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英文梅兰竹菊四君子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高尚之品性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高尚之品性“四君子”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是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画家在创作时常把竹、梅、松三项画在一起,称为“岁寒三友”。
加上兰,称为“四友”。
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
画家用“四君子”来标榜君子的清高品德。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即善画此类题材,其中犹以画竹、兰为最妙。
明末郑思肖善画兰,而且兰无根,即寓意为河山破碎的无根之忧。
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
而四君子之名的来源,我以为大概是出于古代的贤人君子,每每以梅兰竹菊自况,而梅兰竹菊四者也足以被用之来美喻其高风亮节之故吧。
基于这种内在的品德之喻,“四君子”之称,也确实恰如其分了。
花中的四君子梅兰竹菊的来历及寓意中国人对于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的称赞由来已久,自是达成共识。
其幽芳逸致,风骨清高,不做媚世之态;涤人之秽肠而澄滢其神骨,致人胸襟风度品格趣味于高尚之品性,深博世人爱意。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据传孔子称之为王者之香。
而兰之幽香我没有领略过,想必其香气自然是沁人心脾的美事。
然其孤芳自赏的风喻,应是贤人逸士的高标自况;而“美人香草”之谓,也或多或少地透出有志之士不为世人所知的悲愤抑郁之意。
而竹,我小时常见。
虽处北方凛冽酷寒之地,却也是几株劲节清高,洒风弄月,不无轻筠幽篁之致,至于竹香竹笑之属,我实不大了解。
就是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满图皆节,仅数片叶,坚劲挺拔,气势冲霄,很具节操和傲岸,倒让我深谙了竹之坚贞高洁的象征意味。
说到傲霜的菊花,当然要数陶渊明的偏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哉其乐。
然而,我想陶渊明所采的那菊,定不是花钱雇用花匠所植,而是普通的野菊罢了;淡泊清华,凌霜自得,自蕴情致而已,自然是现代的赏菊家所不屑于顾的。
对于剪雪裁冰、耐寒傲冷的梅,我只见过一株。
中国人为什么把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

中国人为什么把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
“四君子”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是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画家在创作时常把竹、梅、松三项画在一起,称为“岁寒三友”。
加上兰,称为“四友”。
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
画家用“四君子”来标榜君子的清高品德。
梅兰竹菊(春兰、夏竹、秋菊、冬梅)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
而四君子之名的来源,我以为大概是出于古代的贤人君子,每每以梅兰竹菊自况,而梅兰竹菊四者也足以被用之来美喻其高风亮节之故吧。
基于这种内在的品德之喻,“四君子”之称,也确实恰如其分了。
梅兰菊竹诗四首梅黄昏风雨断桥头,更被群芳妒不休。
奇士梅花今古慨,凄凉岂独问天楼。
兰闻香喜识玉兰幽,雅洁清新韵欲流。
入画入歌皆不愧,也宜春色也宜秋。
菊含翠分黄意念深,有人默契费沉吟。
群芳斗艳争春去,独向清秋展素心。
郑板桥《题墨竹图》东风昨夜入山来,吹得芳兰处处开。
唯有竹为君子伴,更无花卉许同栽。
咏竹(齐.谢眺)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竹(梁.刘孝先)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赋得阶前嫩竹(陈 . 张正见)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咏竹(唐.李峤)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唐 . 令狐楚)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
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
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英语课件 Unit 4 Part B 第4课时 Let's talk

grass /ɡrɑːs/ n. (名词)草;草地
草地 the grass
Let’s play on the grass. 我们一起在草地上玩吧。
plant /plɑːnt/
v. (动词)种植 n. (名词)植物
We plant a tree. 我们种了一棵树。 We can help the plant grow. 我们可以帮助植物成长。
➢ 你留意过学校花坛、绿化带 里种了什么植物吗?
➢ 请走一走、看一看吧!
Read and answer:What do they want to help?
The school gardens need help.
We can water the flowers.
Read and answer:How can they help?
傲然不俗
潇洒隐逸
• Presentation: Let’s talk
Chen Jie, Wu Binbin and Mike are talking.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 文化链接
➢ “绿色校园”,从身边小事 做起,积极参与保护环境, 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
What plants can you see in your school garden?
What plants do you like?
• 文化链接:植物四君子——梅、兰、竹、菊
plum blossom 坚韧不拔 顽强向上
orchild 君子高洁
高雅淡泊
bamboo 正直谦虚
高风亮节
chrysanthemum
We can water the flowers.
We can water the grass.
梅兰竹菊的介绍

梅兰竹菊的介绍
梅兰竹菊指梅花、兰花、竹和菊花,被人称为“四君子”。
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画中常见的题材。
梅是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兰是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竹是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菊是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
这四种植物的品质特性被赋予了人格化的象征意义,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
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正是根源于对它们的深厚感情和认同。
“四君子”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以梅、兰、竹、菊谓四君子。
它们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正好满足了画家在一张画中表现四季景色变化的创作需求。
这既反映了文人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也展示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植物学家。
梅兰竹菊四君子

雪舞长天彻地寒 千山素裹看冬残 梅枝一碧迎风绽俏若仙葩竞艳欢碧月逍遥,几枝渺渺,点西窗,玉蝶清涧笑墙头一枚斜在梢举杯山水,楚峡淡,朵朵妖娆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洁、质洁馨纯芳净雅清芬一世落尘埃群山涧壑自生来撷取天灵紫气开咏 兰咏 梅直视苍天傲暑寒青枝绿叶簇高竿 阳春破土身坚节 到朽身残节不残无心竟与春风识笑傲寒临叙暮秋九月东篱三径露黄葩蕴秀叶枝稠咏 菊幽居翠径本有兰心竹意傲雪欺霜 自来梅骨菊魂《四君子赋》四君子者,梅兰竹菊也。
华夏园艺绵延数千载,物种繁茂,风采纷呈,而文人雅士尤好梅兰竹菊,其因何在<盖此四物虽生于自然,而究其各自秉性,却别具君子之风。
梅,傲而不俗。
其色分红白及绿,另有蜡梅,色黄如蜡,香气浓郁,虽自成科属,其风韵却与梅有异曲同工之妙。
梅寿可逾千载,枝干虬曲,身姿苍古,其芳愈寒愈媚,临风寒劲挺傲然铁骨,遇冰雪更添飘然风仪。
明代李渔曾论赏梅之无奈:“风送香来,香来而寒亦至;雪助花妍,雪冻而花亦冻”。
吾以为: 兰梅不畏寒乃出自天然,而寒香俱来更是造化奇绝,踏雪寻梅,呵气凝香,满目娇色,风雅至致哉!兰,幽而不病。
处深山,厌都市喧嚣,不以境寂而色逊;居幽谷,喜明月清风,不因谷空而貌衰。
艺兰之人,跋涉林壑之间,寻采野生之兰,驯其野性,育其良种,配山石衬其隽秀,臵曲房显其香幽;兰叶,如挑破凡障睿剑,兰花,如指点群迷佛手,闻其香,瞻其容,如入禅境矣。
兰香如檀,臵兰之室不宜久坐,久坐而不闻其香,故痴迷呆滞者,实难见识兰之雅趣。
竹,轻而不佻。
其茎有方圆之别,其色有青紫之分;竹无心性随和,山野路旁,庭院庙堂,随遇而安,四季茂然;栉疾风扬其劲节,沐春雨耸其玉笋,披月辉露其窈窕,偎峭石显其轻灵;傍窗而植,赏月投之秀姿;临池而栽,顾波泛之倩影。
宋代苏东坡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古人爱竹之情,由此可见一斑矣。
菊,丽而不娇。
傲然临霜,怒放于群芳凋零之际;不畏肃杀,尽展其万方娇媚之态。
园艺之菊与野生之菊不同矣,野菊婆娑,点缀村舍疏篱,随处而生,毋须人工;而园艺之菊,从春之下种至秋之绽放,其间治地酿土,防燥虑湿,摘头掐叶,接枝捕虫,防雨避霜,使艺菊之人难得闲暇。
文化“四君子”

文化四君子
梅
兰
花
花
翠
菊
竹
花
•傲
•幽
梅兰
菊竹
•逸
•谵
“花中四君子”成为中国人借物喻 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 中常见的题材。其文化寓意为:梅, 探波傲雪,高洁志士;兰,深谷幽香, 世上贤达;竹,清雅澹泊,谦谦君子; 菊,凌霜飘逸 ,世外隐士。他们都没 有媚世之态、遗世而独立。
不
经
一
番
寒 彻怎 骨得 ,梅
花
扑
鼻
香 。
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早已不仅仅 是一种花卉,它已成为广阔、丰富、深 邃的人文精神,是在几千年食用、培育、 观赏、研究中不断追求和凝练的中华民 族之魂。
食用
培育
观赏
它让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更加瑰丽, 让中华文明更加厚重与璀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 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 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 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 独天下而春。 [1]
视人 心 觉格 理 愉魅 升 悦力 华
可见,这种人 格明显带有儒 家的思想烙印, 也是千百年来 人们共同追求 的人格理想。
正是,各种 的不同文化 意像的游离 碰撞造就了 中国独特的 文化底蕴。
这种独特的文化底 蕴构建出独特的中 国传统文化。
梅
兰
竹
菊
的
的
的
的
冷
清
高
不
傲
淡
风
拘
,
雅
亮
傲
清
致
节艰辛
这是一种取之不尽
的精神财富,也正是
竹子特殊的审美价值。
中通
外直
竹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 生产实践和文化活动中,把竹子 形态特征总结成了一种做人的精 神风貌,如虚心、气节等,其内 涵已形成中华民族品格、禀赋和 精神象征。
有关梅兰竹菊的英语阅读理解

有关梅兰竹菊的英语阅读理解The four gentlemen of Chinese painting, namely plum, orchid, bamboo and chrysanthemum, each represent a different season and have their own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mong them, plum represents winter, orchid represents spring, bamboo represents summer, and chrysanthemum represents autumn. 梅兰竹菊是中国画中的四君子,分别代表不同的季节,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
其中,梅代表冬季,兰代表春季,竹代表夏季,菊代表秋季。
Plum is known for its ability to withstand cold temperatures and bloom beautifully in the winter months, symbolizing resilience and perseverance. Its delicate fragrance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purity and elegance, making it a popular subjec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梅以其耐寒、在寒冷的冬季盛开美丽的特点而闻名,象征着坚韧和毅力。
它精致的香气常常与纯洁和优雅联系在一起,使其成为传统中国画中的热门题材。
Orchids are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refined and noble flowers in Chinese culture, representing elegance, grace, and beauty. Their delicate petals and sweet fragrance have inspired poets and artistsfor centuries, making them a symbol of sophistication and refinement. 兰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最精致和高贵的花之一,代表着优雅、风度和美丽。
梅兰竹菊“四君子”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1.“君子”是什么意思?
——指道德行为高尚的人。
2、你知道植物世界里的“四君子”吗? “四君子”—— 梅、兰、竹、菊
●为什么人们赋予它们“君子”的美誉呢?
梅花的特性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 花之一,被誉为花魁。 集高洁、秀雅、坚毅于 一身,其冰中孕蕾、雪 中开花的品格,为无数 仁人志士所喜爱。古往 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都 留下了对梅花的赞美之 言。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兰花的特性
自古以来人们 就把兰花视为高 洁、典雅、爱国 和坚贞不渝的象 征。兰花风姿素 雅,花容端庄, 幽香清远,历来 作为高尚人格的 象征。
惟爱此霜杰, 单含贞秀姿, 故人都壶至, 赏趣聊赋诗。
晋 陶渊明
梅兰竹菊“四君子”
合而观之,四者有一共同点, 都是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屈服于磨难之中。
花中四君子所体现出来的 不正是人世间的高尚精兰诗
气正幽香,风姿高雅
张学良
芳名誉四海,
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
花妍不浮华。
常绿斗严寒,
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
风姿寄高雅。
竹子的特性
竹子挺拔清秀、枝叶 婆娑,虚心有节、风韵独 具,古往今来,青青翠竹 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争相 诵咏,有关竹子的诗词歌 赋数以万计。竹子虚心、 有节、坚韧、挺拔的自然 属性特别适合文人士大夫 的雅致情趣,文人将自身 情感融入竹子,将竹子作 为君子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