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 王朔的小说

合集下载

王朔《永失我爱》文本研读

王朔《永失我爱》文本研读

王朔《永失我爱》文本研读作者:杨安宁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7期摘要:《永失我爱》是王朔的新时期的著名小说。

小说中,王朔一改往日颇具魅力的潇洒和荒诞,感情饱满地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令人柔肠寸断、充满怜爱和忧郁的爱情故事,随处点点滴滴地流露出“王朔式” 的调侃、嘲讽和玩世不恭的情调。

但在这感人故事的背后,却是一首女性的哀歌。

本文将通过作品研读,分析痞子语言的霸道以及“暂时做稳了奴隶的一天”,阐述男权下女性的悲哀。

关键词:痞子语言;奴隶;男权;哀歌作者简介:杨安宁(1991-),女,广西玉林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7-0-01谁能不被《永失我爱》感动?何雷和石静本是一对充满青春活力的恋人,结婚时,厄运降。

何雷患了一种叫做“肌无力性疾病”。

他所面临的问题并非是结婚与否,而是生死存亡。

何雷决定对石静隐瞒病情并想尽一切办法让石静离开。

自此,故事便在一种催人泪下的氛围中向注定成为悲剧的结局发展着。

读过王朔这篇文章的人,不仅为何雷的崇高精神所感动,更为何雷和石静之间的悲惨结局而唏嘘。

但更应该同情的是小说里的女性,这是一部悲剧,同时也是她们的一首哀歌。

一、痞子语言显男权英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特雷·伊格尔顿曾在《后结构主义》一文中指出了“女性作为人类的整整一半在历史上无时无刻不被当做一个不完全的存在,一个异己的下等存在而遭受排斥和压迫。

这种歧视妇女的意识形态包含着一个形而上学的幻觉,如果这种幻觉一直是被男人不断地获得的物质和心理利益所保持的,它也是被一个由恐惧、欲望、侵略心理、受虐和焦虑组成的复杂结构所保持着的”2 “在传统的男权文化模式里,女性作为在场的缺席者长期处于‘沉默’状态,从于男性而退居二位,坚守在边缘地带,并沦为男权神话最鲜活的献祭品。

”[1]作家王朔在始终竭尽全力将一种失落和毁灭的美推进读者的接受视觉区域的同时也不经意间把传统男权的思想也摆在了读者面前。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题库及答案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 20世纪50年代初,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____的《-架弹花机》等短篇小说,大多通过农村家庭和婚姻的矛盾,反映农民新的生活情景和精神面貌。

2.在赵树理创作的影响下,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山西作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相近的创作风格,逐步形成一个创作流派,文学史上称为“____派”或“山西派”。

3.汪曾祺被看作是最后一位“京派”作家,他在20世纪40年代的西南联大时期就曾师从4.芭蕾舞《红色l子军》在改编过程中,删去了原电影本中 L与琼花的爱情描写。

5.“文革”后现代意识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食指、芒克、多多和根子等为主要成员的“诗派”。

6.“朦胧诗派”的得名,最初来自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

7.《》是一篇极美的小说,讲的是一个小和尚和一个叫英子的小姑娘清清爽爽、朦朦胧胧的爱情。

8._ ___早期创作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形象曾被看作是“五四”以后“解放的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的矛盾心理的代表者”。

9.王朔的小说大多随意而放纵,但也有严肃之作,他自己认为,他写得“最深沉”的一篇作品是《一____》。

10.____的作品里包含了通俗文学的诸多因素,成功地将消费和娱乐统一在他的写作行为中,因而被称为“中国当代商业写作第一人”。

11.____的儿子皮皮杀死了山峰的儿子,山峰杀死了皮皮,山岗杀死了山峰,山峰的妻子借助公安机关杀死了山岗……,这个“连环报”式的仇杀故事出自小说《现实一种》。

王朔

王朔

1989年 《一点正经没有—顽主续篇》发表于《中国作家》第

4期 《千万别把我当人》连载于《钟山》第4、5、6期 《永失我爱》发表于《当代》第6期 本年,《玩的就是心跳》发行单行本,由作家出版社 出版。创作谈《我的小说》发表于《人民文学》第3期。 11月开始参与和策划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 1990年 《给我顶住》发表于《花城》第6期 1991年 《我是你爸爸》发表于《收获》第3期 《无人喝彩》发表于《当代》第4期 《谁比谁傻多少》发表于《花城》第5期 《动物凶猛》发表于《收获》第6期 1992年 《你不是一个俗人》发表于《收获》第2期 《过把瘾就死》发表于《小说界》第4期

王朔,1958年,出生于南京市,祖籍辽 宁岫岩,出生后不久,便随著父母来到北 京郊区的一个部队大院落户,大院里有各 地的人,唯独没有北京人。王朔的理解是, 可能那时北京参加革命的少。自我封闭的 大院生活,使作为小毛孩子的王朔不知城 里还有居民,以为那里除了商场就是公园。
母亲是一名医生,父亲为解放军政治学院教员,
个人作品

1978年 小说《等待》发表于《解放军文艺》第11期 1985年 《空中小姐》发表于《当代》第2期 1985年 《浮出海面》发表于《当代》第2期 1986年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发表于《啄木鸟》第2期

1986年 《橡皮人》连载于《青年文学》第11、12期 1987年 《枉然不供》发表于《啄木鸟》第1期 《人莫予毒》发表于《啄木鸟》第4期 《顽主》发表于《收获》第6期 1988年 《痴人》发表于《芒种》第4期 《我是狼》发表于《热点文学》 本年,《轮回》、《顽主》、《大喘气》、《一半是火焰,一半 是海水》搬上银幕
语言特色

王朔小说的思想内容及其语言特色

王朔小说的思想内容及其语言特色

第17卷 第3期V ol.17 N o.3湖南教育学院学报Jo urnal of Hunan Educat ional Institute1999年6月20日Jun.20.1999王朔小说的思想内容及其语言特色X刘晓英(湖南教育学院,助教,长沙市,410012)摘 要:王朔小说具有时代转型的代表性,他的小说注重现实写实,是一个社会阶层在文化上的代言人,并使用特殊的语言方式、特殊的叙事方式来表达这个阶层的情绪。

关键词:顽主 玩世 调侃 反讽 市场经济不仅推动着90年代的中国社会发生转型,同时也推动着文学的转型。

王朔的小说具有这个时代转型的代表性,体现了一种新的价值流向和人生色调。

王朔闯进中国文坛,并在读者中产生轰动效应,不能说没有价值。

王朔以他80年代前半期在生活大潮中的亲身体验为范本,相当敏锐地捕捉了一个特殊阶层中人的情绪以及表达这种情绪所使用的特殊语言方式、特殊叙事方式。

他的小说在对现实写实的同时又包含了对人生的调侃意向,融合了雅与俗,沉重与洒脱,愤世与玩世各种矛盾因素,形成了自己独到的风格。

一 “顽主”与“玩世”王朔小说的基本走向是反映80年代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但与这一时期风行正健的“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在文学内容与表现形式上却截然不同。

他以写实的笔调描述了80年代历史背景下一个特殊的社会层面,在他的笔下一群处于社会正常运行轨道之外的人物逼真地展现于我们面前。

就像一群玩世不恭,游戏人生的“顽主”,否定一切价值,调侃神圣与权威,世故而冷漠,实用而油滑。

王朔曾说:“我写的东西都是从我个人实例出发。

而我接触的生活,使我觉得只要把它们描述出来就够了。

”“我最感兴趣的,我所关注的这个层次,就是流行生活方式。

在这种生活方式里,就有暴力,有色情,有这种调侃和这种无耻。

我就把它们弄出来了。

如果我在这上面强加东西太多,就会影响别人认识它们。

”作家这种正面的赤裸裸的不加掩饰的描述,毫无疑问地给广大读者提供了一种了解社会、体味社会的文学印象。

王朔《看上去很美》讲义

王朔《看上去很美》讲义

王朔《看上去很美》讲义王朔的《看上去很美》是一部具有独特魅力的作品。

这部小说以儿童的视角展开,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看似纯真却又充满复杂情感和规则的世界。

故事的主人公方枪枪生活在一个保育院里。

这个保育院对于方枪枪来说,既是一个充满新奇和探索的地方,也是一个有着种种约束和规矩的小社会。

王朔以细腻且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保育院里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包括吃饭、睡觉、玩耍、学习等各种场景。

在这个小小的世界里,孩子们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方枪枪初来乍到,对一切都感到陌生和好奇。

他试图去适应保育院的生活规则,但又时常因为自己的天性而与这些规则产生冲突。

比如,他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按时起床、按时睡觉,为什么要整齐地排队走路。

这些看似平常的规定,对于年幼的他来说,却是一种束缚。

王朔通过方枪枪的眼睛,揭示了成人世界的规则和权力在儿童世界中的映射。

保育院里的老师们,代表着权威和规则的执行者。

他们的言行举止,影响着孩子们的行为和思想。

有时候,这种权威的行使是生硬和冷漠的,比如对孩子们的惩罚和批评,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感受和心理需求。

然而,《看上去很美》并不仅仅是对保育院生活的简单描述,它更是对人性、成长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方枪枪在与小伙伴们的相处中,经历了友谊的建立与破裂,体验了被孤立和被接纳的滋味。

这些经历让他逐渐明白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也让他开始学会如何在这个小社会中生存。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而生动。

方枪枪的天真无邪、勇敢好奇,与其他孩子们的乖巧听话或者调皮捣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老师们的形象,有的严厉刻板,有的则相对温和善良,展现了成人世界的多样性。

王朔的语言风格在《看上去很美》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他的文字简洁明快,充满了幽默和讽刺。

通过幽默的描写,让读者在欢笑中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纯真和可爱;而通过讽刺,则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合理之处。

从更深层次来看,《看上去很美》也让我们思考了成长的本质。

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发育和知识的积累,更是心灵的蜕变和对世界认知的不断深化。

王朔 《过把瘾就死》

王朔 《过把瘾就死》
1992年,王朔在小说《过把瘾就死》中已把恋爱里疼入心肺、难得见光的一面写到剥肉拆骨,小说中那对未受任何外界阻挠的男女在不断升级的嘴仗中完成了一次惨烈聚散。大V作业本首度操刀的电影剧本所受王朔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且不说大V微博头像常年晒着王朔笔下方枪枪小朋友的大头照,电影《我想和你好好的》中的倪妮和冯绍峰躺在床上对望时竟和21年前的杜梅、方言说了一样的话,男问:“如果我比你先死呢?”,女答:“那我就先把你毒死,我再去死。”那一刻,实在有点穿越。
即便有模仿经典的痕迹,编剧作业本与导演李蔚然还是在认认真真地为时下男女讲了一个发生在2006年的故事。人物的真实感值得按赞,银幕上倪妮一身素净,冯绍峰那不修边幅的头发和穿着深得北漂屌丝神韵,俩人站一块不是明星顶多是在西单逛街一对长得挺好看的情侣。更令人倍感安慰的是全片无雷语,也没有为了说俏皮话而说的俏皮话,在如今满目皆是以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抖机灵”堆砌而成的国产片中,能以刻画人性为前提云淡风轻地讲完一个故事已是难得的诚意。每当走进电影院,如果能跟随剧情节奏、相信故事中的人物,并且没有感受到导演无所不在的野心,那么我认为此次观影值回票价。
《我想和你好好的》讲了一个平凡而琐碎的爱情故事,一个不靠谱的男青年遭遇了一个不懂事儿的女青年,每个人大概都能从自己或三五好友的历史里拎出类似一段“谈得好辛苦”却又“端不上台面讲”的爱情,那种爱情无关物质、不理会现实、纯情且失控,它往往最能印证男性、女性天生基因里某种无法调和的矛盾。老话说“最好交情见面初”,电影里的男女却在陷入恋爱时就显现了性别上的节奏差异,初遇时喵喵一屁股坐到亮亮的车里,亮亮几乎第一眼就喜欢上这个女孩,因为她足够漂亮,但女人总需要更多的桥段来确认自己的感受,于是喵喵要等到亮亮飚过车、唱过歌、讲出几个逗笑自己的笑话后才真正动心。而动心后就是无穷无尽的麻烦,毛姆在小说《月亮和六便士》里说:“作为坠入情网的人来说,男人同女人的区别是:女人能够整天整夜谈恋爱,而男人却只能有时有晌儿地干这种事。”往后的故事是各种磕磕碰碰、摔摔打打,不断的矛盾升级,然后女人三更半夜不睡觉逼着男人问“你爱我吗?”终于,女的越来越不讲理,越来越爱钻牛角尖,男的越来越不耐烦越来越没真话,而冯绍峰每次撒谎被女友揭穿,观众席都会爆出一阵男观众会心笑声。的确,在爱情里,你不能要求女人讲理,也不能要求男人不撒谎,这故事里的一男一女不过是把各自性别里天生的弱点放大至戏剧矛盾呈现给观众,当我们谈论爱情,谈论的绝对不是对错是非。

王朔小说动物凶猛的剖析

王朔小说动物凶猛的剖析

王朔小说动物凶猛的剖析王朔发表于90年代初的中篇小说《动物凶猛》,在他本人的创作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他在这部作品中唯一一次不加掩饰地展示出个体经历中曾经有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他的自我珍爱的纯洁的青春记忆:激情涌动的少年梦想与纯真烂漫的初恋情怀,并且追忆与自我剖析的叙事方式为这些内容带来了浓郁迷人的个人化色彩。

查过资料,尽管望朔的写作多带有商业气味,但《动物凶猛》却是一个例外,至少也应该是王朔作品中最少商业气味的一篇,它比较多的应属于他本人珍视的、为自己而写的那类小说,即他自己所认为的“或多或少都含有我自己的一些切身感受,有过去日子的斑驳影子。

写存在过的人和生活,下笔就用心一点,表情状物也就精确一点”,或者也可以说,这篇小说中有着超越通俗读物的审美趣味之上的个人性的内容,这才会使得它能够为当代文学世界提供出创造性的新视界和新感受。

《动物凶猛》的主要情节颇具王朔的一贯风格,只是人物的年龄变小,但仍能看出叙述者的身影即代表着《浮出海面》、《顽主》这类作品主人公的少年时代,他和玩伴们之间的相互调侃、性幻想和打群架,也可看作是长大后颓废与犯罪行为的最初形态。

至于女主人公米兰的形象,兼具天真明朗与放荡妩媚这两方面的特点,叙述者由米兰的身上获得了情感的最初唤醒,而最终导致性强暴行为,这似乎也是相当多的王朔小说中所隐含的男女情爱线索的某种原型。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所有曾经在王朔其它作品中出现过的情节因素,在《动物凶猛》中都大大减弱了构筑情节的功能作用,更多地显现为互无直接关联的经验印象,它们出现在作品里的主要功能不是为了讲一个大众爱听的故事,而是依照叙述者回应内心情感的思绪活动而融和成为一个整体,塑造出了一个记忆里面鲜活纯朴的青春世界。

其中最基本的叙事动力源于叙述者重拾逝去时光的情绪冲动。

他羡慕那些来自乡村的人有一个长久不变的故乡可以寄托“自己丢失殆尽的某些东西”,但是在他居住的大城市里,个体经历中过去的事物全都已经彻底消失,“没有痕迹,一切都被剥夺得干干净净”,除非他去向记忆里追问和想象。

追忆似水年华表现手法

追忆似水年华表现手法

追忆似水年华表现手法
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由王朔创作的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年少时的经历和情感变迁,展现了一个个令人追忆的往事。

本文将从叙述手法、象征手法和情感描写三个方面,来分析追忆似水年华的表现手法。

一、叙述手法
在追忆似水年华中,王朔运用了回忆的手法,通过主人公的回忆,将过去的往事逐一呈现在读者面前。

回忆的叙述手法,使整个故事呈现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给人以既真实又虚幻的感受。

同时,回忆的叙述手法还增强了小说的悬念,使读者无法预测故事的发展,更加引人入胜。

二、象征手法
追忆似水年华中,王朔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一些具象的事物来暗示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比如,小说开头的雨,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忧伤和沉重;而小说中的镜子,则象征着主人公对自我的反思和追寻。

这些象征手法的运用,不仅增加了小说的艺术性,还使读者更容易与主人公产生共鸣。

三、情感描写
情感描写是追忆似水年华的另一个突出特点。

王朔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年少时的情感起伏和内心的挣扎。

比如,主人公对初
恋的迷恋、对友情的珍惜、对成长的痛苦等,都在小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描写。

这些情感描写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产生共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追忆似水年华通过叙述手法、象征手法和情感描写等多种手法的运用,成功地表现了主人公的追忆过去的心情和情感变迁。

这些手法的运用,不仅使整个故事更加丰满和生动,还使读者更容易被故事所吸引,产生共鸣。

追忆似水年华的成功,也体现了王朔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创作手法的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体发育时适逢三年自然灾害,受教育时赶上文化大革 命,所谓全面营养不良。身无一技之长,只粗粗认得三五千 字,正是那种志大才疏之辈,理当庸碌一生,做他人脚下之 石;也是命不该绝,社会变革,偏安也难,为谋今后立世于 一锥之地,故沉潭泛起,舞文弄墨
“你说,”我问安佳,“如果一个人吃饱了饭没事干,他怎么消磨时间最好?” “睡觉。” “睡过了呢?已经睡得不能再睡了?” “他有没有别的本事?譬如治理国家、弹棉花、腌制猪头等等。” “没有,一概没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他是不是很有追求?” “追求得一塌糊涂。” “他认多少字?” “加上错别字有那么三五千吧。” “那就当作家吧。”安佳平静地望着我,“既然他什么也干不了又不甘混同于 一般老百姓。” “也只好这样了。”我赞同道,“看来确实别无选择。” 《一点正经没有》
商业写作中的反叛意识:《动物凶猛》
我感激所处的那个年代,在那个年代学生获得了空前的解放,不必学习那 些后来注定要忘掉的无用知识。我很同情现在的学生,他们即便认识到他们是 在浪费青春也无计可施。我至今坚持认为人们之所以强迫年轻人读书并以光明 的前途诱惑他们仅仅是为了不让他们到街头闹事。 节选自《动物凶猛》
《看山区很美》:追念童年
我在保育院多中享有“尿床大王”的名声。这称号人人皆知,搞的我 很没面子,始终树立不起威信。每天晚上例牌是床上一泡尿。有时性 起还要多尿几次。浑身湿透,衣服、褥子都拿走,赤身睡在钢丝网上。 早晨起来,屁股、背后、半张脸都印上小方格,像是早市刚割的肉, 被谁装进网兜拎了一路。有次我把枕头都尿了,也不知是怎么干的, 可见水平之高。更令我悲愤的是,这些成果还要展览。尿湿的被褥白 天都要晾在外面院子的铁丝上,在太阳底下一字排开。孩子们管这叫 “画地图”。那些暗黄的尿溃印在白布面上也确实像极古代航海家凭 印象绘制的错误百出的地图。每日清晨,就有一些无聊的人,起床第 一件事是跑出去参观,然后赶回来宣布名单,形容新图案。
从《玩的就是心跳》《橡皮人》到《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演绎血色青春浪漫
我们浪费掉了太多的青春,那是一段如此自以为是、 又如此狼狈不堪的青春岁月,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朝气, 也有颓废;有甜蜜,也有荒唐;有自信,也有迷茫。我们 敏感,我们偏执,我们顽固到底地故作坚强;我们轻易的 伤害别人,也轻易的被别人所伤,我们追逐于颓废的快乐, 陶醉于寂寞的美丽;我们坚信自己与众不同,坚信世界会 因我而改变;我们觉醒其实我们已经不再年轻,我们前途 或许也不再是无限的,其实它又何曾是无限的?曾经在某 一瞬间,我们都以为自己长大了。但是有一天,我们终于 发现,长大的含义除了欲望,还有勇气、责任、坚强以及 某种必须的牺牲。在生活面前我们还都是孩子,其实我们 从未长大,还不懂爱和被爱。
第9讲 王朔的小说
王朔简介
• 1958年出生,1976年毕业于北京 第四十四中,后进入中国人民海 军北海舰队任卫生员.1980年退 伍回京,进入北京医药公司药品 批发商店任业务员,1983年辞职 靠写作维生。1978年开始从事文 学创作,自84年初处女中篇小说 《空中小姐》发表在《当代》后, 迄今已创作二十二个中篇小说、 三个长篇小说,大约一百六十万 字,并创作了数十集电视剧。
[谐谑卷 谐谑卷] 谐谑卷 >编辑部的故事 >痴人 >枉然不供 >顽主 1988《顽主》导演:米家山 《顽主》导演: >你不是一个俗人 《甲方乙方》冯小刚 甲方乙方》 >一点正经没有-顽主续篇 >千万别把我当人 [挚情卷 挚情卷] 挚情卷 >我是“狼” >给我顶住 >许爷 >橡皮人 1988《大喘气》导演:叶大鹰 《大喘气》导演: >玩得就是心跳 2006:《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导演:叶京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导演: >过把瘾就死 2003《我爱你》导演:张元 《我爱你》导演: 《看上去很美》
《你不是一个俗人》:拒绝崇高
中国“巴顿”有意把车开得倏忽乱飘。 “下面该什么词了?”于观小声问冯小刚。 冯小刚掩嘴道:“冰激淋。” “我从小吧,就特羡慕革命烈士,江姐呵,赵一曼呵,当然还有洪常青。 “噢,将军,我们有一礼拜没吃到冰激淋了,连可口可乐都不是原装的。”于观 打心眼里敬佩他们,你不知道我看《红岩》、《红色娘子军》时哭成 大声说。 什么样儿。特别是他们就义时,那音乐,那火光,回回我都热血沸腾, “让美国空军给我们运!”“上将”回答。 至今刑场上的阵阵枪声还回荡在我心头。我恨我生在新社会,没机会 “噢,将军,听说供应给我们的骆驼香烟都在安特卫普让后方那些坏蛋批发给比 跟反动派英勇斗争,没机会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流血牺牲,喊着‘为了 利时倒爷了。” 新中国——冲呵!’粉身碎骨。我这想法特过时吧?让您见笑了吧? “连我们的口香糖都嚼在那些意大利妓女嘴里,我嘴臭得都没法吻那些欢迎我们 是,我这人是有点老派。现在年轻人都想着怎么发财。” 的巴黎娘们儿了。”冯小刚撅着嘴抱怨。 “给艾克打电报。”“上将”满不在乎地说,“我要把这些坏蛋统为昨天 的感受依然在我们心中
从小就一块偷幼儿园的向日葵,从楼上往过路人身上吐痰玩。 我很感谢我们所处的年代,学生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不用去学一些将来注定要用不 上的知识 哥哥爱你没商量,哥哥爱你那是你的福分,哥哥爱你一万年太久之争朝夕 干部子弟凶猛,请勿靠近。那才叫一个拔份! 嘿,你这人太不讲道理了,长这样还让不让我们活了? 青春的岁月像条河流着流着就成浑汤了 胆小鬼是上不了战场的 放心吧,我会用鞭子狠狠地抽你们的!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 ,是啊,暴风雨就快来了!! 布哈林是叛徒 列宁同志已经不发烧了 我像毛主席保证,我没骗你!真的! 列宁同志已经不咳嗽了 ,他已经不发烧了 . 851851我是王成我是王成 有我在就有阵地在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为了列宁前进 白匪军前脚一撤,红军立马就杀回来
2005《看上去很美》导演:张元 《看上去很美》导演:
期末思考题
• 如何认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开放的整体性及现当代 文学分期的合理性 • 伤痕小说的概念及代表作 • 反思小说的概念及代表作 • 小说《芙蓉镇》的情节结构分析及艺术定位 • 改革文学的发展阶段 • 寻根文学的理论主张及缺陷 • 新写实小说的概念及写作特点 • 新历史主义小说的主要内容
《动物凶猛》在王朔作品中的地位:唯一一次不加掩饰的展示出个体经 动物凶猛》在王朔作品中的地位 历中曾经拥有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他的自我珍爱的纯洁的青春 记忆,激情涌动的少年梦想与纯真烂漫的初恋情怀,并且以追忆与自我 剖析的叙事方式为这些内容带来了浓郁迷人的个人色彩。——叙事动力 所在
获得“空前解放”的部队 大院里无人管教的男孩 马小军vs米兰
王朔的小说创作与影视改编
[纯情卷 纯情卷] 纯情卷 >永失我爱 1994《永失我爱》导演:冯小刚 《永失我爱》导演: >空中小姐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1988《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导演:夏钢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导演: >动物凶猛 1995《阳光灿烂的日子》导演:姜文 《阳光灿烂的日子》导演: >浮出海面 1988《轮回》导演:黄建新 《轮回》导演: [矫情卷 矫情卷] 矫情卷 >懵然无知 >刘慧芳 >无人喝采 1993《无人喝彩》导演:夏钢 《无人喝彩》导演: >人莫予毒 >我是你爸爸 1996《爸爸》导演:王朔、冯小刚 《爸爸》导演:王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