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2869107265中级职称评审量化赋分表
中职量化记分表

2 任现职以来发表教育教学 论文情况 3 任现职以来教研成果、做课 、论文、课件、教具等业务 评奖(只限由教育业务主管 部门组织的各类评奖) 任现职以来的荣誉称号
(只限由教育或其他政府部门颁 发的荣誉)
5%
论文、课件、教具获县三等奖1分,市三等奖3分,省三等奖5分, 国家三等奖7分,优质课评选在此基础上提高1分,教研成果在此 25% 基础上提高2分。以上奖励每提高一个奖励等次加1分。省、市级 观摩课分别记9分和6分。(重复获奖的按一次记分,内容不同可 累计记分,50分封顶。) 县教育局级3分(此级别仅对乡村教师有效),县处级5分,地市 (厅、局)级7分,省部级9分,国家级11分。本单位表彰的不予 15% 记分。集体受奖不给个人记分。(多次受奖累计记分,30分封顶 。)
中小学教师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资格量化记分表
单位:
序 号 1
被评人姓名:
权 重
编号:拟Βιβλιοθήκη 资格:评 委 评 分评分项目 任现职以来所获“教学成果 奖”(系指根据河北省教学成
果奖励办法,由教育人事部门组 织评审的奖励,每两年评选一次 。与教研部门组织的成果评奖有 所区别)
评分规则及分值
获市成果三等奖5分,获省成果三等奖8分,获国家成果三等 奖11分,每提高一等加1分。(同一项目重复获奖只能以最 15% 高奖记分,不同项目多次受奖按上述标准累计记分,30分封 顶。) 在市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论文6分;在省级公开发行刊物上 发表论文8分;在国家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论文10分。只计 最高级别1篇,多发不累计加分。除《中国教育报》外,其 它各类报纸不予认定,10分封顶。
加(减)分项目
累计得分
4
5 所在单位评价 6 乡村教师 7 评委综合评价 8
职称评审量化打分表

《某某课程》等课程 教学任务书
(5)
教学能 力
5+3+2
10
指导毕业设计、毕业实 习、生产实习(3)
教学任务书
指导青年教师(2)
培养青年教 师考核表P16
教学 工效 果
8
近三年年均工作量 9.74 474(300+174)
(8+1.74)
工作量证明
8
2011年度考核为优秀 2011年度院教学质量考 核为优秀。(8)
职称评审量化打分表(表样)
单位:某某学院 姓名:某某某 申报专业技术职
务:副教授
打分项目
满分
学院 打分
打分依据
依据原始材 料
工作表现
15
2009年院优秀教育工作者 12 2010年院优秀共产党员
2012年院优秀教师(12)
学院下发证 书P25-27
学历
5
5 硕士(5)
毕业证书、 学位证书P45
主讲《某某课程》、
18
著
合计
100
17
16 87.24
1、 市指导项目 国内领 先 第二(3+4)*0.9
立项文件、 鉴定证书、 成果证书P51
2、 市指导项目 国内领 先 第四 (3+4)*0.7=4.9 合计:17+1.2
立项文件、 鉴定证书、 成果证书P61
另:参加市级项目1项, 立项文件、
其中1项获市科技进步三 鉴定证书、
等奖奖第二(6.3)
成果证书
P71-90
发表论文8篇,其中:
核心第一作者3篇(16) 论文复印件
另发表论文5篇
P91-161
合计:16+
职称评审量化赋分表

公开、 示范、 130 教育 10 教学 30 观摩、 评优、 能力 研读课 (硬性
一个系列以最高级别赋分,30分封顶。
11
12
面试答辩不合格者一票否决,农村学校申报教师在面试 环节中必须能熟练运用班班通设备进行面授,城市学校 面试答 教育 申报教师在面试环节中必须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 辩(硬 60分以下(不包含60分)一票否决,以60分赋10分为基点,每多一分加1分(注;60分10分;61分11分;62分12 教学 50 面授(班班通和多媒体运用占面试答辩分数的30%), 性条 分;63分13分依次类推,100分赋分为50分,赋分不超过50分。 能力 乘以当年面试答辩系数。面试答辩总分=(面试答辩× 件) 70%)×当年面试答辩系数+(班班通等设备运用能力× 30%)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参加计算 机应用能力考试,但必须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 计算机 训和职称面试中的计算机现场操作测试。年龄满45周岁 教育 测试 60分以下(不包含60分)不予赋分,以60分赋6分为基点,每多一分加0.5分(注;60分6分;61分6.5分;62分7 (含)以上者;取得硕士以上学位;参加全国计算机软 教学 20 (硬性 分;63分7.5分依次类推,85分赋分为18.5分,85分以上(不包含85分)赋20分。 件考试成绩合格的;取得计算机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 能力 条件) 援疆教师;参加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养的(中、长 期)学员,在特培期间评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测试 成绩不合格者,一票否决。 20 教案数量完整 内容符合教学常规 教案 (纸质 50 版) (硬性 条件) 内容、字迹整洁 有详实教后记 教研检查记录 教务检查记录 学校年检记录 教案数量完整 教案 教案少一学期扣2分;教案字迹不一、 有涂改现象扣20分。 5 5 5 5 5 5 20 任现职近5年以来,因不可抗力等特殊原因造成的教案 丢失、遗失等情况,须提供相关证明,并由学校进行认 证、各级教育局审核盖章方可认定,以最低分赋分。对 因参加各类培训产假等特殊原因而造成的无相关教案、
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量化赋分参照标准

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量化赋分参照标准(2010年修订)一、量化赋分项目(最高计200分)(一)基本项目5项,最高计95分1、专业工作年限(最高计20分);2、学历及所学专业(最高计35分);3、任职期间年度考核结果(最高计15分);4、职称外语成绩(最高计10分);5、任职期间继续教育学分(最高计15分)。
(二)加分项目4项,最高计105分6、业绩荣誉(最高计25分);7、获奖成果(最高计45分);8、论文、著(译)作(最高计25分);9、专项加分(最高计10分)。
二、分项赋分标准1、专业工作年限赋分专业工作的年限,按周年计算,每满1年1分,超过半年按1年计算。
最高计20分。
2、学历赋分(1)学历均以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为准,取得两个以上学历者,只按专业相同或相近的最高学历赋分;(2)后取学历计分,自取得学历起应从事本专业工作3年以上;不足3年的,按前学历与后学历差值的均值加上前学历分值计分;(3)所学专业与从事专业不相近的不计分;3、聘任现职期间考核赋分按最近4年度的考核等次(以考绩档案和年度考核表原件为准)计分,年度考核优秀每年5分,合格每年2分,基本合格每年1分。
最高计15分。
4、职称外语成绩赋分60分以上或具有合格证计10分,符合放宽条件在50-59之间的记8分,符合免试条件的记6分。
5、任职期间继续教育赋分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下发的继续教育证书中的记载为准,最近2个聘期(4年)内的继续教育学分有效,乘以15%计算,最高计15分。
继续教育学分每年应项达到20学分以上。
6、业绩荣誉赋分(1)只计最近5年的成绩,同一业绩获得不同层次的荣誉,只按最高级别计分;(2)以奖励证书原件为准,一般应附原公布文件;(3)不同的业绩荣誉赋分值可累加,最高计25分。
7、获奖成果赋分注:(1)获奖成果指国家认可的发明奖、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丰收奖、优秀勘察设计奖、优秀教学成果奖等,级别按评审或颁发单位计算;各级行业学会的相似奖项比照上述奖项就近降低2个等级计分。
职称量化评审评分表

附件4:
工程系列中级职称量化评审评分表
单位:动力厂
注:1、凡是本表所涉及数字、代码及字母统一用半角字符填写,标点符号用中文标点,日期格式如2008年9月要写为“2008.9”;2、每栏中所填项之间用“;”分开,并分行;所填项中除论文、文件、书刊用书名号外,其它需要标注项均用双引号;3、除表格名称外,所有字符的字体统一设为宋体,字号设9号字,不要加粗;4、每位申报人员不得修改表格格式,如增减行列或合并行列,只须按要求填写即可。
5、除每栏各项之间人为分行外,所有填写内容不要人为分行,要通过格式设置成自动换行;6、高级职称申报人员不能超过每栏的限定项,中级职称不受限制。
7、参评人员申报的职称系列要与现工作岗位对应,对于转岗的申报人员,原岗位在创新能力和履职业绩方面取得的内容不再单独列表填写,只需填入每栏各项内容的后半部分,并按照标准分的80%计分,同时在备注种应注明“**年由**岗位转到**岗位;资历时间:原岗位**年,现岗位**年”。
中级职称评审量化赋分表审批稿

中级职称评审量化赋分表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系列中级职称评委会阅卷量化赋分表参评人:单位:赋分说明一、本评委会报评专业分为:……等,报评人自己选择填报专业,卷号不要填写,自评分由报评人完成自评,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四舍五入。
二、表内所涉及时间项截止时间均为当年12月,以整年计算。
三、学历:以有效最高学历为准,所学专业模糊的,《学生成绩单》上专业课和公共必修课包括所报评专业的为本专业,选修课包括所报评专业的为相关专业。
破学历、破专业本项均不得分。
学位加分:本专业学士学位加2分,相关专业学士学位加1分;本专业硕士学位加4分,相关专业硕士学位加3分。
四、资历:以本次报评专业的助工证取得时间为准,最高10分。
五、论文:最多以两篇得分最高的论文累加计分,2人合写的,第一作者按75%赋分,第二作者按25%赋分;多人合写,第一作者按50%赋分,其余作者平分余下的50%。
评委可根据论文的内容、质量以及发表刊物是否核心期刊,在赋分标准的50%至100%范围内打分。
六、获奖成果及项目:各项得分可以累加,但最多只可以加三项,(非本专业为主的综合性奖项为参与项),本项赋分分为以下三步:第一步,确定奖励级别(省市县等对应项);第二步,确定排名,排名第一名按标准的100%赋分,排名第二至十三名按标准的50%赋分,排名第十四名以后的按标准的 25%赋分。
第三步,选择加分的三个项目,其中,第一项100%记分,第二项50%记分,第三项25%记分。
七、完成项目:限报一项,不累积计分,立项就给分;无省、市立项的如胜任本职工作,均记4分。
八、荣誉称号:限报一项,不累积计分,限本专业个人获得证书的,集体项无效。
九、继续教育:任期内公需科目每完成1年得1分,最高4分;专业科目每完成1年得0.5分,(取得人社局高研班证书的每年加0.5分,)最高4分。
十、年度考核:以任期内两年年度考核为准,每1年优秀(90分以上)加2.5分,合格(80分以上)1年1分,最高5分。
中级职称评审量化赋分表

中级职称评审量化赋分表(总2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丹东市系列中级职称评委会阅卷量化赋分表参评人:单位:赋分说明一、本评委会报评专业分为:……等,报评人自己选择填报专业,卷号不要填写,自评分由报评人完成自评,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四舍五入。
二、表内所涉及时间项截止时间均为当年12月,以整年计算。
三、学历:以有效最高学历为准,所学专业模糊的,《学生成绩单》上专业课和公共必修课包括所报评专业的为本专业,选修课包括所报评专业的为相关专业。
破学历、破专业本项均不得分。
学位加分:本专业学士学位加2分,相关专业学士学位加1分;本专业硕士学位加4分,相关专业硕士学位加3分。
四、资历:以本次报评专业的助工证取得时间为准,最高10分。
五、论文:最多以两篇得分最高的论文累加计分,2人合写的,第一作者按75%赋分,第二作者按25%赋分;多人合写,第一作者按50%赋分,其余作者平分余下的50%。
评委可根据论文的内容、质量以及发表刊物是否核心期刊,在赋分标准的50%至100%范围内打分。
六、获奖成果及项目:各项得分可以累加,但最多只可以加三项,(非本专业为主的综合性奖项为参与项),本项赋分分为以下三步:第一步,确定奖励级别(省市县等对应项);第二步,确定排名,排名第一名按标准的100%赋分,排名第二至十三名按标准的50%赋分,排名第十四名以后的按标准的 25%赋分。
第三步,选择加分的三个项目,其中,第一项100%记分,第二项50%记分,第三项25%记分。
七、完成项目:限报一项,不累积计分,立项就给分;无省、市立项的如胜任本职工作,均记4分。
八、荣誉称号:限报一项,不累积计分,限本专业个人获得证书的,集体项无效。
九、继续教育:任期内公需科目每完成1年得1分,最高4分;专业科目每完成1年得分,(取得人社局高研班证书的每年加分,)最高4分。
中小学职称评选量化评分表

3.德育获奖
4.班主任经历
项 目及分值
业绩
自评分
审核得分
审核人
具体项目
级别
发证单位
教学
工作
30分
1.工作量
2.毕业班教学经历
3.教学教研任职
4.教学、教研个人荣誉
5.辅导学生获奖
6.骨干教师及名师经历
项 目及分值
业绩
自评分
审核得分
审核人
具体项目
级别
发证单位
教研
工作
15分
1.论文及论著
2.课题研究
3.个人教研评优
4.参与中考命题
项 目及分值
业绩
自评分
审核得分
审核人
具体项目
级别
发证单位
辅导与辐射
9分
1.师徒结对情况
2.有师徒结对或指导证书的指导获奖
3.无师徒结对或指导证书的指导获奖
4.评估、迎检、示范课上课情况
注:请严格参照《XX市XXX中学中高级职称评审量化操作方案》计分标准填写。
XX市XXX中学2020年中高级职称评定量化评分表
姓名身份证号学科申报职称等级
项 目及分值
业绩
自评分
审核得分
审核人
具体项目
级别
发证单位
师德师风及资格得分
20分
1.一票否决
2.师德师风考核
3.任教和任职
4.学历
5.各项荣誉
项 目及分值
业绩
自评分
审核得分
审核人
具体项目
级别
发证单位
教育工作Leabharlann 26分1.课堂教学测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东市系列中级职称评委会阅卷量化赋分表参评人:单位:
赋分说明
一、本评委会报评专业分为:……等,报评人自己选择填报专业,卷号不要填写,自评分由报评人完成自评,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四舍五入。
二、表内所涉及时间项截止时间均为当年12月,以整年计算。
三、学历:以有效最高学历为准,所学专业模糊的,《学生成绩单》上专业课和公共必修课包括所报评专业的为本专业,选修课包括所报评专业的为相关专业。
破学历、破专业本项均不得分。
学位加分:本专业学士学位加2分,相关专业学士学位加1分;本专业硕士学位加4分,相关专业硕士学位加3分。
四、资历:以本次报评专业的助工证取得时间为准,最高10分。
五、论文:最多以两篇得分最高的论文累加计分,2人合写的,第一作者按75%赋分,第二作者按25%赋分;多人合写,第一作者按50%赋分,其余作者平分余下的50%。
评委可根据论文的内容、质量以及发表刊物是否核心期刊,在赋分标准的50%至100%范围内打分。
六、获奖成果及项目:各项得分可以累加,但最多只可以加三项,(非本专业为主的综合性奖项为参与项),本项赋分分为以下三步:第一步,确定奖励级别(省市县等对应项);第二步,确定排名,排名第一名按标准的100%赋分,排名第二至十三名按标准的50%赋分,排名第十四名以后的按标准的 25%赋分。
第三步,选择加分的三个项目,其中,第一项100%记分,第二项50%记分,第三项25%记分。
七、完成项目:限报一项,不累积计分,立项就给分;无省、市立项的如胜任本职工作,均记4分。
八、荣誉称号:限报一项,不累积计分,限本专业个人获得证书的,集体项无效。
九、继续教育:任期内公需科目每完成1年得1分,最高4分;专业科目每完成1年得0.5分,(取得人社局高研班证书的每年加0.5分,)最高4分。
十、年度考核:以任期内两年年度考核为准,每1年优秀(90分以上)加2.5分,合格(80分以上)1年1分,最高5分。
十一、培养人才:任期内参加师带徒活动,每带一个徒弟加0.5分,最高3分。
十二、人才奖励:省以上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入选者加20分,市十百千人才工程千人层次入选者加10分。
十三、同一项目,不重复计分。
十四、最后得分:若评委赋分与自评、初评得分差距均在5分以内的,以评委赋分为准;若评委赋分与自评、初评得分某一个差距在5-10分以内,取评委赋分与其差距的两者平均分;若评委赋分与自评、初评得分差距均在10分以上,将提交评委会集体讨论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