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苹果病虫害周年防治试验初报
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一、苹果病虫害防治的意义苹果病虫害防治在苹果生命周期以及周年管理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苹果病虫害防治及时到位,对延长结果年限,增长树体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对结果期苹果园当年产量大小,质量好坏,优质果率高低都具有较大的影响。
控制苹果重大病虫害发生、蔓延、确保果品安全,对果业可持续发展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广大消费者对果品质量安全日益重视,特别是加入WTO后,各成员国对农产品卫生安全都高度关注。
农产品国际贸易技术壁垒设限愈来愈高,国内外市场准入条件也愈来愈严,市场竟争日趋激烈。
果品农药残留已成为影响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当前,我县广大果农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不高,防治粗放,农药乱配滥用现象比较普遍,造成果品农药残留超标,果品质量下降,直接影响到了果品进入国内外高档市场和出口创汇能力,且防治成本大,防效差。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普及推广苹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提高果农防治病虫技术水平,使果农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化学农药,把果园病虫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
减少用药次数,把农药残留降低到国家规定的指标以下和国际市场认可的范围之内。
二、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概念及原则果园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就是应用生态学方法,根据果园生态系特点,以苹果为中心,有机协调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充分发挥生态系中有利因素的作用,限制不利因素的发展,有效地控制病虫数量,在经济损失允许条件下,使经济损失和对环境有害的副作用降低到最低程度,达到安全、效佳、经济”勺目的。
苹果病虫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治早、治小治了的植保要求。
三、不同树龄阶段苹果园病虫害防治对象苹果园生态系比较稳定,病虫害在一个果园可持续危害多年。
一般在幼树阶段食叶害虫多,象金龟子、象甲、卷叶虫等。
进入结果期后,果实病虫逐渐上升,成为主要防治对象,象食心虫、叶螨、腐烂病、早期落叶病等。
苹果衰老期,一些危害衰弱树的病虫害日趋猖獗,甚至把果园毁掉,如腐烂病、根腐病、吉丁虫等。
甘肃秦安苹果病虫害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治策略

甘肃秦安苹果病虫害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治策略马天骥(甘肃省秦安县植保植检站,741600)甘肃省秦安县是我国苹果最佳优生区,苹果等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并占据相当重要市场,果业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优势产业。
截至2018年底,全县苹果种植面积达4万公顷,苹果产量70万吨以上,产值突破23亿元。
然而,由于品种混杂、面积大,加之一家一户的种植管理模式,造成品种老化、质量低劣、病虫灾害频繁发生等严重问题,限制了苹果生产健康持续发展。
近年来,秦安县苹果园苹果早期落叶病、苹果黑星病、苹果黑点病、苹果树腐烂病、苹果叶蠟、苹果锈病等病虫害严重,并呈继续加重的趋势,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从2017年冬季开始,我们先后组织相关人员对苹果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秦安县苹果病虫害的防治策略建议,现总结报道如下。
1苹果病虫害发生情况在苹果生长季,我们选择不同地域(川区、半山区)的25个苹果园作为调查对象,以当地主栽品种富士、金冠、新红星、嘎拉为主,每个苹果园按照五点取样法,选择10株树,作为调查样点。
所有样点每15天调查1次,重点调查果园常发性、间歇性、危险性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果园的管理情况和病虫害防治情况等。
从调査结果看,秦安县苹果病虫害发生具有种类多、危害重、用药次数多、投资大、防效差等特点,现归纳如下。
1.1常发性病虫害居高不下苹果黑星病在全县大面积严重发生,平均受害叶片达35.8%,重的在80%以上,发病果实完全丧失食用价值。
苹果早期落叶病在川区发病果园达68.4%,病叶率平均为52.6%,最高达100%,严重时整株树落成光杆。
苹果黑点病在个别富士园果实发病率平均在50%左右,严重的在85%以上。
苹果叶蠟在山川果园普遍发生,严重田块造成叶片枯死与脱落。
苹果树腐烂病平均病株率达49.2%,严重果园病株率高达100%,有的甚至毁园。
1.2危险性病虫传入风险增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果品流通的频率增加,流通的范围、渠道不断扩大。
苹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周年管理方案

苹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周年管理方案1. 引言1.1 背景介绍苹果园病虫害是苹果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扰之一,病虫害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果实的质量和产量,还会增加农民的防治成本。
在过去的管理实践中,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
如何制定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案,成为当前苹果生产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苹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周年管理方案,旨在通过综合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合理化学防治等手段,达到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提高果品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通过对苹果园病虫害现状、综合防治原则、防治措施、预防控制技术和综合防治效果评估等方面的研究,为探讨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推广前景提供理论支持。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苹果园病虫害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2 研究意义苹果园病虫害是苹果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苹果的品质与产量。
针对苹果园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管理方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系统的病虫害监测和防治措施的制定,能够有效提高苹果产量和质量,保障果园的经济效益。
综合防治方案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和果园工作者的健康风险,符合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要求。
研究苹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管理方案,也有助于提升果农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推动果业健康发展。
最重要的是,通过科学的研究与实践,可以积累经验,探索出更加有效的防治方法,为苹果园病虫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为果农提供更好的种植管理指导。
研究苹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管理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以上内容共计218字】2. 正文2.1 苹果园病虫害现状苹果园病虫害是苹果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苹果树上的病害和虫害。
常见的苹果病害有黑星病、灰霉病、炭疽病等,而苹果虫害包括红蜘蛛、蚜虫、果实蠕虫等。
这些病虫害会导致苹果产量下降、果实质量下降甚至无法销售。
目前,苹果园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但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会导致病虫害对药剂产生抗药性,同时还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苹果病害防治技术

汇报人: 2023-12-29
目录
• 苹果病害概述 • 苹果病害防治技术 • 苹果病害防治实践 • 苹果病害防治的未来展望
01
苹果病害概述
苹果病害的种类与特征
01 02
苹果轮纹病
苹果轮纹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苹果树的枝干和果实。其特征 为树皮上出现圆形或扇形的褐色病斑,果实上出现浅褐色病斑,并逐渐 扩大,果肉腐烂。
产量下降
病害严重时,会导致大 量果实腐烂,使产量大
幅度下降。
品质降低
病害影响果实的外观和 口感,使品质降低。
树势减弱
长期受到病害的侵袭, 苹果树的生长和发育会 受到严重影响,树势逐
渐减弱。
经济损失
病害防治不当,会导致 果园的经济效益大幅度
降低。
02
苹果病害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对病害具有较高抵抗 力的苹果品种,降低病害 发生的风险。
苹果炭疽病
苹果炭疽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果实。其特征为果实表面出现 圆形或椭圆形的褐色病斑,病斑中部凹陷,并产生许多突起的小黑点。
03
苹果黑星病
苹果黑星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其特征为叶片上
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病斑上产生黑色霉层,果实上出现红
褐色病斑,并覆盖一层黑色霉层。
苹果病害的传播途径
01
02
03
风雨传播
许多苹果病害可通过风雨 传播,病菌从发病部位传 播到健康部位或健康果树 上。
昆虫传播
一些病害可通过昆虫传播 ,如蚜虫、叶蝉等,它们 在病树上吸取汁液后,将 病菌带到健康树上。
人为传播
果园作业时,如修剪、采 摘等,若不注意卫生操作 ,也可能传播病害。
苹果周年管理历

三月:惊蛰、春分(萌芽展叶期)
腐烂病、介壳虫、蚜虫及越冬代的病原菌
1、春季清园:用3000倍戊唑醇+1000倍48%毒死蜱1500倍+翠康花果灵1000倍进行全园喷布。
2、刮治腐烂病、轮纹病等果树枝干病害。刮后用果腐康50倍+国采一号200倍涂抹病斑。
3、结合喷药喷翠康金钾1000倍+生力液1000倍1次。
1、秋季修剪,疏除骨干枝上抽生的竞争枝、内堂、背上枝杈的萌生枝、徒长枝等。
2、对预留枝进行拉枝,达95°为宜。
3、及时刮除主干、大枝、及枝杈粗皮裂缝,刮后用韩孚清园100倍+国采一号(想不到)涂抹刀口。
九月:白露、秋分(花芽分000倍;谢花后,喷翠康钙宝1000倍1次,生力液800倍1次。
3、全园地面喷48%毒死蜱800-1000倍液+20%吡虫啉,然后用钉耙搂匀;
1、继续花前复剪;
2、疏花疏果:疏花序→花蕾→疏花→疏果。
3、果园种草生草,选种白三叶草。
五月:立夏、小满(新梢旺长、生理落果)
褐斑病、斑点落叶病、轮纹病、炭疽病;桃小食心虫、叶螨、蚜虫、介壳虫、毛虫类、金龟子
(2)化肥:45%龙腾硫基复合肥每亩50-70公斤或多肽尿素亩40公斤,多肽磷肥亩80公斤,青上钾肥亩30-40k公斤。
十月:寒露、霜降(秋梢停长、果实成熟期采收期)
轮纹病、炭疽病及果实贮藏病害的预防
1、脱袋前4-5天喷一次世高3000倍,加强果面保护;
2、采果后用3000倍的世高+高氯1500倍消灭越冬的病虫。3、果实入库前在预冷室用800倍多菌灵+500倍的翠康钙宝蘸果。
1、春季追肥:45%龙腾复合肥80-100公斤,多肽尿素25公斤,诺邦地龙60公斤,花果多50-70公斤
苹果大田肥效试验效果报告

苹果大田肥效试验效果报告————————————————————————————————作者:————————————————————————————————日期:ﻩ陕西安德瑞普“铃盖顶”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苹果上的试验效果报告1、试验目的依据陕西省土肥站制定的肥料试验技术规程,通过大田肥效示范试验,试验陕西安德瑞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含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苹果上的使用效果。
多年来微量元素补充已成为苹果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微量元素在土壤中难以移动,极不易被树体吸收,如何找到一种可迅速补微量元素又能提高果实品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生产问题,微量元素试验表明:果树喷施腐殖酸、氨基酸等微量元素水溶肥料能提高果实品质,咸阳市土肥站依据陕西省土肥站制定的肥料试验技术规程,通过大田肥效试验,研究陕西安德瑞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铃盖顶”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苹果上补充微量元素的效果。
2、试验材料2.1试验品种:苹果品种:富士2.2 试验地及农户基本情况:试验地点为咸阳市马庄镇渔王村王峰宾家地,2.3试验时间:4月8日开花,4月29日进入幼果期。
果树肥3月25日施基肥,6月27第二次施花芽分化肥,7月24日第三次施果实膨大肥。
10月20日采收,10月23日采收统计完毕。
2.4供试产品陕西安德瑞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铃盖顶”微量元素水溶肥料。
其中Fe+Zn+Mn+B≥10%.2.5 产品来源:农业部肥料临时登记田间肥效试验肥2.6 供试土壤为淤沙土,主要营养成份平均测试结果如表1:试样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 g.kg-1g.kg-1mg.kg-1mg.kg-1mg.kg-1数值14.6 0.83 71 33.8 1618.23、试验方法3.1示范试验点基本情况试验于2012年3月咸阳市沣东办渔王村进行,咸阳市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南部,土层深厚,海拔高,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我国苹果优势产业带的最佳优生区之一,苹果已成为咸阳经济发展的重大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是果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土壤PH较高,苹果对铁、锰、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十分困难,苹果补微量元素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山地苹果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控技术

232023.5力。
氮肥是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贡献者,占我国大棚蔬菜生产温室气体排放量的78.2%。
我国大棚蔬菜生产的氮肥投入量分别比小麦和玉米生产高出67.6%和60.0%,比美国蔬菜种植高出约2.1倍。
因此,降低氮肥施用量对于减少我国蔬菜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至关重要。
4.2 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减少作物生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挑战。
研究表明,我国蔬菜生产种植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可得到实质性的缓解。
减少氮肥投入是有效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
我国大棚蔬菜生产中存在过量施氮现象,施氮量超过作物实际需水量,将氮肥施用量降低到最佳水平可减少土壤氮过剩,减少温室气体总排放量16.7%。
与此同时仍保持合理的土壤氮积累水平,并适应作物的氮需求。
北方地区的蔬菜生产每公顷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相对较大,其减少氮肥的潜力相对较大。
施用高效肥料(如硝化抑制剂)可控制土壤硝化,抑制微生物氨氧化,阻断代谢氮损失途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南方地区的蔬菜生产,其种植面积越大,氮肥消耗减少幅度相对较大。
减少氮肥与增效肥联合施用比单独减少氮肥能更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由于种植面积较大,有机肥蔬菜比生长激素蔬菜具有更高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因此,优化氮肥施用量和施用高效能肥料可有效减少未来蔬菜生产种植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
5 结论可持续的P G V C 可在各地方、各区域甚至全球范围内提供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可增加粮食产量,但也存在负面环境影响。
农业工作者对农业系统的研究有待深入,目前仅有小部分生态系统服务和环境影响可量化。
我国大棚蔬菜生产系统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了其他国家的蔬菜生产系统以及我国的谷物作物生产,我国的蔬菜作物生产需要非常高的氮肥施用率。
在蔬菜生产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强度的巨大空间差异,主要是肥料投入和栽培方法存在区域差异。
氮肥摄入影响温室气体排放和强度的空间分布,其相对影响随地区和省份的变化而变化。
氮肥投入占温室气体排放量的78.2%。
苹果中有毒有害物质及综合调控治理对策

苹果中有毒有害物质及综合调控治理对策摘要就苹果中残留农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和危害性进行阐述,根据苹果质量安全现状,提出几项有针对性的综合调控治理对策。
关键词苹果;农药残留;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调控治理;对策苹果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是指残留在苹果中的农药、重金属以及氟、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
农药和重金属残留是影响苹果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二者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影响植物生长,而且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健康。
我国是世界苹果生产的第一大国,但苹果出口量不到世界苹果出口总量的5%,主要原因是我国苹果优质果率低,而苹果中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又是影响苹果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
烟台是我国苹果的主产区之一,苹果产业在烟台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目前,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国内外对绿色无公害苹果的需求,降低苹果中农药、重金属残留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加强苹果及其产地环境质量监控,对提高苹果质量安全水平,促进苹果产业健康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果园农药污染及其危害性1.1果园农药使用现状我国是农药使用大国,年使用量在80~100万吨,居世界首位。
我国的生物农药应用相对较少,几乎90%以上都是化学农药。
目前,80%以上果园的果树病虫防治仍主要依赖于化学防治,受价格和果农传统用药习惯等的影响,已经禁用的有机磷、有机氯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在生产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由于我国果品栽培技术相对发达国家还是比较落后的,防治病虫害和调节植物营养主要以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为主,不仅果品外观、质量差,还经常由于农药和化肥使用剂量、时间、次数不当,导致农药、重金属、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不但危害到食用者的身体健康,还直接影响到我国苹果的出口贸易声誉。
烟台是我国苹果的主产区,病虫害种类繁多,且发生危害程度严重,年农药使用次数和用药种类均较多。
据粗略统计,在苹果病虫防治中,农药应用种类多达70种,年应用化学农药防治次数不下10次,有的多达15~16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食品苹果病虫害周年防治试验初报【摘要】生产绿色食品苹果的重点在果园病虫防治和施肥上,难点在果园病虫害防治农药的应用上。
绿色食品生产中农药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即一种化学农药(低毒)在作物的一个生长周期中只能用一次,并且对农药的使用浓度也有严格的要求。
当前,部分果农病虫害防治水平低,防治粗放,农药滥用现象严重,农药残留超标,果品质量下降。
为了提高病虫防效,按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要求,我们开展绿色食品苹果病虫害周年防治试验,提出可行的绿色食品苹果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转变果农的传统防治观念和行为,倡导绿色食品病虫害防治理念,从源头上引导果农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更为科学有效的病虫害综合防治【关键词】绿色食品;苹果;病虫害防治
1.材料与方法
试验时间为2012年度,试验地点选在栖霞市杨础镇南林家村,供试苹果品种为红富士,栽植株行距3m×4m,树龄8年生,树势中庸,管理水平中等。
试验设两个处理:处理一(按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进行病虫害防治)、对照处理(按照当地常规方法则进行病虫害防治),每个处理重复三次,每个试验小区选择3株果树,两个处理的其它管理措施完全相同。
2.结果与分析
2012年全年,试验区和对照区各使用农药7次(详见表1),每次用药两个处理区均一同喷洒,同时做好两个处理间的隔离。
2.1 果园病虫害田间防治效果
分别于每次喷药的药前1天、药后3天、药后7天以及采收后对试验区和对照区内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对比两个处理区的药剂防治效果。
在苹果整个生长周期,共开展了22次苹果病虫害田间调查,统计了苹果枝干轮纹病、锈病、花腐病、褐斑病、斑点落叶病、卷叶蛾、叶螨、黄蚜、潜叶蛾的发生情况(图1至图9略)。
调查结果表明,试验区与对照区内的苹果病虫害发生情况基本一致,但试验区用药结束后,对照区落叶严重,试验区落叶明显较轻(图10为对照区,图11为试验区)。
这说明,与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相比,按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进行病虫害防治能获得相同的防治效果。
可见,按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进行苹果的病虫害防治是可行的。
2.2 不同处理的苹果经济产量
苹果收获时,统计各处理3个试验小区内9株果树的苹果产量(表2)。
结果表明,试验区的总产量较对照区增加4.6%,尤其是
一、二级果的产量较对照区高出16.5%。
2.3不同处理贮藏期内苹果病变发生情况
采收后2个处理均剔除病、虫、伤果后,随即选取100个苹果装筐置自然室温下,于贮后20天、40天、60天各调查一次坏果数,两个处理的苹果病变情况见表3。
可知,试验区的苹果在60天储藏期内无一坏果,对照区的苹果在20天内和40天内各有一个苹果因
霉心病坏掉。
2.4不同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对两个处理区的投入和产出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如表4。
可知,试验区的投入虽然高于对照区,但其高投入换来了高回报,其净利润高于对照区6.8%。
3.小节
(1)按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制定的苹果病虫害防治方案取得了与常规防治措施基本相同的效果,在整个生长周期,试验区内苹果的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主要病虫害的危害均始终处于较低水平。
(2)按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制定的苹果病虫害防治方案不会影响苹果的产量,相反,试验区内的经济产量高于常规防治区,尤其是一、二级果的比例较常规防治区高出6.1个百分点。
虽然,试验区的病虫害防治成本高于试验区,但同时获得了更高的经济产量,其纯收益高好于常规防治区。
(3)试验区内选用的药剂均为生物农药和低毒化学农药,而且同一有效成分的化学农药在一个生长季节只使用了一次,这不仅能降低农药在苹果和环境中的残留,还能有效避免病虫害的抗药性,具有更为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4)综合试验区内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和取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而言,按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开展苹果病虫害防治是可行的,应该在实际生产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