积累导游人员必须具备的相关知识基础。
同时,该课程也是导游职业资格证书理论考试的课程之一。
Course Code: 20110116Name of Course:Basic knowledge on tourism of ChinaSchool: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redit Hours: 32Required of Elective: RequiredPrerequisite:Introduction to TourismIntroduction:The Basic knowledge on tourism of China course is professional tourism management undergraduate specialty required courses, in professional to urism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teaching system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is course guide's personnel in the tour guide service process must have history, geography and culture, the basic knowledge. Content mainly includes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Chinese folk, China tourism geography,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 architecture,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China's four major religions, Chinese food culture, zhejiangtourism culture and zhejiang places of poetry travels couplets, etc. Through this course of study, and make students to master relevant knowledge, accumulate guide's personnel must have related knowledge found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course is also guide theory test of the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of the curriculum.二、课程教学大纲1. 课程编号:20110116 6. 先修课程:旅游学概论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7. 课内总学时:323. 开课学期:学年四学期8. 实验/上机学时:04.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9. 执笔人:崔淼5. 考核方式:考试1.课程教学目的《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是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方向)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考取导游证的一门重要课程。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第一章中国历史小常识(10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让学生了解中国发展简史,并掌握国号名称的由来,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陵号,中国科举考试制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古代帝王服饰、饮食、医疗、祭祀活动、国号难点:帝王祭扫活动:大祀中祀群祀、古代官吏选拔制度和科举制度、五行、八卦(三)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发展简史1、原始社会时期:原始人聚落及其文化,古代传说及“三皇五帝”2、奴隶社会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制”取代“禅让制”;禹传子启夏王朝;夏商周历史更替及文化发展。
3、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成就。
4、封建社会时期: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各时期朝代更替,社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科技文化进步。
5、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雅片战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反动期间。
第二节中国历史小常识1、中国国号名称的主要由来:(1)根据原来的部族名定国名(2)根据发迹地定国名(3)根据封爵定国名(4)根据发迹地特产定国名(5)根据谶(CHEN)语定国名(6)根据吉祥文义定国名(7)以树立者的姓氏定国名(8)以社会上流行的口号定国名(9)根据建政权所在地定国名2、“后、王、天子”,第一个称“天子者,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心集权的统一国家XXX:秦王朝3、古代帝王服饰、饮食、医疗、祭祀活动:冠服、冕服;御膳房。
御医,请脉。
“五礼”之首——吉礼的帝王祭扫活动:大祀、中祀、群祀4、后妃: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嫔妃5、皇族:太上皇、皇太子、皇太孙、XXX、公主、长公主、大长公主6、公主、驸马7、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徽号、陵号8、天干、地支9、年、月、日、辰及其记录方法10、四时、节(气)11、阴阳、五行、八卦12、生肖:十二属相13、古代官吏选拔制度和科举制度: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城防建筑

•
一、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特点
• (一)城郭分明
•
中国古代上至天子王侯,下至县郡治所都建有城和郭.
城在内,郭包在城的外围,有“内之为城,外之为郭”之
说,统称城郭。从内到外依次是宫城、皇城、外城(即
郭)。明代的南京城和北京城较为特殊,筑有四道城墙。
• (二)防御体系严密
•
古代城市有着十分严密的防御体系。大都筑有高大的
城墙,矮者4~5米,高者可达10余米,厚约12米,坚固异常.
城墙之上建有雉堞、女墙、门楼、角楼、马面等防御设施.
城墙之外建有护城河(称为“城池”),水面宽度可达30
米,深约3~5米。护城河上设有吊桥。城墙的四面都设有
数量不等的城门,城门之外往往加筑瓮城、罗城、箭楼等。
• (三)棋盘状的街区结构
•
中国古代城市的道路结构多为棋盘状的结构。据《周
公元前214年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秦始皇征调了大批军
队和民工,利用10年时间,将秦、赵、燕三国北方边地的
长城加以修缮、连缀、增筑,形成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条万
里长城。万里长城的名字,就是从那个时期才开始有的。
•
秦长城西起甘肃临洮(今甘肃岷县),沿黄河北上到
内蒙古临河,再向东折过阴山,接燕国北长城,一直绵延
布泊和库尔勒,全长1万多公里,是我国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汉长城的修筑不仅抵御了北方匈奴的入侵,还保证了通向
西域“丝绸之路”的畅通。
•
3.明长城
•
明朝是兴修长城的第三个高峰时期。为了防御蒙古、
女真等游牧民族的扰掠,明代自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起,一
直到最后一位皇帝崇祯,无不热衷于长城的修建。在明朝
统治的27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和
中国古代建筑系列之三——]中国古桥(转帖)
![中国古代建筑系列之三——]中国古桥(转帖)](https://img.taocdn.com/s3/m/9e80d409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2c.png)
中国古代建筑系列之三——]中国古桥(转帖)中国古代建筑系列之三——]中国古桥(转帖)中国古桥——(中国古代建筑系列之三)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
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
我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关于古桥的资料很多,而且有的桥图片很精美,但我只能从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如最早的、最有影响的、最具民族风格的。
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福建泉州洛阳桥福建泉州洛阳桥泉州洛阳桥原名万安桥,位于福建省泉州东郊的洛阳江上,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
宋代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3年)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
桥全系花岗岩石砌筑,初建时桥长360丈,宽1.5丈,武士造像分立两旁。
造桥工程规模巨大,工艺技术高超,名震四海。
建桥九百余年以来,先后修复十七次。
现桥长731.29米、宽4.5米、高7.3米,有44 座船形桥墩、645个扶栏、104只石狮、1座石亭、7座石塔。
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岩石刻;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桥南有蔡襄祠,著名的蔡襄《万安桥记》宋碑,立于祠内,被誉为书法、记文、雕刻“三绝”。
洛阳桥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帖最后由老井于 2011-4-24 11:10 编辑最早的石拱桥——河北赵州桥河北赵州桥赵州桥又叫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
赵县古时曾称作赵州,故名。
赵州桥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距今已有近1400年,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雄伟的石拱桥。
赵州桥只用单孔石拱跨越洨河,石拱的跨度为37.7米,连南北桥堍(桥两头靠近平地处),总共长50.82米。
采取这样巨型跨度,在当时是一个空前的创举。
更为高超绝伦的是,在大石拱的两肩上各砌两个小石拱,从而改变了过去大拱圈上用沙石料填充的传统建筑型式,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敞肩拱”的新式桥型。
中国五大著名古桥

中国五大著名古桥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之一就是众多著名的古桥。
这些古桥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同时也承载着历史传承的记忆。
在中国各个地方都有许多著名的古桥,而这里,我将为大家介绍中国五大著名古桥。
1. 扬州瘦西湖破碎桥扬州瘦西湖破碎桥是中国最著名的古桥之一,坐落于江苏扬州市的瘦西湖内。
该桥建于公元1566年,全长33.6米,宽5.8米,由24个石板拼砌而成。
它因倒映在湖水中形成美丽的断面景观而得名。
2. 岳阳楼春阳桥岳阳楼春阳桥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岛的岳阳楼下,建于公元公元1621年。
这座桥长25.6米,宽5.6米,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拱桥之一。
春阳桥与岳阳楼共同构成了著名的岳阳楼春阳联景。
3. 苏州虎丘景区上方山桥苏州虎丘景区上方山桥是中国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
据考古学家推测,这座桥建于公元514年至581年间的南朝梁朝时期。
上方山桥为方形拱桥,全长81.7米,桥身由11个相连的石拱构成,被誉为中国石拱桥的瑰宝。
4. 郑州二七塔孟津桥郑州二七塔孟津桥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大跨度悬索桥,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东部的孟津镇。
建于公元605年的隋唐时期,是用木材搭建而成的,全长168米,宽5.4米。
该桥采用悬索结构,桥下横跨黄河,是古代交通要道的重要枢纽之一。
5. 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现代工程的代表之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长江河段。
该桥于1968年完工,是世界上第三长的桥梁,全长6,772米,宽30.35米。
长江大桥采用了悬臂梁和拱桥结构,不仅缩短了南京与上海之间的距离,也展示了中国工程技术的壮丽风采。
这些古桥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建筑艺术的瑰宝。
它们代表着中国古代智慧和工匠精神,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变迁。
每一座古桥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貌和故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欣赏这些著名的古桥,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中国著名的楼阁、佛塔、古桥

岳阳楼之名起源于唐肃宗时,后至北宋滕子京重修 岳阳楼更为时人、后世传为美谈。范仲淹名传千古的 《岳阳楼记》,不仅写出了朝晖夕阳、气象万千的巴 陵胜状,而且写出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的精神风貌。
滕王阁建于唐朝。 唐高祖李渊之子滕王 李元婴出任洪州都督, 耗银数万,营造城阁, 故取名为滕王阁。
自然方面:以高原为主的热带干燥大陆,自然景 观以赤道为中轴呈南北对称分布,资源丰富, 有“世界自然资源博物馆”之称。
文化方面:属于非洲文化区,人口以黑人为主。 特点: 1、旅游目的地吸引潜力大。 2、经济较落后,客源输出有限。
非洲旅游区简介
非洲旅游区的国际旅游业从20世纪80年 代后有了较快的发展。近几年,由于非洲一些 主要旅游接待国的货币贬值,低廉的旅游价格 增强了对欧美和日本旅游者的吸引力;同时又 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及旅游者的猎奇心理, 开展奇特风光欣赏、野生动物探险、体验民族 风情等专项旅游,也吸引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其中,除埃及,南非一直占据较为稳定的非洲 旅游市场外,突尼斯、摩洛哥的旅游业也发展 较快。
四、小结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我们已对世界旅游市场 的划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世界六大旅游 区。多年来,在这六大旅游区中,无论是在国际旅游 接待人次方面,还是在国际旅游收入方面,欧洲都高 居首位,美洲位居第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位居第三。 自二战结束以来,亚太地区国际旅游接待量持续高速 增长,呈现出全球国际旅游客流变化的新趋势。按照 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东亚太地区很快将超过美洲, 成为世界第二大国际旅游接待地,届时,现今三足鼎 立的欧——美——东亚太这一排列格局将为欧——东 亚太——美这一新格局所取代。
中国古代建筑系列之中国古桥

中国古代建筑系列之中国古桥中国古代建筑系列之中国古桥[21P]中国古代建筑系列之中国古桥[21P]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
遍布在神州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
我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关于古桥的资料很多,而且有的桥图片很精美,但我只能从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如最早的、最有影响的、最具民族风格的。
桥桥原名万安桥,位于省东郊的洛上,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
宋代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3年)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
桥全系花岗岩石砌筑,初建时桥长360丈,宽1.5丈,武士造像分立两旁。
造桥工程规模巨大,工艺技术高超,名震四海。
建桥九百余年以来,先后修复十七次。
现桥长731.29米、宽4.5米、高7.3米,有44 座船形桥墩、645个扶栏、104只石狮、1座石亭、7座石塔。
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岩石刻;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桥南有蔡襄祠,著名的蔡襄《万安桥记》宋碑,立于祠,被誉为书法、记文、雕刻“三绝”。
桥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州桥州桥又叫安济桥,坐落在省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
县古时曾称作州,故名。
州桥是隋朝石匠春设计建造的,距今已有近1400年,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雄伟的石拱桥。
州桥只用单孔石拱跨越洨河,石拱的跨度为37.7米,连南北桥堍(桥两头靠近平地处),总共长50.82米。
采取这样巨型跨度,在当时是一个空前的创举。
更为高超绝伦的是,在大石拱的两肩上各砌两个小石拱,从而改变了过去大拱圈上用沙石料填充的传统建筑型式,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敞肩拱”的新式桥型。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发明。
象州桥这样古老的大型敞肩石拱桥。
在世界上相当长的时间里是独一无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
81
82
本节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 一、古城 二、古长城建筑 三、著名的楼阁 四、著名的古桥
83
课后思考题
➢ 何为岳阳楼的四绝? ➢ 卢沟桥、永济桥、宝带桥、安济桥分为位于哪些地
5
明南京城墙的价值
(1)城垣内侧周长33公里,不仅是全国第 一,而且为世界第一。
(2)城垣用巨大的条石砌基,用巨砖砌成, 以糯米拌石灰灌浆作粘合剂,十分坚固。
(3)聚宝门规模最大,是我国现存最大、 最为完整的堡垒瓮城,在我国城垣建筑 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6
(1)城墙高14~21米,系用桐油、石灰、糯
65
66
(三)滕王阁
➢位于江西南昌西侧,建于唐朝。唐 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出任洪州 都督,耗资巨万,营造城阁,故取 名为滕王阁。滕王阁载誉古今,是 与王勃《滕王阁序》分不开的。
67
68
四、著名的古桥
➢桥梁,指架在水上或空中以便通行的建 筑物。
➢中国古桥的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时 期,我们的先民为了解决水陆交通问题, 就开始建造桥梁。以后,随着工程技术 的提高,古代工匠们创造了各式各样结 构、材料和造型的桥梁。
➢ 雉堞是城上排列如齿状的矮墙,做掩护用。 台上贮薪,遇有敌情,日间焚烟,夜间举 火,依规定路线,很快传至营堡。
40
烽火台
41
4、关隘
➢ 凡长城经过的险要地带都设有关隘。关隘 是军事孔道,所以防御设置极为严密。
➢ 一般是在关口置营堡,加建墩台,并加建 一道城墙以加强纵深防卫。
➢ 重要关口则纵深配置营堡,多建城墙数重。
58
司马台长城 天津蓟县黄崖关
雁门关
59
你知道江南三大 名楼吗?
60
三、著名的楼阁
➢ 楼指两层以上的房屋,在战国晚期已出现。 阁是我国传统楼房的一种,其特点是通常 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 藏书和供佛之用。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 名士便将登楼阁、览胜景、吟诗作赋、抒 情遣怀视为一项高雅的活动。
➢城 门 分 四 道,每两 道之间为 瓮城,共 有三道瓮 城。
12
(二)西安城墙
➢ 我国现存最大型的、保存完整的是明代的 西安城墙,建于明洪武三年至洪武十一年 (1370—1378年)。城墙用黄土分层夯筑, 城墙周长合11.9千米,高12米,厚16.5 米,城内面积近12平方千米,四面正中辟 门,每座门外设箭楼,以利射击,内建城 楼,两楼之间建瓮城。城墙里面建有马道 六处,外面建有敌台,城垣外围护城河宽 20余米,深10余米。
3
一、城防建筑
(一)明南京城墙 (二)西安城墙 (三)平遥城墙 (四)丽江古城
4
(一)明南京城墙
➢ 明南京(原称应天府)城墙,建于元至正二十 六年(1366年)至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 原建宫城、皇城、外廊已毁,仅剩都城城垣。 原 有城门十三座:其中聚宝 (中华)、石城、 神策、清凉四门保存至今。由于规模大,构思 奇巧,建造精良,所以工事极为坚固,适宜防 守。
读音为:
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云长,常常长,常长常消。
51
2、居庸关
➢ 位于北京的昌平县。“居庸关”一名始自秦 代,相传因秦始皇“徙居庸徒”(佣工)到 此修筑长城而得名。三国名西关,北齐称纳 款关,后改今名。现存关城建于明初。
52
2、居庸关
➢ 关城位于长达20公里 的深谷之中,是北京 西北的门户。明代在 关城设卫所,驻重兵 把守,并统辖附近长 城沿线的守军。
米汁等混合物做粘合剂,垒砌巨砖而成,极
为坚固。
7
(2)当时各道门都有内外两门:
➢ 外门是从城头上放下来的“千斤闸”,具 有坚固的防御作用;
➢ 里门是木质外加铁皮的两扇大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
(3)数量众多、设置巧妙的藏兵洞
➢对外第一道城门中层筑有7个藏兵洞; 下层两侧各有3个藏兵洞。马道外侧 下方还各有一排五个藏兵洞,加起来 总共有23个藏兵洞。据说每个藏兵洞 可容纳士兵百人以上,共计可藏兵在 3000人以上。这些洞除藏兵外,还可 储备粮草和武器。
又有利于洪水的渲泄,减少洪水对石桥 的冲击。
71
72
(二)苏州宝带桥
➢ 苏州宝带桥位于苏州吴县境内。建于 唐代(816~819年)。是座孔数最多 的连拱石桥,长318米多,宽4.1米, 共53个孔。桥沿运河岸,跨越澹台河, 为纤道桥,因此桥栏不设栏板。桥处 两河交汇处,水面浩淼,长虹卧波, 极富水乡风光特色。
9
(4)三道瓮城的东西两侧各建有一条宽 11米的斜坡式登城马道,供守将骑马上 城之用。
10
(5)一旦敌人闯入城门,千斤闸随即落 下,阻断敌军后退之路,四面伏兵从城 上射箭、坠石,可使敌军人仰马翻,可 谓“关起门来打狗”、“瓮中捉鳖”。
11
中华门:冷兵器时代的防御 体系
这这就就是是 瓮瓮城城啦啦
56
3、嘉峪关
➢ 关城平面呈梯形,西城墙外侧又加筑了一道 厚墙,使防御更加坚固。南北城墙外侧有低 矮土墙与其平行,构成罗城。关城有东西二 门,上面均有城楼。东西二门外建有瓮城。 关城四隅有角楼,高两层,形如碉堡。
57
3、嘉峪关
➢相传,当年建关 时,工匠们计算 用料十分精确, 竣工后只剩一块 砖。此砖今存西 瓮城门楼后檐台 上。
29
秦长城
➢ 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 匈奴贵族的南侵,于公元前214年 将秦、 赵、燕长城连接起来,西起临洮,北傍阴 山,东至辽东,俗称 “万里长城”。
30
汉长城
➢汉长城东起辽东,西迄莆昌海 (亦名盐泽,即今罗布泊), 长10000公里,是汉武帝在三次 征服匈奴的基础上修筑而成的, 规模最大,不仅抵御了匈奴南 下,而且保护了通往西域的陆 上交通——丝绸之路。
36
1、城墙
37
2、敌台
➢ 城墙上每隔30至100米建 有敌台。敌台有实心、 空心两种。实心敌台只 能在顶部瞭望射击,而 空心敌台则下层能住人, 顶上可瞭望射击。
38
2、敌台
39
3、烽堠
➢ 烽堠是报警的墩台建筑,都建在山岭最高 处,相距约1.5公里。—般烽堠用夯土筑 成,重要的在外包砖,上建雉堞和瞭望室。
69
(一)安济桥 (二)苏州宝带桥 (三)卢沟桥 (四)程阳永济桥
70
(一)安济桥
➢ 安济桥横跨在河北赵县城南河上,建于隋 开皇至大业年间(590--608年),由著名 工匠李春设计建造。桥身为单拱,弧形, 桥拱肩敞开,拱身两端各建两个小拱,即 敞肩拱,开创了桥梁的新类型,是世界桥 梁工程中的首创,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 敞肩桥。它即减轻了桥身自重,省工省料;
16
明平遥城墙
17
18
19
这是 哪里 呢?
20
21
22
(四)丽江古城
➢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西北部,是融合纳西民族 传统建筑及外来建筑特色的惟一城镇。始建 于南宋末年。丽江西城未受中原建城礼制的 影响,城中道路网不规则,没有森严的城墙。 丽江民居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 的类型之一。作为古城居民的纳西族拥有悠 久丰富的传统文化。闻名遐迩的东巴文化、 纳西古乐、白沙壁画等即是重要的内涵。
13
14
西 安
15
(三)平遥城墙
➢ 平遥城墙位于山西平遥县,是我国现存完好 的四座古城之一。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 年)。城外表全部用青砖砌筑,内墙为土筑。 周辟六门。东西门外又筑瓮城,以利防守。 城门上原建有高数丈的城门楼,四角各筑角 楼,每隔50米筑城台一座,连同角楼,共计 94座,今大多已残坏。城外有护城河。城内 街道、市楼、商店等均保留原有形制,是研 究我国明代县城建置的实物资料。
42
(三)长城代表段落
长城的游览胜地主要有:北京延庆县的八 达岭、北京怀柔县的慕田峪长城、河北滦平 县的金山岭长城、天津蓟县的黄崖关长城、 河北秦皇岛市的山海关、甘肃嘉峪关市的嘉 峪关等等。游览长城,不仅是使人赏心悦目, 更重要的是它撞击人的心灵,振奋民族精神。
43
1、八达岭长城
➢我国明长城中保 存最完整、最具 有代表性的段落 之一。因地势险 要,历代都设重 兵把守。
62
63
(二)岳阳楼
➢ 位于湖南岳阳古城上。岳阳楼之名起源于唐肃 宗时。后至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更为时人、 后世传为美谈。范仲淹名传千古的《岳阳楼 记》,词采飞动,议论纵横,不仅写出了朝晖 夕阳、气象万千的巴陵胜状,而且写出了作者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
风貌。
64
➢ 滕子京请大书法 家苏舜钦写了范 仲淹的《岳阳楼 记》,并由邵竦 篆刻。人们把滕 修楼、范作记、 苏手书、邵篆刻, 称为“天下四 绝”,并竖了 “四绝碑”,至 今碑石完好。
31
明长城
➢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剌族 的侵扰,曾多次修筑长城, 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 全长7000公里以上。在长城 沿线保存了许多雄关隘口。 1987年长城被列入《世界遗 产名录》。
32
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的明长城
33
(二)长城主要结构
34
35
1、城墙
➢明长城的主体是城墙,城墙多建 在蜿蜒曲折的山脉的分水线上。 其构造按地区特点有条石墙、夯 土墙和砖墙等。墙高约3至8米, 顶宽约在4至6米之间。
44
2、金山岭长城
➢ 盘桓在河北滦平县的大小金 山岭上。明代初年徐达督修 长城。1567年,戚继光镇守 北疆,继续兴建众多敌楼和 战台,使之成为万里长城上 构筑最复杂、楼台最密集的 一段。
45
46
1、山海关
➢万里长城第一关。其北踞燕山,南抵 渤海,位居东北、华北间的咽喉要冲, 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76
77
(四)程阳永济桥
➢ 又名程阳风雨桥,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 治州林溪乡。建于1916年。长76米,宽 3.7米,木石结构,五个石砌的桥墩上 建有侗族风格的楼亭五座。整座桥梁用 大木凿榫接合,大小木条,斜穿直套, 纵横交错,一丝不差,结构精密,优美 壮观,是侗族文化在建筑艺术上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