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期末试题
期末试题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期末试题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 大气污染是指()A. 空气中各种有害物质浓度超过一定标准B. 空气中有害物质排放导致空气质量下降C. 空气中含有臭氧等有害气体D. 空气中含有大量灰尘和颗粒物2. 煤烟中主要有以下哪种大气污染物()A. 二氧化硫B. 一氧化碳C. 氮氧化物D. 悬浮颗粒物3. 酸雨对环境的危害主要体现在()A. 土壤酸化B. 水体污染C. 植物凋落D. 可见光照射减弱4. 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形式主要有()A. 移动源排放B. 非道路机械排放C. 工业废气排放D. 生活排放5. 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A. 管理措施B. 机械除尘C. 燃烧改进D. 电除尘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5分,共50分)1. 大气污染物主要分为()和()两大类。
2.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的颗粒物。
3. 大气污染控制中常用的燃烧改进技术有()和()。
4. 酸雨主要是由于大气中()和()的排放导致的。
5. 大气污染防治中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和()两方面。
6. 大气污染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和()两种途径。
7. 脱硫技术主要有()和()两种方法。
8. 大气污染的治理需要()和()两个方面的努力。
9. 燃煤锅炉中常用的除尘设备有()和()。
10. 大气污染治理的目标是实现()。
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解释大气污染的形成和传输机理。
2. 介绍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危害。
3. 分析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典型技术。
4. 阐述大气污染的管理措施和作用。
5. 论述大气污染治理面临的挑战和解决途径。
四、综合应用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1. 某煤矿周边大气中PM2.5和二氧化硫浓度分别为120μg/m³和60μg/m³,超过了国家标准,需要进行治理措施。
请结合燃煤锅炉和燃煤电厂两个场景,分别设计相应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案。
《过程控制工程》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过程控制工程复习题(课程代码392217)一、选择题(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1、下列不属于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的是()选项A)被控对象选项B)被测对象选项C)测量变送选项D)控制器和控制阀答案:B2、在工业控制中,使用最多的控制系统是()选项A)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选项B)串级控制系统选项C)比值控制系统选项D)前馈控制系统答案:A3、下列中对干扰通道特性对控制质量影响描述错误的是()选项A)K f增加,余差增加,系统稳定性不变选项B)T f增加,过渡过程时间减小选项C)T f增加,振荡幅值减小选项D)τf增加,余差减小答案:D4、下列中对控制对象特性对控制质量影响描述错误的是()选项A)一般希望放大倍数K0大些好,易于调节选项A)一般希望控制通道时间常数小些好,但不能过小选项C)控制通道时间常数越小越好,系统才灵敏选项D)时间常数大,系统的工作频率低答案:D5、下列对操纵变量选择原则描述错误的是()选项A)操纵变量必须可控选项A)选择通道放大倍数相对大的选项C)选择干扰通道时间常数小一点的选项D)选择通道的纯滞后尽量小答案:C6、下列中对控制通道特性对控制质量影响描述错误的是()选项A)K0增加,余差增加,系统稳定性不变选项B)T0增加,过渡过程时间增加选项C)T0增加,系统频率变慢选项D)τ0增加,稳定程度大大降低答案:A6、下图的曲线中,哪一条是对数流量特性的是()选项A)1选项B)2选项C)3选项D)4答案:B7、在控制系统中,能准确、快速、及时地跟踪设定值的变化的系统属于()选项A)随动系统选项B)定值系统选项C)程序系统选项D)以上都不是答案:A8、在过程控制系统中,系统的设定值保持不变的系统属于()选项A)随动系统选项B)定值系统选项C)程序系统选项D)以上都不是答案:B9、在过程控制系统中,系统的设定值有规律变化的系统属于()选项A)随动系统选项B)定值系统选项C)程序系统选项D)以上都不是答案:C10、用来表征生产设备或过程运行是否正常而需要加以控制的物理量是()选项A)被控对象选项B)被控变量选项C)操纵变量选项D)测量值答案:B11、受控制器的操纵,使被控变量保持在设定值的物理量是()选项A)被控对象选项B)设定值选项C)操纵变量选项D)测量值答案:C12、一阶环节的传递函数是()选项A)K/(Ts+l)选项B)K/Tis选项C)K选项D)Tds答案:A13、比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选项A)K/(Ts+l)选项B)K/Tis选项C)K选项D)Tds答案:C14、在一阶系统的特征参数中,()是系统的静态参数选项A)放大倍数K选项B)时间常数T选项C)滞后时间τ选项D)传递函数答案:A15、在一阶过程控制系统中时间常数T定义为系统的输出量y(t)到达稳态值的()选项A)80%选项B)63.2%选项C)20%选项D)40%答案:B16、在一阶过程控制系统中,()决定了系统在响应结束时的稳态性能选项A)时间常数T选项B)输入值选项C)滞后时间τ选项D)放大倍数K答案:D17、在过程控制仪表中,控制器的放大倍数Kc是通过改变()来设置的选项A)量程选项B)输出信号选项C)控制器的比例度选项D)输入信号答案:C18、在过程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中,()是表示过渡过程曲线超出新稳定值的最大值选项A)最大偏差选项B)超调量选项C)衰减比选项D)振荡周期答案:B19、在过程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中,()是描述被控变量偏离设定值最大程度的物理量选项A)最大偏差选项B)超调量选项C)衰减比选项D)振荡周期答案:A20、在过程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中,()是衡量系统快速性的质量指标选项A)最大偏差选项B)超调量选项C)衰减比选项D)振荡周期答案:D21、一阶过程控制系统稳定条件是()选项A)特征根为正,微分方程系数都大于零选项B)特征根为负,微分方程系数都大于零选项C)特征根为正,微分方程系数都小于零选项D)特征根为负,微分方程系数都小于零答案:B22、二阶过程控制系统稳定条件是()选项A)特征根实部为负,微衰减系数小于零,分方程系数都大于零选项B)特征根实部为正,微衰减系数小于零,分方程系数都大于零选项C)特征根实部为正,微衰减系数大于零,分方程系数都大于零选项D)特征根实部为负,微衰减系数大于零,分方程系数都大于零答案:D23、二阶系统的衰减系数与系统的稳定性有很大关系,当衰减系数满足()时,系统是稳定的选项A)衰减系数=0选项B)-1<衰减系数<0选项C)衰减系数<-1选项D)0<衰减系数<1答案:D24、二阶系统的衰减系数与系统的稳定性有很大关系,当衰减系数满足()时,系统是稳定的选项A)衰减系数=1选项B)衰减系数<-1选项C)衰减系数>1选项D)0<衰减系数<1答案:B25、在比例控制器中,放大倍数Kc和控制器的比例度δ之间的关系是()选项A)δ越大,Kc也越大选项B)δ越大,Kc越小选项C)δ变化与Kc无关选项D)δ与Kc都是定值答案:B26、在比例控制器中,在相同输入偏差下,放大倍数Kc和输出p(t)之间的关系是( )选项A)Kc越大,输出p(t)越小选项B)Kc越大,输出p(t)不变选项C)Kc越大,输出p(t)也越大选项D)Kc越小,输出p(t)越大答案:C27、在过程控制系统中,若使控制变量最终不存在余差但系统的稳定性要下降应选用()选项A)比例控制器选项B)比例积分控制器选项C)比例微分控制器选项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答案:B28、在过程控制系统中,既能使控制变量不存在余差又使系统具有超前性控制应选用()控制规律选项A)P选项B)PI选项C)PID选项D)PD答案:C29、在过程控制系统中,系统在稳态时,不管放大系数Kc有多大最终仍有余差可以选用()控制规律选项A)P选项B)PI选项C)PID选项D)PD答案:B30、在比例控制规律中,衰减系数与系统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应满足()A)衰减系数越大系统越稳定B)衰减系数越大系统越不稳定C)衰减系数与系统稳定无关答案:A31、下面对过程的控制质量没有影响的是()A)控制通道放大倍数KoB)扰动通道放大倍数KfC)扰动通道时间常数D)扰动通道纯滞后时间答案:D32、在单回路控制中,控制阀的结构形式的选择很重要,在高压差时选用()A)角形控制阀B)隔膜控制阀C)三通控制阀D)蝶阀答案:A33、在单回路控制中,控制阀的结构形式的选择很重要,在控制强腐蚀性介质时选用()选项A)角形控制阀选项B)隔膜控制阀选项C)三通控制阀选项D)蝶阀答案:B34、在单回路控制中,控制阀的结构形式的选择很重要,在分流或合流控制时选用()选项A)角形控制阀选项B)隔膜控制阀选项C)三通控制阀选项D)蝶阀答案:C35、在单回路控制中,控制阀的结构形式的选择很重要,在大口径、大流量、低差压,而泄漏量要求不高时选用()选项A)角形控制阀选项B)隔膜控制阀选项C)三通控制阀选项D)蝶阀答案:D36、为了使过程控制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则必须使系统的各个环节的静态放大系数相乘必须满足()选项A)等于0选项B)大于0选项C)小于0选项D)不能确定答案:C37、在控制阀的正作用下,控制阀是气开式,则Kv满足()选项A)等于0选项B)大于0选项C)小于0选项D)不能确定答案:B38、在控制阀的负作用下,控制阀是气关式,则Kv满足()选项A)等于0选项B)大于0选项C)小于0选项D)不能确定答案:C39、控制器正作用时,其放大系数Kc满足( )选项A)Kc<0选项B)Kc<-1选项C)Kc>0选项D)Kc=0答案:C40、控制器负作用时,其放大系数Kc满足( )选项A)Kc<0选项B)Kc<-1选项C)Kc>0选项D)Kc=0答案:A41、在控制器上对所求得的整定参数设置的顺序是()选项A)P,I,D选项B)P,D,I选项C)I,P,D选项D)I,D,P答案:A42、在某温度控制系统中,采用4:1衰减曲线法整定控制器的参数,得δs=20%,当控制器为比例作用时,其整定参数值为()选项A)20%选项B)40%选项C)60%选项D)80%答案:A43、过程控制设计中,系统设计的核心是()选项A)控制方案设计选项B)工程设计选项C)工程安装选项D)仪表调校答案:A44、在控制器的参数整定中属于理论整定法得是()选项A)经验凑试法选项B)衰减曲线法选项C)响应曲线法选项D)对数频率特性法答案:D45、在控制器的参数整定中属于工程整定法得是()选项A)对数频率特性法选项B)根轨迹法选项C)经验凑试法答案:C46、在某温度控制系统中,采用4:1衰减曲线法整定控制器的参数,得δs=20%,当控制器为比例积分作用时,其整定参数值为()选项A)24%选项B)12%选项C)36%选项D)48%答案:A47、在某温度控制系统中,采用4:1衰减曲线法整定控制器的参数,得δs=20%,当控制器为比例积分微分作用时,其整定参数值为()选项A)20%选项B)40%选项C)16%选项D)32%答案:C48、串级控制系统中控制器的作用正确的是()选项A)主粗副粗选项B)主粗副细选项C)主细副粗选项D)主细副细答案:C49、串级控制系统系统中存在的一次扰动来源于它的()选项A)主回路选项B)副回路选项C)主副回路都有选项D)不能确定答案:A50、串级控制系统系统中存在的二次扰动来源于它的()选项A)主回路选项B)副回路选项C)主副回路都有选项D)不能确定答案:C51、串级控制系统系统中主环是一个()系统选项A)定值系统选项B)随动系统选项C)程序系统选项D)分时系统答案:A52、串级控制系统系统中副环是一个()系统选项A)定值系统选项B)随动系统选项C)程序系统选项D)分时系统答案:B53、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回路的控制器包括()选项A)主控制器选项B)副控制器选项C)主、副控制器选项D)不确定答案:C54、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回路的对象是()选项A)主、副对象控制器 控制阀对象 F2 测量变送 F1控制器 控制阀对象 F2测量变送 F1K 测量变送选项B)主对象选项C)副对象选项D)不确定答案:A55、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环要满足( )选项A)主定副随选项B)主定副定选项C)主随副定选项D)主随副随答案:A56、串级控制系统中主控制器的正、反作用的选择顺序(A )选项A)先副后主选项B)先主后副选项C)主、副同样选项D)不确定57、有2个阀门,流通能力分别为C1=100,C2=3,其可调范围均为R =30,用于分程控制时,分程可调范围为(B )选项A)750选项B)1000选项C)900选项D)125058、对于对象的纯滞后时间较大,时间常数特别大的应采用(B )控制选项A)分程控制选项B)前馈控制选项C)均匀控制选项D)串级控制二、作图题1.请画出开环比值控制系统和单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答案:①开环比值控制系统②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控制器 控制阀对象 F2测量变送2 F1 乘法器 测量变送1I 1 I 02.一个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自动控制原理 期末考试题目 带答案

第一章1. 闭环控制系统中的反馈作用()A.依输入信号的大小而存在B.不一定存在C.必然存在D.一定不存在闭环系统一定存在反馈作用。
闭环的作用是(进行偏差控制)负反馈是将输出量引回输入端,与输入信号比较,比较的结果称为偏差。
系统的输出信号对控制作用的影响(闭环有)关于反馈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反馈实质上就是信号的并联B.反馈就是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相加C.反馈都是人为加入的D.反馈是输出以不同的方式对系统作用对于系统的抗干扰能力()A.开环强 B. 闭环强 C. 都强 D. 都不强关于闭环控制的不正确说法是()A.输入与输出信号只有顺向传递,没有反向联系B.输入与输出信号既有顺向传递,又有反向联系C.闭环控制精度高,抗干扰性好D.闭环控制引入反馈,参数选择不当不易稳定2.控制系统是由控制器和被控对象组成。
控制系统所要操纵的对象称为被控对象。
3.作为系统开环不振荡。
开环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取决于()A.系统的实际输出。
B.系统的实际输出与理想输出之差C.输入与输出之差D.输入4.如果系统的被控量随着输入量的变化而变化,则称为随动系统5.负反馈控制原理是将输出信号引回输入端,与输入信号比较,利用所得的偏差信号进行控制,使偏差减小或消除。
6. 某系统的微分方程为.3()()()()o o o ix t x t x t x t-+=,则它是非线性系统。
系统的动态方程为...2()()()()x t x t x t y t++=,则该系统为非线性系统。
7.以下几个微分方程表示的系统中,属于线性定常系统的是...222 o o o i x x x x ++=某系统的微分方程为...33()2()()()o o o ix t x t x t x t-+=,则它是(D )A.线性定常系统B.线性系统C .非线性时变系统D .非线性系统系统的动态方程为'''()4()3()()x t x t x t y t ++=,则该系统为 线性 系统。
(完整版)水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DOC)

《水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考试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一般规律,对于性颗粒易与气泡粘附。
2、在常温、稀溶液中,离子交换树脂对Ca2+、Cr3+、Ba2+、Na+的离子交换势高低顺序依次为> > > 。
在离子交换过程中,上述离子最先泄露的是。
3、反渗透膜是膜,反渗透的推动力是___,反渗透膜透过的物质是。
4、根据废水中可沉物的浓度和特性不同,沉淀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5、过滤机理主要包括、、三种形式。
6、加Cl2消毒时,在水中起消毒作用的物质是。
7、测定废水的BOD时,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第二阶段是。
8、稳定塘按塘内微生物类型、供氧方式和功能来分类,主要类型有、、和。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为什么竖流式沉淀池常作为二沉池?2、如何提高滤池的含污能力?3、简述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4、简述SBR工艺的工作原理,并说明该工艺具有哪些特点。
5、简述UASB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形成条件。
三、论述题(共36分)1、在20℃时,亚硝化细菌的世代时间是多少天?为什么污泥龄太短的曝气池氨的硝化作用不完全。
(8分)2、如何通过废水的BOD5和COD判断废水的可生化性?某工业废水水质为COD 650mg/L,BOD552mg/L,问该工业废水是否适宜采用生化处理。
(8分)3、在电渗析操作过程中,工作电流密度超过极限电流密度会出现什么现象,如何消除?(8分)4、某企业以废箱板为主要原料生产箱板纸,其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的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和COD,其水质为pH 7~8、COD900~1100mg/L、SS800~1100mg/L。
请制定一废水处理工艺,使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pH 6.0~9.0;COD ≤100mg/L;SS ≤100mg/L,画出工艺流程简图,并说明各处理单元功能。
(12分)四、计算题(共14分)1、某种生产废水中Fe3+浓度为2.0mg/L,要使Fe3+从水中沉淀析出,废水应维持多高的pH值?(K spFe(OH)3= 3.2×10-38) (4分)2、有一工业废水,废水排放量为180m3/h,废水中悬浮物浓度较高,拟设计一座平流式沉淀池对其进行处理。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库

第一章习题答案一、简答1.什么是自动控制?就是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使生产过程或被控对象的某一物理量(输出量)准确地按照给定的规律(输入量)运行或变化.2.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归结为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
3.什么是自动控制系统?指能够对被控制对象的工作状态进行自动控制的系统。
它一般由控制装置和被控制对象组成4.反馈控制系统是指什么反馈?反馈控制系统是指负反馈。
5.什么是反馈?什么是正反馈?什么是负反馈?反馈信号(或称反馈):从系统(或元件)输出端取出信号,经过变换后加到系统(或元件)输入端,这就是反馈信号。
当它与输入信号符号相同,即反馈结果有利于加强输入信号的作用时叫正反馈。
反之,符号相反抵消输入信号作用时叫负反馈.6.什么叫做反馈控制系统系统输出全部或部分地返回到输入端,此类系统称为反馈控制系统(或闭环控制系统)。
7.控制系统按其结构可分为哪3类?控制系统按其结构可分为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和复合控制系统。
8.举例说明什么是随动系统。
这种系统的控制作用是时间的未知函数,即给定量的变化规律是事先不能确定的,而输出量能够准确、迅速的复现给定量(即输入量)的变化,这样的系统称之为随动系统。
随动系统应用极广,如雷达自动跟踪系统,火炮自动瞄准系统,各种电信号笔记录仪等等。
9.自动控制技术具有什么优点?⑴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⑵提高了产品的质量;⑶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使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更有效的劳动;⑷由于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生产过程依靠人们的脑力和体力直接操作是难以实现的,还有许多生产过程则因人的生理所限而不能由人工操作,如原子能生产,深水作业以及火箭或导弹的制导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自动控制更加显示出其巨大的作用10.对于一般的控制系统,当给定量或扰动量突然增加某一给定值时,输出量的暂态过程可能有几种情况?单调过程衰减振荡过程持续振荡过程发散振荡过程二、判断1.自动控制中的基本的控制方式有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和复合控制. 正确2.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主要有调节时间和超调量,稳态性能指标为稳态误差。
(完整版)水污染控制工程下期末复习试题

一、名词解释1.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2.BOD: 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3.污水的物理处理:通过物理方面的重力或机械力作用使城镇污水水质发生变化的处理过程。
4.沉淀法: 利用水中悬浮颗粒和水的密度差, 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 已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5.气浮法: 气浮法是一种有效的固——液和液——液分离方法, 常用于对那些颗粒密度接近或小于水的细小颗粒的分离。
6.污水生物处理: 污水生物处理是微生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 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 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
7、发酵:指的是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 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
8、MLSS: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质量, 也称之为污泥浓度。
9、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 指混合液悬浮固体中有机物的含量, 它包括Ma、Me、及Mi三者, 不包括污泥中无机物质。
P-10210、污泥沉降比: 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分数, 通常采用1L的量筒测定污泥沉降比。
P-10311.污泥体积指数: 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 每单位质量干泥形成的湿污泥的体积, 常用单位为mL/g。
P-10312.污泥泥龄:是指曝气池中微生物细胞的平均停留时间。
对于有回流的活性污泥法, 污泥泥龄就是曝气池全池污泥平均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以天计)。
(网上搜索的)13.吸附: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接触时, 在固体表面上某些成分被富集的过程成为吸附。
14、好氧呼吸: 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作用称为好氧呼吸。
15.缺氧呼吸: 以氧化型化合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作用称为缺氧呼吸。
16.同化作用:生物处理过程中, 污水中的一部分氮(氨氮或有机氮)被同化成微生物细胞的组成成分, 并以剩余活性污泥的形式得以从污水中去除的过程, 称为同化作用。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考试试题库(带答案)

评分标准(公式1分, 带入数据1分, 单位1分, 结果1分)3. 某一工作人员环境暴露噪声93dB 计2h, 90dB 计2h, 96分贝计1h, 试求其噪声暴露率, 是否符合现有工厂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车间内部允许噪声级(允许噪声级/dB 和每个工作日噪声暴露时间/h )为90dB 允许时间为8h, 93dB 允许时间为4h, 96dB 允许时间为2小时。
(5分)评分标准(公式1分, 带入数据1分, 结果1分, 比较1分, 答1分)4.某车间地面中心处有一声源, 已知500Hz 的声功率级为90dB, 该频率的房间常数为50m2, 求距声源10m 处值声压级。
(5分)评分标准(公式1分, 带入数据1分, 单位1分, 结果1分)5.有一房间大小为4×5×3 m3(长×宽×高), 500Hz 地面吸声系数为, 墙面吸声系数为, 平顶吸声系数为, 求总吸声量和平均吸声系数。
(5分)评分标准(公式1分, 带入数据1分, 单位1分, 结果1分)6.在车间内设置一声屏障, 设声源在屏障中心后1m, 接受点在屏障中心前, 已知屏障的高度和长度分别为2m 和3m, 假设声源可以看作点声源, 位于室内中央, 距地面1m, 1KHz 旒的壠劃率个004d@, 求声屏障的插入损失。
(10分)12000.1120.199.023020lg 820lg 88520lg 2899.02()(2)10lg 10()1010107.9810()(3)20lg 899.0220lg10871.02()W W W W L W L L r L L r dB W L W W W W W W L L r dB --⨯-=--⇒=++=++====⨯=⨯=⨯=--=--=p p p 解:(1)在半自由声场空间中11121231324932890129622110 1.2548281i p i p p C D C h T h L dBT C h T h L dB C h T h L dB D D ===========++==>∴∑i 此题两个问,逗号前一个,逗号后一个不符合噪声卫生标准20.02450.052(4353)0.25458.18.10.0862(435345)i i i i i i i i A S m S A S S ααα==⨯⨯+⨯⨯+⨯+⨯⨯=====⨯+⨯+⨯∑∑∑——————60.740.5121.48==i iS A αα==∑6. 地铁路旁某处测得: 当货车经过时, 在内的平均声压级为72dB ;客车通过时在内的平均声压级为68dB ;无车通过时的环境噪声约为60dB ;该处白天12小时内共有65列火车通过, 其中货车45列, 客车20列。
控制工程期末试题 (3)

第3章补充习题一、填空题1.系统分析是指对系统的___稳定性____、____误差_____和___动态特性______三方面的性能指标进行分析。
2.控制系统分析的目的是确定系统的___稳定性____、___误差______和___动态特性______。
3.在控制系统分析时,人们经常选用的典型信号有__阶跃信号___、__速度信号___、___加速度信号___、__脉冲信号___和__正弦信号_____。
4.如果系统的实际输入信号具有突变的性质,可以选用___单位阶跃____信号作为输入信号进行试验。
5.如果系统的实际输入信号具有随时间逐渐变化的性质,可以选用_______信号作为输入信号进行试验。
6.凡能够用一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称为___一阶系统________。
7.一阶系统的典型环节也称为____惯性环节___________。
8.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的输出称为__单位阶跃响应_____________。
9.一阶惯性环节的单位阶跃响应的时域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_。
10.一阶惯性环节一定是稳定的和___无__振荡的。
11.一阶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可以用实验测出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达到__0.632__高度点时所对应的时间来确定。
12.一阶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越小,系统的惯性_越小_______。
13.一阶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越小,系统的响应___快_____。
14.一阶惯性环节的阶跃响应在半对数坐标纸上是__t 1-x0(t)______。
15.一阶惯性环节的单位速度响应的时域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_。
16.系统在单位速度信号作用下的输出称为____单位速度响应___________。
17.一阶惯性环节在单位速度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是____T_______。
18. 系统在单位脉冲信号作用下的输出称为_____单位脉冲响应_________。
19.一阶惯性环节的单位脉冲响应的时域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补充习题一、填空题1.在控制系统中,给定量被称为______系统输入量___________。
2.在控制系统中,被控制量被称为_____系统的输出量____________。
3.在控制系统中,输出量的返回过程被称为_______反馈__________。
4.在控制系统中,比较产生的结果被称为_________偏差________。
5.在各种控制系统中,通过“检测偏差再纠正偏差”的系统被称为___反馈控制系统__________。
6.反馈控制系统至少应该具备____检测_______、_____计算______、______执行____三个基本功能。
7.控制系统根据有无反馈作用可以分为__开环__控制系统、_闭环___控制系统、_半闭环_控制系统三类。
8.开环控制系统没有__自动纠偏_________的能力。
9.开环控制系统最大的优点是__系统简单__,一般都能__稳定可靠______的工作。
10.开环控制系统的精度主要靠____元件_______、____参数稳定_______、____少干扰______来保证。
11.闭环控制系统也称___反馈控制系统_________系统。
12.闭环的作用就是应用___反馈________来减少偏差。
13.闭环控制系统的突出优点是___控制精度高________。
14.闭环控制系统的缺点是存在___振荡_使系统不稳定_______问题。
15.在闭环控制系统中____精度_____和_____稳定性____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
16.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将检测装置安装在传动丝杠的端部,该系统是典型的__闭环____系统。
17.半闭环控制系统优于开环控制系统的是___精度高_________。
18.半闭环控制系统优于闭环控制系统的是____系统稳定________。
19.目前大多数数控机床采用___半闭环_________系统。
20.闭环控制系统优于半闭环控制系统的是_____精度_______。
21.闭环控制系统一般应该包括_____给定元件______、_____反馈元件______、_____比较元件_____、__放大元件_________、_____执行元件______、____校正元件______等。
22.机械加工中的仿形机床属于___随动_____系统。
23.火炮自动瞄准系统属于____随动____系统。
24.导弹目标自动跟踪系统属于____随动___系统。
25.机床的位置控制属于__恒值控制______系统。
26.电力系统的电压、频率控制属于__恒值控制_____系统。
27。
数控机床加工属于____程序控制系统______系统。
28.控制系统按照输入量的特征分:___统_____恒值控制系统________、__程序控制系____、___随动系统_______。
29.控制系统按照系统中传递信号的性质分:__连续控制系统_________、___离散控制系统_______。
30.线性系统是指__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________系统。
31.非线性系统是指不能够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存在着__非线性部件________的系统。
32.连续控制系统以微分方程来描述系统的运动状态,并用__拉式变换______求解微分方程。
33.离散控制系统以差分方程来描述系统的运动状态,并用____差分方程____来研究系统的动态特性。
34.控制系统按照系统部件的物理属性分:__机械__、_电气___、_机电___、__液压___、____气动__、__热力____等。
35.一般来说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___稳定________、_____精确____、____快速______。
36.系统动态过程的振荡倾向及其恢复平衡状态的能力被称为系统的____稳定性______。
37.控制系统的精确性一般以___稳态误差_______来衡量。
38.调速系统对_____稳定性_____要求较严格。
39.随动系统对___快速性_______要求较高。
40.提高系统的快速性,可能会引起系统___强烈振荡____。
41.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控制过程可能___迟缓____,甚至__降低精度_____。
42.系统输出全部或部分地返回到输入端,就叫做____反馈___。
43. 有些系统中,将开环与闭环结合在一起,这种系统称为复合控制系统。
44. 控制的任务实际上就是形成控制作用的规律_______,使不管是否存在扰动,均能使____被控制对象___的输出量满足给定值的要求。
45.我们把输出量直接式间接地反馈到输入端,形成闭环参与控制的系统,称作闭换控制系统。
46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是稳定性、精确性和快速性,其中首先应该满足的是稳定性。
47.闭环系统是指系统的___输入量_____对系统有控制作用,或者说,系统中存在___反馈原件_____的回路。
二、概念题1.给定元件(产生给定信号或输入信号)2.反馈元件(检测被控制量,产生主反馈信号)3.比较元件(接收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并比较,产生偏差信号)4.放大元件(放大偏差信号的原件)5.执行元件(直接操纵控制对象的元件)6.校正元件(使系统获得良好动静性能的元件)7.开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是指一个输出只受系统输入控制的没有反馈回路的系统)8.闭环控制系统(输出端与输入端间存在反馈回路,输入量对控制过程产生直接影响)9.半闭环控制系统10.反馈控制系统(系统输出全部或部分地返回到输入端)11.恒值控制系统(输入量为恒值他保证输出量也为恒值)12.程序控制系统(这类系统的给定值是变化的,但它是一个已知的时间函数, 或按预定的规律变化)13.随动系统(伺服系统)14.连续系统(传递的信号都是连续时间变量的系统)15.离散系统(系统某处信号是脉冲序列或数字量传递的)16.线性系统(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17.非线性系统(用非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18.稳定性(系统动态过程的振荡倾向及其恢复平衡的能力)19.精确性(控制精度消除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偏差的速度)20.快速性21.稳态误差(控制系统运行稳定时输出响应期望的理论值与实际值之差)三、选择题1.机械工程控制论主要是研究在机械工程领域中( D,E)。
A. 如何制造机床B. 具体技术C. 如何操纵机器D. 系统本身的动特性E. 系统及其输入、输出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2.闭环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取决于(A )。
A. 给定输入和反馈信号B.输入信号C. 初始条件D. 初始条件和给定输入3.开环与闭环结合在一起的系统称为( A)。
A. 复合控制系统B.开环控制系统C. 闭环控制系统D.正反馈控制系统4.机械工程控制论是研究该领域中系统的(C )问题。
A.静力学B.能量守恒C.动力学D. 物理学5.开环控制系统是指(B )对系统没有控制作用。
A.系统输入量B.系统输出量C. 系统的传递函数D.系统的干扰6.开环系统与闭环系统其本质的区别是( A)。
A.开环系统的输出对系统无控制作用,闭环系统的输出对系统有控制作用。
B.开环系统的输入对系统无控制作用,闭环系统的输入对系统有控制作用。
C.开环系统不一定有反馈回路,闭环系统有反馈回路。
D.开环系统不一定有反馈回路,闭环系统也不一定有反馈回路。
7.当系统的输入(或激励)和输出(或响应)均已知时,求系统结构与参数,即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此即系统识别或称为( B)。
A.最优控制B. 系统辩识C.系统分析D.最优设计E.滤波与预测8.当系统已定、输入(或激励)已知时,求系统的输出(或响应)并通过输出来研究系统本身的有关问题,称为(C)。
A. 最优控制B. 系统辩识C. 系统分析D.最优设计E.滤波与预测9.当输入(或激励)已知,确定系统,且所确定的系统应使得输出尽可能的符合给定的最佳要求,称为(D)。
A. 最优控制B. 系统辩识C. 系统分析D.最优设计E.滤波与预测10.当输出(或响应)已知,确定系统,以识别输入或输入中的有关信息,称为(E)。
A. 最优控制 B. 系统辩识 C. 系统分析 D.最优设计 E.滤波与预测11.当系统已定,确定输入,且所确定的输入应使输出尽可能符合给定的最佳要求,称为(A)。
A. 最优控制B. 系统辩识C. 系统分析D.最优设计E.滤波与预测12.反馈控制系统是指系统中有(A)。
A.反馈回路B.惯性环节C.积分环节D.PID调节器13.在反馈控制系统中,被控制量是(B)。
A. 输入量B. 输出量C.干扰量D. 偏差14.在反馈控制系统中,给定量是(A)。
A. 输入量B. 输出量C.干扰量D. 偏差15..控制工程主要研究并解决的问题之一是(D)。
A.系统已定,输入不确定,求系统的输出。
B.系统已定,输入已知,求系统的输出(或响应)。
C.系统已定,确定系统的输入。
D.系统不定,输入已知,求出系统的输出(或响应)。
16.以同等精度元件组成的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其精度比较(B)。
A. 开环高B. 闭环高C.一样高D. 相差不多17.系统的输出信号对控制作用的影响(B)。
A. 开环有B. 闭环有C.都没有D. 都有18.对于系统抗外界干扰信号的能力(B)。
A. 开环强B. 闭环强C.都强D.都不强19.作为控制系统()。
A. 开环不振荡B. 闭环不振荡C.开环一定振荡D. 闭环一定振荡四、判断题1.把输出量反馈到系统的输入端与输入量相减称为正反馈。
错2.闭环控制系统通常比开环控制系统精度高。
对3.反馈可以用于提高控制系统的精度。
对4.如果开环系统不稳定,使用反馈总能改善其稳定性。
对5.如果闭环系统不稳定,控制输入总能改善其稳定性。
错6.反馈可以改善系统的稳定性,也会因为不恰当的使用而损坏系统的稳定性。
对7.有时在控制系统中故意引进非线性元件以改善其性能。
对8.多数情况下反馈可以减少噪声和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对9.严格来讲,工程中不存在线性系统。
对10.开环控制系统可以检测偏差再纠正偏差。
错。